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合集16篇)
已风干的迷茫
2024-02-03 08:22:31
三年级
其它

年味(1)

“咻!”一道光直冲云霄,炸开了绚丽的花,远处钟楼伴着人们的欢歌笑语和阵阵烟花声,敲响了厚重的钟声,把年味传向远方。

经过彻夜的狂欢,再次醒来时已是中午,厨房的香味扑鼻,把睡眼惺忪的我的魂勾了起来,悄悄走进厨房,就只见姑姑表姐几个手忙脚乱的摆碗碟、盛饺子、为大年初一做准备,而厨房更像个云雾缭绕的桃源,氤氲着沁人的芳香,一旁的表姐看了,便调侃我道:“你都是个大男孩,也要过来搭把手啊!”然后我也就参加了这场热闹的“厨房动员会”享受云白色的蒸汽在我脸上抚摸的舒适;不久饺子就全摆在了餐桌上,而我也可以报答我的辛苦付出了;这让我感受到了年的美好与亲人给我的充实,我想这便是年味吧!

走出古朴的木门,迎面的便是满地的红纸屑与弥漫空气的火药味,两侧一望,便是焰火般的春联:张灯结彩迎新春,欢天喜地庆佳节。一旁几个小孩子跑过,拿着一炷剩半节的香点燃了各色的鞭炮,然后边跑到远处边捂住耳朵蹲下,等待炮竹的一声响彻云霄的“砰”这也是我小时经常做的动作与事情,想起那时脑袋里充斥着过年的欢愉与玩耍的舒畅便忍俊不禁;我虽然都是个初中生了,但我的童心却未泯,拿起炮竹便开始了玩耍,随着鞭炮声声响起,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也越来越重,我想这大概就是陪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年的年之味道,使我欢乐愉悦!

故乡的夜晚才是我最期盼的时刻,远处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映出绚丽的黄昏,而这还只是美丽画卷生活的开头,夜市的繁华才是浓墨重彩的地方:走入夜市,两排便是摆满了的小商小贩的商店与推车,要么卖着当地诱人的特色小吃,要么卖着小孩子独爱的传统或新式玩具,这个繁华环境让人觉得好不热闹;我们找到一个特色小吃店坐下,点了许多令我怀念的小吃,而长辈则一边品美食,一边话家常,看着身旁的亲人,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这场面亦是年味,我便伴着夜市小吃店里醉人的香气与和亲人在一起的热闹画面的暖心的“味道”度过了故乡的夜晚,为画卷盖上印章;这便是年味吧!

年味,若实若虚,有时只是饭菜与鞭炮的气息,有时却是亲人陪伴时的温暖,充斥全身、抚慰心灵。


年味(2)

年三十儿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厨房里一大早就溢出新年的气息,原来奶奶在炸丸子。

我如同一只小狗闻着香味飞奔向厨房,抓起一个刚捞起的丸子,迫不及待地吃了下去,丸子炸的金黄,冒着白气,丢进嘴里好烫呀,我忙伸手朝着嘴巴扇风,还没等把这个咽下去,又抓起盘子里的丸子。奶奶看着我,眼睛笑出一条缝。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的灯都亮了起来,一家人围在桌子前包饺子,我突发奇想,从抽屉里找来几枚新硬币,洗净了包进了饺子里,我笑着说:“谁吃到有钱的饺子,除了来年发大财以外,初一里,没有吃到的人,要无条件答应他一整天要求。”结果,初一,我给爸爸妈妈做了一天的端茶小弟。过了初一,就是去老家走亲戚互相拜年了,我最喜欢这个时环节,因为只要你说上几句吉祥的话,总能收获不菲的红包,但是最后妈妈总会把红包收走。说是帮我存起来,这么多年了,我也没收到妈妈给我的存折。

我也是乐在其中,在这一天里收到大把的红包,即使它们只能在我手中停留一天。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红包。


年味(3)

