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特工队(实用13篇)
我心依旧
2024-03-07 04:00:33
初中
记叙文

头脑特工队(1)

我看过的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头脑特工队》,这个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个叫莱利的小女孩大脑里发生的奇妙故事。

莱利的大脑就像一个控制室,里面有好多人物,他们是乐乐、厌厌、怕怕、忧忧。乐乐表示快乐,怒怒表示愤怒,厌厌表示讨厌,怕怕表示害怕,忧忧表示忧伤,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莱利的爸爸和妈妈因为工作地方远搬到了离单位较近的地方,并给莱利找了个新学校。当莱利来到新家后爸爸妈妈工作忙一天到晚不回家。爸爸跟莱利说,你上学去吧!莱利很伤心,他没有勇气面对新同学。刚走到学校门口,她便停了下来,于是乐乐就控制她的大脑,让她有勇气走进学校。进了班,老师让她自我介绍,乐乐摸了一下记忆球,莱利立即快乐的说了起来,把不高兴的事儿忘在脑后,可是忧忧不小心碰了一下记忆球,莱利立即慢慢地呜咽起来,乐乐还想碰一下记忆球,让莱利高兴起来,但是忧忧不让乐乐碰记忆球,忧忧左闪右闪,突然滑倒了,乐乐立即扑了上去,不料碰到了核心能源机关,乐乐和忧忧立即被吸了进去,它们被吸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因为莱利过于伤心,她的心灵岛倒塌了。乐乐和忧忧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出来了,这时莱利已经离家出走。愤愤拿出一把钥匙,扎在控制屏上,莱利立即觉醒了,大步向家里走去,这时莱利的爸爸妈妈都很着急,一看她回来了非常高兴。乐乐于是让忧忧摸记忆球,从忧忧碰的那刻起,莱利悲伤的眼泪终于滚滚流出,把莱利的苦恼都说了出来,心灵岛于是恢复了。现在乐乐明白了,只有快乐是不全面的,各种感情都应有的。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头脑特工队》,因为电影中有这几个可爱的小精灵,更重要的是,莱利快乐地度过了青春期。


头脑特工队(2)

两天前,我观看了《头脑特工队》这部电影。

电影的主人公莱莉是一个11岁的女孩。她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从小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在她的大脑中有乐、忧、厌、怒、怕这五种情绪,分别代表着五个小人。这五个小人各司其职,但唯独忧忧“无用”,没有人知道她能干什么,忧忧自已也想让莱莉开心,但她自已很难保持正面情绪。

这部电影的主题就是接纳自已的负面情绪。我们不可能任何时候都会充满阳光,都能用笑容来解决问题。我们希望欢乐,抵触悲伤。对那些消极情绪嗤之以鼻,但很多时候是“负面情绪”给我们力量。

试问,有谁的成功不历经坎坷?谁在人生之路上没有哭过、怕过、怒过、厌过?哭过,我们深刻铭记教训,同一道坎儿,不会再跌第二次;怕过,人心都有恐惧,它使我们未雨绸缪;怒过,那是一种发泄,同时也警告他人我是有底线的;厌过,世间百态,我们不可能都去欣然接受,人是有个性的。

我们不可能一种情绪打天下。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惧、爱、恶;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缺一不可。为什么莱莉的核心记忆球最后是彩色的而不是单纯的快乐呢?

因为她笑过,哭过,得到过,失去过。这情绪五味杂陈,这才是人生真正该有的样子。失去过,方能明白得到的可贵,悲伤过才能了解快乐的真谛!

无论快乐与否,都不要抛弃。愿我们的人生能如彩虹一样多姿多彩!


头脑特工队(3)

一本好书可以唤醒人性的共鸣,一部好电影同样可以值得回味,包括动画。

人的大脑由各种情绪控制,友谊,爱情,家庭,淘气,逻辑,幻想等是连接大脑总部的各个岛屿。一个个记忆球也成了电影胶卷,在人需要它的时候由管道输送到控制室放映。而核心记忆毫无疑问就是启动这一切的关键。多么奇妙的想象!

