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的作文(必备19篇)
燕儿悠悠无影踪
2024-05-26 02:16:33
其他
话题

关于糖的作文(1)

瑞安自古已有千年历史,因此,小吃文化极多。今天我们就去探访一下吹糖人。

来到小街,一位阿公正在卖糖人,边做边卖,十块钱一个。整个小摊就是一个柜子,最上面的架子是用来放完成的作品的;中间的三个柜子,一个放现金,一个放绿色的纸片,还有一个放黄色的纸片;下面的三格是装麦芽糖的,有红、黄、绿三种颜色,新开格子还有煤油灯在燃烧,让糖变软,变得更好塑形。此时,架子上正摆着几支糖人。有公鸡的,有黄鼠狼头葫芦的,也有孔雀开屏的。各形各色,栩栩如生。

这位阿公已年过半百,但手脚还是那么利索。他手上布满皱纹,一道又一道。从阿公的口中得知,他已经做这个手艺二三十年。当谈到吹糖人这个手艺时,阿公长叹一口气,目光暗淡地说:“做这个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喽!”是呀,这些街上小吃开始没落了,我似乎也有一点失落。

只见阿公用小棒子搅拌黏糊糊的绿色麦芽糖,取出一团,搓成一个圆球,拉出一根,一弹,断了。他往里吹,圆球渐渐变大,阿公用木棒往里捅,把管口给扔掉。又做一只公鸡,公鸡有着红色的身子和黄色的小翅膀,我的糖人,做好了。

糖人不仅是空心的,还有声音呢!那是一个口哨。阿公拉出一段红色的麦芽糖,让它变成空心的,在中间开了一个口子,口哨就做好了。含着它使劲一吹,口哨发出响亮尖利的声音,实在太棒了!

从公鸡的尾部开始吃。从里面吸进一口甜甜的空气,心旷神怡。咬一口,甜味在口腔里舞蹈,荡漾。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美食——吹糖人。它不仅好吃,还耐看呢!


关于糖的作文(2)

今天,妈妈带我去了河坊街,那里是杭州著名的旅游一条街,有很多有趣的传统民俗艺人。我看到了捏泥人,蒸定胜糕、炒龙井茶,剪纸……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吹糖人。

吹糖人的叔叔是一个中年男人,小平头,头发已经有点白了。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棉袄,外面套着一个围裙,端坐在摊位前面。

他一手拿着细细的小竹棍,另一手用竹棍挑起了奶白色的糖浆。他把糖浆用两根棍子拉直,使它软软的,像一条毛巾。然后,他抽出挑起糖浆的棍子,用手把挑起的糖浆搓圆,就像一个大泡泡,看上去很好玩。

接着,叔叔用右手拿住圆球,左手大拇指往圆球里面掏出一个洞来,再把洞口用糖浆封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中空的圆球。他又在圆球中间用两个手指头稍微用力,使这个圆球变成一个八字的葫芦形状。我以为这样就做完了,没想到神奇的在后面呢!

叔叔从圆球封顶拉出一根细长的糖浆管作为葫芦蒂,还把葫芦蒂作为吸管对着口子吹气,边吹边握着这个造型,渐渐的,葫芦的两个圆球就渐渐鼓了出来,好像里面都装满了空气。我看了觉得很奇怪,这么细的蒂,怎么能吹进这么多的气?我也好想回家用超轻粘土替代糖浆试一试。

最后,叔叔用一根长长的竹签串进了葫芦洞里,这样一个吹好的葫芦就完成了。

我觉得吹糖人真神奇,真有趣!