背倚着木门,木门光滑而灰溜,散发出冬日阳光般的温暖灶膛里柴禾劈哩啪啦地响着.爷爷咝咝地抽着烟,向灶里添着柴禾。奶奶在锅台上翻炒着,烟气很快弥漫了整个厨房,呛得我咳了出来。

像单调的素描,漫山遍野地萧索的颜色,铺天盖地地撒满了整个窗台,可即使是这样无事做的冬日,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有数不清的乐趣。运气好的时候堂哥伊东逮住一两只野兔子,这是让所有大孩子垂涎的事。而年纪略小的孩子就只能捧着皴裂的红扑扑的脸,鼻子一吸一吸地,趴在堂哥家的院墙上,听那杀兔子时野兔乱扑腾的声音,心里不知是激动还是惋惜。更多的时间孩子们会摆弄那两毛钱一盒的擦炮,一擦盒边沿,往冰面上一扔,只听啪的一声。冰面上就只留下一个小小的黑乎乎的印记。扔进空罐头瓶子里的声音更奇特,瓮声瓮气地嘭的一下。倘若多扔几个进去,罐头就常会震得打颤。各个村庄上此起彼伏的炸响的声音,算不上大,却大肆地炫耀着孩子们的快乐。

似乎吃食都总是别人家的好吃些。两三个孩子挤在厨房的矮桌子边,脚却不安分地踢来踢去。然后,每一个人一海碗面就端了过来,都挑了大块的鸡油在碗底,香得钻入骨髓。将粗瓷碗有缺口的一边转到另一边,香菜厚重的味道扶摇直上,趴在碗沿滋溜溜地吮吸一口汤,暖烘烘的。于是几个孩子埋着头呼哧呼哧,不亦乐乎。

到了傍晚,炊烟在远处一点点升了起来,直直的,不浓,略高一点时便渐渐地散了。于是,那绵长的亲切的呼喊声就悠悠地在空旷的田野、河岸上散开来了。浓郁的乡音,满蕴爱怜。若是喊了两三声依旧不见孩子虎头虎脑的身影,母亲或奶奶就拎着饭铲子奔出院门吆喝起来。袅袅的炊烟,模糊的喊话,一点点地漫漶,昏乎乎的甜蜜。而今我坐在教室的桌前,任凭旧年的声音无形地在脑海里出现,又带着不能再触及的遗憾流回往昔,怅然而美丽。


年味(4)

年味是什么?就是过年的味道,他往往很甜美,那可以说是每个人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了,在外面打拼的孩子们也可以回到家乡。可以见到阔别已久的父母。这怎么能说是不高兴呢?

"啪啪啪啪"在一阵鞭炮的响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大年三十。

那一晚,人们显得格外的兴奋。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或是在牌桌边,或是在电视旁,畅聊着这一年的收获和付出。在这一天晚上,也就是大年三十,没有人会觉得不开心,因为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前一年的快乐与悲伤,将全部被忘记。到这一天,我们只需要辞旧迎新。我们要迎接将要来临的一年,也就是全新的2018。在过去的2017年中我们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赶在世界前列。我们早已经不是几十年前那个被日本欺负的东亚病夫。在这一年尝过的所有酸甜苦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年味。

到了大年初一那天,则更加的热闹每个人都会等的家里等待各种各样的亲人来拜年。小朋友们的格外的兴奋。爸爸妈妈给他们买了爆竹而他们则在尖叫声中,点燃引线,然后等待那巨大的声音响起,他们四处欢呼雀跃者,一会儿跑到这一会儿跑到那,这就是小孩子眼中的过年。

而显然我们早已不是小孩。我们再也不会玩那种略显无趣的鞭炮,在这几年中,我能明显的感觉到,在我的身边年味已经在逐渐渐少,至于为什么,我的感觉是由于身边的智能手机。让亲人的距离变得更加的遥远。就是那种做做在一个地方。但是却每人手里拿着一台冰冷的机器。各自不说话,在群里发出那些拜年的消息。而脸上的表情也是僵硬的。大人们在打牌,小孩子们在看电视,青少年们每人拿着一台手机。这样距离怎么不会远呢。在以前,每年到快到12点时,所有的亲人都会把手中的事情放下,集合到大屏中。看那12点准时的烟花,但这两年来,我明显感觉到这减少了很多。所以现在需要我们做的事把丢失的年味,给找回来。

