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理想有关(精选6篇)
人非圣贤
2024-03-21 01:54:22
其它
其它

与理想有关(1)

杜拉拉和大家说再见了,结束了!杜拉拉对我来说,是一个开始,我很喜欢读书,但是毕业之后种种原因,虽然不是理由,但的确终止了读书的步伐,大概07年吧,我走进泉城路新华书店,买了《杜拉拉升职记》和《圈子圈套》,买这些书的目的无非也就是想有更好的职业发展!也就从那时候开始,我的'读书脚步再也没有停下!

杜拉拉结局了,作者也给了拉拉一个结局,创业,成为某种程度上的自由职业者!远离了职场的纷争和劳累,但是拉拉只是一个集大成的相对理想化的人物,她的很多现状很多人难以达到,比如财务自由!

拉拉和王伟好歹没有成为一个所谓的开放式结局,虽然历经波折,但是生活中的互相理解和包容是婚姻生活成功的关键!

《杜拉拉升职记》,拉拉最后虽然没有坐上HR总监,但是确达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自由的职业生活,精神的自由,职业的自由,当下的社会,很难!回头想想也很简单,踏实肯干,顺其自然,互相包容,还有很多不能说的东西,一切为了寻得内心的自由与幸福,人民币,不能衡量一切,当然,财务自由是很爽的!

《杜拉拉升职记》结束了,但是我们的脚部才刚开始!


与理想有关(2)

和理想与现实有关的作文1800字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一篇和我这篇读后感同名的小说呢?我感觉没有(当然,你百度到了我也没办法)我倒是读过一本名字很相似的小说,名叫《月亮与六便士》,作者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高高在上的月亮引起过也正在引起无数文人墨客的遐思,但它无法给我们带来物质享受,六便士是毛姆写这篇小说时英国硬币的最小面值,也足够买些东西了,却最多勾起一些物欲。小说讲述的故事体现了现实环境与理想的深厚隔膜。小说的主人公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个证券经纪人,平淡无奇地度过了三十余年,然而在他三十五岁时,他响应自己内心的呼喊,抛下了幸福没满的家庭和蒸蒸日上的事业去独自研习画画,最终在塔西提岛找到了最理想的环境,与土人生活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画作,他那本来无人理解的绘画风格也得到了世人的认可。读完小说,我了解到小说的原型是画家高更的生平,就马上上网查找高更的画作来欣赏,但也只有一种怪异的感觉,我便把注意力转回了小说的故事上。   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来叙述主人公的故事,小说中的“我”以一名作家的'身份在小说中与主人公接触并在各个时期听各种人讲故事了解主人公的生平。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十分引人入胜,但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小说对各个讲故事的“酱油”都有全面的描写,每一个“酱油”的个性都很鲜明——懦弱但是又心地善良、画技平平却独具欣赏眼光的施特略夫,见多识广又喜欢吹嘘的杰克船长,爱好虚荣庸俗可悲的勃朗什夫人……我们对这些人的性格了解以后,再读到他们对主人公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的评价与态度时,更能让人了解主人公不同寻常的性格。   小说主人公对理想的追求可谓狂热,书中一句话让我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时“我”问思特里克兰德为什么舍弃一切来学习画画,他回答道“我必须画画,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要在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之后小说通过其他人的描述又给出了一个比喻“他就像一个虔诚的圣徒,在满世界寻找一座根本不存在的神庙。”主人公的理想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奴役的他的全部身心,书中的“我”被思特里克兰德的虔诚所打动,认同了他的伟大。我认为,在他周围的人都被现实所奴役的时候,他却在做理想的奴仆,这是举世罕见的,考虑到他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是如此的正当,“我”的评价确实不为过。相比起主人公对待理想的狂热,他对待现实生活和他人则是极端的冷漠,主人公对自己的饮食、住宿、衣着都毫不在意,对他而言,这些东西存在的意义都只是让他能继续画画而已,甚至对生命也缺少起码的关注(没有好心的施特略夫的帮助,他早就饿死在巴黎了),过着活一天就画一天画的生活(这不禁让我想到一句话:别人画画是为了吃饭,而他吃饭是为了画画)。主人公对生活状况已经如此不关心,然而他更漠视的是他人的意见和态度,这通常被认为是他性格上的缺陷,但是也只有一个完全不在意他人意见的人才能如此坚毅执着地追求理想。这一点也是十分难做到的,一般来说,我们做事要么图名,要么图利,生活状况与利挂钩,他人的意见则与名挂钩,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能舍弃利益,却少有能禁得住别人的指责与唾骂的。而做到这点往往要心中有一个比名利都要重要的信念,小说的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便是这样的人,画画是他心中的信念,他才“必须画画,由不得自己”,才为自己的理想献出了后半生,才摆脱了庸俗空虚的生活,创造了不朽的名作。   关于本小说的主旨,有人说是逃避现实(其实是度娘说的),对此我不敢苟同,主人公虽然心灵几乎与世隔绝,但这是因为他看透了所谓现实的空虚和没有意义,对他来说,现实只是囚禁他理想的一把枷锁,他勇敢地挣脱了。“逃避现实”则是指在现实中受到了打击从而把注意力转移到一些虚幻的事情上,这显然与主人公追求理想的目的和离家前看似美好的生活不符合。我认为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是作为一个理想的追逐者出现在小说中的,最后他的画得到世人认可似乎昭示者他理想的实现,但对他而言,前者是不值一提的,他的理想实现主要表现在他在塔西提岛上找到了他多年来一直梦想的生活,一个画一般优美而宁静的地方。   对我们来说,生活充满的各种竞争与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比如,写读后感?),小说让我能重新审视我现在所作所为的意义,在物质生活发达的年代里,理想显得愈发珍贵。人们开始过早的参与竞争,我读一年级的表弟都已经感受到了压力(我们的小学真幸福),竞争给我们现实的残酷,短时间没关系,然而久而久之,我们就容易逐渐忘却理想,把大把的时间用于应付手头的事情。我希望我们能多花些时间来想想我们的心灵与理想,希望我们能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为理想而奋斗,世界是被这些人推动的。


