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作文(汇总15篇)
花太香
2024-05-23 04:10:28
其它
其它

三月三作文(1)

今年,我第一次到乡下姥姥家去过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节日。壮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饭特出名,我是早有耳闻的。一听见五色糯米饭这个词,我嘴都谗了。

到了姥姥家,我叫姥姥演示一次做糯米饭的程序给我看,姥姥笑了笑就答应了。开始,姥姥把枫叶放在臼中捣烂,晒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姥姥还说,这枫叶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继续做。第二天,姥姥把叶渣捞出来滤净,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体。黑色染料液体要放入锅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姥姥接着把黄栀子的果实提取,再将黄栀子捣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黄橙色的杂料液体。紧接着,姥姥又用同一品种而叶片形状不同的红蓝草经水煮而成的红色杂料液体和紫色杂料液体跟糯米浸泡。姥姥还告诉我说,这些植物叶片稍长的,颜色就稍深点,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的,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经姥姥这么有一讲,我才知道:原来一种植物还会有两种颜色呢,真是太神奇了!

姥姥说,用这些杂料浸泡过的糯米分别放在锅里蒸十几分钟,就能得出各种各样的糯米饭。说着说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饭啊!

可是当姥姥还没有做好五色糯米饭时,邻居的小伙伴已经来叫我去赶歌圩了。我听了立刻欣喜若狂,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赶歌圩呀。我和小伙伴边走边聊天起来,虽然他们说的壮语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壮族人民是很热情好客的,就连小孩也不例外。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土坡上,只见一对对青年男女肩并着肩在土坡上对歌,周围都围满了观众,真是热闹非凡啊!他们唱的山歌咿咿呀呀的,我都听不懂唱的是什么,但是从那些叔叔阿姨脸上的表情来看,我猜想他们唱的应该是喜庆的山歌。听到他们的歌声,我突然想起现在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里所唱的歌,就有一些选手唱的也是用民族语言唱的歌曲,主持人把它叫作原生态唱法,我想:这些叔叔阿姨们唱的调子大概也应该是原生态唱法吧。

看着看着,我忽然想姥姥还在家给我做五色糯米饭呢,于是我赶紧往家跑去。刚回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清香味从门缝里钻出来。我赶紧跑进家去,只见饭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它们的颜色分别是:红、黄、黑、紫、白五种。我连忙盛了一碗糯米饭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那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五彩缤纷、晶莹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润柔软、味道鲜美、纯正平和、且有微甘、美味可口、沁人心脾,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如今,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可是每当想起姥姥做的五色糯米饭,那浓浓的亲情和纯纯的友情便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我爱美丽而迷人的家乡,更爱家乡勤劳热情好客的壮族人民!


三月三作文(2)

那里可以说是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了······这时发生的几件事让我感到了愤怒。

我和姑姑只好使劲的挤。挤着挤者我们进去了,我进去看见了堂姐,堂姐说里面的人更多,让我和她在这儿一起卖东西。我说好。姑姑便又往里走了。不一会儿,来赶庙会的人更多了。偏偏在这时 ,有 许多男孩子在放炮,把一个和我大小差不多的小姑娘炸伤了。头发都烧焦了,但是脖子上只掉了点儿皮,好再没什么大事。

过了一会,来赶庙会的人更多了  。可是就在这时,一个老人走到了马路中央,坐了下来,把上衣脱了下来。并在面前放了一个小碗。就这样 ,许多路人看见了有的给钱,有的给东西、有的给饮料·· ····过了一会儿一辆大卡车来了。这个老人便从马路中央走开了,车过去以后,老人又来到了马路中央。只见这时他已经被冻得直打哆嗦,但还是不肯穿上棉袄。

这时,一个年纪看起来和他差不多了多少的人走了过来说;为了这几十块钱冻感冒了可不值得。快把衣服穿上吧说着便拿起了衣服给他披了上去,这位老人便走了,老人走后他又把衣服脱了下来··· ···

不一会儿,庙会散了这位乞讨的老人也走了。我和姑姑也就回家了,在半路上我们碰到了那位乞讨的老人,他怎么又有手了他刚才乞讨时明明只有一只手,但这会儿怎么又成了四肢健全的人了。

我估计这位老人一定是在骗人。我想他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才骗人的吧。


三月三作文(3)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很多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节上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如今在我们家里,虽然不会以唱山歌的形式过节,但仍然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等等欢度节日。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是永恒的经典。


