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的1919》大学生观后感作文
自信
2023-06-20 23:04:09
其它
其它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影片缓缓拉开了序幕。时为一战胜利国的中国参与了胜利后为稳定局势、恢复和平而开展的巴黎和会,商讨中国被德国所占的土地问题。然而在这样一个胜利背景下,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是显得那样无力。全片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在世界面前的无奈,几乎没有话语权。“弱国无外交”时刻提醒着我们。

本片主角是时任中国驻美公使、全权代表的顾维钧,全片以其视角展开,加以旁白辅助讲述。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骄傲,诚如旁人对他的评价“他是一个真正剪了辫子的中国人”。他的睿智不屈使我敬佩,但是在中国当时软弱的政府之下,他的智慧却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即使中国那时是战胜国,但是中国政府交给外交代表的依旧是与日本协商不平等协议,而不是挺直腰杆。记得里面有一位外交官的话让我颇为愤慨,“泱泱大国”,中国几千年来自诩大国强国,一直留着可悲的天朝观念不放。自以为身段极高,但是骨子里已有了被打压后无法泯灭的奴性。即使剪了辫子,但依旧有条辫子在心中。这就是我对当时中国政府最直接的感受。

影片的开始,顾维钧是硬气的,对于强权的折辱,能够站起来迅速反击,被称为是一只老鼠,被很多人所欣赏。会上的发言触动了很多人,那种气场全开的感觉真的很帅气,可是随着中国政府的一封封电报发来,表明了中国的态度,对于强权政府屈服了。中国代表苦苦支撑,却是被政府一次又一次抛弃。陆征祥从我第一次见到他时我觉得他是懦弱的,但是后来我改变了我的看法,他更像是一个保守派,不想过分锋芒。而顾维钧是不同的,他更像是一把火,直截了当,向世界宣布中国的决心。中国的代表们都是爱国的,或许并不是都像顾维钧一样敢于站出来,但的确在最后一刻,他们都很硬气,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中国代表苦苦地寻求着公理,但是没有力量的国家说话自也是没什么分量的,我印象最深的应当数顾维钧的那两行泪,在我看来那里面包含了很多东西。有对于国家政府的失望,对于现状无法挽回的绝望,对于无法完成人民迫切希望的难过。那真的是一个爱国者最痛苦的时候。“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确实是真理,每个国家都是为了利益而站队的,即使有些国家对于中国有所同情,依旧会选择有利于本国的一面,这是世界最无情的法则,却也最适合生存。

影片中一直贯穿着一个组织,联合会。主席肖克俭一直为中国而奋斗游行着。在他们拦下顾维钧让他保证不在和约上签字的时候,其实我并不是很赞成,为什么这帮人不去闹政府,却是抓着受中国政府控制的外交官员不放。他们最应该找的难道不是政府吗?后来在那熊熊烈火中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东西,肖克俭的依然赴死或许对于当时的形式不会有什么改变,却是可以推动国内运动的开展。那种信仰并不是我们这种在和平年代的人所能拥有和懂得的。

最后,中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国内五四运动如火如荼展开,一团火焰在中华大地上燃烧,我的内心是激动的。即使不在那个年代,也能感受到那样的热情,对于祖国深深的爱意,是在骨子里永远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