记忆伴随我们的一生,当然,我们的大脑不可能记住所有,因此记忆球也会被定时清除。但最重要的记忆却会长久存在,成为滋养生命的养料。如果失去这些,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唤醒走上错路的人们。正是这些关于爱,关于友谊,关于毅力和精神的核心记忆球让我们可以充满希望地活着,可以迷途知返,有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也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一个标志。

或许,我们会老,当我们忘记曾经很多事情的时候,核心记忆却依旧存在,试问,谁会忘记刻骨铭心的事呢?

用大家都喜欢的动画告诉我们如何做才可以变得更好,这才证明了越简单的东西往往蕴藏真知。


头脑特工队(4)

心灵是一方广褒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心灵,永远是人们孜孜不倦的话题。

《头脑特工队》讲述的是小女孩莱莉与她头脑里的五种情绪:乐乐、忧忧、厌厌、怕怕、怒怒之间的奇妙故事:莱莉和她的父母原本在明尼苏达州生活至十一岁,后来一家人搬至旧金山,由于新环境的种种不适,莱莉感到十分郁闷,大脑里的意外也让她失去了乐乐和忧忧(从此她便再也不会感觉到快乐和悲伤了),其余三种情绪试图代替,但没成功,反而让情况变得更糟了。而此时,乐乐和忧忧正绞尽脑汁,竭尽所能回到大脑总部。万般无奈之下,冲动的怒怒决定回明尼苏达州创造美好的核心记忆。一路上,他们失去了莱莉的幻想朋友冰棒,以及莱莉所有的性格。万幸的是,后来,乐乐和忧忧回到总部,拔出钥匙,结束了错误,也有了核心记忆,恢复了莱莉的性格,并且控制区域也升级了。

人的心灵有时十分美好,有时却也十分黑暗、可怕。莱莉就是因为缺少了主导情绪,丢了心灵的“闸门”,所以情节才会一度变得一团糟,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控,才能不伤到别人的心尖上。同时,这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本领。

我们要时时刻刻加固心里的“钉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就是不注意小节的后果。有一个人,在下坡时,从自行车上栽下来,毁了。“就因为自行车上少了一个钉子,我没发现!”她流着眼泪说。这也教育我们,凡事都要从小抓起,不能“一步错,步步错”。莱莉大脑里一切本很繁荣,可就因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连环影响,曾经一无所有。这片子还让我知道,做人要有发散性思维,要灵活,就是凭着这些智慧,及时应变,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乐乐和忧忧才得以回到总部。而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做人要积极,那是成大事的根本——积极的乐乐影响了消极的忧忧,使她变得开朗,两人不仅恢复了一切,还让指挥部升级,五种情绪各得其所,让大脑焕发出新的生机!


头脑特工队(5)

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一个情绪操控台。而这个情绪操控台里还住着一群情绪小人,他们是乐乐、忧忧、怒怒、怕怕……在迈入四年级教室的门槛之前的日子里,我一直是一个活泼快乐的小女孩,整天都与乐乐为伴。可一转眼,我就变成了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忙碌的我只好将头每天都埋在“作业山”中,乐乐邀请我去游泳,都被我婉言拒绝了。自从那以后,乐乐就逐渐变成了忧忧和怒怒,害得我整天都没有好日子过。直到有一天,我才下定决心将乐乐拯救回来。

我在家里翻箱倒柜的寻找乐乐,可是连她的半个身影都没看见。既着急又绝望的我低下了头,“再也不能获得快乐了”,一想到这里,我便鼻子一酸,一颗晶莹的泪珠从我的眼角滚了出来。这时我猛然意识到我不能哭,不然找到乐乐的'可能性就更小了。我又想起,上次乐乐邀请我去游泳,乐乐应该很喜欢游泳吧。我换上游泳衣,来到了以前我经常去的游泳馆,“扑通”一声跳下水,在久违的游泳池里犹如一条小鱼似的欢快的游了起来,在水中不停的变化着各种花样,蛙泳,仰泳、自由泳……想到马上就能找到乐乐了,我还兴奋得呛了一口水。

可是,大半天过去了,我也没看见乐乐的踪影,我只好沮丧地回到了家。突然,我发现了找不到乐乐的原因。以往,如果我的书桌没收理干净,乐乐便会眉头紧锁,比手画脚的指点我整理书桌,可是现在,没有乐乐的监督,我的书桌变得乱七八糟,书本没有秩序的乱甩在书桌上,折断的铅笔到处都是。我一鼓作气,将书桌收拾得耳目一新。