关于糖的作文(3)

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小贩们肩挑担子走街串巷,担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有一个大勺,中间放满了糖稀(麦芽糖溶化所得)。

木架分为两层,每层都有很多小插孔,为的是插放糖人。这玩艺儿好看、好玩,玩完后还能吃,一般孩子都喜欢,见着就走不动了,不是缠着大人要买,就是跑回家去要钱,实在没钱的也不肯离去,眼巴巴地盯着这些糖人。

小贩就用小铲取一点热糖稀,放在沾满滑石粉的手上揉搓,然后用嘴衔一段,待吹起泡后,迅速放在涂有滑石粉的木模内,用力一吹,稍过一会儿,打开木模,所要的糖人就吹好了。再用苇杆一头沾点糖稀贴在糖人上,就大功告成了。糖人有各种形状,什么小鹿、金鱼、耗子、灯笼等,最惹孩子喜爱的是孙猴。

听老人讲,早些年有走街串巷吹糖人的,为了让生意好做,糖人可以不必用钱来买,而是用牙膏皮来换。两筒牙膏皮可以换一个孙猴或是其他的小糖人。这一着颇受儿童欢迎,常常有小孩子把家里没有用完的牙膏挤出来,用牙膏皮去换糖人吃,即便挨打也觉着甜滋滋的。

吹糖人艺人多为流动制售,每年除6、7、8、9四个月因气温高、湿度大不宜吹制外,晚秋、冬季、早春等季节皆宜,以冬闲时节为最佳。一般艺人走乡串村制售,逢节庆、庙会等群众聚集活动的场合,摆摊制售。

传到现在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希望吹糖人儿和剪纸、年画、泥人等东西作为传统文化艺术,能够受到人们的关注,能够有人继承和发扬他们,把这些古老的传统手艺保存下去,流传下去。


关于糖的作文(4)

光从字面意思上看,我想象中的吹糖人是先捏一个糖人,然后再用嘴吹干,感觉很累,但事实证明我大错特错。

我去磁器口玩,一边走一边想着,到底是啷个(方言)吹的,不可能像气球一样吧。嗯,不可能。不过我又发现我错了,旁边有一个吹糖人的老爷爷,也不知道他怎么整的,从一个糖块里吹出了一个大糖泡,只见老爷爷又捏了几下,嘿,出来了一个葫芦,插在一个竹签上。那葫芦是空心的,半透明,上面由红渐变成黄,还挺晶亮。我的好奇之火立马燃起,瞪大眼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goodgoodstudy,daydayup对不起,串上了。

老爷爷从一个盒子里扯出一个糖块,做成碗状,不知怎么鼓捣了几下,糖块被拉出一个吹嘴,老爷爷开始往里面吹气,糖充满气体,变成糖泡。这时,老爷爷使出绝招,神捏大法!他先扯住糖泡的一端,轻轻一拉,糖泡立马变形,凸出一块。老爷爷又不知怎么鼓捣了几下,弄出了个兔头,不是栩栩如生但是可以认出是个兔子。接着,老爷爷又在糖泡下方拉出一块,但不是很长,上粗下细,一看就是条腿,拉了四条。最后老爷爷捏出一个球一样的兔尾巴,折下吹嘴,用一根竹签穿了上出,拿去叫卖。

根据我的瞎推理,我认为吹糖人最难的是捏。每一次必须把控好力度,力小了没形状,力大了捏扁了。而且在做的时候要控制好时间,所以我很奇怪,所有糖人都是插竹签时干的,是什么原理?

手艺人,不靠别人,只靠技术。都是自己练的,就像吹糖人。


关于糖的作文(5)

夕阳西下,放学后我急匆匆往家赶,突然看到街头有很多人围拢在一起,里三层外三层的,最外面的人伸长脖子,踮起脚尖,拼命朝里看,里层的人还不时发出“哇哇”的惊叹声。好奇心驱使着我,我一定要探一探究竟!于是,我利用自己瘦小的特点,挤进了人群。原来,被大家围在中心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吹糖人的老爷爷。只见老爷爷穿着的蓝色上衣虽然洗得有点褪色,却非常整洁。他小麦色的皮肤,清瘦的脸上目光如炬,皱纹好像柔柔的水波纹布满了他的额头。老爷爷的手背满是褶皱,树根一样的血管微微突起,手指十分修长。