由于我们不太重视这种传统的东西,这几年来西方的节日,更在中国流行,使中国的传统节日被忽略。至于端午节这样的节日,更被韩国给抢去拿了专利。这时候中国人才意识到我们的传统节日正在逐渐从我们心中消失。他的地位也在不断下降。我们再也感觉不到那么浓的年味。我们只能感觉到每年的年味在逐渐的减少,减少。但是这一年的春节,我还是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从亲戚塞到我们手里的红包,可以看出,人们还在逐渐的重视春节,逐渐吸取前几年的教训,逐渐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希望年味能继续传承下去,而不是像这几年一样越来越减少。

年味是需要每个人体会的。他不是一种表面上的形式而是大家聚在一起,那种欢乐的感觉,它会使人忘记上一年的种种不快乐和遗憾,可以让人焕然一新的去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年味(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春节了,大街小巷中无不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可是话说年味是什么?这几天,这个问题数次让我陷入沉思。

农历腊月廿四是我国南方传统的小年,我回老家参与了“全员大扫除”的活动。年前大扫除,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天天向上”的美好心愿,因而十分有意义。我当然不愿闲着,主动申请清理楼梯。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老家有四层!不过,我调皮的堂妹妹给了我动力,她年纪小,个子矮,可还是兴冲冲地擦起了墙壁。她用抹布一遍遍地拭去墙上的灰尘,手臂有节奏地上下摆动着。她可没有充沛的体力,不一会儿,额头上就沁出了一层薄汗。可她并未停下,还时不时用挑剔的眼神望着自己擦过的墙壁,那神情似乎像一个艺术大家在审视自己的作品。我不禁嘀咕道:这小家伙平时淘气,该正经时没想到这么给力!不行,我得努力干活,不能落在她后面!言罢,我揉了揉酸痛的胳膊,操起扫帚继续干活。夕阳西下,余晖照映在我们的脸上,大家的笑容显得格外灿烂。看来年味,在于人们无限的希望和实际的奋斗。

到了腊月廿八,我随家人来到了商场购置年货。拥挤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不禁感受到人们对新春将至的认真态度。广播中一遍遍播放着《恭喜发财》等喜庆歌曲,使整个商场洋溢着欢欣喜悦的气氛;货架前人们仔细地挑选着年货,将一件件满意的商品放入自己的购物车。整个场面热热闹闹,饱含着人们对新年的期望,透露出幸福与温暖。原来年味,也在于盼望过年的气氛。

腊月三十除夕夜,一家子欢欢喜喜地齐聚一堂共进晚餐。餐桌上,大家相互敬让,长辈们不停地将油亮的肉块,可口的蔬菜夹到晚辈们的碗里,后生们也乐呵呵地为长辈们斟上饮料。气氛十分活跃,时而一个小段子也能令大家哄堂大笑。大人们还给孩子们开展“吃饭大赛”赢者获得大红包奖励,这进一步加强了饭菜的“清除”能力。在如此轻松的氛围下,菜越来越少,而大家彼此之间的亲情越积越深。看来年味,也在于一家团聚的天伦之乐。

很快到了新年。农历初一,吃过丰盛的早餐,我们开始走访亲戚。主人们都十分热情,又是端茶又是问候。望着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庞,我的心倍感亲情的温暖。因为不敢太劳烦主人,我们往往坐了一会儿就要起身去下一家,可主人们仍执意留一会儿。而到了动身的时候,不管我们如何表态,主人们又坚持将早已准备好的红包塞给我们这些孩子们,哪怕我们已经上了车,他们还是把红包从车窗间送过来。年味,原来也在于亲戚好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年味,是人们庆祝新春佳节的美好产物,它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向前的动力。经过几天的思考,我对年味的认识更进了一步,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也更深了一层。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年味历久弥新!