与理想有关(3)

宇航员翱翔在太空之中,从太空看向地球,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对此,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与理想有关的作文400字,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上,几颗星星出现在我的眼前,那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一个伟大的理想——长大当一名宇航员。

如果真有那时候,我会坐着火箭飞上太空。来到火星,看看那红红的山,看上去就要暴发了一样,采火星岩石带回地球研究。

如果真有那时候,我会坐着火箭飞上太空。来到土星,看看那个圆圆的环,看上去真像一枚不戴在手指上的戒指,再登上土星。

如果真有那时候,我会坐着火箭飞上太空,来到木星,看看那只巨大的“眼睛”,真像一个不眨眼的`人的“眼睛”,然后登上木星。

如真有那时候,我会坐着火箭飞上太空,来到金星,看看那地球的“姐妹星”,登上去。

我还会坐着火箭飞到水星,站在水星上感受着太阳的炎热,还会飞上冥王星,站在上面,我会说:“太冷了吧!”

我最想去的还是月球,来到上面,爬上环形山,而且还是比地球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还高。采月球岩石,带回地球与火星岩石一起观察。

夜幕降临,我都会想起我的理想,我不会放弃实现理想,而会让理想变成现实。


与理想有关(4)

人们犹如一只蝴蝶,在茫茫的人生路上,常会因世界的庞大而迷失了方向,正是一个心中的意念,一向领导着我们,它就是理想,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坚实的目标。正是这个人生的目标,他措使着我们奋发向进,最终攀上人生的最高峰。

每个人都拥有着自己的理想,而理想是完美的,理想既又是伟大的,许多人抛弃了理想,可理想却从未抛弃过任何人。我坚信,有理想的人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律师,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那衣着端庄的律师们,在法庭上振振有词地为他们的当事人洗清冤屈时,心中的那颗敬佩之心不由自然地燃烧了起来。我多么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像他们那样在法庭上替我的当事人洗清冤屈。

