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的小学生(合集17篇)
醉枕江山
2024-03-19 09:30:00
其它
其它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1)

蜡烛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沙粒,但却有平凡而伟大的力量。

蜡烛的一生很平淡,白的、红的、五颜六色的,头上好像竖起了一根白色的羊角辫。生命就从这开始,渐渐地,火苗吞噬了羊角辫,开始熔化蜡烛。滴滴蜡珠犹如一串串泪珠,凝固了。古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蜡烛至志不渝的精神。是啊!他的精神不仅是古人的赞美对象,而且还是我们的榜样。

所以,蜡烛的一生是辉煌的,从生到死,始终为人们奉献着光明。不过电灯走进千家万户的当今时代,蜡烛的作用好像消失了。不!没有。在停电的时候,蜡烛仍然还会为人们服务,玉柱似的白烛安送着西去的灵魂,玛瑙般的红烛喜迎新生的家庭,还有那五彩缤纷的生日烛,象征着又一岁的开始,每一根都洋溢着幸福的纪念。

在这时,我全身暖了!是呀,做人不要做只讲体面的人,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人生也像蜡烛一样短暂,随时都可能熄灭,所以,我们要做一个位国家着想,对国家有用的人。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2)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的傲视污泥,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3)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谢。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

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么?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4)

有一样物品,它不像鲜花那样以它那动人的姿态获得人们的赞扬;也不像笔筒那样站在桌面上,让人们时时刻刻都知道它的存在。这件物品就是蜡烛。

如果你仔细观察蜡烛,就会发现它还挺漂亮的。红蜡烛像美丽动人的红玛瑙;白蜡烛像一根洁白的玉柱子;还有那五颜六色的生日蜡烛,给我们留下幸福的回忆。当它点燃时,滴滴蜡泪顺流而下,好像一串串泪珠。难怪古人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用蜡烛和蚕丝来歌颂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人们赞美它,更因为蜡烛虽小但能照亮漆黑的夜晚,给人们带来阳光,蜡烛的用处的确不平凡呀!

人们现在都用上了电灯,几乎把蜡烛这个名字忘记了。但一旦停了电,翻箱倒柜地找出它,点亮它。默默无闻的蜡烛毫无怨言地燃烧起自己,照亮了别人。在烛光下读书的人们,还能感受到一丝温暖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具有蜡烛精神的人,他们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把自己的青春无私的给了我们。他们是多麽任劳任怨,多麽平凡,又是多么伟大啊!

想着想着,我心里好像有一个小小的蜡烛在燃烧,越来越亮……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5)

我喜欢娇艳的玫瑰,喜欢性情孤僻的昙花,也喜欢高贵的牡丹,但更喜欢那高雅脱俗的荷花。

清晨,旭日东升,我来到池塘边,只见枝枝荷花如千双纤纤素手,又如数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们有的如羞涩腼腆的姑娘,含苞欲放,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如热情奔放的孩子正与风姐姐拥抱,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如美丽的女孩正向人们展示自己娇美的容颜。远远望去,有粉红色的,有紫红色的,有鹅黄色的,还有雪白的,朵朵荷花千姿百态,一阵清风吹过,数朵荷花翩翩起舞,连河边的柳树也为她们伴舞。

中午,艳阳高照,知了尽情的鸣唱,荷花都展开了花瓣,在阳光的照耀下,如位位仙女正在池中嬉戏。怎么只有几十朵荷花,其它荷花到哪去了?仔细一瞧,原来,天气太热了,顽皮的荷花妹妹正躲在荷叶下乘凉呢!再看看荷花头上荷叶,它们好像一把把绿色的伞,恰到好处地为荷花遮阳。荷叶十分光滑,如打了蜡一般,几滴水滴在荷叶上头,也不会渗下去,远远望去,犹如在碧玉盘里放上了几颗晶莹透亮的钻石。如果把荷花比作公主的话,那荷叶就是用来打扮公主的衣裳。

傍晚,夕阳西下,天空中洒下了一颗颗雨珠,荷花在风中摇摆,如同少女在舞蹈,这时荷花中间的莲蓬就露了出来。雨水落在荷叶上便好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一直往下滚。雨渐渐大了,荷花都钻到水底下去了,而荷叶就好像大伞为荷花挡雨。

荷花她普普通通,不论是在富贵人家的池塘里,还是在穷人家的小院,只要有水有泥还有合适的温度荷花就能生存。有位诗人曾说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虽然在淤泥中生长,但开出来的花还是那么纯洁美丽。

