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红楼梦(集锦16篇)
念不明你的信
2024-05-28 01:43:09
其它
其它

作文红楼梦(1)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时,翩若惊鸿,宛如游龙。如蝶舞般曼妙轻盈,似夏花般明媚灿烂。那惊鸿一瞥的一池春水在心间荡漾,慢慢散开,轻轻弥漫……初见,只是不经意相遇,便宛若前世相识。——题记

人生若只如初见,只是我们心中一个美好的期许。宝玉,黛玉,他们何又不想回到初见?

或许带着一份感念过往,心许一份对美好的憧憬,这样的日子会过得不至于悲悲戚戚,哀哀怨怨。悲切、哀怨能瞬间把西风吹成东风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人生的道上有时除了美好,还有份无奈。人生如此,爱情如此,相遇如此,相离亦是如此。

都说喝下奈何桥上孟婆的那碗汤,前尘往事会忘得一干二净。可是,有几个人愿意喝下那碗汤,愿意去忘却那份久违的过去呢?宁可几生几世的纠葛,也不愿生生世世的忘却。谁都不知道当初的相遇会换来此生的痛,如果真的都知道这样的结果的话,会有几个愿意开始呢?

人生若只如初见。微笑,始终没能凝固在缘尽那一刻。黛玉凝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寻觅着,往昔的眷恋。他又怎会知道,她心里的痛?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有时也换不来今生的一次擦肩。我们谁都知道天意如此,并不是一切随着我们的意愿能改变的。不变的是模式,变动的是情感。如若一切都能回到起点,我想我们谁也不愿意去触及太多的悲哀,都愿意把所有的快乐留住。但是,人生没有假设,爱情没有如果,岁月没有一成不变,时间不会永远驻留在某个点……

叶子的离开,到底是树的不挽留,还是风的亲切召唤,我们谁也说不清。这,或许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结果,是一种落叶归根的自然现象,谁也无法去阻拦,谁也阻拦不了。《红楼梦》中的爱情,即便也是这样,或许在没有相遇的时候,已经想象好了万种不期而遇邂逅的美好期盼;在相遇的最初,肯定想象着以后的万般美好,谁也没有想过会怎样结束这段爱情。所以,人生若只如初见,或许一切是美好的,但又或许一切是不完整的。这样的人生看起来唯美,但这样的人生的太过完美,有时也会觉得失去了该有的一种曲折美的乐趣。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又怎样呢?没有经历沧海的时候,我们会知道难为水吗?没有经历除却巫山的难时,会知道不是云吗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谁都喜欢的一份完整,谁都向往的一份安宁。这样的爱情,谁又不会去向往呢?

感念生命里的所有精彩,感念爱情里的所有美好。让记忆停留在那份美好的时间里,少份纠葛,多份豁达。如果,什么都人生如若初见,或许生活也缺了份韵味。人生的道上,不许我们有太多的假设,记住所有的温馨,隐藏所有的阴霾,这或许就是一种快乐。


作文红楼梦(2)

喜欢在午夜之后,夜深人静,在幽暗的'灯光下,整晚整晚地看着。会和它一起笑,和它一起哭,和它一起哀叹。灯盏里飘逸出的是风干了的桂花瓣的沉香,萦绕在幽蓝昏紫的光边,就这样,呷咂着一本叫做《红楼梦》的,整晚整晚……

总不知,今夜飘落的花朵会有谁来埋葬?只怕有了这景却没了那情,没了那哀忧惋绝。飘落于树下,旋舞于天际,终于,随风飞到天尽头。它可知,花落红颜尽,葬花惹谁怜?遭受了一生的劫,还尽了一世的泪,如今,也只是随花飞到天尽头,终换了个花去人亡。不是自命清高,而是本就孤苦伶俜,倘若再失了高洁,还拿什么来配?不是心胸狭隘,而只是为他尽了全心,用了全意,再看他的“金玉良缘”,叫人怎能不落泪?只道是“你好,我便好”,却又是互用了心,互错了意。何时,到底要何时,你才能悟了他那一句“你放心”?你可知,为你,他也累了一身的疾。不敢说,更不能说,只能憋在心里。只盼望,你快好起来,只道是“你好,他便好”何时,到底要何时,你才能放下心,甩掉一生的情劫债。是不是,如若这样,你就不叫做林黛玉了?是不是如若这样,就没了你那蒙了软烟纱的心?