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是我的崇高的理想,正是这个崇高的理想一向在我的人生路上提醒着我,当我累了时,它会提醒我“你不是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吗?”当我读书厌烦时,它会提醒我“你不是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吗?”就这样,当我松懈时,它会提醒着我。无时无刻,这理想的意念跟随着我一步一步地踏上人生路。

也许你会问我:“你为什么要当一名律师呢?”那么我会告诉你:“我想当律师不仅仅仅是为了我在学业、事业有所成绩,而是为了能帮忙受冤屈人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此刻正在为了这个崇高的理想努力奋斗、筹划着。因为我明白,一味的光凭想象是不会有什么好人生的。所以,我务必付出于实际行动,使那理想一步一步地靠近我,直到征服它。在生活中,我务必从一些藐小的事情中领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上,我务必努力地从书上得取丰富知识。

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就应冷静对待,头脑清醒地处理,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有耐心以及信心地处理周边的事物。在学习上,我们应虚心纳谦,抱以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努力向进,为自己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得一篇文章的《理想》开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理想就是这样,它是我们人生道路的警示灯,在无私的理想面前,我们务必努力克服它,做为生活的强者。

朋友们!你们心中的理想,为了它,我们努力奋斗吧!让我们持之以恒得成功,最终攀上人生的最高峰。


与理想有关(5)

目标与理想作文(一):

人的一生总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目标,因为有了这些目标,我们为之奋斗,为之拼搏。目标就好像是人生航船上的帆,带我们乘风踏浪。而目标再升华一个层次,就是理想。理想就像是人生航船上的方向盘,给我们指引方向,带我们一路领先。因为有了理想,我们就有了克制自己欲望的砝码;因为有了理想,我们就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乘风破浪,一路领先!

并非说理想就有一个,然而当你功名成就的那一天你,你会发现,真正让你成功地理想只有一个。

世界上的多数人并非是成功者,不是因为他们的天资愚钝或懒惰,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或许有的人就是不顾一切的抄袭各个名人的理想当做自己的理想;或许有的人活了大半辈子还不明白自己为什麽而活,为什麽而奔碌;还有的人就是个性会投机取巧,个性贪婪的人,他们把所有的一切都当做自己的理想,想着,这一样不成功能够换另一样,然而就这样换来换去,他最后一样也不会成功!因为他总是把一颗心分成好多份。

目标和理想本就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就像英语里的最高级一样。理想就是目标的最高级。所以理想不是想什么就是什么,它也要切合实际,先从小目标做起,然后再完成大理想,这样的理想才会实现。

目标与理想作文(二):

理想究竟是什么呢书中的定义是这样解释的:理想,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期望或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所以,它并不完全等同于梦想,也并不意味着理想就是目标。

先说说梦想吧。我以前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有这么一个人,小时候的梦想是拥有整个地球,而少年时的梦想却变成了统治整个国家。到了青年的时候,他把梦想定为指挥整个公司,可到了中年,他只梦想着保住自己的饭碗。这说明了什么梦想很容易动摇不是这样的。梦想是完美的,在任何状况下,它都能振奋你的心旋,使你在霎那间变得神采飞扬。“我有一个梦想”,每个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总会把微笑挂在脸上。它和理想不同,因为它比理想多了一份稚气,一份天真,它能够参杂着幻想,能够完全不受实际的影响。

我常听人说目标就是理想,但我认为并不全是这样。也说个故事吧,说个目标与现实的故事。目标与现实是路上的两位行人,现实看目标的背影很熟悉,就想追上去看个究竟。但他怎样追也追不上,只好在后面大喊“站住”。在目标迟疑的一瞬间,现实抓住了目标,却发现它是与自己相同面貌的人,只是成熟一些。现实很失望,就停了下来,而目标却一言不发,仍然向前走。目标往往和现实离的很近,让你觉得自己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它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会受实际的影响而随时改变。但它的改变是有原则的,因为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最终的理想而建立的。理想是框架,而目标是细节,无论目标怎样变,它也不会脱离理想的约束。当最终理想实现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飞跃是因为征服了无数个目标。也正是因为这样,故事中的现实醒悟了,然后又大踏步的追了上去。