年味(6)

年,本该是没有味道的,可人们却赋予了它一种既特别又难以言表的味道。

年味就是大年三十前全家一起打扫房子,一起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随着妈妈一声令下,大扫除开始了,我们都开始卖力地打扫了起来。我负责扫地,妈妈负责拖地,爸爸负责擦玻璃。等打扫完后,我们才发现自己的脸上早已有了豆大的汗珠,脸上也不知有多脏,我们看着对方,都笑了。再看看那焕然一新、干干净净的房子,让我们特别有成就感,别提有多高兴了。打扫完房子,我们又开始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爸爸让我骑在他那有力的肩膀上,我来贴春联和”福“字;妈妈抱着妹妹,跟她一起贴窗花,那画面温馨极了。

年味就是除夕晚上那绚丽多彩的烟花爆竹。每年的除夕晚上,大人小孩子们都会聚在一起放烟花。那喷出的一道道五彩斑斓的烟花如同一朵朵绽放的花朵,可刚过一会儿,它们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我们小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就是鞭炮了,有的鞭炮好大一长串,点燃了之后就一直响,像冲锋枪一样,直到放完了才停止声响;有的直接扔到地上就会发出响声;有的要小鞭炮点燃之后再往远处扔,等一会儿就会发出”砰“的响声;还有的表面上像是一根棍子,要先点燃最上面,然后它就会燃烧起来,如同无数颗金光闪闪的星星从天上落下来一样。

年味就是除夕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一桌丰盛的年夜饭。饺子可是年夜饭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包饺子时,大人们通常会往饺子里面放一枚硬币,如果谁吃到了饺子里的硬币,就预示着他来年会发大财。就为了那饺子里的一枚硬币,我们小孩子们吃的肚子都快撑破了。不过每次吃到硬币,我就会把硬币拿出去给别的小朋友看,看着他们那羡慕的眼神,我心里还有一点儿小骄傲。吃完年夜饭,大家都会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那每年必播的春节联欢晚会,每到这时,平时不怎么熬夜的我们,也会等待着那十二点的钟声敲响,跟着主持人一起倒数。

年味就是那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大年初一我们小孩子们就特别想去亲戚家串门,不是为了吃亲戚家的糖果瓜子,只是想快点儿拿到长辈们发的压岁钱,嘻嘻,我们就是一帮嘴甜的”小财迷“!不管他们给多少,我都会视若珍宝。有了压岁钱,有的我会去买一些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有的我把它们攒起来,当零花钱用;有的会被爸爸妈妈拿走当压岁钱发给别的小朋友了,这是我最不想要的结果,呜呜!

年味不仅仅是年的味道,而是家的味道,还是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更是对团圆的期盼!


年味(7)

新年的钟声敲响,一切都披上了火红色的外衣。身上穿的喜气洋洋的红衣,窗外是千姿百态的窗花剪纸,门口整整齐齐地贴上了寓意吉祥的对联。

听妈妈说,在她们那一辈,过新年要拜年串门、祭祖、放鞭炮。而不少旧年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慢慢走出了人们的生活。

前几天,我在小区里的公告栏里看到了一张物业发布的“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公告。这确实是现在应该注意的事情,空气污染到了一定程度是不可逆转的。正当我和朋友谈论的时候,却在路边看到了鞭炮的碎屑。

长长的一条,如同巨龙一样盘旋在那里,深深地刺痛眼睛。在操场里,更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爆竹、鞭炮的垃圾。如同火的海洋。几个孩子嬉笑打闹着,把绚丽的烟花划出一道道弧线。火燃尽后便不屑一顾地扔在地上。

就是因为人们没有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才会一再地破坏规则,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让年味变了味。

在除夕的晚上,大约是凌晨了,晋江河边居然还有人在放烟花,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不仅污染了大气,更污染了河流。

我今天看了一个视频,同样是在晋江河边,几个人一起放鞭炮,可能是安全措施没有做好,起了大火。这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吗?

