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读后感
笑尽往事
2023-06-08 12:07:56
其它
其它

01、在知乎上曾经看到无数个类似的问题: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应该怎么选择?我工作三年之后要怎样找到突破空间?工作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出让人满意的决策?

这些问题困扰过很多很多的人。其实人生总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决策和选择,而每个问题的本身就是复杂的。如果你想在做决策中更加准确,除了知道分析问题,还得分析人类思考系统是怎么做出判断的,我们容易陷入什么样的判断误区?

《思考,快与慢》则非常专业的告诉了我们很多思考真相。这本书曾在20xx年上榜《纽约时报》,横扫全球各大畅销排行榜,稳居亚马逊总榜前50名,足以可见其影响力了。而这本书的作者丹尼尔·卡尔曼是谁?他是位格外令人兴致盎然的思想家,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在决策制定的研究荣获了20xx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哈佛评为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

这本书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分析大脑两个系统到底是怎么做出决策的,并提及了一些专业的心理学概念,提升了自我认知。

02、人类大脑两大系统

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

系统1是快思考,无意识,往往是我们所说的直觉;而系统2则是慢思考,有意识,会帮助我们做更复杂的决定。但是呢,卡尔曼说,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很多时候会采纳系统1的判断结果。为了说明这两个系统,作者做了很多有趣的案例分析。

你的直觉可能只是错觉:“鸡有4条腿”、“鸡有3条腿”,你可能都知道上面两句话都是错的,但是判断前者会比后者费劲。为什么?由于“鸡有4条腿”会让你想象到许多动物都有4条腿这一事实,同时会想到超市也销售4只一包的袋装鸡腿。由于系统1的存在,系统2的懒惰,人类往往会发生一种非理性认知偏差,有些直觉是错觉。据此,书中提及很多概念和案例,其中有三个非常值得分享:一是锚定效应,二是前景理论,三是框架效应。

03、锚定效应

两组受试者要在5秒内计算下列试题:

A组:1×2×3×4×5×6×7×8=?

B组:8×7×6×5×4×3×2×1=?

因没有足够时间计算,只能尝试估计答案。A组的估计是512;B组的估计是2250。正确答案是40320。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两组最初的数字不同,分别是1和8。换成专业的话来说,就是A组和B组的锚点不同。卡尔曼又做过一个实验,要求实验者对非洲国家在联合国所占席位的百分比,进行估计。

首先,实验者被要求旋转摆放在其前面的罗盘,随机地选择一个在0到100之间的数字;一个小组选了10,一个小组选了65.(10意味着10%,65意味着65%)接着,实验者可以得到提示,被暗示他所选择的数字比实际值是大还是小;然后,要求实验者对随机选择的数字向下或向上调整。读后感实验结果是,选10的小组估值25%,选65的小组估值45.%实验结果说明,他们对最开始选择的那个数字有着强烈的印象,在做判断时候会不自觉地受其影响。锚定效应十分顽固,所谓顽固,就是你就算知道这个事实也不可避免地被它影响。

前景理论

首先先看以下的两个选择:

A:肯定会得到900美元;

B:90%的可能得到1000美元,10%的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C:必定损失900美元;

D:90%的可能损失1000美元。

第一个问题中,大多数人选择A,面对收益时,人们规避风险。第二个选择中,大多数人选择D,面对损失时,人们偏爱风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人们在得失面前风险偏好不同,哪怕价值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