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高贵(汇集6篇)
快乐人生
2024-03-21 07:09:26
初二
议论文

心灵的高贵(1)

说到高尚的心灵,人们想到的也许都是做好事、默默付出的人们;其实在动物的世界里,也拥有这样高尚的心灵。

2006年11月5日,一只叫“黑仔”的狗和同伴在香港元朗锦田公路边玩耍。跑着跑着,忘乎所以的它们不觉跑到了柏油马路中间。突然,祸从天降,一辆疾驰的大卡车朝“黑仔”这边开过来……"黑仔”虽然得救了,可它的同伴却没那么幸运,它被大卡车撞个正着,不幸的小狗两只爪子向前,两只爪子朝后,身体平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了。鲜血从它的身体不断向外流,柏油马路仿佛要被它的鲜血染红了——它死了。可是小“黑仔”似乎不相信它的同伴已经在天堂之路上了!

“黑仔”跑上前去,俯下身子,用它那黝黑的鼻子去蹭它的同伴。接着,伸出红色的舌头,一点一点地舔着同伴的伤口,俯首之间仿佛在说:亲爱的朋友,我已经把你的伤口清理好了,求求你快起来吧!“黑仔”见没有丝毫的反应,又抬起两只巨大的前爪,使劲推了推它,可还是没有用!“黑仔"在同伴的身旁边绕来绕去,一圈又一圈。只好静静的趴在小伙伴的身边,无奈地望着同伴。过会,又来舔舔同伴的耳朵,感觉同伴的身体越来越冰凉。不时,它发出“嗯嗯”声,似乎在呼唤:“你还好吗?你怎么啦?……”可这一切,都凝固在同伴终止的呼吸里,凝固在同伴紧闭的眼角里!

小雨点,带着乌云的忧思,一滴一滴,从空中滑落,滑过伤口,夹着血丝流向远方,天上刮起了阵阵冷风,小草左摇右摆,树叶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悲伤的气息,“黑仔”的耳朵耷拉下来,嘴巴向下撇,眼角噙着饱含深情的泪花。忽然,“黑仔”向着风雨交加的天空仰天长啸,这声音撕心裂肺,久久不曾离去,回荡在这凄清的空气里!

直到早上五时,有人把同伴的尸体抱走,还在守候一旁的“黑仔”大叫起来,也许它并不想人们把同伴的尸体带走!但没有任何办法。“黑仔"慢慢地跟在人群后面,深情的看着同伴远去的身影,好像含着泪与同伴对话:“亲爱的朋友,别了!千万不要忘了我,再见了!"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我觉得“黑仔”虽然只是一条狗,却拥有无比高尚的心灵,有时甚于人类!真为那只死去的狗感到伤心,为“黑仔”对待朋友无比的真诚而热泪盈眶!


心灵的高贵(2)

他,虽然没有万贯的金钱,却有一颗高贵的心灵。

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举动,却用他的执着写下大爱。

——题记

刘盛兰老人已经年届九十,一个饱经沧桑,人生一波三折的孤寡老人,没有任何的依靠,孤苦伶仃,除了每年的政府补贴再就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谁会想到就这样一位山东老人坚持近二十年捐助了全国各地一百多个贫困学子,给我们留下的除了不可思议就是震撼!

屏幕上,老人始终穿着一件黝黑的大衣,十分破烂,打满了补丁,给人看了一种情不自禁的心酸,涌上心头。更使人揪心的是:老人的一日三餐竟是少得可怜的米粒加一些小菜,冰冷的“罐装”八宝粥吃了一顿又一顿。有时居然是早上收废品时,在集市垃圾堆捡回的脏馒头,破菜叶,烂水果,锅里时常煮着烂白菜,萝卜叶腌制的咸菜………这么艰苦的日子,让谁去过都吃不消啊!更何况是一个年过古稀的老爷爷,这让我们情何以堪?

