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作文(必备8篇)
行云流水
2024-05-21 09:07:36
其它
其它

美育作文(1)

“美育”即为“关于美的教育”。而这种教育会给予接受者正确的审美观与深刻而富有情趣的对美的理解。前者为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部分映射,而后者则决定了人生的广度和色彩。因此我认为美育是一种刚需。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国古时就认为需知诗、礼、乐这种风雅之物才算真正成人。《源氏物语》中的源氏公子,因良好的生活背景自幼就接触礼乐、诗赋。在未成年时赋诗与弹奏的水平就及其高深。这使他受到宫廷之中与平民百姓间的一致好评与爱戴。也使得他拥有举世无双的潇洒气质并对他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的层次。他一直坚持对美的接触与学习不仅使他受世人的尊重,为日后的远大前程作了重要的奠基,还使他的情趣与原来云泥之别,这才使后来无数女子倾心崇仰于他久久不能忘怀。这其中固然有他俊美外表的影响,可试想若他未经此美育熏陶,纵然他更俊美十倍,也只会沦为世人扼腕惋惜的对象与其女眷们的笑柄。由此不难看出美育对于一个人气质与前程的重大影响。因而美育应成为一种刚需。

马克思曾说过:“社会的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而爱因斯坦与麦克斯韦印证了此言不虚。爱因斯坦是因虔诚地信仰着决定论——及世界是确定的,不具有随机性而对物理抱有极大的热忱。在他看来决定论主导的世界拥有无与伦比的美。因此广义狭义相对论与脍炙人口的质能方程应运而生;麦克斯韦则因其推导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而闻名于世。麦克斯韦方程组被众多科学家形象地描述为上帝之手谱写出的篇章。其简介与背后隐藏的深刻令人叹服。正是因为人类对美的追求,爱因斯坦推导公式的笔不曾停止;麦克斯韦也毫不怀疑这惊为天人的公式的正确性而勇于发表。也正是由于美育,让他们对物理的深刻与简洁之美有了深深的向往。反之,前者被认为拥有的最智慧大脑泯然众人为生计碌碌奔波;后者的杰作在其葬礼后杳无音信。这甚至会导致人类的发展退后几十至上百年!故美育对人类文明的巨大作用可见一斑。美育也必然成为刚需。

在当今社会当中,网上因匿名而肆无忌惮的谩骂言论不可胜数;许多文化景点上的“到此一游”分外醒目;为金钱和权力放弃原有底线的做法,这一切都彰显着美育是刚需这一理念未普及时的丑陋与可怖。因为美育,网上或会多一些彬彬有礼;久远的未来后文化的遗迹依旧完好;对美的追求唤醒的底线留存在人们心中。

天性使然,人类对美的追求与渴望永无止境,美育是引导着欲望的浪潮向着正确的方向流动的必然过程。从而美育自然是一种刚需。


美育作文(2)

“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蔡元培在个人层面阐释了美育对人成长的积极作用;“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马克思认为追求美推动着社会进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将诗、礼、乐作为载体教化民众,可见美育能够提升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水平。

由此,无论是在个人、社会还是国家层面,美育都是一种刚性需求,这种需求不会因时间、空间或外部影响发生明显变化,而“美”永远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美育,意在培养个人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它可以促进我们内心道德品质的提升,进而使行为、外在与之形成统一的美。

那么为什么说美育是一种“刚需”呢?

很简单,因为在这个多样化、个体化的时代,我们缺乏对美的感受与认识。在抖音、快手这些热门平台,很多粗俗低浅视频的高点击量背后,是人们被各种各样的审美消费潮流裹挟着,失去了思考,丢弃了判断,迷失了方向,而不知美丑的愚昧。特别是以中国文化为立场的国人特有的审美被弱化了,对于传统文化,如戏剧、书法、诗词歌赋等厚重之美的感受与独有的自信淡却了。只有当我们可以轻易地分辨美与丑,是与非,善与恶,才可能谈及对于“真善美”这种高境界的追求。

所以,当务之急便是建立对美的教育。

如今,“知美”是美育的最低标准。鲁迅曾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是美育让我们有了清晰的自我认识,了解何为美丑。仍旧不“美”,才能不断完善自我,至真至美。

在“知美”的基础上,我们应坚持对美的追求,“虽不能尽善尽美,必有所处焉”。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不局限于维持生存,而是有了精神上更高的需求,即为“美”。博物馆作为美的载体,它的首要职能从保护文物、研究文物,到使人们欣赏文物并从中得到知识,这一身份的转变正是随时代的发展,将重心置于对美的教育。因此我们更应重视自身对美的培养,接受相关教育,这势必是个体自主意识、批判精神形成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当个人到达到“美”的境地,群体、社会乃至世界才能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和美愿景。通过知识教育——这条审美道路上的捷径,文化与思想有选择地保留、更新、进步,发展的椎轮辂车才能转入正确的方向,快速驶向远方。