总不明,你处处留下的情种到底是你的无意还是你的有心?难道万世情劫真的如此纠缠不清?为何你脸望着黛玉却眼看着宝钗?为何你话挑着金钏却心念着袭人?为何你手拉着袭人却口叫着黛玉?到底哪一个才是你想要的?如若没了那千年的劫数,到底哪一个才可以在你的怀里依偎到永远?你倒好,看破了,入了空门,了却了千般愁苦;哪曾想,那看不破的,都一一为你送了性命。袭人,金钏,黛玉,晴雯……如若换得了你的半丝真心也就值了,可是,有谁,到底是谁最终得了你的一颗心?

总是想,如若没了那仙石是传说,是否真的可以造就一段“金玉良缘”呢?总是固执地认为,宝玉和宝钗的爱情只是时间的问题,因为冥冥之中有一种东西叫做先来后到。因为黛玉是先来的,因为先有了那份情,那份爱,所以,在他的眼中已见不得宝钗的美。或许,真的有种东西叫做上天的安排,命运的作弄;或许,真的有种东西叫做缘分。

佛说,千百世的蓦然回首才会换得今生的檫肩而过。可是,为什么轮回不可以错开,为什么同在轮回之中,有人可以做着幸福的应运者,有人却只能做轮回之中的局外人?

《红楼梦》到底还是宝玉和黛玉的凄婉爱情,任谁,都插不进脚。只恐怕对伤了的宝钗,痛了的袭人,怨了的金钏,太不公。


作文红楼梦(3)

《红楼梦》是曹雪芹以自己人生经历为蓝本的心血之作,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生动描绘了封建家族由盛到衰过程中的矛盾、冲突。读后,我深有感触。

林黛玉和贾宝玉是书中的两个主人公。贾宝玉是神瑛侍者转世真身,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贾府通称宝二爷。因衔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林黛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幺女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贾府通称林姑娘。

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故事是书中的主线,其他人物、事件都是围绕此线而展开。一边是金玉良缘,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是社会环境下必追的功名利禄,一边是心所向往的自由之身。这场无声的斗争贯穿于全书。他们的爱情在大观园里充分滋长,却不被大家庭所容。封建家长所认定的好媳妇不是黛玉那样孤高、不迎合封建礼数的女子,因此,宝黛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个悲剧。

在这场悲剧中,贾宝玉最终完成了封建家长所期望的金玉良缘,并考取了举人。不过,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与丑恶现实决裂。而林黛玉更是以生命为代价,质本洁来还洁去,到头来终究是红楼梦一场。我在为书中人物感叹、落泪之时,也认识到了封建礼教的害人和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


作文红楼梦(4)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许多名言佳句都写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其中包括中国的诗句,包括外国的名言,可见知识靠积累,而积累知识靠读书是世界上一个一致的想法。“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如饥似渴的阅读名著,欣赏佳文,增强自己的文学修养,巩固自己的文学底基。

人们都说“少不读红楼,老不读西游。”可我却偏爱《红楼梦》,偏爱曹雪芹细致的描写。在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出世最晚。文学成就却最高。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之巅峰之作,那《红楼梦》到底高在哪里呢?一是这本书中文学价值极高,有《大观园题咏》这样的诗,有《西江月,汉苑零星有限》这样的词,还有《金陵十二钗》这样的曲。一个人能融会贯通诗词曲,实属难得。而这些诗词曲在《红楼梦》中大多出于在女性之口。曹雪芹一个男人能有这样细腻的心思也实属难得。二是《红楼梦》这本书具有逻辑。在第五回,曹雪芹用一首诗暗示了巧姐的结局。在第四十一回,他又让刘姥姥的孙子王板儿与巧姐交换了佛手和柚子,为一百一十九回巧姐与王板儿结婚做了铺垫,巧姐只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人物,曹雪芹却在第五回就暗示了她的结局,在第四十一回做了铺垫,而在最后一百一十九回写了结局。对一个小人物的安排都如此缜密,可见这本书的逻辑之严谨。我们仔细读便会发现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大多都是女性。只有贾宝玉一位男性,所以也有人说,《红楼梦》是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的故事。

欣赏了《红楼梦》才明白什么叫做文字细腻,以小见大,诙谐滑稽中却给下文做了铺垫,愤慨言辞中体现了作者对文学的追求,中国名著,文学之宝典。读书是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的一种方法,读书使人们见证历史的沧桑,名著不愧是中国文学的无价瑰宝!