这时,我发现,我的肩上趴着一个小精灵,她穿着红色的小裙子,齐耳的短发是橙红色的,红润的脸庞上带着甜甜的微笑,呀,这不就是乐乐吗?我不由自主的牵起她的手,转了一圈又一圈,我在走廊里飞快的奔跑,嘴中也随着我愉快的步伐不禁唱起《快乐你懂的》……


头脑特工队(6)

今天傍晚,妈妈带着我去欧尚的“横店电影城”看电影。排了一条长龙似的队伍,才拿到了电影门票。等了好一阵子,终于轮到我们进电影院了。

我兴奋地拿起3D眼镜直往里冲,很快就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坐位后,我们便静静地等待着电影开始。这可是一部迪士尼公司的动画大片,“头脑特工队”,是全英文的,我很是期待。五分钟之后,电影终于拉了序幕。

电影将我们带到主人公小女孩“莱莉”的记忆球中。影片中有乐乐(Joy)、怒怒(Anger)、怕怕(Fear)、厌厌(Disgust)、忧忧(Sadness)五个人分别代表人类的五种情感,他们共同控制着莱莉的大脑情绪。莱莉一家从米尼苏达州换到了洛山机。乐乐(Joy)、怒怒(Anger)、怕怕(Fear)、厌厌(Disgust)、忧忧(Sadness)在大脑控制中心争着控制她的情绪,导致她碰到问题的时候,时而愤怒、时而厌恶、时而害怕、时而快乐、时而忧伤。一场争战之后,还是乐乐占了上风,莱莉最终悔改认错,喜乐从此伴随她。

我联想到我自己,事实上,我有时碰到难处的时候也象莱莉一样,时而愤怒、时而厌恶、时而害怕、时而快乐、时而忧伤。在我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当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让愤怒、厌恶、害怕和忧伤的情绪从此不再缠绕我!今天的电影对我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头脑特工队(7)

倍受好评的皮克斯动画《头脑特工队》便在北美开画的第一个周末拿下了九千四十万的票房,可谓是票房口碑双丰收。之所以能够创下如此喜人成绩,应该由其创新的剧情设定。

我们都说人会喜怒哀乐,而皮克斯大胆又创新的将人的情绪具象化了。把情绪分成了五种,并且具象成为一个人形的小人,这样有趣而恰到好处的设定让电影成为了一个充满好奇、好玩的故事。

在主要剧情上,“快乐”情绪和“悲伤”情绪成为了故事发展的主要矛盾。长期占据主动的“快乐”在不断边缘化“悲伤”时,遇到了小女孩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搬家。

随着环境的巨大转变,原本五个情绪所占据的比重正在发生变化。而占据矛盾中心的“快乐”和“悲伤”便开始了一场“拯救大冒险”。在这段冒险和拯救之路上,“快乐”重新和意识到“悲伤”是这个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自己过度担心“悲伤”影响小女孩生活的意识是错误的。“悲伤”同样有着她不可缺少的位置。

之所以觉得本片剧情设定的优秀之处,应该要属于多重矛盾的巧妙设定。头脑内两个情绪的矛盾,小女孩搬家后环境转变所带来的巨大心里落差以及小女孩从童年向青春期的内心成长。

其实这样的剧情,你是否有些熟悉呢?

是的,这正是你我曾经有过的人生经验,是我们在成长时所遇到的烦恼。我们在每一次成长的时刻,总会因为环境的巨大转变,内心活动也会跟着发生巨大的转变。就像本片中,小女孩在这样的成长时刻,内心世界也经历了一次毁灭和重建。

就像大脑总部里那块操作台一样,经历一场变故后,操作台也变得更大、功能更全面了。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电影里,开学第一天的晚餐片段中,也出现了父母的头脑队伍。父母大脑总部里与小女孩不同面积的操作台也暗示了随着人的成长,我们处理事情的方法也变得多样。