三月三作文(4)

奶奶今天可终于来了,这算是第二次来了,记得这年第一次是三月初三。

三月三,是个大日子!按着奶奶说的,这天必要吃一种鸡蛋、地菜、黄豆、海带混在一起煮的汤,叫它是汤只因为里头渗着好些水,但只要轮到我这里也就不能称汤了,因为我碗里被鸡蛋、黄豆、海带挤得没有一点盛汤的地方!且这还不足,妈妈、奶奶在我吃时,又会顺势加几个鸡蛋,等这些都吃了,才能够吃些汤,汤里没放糖但却十分甘甜、润口,久久不散,正对了十分耐饱十分香。

奶奶是三月三的掌勺,但味道仔细是怎样,也就是散不去的甘甜,加上奶奶又不是什么大厨,不会在鸡蛋上绣花、黄豆上写字,那个用瓷碗盛着东西也就是了了,但却能够绑着我的神经一天一天数挂历。

三月三的奶奶精神焕发、容光满面、神采风扬!一年中只有几次,一应是春节团圆饭

二是元宵发汤圆、三是三月三的地菜煮鸡蛋、四是清明发艾粑粑、五是端午发月饼、六是腊八吃粥。月饼、腊八粥近些年停疏了一些,但汤圆、地菜煮鸡蛋、艾粑粑管够。

除团圆饭,奶奶每次都按份照辈的分着、发着,地菜煮鸡蛋也同样。奶奶腿脚不大行,每次送完东西,必要停下歇歇。奶奶在歇息时总不忘带说∶这个是我自己找的东西,亲手做的,外面的统统比不了,吃一点试试她不说我们也都懂,但妈妈偏抢着说∶真的啊!那就吃些 便扬了扬手,摧着我拿碗装着,到这里奶奶总会笑笑,如同小孩被夸了一般。在我小时候,我总会端着荠菜汤、围着奶奶、拉着奶奶的衣角,问∶为什么今天要吃地菜煮鸡蛋呀?奶奶便会抚着我的背,笑着望着我的脸,说∶今天啊!王母娘娘摆宴,神仙老爷们都要吃这些,王母娘娘便差着仙女们去采,这些地菜沾上了仙气,在这一天,便可包治百病了!你如果多吃一些,便能够考试考一百分啰!听到这些,我就会猛吃几大口,就盼着得一百分。

几次我问奶奶为什么送东西,还送来送去的。(奶奶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出了浏阳)奶奶总会卷卷手说∶没事做,心里就虚得荒这也就难怪奶奶在自己房后开荒 种菜了。

奶奶熬过了七十年了,加上腿脚病恶化,奶奶好像也不像前些年一样,上下充足着使不完的劲。但一年四次保管!但这次以讹传讹出来的流言裴语,有心的奶奶也各户说明了。

今天,奶奶到我们家是有事找妈妈,但在闲谈时,奶奶却在那里说∶再过一阵就端午了,那粽子啊!我又会一种新式样啦!其实奶奶在前些年也变了。


三月三作文(5)

已经是阳春三月了。四季的旋律终于打破萧瑟沉郁的主题,响起昂扬的变奏。

黄石多年不见的积雪此刻已经完全消融,再不见一丝痕迹。阳光透着力量,走在阳光中,没有一丝寒冷的感觉,只有惬意的温暖环绕在身边。带上一份宁静,携着一丝新奇,去户外看看风景。而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新春的美景也不能独自去饱眼福。供电公司活跃着一大帮青春活力的青年,择一个良辰,骑上自行车出发,去美丽的团城山踏青了。

春天的风总是很多,不知疲倦地在空中盘旋,忽而飞上枝头,卷下去冬凋而不落的叶子,忽而拂过脸庞,挑动美女们的九千烦恼丝。而我们的“全自动车”就行使在这“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中,冬天的萧瑟凄冷已在不知不觉间隐去。偶尔停车,磁湖畔边杨柳的枝头绽放出新叶,如翠绿的轻烟,垂罩在深灰的枝干顶端,映衬着早开的几树桃李,分明一幅精工点染的重彩画。满眼都是新鲜的绿色,诉说着春天到来的欣喜。

小鸟也来感受阳光的暖,体味春之力量。它们或在微波荡漾的湖面疾驰而过,或停于缀满新芽的枝头上任意嬉戏。

或许是美景不胜收,我们一行决定暂缓脚步,去真正零距离感受春之美。在路边的一小亭停下,只是静静的坐着,静静的看着美丽羞涩的磁湖和她周围的那些小精灵们。看着磁湖,忽然想起了已经很有气势的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虽然眼前不是海,不过我也想说“湖纳百流,有容也大”。忍不住好奇,我问周围的伙伴们:“我们的磁湖有多大呢?”

