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故宫》读后感
桃花依旧笑春风
2023-12-03 14:48:09
高中
读后感

故宫,一座皇家府邸,在国人乃至全世界人都是心向往之,亲睹它的真容,无不为它的宏伟、庞大,它的气势恢弘所叹服。
生活在北京,故宫该是不陌生的,屈指算来,游历故宫也有数次之多,总体的印象,就是大,城墙的高大,宫院的高深,宫殿的高阔……就连殿前蓄水的大缸,都是如此硕大,林林总总,无不显示身为帝王的气派。
除此之外,就是隔着围栏,观赏玻璃罩里的一件件器物,通过这些器物,可以展开思绪,遥想房间主人“一入宫门深似海”的幸与不幸,所有的荣宠,所有的奢华都在那个巨型的沙漏中灰飞烟灭,而今已经成了游人如织的景观,很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建。”平和感。
可是,目之所及,都是笼统的,至于宫墙有多高大,宫殿多宽、多阔,宫院占地多少,纵深几何,藏品数量等等细节,都像雾里看花,总是不够清晰,于是阅读过很多明清史籍类的书刊,仍不具象,这也更加深了故宫的威严和神秘。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中央电视《百家讲坛》正在播出阎崇年先生讲《大故宫》,关于故宫以及围绕故宫发生的人和事,在先生的讲述中,逐一地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因为没有完整观看,心里仍有遗憾,更勾起了对故宫的兴趣。于是,网购了一套《大故宫》,随着阎崇年先生到皇家去做客。
《大故宫》一套三册,书中涵盖了历史学、建筑学、文物学、文献学、档案学、艺术学、园林学、规划学、故宫学和满文学等,时间跨度近六百年,内容涉及的历史、人物、时间、建筑等方方面面,林林总总,详尽地讲述了这座宏大的、象征权利和地位的皇家宫殿。
全书以故宫的中轴线为主线,由南至北依次展开,相传,北京城是明成祖朱棣的谋士刘伯温和姚广孝共同设计一座八臂哪吒城。而事实上,宫城的规划建设是按照《周礼?考工记》的规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和建造的,鉴于永乐皇帝生母的蒙族血统,姚广孝的僧侣身世,刘伯温的谋士经历,因此,这座皇城是蒙汉、中外、元明、僧俗等多元文化的交融。书中对故宫的平面布局、建筑形式和特点,以及围绕每座建筑发放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正史野传,无不显现这座皇城在华夏大地以及国人心中显赫地位。
书中阎先生详尽介绍了北京城的整体布局,分为四城:即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以及各城的功能。一条中轴线贯穿皇宫南北,在这条中轴线上,排列着四座城门,矗立着三宫三点,皇帝的宝座就立在中轴线的正中,围绕中轴线,所有的门、宫和殿都平衡对称,形成三凸三靠的品字形空间结构,壮美和谐,高低错落,井然有序,铺展成一幅世间独特的隽美画卷。
书中不仅从宏观上介绍了故宫的建筑形式,而且详尽介绍各城门、各宮殿的细节之处,大到建筑工艺,体量,建筑材质,室内摆设,功能,小到榫卯连接,屋顶瓦片烧制,小兽排列顺序,寓意等等,并且原引了大量的史料佐证,一层一层地揭去故宫神秘的面纱,清晰地展露出故宫“庐山真面目”。
读《大故宫》,仿佛随阎先生进行了一次穿越,目睹了这座红墙内的是是非非,皇城主人的恩怨情仇。书中介绍崇祯十七年,李建泰出征,皇帝在正阳门举行隆重的遣将礼,结果,身为大学士的李建泰,把皇帝的“三赐”,即“代朕亲征”、“金壶赐酒”、“赐尚方宝剑”变成了“三叛”即“攻打自家城池”、“投降求生”、“摇身变成大学士”的闹剧,加速了明朝灭国的脚步。再如,书中还详尽介绍了永乐年间元宵佳节午门前“鳌山万岁灯”与民同乐的盛况,也详尽介绍了“午门廷杖”,皇帝不纳谏言,乱施淫威的暴行;讲述了太和殿的四次火焚,四次重建等故事的始末。以及太和殿内皇家大典,第一次洞悉在这座至尊大殿内,明十四帝中,竟有七位没有在这里登基,大清朝也只有雍正以后诸帝在这里登基;而在太和殿大婚典礼的,明清两朝也只有六位皇帝等皇家大事件。在大故宫,每座大殿所发生的故事,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仿佛从没有随岁月的流逝而消逝。
我们看影视剧的宫廷戏中,那些前殿后宫的谋权、夺位、宫斗以及深宫内男人、女人们的恩怨情仇,荣辱德悖,在这个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后宫奢华粉饰下,一幕幕曾本色上演,而且比影视剧演绎得更加复杂,更加惨烈。书中阎先生不仅用文字进行了详尽的讲述,并且有大量的史籍记录及图片佐证,对“宫门一入深似海”进行了真切的阐释。
读完《大故宫》一至三卷,穿越时空的界限,随阎崇年先生做客皇家,在观赏皇城主人的豪宅深院的同时,洞悉了这座皇家宅邸里名垂史册的生活琐事,喜怒哀乐,恩怨情仇,而每一个事件,都关乎国家的命运,百姓的生死存亡。但是,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关于大故宫所有的盛衰,所有的荣辱都淹没在历史的红尘中,留给后人的,是一座集中华文化精髓和国人智慧的恢宏建筑,以及漫步宫城时无限的遐想。
《大故宫》读毕,结束做客皇家的豪华之旅,感慨之下,写闲言几句,以表心绪:
随君做客帝王阙,玄妙神奇紫禁城。
三殿巍峨居子午,六门雄伟佑西东。
至高宝座轮番占,无上权威一脉承。
屈指珍藏无计数,凝眸近览《大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