而每个人大脑总部里起到主导作用的情绪,则清晰的表明了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看完本片后,我想皮克斯有这样的创意并讲述这样的故事,可能是想要告诉广大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关心孩子身体的成长和学业的进步,也不要忘了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而对于我们年轻人,成长,总是伴随欢笑和哭泣。而每一次成长,都是一个情绪的沉淀。我们学会了隐忍、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愤怒,也学会了关心他人、学会自我反省。


头脑特工队(8)

童真是人类的最后一处圣洁的天堂。漫画家丁午在被下放到河南干校时给女儿画了一本漫画家书《小艾爸爸特别特别想你》。映在纸上的是一个乐观的爸爸每天的生活趣事。他一手抵挡着来自精神和物质世界的匮乏,另一手却建造了一个纯白洁净的童话。美国作家菲尔丁也曾说: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这部《头脑特工队》就用脑洞大开的方式讲述了成长过程中的美好与辛酸。电影中塑造了几个萌萌哒的情绪小人住在小女孩莱莉的大脑里,为小女孩的生活出谋划策。突然有一天意外发生,为了使莱莉重新恢复笑容,情绪小人之一乐乐踏上了冒险之旅。

在返回大脑控制中心的路上,她们遇到了莱莉幼时的幻想玩伴,一头粉红色的大象——冰棒。莱莉十几岁了,已经很多年没有和冰棒玩了。讲到这里,乐观的冰棒哭了出来。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梦,用属于他们的火箭船带着莱莉去月球。可是火箭船和他们自己都跌入了深渊,面临着被风化侵蚀的命运。而此时的莱莉情绪越来越烦躁,在她脑海里友谊、诚实、亲情的小岛也在一个接一个地轰塌,她正在计划离家出走,回到她心心念念的.故乡明尼苏达,去缔造新的快乐的记忆。与此同时,乐乐和冰棒唱着能使船只发动的歌曲想要驾驶它离开深谷。但两个人太重了,在最后关头,冰棒纵身一跃,跳入谷底,目送着乐乐登上平地。他的身体正慢慢被风吹散,还喃喃自语,“乐乐,你替我带她去月球好吗?”

这是我自认为影片中最煽情的片段,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要好的玩伴。也许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具化的同伴,也许是留在家中一隅的小玩偶,抑或是像冰棒这样的只存在于脑海里的软萌小伙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她不再需要一个这样的小伙伴,我们把它们扔在记忆的小角落里,然后会有沙土把它们渐渐掩埋,结出悲伤而我们仍不自知的花朵。“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斑白岁月剥落小时候,融掉了许多快乐的年轻的记忆。如果在记忆中它们是有生命的,它一定会包裹起自己被遗忘的悲伤,微笑着看着你长大成人,时常开心地说:“这就是我最棒的小伙伴啊,她都已经成大姑娘了。”

长伴随着阵痛,总会有人磨灭掉你的天真。所有正在成长和已经成长的人,都要无可避免地长出坚固的盔甲,而那代价就是失掉了童真的羽衣。这是成长的代价。

那座孤岛,后来坍塌。那迷茫的人儿,也正在成长。


头脑特工队(9)

《头脑特工队》以动画的形式讲述人类大脑中情绪变化的原理过程。看完后,我明白了为什么回想小时候,记忆中的画面总是洋溢着阳光般的暖色,因为小时候,掌握情绪的主要是乐乐,happiness,而且通常在一段情绪中只存在一种情绪(人类有五大情绪,happiness、sadness、anger、disgust、fear,分别对应金黄色、幽蓝色、红色、绿色和紫色)。随着人慢慢长大,经历越来越多的事情,记忆球的数量不再以金黄色球为主,一个记忆球也从单色变成多色混杂。我们的情绪不再那么单纯而强烈,变得喜忧参半,变得难以言状。

情绪中,乐乐和忧忧是是两大主要情绪。年幼时,多以纯粹的快乐为主,忧伤通常退居其次。在成长的过程中,忧伤会慢慢参与进来,它不仅会反映在当前的情绪中,还会给曾经快乐无忧的记忆染上忧伤的色彩。于是,当我们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时,我们会感到莫名的忧伤,会不禁泪流满面。这时的情绪就不是单纯的快乐或忧伤了,确切一点地说,应该是更接近于感动。