他们都摇摇头,说不知道。哎,真可惜。不过,有什么关系呢,一个湖的大小,是不应该用我们世俗的标准来衡量的。就象一个人一样,胸襟宽广之人,可以包万象,容宇宙。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中焕发新的青春。想到这里,我不禁暗自高兴,庆幸自己能黄石供电公司这样一个“容百川于腹中”的企业的一员。

“哎,该起程了,前面还有更好的美景-团城山公园啊!”

旁边的一个伙伴的提醒让我回到了现实中来。虽然是依依不舍,但还要继续前行,为了前面更加美好的景色。

如果说春天的清晨还有些寒意的话,那接近中午的阳光给人的却是醉人的温暖。看看身边的伙伴们,有的额头上已经渗出汗珠,有的已经是红光满面,有的男同胞更是脱掉了外套,只穿背心在风中狂奔。大家都很高兴,虽然路程有些远,但都没有说要退却。我想,这也是考验我们的一种方式吧。只有临绝顶之人,才能体会小众山之妙!只有坚持,才能收获更好的美景。

“大伙加油啊,公园就要到了!”不知道是谁在车队里面发出倡议,我们都加足马力,向终点冲刺。终于,团城山公园到了走进园子,不禁被眼前的景致吸引了。以前总在书中读到春意盎然,百花争艳,今天终于亲眼为见了。在春天里,除了满眼的新绿,最美的色彩,就是花的笑颜了。不管是含苞时的娇羞与希冀,还是绽放时的美丽与自信


三月三作文(6)

风柔柔的吹,枝头悠悠的闪;明媚的春光,啁啾的小鸟,透露着春的灵秀,春的欢乐。啊,迷人的春天来了,她带着她给大自然的礼物匆匆的接了冬冬天的班。

春天来得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头发芽了,遍地的野花开得多姿多彩。柳树也披上了一件嫩绿的衣服,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的拂动,就像一群群穿着绿装的少女在轻歌曼舞,楚楚动人。桃花也开出了鲜艳的花,真是美极了。

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到处都是人们辛勤的影子,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播种着希望,刚刚插下的秧苗,叫雨一洗,一抹翠色,生意盎然,和金黄的油菜花互相辉映,格外动人。是呀!没有春的万紫千红,哪来秋的硕果累累?

春天啊,你终于来了!你带着生命的希望,步履轻盈的来了。你跃过高山;飞过河流,千里迢迢的来了。你辛苦了!可你一刻也顾不得歇息,便迫不及待跃动在平原上、山地上,蕴涵着朝气蓬勃的生机。

春天是活泼的,是多姿多彩的,她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希望,我爱春天,更爱这阳春三月的季节!


三月三作文(7)

耳畔拂过一阵清爽,温柔中夹杂着青涩,柔软中略带有潇洒,我知道,你来了。

萧瑟的冬并未完全退去,荒芜中冒出点点新意,万物都怯弱地伸出头探寻春的气息。记忆中,你总是在此时来。你的到来为它们增添了勇气,无需言语,你轻柔地抚过草叶,使露珠更加晶莹;你小心地掠过土壤,播下春的种子。哦,大家相互低语,一片沙沙声,你来了。

飘飘扬扬,清清丽丽,你披着绿色的薄纱,迈着清脆的步子,虚虚渺渺,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真切切,听得见草叶的动静,看得见花儿摇曳的身姿。你仿佛浅笑着,舞着,跳着,旋转着,又时而迈着碎步,不紧不慢的经过,留下点点凉意。

没有东风的沉重,去了秋风的沉熟,褪了夏风的顽劣,我猜,你应该正值豆蔻年华,你身上无不散发着早春的气息,掺着清爽的味道,渗入我的身体,流向我的心扉。我整个人经过一番你的洗涤,顿觉焕然一新,神清气爽!