我爱荷花,爱她那花洁如玉的样子,爱她那沁人心脾的芳香,更爱她那玉洁冰清的品格。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6)

羊很普通,但它也很伟大。

羊有许多类。常见的有山羊和绵羊,雄绵羊的角是螺旋形的,雌绵羊几乎没有角。羊全身都是宝。羊奶可以喝,而且营养价值极高;羊肉可以吃,是很好的滋补品;羊毛可以用来制成衣服,即保暖又漂亮;羊皮可以做成高档皮鞋……在牧场,随处可见它的身影。羊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们,却在羊圈的一角默默地待这,而不求回报。没有人会注意一只羊。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想起它曾为我们做过什么。羊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诞生在世上,又默默无闻地离去,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东西。而它却从不要求什么,只要有一片草地和一个羊圈就足够了。羊吃的是草,挤的却是羊奶。

这默默无闻的羊让我想起了,生活中像它一样的人。扫马路的清洁工、建筑地的工人、学校的老师,他们就像羊一样,默默无闻地工作,却不求多大的回报。而社会缺少了他们,又怎么可以继能续存在呢?如果没有扫马路清洁工,人们就只有在垃圾上生活;没有了工人,就没有了高楼大厦;没有了老师,学生就学不到知识。

在北京,也有许多这样的人。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了,这又使我想起了那些服务奥运的志愿者。他们忍受着炎热,克服各种困难,为奥运会的胜利召开,做出了贡献。那么艰难的事,他们都坚持下来了。然而他们又得到了多少回报呢?不,他们没有回报。难道我们就没有这样的精神吗?其实,只要大家多加努力,人人都能做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我喜欢羊,它浑身是宝,默默无闻地为人们无私地奉献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羊的这种精神!

借动物喻人的600字作文篇3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7)

白杨是种奇特的树,其实他也很平常,只不过是他身上的块块伤疤,在日夜闪动光辉。

伤疤又名节疤,人们若想让他们成为栋梁,必须毫不留情地把旁枝杂干砍掉。创伤留了下来,就成了节疤。

白杨定是委屈,他有他的自由,凭什么让别人干涉。他想反抗,但无济于事。手起刀落,刀不认人,人类象切除肿瘤一样砍去了本属于他的树枝。

ròutǐ的痛是暂时的,区区小伤不会要了白杨的命。虽然他很伤心,但由于没有了旁枝,他一心向上生长,最终成为一棵栋梁。

人和白杨是有区别的,对于人,外伤不久便会复合,有时甚至看不出一点受伤的痕迹。对于白杨,就没有那么走运了。节疤仍会顽强的留在他的身上,留在他的心里。

人和白杨是有区别的,如果人遇到这种情况,他就有可能认为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怨天尤人,日渐消沉,甚至会懦弱到轻生。但白杨不懂这些,他就不会像人类那样做蠢事。就算他懂,他也没有能力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也没有能力使节疤消失,任凭他留在自己心里……

待他再大一些,他就会明白,其实,他比人强的多:

他没有人类的羁绊,所以他能一直生长。

他没有人类的懦弱,所以不会去想放弃生命。

他没有人类的自私,所以能坦荡地望向远方。

其实他可能没有注意,他拥有一样东西:节疤。

现在,我们可以不叫他节疤了,叫白杨的眼睛更为合适。惨痛过后,伤疤其实只是存在于他的肌肤。而心理的节疤转变成为一颗颗明亮的眼睛,默默地欣赏这个世界。

成为栋梁的白杨,不见累累伤疤,但见颗颗慧眼。无需点化,白杨顿悟:最难得的经历是受伤,最明亮的眼睛是伤疤。

后记:白杨问了问成为栋梁的老白杨:“为什么他们不让我们恣意生长呢?”老白杨笑而不答,因为他知道:只有经过岁月的洗礼,那些伤疤才会真正变为白杨的眼睛。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8)

窗外寒风凛冽,呼啸间发出“呜呜”的声音。是冬天来了。

我走出家门,深吸了一口凉气,忽然一片绿意映入眼帘。这是什么?心想:冬天本该就是白雪皑皑,枯枝零落,还有什么植物呈现出青翠之美呢?哦,原来是松树。

远望着那棵青绿的松树,犹如一个坚守岗位的士兵屹立在大地上,守候着冬日里的洁白,美不胜收。

松树,不由地让人浮出一阵敬仰。冬日的寒风吹过,我们早早穿起了厚重的衣服,以便抵御寒冷。而松树竟然不曾摇晃,不曾畏惧寒风,我盯着它不禁感叹。我拾起几个松针,闻一闻,那仍保留着一股淡淡的香气。那身披整身的碧绿使我不由自主地将它捧在手心,想用我的体温去温暖它。