二十年来,他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每年的生活支出不过千元,而最奢侈的一份支出是花一百八十元订了一份晚报,目的就是在报纸上寻找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刘盛兰老人手里总是抱着一个“枕头”,这个“枕头”是他十七年来拾荒助学的见证。“枕头”里装满了他资助学生的回信,是他唯一值得珍藏的宝贝。每天总是念叨学生的名字,牵挂着他们是否一切还好。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屋子里,墙上挂满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笑脸。正是这些灿烂的笑脸构成了他的精神世界,因为他的世界充满了爱。

亲眼目睹这一幕幕令人潸然泪下的画面,我不禁自惭行秽起来。我们,新世纪祖国的花朵,在祖国的滋润下,健康成长,在家长们的溺爱下,已经“沉醉不知归路”,优越的条件使我们在温室中长大,不知大人们血汗钱从哪儿来,不知是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只知道到手的钱就烂花,没了就死缠烂打的找大人索取,这一恶性循环永无止境。暂且不说和老人一样为他人捐款,起码不能将父母的血汗钱如“天女散花”般乱“散”吧?和刘盛兰老人一比,我们显得是如此的渺小,他好比大海航行中的一艘巨大的邮轮,而我们就是在河中划着浆的一叶方舟。难道我们不该珍惜眼前所景,好好读书,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吗?

他,残年风烛,发着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高贵的心灵,执着的大爱是他的代言词,崇仁厚德是他唯一的名片


心灵的高贵(3)

喜欢看书,更喜欢读诗。静夜张坚。泡一杯浓浓的奶茶,打开那崭新的《戈尔诗选》躲开这喧嚣的世界,来到一个充满爱与和平的国。洗涤这心灵铸就高贵的灵魂。咖啡般《飞鸟集》

读飞鸟集如同品味一杯醇香浓厚的咖啡。只有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才能在心中感知它的价值。露珠,花瓣,星星,萤火虫……那些我们在熟悉不过的事物,诗人却用一颗细腻的心把他们串串一首首精美的诗,读这些小诗,如临暴风雨过后的初夏的清晨一般,推开窗。

一个清透的世界闯入视野,触动心扉,就连空气也夹着青草与泥土的清香,多么希望自己的生活就像诗中提到的成那样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夜之静美。糖果般的《新月集》

“只有一翻开它,便立刻如得到两只魔术的翅膀,可以使自己从现实的苦闷境况里飞翔到美静天真的儿童国里去”郑振铎的这句话正是《新月集》的魅力所在,他想象着一个孩子变成金色花,在树的高枝上看着妈妈微笑;他想象着有人偷走孩子的睡眠,母亲到处寻找;他想象着白云是天上的纸钱,被放下来同我进行比赛,多么股临近怪的想象啊。除了泰戈尔,还有谁能如此完美的将神奇和精美的语言结合起来呢?诗歌是高度凝练的美感和哲理。清泉般的《吉檀迦利》有人说他住在林荫中,到处飞舞着萤火虫的仙村里,那里长着两朵甜蜜迷人的花蕊,他就是从哪里吻着婴儿的眼睛。正是因为爱,诗人才会想到这些小小的细节。读《吉檀迦利》就像和最紧密的朋友进行一场心灵的交流,无需顾虑所谓人世的黑暗,是如此质朴,自然。但在质朴语言背后有一片悠远的天地,有一片旖旎的月光,更有一个美丽而崇高的境界。对于热爱美食的人来说,吃是一种享受,同样对于热爱诗歌的人来说,读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用冰心的一句话结尾吧!“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谢谢你用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


心灵的高贵(4)

小桥流水潺潺,沿着灵光的岩峰凉凉而来,如一个活泼好幼的精灵,自然而清澈,有纯净的魂。

——题记

从须兒到不朽,从一叶到知根。美得绚烂而热烈,那一团团花簇你将我济壮观且亮丽,早起时却见花瓣落了一地,铺着一层花路,依然美得赏心悦目,须兒的灿烂有着不朽的美,从叶繁到秋败都轰轰烈烈,怎样的环境都保留着纯洁的美,才得人们喜爱。