年味,不仅是幸福,更重要的,是环境。


年味(8)

“新年到,真热闹,穿新衣,戴新帽。”除旧布新,是年味;而我认为,年味更是“红红红”和“团圆”。

走出房门,一个接一个的“红”灯笼挂在树上、屋檐上,在阳光照耀下,射出一道道红光。时不时,一阵微风吹来,灯笼左右摇摆,正对我们招手祝福呢!

不光灯笼“红”,我们家门口的“租房客”——对联也是“大红大红”的。在“红”对联上,印着几个大字:青松翠柏送寒去,白雪红梅迎福来。红纸与笔墨相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除了灯笼、对联“红”,还有啥“红”呢?对啦!咱小朋友最“向往”的红包也“红”呀!令人高兴的“压岁钱”上总是穿着“红”外衣。有时,上面还会有一个大大的金黄的“福”字,它祝福我们在新的一年中,健健康康,天天向上。

现在,“红红火火”热闹了,让我们来“团团圆圆”吧!

大年夜,爸爸迫不及待地带着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火车上人山人海,我问妈妈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妈妈说:“过年了,在外的人不管多远,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家团圆!”终于到了奶奶家,一进门,我就喊:“奶奶,我们给您拜年啦!”奶奶乐呵呵地把我搂在怀里。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奶奶家也是“团团圆圆贺新年”!我的亲人们都来了!伯伯、姑妈、哥哥姐姐……大家围着大圆桌坐下来,全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叙着家常,品着美酒,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说着吉祥祝福的话,我的耳边都是欢声笑语。大圆桌上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窗外,鞭炮“啪啪”作响,礼花在天空中展出五彩斑斓的“花”,夜空在鞭炮与烟花的交织中变成了一个绚烂的大花园。看着这些美丽的烟花,小朋友们欢呼雀跃,全家人都乐开了花。

年味,有了“红红红”会更加完美;但是,有了“团圆”才会更加快乐!


年味(9)

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俞源老家,近距离亲近了传统的年味。

传统大年,排第一位的当然是吃的喽。过年最重要的菜非猪头莫属。俗话说:“有钱没钱,买个猪头过年”。猪头虽说其貌不扬,但是猪头肉却是传说中的美味。爷爷用力将煮熟的猪头掰开,把猪舌头、猪耳朵、猪拱嘴、猪脸等等不同部位的肉切成片。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片肉塞进嘴里。哇,那个美味啊,实在没有办法找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猪肉烧豆腐是另外一道超级美味。你们知道豆腐是怎么做的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首先要把黄豆磨成豆浆,再把豆浆放入大锅中煮熟。这时,需要“魔术师”--奶奶出场了。只见她把一小勺盐卤化开,倒进豆浆里,搅拌几下,过了几分钟,豆浆神奇地变成了豆腐脑。奶奶再把豆腐脑倒进一个木框里,盖上盖子,上面压上石头,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揭开盖子,香喷喷的豆腐就新鲜出炉了。

吃饱喝足了,就该去看大戏了。热闹的开场锣鼓后,孙悟空翻着斤斗上场了,他实在是太厉害了,几下子就把妖魔鬼怪都打跑了;画着花脸的将军,穿着鲜艳的铠甲,背上插着四面小彩旗,神气极了,正带领着士兵和敌人激烈地战斗;最受大家喜爱的,还是脸上涂着“土豪金”的财神,捧着一个巨大的金元宝,忙着给大伙儿拜年……

这就是我看到的新年,又好吃又好玩的传统大年。


年味(10)

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又到了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了。

今年,和往常一样,爸爸妈妈依旧要带我们回老家。而我的心里,却一百二十个不愿意,想着待在苏州。我一会儿以假期太短,作业太多为理由,一会又以春节太没意思,就吃顿年夜饭,讨几个红包为借口,想赖在这里,却被爸爸妈妈无情拒绝了。爸爸说:"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你怎么能不回去呢?就算年夜饭没意思,你也不能缺席啊!"我十分无奈,只好乖乖回家。