松树啊松树,你屹立在狂风之中,丝毫不对寒风畏惧。狂风起舞,你却越来越勇,永不放弃。

想到,从前的我遇到困难,有时就直接放弃。我不像松树,那样遇事勇往直前;我不像松树,那样依旧坚挺屹立。我要向你学习,向你学习这种不畏艰险的品质。“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这,就是松树,这就是松树之志。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9)

牡丹国色天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兰花清新飘逸……不知名的野花也妩媚可爱。我喜欢的花是在那冰冻三尺,大雪纷飞之时依然在雪中屹立的梅花。

寒冬腊月,大地苍茫一片,了无生机。唯有梅花在无人知晓地热烈绽放,细细的花瓣拥护着花蕊,伴着那淡淡的幽香。人,在火炉旁享受着火的温暖,也时不时地旁观着绚丽夺目的梅;风,一心想让大地覆满冷的使者,却不顾万物对它的哀求。雪,盛装而来,快乐地给世界撒下银色的雪。而梅呢?静静地站在雪中,不愿在斗争中低头,坚强地在无边的冰冷中度过自己不屈而短暂的一生。她不愿意和春花争艳――因为她深深的懂得嫉妒、卑微和无情。在风雪中,她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伐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那深褐色的枝条,又细又长像那人的纤细的手臂,细细长长的枝叶包裹这小巧玲珑的、含苞欲放的花苞。不久,花开了!那花骨朵儿争先恐后地继续开放,那细细长长的碧绿的叶子变得越来越短,最后没有了!阵阵寒冷的微风吹过,阵阵淡雅的花香,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那盛开的花朵,朵朵都是那么精神充沛,不遗余力……

梅花,扫去了凡尘,她脱俗的清亮,博得了人类的青睐。人们也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梅不斗风雪怎能看得如此艳丽呢?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10)

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到处一片凄凉之景。而这时有一位美丽而又坚强的仙女降临来到了人世间,那就是群花之魁——梅花。冬天那一片苍白的雪地正是它青春绽放的舞台。那呼啸的寒风,也成为它尽情舞蹈的完美伴奏。在这毫无生机的雪地上,它优美地盛开了。

盛开的梅花不如牡丹的富贵,没有玫瑰的热情,也没有水仙的娇巧,有的只有那傲视一切,傲霜斗雪的铮铮铁骨的气概!衬托着褐色曲折的.枝干,小小的花瓣托着花蕊,绽开了自己的灿烂美丽的笑颜。散发着幽香,她在对寒风微笑,是寒风教会了她坚忍;她在对寒霜微笑,是寒霜洗濯了她高洁的心灵。一切的娇弱的花儿在温暖的春天争红斗艳,这是梅所不屑的俗气,在她心中的舞台,是磨砺自己坚忍不拔意志力的冬季,她要成为最艰难环境中最灿烂的一朵花儿。这,就是梅。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不乏有如同梅一样铮铮铁骨的君子。王冕就是其中之一。“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一首《墨梅》足以说明他如同梅花一样光明磊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更是体现出他梅花般冰清玉洁的精神世界。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无论经历了多少磨难,受到了怎样的欺辱,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从不低头折节,因为我们民族拥有梅花一样的秉性。

所以我们做人,就应该做一枝铮铮铁骨的傲骨梅。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11)

我爱银百合,爱它的的纯洁;我爱紫罗兰,爱它的谦下;我爱红玫瑰,爱它的芳烈;我爱青松,爱它的高洁。但是,我更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傲骨的梅花。

国色天香的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婀娜多姿的杜鹃,被誉为“花中西施”;闭月羞花的月季,被誉为“花中王后”;冰清玉洁的水仙,被誉为“凌波仙子”。然而,这一系列花中的天之骄子,只能将自己最灿烂夺光的一面献给春夏。到了漫天飞雪、寒风凛冽的冬季,唯有那被誉为“岁寒三友”坚贞不屈的梅花在傲雪中傲然开放。

