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蚕(汇总5篇)
娱仙
2024-04-25 00:30:34
其它
其它

描写蚕(1)

在淡黄色的卵中,她昏昏欲睡。在春天来临时,她渐渐睁开朦胧的睡眼,开始一点点破卵而出。她小心翼翼地蠕动着,黑色的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可爱的样子,像一粒会移动的芝麻。但是她却只能呆在那面积不大的盒子里。

她渐渐地长大,开始蜕皮。蜕完皮后的她变成了一个肤色雪白、身材姣好的小少女,对自由的向往,对世界的探索欲日渐增大。她在鲜嫩的桑叶上一边啃一边蠕动,时不时地仰起头到处看看,也许她所看到的世界只有那雪白的墙壁和对她来说很高的纸盒边缘。

一段时间后,她不再仰头看看周围了。是失望了,还是疲倦了?她也开始不吃不动,就像一位沉睡的睡美人,白白胖胖的身体就开始变得透亮了。再经过一次蜕皮后,她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那是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她想把自己关在这突不破的网里面。

但是,她还是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她做了许多梦,有关于她在草地上散步的梦,有关于她沐浴在和风中的梦,有关于她懒洋洋晒着阳光的梦……

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懂得了生命的可贵。

一觉醒来,她不再消极地面对生活,她要拯救自己。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织的茧丝一根根咬断。果然,热情的光芒向她投来,像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鲜的空气如一杯美酒使她陶醉。

她奋力一挣,感觉自己的身体轻轻地、飘飘地,被空气带动着。她简直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了翅膀。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织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

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


描写蚕(2)

前几天,我带来了蚕宝宝。

我给它们喂桑叶,它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桑叶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桑叶来。虽然我喜爱它们,可我胆子却很小,只敢摸一下。

蚕宝宝一共有六只,身上有两个小黑点,头上还有一双眼睛,身子下面有许多小脚,爬来爬去,真吓人!但是蚕没有骨头,因为它们吃的都是大叶子。蚕宝宝好能吃啊!一会儿一片桑叶就吃完了。蚕呢,却舒舒服服地睡着了。

我的小蚕其中有五条母的,一条公的,母的身上有九节,公的身上有十一节,母蚕身上有点,像穿着花衣一样,公蚕没有花纹。母蚕脚上有毛,公蚕脚上却没毛,这是为什么呢?只要是母蚕,就可以接卵,生小蚕了。

我喜欢我的蚕宝宝!因为它是离不开我的好朋友!


描写蚕(3)

一、蚕卵孵化了

刚生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的,用放大镜看起来是扁扁的,有点椭圆,用尺量一量长约1毫米左右,若一直放在常温下会逐渐变成紫黑色。

二、蚕的生长

1、 蚕的食量很大,从蚁蚕开始,就一天到晚吃个不停,也生长的很快。每隔数天,会停止进食、静止不动,好像睡觉一样,这是眠,然后是蜕皮,这样的过程会重复四次,也就是蜕皮四次后就会开始吐丝结茧

2、 蚕头部的颜色开始变深,表示即将蜕皮。蜕皮后的蚕,皮肤看起来比较嫩,身体也比较大。

三、蚕的吐丝和结茧

1、蜕皮过后,蚕变得不爱吃桑叶了,身体也会变短一些,同时,体色会变黄,呈现透明状,皮肤紧绷,可能是要开始吐丝结茧了,这时要为它们准备小格子,以便结茧。

2、蚕喜欢在角落吐丝结茧。

3、发现蚕即将吐丝,最好在饲养盒里用纸板格成许多方格,让蚕能在格子里吐丝。

自从科学王老师告诉我们,这学期要开始养蚕宝宝了,我就盼望着早点拿到蚕宝宝。终于有一天,我拿到了蚕宝宝的卵。蚕宝宝的卵像黑芝麻一样,我心里想:蚕宝宝不是白白胖胖的吗?怎么它的卵却是黑糊糊的呢?于是,我带着这个疑问开始养蚕宝宝。 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要打开盒子看看蚕宝宝有没有出壳?在我的关心下,过了几天,第一只蚕宝宝出壳了。刚出壳的蚕宝宝叫蚁蚕,全身黑糊糊的,很像一只小蚂蚁,我又想:这蚁蚕怎么变成白色的蚕宝宝呢?于是我又开始观察蚕宝宝了。 过了几个星期,我的.蚕宝宝慢慢的长大了,颜色也从最初的黑色逐渐变成了乳白色。这回我才明白:蚕宝宝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白色的,要变成白色的一龄蚕是要经过好几个阶段才会变成的。 后来的几个星期里,蚕宝宝吃桑叶的速度越来越快,一片桑叶放下去,蚕宝宝就会把身子蠕动过去,大口大口的吃着桑叶,不一会儿,桑叶上就会出现一个个小洞。我每天都要给它换桑叶。 又过了几天,我看见盒子里有一个白白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蚕宝宝结茧了。虽然,蚕宝宝现在还没有从里面出来,但我相信,从里面出来的一定是一只漂亮的蛾。