发现美、感知美、追求美乃至创造美,皆始于美育。美育,作为一个提升民族和国家精神价值的重要手段。它基于审美,化育灵魂,确乎是国民急切需要的心灵滋养。


美育作文(3)

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所谓美育,可以理解为审美教育、对美德的思考,如果没有美,人又以何立足呢?因此美育是一种刚需。

审美,作为最基础的美育,是大众受教育的根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拥有正确的审美观是一个人正确发展的基石。美术课即是培养我们正确审美的途径,绘画方式,让我们体会不同的美;笔墨运用,让我们在轻重缓急间体会色彩搭配的美;塑石成器,让我们了解不同于平面的立体之美。这些无不让我们在动手中建立了美学的感受,让我们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当然,如果没有打下美学基础,就会造成审美疲劳。比如一些城市为了街道的整洁,将各式各样的广告牌统一为黑底白字的招牌,看似”美“了,实则达到了相反的效果,不仅磨灭了不同商家的个性,更是体现了决定者的审美缺陷。因此,作为最基础的美育,审美是刚需。

拥有了正确的审美观,我们就可以体会礼节之美,因而礼节也是美育的重要组成。自牙牙学语时起,父母和老师就教导我们注重礼节。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意思就是说读书让一个人有所启发,礼节使一个人得以立足。由此可见,古人对礼节的重视。程门立雪,静候老师的故事,更是体现了古时学者对老师的尊敬。可见,礼节使未驯化的人性不再野蛮,让人能够约束自我,待人以礼。而礼节的上层概念即为美德,是美育的最高表现。反观一些社会现象,老人摔倒后碰瓷,共享单车无故被破坏,高学历霸坐男霸坐女,他们都是美德教育失败的对象。一个不拥有美德的人,纵使外表俊美,腹有诗书,也不足以立人,反而会用自己的知识做出破坏社会的事。可见,加强美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美育是一种刚需。

我想,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投入经济建设,增强科技实力,却对美育有所忽视。所以,我们应把美育从娃娃抓起,做到立人立仁;同时增强对美育的宣传,让人们了解美育,接受美育,真正提高国民素养,这样才能提升国民的精神水平,使祖国更加强大。

美育是一种刚需,让我们认识审美、提升美德,做拥有“美“的人。


美育作文(4)

钱学森:艺术修养很重要

钱学森5岁时就开始学习绘画和音乐,在上海交大读书时,他是校乐队的主力圆号手。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急于回国效力,因而被美国政府软禁五年,这期间,是贝多芬、莫扎特的交响乐,激励着他进行积极的抗争。

音乐不仅支撑了钱学森的精神,还给他带来了创新的灵感。钱学森后来说过,“艺术修养对我的科研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科学的创新思维,我们当时搞火箭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流中产生的。”


美育作文(5)

名言金句

美是一种没有目的的快乐。——康德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文盲不多,美盲很多。——吴冠中

贫穷而听着风声,姿态固然优雅,但大多数人都是不能接受的,道路于是在此分岔。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荷尔德林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木心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季羡林

如果缺乏审美,整个世界都与你无关。

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人生有三本书,一本有字之书,一本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卢新华(2017浙江卷作文题材料)

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用美育为人生铺底,生命必然绚丽多彩。(网络评论)

典型事例

1、耐人寻味的答案

在上海的一次儿童画展上,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

2、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3、花园中的“美育”

4、城市店铺招牌的“统一规划”,暴露了畸形的审美

2019年初,上海市静安区的街景引起了网友热议。当时,街道边所有店铺,都被换上了整齐划一的招牌。这些招牌统一黑底白字,再配以路边的鲜花,显得十分肃穆,网友戏称其为“墓地风”。这种整齐划一的“重新规划”,其实是一种畸形的审美。一个城市的气质是在岁月的积淀中渐渐形成的,天天拆天天换新的,只会变整齐,却不会变美。

观点角度

观点一:美育的起源

“美育”一词在中国的首次提出,源于1906年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一文。在王国维看来,精神之能力,包含“真、善、美”三个层次,总称为心育,即德育、智育、美育三者协调发展,而美育不但可以促进德育、智育发展,且能促使人的情感“达完美之域”。(来源:人民网吴昊)

观点二:美育的作用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因为美育作用重大。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

观点三:美育事关文化传承

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在文明持续的高度看待美育。也正是因为美育有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更需要通过美育工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把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孩子们的内心。

观点四: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

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观点五:美育不等于应试,尤其不等于“美术考级”