梅花是最有骨气,最有品格,最有灵魂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它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英雄的品质,不论经历怎样的苦难,不论受到怎样的欺辱,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豪杰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的。所以,我们也要像这梅花一样,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不肯放弃自己的一丝希望,哪怕成功的几率只有万分之一。徐悲鸿曾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无可无傲骨。梅花就是这样一位特殊的人类。

正是因为梅花的这种品质,王安石才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梅》,陆游才仰天感叹道:“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讨。”;才会赞美道:“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每怒放一朵风姿棹约的梅花,都要经历一番严寒,品质高洁,是梅花的品性,顶天立地,是梅花的精神,坚贞不屈,则是梅花的傲骨。

我忘不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竹子;忘不了“大雪压青松,青松且挺直。”的青松,忘不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青草。但更让我永生难忘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傲骨的梅花。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12)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寒风中,它一身傲骨,挺立。一树似火的红梅,在色彩单调的严冬中直逼你的眼,送来丝丝温暖与馨香。只见一片辉煌的红,宝石般缀在枝头。一片片娇嫩的花瓣,错落有致地互相映衬,围成一朵朵艳丽的花,簇拥者细小的,嫩黄的蕊,让人忍不住将它掬在手心,饮在心头,醉在梦中。在这半梦半醒之间,一股沁人心脾的芬芳直冲心扉,在唇齿间荡漾,在心田里萦绕,我难以自拔……

“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寒?是苦?铸就了它一身铮铮铁骨。“已是悬崖百丈冰”,它却玉洁冰清,昂首肃立。在五次三番冰雪严寒的历练之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不仅仅是小小花,更是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正所谓天寒地冻之下“犹有花枝俏”。古往今来,像红梅这样的人数不胜数。想当年,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一举消灭了吴国,成为了独占鳌头的一方霸主。现任残联主席张海迪,身残志坚,以她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最终达到了成功的彼岸,实现了人生的价值。纵观世界,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发奋努力,终于成为了一代文学大家。这些大文豪、大人物,都是在磨练中成长,在磨练中进步,在磨练中开拓的。在艰苦环境的历练下,在坚强意志的鼓舞下,他们脱颖而出,俨然成为了傲风斗雪的红梅!

红梅,在冰雪中孕育,在严寒中生长,“待到春光烂漫时”,她却不与群芳争艳,静悄悄地在丛中窥笑。美丽的寒冬斗士,我爱你!

又是一阵寒风呼啸而来,路上行人们都不禁瑟缩了一下。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冰冷的严冬一隅,一树红梅挺立依旧。它们正对着寒风笑呢!

在寒风中,我的脚步越发坚定了……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13)

现在人们生活都富裕了,都用上了电灯,几乎都把蜡烛这个名字忘记了。可是一旦停电了,人们就想起了它,便翻箱倒柜找到它,点亮它,默默无闻的蜡烛毫无怨言地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

在大家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具有蜡烛精神的人们,他们就是大家的老师!每天老师站在黑板前面,教大家知识,教大家怎样做人。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无闻地吃了多少粉笔灰,流了多少汗啊!

他们没有得到任何报酬,他们得到的只是大家每天工整作业,每次考试优异的成绩。如果没有他们的`淳淳教导大家就不能积累一点一滴的知识,就不能为祖国效劳,长大以后也就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老师就像蜡烛那样有着无私奉献的品格,老师传授知识给大家,自己却默默地牺牲着,这就是蜡烛的精神。想着想着,仿佛有一个小小的烛光在我心里燃烧着,越来越明亮……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14)

松树它们没有春天里桃树的争妍斗艳,也没有夏天里梧桐那硕大的叶片,更没有秋天里银杏树的一身金色的外衣。它们只是冬天里,穿着朴素绿色外套的松树。

松树的叶子象针一样,一簇簇向外伸长着,每一个都尖锐有力好象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它们。松树的果实也很有特点:它们是一个椭圆形的,分成一层层的花瓣。果实躲藏在由“稻草”摆好的家里,就好象是保护房子的战士和风雨的遮阳伞、挡雨棚。还是那种力支持的它们(门)们的信念,去保护果实。

桃树把所有力量都通过春天的桃花得以展现,梧桐把所有的希望留在夏天,它们那肥肥大大绿绿油油的叶片上:银杏树以秋天金黄金黄的“蝴蝶”来展示它们的美丽。而松树只是在冬天里默默无闻地为我们站岗。在冬天里当我们看见全是光秃秃的树时,我们会感到凄凉和悲伤。如果我们在许多光秃秃的树中看到了一棵松树(是)时,就会充满(一遍茂盛景象的)希望。