前几天我从科学老师那儿要来了一群可爱的蚕宝宝。我把它们放在铺满桑叶的盒子里,每天帮它们收拾“房间”,清理它们吃剩的残叶。刚出生不久的蚕宝宝,颜色灰白相间,形体比蚂蚁略微大些。在我的精心呵护下,它们很快长得胖乎乎的,白色逐渐增多,灰色开始变少。每当放学回家,我总记得及时给蚕宝宝换上新鲜可口的食物。蚕宝宝吃食可有趣了!我刚往里面放进桑叶,它们就迫不及待地爬到桑叶旁争先恐后地抢占“座位”,有的从桑叶的边沿吃,有的从叶子的中心啃,有的则喜欢钻到叶子的背面去嚼,真是吃法各不相同。但愿蚕宝宝越长越壮,长成又白又胖的蚕姑娘。观察日记的开头很自由。事情是怎么开头的,作文也就怎么开头。其实不要为作文怎样开头烦恼。把蚕宝宝当宠物养。写蚕宝宝的颜色、样子、变化,看“我”观察得挺仔细的吧。专门观察了蚕宝宝的吃相,所以,专门写蚕宝宝的吃相。把它们当作人来写,是用了拟人的手法。打比方,把可爱的、胖乎乎的蚕宝宝比喻成白胖的姑娘。(二)一天放学后,我突然发现蚕宝宝不吃也不动,我以为它们病了或者死了,伤心得直掉眼泪。爸爸告诉我,蚕宝宝并没死,只是要蜕皮了。我将信将疑地趴在纸盒旁看个究竟


描写蚕(4)

前几天,天天哥哥来我家里玩,还带了几只又肥又大的蚕。我兴奋地不得了,它们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白色,还透着一点青色。

它们最奇特的`地方时头,头是圆圆的,而且邹巴巴的,真奇怪。我还观察了一会儿,里面还有蚕宝宝呢!它们的身体不到一厘米长,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我本来还想清理一下盒子,看来别清理了,蚕宝宝太小了,看不清楚。”

他们觉得,天底下最好吃的美食是桑叶,它们吃桑叶的时候,是从边缘往里面一点一点吃下去,妈妈说这就叫蚕食,动物有动物的语言,当然,动物也有动物的方式。

等它们长大,还会吐丝、结茧,有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描写蚕的一生。


描写蚕(5)

传说,黄帝的妻子发现了一种昆虫,它的幼虫吐出的丝很有韧性,于是试着养在家中,用它吐的丝织成了美丽的绸缎。这种昆虫便是蚕。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它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但蚕确是一种有用的动物。

蚕一般春天开始生长,秋冬死亡。初春三月,春暖花开,桑树长出了嫩芽,而小蚕也爬出了那小而黑的卵壳。它们破壳而出时,只有一只小蚂蚁那么大,因此又叫“蚁蚕”。蚁蚕只能吃最嫩的桑叶,吃桑叶的样子也很有趣,像开隧道似的一直向前吃。有时,两蚕同时吃一片桑叶,一下子碰到头了,于是我让你,你让我,那互相谦让的样子,实在惹人喜爱。

蚕的一生中要经历四次蜕皮,每蜕皮一次,就成熟一些。第一次蜕皮太不引人注目了,只能看见一团黑黑的“壳”在刚蜕完皮的蚕旁。蚕蜕完皮以后比原先大了一些,变成黄黑色的了。过了几周,它又要换上一套新衣裳,只见它们的头昂得高高的,什么都不肯吃,只是用嘴一个劲儿地磨着。它们磨破了嘴边的皮之后就探出头来,再用力地一点一点往外挤,好不容易从皮中钻出来时,己变为黄白色的了。蚕第三次蜕下的皮又比第二次稍大一些,也更白一点。此时它们已有六七厘米长,每天都必须换许多桑叶,才能保证它有充足的食物。

最后一次蜕皮之后,蚕变得更白了。这段时间。它们的食量很大,吃完就要再喂。不仅要有足够的桑叶,还要注意温度,要防蚊虫叮咬,而且不能让烟熏着,同时又要及时清除蚕粪,养蚕人很是繁忙。但这辛苦绝非白费,不久蚕就将以吐丝来回报养蚕人的`关爱了。这时,把它们放在容易挂上丝的地方,它们就不断吐丝,身体越来越透明,而丝也越来越厚,直至盖住了蚕那娇小的身影……几个小时后,它们吐出的丝便形成了一个酷似白蛋—只是较小些的绒球,这便是蚕茧。

几天后,蚕就化为蛹变成蛾钻出来。它闪出来之前先往茧上吐些酸性物质,弄出一个洞来,再慢慢地钻出来。稍后蚕蛾就开始产卵,产卵后不久就将结束自己的生命了。它们看着产下的卵,欣慰地死去。蚕卵又将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季……

蚕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它给人们的贡献却不小。它吐出的丝可制成天然丝线,是缝制衣服的高级材料。用这种丝制成的衣服既轻便又柔韧,是人造丝绸所比不上的。古时我国曾以“丝绸之路”铺出了与海外友人的友好交往之路。即使是看似无用的蚕粪,也可作为中药,对治疗某些疾病有妙用。蚕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好处,我非常喜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