一切源于心灵美。不论是花朵还是流水都有最纯净的心与最圣洁的魂。这亦是人所需要的,别让心灵蒙尘。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扇窗,可以让光进来,也可以让污物出去,而打开这扇窗或关闭这扇窗的决定权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提倡心灵美,心灵是人类的第二双眼睛,可以透视出去看生活中的真善美,酸与甜、苦于辣。一个美好的心灵会收获许多的善意与友爱。别让心灵蒙尘,别让这些灰尘阻挡你发现生活中美。正如材料中所说:一直觉得邻居家的衣服脏,最后发现自己家的玻璃脏。原来是自己自身的问题,却一直误会别人很久,心灵蒙了尘,怎能看见光亮呢?

一直记得以前选书时看见一些书合称《心灵鸡汤系列》就翻看了一些都市写小故事或劝勉或鼓励。但最终目的还是想告诉读者:要拥有一个美好的心灵,要有善于发现美得眼睛与积极向上的心境。善于发现生活中一切美好,扫除心灵上的灰尘。每个人的心灵都会无比纯净,无比光亮。

实现心灵美需要从自我找问题。材料中所说的最后发现是自己的原因。见过许许多多的心灵美的人,感受到过许多纯净上午心在舞动,再去江苏看哥哥的路途上看到一个穿着破烂且单薄衣服的乞丐,过往路人都只是瞄一眼,却见走来一个光戴耳机随音乐摇摆的男子走过来,伸着光鲜亮丽,脚上是双耐克。看到乞丐时,他有点愣住,随即脱下了自己身上的棉袄披在了乞丐身上,转身走掉了,许文有开始下了,我只看到了男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和落满雪花的衣服。

那是一个人心灵的高贵。令人肃然起敬的永远都是纯洁的心,看到过心灵的真善美就愈家感动于真心。愿每一个心灵都无比纯净,都能唤醒这个世界的每份热忱。


心灵的高贵(5)

——观《2013感动中国》刘盛兰有感

他,虽然没有万贯的金钱,却有一颗高贵的心灵。

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举动,却用他的执着写下大爱。

刘盛兰老人已经年届九十,一个饱经沧桑,人生一波三折的孤寡老人,没有任何的依靠,孤苦伶仃,除了每年的政府补贴再就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谁会想到就这样一位山东老人坚持近二十年捐助了全国各地一百多个贫困学子,给我们留下的除了不可思议就是震撼!

屏幕上,老人始终穿着一件黝黑的大衣,十分破烂,打满了补丁,给人看了一种情不自禁的心酸,涌上心头。更使人揪心的是:老人的一日三餐竟是少得可怜的米粒加一些小菜,冰冷的“罐装”八宝粥吃了一顿又一顿。有时居然是早上收废品时,在集市垃圾堆捡回的脏馒头,破菜叶,烂水果,锅里时常煮着烂白菜,萝卜叶腌制的咸菜………这么艰苦的日子,让谁去过都吃不消啊!更何况是一个年过古稀的老爷爷,这让我们情何以堪?

二十年来,他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每年的生活支出不过千元,而最奢侈的一份支出是花一百八十元订了一份晚报,目的就是在报纸上寻找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刘盛兰老人手里总是抱着一个“枕头”,这个“枕头”是他十七年来拾荒助学的见证。“枕头”里装满了他资助学生的回信,是他唯一值得珍藏的宝贝。每天总是念叨学生的名字,牵挂着他们是否一切还好。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屋子里,墙上挂满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笑脸。正是这些灿烂的笑脸构成了他的精神世界,因为他的世界充满了爱。