纯洁、美好、青涩、柔软,你将你的踪影,你的身体,你的气息,带过春的世界,让所有人,所有植物,所有动物,都记住了你。

三月的风,别来无恙。


三月三作文(8)

阳春三月在大地万物的期待之下,终于来临了。

走进三月,这个时候的春天才真正是生机满满。因为树儿枝头的绿叶都已经舒展了,枝头的花也都鲜艳的绽放了。三月是春天最美丽的一月,这一月里春天里万物百态全都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我们期待的各种花儿旺盛极了,我们喜欢的蝴蝶破茧而出了,翩飞的蝴蝶儿在花丛上空舞动着,它们像是在与花儿对话,在和花儿一起展现着这个春天的美丽。一直被我们当做勤劳的小蜜蜂也都倾巢而出了,蜜蜂嗡嗡的也在花丛里游走,当采足了蜜,蜜蜂也就又嗡嗡的飞离了花丛,飞去它们的蜂巢。三月的春天热闹极了,没有人会不喜欢三月里的景色。这时候的景可多了,只要你用心观察你身边的一切,一步一景全然不是夸大之词。

走进三月,就是走进一个美丽的世界。阳光下的树林郁郁葱葱,少去了冬日里的寂寥与光秃,这个时候的树林全都穿上了由绿叶拼织而出衣裳,时髦有趣,还格外的漂亮。可不就是漂亮吗?谁见着了都会夸上一两句。春天里的绿衣裳将大地都衬托得生机勃人,让人见之欢喜,目不转睛。

这个时候的小鸟也都十分的逗趣,不仅在枝头绿叶间穿梭,还在相互斗着歌儿。似乎谁的歌声最嘹亮,最悦耳,谁就是这场比赛里的赢家。我听着鸟儿们之间的歌声,只不过听着听着,越发的觉得这不是一场比赛,反倒是一场合唱,你唱罢来我接上,鸟儿们之间玩得可欢喜了。森林里的气氛少了激烈,多出了一种和谐。这种和谐之美也正在向所有听着这场合唱的人们诉说着,诉说着阳春三月里的热闹喧嚣。


三月三作文(9)

阳春三月,杨柳吐翠鲜花盛开;阳春三月,紫燕呢喃绿草如茵。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我和妈妈一起享受了春的美丽。

我们走到草坪上,只见小草们都一个个探出了脑袋,它们似会很想知道自己“出生”在哪个美丽的地方,看着这些“小可爱”们,我们不忍心伤害它们,便静静地观察它们的成长。

离开美丽的草坪,我们来到附近的小河旁。小河上的冰融化了,只有那调皮的小鱼们在活蹦乱跳,它们一会儿游到水中,一会游浮在水面,又一会儿躲进了水中,它们欢乐地嬉戏着。小河旁的柳树少女们也焕然一新了,它们沐浴着阳光,在风中翩翩起舞。

我们依依不舍地和小河再见了,来到田野,田野里全是油菜花,一片金黄。微风拂过,荡起了阵阵波浪。这时,一阵鸟啼叫响来,哇!燕子们唱着“春天进行曲”回来了;冬眠的“除害专家”也醒了,他们在田野里寻找着美食。这时,青蛙们把我们引到了一个地方。

青蛙们把我们引到了果园,辛勤的农民伯伯们正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果树,当他们想到秋天那硕果累累的丰收时,嘴角边露出高兴的微笑。

阳春三月是个美丽的季节,我和妈妈开心地感受了春的美丽。


三月三作文(10)

奶奶今天可终于来了,这算是第二次来了,记得这年第一次是三月初三。

三月三,是个大日子!按着奶奶说的,这天必要吃一种鸡蛋、地菜、黄豆、海带混在一起煮的汤,叫它是汤只因为里头渗着好些水,但只要轮到我这里也就不能称汤了,因为我碗里被鸡蛋、黄豆、海带挤得没有一点盛汤的地方!且这还不足,妈妈、奶奶在我吃时,又会顺势加几个鸡蛋,等这些都吃了,才能够吃些汤,汤里没放糖但却十分甘甜、润口,久久不散,正对了十分耐饱十分香。

奶奶是三月三的掌勺,但味道仔细是怎样,也就是散不去的甘甜,加上奶奶又不是什么大厨,不会在鸡蛋上绣花、黄豆上写字,那个用瓷碗盛着东西也就是了了,但却能够绑着我的神经一天一天数挂历。

