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何以为家》观后感范文
禁心尽力
2023-11-15 13:05:46
其它
其它

《何以为家》从这样一个场景开始——一个营养不良的男孩正在接受医生的检查,医生说,他还没年满12岁。

这个场景有一种探索纪录片的感觉,这让你觉得这个男孩将是一个偶然的人物,设置这样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场景为的就是突出电影真正的主题。在现实中,这个孩子将会是《何以为家》的男主角赞恩,肩负起电影巨大的情感吸引力和道德支柱的重任。

从这之后,影片故事便迅速开始,男孩赞恩因刺伤他人而被判入狱,正在洗刷罪名,他将在法庭上面对自己的父母,在那里,他起诉父母生了他。

故事的叙事框架处理得很笨拙,给观众带来了接二连三的阐述,法庭场景和倒叙之间的切换也有些粗糙。但导演兼联合编剧娜丁·拉巴基的叙事方式在故事本身是完美无缺的,使这部电影获得了真正的情感冲击,足以掩盖技术上的缺陷,并为偶尔陷入伤感主义提供合理的解释。

故事发生在黎巴嫩的一个城市,在那里,赞恩帮助他不堪重负的父母勉强糊口。在一系列的叙事场景中,这个孩子做着零工,在街上拉皮条,或者帮助他的父母把送进监狱。

在这些场景中,导演拉巴基表现出了真正的专注力,创造出了赞恩在日常生活中的常态:一张肮脏的、打哈欠的脸;母亲打了他一巴掌;一张男孩拖着一个罐子的照片;他疲惫的身体蜷缩在一张乱糟糟的床上,旁边是三个兄弟姐妹,而且他母亲又怀孕了,但并没有能力抚养他们。

看到这些后,我被扎因·拉菲亚的精彩表演所折服:他的天使般的面孔上,透露着果敢。在他的父母想把女儿萨哈尔卖给当地杂货店时,他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在他的肢体语言中也有一种温柔,一种生活中的坦率,表现出对妹妹萨哈尔真实的爱。

尽管赞因付出了努力,但萨哈尔还是被迫嫁人了,所以他选择逃离了他的父母,来到一个毗邻路边贫民窟的游乐场,在那里,凭借高超的社交能力,他很快便认识拉希尔(约达诺斯·希弗洛饰)。拉希尔是一名埃塞俄比亚难民,为了躲避当局的追捕,被迫将自己的孩子藏起来,并试图从狡猾的贫民窟领主阿斯普罗获得伪造的文件。

赞恩可以在拉希尔工作的时候照看她的孩子,但是当拉希尔消失的时候,他表现出了12岁男孩难得的责任与担当——照顾这个孩子,并找到赚钱的方法。

这就是《何以为家》达到新高度的地方:电影井然有序的镜头赋予了电影一种持续向前推进的节奏,特别是赞恩抱着孩子穿过肮脏街道的镜头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感。拉巴基的剧本切中要害,故事的关键在于我们相信这个孩子有道德判断的能力,而扎因·拉菲亚的表现在影片的其余部分也表现出了相当的能力——就像赞恩为婴儿放置了一面镜子,让他在邻居的电视上看卡通片,尽管期间充满了“白痴”和“混蛋”的对话。

导演拉巴基掌控着巨大的控制权,她的故事可以随意扩大,也可以缩小到赞恩拼字游戏的画面上——拼字游戏是他竭尽全力想要做对的事情。尤其在摩天轮的意象中,上一秒赞恩飞到顶端,看见海平线和晚霞,眼前是希冀中的美好天堂,下一秒落入凡间,嘈杂袭来,耳边处处疮痍。

利用所处的背景环境来讲故事非常有效,更容易突出电影既定的主题,比如赞恩学到的拉皮条,后来还知道了孩子是有价格的:萨哈尔值五只鸡、婴儿能卖500美元。

尽管这部电影因为揭露社会现实的问题而受到了抨击,但拉巴基凭借对贫困问题的充分调查,赢得了大众的普遍支持。同样的,她对女性的生活也进行了尖锐的审视,展现了女性被迫对男性妥协的过程。还有如拉希尔的孩子;赞恩的怀孕的母亲;萨哈尔11岁时包办婚姻后的命运——这些角色被挑选出来,就是为了表明女性权利的极度弱小和缺失,也表现了导演对女性地位的同性,就如她所说的:“我相信电影可以改变世界”,她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儿童关注女性,特别是在中东那些社会不稳定、经济贫困、保守伊斯兰教统治的地方。

镜头回到法庭上,面对激情澎湃的结局,这部电影还有很多故事要讲,但是有点粗略,偶尔也会变得哗众取宠。但即使是这样,电影也有它最美的地方——赞恩将他所积累的情感力量,勇敢的宣泄出来并将其发扬光大。

电影依旧是现实主义的,就如扎因·拉菲亚这样说:“生活是个婊子,我以为我们能做好人,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他宁愿我们做洗碗工”。

迦百农,在圣经里,是一个被耶稣诅咒的城镇,说它永远不能进入天堂;拉巴克希望有一天会有个好孩子会到那里去。

电影《何以为家》观后感范文(二)

“赞恩,这是护照照片,不是死亡证明。笑一笑。”《何以为家》片尾,小男孩赞恩终于露出了笑容,但这个难得的笑容却让人心头百般不是滋味。这部电影让人想起《无人知晓》和《佛罗里达乐园》,但它更残酷,更让人心碎,它提醒大家,在黎巴嫩,还有无数个像赞恩一样的孩子。

《何以为家》并不是一部消费苦难的片子,导演娜丁·拉巴基用了大量手持摄像机的拍摄方式,尽最大可能真实地呈现黎巴嫩孩子的童年。虽然这是一部虚构的剧情片,但影片所呈现的现实和社会都是源自真实的,甚至真实得让人不忍直视。

12岁的小男孩赞恩,把亲生父母告上法庭,他控诉父母给了他生命——他们无力抚养和教育孩子,但依然不停生育,一家人挤在漏水的房子里,食不果腹。赞恩是家中长子,聪明、早熟,看上去还非常瘦小的身体早早扛起了生活的重压。

片中有一幕是妹妹萨哈第一次来例假,她本人浑然不觉,反倒是赞恩主动把她拉到公共卫生间,让她清理干净,还用衣服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姨妈巾教妹妹用。赞恩不断地叮嘱妹妹,千万不要被父母发现,他知道,一旦父母知道女儿在生理上已经成熟,妹妹唯一的命运就是被卖掉。然而,妹妹最后还是被强行卖给了商贩为妻,愤怒的赞恩因此离家出走。

赞恩在开往另一个城市的汽车上,偶遇了在游乐场扮演蟑螂侠的老人,他中断了原计划,来到游乐场希望能找一份工作。在这儿,赞恩认识了没有身份证明、在餐厅打黑工的拉希尔,他帮拉希尔照顾年幼的宝宝,没想到有一天,拉希尔还是暴露了身份被抓走了……

影片中绝大多数都是非职业演员,扮演赞恩的小男孩也叫赞恩,片中看不出任何表演的痕迹,因为他的童年生活,和片中呈现的并没有太大差别。导演说,她几乎是放任演员让他们自由发挥,也正因为这样,赞恩这个角色演得越好,就越让人心疼小演员的遭遇。多么希望,他没有体验过这样的生活,多么希望,这一切只是发生在电影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