只见老爷爷首先用一根小木棒戳进装有糖稀的碗里,轻轻地搅拌了几下,挑起了一块透明的糖稀,放在左手的手心里,用右手盖在糖稀上不停地搓来搓去,揉成一个圆球,然后用大拇指在圆球中心按了一个坑,左手的指尖轻轻捏住圆球,开始快速地转动,边转动边小心翼翼地将坑收紧,并且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从封口处扯出一根细长细长的糖棒。突然,爷爷猛地咬断糖棒,嘴巴含住剩下的糖棒,鼓起了腮帮子,慢慢地开始吹气,这时糖稀就像气球一般,慢慢膨胀起来,变得更加晶莹透亮。老爷爷把气球似的糖稀半握在左手的手心,右手手指仿佛绣花一般飞速地运动起来,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捏出了四肢,然后捏了脖子、头、耳朵、鬃毛;一眨眼的功夫,一匹栩栩如生的骏马就出现在大家的眼前了。只见这匹“糖”骏马前蹄稍稍弯曲,后蹄向后蹬,仿佛奔驰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接下来,老爷爷用一个小小的刷子,粘了一点红色的颜料,在马头上轻轻刷了几下,马头的鬃毛立刻变得红艳艳的,染了色的骏马变得更加逼真了。最后,老爷爷用一根细竹签,轻轻插进了马的肚子,把用竹签扎好的马插到了架子上。只见架子上插着形态各异的糖人,有龙、老鼠、猪、孙悟空等等,一个个都玲珑剔透,惟妙惟肖。

这时,暖暖的阳光照到了老爷爷的脸上,他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他满怀深情地看着他的作品,似乎在看着自己的孩子。周围的人纷纷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不少人都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这个吹糖人老爷爷多么心灵手巧啊,我想,他一定也是经过勤学苦练才有这样令人叹服的手艺吧。我真佩服他!


关于糖的作文(6)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慈城古县城游玩。

一进入慈城古县城的城隍庙,就被一个花花绿绿的糖人摊吸引住了,我连忙向前一步看了起来。只见卖糖人的是一位老大爷,他先从无色的糖堆中抓起一把糖,又从绿色糖堆中拿出一点糖,和起来,再从糖的一端拉出一根长糖丝。这时,最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卖糖人的大爷把那根糖丝含在嘴里,往里吹气,只见刚才还瘪瘪的糖球竟一下子变得圆滚滚的,再粗略捏几下,一匹漂亮的骏马做完了。接着,他又拿出一块红色的糖,卷成一个卷,在上面开个口,用铅笔捅一下,再在中间开个口,一个糖做的口哨就成型了,卖糖了再把口哨粘在马身上,这样一个带口哨的骏马就完成了,买主接过糖人,付了钱,便吹了起来,“嘟、嘟、嘟”这哨声清脆响亮,一点都不比一般哨子差!

我的心里痒痒的,于是向妈妈要了十二块钱,订了一个大龙虾。只见卖糖人拿了一块粉色的糖,捏成一个香蕉的形状,加上一块绿色的透明的虾黄,再加上两个巨大的大钳子,稍微修整了一会儿,再按上一个哨子,一只栩栩如生的大龙虾就做好了,我连忙迫不及待地吹起来:“嘟——”真好听!

哨声,欢笑声,一直回荡在城隍庙的上空。


关于糖的作文(7)

童年的趣事好似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有一件事一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想起它,我便会暗自发笑。

在我六岁时。一天早上,妈妈带我到她朋友家玩,一位热情的阿姨带我去买了一支棉花糖。那棉花糖白白的,可真好吃啊!我吃完后化还想吃,可是妈妈说我不能吃太多甜食。出于无奈我只好不吃了,其实,我早已有了主意……

傍晚回到家,妈妈把我放到一边,开始做饭了。我偷偷来到房间,拿出被子,拉开拉链,拔了许多棉花,我又拉好拉链,小心翼翼地把被子放回原处。我悄悄来到水龙头把棉花弄湿,可一看,还不像,对!棉花糖应该是甜的,应该放糖。我乘妈妈没注意,悄悄地把糖拿走了。我于是放了糖进去,把它烘干,可我怎么吃都不是个滋味,和买来的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啊?这时的我真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妈妈看见了,我只好无奈地招供了,妈妈听了哭笑不得,摸着我的脑袋说:“傻孩子”。

虽然这件事过去这么都年了,可是我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呢!