爷爷奶奶见到我们十分高兴,不停地问东问西,想知道更多关于我们的情况。一眨眼,就到了年三十,爷爷一大早便起床,开始写春联。他的手控制着笔,笔飞舞着,不一会儿,苍劲有力的毛笔字跃然纸上。接着,便是爸爸和爷爷贴春联了,只见爸爸的衣服上满是一条条胶带,爷爷还时不时地指挥爸爸,我忍不住偷偷笑了:平时威严的爸爸,也有被使唤的时候啊!奶奶和妈妈正在烧年夜饭,一阵阵扑鼻的香气从厨房里飘来。我觉得自己无所事事,便自告奋勇要帮奶奶烧火。我坐在灶前,添着柴火,边想着,好久没有这样的生活了,如果我真的不回来的话,也许会后悔吧!

到了晚上,全家人围着一张大圆桌开始吃年夜饭。大家叽叽喳喳地聊着天,边吃着香喷喷的菜,好不热闹!吃完了饭,便是大家看春晚的时间了。我陪着爷爷奶奶,一边看春晚里令人捧腹大笑的小品,一边陪着他们聊天。以前,我总是觉得我和爷爷奶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有很大的代沟,根本聊不起来。而今天,我却没有这么想,因为,即使是几十年的代沟,也被他们关心我,爱我的桥梁给搭建起来了。

已是深夜,十二点到来了!窗外响起了烟花爆竹声。望着美丽的烟花,我突然就明白了爸爸含蓄的话语——过春节其实并不只是吃顿饭,讨几个红包,而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的日子!

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奶奶那慈祥的声音:"天资啊!起床,吃饺子了!"迷迷糊糊的,我仿佛又闻到了饺子的香味,又好像包涵了奶奶的爱。

这,是年的味道吗?


年味(11)

年味年味,虽说是味,它却闻不出来,而是只能看出来,亦或是用心感受出来。

又逢过年,我回到老家,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时不时能看见鸟儿成对飞翔,花儿成对绽放,也常会见到零零散散几户人家,门前上贴着大红的对联。大人们都已开始收拾房屋,小孩们则成群结队地跑来跑去,时不时大吼着,不耐心的迫不及待已经穿上了过年的新衣服,和同伴们打闹着。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走着走着,便到了我的老家。客厅是干净整洁的,耳旁还能听见火星炸裂的噼里啪啦声,不难猜出,外公为了接待我们,又开始整天忙活起来。父母亲一到,就带着两三岁的弟弟去见外公了,而我则坐在客厅的火炉旁,望着那电视,想起了老家重建后,第一次来这儿的情形。

老家重建前,跟用水泥简陋建成的屋舍几无差别。重建后,面貌焕然一新,最重要的,是多了这个火炉和电视。于是重建后第一次来这的除夕那晚,我们一家人便围着那火炉,看着春晚,一同大笑,一同感动。

忽的,眼前黑了下来,电视也黑了。

“又停电了啊。”外公拿起手电筒,走进厨房烧起柴火来。

我们也闲的没事干,便打开手电筒,四处走动,观赏这个新家。家也赏完了,我就带着表弟亲弟到前院玩,又看到其他人家灯也都是暗着的。唯一明亮的,似乎就是那皎洁的月光了。

一声巨响突然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随之而来的,是星空中那绚丽的光彩。不知是哪一户人家耐不住寂寞,将那烟花送入天空,给我们近百十户的人家观赏。

我的家人闻声也来到了前院,就这样在月光下一同观赏这美丽的画卷,暖意融融。

用心去感受,才会知道哪里年味最浓,那便是家。


年味(12)

我背靠着粗糙的木门,感受冬日的暖阳,倾听灶膛里的木柴劈哩啪啦的响声。爷爷咝咝地抽着烟,向灶里添着柴禾。奶奶在锅台上翻炒着,烟气很快弥漫了整间屋子,直呛得我咳了出来。