三月三的奶奶精神焕发、容光满面、神采风扬!一年中只有几次,一应是春节团圆饭

二是元宵发汤圆、三是三月三的地菜煮鸡蛋、四是清明发艾粑粑、五是端午发月饼、六是腊八吃粥。月饼、腊八粥近些年停疏了一些,但汤圆、地菜煮鸡蛋、艾粑粑管够。

除团圆饭,奶奶每次都按份照辈的分着、发着,地菜煮鸡蛋也同样。奶奶腿脚不大行,每次送完东西,必要停下歇歇。奶奶在歇息时总不忘带说∶这个是我自己找的东西,亲手做的,外面的统统比不了,吃一点试试她不说我们也都懂,但妈妈偏抢着说∶真的啊!那就吃些 便扬了扬手,摧着我拿碗装着,到这里奶奶总会笑笑,如同小孩被夸了一般。在我小时候,我总会端着荠菜汤、围着奶奶、拉着奶奶的衣角,问∶为什么今天要吃地菜煮鸡蛋呀?奶奶便会抚着我的背,笑着望着我的脸,说∶今天啊!王母娘娘摆宴,神仙老爷们都要吃这些,王母娘娘便差着仙女们去采,这些地菜沾上了仙气,在这一天,便可包治百病了!你如果多吃一些,便能够考试考一百分啰!听到这些,我就会猛吃几大口,就盼着得一百分。

几次我问奶奶为什么送东西,还送来送去的。(奶奶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出了浏阳)奶奶总会卷卷手说∶没事做,心里就虚得荒这也就难怪奶奶在自己房后开荒 种菜了。

奶奶熬过了七十年了,加上腿脚病恶化,奶奶好像也不像前些年一样,上下充足着使不完的劲。但一年四次保管!但这次以讹传讹出来的流言裴语,有心的奶奶也各户说明了。

今天,奶奶到我们家是有事找妈妈,但在闲谈时,奶奶却在那里说∶再过一阵就端午了,那粽子啊!我又会一种新式样啦!其实奶奶在前些年也变了。


三月三作文(11)

似乎不经意间,春天就彻头彻尾地来到了我们身旁。依稀记得二十多年前的自己,扎着长长的马尾辫,用一条花手绢随便一系,一只蝴蝶就蹁跹于头顶了。经常唱着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不知不觉间今年的三月三就划过去了,如流星般,让人来不及咏唱,来不及喟叹,一年韶华又溜走了。

校园里的红玉兰、白玉兰开了,那么雍容华贵,那么娇艳欲滴。只是,刹那间,就凋零了吧?呵呵,有点伤感呢,好久没有这种情绪了。三月,是我出生的月份,有多久,不再盼着过生日了?已经记不清了。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忙,因为累;孩子大了,却因为害怕。害怕一年一年又一年飞速流逝的岁月,害怕岁月的飞刀无情地在脸上留下的记号,害怕扪心自问时的无言以对,害怕过生日后自己又老了一岁。呵呵,人,有时候就是这么的脆弱!


三月三作文(12)

布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在黔西南州主要分布在南北盘江两岸。我老家是布依族,居住在贞丰县平街乡的北盘江岸边。布依族有许多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节日是布依族三月三。

我们布依族村子每年由五家人轮流做东,牵头组织做每年的节日活动。三月三的节日由东家开会决定收钱的多少,然后分头告诉各户,大家按照规定的时间把钱交上,东家在节日的前一天把东西准备好。

节日当天,小孩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新服装,欢快的跳舞,尽情的歌唱;年轻的哥哥姐姐在做古歌比赛;阿姨们上午在家里打糍粑,下午去藏山;叔叔们杀猪祭山祭祖。

神秘的仪式在寨中的古树下进行,只有大男人才能参加,做一些神秘的活动,我们不知道。仪式开始前,由东家和先生在村边路上的树枝上挂稻草绳作为标记,有专人看守着。东家大喊:“各家各户藏山喽!

各家各户藏山喽!

……”家家户户纷纷关门上山,就开始藏山。仪式开始了,外面的人不能进村,也不能路过村子,否则将受到惩罚。仪式结束后,东家又大喊:“各家各户回家喽!

各家各户回家喽!