关于糖的作文(8)

口水直下三千尺,我也要吃糖人,糖人好吃,制作工艺也叫人赞不绝口。

北京就有很多卖糖人的,这些手艺人在路边摆一个小摊:一口小锅,里面是糖水,黄黄的,但又有些金灿灿的,透明,无香。你会觉得虽然不香,但是好吃,不香绝对不是美中不足。

这些手艺人最厉害的是吹糖人,他们会从锅里弄起一小点糖,一小头拉长,拉得很长,几乎要拉成丝了,这时热糖冷却了,变得脆脆,就把糖丝放在锅沿上,大拇指与三指配合,轻轻地一弹,丝断了,丝中间还有了一个小洞往里吹气,也不知道这小洞是从何而来的,一拉,为什么会有小洞,我一直很不解,手艺人真是绝。接下来,谁买糖人手艺人就把吹口给谁吹,自己把另一头拿在手上,让拿吹口的人吹气。手艺人可以做出十二生肖里的动物样子等,就拿牛来说吧,手艺人专心致志地做着,十分从容,一点也不紧张,牛头,有了,牛角,被手艺人用手提了出来,尖尖的,好像往前撞上去就能伤人。牛大大的身体也出来了,大大的肚子,又提出了一条摇晃的小尾巴,好像正在驱赶蚊子苍蝇,最后四只脚出现了。牛身体里全是吹进去的空气,但还是活灵活现,牛的特点一样不缺,还能感受到牛的那股倔强劲儿,牛跟真的一般,手艺人真是绝。

最后,再用一根竹签子串在牛上,我吃过一次,甜甜的,说味道很平常吧,确实也是,但是我觉得还是挺好吃的,样子也挺好看。制作工艺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很难,手艺人很绝,那是通过他们的不断练习才得到的,如果你也想当一个手艺人,那你就坚持练习吧,当然,做任何事都要坚持,就可以像手艺人一样绝了。


关于糖的作文(9)

看见我的题目,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听我讲一个吹糖人的故事吧!

据说,吹糖人的祖师爷是明朝大臣刘伯温,朱元璋为了把皇位一代一代传下去,火烧功臣阁。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位挑糖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从此,隐姓埋名地卖起糖来,刘伯温头脑灵活,很有创造性,后来把糖做成了讨人喜欢的小动物,并耐心地教大家这门手艺。于是,做糖人的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了下来,这个手艺据说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吹糖人是怎么做呢?别着急,听我说先准备原料:饴糖。将饴糖放锅里加热到合适的温度时,揪下一团,揉成圆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立即用嘴吹出造型。一会儿吹出个孙悟空,一会儿变出个大公鸡,一会儿是小白兔一块糖捏几下,用嘴一吹,手上就托起了这些生灵。

听着这么有趣的故事和神奇的吹糖人工艺,你是不是想亲自去体验一下吹糖人这门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呢?


关于糖的作文(10)

今天,我们亲爱的微微老师给贪吃的我们带来了美味、诱人、五颜六色的橡皮糖,贪吃的我们,肚子里的小馋虫可喜欢了,都在心里暗暗地想:哈!这下又有美食吃了!我们都恨不得让微微老师给好吃的我们每人发一包美味的橡皮糖。

老师给早已流出口水的我们每人发了一粒五颜六色、香甜可口是橡皮糖。我看着那颗拇指般大小的橡皮糖,舍不得一口就把它吃掉。我看了看,它是蛋糕形的,大的有手指粗细,小的有指肚那么大,真像拇指姑娘啊!不仅如此,它的颜色也是各种各样的,有西瓜红,有茄子紫,有苹果绿还有蓝莓蓝……我用手用力地捏了捏,橡皮糖飞快地扁了下来,手一松,橡皮糖又迅速地挺了起来,像个顽皮的小孩子一样,真是弹性十足啊!

