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读后感
快乐人生
2023-10-02 11:01:31
其它
其它

好读书的人不分四时。春天在江南读书,有杏花春雨助其柔情;冬天在塞北读书,有铁马秋风壮其豪情;夏天读书,接天莲叶之上有如花的心事绽放;秋天读书,无边落木之下情思如长江滚滚来。

不好读书之人,四时对他来说,都是烦恼。古人曾打趣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若要读书待明年。”没有读书的心境和闲情,再旖旎的风景,再美好的天气,也是徒然。特别到了夏天,赤日炎炎,心内如汤煮,扇子摇不去苦热,空调可以降温,但降不下烦躁。哪有闲情去翻闲书呢?

偏偏有人就爱夏日读书,书法家柳公权说:“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古代没有电扇,没有空调,夏日读书难免汗流浃背,但就有人忍受着酷暑读书,并把这对天气的忍受变为精神上的享受。陶渊明北窗下静卧,遇凉风突然拂来,自谓是“羲皇上人”。好读书欣然忘食的他,大概不是普通的午休。卧读,其实也是一种夏天很适宜舒适的读书姿势。能肯定的是,蔡襄的堂弟、宋代宰相蔡确喜欢在午睡时以书为伴,有诗为证:“纸屏瓦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夏有三余:“晨起者夜之余,夜坐者昼之余,午睡者应酬人事之余。”午睡时,抛开勾心斗角,挣脱名缰利锁,身心自由舒展,睡前再读一些让人悠然神会的文章,然后沉浸在酣眠之中,此乐何极?难怪蔡确在夏日卧读后醒来,会有如此的心旷神怡和超凡脱俗:“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涨潮还说不同的季节应读不同的书。比如夏日,“读史宜夏,其时久也”。我觉得没必要那么呆板,读什么样书看其时自己的心境。神专时读经,机畅时可读诸集,更为难得的是,通过读书来改变心境,比如读诸子百家来获得特别的情致。炎夏,若能从书中读出清凉境界,殊为可贵。

读书需闲情逸致,没有逸致,去行云流水一般的文字里寻找。读书需要心境,蝇营狗苟的人没有读书的功夫,急功近利的人没有悠闲的心境,没有闲情,哪来的逸致?

好读书的人读书不分时间,也不管场合。厕上、马上和枕上皆可读书,春夏秋冬,又何时不能读书呢?宋末元初的教育家翁森写过《四时读书乐》四首诗歌,概括四时读书的不同乐趣。我们耳熟能详的是《春》里的名句:“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他写夏日读书的诗歌也情趣盎然,我引用如下:

“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全诗景雅、斋雅、趣雅、事雅,读后让人神往其栖居的诗意。新竹好似读书人瘦硬的风骨,敞开的书房又似其广阔的胸襟,窗外太阳和心境一样明亮,树上的蝉似乎也学会平平仄仄地吟咏只有诗人才能听懂的诗句,夜深了,提着小灯笼的萤火虫进入书斋,似乎要领着诗人翩跹的思绪到远方飞翔。读书能够进入这样的情景,就是真正的神仙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