最后,说说理想。理想是人生的航标,它永远都站在心灵的最前方,随时给你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当你的心中有了理想,你的生活会充满许多绚丽缤纷的颜色。它就像花丛中的一缕阳光,使人生更加灿烂和完美。理想的实现需要经受无数的坎坷,但是,当你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你会发现连付出都是那样的快乐。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理想,无论它在客观上是伟大还是渺小,我们都无权评价别人的理想。因为,那被你称作渺小的理想可能是他一生的宿愿;那被你称作伟大的理想可能牺牲的比他付出的还要多。

梦想、目标、理想,他们彼此互相联系着影响着,它们的默契是几千年来思想生命的结晶。理想的出现,是由于儿时梦想的成熟;理想的实现,是由于完成目标的成功。

目标与理想作文(三):

人们犹如一只蝴蝶,在茫茫的人生路上,常会因世界的庞大而迷失了方向,正是一个心中的意念,一向领导着我们,它就是理想,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坚实的目标。正是这个人生的目标,他措使着我们奋发向进,最终攀上人生的最高峰。

每个人都拥有着自己的理想,而理想是完美的,理想既又是伟大的,许多人抛弃了理想,可理想却从未抛弃过任何人。我坚信,有理想的人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律师,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那衣着端庄的律师们,在法庭上振振有词地为他们的当事人洗清冤屈时,心中的那颗敬佩之心不由自然地燃烧了起来。我多么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像他们那样在法庭上替我的当事人洗清冤屈。

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是我的崇高的理想,正是这个崇高的理想一向在我的人生路上提醒着我,当我累了时,它会提醒我“你不是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吗?”当我读书厌烦时,它会提醒我“你不是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吗?”就这样,当我松懈时,它会提醒着我。无时无刻,这理想的意念跟随着我一步一步地踏上人生路。

也许你会问我:“你为什么要当一名律师呢?”那么我会告诉你:“我想当律师不仅仅仅是为了我在学业、事业有所成绩,而是为了能帮忙受冤屈人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此刻正在为了这个崇高的理想努力奋斗、筹划着。因为我明白,一味的光凭想象是不会有什么好人生的。所以,我务必付出于实际行动,使那理想一步一步地靠近我,直到征服它。在生活中,我务必从一些藐小的事情中领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上,我务必努力地从书上得取丰富知识。

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就应冷静对待,头脑清醒地处理,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有耐心以及信心地处理周边的事物。在学习上,我们应虚心纳谦,抱以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努力向进,为自己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得一篇文章的《理想》开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理想就是这样,它是我们人生道路的警示灯,在无私的理想面前,我们务必努力克服它,做为生活的强者。

朋友们!你们心中的理想,为了它,我们努力奋斗吧!让我们持之以恒得成功,最终攀上人生的最高峰。

目标与理想作文(四):

人生像激流中行驶的帆船,必定会有奋斗,为了战胜激流而奋斗,而“激流”代表的则是理想。

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总会有些理想。在少年时,人们的理想是好好学习,考入一所好的大学;到了青年,人们的理想便是找一个好的工作;到了中年,人们的理想便是想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出色,更上一层楼;到了晚年,人们的理想便是想让自己能够安逸晚年。在这些理想的背后,有的是人们的奋斗,人们的努力,人们的艰苦。有了理想必然会有奋斗。

努力是通向理想的必经之路,而奋斗是通向理想的必要条件。

奋斗能够使人充实。

在我们的生命中,最多的可能只是奋斗了吧!学习时要奋斗,工作时要奋斗……生命若缺少了奋斗,那么就像是宝石失去了光彩,像萤火虫不会发光。奋斗能够使生命得到价值,能够使自己变得自信,能够使自己变得充实。

