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屈原》读后感
安之若素
2023-08-28 19:47:44
初中
读后感

郭沫若这部《屈原》读了多次,总让人感觉摆不脱“高、全、大”式的人物形象的感觉。屈原可真是堂堂正正、无一点瑕疵的英雄人物,反而像神,没有一丝人间烟火气了。而且中国传统文学风格恰恰是好人好得不能再好、坏人坏得不能再坏了。这样塑造人物的结果是,连孔明,也要被鲁迅评为“孔明多智而近妖”了(见《中国小说史略》),因而郭沫若笔下的屈原便少了孤高梗介、伟岸自傲的性格,反而指天斥地,很有一种自大狂的滑稽。尽管郭沫若使出全身诗才来烘托恢宏的气势,反而没见把屈原立起来给我们看的效果。这一点止可以说戏剧并不仅仅是戏剧性,而更重在人物内心的丰满发展,以及悲剧的内在性。
我之所以对屈原无法产生一丝感动与同情,恰恰是屈原这个活生生的人,反而硬被作者变成传达他不满于当权政府情绪的传声筒。剧本似乎只有一个主题:卖国与爱国。屈原这位爱国志士似乎像困兽一样在屋里咆哮,一点办法都没有,任人来下毒驱逐。而他内心精神世界只剩下对卖国者的仇恨与怒火,真难想像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写出像天堂一般高华美妙的诗篇。这种只此一点、不及其余的手法只是让人物变成作者手中的木偶、一个空洞的概念了。而只有深人探求屈原丰富与广阔内心世界的艺术方法,才能让笔下的木偶被吹口仙气而变成活人行走。
郭沫若的剧作恰恰无能为力的正是这一点,所以要被人讥为“爱国的宣传品”。郭沫若或许是想西洋化些,又学起席勒、雨果的浪漫派风格,也装上下毒、死人等戏剧性情节,全然不顾屈原是中国人,而且还生活在战国时代。除了说明卖国者卑鄙外,并没对突显爱国者的高尚有何帮助。
所以一部仅仅注重夸张、离奇情节戏剧性而没有内在冲突的展现的剧作,注定了是一部失败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