亲眼目睹这一幕幕令人潸然泪下的画面,我不禁自惭行秽起来。我们,新世纪祖国的花朵,在祖国的滋润下,健康成长,在家长们的溺爱下,已经“沉醉不知归路”,优越的条件使我们在温室中长大,不知大人们血汗钱从哪儿来,不知是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只知道到手的钱就烂花,没了就死缠烂打的找大人索取,这一恶性循环永无止境。暂且不说和老人一样为他人捐款,起码不能将父母的血汗钱如“天女散花”般乱“散”吧?和刘盛兰老人一比,我们显得是如此的渺小,他好比大海航行中的一艘巨大的邮轮,而我们就是在河中划着浆的一叶方舟。难道我们不该珍惜眼前所景,好好读书,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吗?

他,残年风烛,发着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高贵的心灵,执着的大爱是他的代言词,崇仁厚德是他唯一的名片


心灵的高贵(6)

台湾作家张小娴曾在她儿子上学的第一天,望着他的背影说:世界啊,今天我把第一个儿子交给了你,若干年后,你会还我一个怎样的孩子啊?

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共鸣。我的儿子在湖北老家上小学,我总惦记着他的成长。家人经常打电话我说儿子考试成绩非常不错,我于欣慰之余总有些遗憾,因为他们无法向我告知孩子心灵成长的轨迹,无法告知我孩子的七情六欲和奇思妙想,我也无法感受孩子呼吸和眼神,更无法感受孩子心灵里跳跃的火花。但我总在牵挂。牵挂什么呢?身体健康吗?学习进步吗?生活习惯吗?这些好像都不用我操心。读了《灵魂的高贵应成为德育的目标》一文,才清晰了,原来我是在期待着孩子“养成高贵的灵魂”。

有高贵的灵魂才有远大的志向,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中才不至于固步自封和迷失方向,不至于混浑浑噩噩盲目度日;有高贵的灵魂才有博大的胸怀,在纷扰的世事中才能宠辱不惊,才不会斤斤计较我行我素,才能宽宏大量悲天悯人;有高贵的灵魂才有强大的力量,才能在困难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言,“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我们育人者在内心应常自问自己在“三个关系”上是否做了有效的工作?自己及格了,对他人的德育工作就会取得优秀成绩。季老师讲的“三个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内心和谐”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自己害自已,其它“关系”也绝对不可能良性发展;处理好了,其他问题会迎刃而解。

灵魂教育是人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和最高要求。如果说生命、做人教育是成就普通人生的良药,那么,灵魂教育就是催生超越自身心灵极限、完全献身科学、哲学等大师级人才的春阳秋露,其对一般人的作用也不可估量。实际上,伟大高贵的灵魂,是无法教育出来的,像李白、鲁迅、爱因斯坦等这些旷世英才。然而,没有人文教育的熏染,这些顶级人才连产生的可能都没有。

周国平说:“人生意义有两个内涵。一个是幸福,如果一个人活得很幸福,那么你可以说他活得是比较有意义的。幸福实际上是指人生的世俗意义。我认为幸福取决于灵魂的丰富,这就是我说的美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另一个内涵是德性,即道德和信仰,这是人生的神圣意义。我认为道德和信仰取决于灵魂的高贵,而这是德育的目标。灵魂教育的目标是要让灵魂健康地生长,其中,美育就是要造就丰富的灵魂,使人有丰富的内心生活,德育就是要造就高贵的灵魂,使人有崇高的精神追求。”目标虽然高了一些,却很有道理。事实上,人如果没有超越功名利禄的胆气与侠骨,俗世人生的事业也难做好。

所以,古往今来伟人英才多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们俯首耕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看荣辱如潮起潮落。不惊不躁、中正平和同样也应是普通人生的太阳,它光芒四射,引导无数凡夫俗子思考吃穿以外的问题——哪怕是偶尔想想人生除了挣钱吃饭以外生存和生命的意义也好,如“我们从何而来?宇宙为何是这样的?”等。人文教育的最高理想就是引导学生开启心灵中那扇智慧之门,走追求真理、觉悟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