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图片作文(必备4篇)
月亮的温度
2023-08-12 08:07:56
五年级
看图

小学图片作文(1)

要求: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400。

下课铃响了,丁丁整理好了书包回家去。走着走着,他在菜市场里发现一位叔叔在卖青蛙——那位叔叔戴着一顶帽子,笑容满面地在打开网箩,他心想:今天真是碰上好运气,捉了那么多青蛙,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于是,他就大声吆喝:“卖青蛙喽,卖青蛙喽,这青蛙肉很香。吃了一口,保证你回味无穷。”

网箩里的青蛙在里面活蹦乱跳,好像在求卖青蛙的人放了它,又好像在怪自己的命苦。

丁丁想:“我以前读过一本书要我们保护青蛙,而且青蛙一天能吃好多害虫。我应该去阻止他卖青蛙。”

丁丁就走过去对叔叔说:“你卖青蛙是不对的。”叔叔听到不耐烦了,说:“走,走,走,大人的事小孩子管不着。”丁丁又说:“叔叔,放了青蛙吧!说真的如果你不保护青蛙的话,最后死亡的是我们人类。”叔叔听了感到非常生气,说:“你快点走,不走的话我要揍你了。”

丁丁实在没有办法了,他又想了想,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三步并成两步跑回家。到了家,他拿出储蓄罐,把里面的钱全部倒出来飞快地跑回去,说:“叔叔,我全部买下这青蛙。”叔叔被他的话吓呆了。

于是,叔叔把全部的青蛙卖给了他,顿时非常高兴。只见丁丁带着这些青蛙来到田野里,一只只放回属于它们的世界。青蛙们一只只蹦回到了田野,叫声更欢了,好像在感谢小男孩,也为自己又回到了田野而高兴。

偷偷跟来的叔叔此时看到这种情景,他想:我一个大人还不如一个小孩呢。他红着脸,硬把钱塞还给了丁丁。


小学图片作文(2)

要求:仔细观察这幅讽刺漫画,联系上面漫画的内容,展开想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里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把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

"妈妈喜欢吃鱼头。"

我想,鱼头一定很好吃的。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吃来吃去,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

那年外婆从江北到我家,妈妈买了家乡很贵的鲑鱼。吃饭时,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外婆的碗里。外婆说:

"你忘啦?妈妈最喜欢吃鱼头。"

外婆眯缝着眼,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刺,放进我的碗里,并说:

"伢啦,你吃。"

接着,外婆就夹起鱼头,用没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着,不时吐出一根根小刺。我一边吃着没刺的鱼肉,一边想:"怎么?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

29岁时,我成了家,另立门户。生活好了,我俩经常买些鱼肉之类的好菜。每次吃鱼,最后剩下的,总是几个无人问津的鱼头。

而立之年,喜得千金。转眼女儿也能自己吃饭了。有一次午餐,妻子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极麻利地捡去大刺,放在女儿的碗里。自己却夹起了鱼头。女儿见状也吵着要吃鱼头。妻说:

"乖孩子,妈妈喜欢吃鱼头。"

谁知女儿说什么也不答应,非要吃不可。妻无奈,好不容易从鱼肋边挑出点没刺的肉来,可女儿吃了马上吐出,连说不好吃,从此再不要吃鱼头了。

打那以后,每逢吃鱼,妻便将鱼肚子上的肉夹给女儿,女儿总是很艰难地用汤匙切下鱼头,放进妈妈的碗里,很孝顺地说:

"妈妈,您吃鱼头。"

打那以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小学图片作文(3)

制作手抄报——数学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数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制作两份数学手抄报。这个对我来说有点难,于是我便向妈妈请求支援。

妈妈上网搜了搜,我们便开始动手制作:妈妈给我设计好版块儿,用铅笔把纸分成六部分,然后让我往里填内容。于是我就开始了制作。

很快,我的杰作就完成了。“挺简单的嘛。”我心里窃喜,然后开始独立做第二份手抄报。

做呀做,我费了很大的功夫,却做得是乱七八糟。我有点儿灰心丧气了。妈妈进来了,正好看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就坐到我身边,重新拿来了一张白纸,说:“首先,你要设计好版面:你的报纸准备分几块儿;你要写的内容都有什么,剩下的缝隙就可以填上插图了,很简单的。”

我很快恢复了信心,又开始制作:我设计了十个版块儿,从网上搜找,然后开始往版块儿里写字、画画。我用水彩笔把大题、小题都写好,再加上一些圈圈,让它变得五颜六色,很奇特,所以就吸引大家的眼球;我又拿起铅笔,把自己最工整的字写出来,让大家不会感觉我的字很难看而不喜欢。最后,我拿出水彩笔,画了自己画得最好看的画,然后便独立完成了第二份漂亮的手抄报!

哈,今天制作手抄报成功!

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图片(第二份):

看,我自己做的手抄报还行吧!

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图片大全(第一份):

看,这是我和妈妈一起完成的杰作!


小学图片作文(4)

标题:小学国庆手抄报图片

描述:内容略微简单,这幅作品系小学一年级水平,作者通过一副各族小朋友手拉手共同庆祝祖国母亲的节日为背景,衬托出祖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这一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