作文红楼梦(5)

我最近迷上了《红楼梦》。有很多的学者说,《红楼梦》是一门学问。这个观点真是鞭辟入理,《红楼梦》当之无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宝玉听紫娟说,黛玉要回苏州去,一时得了痰迷之症,糊涂了。听到林之孝也以为是林家的人来了,看到那镀金的船也以为是接林妹妹的。既写出了少年宝玉的稚嫩,也表现了宝玉对黛玉的情深。

曹雪芹本是官宦之家,从小读的四书五经,诗词汉赋多,肚子里的墨水多。自己家的园林自然讲究,祖父两辈都是织造局的大官。这样说来,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来自他自己的生活,他增加了神话色彩,写成的。

中国第一个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的文学风格也具有很浓的乡土风情

我们喜欢一件事情,或者有一个爱好,就应该好好深入研究探索。不一定为了什么,只是因为有这个爱好。福拜楼对莫伯桑说:“盯住一堆火,直到你看出了什么特别为止。“无

”每一天都用心去体味生活,做一件事,我们就努力把它做好。

我迷上了《红楼梦》,把身心都放到书里,去感悟人生百态。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值得我们以一颗学习的心对待。


作文红楼梦(6)

有着“新绅士情人”之称的型男林申2010年全新专辑的主打单曲《许我一个红楼梦》,于今日(4月7日)正式首发。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有着深厚缘分的林申,见证了全剧组历时四年的艰苦拍摄,因此林申特意借自己首张专辑的主打歌曲,来表达自己对全体演职人员的深深敬意。

歌曲《许我一个红楼梦》是香港著名音乐唱作人彭海桐(Uku)和著名词人崔恕,为林申量身打造的一首作品。该首作品曲风古今结合,旋律悠扬婉转,以《红楼梦》原著中宝黛钗的爱情故事作为蓝本,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来感悟并吟唱这段经典的爱情故事。整首歌曲旋律追求悦耳、有亲和力,琅琅上口,希望可以让奔波、奋斗在人生路上的都市人在歌声中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见证者,林申希望用自己的这首歌曲向辛苦拍摄了四年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全体演职人员致敬:在历时四年的拍摄制作过程中,林申目睹她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特别是恩师李少红、曾念平夫妇,还有自己的母亲李小婉,她们投入了非凡的毅力和激情,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目前该剧已经顺利杀青首战告捷,正在紧张后期制作中,预计不久就将和观众朋友见面,林申同时借《许我一个红楼梦》为电视剧预热,衷心希望能让的人关注并期待这部新版《红楼梦》在虎年的诞生。

尽管林申自小出生并成长在电影人世家,踏入影视圈后又两度结缘国际艾美奖在影视表演方面颇有成绩,但热爱唱歌的林申一直有心将兴趣发展为事业:从出道至今,林申已经先后录制过四首单曲,并与毛阿敏合唱了热播电视剧《荣归》的主题曲《公元一九九七》,网络电影《电竞之王》的主题曲《魔兽之王》,还在歌舞剧《天地七月情》中独唱了《爱你到天涯》。


作文红楼梦(7)

我总觉得红楼梦的杰出之处取决于它最能体现一种衰败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大家族的,感情的,官运的,全是迈向衰落,这在喜聚不喜散,喜好阖家团圆末尾的我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常见。

我迫不得已谢谢续者高鄂,虽然他在许多层面无法跟上曹雪芹的观念,但他最少让黛玉去世了,管她登仙還是与世长辞,最少她别了宝玉,非常好非常好。

不是说我与生俱来残酷喜爱看他人的不幸,可是,并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针对黛玉那样一个敏感的封建社会美少女而言,死,是她的摆脱,是她全部不幸的结束,是她的幸福快乐。当她在地底清静的沉眠时,看见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承认,她還是幸福快乐的。

但是或许你能说,黛玉死的很凄惨,一点也不烂漫,有关这一点,我不是赞同高鄂的续书的,或许曹雪芹的原意非此,或许黛玉的确应当泪尽证外缘,那样并不是更强吗?她惦念着宝玉,用她所有的激情为这一知心痛哭流涕,满怀深深地的想念,那样的死,何尝不是高雅崇高的,殊不知高鄂沒有那样写,他最后让黛玉很肤浅的指天怨恨,气极而亡。我觉得象大家了解的哪个傲慢自赏的黛玉,反倒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人。

