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通用4篇)
玫瑰帶刺
2024-02-22 07:17:36
初二
散文

隐逸(1)

这时候入秋其实已经顶的上腊月了,但,八月可不比腊月那悬灯挂彩爆竹冲天,白雪皑皑之中还有使人温暖的新年气息,只有沧凉的风成天吹呀吹,恨不去掀飞房子一样。

于是先是知秋的梧桐,不消两天功夫刷刷拉败了个干净,紧随其后,又是好几十棵银杏颓然成了秃子。争先先恐后仿佛角逐一般。红连橘橘化黄黄泛红,大地上如同调色板一般绚烂。中和的暖色系,与半边天的萧瑟十分不搭。

惨白天空所包裹的树下,落叶归根之处,月季谢了,百合残了,乌央乌央一片的,唯有隐逸仙子开而不败——也就是菊花。

花瓣短的,好似那炸毛的猫咪,张牙舞爪,挤进你的视平线里去,花瓣儿短的花儿没有别的功夫,所以一般都是颜色深,红残阳,紫月空,花蕊也是个子小,一个簇一个,小星星形状。

长着长发的,像烟火一般向外放纵开去,再俏皮地卷回来。如果是长发及腰,就算打着自然卷儿,那也是要瀑布一般向下流淌的,在风里的舞姿如同是挂着珍珠玛瑙,半透明的花瓣闪亮闪亮,因为实在是太重就小幅度轻微摇摆,如同风铃。

“雨打灯难免,风吹色更明。”这大大小小程度不同的残败也是傲霜斗雪专属的身份证,短花瓣的龙吐珠,尖尖的残破,就像刺猬;再说被打的半边儿脑袋都秃了的银瀑布,就更像一个长发魔女,带着神秘而又高雅,放散着使人不得不望而却步的气息。

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的时候,你猜怎么着,花瓣上还能结出霜花呢,花儿里有花儿,花儿里又有花儿,好比那古时候公主的锦袍,绣了不知道多少花纹图案。

住在温暖地带,秋天的气息明显还不明显,毕竟还有一小伏没有过去吗。

有时候是温暖的,凉爽的气息并不算多,雨季也还没有过去,水潭,没收了他们大半的花瓣,虽然艳丽不减,却也总有些让人烦躁。

但是,隐逸仙子,她们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好不容易开的那么绚烂,怎么不见秋天来呢?

一个个的都微微有些蛰起了眉头。

可能她们还不知道罢,她们自己,就是秋天。


隐逸(2)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宋代的着名诗人苏轼在《赵昌寒菊》中赞美了菊花。大家都知道陶渊明独爱菊,因为菊是花之隐逸者。

菊花千姿百态的花朵,傲霜斗雪、独立寒秋、不畏严寒的性格让人们感到对它十分喜爱。在唐代诗人元镇的诗中也写了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有洁身自好、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秋菊10月前后开花,花期一个月。夏菊从5月到9月,寒菊从12月到来年1月都有花开。菊花盛开时,繁花似锦,有金黄的、纯白的、艳红的、淡紫的等。黄色中还有金黄、淡黄、中黄、柠檬黄等。红色中还有深红、粉红、桃红、淡红、肉红、棕红、紫红、玫瑰红、朱红、二红等。艳丽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

菊花除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很多实用价值。广东人以菊花为酒宴名贵配料。南京人以菊叶做菜入汤。由于菊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品德高尚等特点,而深受古人喜爱,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从古到今,人们赋予菊,太丰满的内涵,太宽阔的外延。看到菊,就想起豪杰;就想起画家;就想起佳人;就想起才子。

在今天,江津的聂荣臻元帅纪念馆前,开展了盛大的菊展活动,里面的菊花多不盛数。有10米长的龙菊、5米高的塔菊、直径4。5米的大丽菊、还有1。8米高的凤菊数百种近2万盆菊花争奇斗艳。这是重庆市江津区祥和雅韵大型菊展,主要为了欢庆十七大、颂扬聂帅魂。

希望我们能像菊花一样,做一个花之隐逸者!