感动是一种更复杂更深刻的情感,能给人以力量。而这种力量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动力,是单纯的快乐和忧伤都无法给予的。

影片也告诉我,有些时候,我们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甚至会无法感受到情绪。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内部情绪会产生混乱,一些核心记忆如家庭、诚实、友谊、兴趣和淘气就会遭到损坏甚至崩溃,这就需要时间和精力去修复和重建。这个过程要花多长时间,修复成果如何,因人而异。影片中讲述的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因一次搬家而引起情绪大变动所历经的过程。

十一、二岁,也许我也经历过一些情绪危机,只是那些小危机在我的不知不觉中发生并解决了。那个阶段,我的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并未发生什么大的变故。而这一场我正在经历的从二十岁到现在还未结束的危机,这场精神和情绪的双重危机,不知何时才能转危为安。

是不是知道的越多反而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虽然我知道情绪的波动是客观现象而非主观,是科学而非神秘,我还是无法解救自己。是否人不应该有自我救赎的念头,而应该转而向上帝祈求。人若想把命运抓在自己手中,有时还真的挺累的。可是,上帝已死。


头脑特工队(10)

《头脑特工队》的主题依旧是成长。这听起来似乎是个说烂了的话题,然而这回不同的是,这个故事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我们的情绪,我们如何被情绪挟持,我们为何会遗忘,甚至包括为什么听了一首滑板鞋你就会一直在脑子里摩擦摩擦。

这个成长的过程不再限于Riley克服了种.种不适面对新生活,也不限于父母们看过后释怀了孩子终将变成有独立意志的个体离自己而去的现实。

这个成长更是我们在这个故事后对自己的全新认识。

其一,接纳每一种情绪。

我们总是渴望欢乐抵抗悲伤,赞扬乐观嘲弄消极。社会文化鼓励我们做一个活泼外向、积极阳光的正能量人类,然而并不是每个人的人设都是Joy坐镇中央,带着“Ican fix it”的自信笑容排除万难。

更多时候,是生命中的那些“负面情绪”给我们力量:悲伤让我们深刻,去学习和体验,去增加生命的分量;恐惧使我们未雨绸缪,小心驶得万年船;愤怒为我们划出底线,警告外敌不可侵犯;厌恶决定品格,阻挡我们跟风从众失去自我。快乐的确让我们过得更好,但很多时候,盲目的乐观却无济于事。它是烧过天际短暂的流星,绚烂耀目,然而亘古不变的却是深邃广博的幽暗天幕。

有趣的是,在最开始的设计中,制作团队是让Joy和Fear一起飞出了总部结伴冒险,然而后来却发现故事顺不下去——他们想让Joy在这段经历中有所顿悟,去做一些从前不会去做的事,但Fear无法完成这个使命。在把故事推翻重来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只有Sadness能够给Joy上这么一课。

也许我们一开始也都像单纯的Joy一样,不能明白Sadness存在的意义而想把她排除在外。然而失去了悲伤的能力,并没有让人生变得完美。人的成长中会有很多的艰难时刻,任你看一千遍滑稽电影也无法度过,而这个时候找个安静的角落大哭一场,却能帮你满血复活重新再战。于是最后我们终将走过Joy的路,明白悲伤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是Sadness将你引向光明。

每种情绪都塑造着我们。接纳它们,才能真正地接纳自己。


头脑特工队(11)

每当站在意识的边缘,俯瞰回忆的深谷,都有嚎啕大哭的冲动。昨天晚上和损友一块儿看《头脑特工队》,尽管之前就被告知将是一部催泪之作,却没想到是这样坚决的形式。总觉这两年看的动画片,都在讲一个相似的故事,其中包含着对美好过去的无尽追怀和自我认同的不断重建。尽管主题不同,却有着相同的底色。

《头脑特工队》可能是目前为止最直接最完整地呈现这一主题的作品,没有假托一只玩具熊或一个童话公主,而是直接呈现了成长过程中美好记忆的一次次陷落。当小女孩拒绝回应爸爸的玩笑时,淘气岛轰然倾塌,我身边的陌生姑娘在啜泣,而我想要嚎啕大哭。