实际上爱情就是很短暂性的,最少这横刀断开的感情给了大家许多幸福的想象和希望,就象钱猫小编对于镙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丽的追忆,却并不是唯一。


作文红楼梦(8)

在寒假,老师让我们读《红楼梦》。没错,《红楼梦》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所写。

他的祖父三代四人曾领任江宁织造,前后将近六十年,深受皇帝信任。所以,曹雪芹少年时代过着富贵荣华的贵族生活,还曾在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杂差。雍正五年曹家因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等罪名被朝廷抄家入狱,曹氏家道从此败落。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贫困艰难,他却以坚韧的毅力,专心写作《红楼梦》。乾隆二十七年,其幼子夭亡,贫困交加的曹雪芹在过度的忧伤和悲痛中离开人世。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高峰。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写林黛玉爱情的悲剧。书中贾家荣、宁二府父子、兄弟、妻妾、主仆之间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和矛盾冲突,真实地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

《红楼梦》一书就像一面透视的镜,凝聚着当时社会的缩影。其中,红楼诗意是一大看点。全书诗歌数量惊人这些诗词佳作,极富华章,新奇可诵。最难得的是,在于曹雪芹能针对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学识,来为他们量身打造不同体裁和风格的诗词。此外,整部《红楼梦》,犹如一部诗化的小说,自始至终纵横诗意,字里行间,行云流水,处处透着诗意的芬芳。

《红楼梦》是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文学巨著,堪称古今第一奇书。所以,我很喜欢读红楼。


作文红楼梦(9)

象可是眉目清秀,比女子还漂亮的人儿,当初觉得新版红楼理颇有“姿色”的于小彤来演有些不经如人意,看了87版,更是失望了。你一副普普通通的样子,何德何能害了这些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不过我也得承认,这么以貌取人可不是好事儿,人宝玉在那会儿可是有着与众不同的才德的。其实想来也替这颗顽石悲哀,补天不成,下凡寻爱也没个好结果,真是生错了年代,要是放在现在,这么个有些文才的富公子,保不准会有些大作为呢。

其实在看红楼之前,我一直觉得贾宝玉便是出家前的济公和尚,因为依稀记得多年前看《济公》时开始有这么一段:一男子结婚当日不知怎的去当了和尚,回来后看到家破人亡未婚妻也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立即伤心欲绝疯了过去,而后变成了疯疯癫癫却一心向善的济公和尚。这两段故事仿佛是连接得起的,直到后来看了书查了资料才推翻了我的想法。于是我就在想了,不知道在曹雪芹心中宝玉最终真正是个什么结果,不过要真是像济公和尚一样,忘了尘世,倒也算圆满了。

其实以前一直觉得《红楼梦》这本书女气重了些,虽说自个儿是女生,却不怎么喜欢这种感性的小说。心中也比较过,它不像《西游记》那样有着吸引人的魔力,也谈不上《三国演义》里精彩的斗智斗勇,更没有《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豪迈,但是它是梦幻的,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文笔。不得不说,当你读完它时,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此书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


作文红楼梦(10)

上学期学了《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那一段,也看了关于课文的电视剧,来来去去,倒对这以前不怎么感兴趣的《红楼梦》生出些兴趣来。于是找书来翻了两翻,却也有了些感受。

听老师讲,《红楼梦》乃是四大名着之首,这倒是我所不知的,不由得吃惊,心下想不就是男男女女的悲情故事么,怎的如此重要了。不过话是这么说,回想起上学期那堂绘声绘色的“红楼课”,心里也就知道些大概了。光是一节“林黛玉进贾府”,老师就难得的讲了大半个星期,里面的人物给拆了个七零八落,形态,语言,动作分析了个透透彻彻,每个人里外都给赏析了一遍,心中不由得出了个结论——实在是些复杂的.人啊!

