《高考1977》观后感
冷月飘霜
2023-12-31 09:44:25
高考
观后感

记得听老妈讲过她在刚恢复高考时怎么利用一切时间去看书算题,和同学讨论,疯狂记笔记,一本高等数学的练习题集在她的同学间广为流传。她还记得她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记一个感动你的人。她没有选择和当时大多数人一样的主题:写对于毛主席的深切怀念,而是选择去写她身边的一个朋友,写那个女孩怎么身残志坚,用自己的毅力乐观坚持地生活下去的故事。由于她的“个人”选择,她当年的高考作文分数很低,于是在1977年,她落榜了。虽然在第二年的高考中老妈如愿考上了大学,但是这件事情对她的打击至今还是令她记忆犹新。
老妈在她的同辈人中算是幸运的,14岁停课后进了生产无线电器材的工厂,小小年纪就当了工人,没有经历过插队下乡,文革对于她来说除了饥饿和姥姥常年因为忙工作不能按时回家之外,她并没有受到太多命运的不公。但是1977年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个梦幻般的年月,文革的到来,使她本应该在学校做一个学生安心学习的生活,受到彻底粉碎,她说当时看到满大街贴满的大字报,只觉得是“好日子到头了”。
1977年中央下文件宣布恢复高考,对于她这样被政治运动中断学业的年轻人来说,更多的意味着一种“正常生活的恢复”,这种应该由政府提供并好好维持的社会秩序感和稳定感,在经历了10年无序生活后再次降临,高考本身是人心所向,高考的.到来确实是一个标志,标志着当年每一个中国人终于从“革命人”的身份牢笼中走出来,成为一个不再受组织压迫和摆布的相对“自由”的人。
所以在看《高考1977》之前,我对这部影片还是充满期待的。哪怕明知道这是一部以宣传政府历史政绩,塑造政府光辉形象的“主旋律”影片,可是由于这个题材的缘故,作为一部关于我父母一辈人的,在他(她)们人生的最好年华中发生的一件足以改写他(她)们人生命运轨迹的影片,还是有很多看头的吧。可惜,这份期待最终还是被打破了。这不仅仅是一部主旋律电影,还是一部被主旋律创作思维彻底改写的影片,剧作的漏洞,不合时宜的裸戏,虚假的自相矛盾的人物性格设计,凸显了影片创作者在基本创作态度上的问题。这既不是一部具有史料价值的影片,也不是一部有着感人情感记忆的影片,我想编剧或许对于1977年的高考的了解仅仅建立在一种主旋律角度的想象上,影片没有一个镜头来表现考生在高考考场考试的场景,没有一张高考试卷的完整展现,没有任何细节交代那些在场站青年如何备考,如何在一起复习探讨,而是把主要情节矛盾放在“能否获得考试资格”、“能否及时赶上考试时间”、“能否顺利被学校录取”,并不是说这些问题在1977年不重要,而是影片对于这些问题的展现,其背后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让片中青年高喊“有党中央替我们撑腰!”、“这是一个老人的伟大决定”之类的高调宣传和塑造政府正面形象的口号式表白话语。除了让观众看着就肉麻之外,就是大大破坏对影片的情感真实度的认同。
不是说这个题材不应该拍得宏大、伟岸、主旋律,只能说《高考1977》对于这个历史事件的呈现仍然是建立在一个有明确意识形态垄断的创作立场上的,在这个立场之上,所有的情感都可以化作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这样的情感不是建立在个人独立丰富的情感体验上的,所以无关乎什么情感的真实,无关乎什么历史的真实。我们从教科书上看到太多被这样改写的历史经验,它们深深地破坏了以后的人们对于历史进行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也深深破坏了每个经历过历史的人们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认识的可能,以及对自己在历史中的行为反思的可能。
《高考1977》从这个角度其实是对一个具有巨大反思价值的重大历史题材的浪费,它的拍摄不如不拍摄,它所呈现的历史观本身就是对1977年那个历史事件的讽刺。高考的恢复给几代人带来“自由生活”并学会“独立思考”的可能,这种对于“自由意志”的饥渴和向往,才是那个时代留给人们最有价值最值得反思的东西。《高考1977》却用这样一个太过虚构的故事粗鲁地代表了当年全体参加高考的知识青年对于高考的理解。这是对历史真相的不负责任扭曲,也是对一代人情感记忆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