松树是笔直的,不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仍然耸立地生长着。别的树以旁出虬干为美,它们却以正直、朴素、坚强为美。这种内在美要比只在表面上的美和在温室中娇生惯养的名贵树种要高尚的多。

人和树一样,做像松树一样有内在品质坚强的人,要比在“温室”中生长的花朵要伟大的多了。因而我们要学习松树的正直、朴素、坚强的许多内在品质,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自古以来,多少人都赞颂过松树,把它们作为崇高的象征,我对松树总是怀有敬仰之心。你看,他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里,还是在坚固的土地上,只要有一颗种子——-不管你是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鸟的嘴里落下来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他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的生长起来,它们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们,洪水眼不没它们,严寒冻不死它们,干旱旱不坏它们,它们无忧无虑的生长,松树的生命力真强,松树要求得太少了!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15)

有人喜欢桂花,因为它很香;有人喜欢桃树,因为桃树的树枝婀娜多姿,好看极了,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可大家曾注意过不起眼的美丽的小草吗?美丽的小草虽然没有桂花那样香气迷人,也没有桃树那样有姿态,但它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它甘愿用自己的身体装扮世界,美丽的小草比牡丹更高贵,比荷花更高尚。

美丽的'小草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只要有阳光和土壤的地方都有它的影子。美丽的小草的内心世界几乎是封闭的,它从来不为外形的美丑而心烦。它所关心的是自己要设法活下去,为此必须和恶劣的环境博斗,以便长出坚韧的身躯,争得阳光的照耀,得到更多的养分。

它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们活一天就会奋斗一天,遭到践踏挺直腰板,死过一茬再度复生,拼死挣扎,绝无怨言。

我爱美丽的小草,爱它的顽强,爱它的无私奉献,更爱与它一样顽强的中华儿女。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16)

粉笔,这小家伙顽皮又可爱。一身雪白的衣服,短小又精悍,她整天在黑版上跳来跳去,自在又愉快。当她的裙边轻轻的在黑板上划过,留下一条条白色的划痕,一道道,一行行,组成了字,组成了文,祖国的幼苗在黑板前认真听课,学会了字,文,善,恶,美,丑,明白了祖国之大,事物渺小。她很自豪。

可是谁知道,在快乐的背后,她在伤心。她从一个年轻的姑娘,变成中年人,再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她的生命在一点一点的减少,减少。但她还是不停的写啊写,她知道,她的作用是教会幼苗知识,而不是整天无所事事,她越写越短,短的不能再用了,被人丢在地上。

老师,又何尝不是和粉笔一样,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而得到的回报却少之又少。这一生不知用掉了多少支粉笔,教会了多少学生知识,在讲台上讲了多少句话,用完了多少根红笔……每天两点一线,每天面对着还不甚懂事的学生,每天重复着自己的教诲,却没有不耐烦,而是勤勤恳恳的完成自己应做的事。当莘莘学子完成学业走到工作岗位而做出成就时,又有谁能想起当年教会他知识而含辛茹苦的老师?

我希望,幼苗长大后,记得粉笔——老师那牺牲自己,哺育他人的精神。


借物喻人的小学生(17)

夜晚,当我们乘车走在马路上时,你又没有想过,是谁让马路南无明亮?是谁让我们能在夜间看见前面的路……

晚上,我和妈妈买完东西回家。在路上,我们并不害怕,因为路边站着一盏盏路灯,它们像一排排士兵一样守卫着光明,不让黑暗侵蚀。马路是那样的明亮!它们每天坚守岗位,不怕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晚上却把光明奉献给大家。它们多么伟大!多么坚强!多么可敬!

白天,当我们走在洁净的马路上时,你想过是谁每天把马路打扫得干干净净吗?当然,不用想也知道是清洁工。他们每天拿着沉重的大扫把,扫着长长的马路,累得满头大汗,可马路却干净了,从垃圾满地到干干净净,他们多么辛苦!他们虽然辛苦,可他们从来都不请假,不旷工,忍着寒风的无情嬉戏,仍然坚持扫着马路,让马路更加干净!

路灯、清洁工都是一样的坚强、尽职尽责,他们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如果每个人都具有这样的品质,那么世界将会更加美好,人类的家园就会更加温馨、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