其实这《红楼梦》的大半个主角林黛玉我是颇有好感的,毕竟是个“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大美人,也还为97版红楼里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更美跟同桌争论得不可开交,可黛玉这姑娘实在是娇弱无比,当真是一副“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模样,这就叫我不怎么待见了,倒还想到一个广告,好像是一场足球赛,守门员太没精神了以致于足球射到门前时在大家眼中竟变成了林黛玉,摔在了地上不说,还被责怪了一番,后来吃了广告产品,突地有变回了生龙活虎的守门员,对手便如何都攻不进来了。回顾完广告后我不由得一阵莞尔,这倒也是有些形象贴切的,又想到,要是《红楼梦》中的黛玉姑娘也有这么个神丹妙药,也不会落到后面悲惨的黛玉葬花了。

再说贾宝玉,不论何时,这人在心中的形象可是眉目清秀,比女子还漂亮的人儿,当初觉得新版红楼理颇有“姿色”的于小彤来演有些不经如人意,看了87版,更是失望了。你一副普普通通的样子,何德何能害了这些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不过我也得承认,这么以貌取人可不是好事儿,人宝玉在那会儿可是有着与众不同的才德的。其实想来也替这颗顽石悲哀,补天不成,下凡寻爱也没个好结果,真是生错了年代,要是放在现在,这么个有些文才的富公子,保不准会有些大作为呢。

其实在看红楼之前,我一直觉得贾宝玉便是出家前的济公和尚,因为依稀记得多年前看《济公》时开始有这么一段:一男子结婚当日不知怎的去当了和尚,回来后看到家破人亡未婚妻也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立即伤心欲绝疯了过去,而后变成了疯疯癫癫却一心向善的济公和尚。这两段故事仿佛是连接得起的,直到后来看了书查了资料才推翻了我的想法。于是我就在想了,不知道在曹雪芹心中宝玉最终真正是个什么结果,不过要真是像济公和尚一样,忘了尘世,倒也算圆满了。

其实以前一直觉得《红楼梦》这本书女气重了些,虽说自个儿是女生,却不怎么喜欢这种感性的小说。心中也比较过,它不像《西游记》那样有着吸引人的魔力,也谈不上《三国演义》里精彩的斗智斗勇,更没有《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豪迈,但是它是梦幻的,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文笔。不得不说,当你读完它时,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此书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

高一:周栀林


作文红楼梦(11)

最近我们学校又发了一本新书——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故事的情节非常曲折,讲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小说讲述了林黛玉爱上了贾宝玉,但是贾宝玉的长辈们不许他跟林黛玉结婚,林黛玉虽然长得好看,但是她体弱多病,而且非常娇气,一直要哭,到最后贾宝玉没和她结婚,结果黛玉忧郁而死。这篇故事也将了当时的人们是多么辛苦,暗示了作者晚年寓居北京西郊,生活贫困的生活现实。整个作品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展开,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社会四大家族的由胜而衰的没落过程。作品令人深思,也让我们生活在今天文明富足年代的中国人庆幸生在好年代,由此也更加珍惜,并且提醒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回报生活。

看完书,掩卷思考。我觉得林黛玉这个人不好,我不太喜欢这个人物。她动不动就哭,一直含着泪水。而且身体也不好,总是生病。她和宝钗是一个特别大的对比,宝钗遇事稳重,识大体,顾大局,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对待生活有热情,有上进心。从某个角度上讲,她和宝玉是一对金玉良缘。但是,偏偏又碰上贾宝玉厌恶仕途,由此给这段姻缘增加了一层阴云。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身边也会有许多人,他们有抱负,积极进取,在权力名誉和地位的方向上坚毅地前行着,也有一些人,他们看到再多的财富,再高的权利和地位,到头来不过是一片浮云,生活在他们看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快乐。所以,这些人并不去追逐名利,只是在享受当下。对待生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价值观是:无论我们的脚步到达了哪里,都不能忘记我们出发时瞄准的'方向是快乐。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作文红楼梦(12)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是不赞成高鄂的续书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鄂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愤恨,气极而亡。这不象我们认识的那个高傲自赏的黛玉,反而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子。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一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一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的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个问题。

如果贾府不倒台,至少宝钗还有容身之地,至少没了丈夫还有富贵,但是不是这样呢?最终贾府沦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那宝二奶奶的头衔之于宝钗还有何等意义呢?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关爱,寂寞的.独自生,独自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我一直疑心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而离开贾府的,否则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争啊,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宝黛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一如既往的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另一种可能,万一贾府能重整旗鼓,兰桂齐芳,黛玉和宝玉依旧过着他们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宝玉也许会突然发现黛玉皱纹满面,然后会发现身边的袭人竟如同当年的赵姨娘,然后爱情就在岁月中流逝,然后宝玉会回忆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忆,却不是唯一。