童年真的是在某一瞬间像爆破一样消失的么?小孩子可爱的瞬间,大多是不自以为可爱的,而从逐渐懂得“卖萌”开始,我们学会通过假装来重温童年时受到的宠爱,而童年也真正成为无法返回的孤岛。

BingBong这个幼年幻想中的伙伴,和《玩具3》里被抛弃的大熊,和《无敌破坏王》里风光不再的糖果国王,甚至和《飞屋环球记》中受到质疑的冒险家有着许多共通之处,看电影的时候我总担心如果莱利是一个受到心理创伤的小姑娘,BingBong很可能会黑化为一个相似的反派人物了,然而受到呵护的莱利幻想中的伙伴是快乐而憨厚的,为了小姑娘的快乐它最终选择消失在遗忘的深谷中。这样的遗忘是如此地不知不觉,以至于我们几乎从不会为忽视了某个幻想中的伙伴而愧疚。当乐乐趴在悬崖边看到BingBong逐渐化为暗影,我拼命地从我的回忆的废墟中搜寻那只被我赋予过生命的小鹿气球和被我想象成小马的儿童自行车,是我抛弃了它们,还是它们离开了我?

为什么不能永远以过去的形式存在。为什么每时每刻都在获得新的记忆遗失旧的。到底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还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天堂图书馆一般的记忆档案馆中的管理员啊,他们的销毁记忆的时候不会难过吗。或许皮克斯觉得回忆还是及时清理的好吧,即便是美好的回忆,留下了太多也会令人难过。《飞屋环球记》中的老人的故事,不是事情的另一幅面孔么。人生于世何止是与童年、与旧友的不断告别,人生于世本就是一场漫长的告别,遗忘的哀愁或许是时间的奖励。把所有故事都戴在身上,才是旅途中最艰难的状况吧。

然而这样想也并不能让我释怀啊,真想跳进回忆的深谷中,重新看看每一个灰色的海洋球。


头脑特工队(12)

从一个点子出发,构想、建模、施工,然后出来一座巨型城堡。点子越新,越难操作,便越可体现手艺人的技术水准。《头脑特工队》是个技术上的巨人,它以极其复杂而精巧的宏大工程,视觉化地呈现了大脑里的情绪与心理活动。模拟现实,再造一个宏观世界,难不倒好莱坞的动画人;进入微观世界,再造一个现实,对于他们也不是多难的事儿;而《头脑特工队》的施工对象,不是人的外部世界,而是从内部进入,将意识活动视觉化。它的技术难度系数,在动画史上应该属于最高的那一梯队。

CG动画发展至今,硬技术在好莱坞大多已不是问题。《头脑特工队》的难度在于,如何将脑中活动,构建成一个具有戏剧性冲突的视觉世界。11岁的莱莉,因为转校,变得郁郁寡欢,如何面对这一切,如何成长,构成了一条叙述线,这条线属于外部世界;她脑中的意识活动,是另外一条线,也是篇幅意义上的主体。两条线内外呼应,讲了一个少女的成长。

主题和娱乐性系于脑部世界,编剧、导演必须将模糊的情绪和心理概念化、可视化。借助心理学、生理学,把情绪拟人化,构建记忆球、人格岛、抽象思维区、幻想乐园、潜意识区、记忆废墟等,这种从无到有的视觉工程,不能不令人赞叹。除此,没有反派,没有蠢萌,这可能的确是皮克斯工作室最为大胆、也最有创意的一次尝试。不过,在“没有”之外,它有些什么呢?

它有五个角色,乐乐、怕怕、怒怒、厌厌和忧忧,俩主角是乐乐和忧忧。莱莉不开心,想快乐起来,于是在她脑中,乐乐和忧忧开始了一场冒险之旅。成长需要接受失去,接受悲伤情绪,这个有点令人感伤的鸡汤式感悟,就是整片所要讲述的东西。一个少女不经意间的成长,在她脑中原来藏着一次绚烂的情绪冒险。

落脚点是情感,收场时段莱莉和父母相拥的画面,催泪效果十足。告别童年记忆,失去“友谊岛”,忘不了广告神曲,诸如此类细节,表明导演彼特·道格特、罗纳尔多·德尔·卡门对人性、对情感无疑有着相当细微的体察。事实上,皮克斯几乎出动了全部主力,来参与这部动画。他们一起成就了这部动画在技术层面的水准,以及故事层面的通畅。


