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真教育》读后感范文
再苦也要微笑
2023-08-18 10:06:29
其它
其它

《回归真教育》读后感范文

暑假,学校给我们推荐了几本教育教学类书籍供我们选择学习,提升自己。选书时其中一本书的名字吸引了我,它就是《回归真教育》。书名《回归真教育》置于封皮上方,封皮正中间有一个大大的“真”字,“真”字的旁边还有几个小字:让教育回归常态,回归理性,回归真实。书的作者是梁好,翻开书,我看到的是一位帅气的男教师,年龄也不会太大,估计有三四十岁,脸上架着一副眼睛,显得斯文儒雅。再看看作者的介绍,不由得令人心生敬意。

翻到书的目录,我看到的是一篇篇的文章题目。我想,这一篇篇文章会不会就像我们每个月写的反思一样。打看书,我开始了阅读,谁知一口气竟然读了十几篇竟然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梁老师写的文章接地气,写的都是学校教学中的点滴小事,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所以我一读便不知不觉入了迷。梁老师写的虽是小事,但在文字中我能感受到他有教育家的胸怀与气度,他对事情的见解有其特别之处,让人心生佩服。自己平时写的那些教育反思怎能与梁老师的同日而语,我真为自己当初的想法感到惭愧。

梁老师在讲到“教育就是不折腾”时,他说,教育需要宁静,教育需要纯净,教育需要不折腾学生,不折腾老师。这个不折腾梁老师说得真好,教育本来就应该以最简单的形式、最基本的内容、最本真的要求脚踏实地的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准则。李镇西老师是当今著名的教育家,他辞去教研室主任的职务到一所不知名的乡村中学当了校长。那所学校便一时间声名鹊起,失去了昔日的宁静,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访问团让学校应接不暇。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李镇西校长没有被学校外在的繁华与喧嚣迷惑,他多次声明:武侯实验中学谢绝参观,校园应该是宁静的。在李镇西校长眼里学校应该是宁静的,学校以及教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远离浮躁,静下心来上好课,育好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育需要宁静的心态,学校的发展需要宁静的环境。其它的事物或活动应该精而又精、适可而止。否则,虽然出了力,未必会有应有的'收获。

梁老师也写到了教师应该对课堂充满敬畏。他在文章里提到了梁实秋文学大师,晚年的梁实秋在台湾省立师范学校教书,并担任英语系主任。因为女儿赴美留学,家里就剩下两位老人。亲朋好友及弟子出于善意,时常登门造访。除了聊天,梁实秋有时也同客人玩麻将。但是每周四晚上,他却从来不见客,因为第二天要给学生上课,他得备课。这就是大师的风范,谨慎,认真,对教学充满敬畏。按照常理说,这样一位大师,给师范的学生上课,完全是小儿科,即使漫漫而谈的的课堂也会给学生以有益的启示。然而,梁先生却将课堂看得无比重要,在他看来这方讲台容不得马虎,更容不得应付,站在讲台上就要有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就要有精心的准备、精彩的内容,不然就对不住学生,对不起自己的名声。梁老师说对课堂充满敬畏,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是一位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对课堂的敬畏,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促进。是的,我也深觉教师的精彩在课堂,精彩的背后应该是充分的准备,我们对课堂的敬畏多一分,我们的教育就会离理想的教育近一些。

说到教育就一定离不开孩子。在书中,梁老师还用许多篇幅写到了孩子。他说,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幸福。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就是说并不是每块地都适合同一粒种子,即使种子籽粒再饱满,胚芽再茁壮,也并不见得在每一块地上都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理,学生的个性不一,智力不一,因而,他们对于教育的感受力、接受力、感悟力也是迥然不同的。我们绝不能用同一标准要求他们,而要允许他们的差距,允许他们的不同。现在,我已近不惑之年,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看看身边的事和物。事实告诉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其实是让孩子抵达幸福的车站,帮助孩子寻求人生的幸福。如果幸福与快乐都不复存在,那么剩下的分数,知识,成绩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