作文红楼梦(13)

每一本书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的背后都有现实的缩影。

曹雪芹以一部《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留下经久不衰的美名,他的《红楼梦》是现今许多文学大家探讨的热门话题。然而他的过去以及他笔下宝玉与众女子的分分合合又岂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我不是学者,不需要解密“红楼”。《红楼梦》对我来说只是一部充满悲欢离合的故事书。书中的人物对我来说不需要对与不对,只需要喜欢与不喜欢。在我看来,黛玉与宝钗令我印象深刻且一样喜爱。她们都如浣纱的西子、戏水的貂蝉,她们都是水做成的女子。

书中的黛玉有着宝钗没有的真实与自由。她带着灵动的一池活水,淌入了贾府。她将水的多变与自由表现到了极致。水边,她写下了《葬花吟》,提锄揽篮,收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池飘絮。多愁善感让她在看着随波而去的落红时想到了“花自飘零水自流”。也许正是这样的愁,这样的感。注定不安分的她要如那一池水,流向远方。毕竟贾府的庄严容不得这样的无拘无束,她忍受着束缚,但她不堪成为一潭死水。她毫不犹豫的选择抗争,为那一份鲜活而争取自由。但她的“碾冰为土玉为盆,半卷湘帘半掩门”比不上别人“珍重芳姿昼掩门”的淑女风范。面对封建的枷锁。她选择洗一身清洁,染一池灵动,追一方梦想。她错了吗?如果那样,她也就错在不该太相信自由,最终落得抱憾辞世!但荷锄葬花、掩馆抚琴的她,也就在这样的背影下得到了赞赏。她的真实比起宝钗的大家闺秀、得体自重,让读者无疑偏向了她。

但那“开辟鸿蒙,谁为情种”的.“冷美人”真的就那么让人讨厌吗?我看也未必。在那钟鸣鼎食、波诡云谲的大观园中,同为水做的她,却不能享受宝哥哥的爱,不能享有“木石前盟”的浪漫。她难道不恨吗?但毕竟生在“大家”,不由她决定啊。在大观园那让人压抑、让人窒息的氛围中,她只有将哀怨、悲悯、失落都潜藏于心,将那自由的呐喊潜藏于心。她近乎愚蠢地相信:只有德才艺不差林妹妹,才能换来大家的喜爱。于是诗书礼教也就越发地压制着她,她也顺理成章地将自己藏得深不露底来保护自己,其实宝钗的心中又怎会没有黛玉的那份怨?“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她不是没有,只是太过理性的她不善表现罢了。她是一只鸟,却入了大观园这个金丝鸟笼;她是幽兰,却栽进名贵花盆。这样的环境,纵使锦衣玉食也是无法快乐起来的。但她还是开心过的,当她终于等到了梦寐以求的“金玉良缘”,渴望与宝哥哥永结同心时,她还是有一丝快乐的。但随后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的恨心离去,又将她的心打回了冰窖。其实,她的命运比起黛玉来得更加不幸,她只是贾薛两家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一种完全脱离爱情的政治权势的牺牲品。难道她真的也错了吗?如果那样,她也就错在爱得太深,信得太深,最终哀哉此生!

“她”与“她”的对抗,“她”与“她”的故事,是一条贯穿书中的线索,两个同样优秀却性格迥异的女子,都落得大悲的下场。她们固然有错,但这最大的错又在哪儿呢?是大观园的压抑,是家族的斗争,还是那个时代必然的悲剧呢?


作文红楼梦(14)

四大名著,每本的厚度都不可小看,共计120回的《红楼梦》成为我的新目标

话说自上个假期以来,就一直对《红楼梦》念念不忘,老师布置的作业,破例没有完成,根本原因就是认为看书不重要,可当老师再次布置读时,真是顿感忧喜参半呀!

就喜这一方面,主要因为可以有机会仔细了解《红楼梦》一书了。恨不得一字一字指着读,当然还没到这种地步。

通过假期的这几天,我已读了部分的《红楼梦》,对其人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主要人物有:贾宝玉,亦有金陵十二钗的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贾家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妙玉,以及秦可卿和巧姐。丫头方面有袭人,晴雯,鸳鸯,平儿,紫鹃,司棋,入画,诗书。还有贾母,王夫人,贾赦,贾政,贾环,贾芸,赵姨娘,刘姥姥,北静王等重量级人物。试想一下,有这麽多人物演绎出的故事一定相当精彩!