春节,在中国是最重要的日子,外出奋斗的人们挤上塞得满满的火车,向着最初的地方——家。回到家里,和亲人吃顿饭,一起晒太阳,聊聊天,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饭好喽!”奶奶的喊声很爽朗,似乎能传到村子的任何一个角落,给一个在田里撒野的孩子回家的讯息。餐桌上已摆好了碗筷,几盘简单朴素的炒菜,不停地冒着白气,在中间有一盘刚蒸出来的年糕,白色的糕上印了几朵红色的花,让年糕显得不单调。

我心里的年味,就是这年糕的味道。每当快要过年时,奶奶就会找来一些村里的人,一起做年糕,有时候我会在一旁看着,总想快点吃到年糕。奶奶拿来一个大桶,将混合的糯米和粳米倒入,加水淘洗。等它晾干后,和几个人一起磨米,我有时候也会凑个热闹,想帮忙磨米,却发现自己根本推不动巨大的石磨,我小时候很佩服我奶奶,认为她是超人,才能推动这么重的石磨。

磨完的米粉会倒进蒸桶里面蒸熟,这时候总会有一个老爷爷来帮忙,据说是因为经他手蒸出来的年糕会更好吃,但是大人们从不让我靠近蒸炉,怕我烫伤,所以我也不知道这位老爷爷是施展了什么魔法,让年糕这么好吃的。

最后就是打年糕了,奶奶把蒸熟的米粉放入石臼中,几个人轮流打米粉,奶奶平时看着瘦弱,挥起木锤来可是毫不逊色于青年人,木锤带着呼呼的风声打在年糕上,把温暖,亲情都融入到年糕的年味中去……

现在有的人总觉得年味淡了,其实年味一直都在,在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不同的年味,轻轻一触就会被发现。


年味(13)

冬末,一个冷冰冰的节气,但在这样的时节里,却有一个喜庆红火的节日——春节。

过春节,也称作过年,过年最重要的就是年味。年味是什么?年味就是一家人团圆的喜庆氛围、年夜饭的餐桌上香气四溢的可口饭菜、点燃的鞭炮发出的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如果要问人们心中不同的年味是什么,大人们我不清楚,但孩子们心中的年味一定是烟花。每次春节,孩子们早早地便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烟花,与朋友们相约在除夕深夜来尽情地燃放。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点燃烟花,所有人紧紧地捂住耳朵,只见烟火随着一声声巨响冲上云霄,金光四射,犹如金菊绽放,璀璨了整个天际。无数朵烟花把夜空装点成姹紫嫣红的花园,绚烂的火花从天空坠落,仿佛等待着人们许下新年愿望。

孩子们点燃手中的烟花棒,一朵朵小花冒出头来,星星点点,犹如夜空中的星光那般闪烁。他们拿着烟花棒画圈,挥舞,跳跃,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笑容。他们纯真的笑声使新年多了几分年味。

现在的空气污染严重,很多地方不允许放烟花了,孩子们只好边吃年夜饭边看春晚。看着桌上摆满了饭菜,老老少少都充满了食欲。在饭桌上,家人们互相道些祝福的话,长辈给孩子们发些红包。孩子们每每接到红包,都笑容满面,也就更有了食欲,一大桌子菜没多久就被消灭光了。一家人坐在椅子上看着春晚,聊聊这一年的生活,期待着明年的生活,不时发出阵阵欢笑。

年味,是一家人欢聚一堂的热闹;年味,是小孩收获红包的喜悦;年味,是烟花绽放的美丽。我向往着这温馨的年味。


年味(14)

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团圆。年味儿更是我们文化和情感的象征。

年味是甜甜的味道。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是亲人团聚,亲情凝聚的方式,它是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它是“年的灵魂”。还记得小时候,每到春节,外婆总要带我到古镇上,买上一小罐麦芽糖,还总会先让我尝一口。那麦芽糖入口即化,甜而不腻,甜在了我的心头。我想,这就是年味。