理想是人生的一个终点。

人们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理想,而这些理想合起来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生的最顶峰。世上每个人都有理想,而这些理想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好而定立的一个目标。为了理想而奋斗,因为奋斗而产生了理想。

理想如灯,照亮了我的前程;

理想如水,看清了努力的方向;

理想如路,引领我走进人生的顶峰。

奋斗如茶,理想如杯,二者不可缺一,只能互相存在。

理想为奋斗指引了方向,而奋斗为理想奠定了基础。只有努力奋斗,不断地学习,使自己变得充实,才能向理想之门出发。

奋斗与理想相辅相成。只有掌握好自己的人生之舵,才能向汹涌的激流中前进,努力战胜激流,激流的另一边便是理想。

只有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才能战胜人生中的激流,找到那条理想之路,跳过理想之门,找寻属于自己奋斗而得来的果实。

目标与理想作文(五):

有人说,“人贵有志”!也有人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这两句话不禁引起了我的深思:什么是志向?与理想有很大的区别么?……数以千计关于志向与理想的问题在我脑海里游荡。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心智的成熟,开始渐渐的寻找起了答案……

志向,是指一个人终身的远大目标,并向这个目标奋斗,使其实现方能称为志向。但志向通常指比较远大、高远的目标或奋斗方向,例如,自己想干一件什么事啦,今后做一个什么普通职业的人啦,上什么大学啦……都不靠志向的边儿,都只能称其为愿望或理想。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必先立其志!反之碌碌无为。项羽年方十二,却吐露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远大抱负;武昌首义革命先烈在清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剥削下,证明了“天下未发我首发,无人敢为我敢为”的决心;司马迁饱受宫刑后,更加坚决了“点明春秋,挑明历史”的决定——这就是志向,一个人一生的伟大目标……

综上所述,理想相对来说更空洞一些,只是一个人对于他今后人生的一种规划或愿望,期盼今后的人生怎样怎样样的一种合理的想象,证明的决心是没有立下志向那么强烈的,可能会实现,但更有可能化为泡影。但实现理想往往要比实现志向更容易的多。理想与志向虽然都能够理解为一个人终生的奋斗目标,但是实现志向与实现理想可就要另当别论了,毕竟志向是比理想要远大的多的,不然可就——“名不副实”了。至于平日里人们谈论的只但是是他们对理想与志向的认知错误罢了……

哎,理想与志向,虽在字面上差别十分细微,可实际好处却是天壤之别。虽然我年龄还不大,但我深知有一点是不变的——要想成就一番大业,就得有志向,光夸夸其谈是不行的;有了志气才会有向往,人有了志向将其实现才是成功。而不然,一个人只是说说相当国家总统,干什么大事,可实际却没付出心血,嘴动行不动,那能说他有志向吗?不、当然不能。

要想成就大业,不只是嘴上说说自己有什么志向,实际行动才是最重要的;况且,志向不必须要跟别人说呀!自己奋斗才是最强的。虽说是“年贵有志”可也要“远志力行”啊!


与理想有关(6)

和理想与现实有关的作文1800 字同学们有没有看过一篇和我这篇读后感同名的小说呢?我感觉没有(当然,你百度到了我也没办法)我倒是读过一本名字很相似的小说,名叫《月亮与六便士》,作者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高高在上的月亮引起过也正在引起无数文人墨客的遐思,但它无法给我们带来物质享受,六便士是毛姆写这篇小说时英国硬币的最小面值,也足够买些东西了,却最多勾起一些物欲。小说讲述的故事体现了现实环境与理想的深厚隔膜。小说的主人公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个证券经纪人,平淡无奇地度过了三十余年,然而在他三十五岁时,他响应自己内心的呼喊,抛下了幸福没满的家庭和蒸蒸日上的事业去独自研习画画,最终在塔西提岛找到了最理想的环境,与土人生活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画作,他那本来无人理解的绘画风格也得到了世人的认可。读完小说,我了解到小说的原型是画家高更的生平,就马上上网查找高更的画作来欣赏,但也只有一种怪异的感觉,我便把注意力转回了小说的故事上。