美育不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而是让孩子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毋庸讳言,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在一些人看来,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接受美育;在具体的美育工作中,存在着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在社会上,各种类型的美术培训机构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存在功利导向、利益驱动,“美术考级热”就是其中一例。


美育作文(6)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在教育中形成互补的关系,谁也不能代替谁。智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体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们的体能体质,德育解决的是一个人健康心理所要求具备的心理素质。而美育是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因此,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很强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个性,使之成为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各种类型、各个层次人才的一种整体性教育活动。

总之,美育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美育就是通过美的情感、美的言辞、美的理性、美的气度、美的结构,揭示新思想、新学科的科学性、真理性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的美好追求,从而开发学生智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育作文(7)

学生小龙读一年级,那天拿一篇老师布置的作文来问我。作文题目是记一次春游,题目下要求填写以下几个问题:1、公园里你看到了什么?2、你喜欢公园里的什么?3、公园里有那些颜色?4、你为什么喜欢公园?5、你在公园里做了什么?最后要求配上一张公园里的图片。

我是这样教他的,第一个问题我叫他用罗列的方式,先写出公园里的东西,他列出了树、花、人、鸟、游乐园;接着我让他用写出的东西组词,他组成了大树、小花、好多人、小鸟、宽宽的游乐园;我又诱导他把这些事物连成句子,最后,第一个问题他这样写:我去公园玩,看到了大树,白色的小花,小鸟在飞,好多人在公园里玩,我在宽宽的游乐园里很开心。他写完后,我告诉他,公园还有好多东西,比如小草、休闲椅子、漫画书、小吃摊等等,一一造句后,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之后的问题,我还是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小龙回答得很好。我又接着说,你看见大树,你会做什么?看见小花,你又会做什么?他说,他想在树下睡吊床,老师说不能折花,不然想拿一朵回家。我说你不折可以摸摸的,他说好恶心,我问为什么,他说只有女生才摸花。我说在草地上你喜欢做什么,他说睡觉。我说不想跑来跑去吗?他说,想。我接着说,你愿意把自己比喻成什么呢?他还不知道比喻,我说你愿意自己跑起来像小牛还是像小马,他哈哈地笑,说他不要像小牛小马。小龙的思维放宽了,他很高兴地完成了作文练习。

我从上述的作文练习的事例得到启发,认为作文的关键是美育练习。美育练习刺激学生的思维,让他的想像寻找到空间。先观察感知,再写出感受,比如上述例子中的将事物连串成句我认为就是一段美育的过程。作文要有所思,离不开思维的丰富过程,缺了思维的生长,就落笔干涩,甚至找不到写的东西。而要有所想,美育是很好的练习。

美育练习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悟能力。学生有所想之后,他是怎么想的、想到了什么,变成决定作文水平的重点。美育练习能让学生得到很好的想像和发挥,诱导学生把自己的思维美化。在上面的例子里,小孩能想到说不能折花,不愿像小牛小马,这已经很不错。在练习里小孩不但感到了美育练习的趣味性,更在于获得了生活的知识,作文的经验。

时下常说的坡度练习其实也是美育练习的一种。难度慢慢增加,其实就是思维和想像的不断扩展和丰富,这过程就是美育的练习过程。再单一的事物因为美育的帮助,也能从其中理出相关的思维,就有了句子,再发展,就成了文章。一个小学生必定先能多想,然后才多写,再来处理字句的问题。这一作文成长的过程中,美育是他最好的良师益友。孩子是天真的,能够很快地接受美育。


美育作文(8)

家庭生活的气氛要和谐、愉快,家庭成员相互之间要做到亲密和睦、相互关心,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到舒适、温暖、愉快,也会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高尚的情操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父母要注意使孩子的衣着、仪表和言谈举止符合美的要求。要教育孩子在穿着上注意整洁、朴素、美观、大方,反对奇装异服,奢侈浪费和追求时髦。仪表要落落大方,言谈举止要文明礼貌。

借助于文学艺术手段对孩子进行美育是家庭美育的重要方面。文艺作品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并且富有形象性、直观可感性等特点;家长要给孩子以尽可能多的机会接触文艺作品,增强孩子的艺术感受能力和欣赏鉴别能力,抵制那些低级庸俗和颓废没落的东西的影响。

另外,父母还可以经常带领孩子走出家庭,到大自然中去,向孩子揭示自然的美,这也是美育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童年时代,对大自然的美的感受特别强烈和深刻,它将铭刻在儿童的心灵中,终生难忘。我们祖国的美丽的自然景物,是进行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是最具体、最直观的美育教材。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使孩子学会认识自然美、了解自然美、欣赏自然美,而且可以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开扩他们的胸襟,充实他们的知识。

总之,只要我们一留心,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包含着美育的内容,家长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做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