年味还是一抹绚丽的红。临近春节,街道上多了一些颜色。道路两旁的路灯上,挂上了鲜艳的红灯笼和中国结,到处洋溢着喜庆。各种各样的红,充满了大街小巷。街上的店铺也早早地关了门,大家都在等待春节的到来。中国的年是一个红色的年,年味自然是这中国红映衬下的喜庆和吉祥。

过年,当然少不了放鞭炮和各种活动。我想,正是因为现在有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我没有怎么听见烟花爆竹的响声。但与此同时,我有些许怀念烟花绽放在空中的绚丽多姿;怀念许多人一起,捂着耳朵,皱着眉,却仍努力地抬起头,仰望着烟花绽放;怀念着手中拿着烟花棒,左右乱挥的感觉。鞭炮声是春节具有代表的声音,古镇上唱戏的声音也同样如此。古镇上早早搭好了戏台,每日下午,许多老爷爷老奶奶坐在台下,津津有味地看戏,我也去看过,但可悲的是,我并没办法看懂。但它依然是我记忆中年的味道。年味是热闹嘈杂但幸福的声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年味儿不似从前那样浓厚。但是,在春节欢聚一堂,是每个中国人内心向往的,年味永远在我们心中,它会继续延续、发展下去。


年味(15)

年味,是一种属于中国人的独一无二的味道。它不仅对故乡美食在味蕾上的体验,更是对过年气氛在精神上的感受。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每个人都会在过年的时刻,体验到那份属于自己那份的年味。

年味最浓的那天,莫过于大年三十了。大伙一整天都在忙碌中体味着年味。早起,首先要扫尘,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扫个干净,算是除旧布新,讲将一年中的晦气、霉运扫出去。接着便开始贴春联,首先看横批是从左往右书写的,所以上联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然后看上下联末尾的字是平声还是仄声。最后小心翼翼地将上下联贴到门上,力求左右对称,然后便大功告成。借接下来就该买菜,为晚上的年夜饭准备起来。年味渐渐浓了起来。

忙碌的一天结束了,天色渐渐安了下来。到了晚上,亲朋好友陆陆续续地来了,大家有说有笑的,将一年内发生的趣事说出来分享。大家围坐在桌前,看着春晚,品尝着故乡的美食,蛋饺象征着招财进宝,百叶包肉也象征着发财,而黄豆芽则被称为如意菜……在此时此刻,一年内所有的烦恼都被洗去,剩下的是团圆的快乐,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众人举杯,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大人们团圆饭吃了许久,小孩子却早已等不及了——他们还等着赶紧给长辈拜年领压岁钱呢!终于,大人也看出来孩子们的心思,拿出红包给小辈,孩子们欣喜若狂,赶紧把红包藏了起来,生怕被别人拿走了。大人们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磕着瓜子,还有些人在打麻将。每个人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每个人都不感到孤单与寂寞。这一年就在爆竹声雨欢笑声中度过了。

这就是年味,它离我们很近,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关于年味的美好记忆。


年味(16)

每年新年,大家家里都是其乐融融的,每年过年,家里都会打放鞭炮吃年夜饭。

一过年,家里人都会回到乡下和老人过年,我家也一样,每年过年我家里人都会回家过年,吃年夜饭。想到过年的时候,家里尤其热闹,大人小孩都回来过年,每年过年,我的外婆都会早早的地起来给我们做好吃的,我们起来之后去吃饭的地方,外婆就已经做好了早饭,外婆做的早饭可香了。每年过年,晚上的饭最为重要,晚饭最为丰盛。每年过年,我家晚上都有鸡汤、鸭汤、米粉肉、肉丸子、丰盛极了。你们家每年过年又有什么菜呢?

仔细想想,其实年味很多。都饱含着新年的温馨美好。想象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子边吃饭,虽有些挤,但是谁都互相夹菜,这种温馨,只有在过年时,我们才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