《红楼梦》大体讲述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红楼梦》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同时反映了作者生活的社会背景,借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盛衰反映了盛极必衰的社会规律,又以甄士隐刘姥姥等底层人物体现了社会不平等。

而这一巨著的主要撰写人乃对生活有了极大认识的曹雪芹,为何说他对生活一词有极大极深的认识?且听我慢慢说曹雪芹是清代的一名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曹家的'先世与清王朝的政治经济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又有着文学方面很深的家学渊源,所以曹家一家算得上富有,而在当时的社会,有起伏衰败算正常,而曹雪芹正好生于曹氏家族衰落的前夕。在他少年时代,继承康熙皇位的雍正皇帝就把曹家的第四任织造曹兆从江宁革职抄家,遣回北京。到了乾隆时期,曹家可能又遭天灾,彻底结束了曹雪芹无忧无虑的贵公子生活。

或许,也就是这千姿百态的人间生活,促成了《红楼梦》的问世。


作文红楼梦(15)

我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有些感性。喜欢在残缺中寻找属于内心深处的那份感动与美丽。但这不是多愁善感,无愁觅恨。稚嫩的心会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红楼一梦而泪眼朦眬。——题记。

第一次读《红楼梦》时,我还是个小孩子。故事里的林黛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是因为喜欢她,相反的,我从内心十分讨厌这位整天哭哭啼啼,做事刻薄,说话尖锐的“小心眼”。我觉得这样的人不值得贾宝玉对她痴恋一生。

等我长大点了,我又重新拿起《红楼梦》。这时,我才慢慢明白黛玉的诗,黛玉的梦,黛玉的泪。重新读描写她与宝玉的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时,心里生出好些感触:初见时黛玉在心里说的一名“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脱口而出的“这个妹妹我曾见过”。这一问一答注定了这痴情的千古绝唱。

再读,再品。黛玉多愁的泪也有了源头。从小寄人篱下的她,小心翼翼,害怕别人对她的嘲笑。她没有勇气如史湘云,醉卧芍药丛中的青石凳上,却总是“严严实实裹着一床红绫子被”;她没有心气如薛宝钗,写出“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云”。她只愿“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黛玉的离去,让我一直难以释怀。黛玉深爱着宝玉,他们有着“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结连理枝”的愿望,希望白头偕老。却又无奈上天让黛玉在心上人与另一个女人的良辰吉时。一面是洞房花烛,一面是生死离别。黛玉是苦的,有那么多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在爱的人的注视下离去。她却只能焚稿断情魂归离恨天。黛玉输了,败了,而胜者是那与她心上人结下金玉良缘的薛宝钗。可是,黛玉又在哪里输了呢,她的才情谁能比拟?她的一颦一笑何人能及?只能怪她生存的社会太黑,黑得如墨。黛玉的泪也只能反射它的黑。

黛玉也是幸运的。世界与封建的黑暗没有玷污这位“珠仙子”,她一直高傲纯净,她可以继续做自己,继续纯洁清高,就如她的诗“质来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渠沟”!

合上书,闭上眼,一个消受苍白的女子慢慢在黑暗中消逝,痴痴地唱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作文红楼梦(16)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宝玉,很好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是不赞成高鄂的续书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鄂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愤恨,气极而亡。这不象我们认识的那个高傲自赏的黛玉,反而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子。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一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一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的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所谓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个问题。

如果贾府不倒台,至少宝钗还有容身之地,至少没了丈夫还有富贵,但是不是这样呢?最终贾府沦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那宝二奶奶的头衔之于宝钗还有何等意义呢?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关爱,寂寞的独自生,独自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我一直疑心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而离开贾府的,否则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争啊,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宝黛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一如既往的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另一种可能,万一贾府能重整旗鼓,兰桂齐芳,黛玉和宝玉依旧过着他们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宝玉也许会突然发现黛玉皱纹满面,然后会发现身边的袭人竟如同当年的赵姨娘,然后爱情就在岁月中流逝,然后宝玉会回忆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忆,却不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