……”大家回家做饭祭祖。

在山上的活动有古歌比赛、吹木叶比赛、斗牛比赛、放风筝比赛等等。

古歌比赛在树林里进行,男女分为两派,一边问一边答,场面非常热烈。答对的大家热烈鼓掌,答错的大家嘲笑他们。比赛一直持续到傍晚,大人叫回家时才收场,大家依依不舍地分手了。

参加布依族过三月三,你会觉得非常有趣!


三月三作文(13)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我们壮乡的传统节日。

今年的“三月三”又快到了。时间在飞逝,明天就是我早早盼望来到的“三月三”了,我的心情哪,甭提有多高兴了。

晚上,母亲就开始作起“三月三”的食品准备。首先母亲拿来红兰,炒了一下就滚了热水,就把红兰泡入水中,母亲就用手co着红兰,不过多久,红兰便冒着热气,水变成了红紫颜色的了,香透了。我想……彩母亲就把糯米洗好,泡入红兰水,等到明天早晨蒸。听了母亲说明天蒸,我焦急了。但是还是得明天吃上这香喷喷的糯米饭,因为明天是“三月三”嘛,这只是准备。然后,母亲做另一种食品,就是鸡蛋。

第二天清早,我一骨碌地爬床来,穿上衣裤就闻到一股糯米饭的香味。于是,我赶忙来到厨房。早起的母亲见了我说:“快快来吃糯米饭了。”我兴奋地欢呼起来,拧开饭jin的盖,哇,好香啊,只见饭jin里乘着美丽的糯米饭,有黄色的,白色的,红色的,紫色的。

我抓起一大把的糯米饭,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了一会儿,母亲又递给我鸡蛋,我惊喜极了。于是,我又津津有味地吃起鸡蛋来。原来这些美味食品是母亲一大清早起来做的。这一天,有的小朋友还结了一个鸡蛋网,挂在胸前,网里放着个红通通的鸡蛋。我们还拿着鸡蛋,和别的同学斗呢,真是有趣。

我想:人们为什么要做各种颜色的糯米饭,肯定是它表示着使人们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利的含义吧!鸡蛋呢,也许是祝愿我们小孩呢感快长快长,健康成长呢。


三月三作文(14)

我的家乡在云南省师宗县城,他是一个美丽的县城。我们县有好多少数民族,有壮族、回族、彝族……在我们的五龙乡,居住着许多的壮族。他们的村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他们的人,能歌善舞,勤劳朴实。他们的物产品种繁多,色香味俱全。

五龙壮族有一个节日叫“三月三”。他们过“三月三”就像我们过年一样,非常隆重热闹。尤其今年更隆重,来了许多歌星,其中还有慕容晓晓。因此,今年,母亲也带我去了五龙过“三月三。”

一路上,风景美极了。又漂亮的油菜花,有高高的南丹山,沿途还有许多的芭蕉树。树上挂着大串大串的芭蕉。

经过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目的地。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米饭和鸡蛋,又高又粗的竹子,还看见许多人在泼水,好热闹啊!在水里还有许多的竹船,许多的人在上面打水仗。大街上有人在跳竹竿舞,可好玩了。

中午两点钟,演唱会开始了,歌星们的歌声悦耳动听,还有好多观众跟着唱。会场上,人们情绪高涨,高潮迭起,掌声雷动。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月三”,真让人难忘啊!


三月三作文(15)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西三月三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月三,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快来看看这个节日的活动吧。

壮族传统歌节。又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状语交“窝埠坡”、“双龙洞”。

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则佳偶,别有风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的答应;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即编即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男女青年经过对歌接触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约下一次歌圩再会。

在歌圩上还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此外,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无彩凤、武术表演、唱桂剧等,整个山乡沉浸在节目的气氛中。

今天是传统的三月三上巳节,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节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在这一天有很多有很多习俗,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

在古代,三月三是个亲水的节日。三月三这一天有春浴的习俗,这一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魏晋以后,确定三月初三为春禊,是祓除灾祸,祈降吉福的节日,人们都会在水边沐浴,形成“东流水上自洁濯”的情景。

上巳节还演化出一段“曲水流觞”的逸事。魏晋时,士大夫在祓禊的同时,还要举行水滨宴会,谈文作赋,饮酒取乐。饮酒时,要将酒杯置于流水之中,酒杯随水流动,到谁的面前,就要饮酒吟诗。这个活动,在著名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被记为“曲水流觞”。曲水流觞的活动还远传到日本,形成日本的曲水宴与洗尘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