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来叙述主人公的故事,小说中的“我”以一名作家的身份在小说中与主人公接触并在各个时期听各种人讲故事了解主人公的生平。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十分引人入胜,但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小说对各个讲故事的“酱油”都有全面的描写,每一个“酱油”的个性都很鲜明——懦弱但是又心地善良、画技平平却独具欣赏眼光的施特略夫,见多识广又喜欢吹嘘的杰克船长,爱好虚荣庸俗可悲的勃朗什夫人……我们对这些人的性格了解以后,再读到他们对主人公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的评价与态度时,更能让人了解主人公不同寻常的性格。

小说主人公对理想的追求可谓狂热,书中一句话让我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时“我”问思特里克兰德为什么舍弃一切来学习画画,他回答道“我必须画画,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要在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之后小说通过其他人的描述又给出了一个比喻“他就像一个虔诚的圣徒,在满世界寻找一座根本不存在的神庙。”主人公的理想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奴役的他的全部身心,书中的“我”被思特里克兰德的虔诚所打动,认同了他的伟大。我认为,在他周围的人都被现实所奴役的时候,他却在做理想的奴仆,这是举世罕见的,考虑到他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是如此的正当,“我”的评价确实不为过。相比起主人公对待理想的狂热,他对待现实生活和他人则是极端的冷漠,主人公对自己的饮食、住宿、衣着都毫不在意,对他而言,这些东西存在的意义都只是让他能继续画画而已,甚至对生命也缺少起码的关注(没有好心的施特略夫的帮助,他早就饿死在巴黎了),过着活一天就画一天画的生活(这不禁让我想到一句话:别人画画是为了吃饭,而他吃饭是为了画画)。主人公对生活状况已经如此不关心,然而他更漠视的是他人的意见和态度,这通常被认为是他性格上的缺陷,但是也只有一个完全不在意他人意见的人才能如此坚毅执着地追求理想。这一点也是十分难做到的,一般来说,我们做事要么图名,要么图利,生活状况与利挂钩,他人的意见则与名挂钩,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能舍弃利益,却少有能禁得住别人的指责与唾骂的。而做到这点往往要心中有一个比名利都要重要的信念,小说的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便是这样的人,画画是他心中的信念,他才“必须画画,由不得自己”,才为自己的理想献出了后半生,才摆脱了庸俗空虚的生活,创造了不朽的名作。

关于本小说的主旨,有人说是逃避现实(其实是度娘说的),对此我不敢苟同,主人公虽然心灵几乎与世隔绝,但这是因为他看透了所谓现实的空虚和没有意义,对他来说,现实只是囚禁他理想的一把枷锁,他勇敢地挣脱了。“逃避现实”则是指在现实中受到了打击从而把注意力转移到一些虚幻的事情上,这显然与主人公追求理想的目的和离家前看似美好的生活不符合。我认为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是作为一个理想的追逐者出现在小说中的,最后他的画得到世人认可似乎昭示者他理想的实现,但对他而言,前者是不值一提的,他的理想实现主要表现在他在塔西提岛上找到了他多年来一直梦想的生活,一个画一般优美而宁静的地方。

对我们来说,生活充满的各种竞争与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比如,写读后感?),小说让我能重新审视我现在所作所为的意义,在物质生活发达的年代里,理想显得愈发珍贵。人们开始过早的参与竞争,我读一年级的表弟都已经感受到了压力(我们的小学真幸福),竞争给我们现实的残酷,短时间没关系,然而久而久之,我们就容易逐渐忘却理想,把大把的时间用于应付手头的事情。我希望我们能多花些时间来想想我们的心灵与理想,希望我们能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为理想而奋斗,世界是被这些人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