头脑特工队(13)

我一直很少让小小兵看动画片。

现在上幼儿园以后,有时老师会放一些教学的动画短片,去接他的时候还看得津津有味,不想回家。

我发现好的片子可以给孩子很多想象力的启发,于是也开始精心挑选一些优质的片子陪他一起看。

昨天和小小兵看了一位科学家推荐的《头脑特工队》,想不到一部动画片竟然看得我老泪纵横,不愧是皮克斯的回归神作。

20xx年,这部片子获得了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

豆瓣上评分是8.7分。

故事从小女孩莱莉出生后,第一眼见到父母开始。

她在父母的的呵护下慢慢长大,脑海中保存着无数美好甜蜜的回忆。

当然这些记忆还与几个莱莉未曾谋面的伙伴息息相关。

他们就是人类的五种主要情绪:乐乐,忧忧,怕怕,厌厌和怒怒。

乐乐是那个总想逗你开心的角色,自带光圈上窜下跳,常年呼吁“嗨起来”,遇到困难口头禅是“I can fix it”,我能搞定。

作为团队的领导,乐乐协同其他伙伴致力于为小主人营造更多美好的珍贵回忆。

某天,莱莉随同父母搬到了旧金山,肮脏逼仄的公寓、陌生的校园环境、逐渐失落的友情都让莱莉无所适从,她的负面情绪逐渐累积,内心美好的世界渐次崩塌。

而这些只是故事的背景,真正精彩的故事在她的大脑里,一个有科学理论支撑,又完全虚幻的世界。

比如幻想乐园,有莱莉从小幻想中的好朋友——冰棒,带她坐着火箭去月球。

抽象思维区,是个怪诞的地方,它能把想法、情绪统统压成二维再到一维。

潜意识区,是个阴森的空间,关着一只可怕的小丑。

记忆填埋场,则是深渊的记忆废墟,掉到这里的记忆,就再也想不起来了。

为了帮助莱莉恢复正常,重新找回快乐,乐乐想方设法从遗忘区回到大脑司令部。

这个时候莱莉的个性小岛逐渐崩塌,首先是淘气岛。

我们经常会责怪孩子太淘气,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

却不知道,如果有一天当他们突然变得安静了,懂事了,那是因为,他的世界里构成个性最重要的一座岛屿被毁灭了。

调皮捣乱的时候,才是他们最快乐,最本真的自己。

个性小岛是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决定因素,每个核心记忆点亮一座岛屿,映照我们性格中的一部分。

温暖的家庭生活,一起闯祸的好友,比赛得了奖——这些核心记忆组成了我们性格中的每一点。

每当失去一个核心记忆,性格中对应的那部分就会轰然消失。

这真有点让我们这些大人细思极恐,一不留神,可能我们就毁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随着家庭岛,友谊岛,诚实岛......的逐渐崩塌,莱莉成了一个失去情感,离家出走的“叛逆”小孩。

随着年龄增长,她大脑里情绪的小人也在发生变化。

越小的时候,除了乐乐,就是怒怒最霸道,分分钟跳出来喷火“烧死你”。

长大后,小时候不知道有什么作用的忧忧,总是悄无声息的出现,让你痛哭失声,或瞬间悲从中来。

但也是他,让你懂得了理解与宽容。

陪孩子一起看的时候,可以引导他自己说说每个小人代表的情绪,可以很好帮助他了解及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片中最惊喜的,不只五种情绪的互相作用,还有对影响性格与情感的个性之岛、核心记忆、抽象思维、造梦工厂影像化的呈现。

记忆废墟的设定太催泪,那些被遗忘的曾经和所有崩坏的岛屿,就是我们成长的代价。

本质上虽然是个儿童故事,但皮克斯的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让孩子看了会欢喜,成人看了会悲伤。

因为我们脑里也曾有无数个小岛,只是早已被毁掉,也不会再修复。

那就让我们保护好孩子的神奇世界,让他长大以后,能有一座自己的城堡,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