隐逸(3)

诗,浓缩着中国千古以来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文人墨客在悲伤时、喜悦时真实的写照。诗,是一个时代的标记,反映了一个阶段的悲欢离合。诗中有秦砖汉瓦的低吟,春花秋月的浅唱,唐风宋雨的轻诉,秦淮河的繁华胭脂,昭君墓的瑟瑟萧风。它犹如一杯醇香的老酒,要耐心品读才能唱出其中的甘醇。唐——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谁?在与朋友别离时,没有泪水,只有美好的祝愿。那满腔的愁肠再也找不到任何倾诉的知己,但前方的路还很长,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四海之内都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如同在身边一样。朋友离别,为什么要哭哭啼啼的,互相祝福不好吗?唐——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谁?站在黄鹤楼上,思着回乡的情。天渐渐的暗了下来,回家的路在何方呢?人去楼空,世态苍茫,望着那烟波江,不禁触动情丝,在心里泛起阵阵涟漪,思乡愁绪开始在心底慢慢萌芽,多希望能够一解乡愁啊!唐——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是谁?在江南风景如画的时候,百花凋谢的时节偶逢故友,千万的愁绪找到了倾诉的对象,当年听君歌一曲,便久久不能忘怀,不曾想上天作美,让我再次巧逢与你,得一知己,是何等美事?不如趁着江南的好风景,把酒言欢,共诉衷肠,一切的凡尘俗事都抛之脑后,人生坎坷,但求一知己足矣。

一曲歌的豁达,一杯酒的独酌,常思,只有此情此景才解饮这浪漫的忧伤。唐——李白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谁?在茫茫的人海中漂流着,落日将下,依依不舍,不舍与故友离别,不舍作为浮云孤飞,来去不定,游子之心有谁能体会,落日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落日对大地的依恋好比我与故友的难分难舍。虽然不舍,但毕竟还是要分离,相逢即是缘,只是不知下次的缘分又在哪里?诗是愁的灵魂,乐的升华,字字珠玑,流光溢彩,彰显着岁月的沧桑,会让人潮思接载,会为她深邃的内涵、神秘的意蕴所感化。诗的隐逸之风,令人陶醉。人们会记住那虚华的外表?不!我们只记得曾经有目共睹的才华以及那不朽的愁与悲。


隐逸(4)

为了“逃离城市”,追求宁静与自然,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神卡雪峰,这本是极富诗意与自然之美的举动,但让人大失所望的是这些声称厌倦都市的高管们在雪域风光面前没有欣赏美景与享受安宁,而是一个个低头看自己的手机。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禁思考,这样的逃离真的是逃离,这样的隐逸真的是隐逸吗?为什么他们远离了都市却仍无宁静之感 ,为什么他们在隐逸之所却仍无隐者风范呢?

其实,他们并没有逃离。

一直以来,我们说逃离,说隐逸,说湖光山色,说秀丽江山,归根结底都是肉体的遁世,而隐逸的本意是一种安宁的心态。以淡泊对浮华,以静默对喧嚣,不失本心,坚守内心,方得隐逸。

《道德经》里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世,大隐隐于朝。”

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是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重境界,为世俗所迫,无法遣怀,所以寄情山水,沉湎于世外桃源;第二重境界,不能出世,却又不愿入世,所以与时俯仰,匿于市井之中;第三重境界,身处时政喧嚣,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

我们中的大多数能做到第一重境界,少数勉力能达到第二重境界,而达到第三重境界的却是凤毛麟角,但被称为真正的隐者的却是第三种人。

正如阿多尼斯所说:“隐身于世界,才能感受到世界的存在。”外部的条件从来都不是隐者的必需品,真正的隐者只有一颗深潭般的心,或许风吹雨打会使潭面微漾,但他的内心深处却纹丝不动。他从不会让环境迁就自己,而是让自己融于环境、淡于环境。

博学鸿儒钱钟书先生一生都处于闹市,面对席卷而来的荣耀、赞誉、贬斥、谩骂,他始终不违其性、不背其行,心如止水。“书囊应满三千卷,人品当居第一流。”他做学问做到极致,虚誉浮名也淡泊到极致。当他以隐者的`姿态立于尘世,便是“文化昆仑”的巍峨。

在当代,越来越多的竞争充斥人们的生活,高压使人们身心俱疲。当浮躁成为一种新常态时,追求心之隐逸便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需要,而且也唯有放逐内心才是安身立命、谋求发展的良方。

学会隐逸内心,你就有了笑看潮起潮落的勇气;学会隐逸内心,你就有了灵魂的归宿;学会隐逸内心,你便不惧流年。

隐逸是一种心态,心之隐逸更应是我们屹立于尘世的不朽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