我看了看身边的同学,都早已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此时,我流的口水早已可与大海相比,我再也忍受不住美食的诱惑了,张开嘴巴,轻轻一咬,顿时整个口腔都弥漫着橡皮糖的香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我爱橡皮糖,就像老鼠爱大米。


关于糖的作文(11)

小猪是个很爱吃糖的猪宝宝,巧克力、水果糖、奶糖、什锦糖它都吃,而且每天至少吃200颗。

一天,小猪自言自语地说:“糖是那么好吃,怎么能不吃呢?糖可以让让身体增胖,而且我也特别爱吃,我家的糖反正也很多,我就快些吃吧。”

糖吃完了,我可以再买,买完了,我可以再吃,反正世界上有吃不完的糖。我想:如果世界上的.糖都吃完了,我们还可以自己生产一些糖果。如冰糖、大白兔、果乐刀、彩虹糖、金丝猴……等好多糖。

夏天到了,唐太容易化了,也不用担心,放在冰箱里就行了,还有就是买冰棍吃里面都含有糖太好了。

突然有一天,小猪的牙齿疼了起来,捂着腮哎呦哎呦……然后跌跌撞撞地来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后语重心长地说:“糖不能吃的太多,糖虽然好吃,但糖分也会与牙齿上的变形链球菌结合形成牙菌斑,腐蚀牙齿。以后要少吃糖,而且吃完后一定要刷牙,知道了吗?”小猪听后含着眼泪后悔莫及的说“我以后再也不吃糖了”

在医院,小猪共洁牙两次,先后拔了三颗牙,补了六颗牙,总算把牙治好了。

之后它合理饮食,加强运动,成了健康的小猪宝宝。


关于糖的作文(12)

森林里,有一只小兔子叫花花,因为她的毛和桃花的颜色一样,非常漂亮,所以朋友们都叫她花花。

花很勤劳,她每干一次活儿妈妈就给她一块糖,但她一点儿也没有吃,因为她想把这些糖收藏起来,然后造一个糖果屋给森林里无家可归的小动物们睡觉,让他们做一个香香甜甜的梦。渐渐的,花花的糖果越来越多,最后,终于可以造一间房子了。于是,她叫来自己所有的好朋友,叫他们帮忙一起搭屋。一天,两天,三天……糖果屋慢慢搭好了,可是,里面空荡荡的,没有家具,这可怎么办呢?小伙伴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纷纷献出自己的零花钱,买来各种家具,还采来好多小野花放在花盆里,花花感动得直流泪。

糖果屋终于完工了,瞧:多漂亮啊!外面五彩缤纷,里面舒适温馨,最与众不同的是这间房子带着香香的味道!小伙伴们看了自己的成就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花花为了感谢自己的朋友,就让他们在糖果屋里住一晚。第二天,伙伴们都告诉花花说自己做了一个香香甜甜的梦,花花高兴极了!后来,花花收留了森林里很多无家可归的小动物,他们都在糖果屋里住下了。

最后,在一次“森林小屋”的评比中,花花的糖果屋最受小动物们的欢迎,成了最佳的“森林小屋”。


关于糖的作文(13)

今天是感恩节,我要把这篇文章献给最爱我的两个人:那就是敬爱的孙老师和亲爱的妈妈。

一天,我在课堂上又咳嗽了。孙老师关切地问我:“蒋沛然,你怎么又咳嗽了,回家让你妈妈给你煮一点糖水鸭梨吃吧,会对嗓子有好处的。”

晚上回到家,我和妈妈说起这件事,妈妈说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吃完饭我们就动手做起糖水鸭梨来。

我们先拿出三个大鸭梨削皮。我决定要亲自试一试,经过妈妈的允许,我认真地削了起来。但是我一不小心,划到了手。妈妈看到我正在出血的手指,连忙心痛地吸了几下。

紧接着我们把削好的梨切成小块,倒入水,再加上冰糖、蜂蜜,放到锅里慢慢地煮了起来。不一会儿,水就沸腾了,我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梨香。水越烧越旺,这时我向外面望去,阳台的玻璃已经上霜了。但是,在屋子里面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浓浓的糖水鸭梨的味道……

糖水鸭梨这样就做好了。我看着那雪白的梨块、清澈的梨汤,忍不住拿起勺子就要吃。妈妈说:“现在太热了,不好吃,要在冰箱里冰镇一会儿。”

过一半小时,我急忙盛出一勺放到嘴里,觉得嗓子一下子清爽极了,好像一点也不想咳嗽了。

我给妈妈和爸爸各盛了一碗。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也给孙老师盛一碗尝尝。

最后,祝孙老师和妈妈感恩节快乐!


关于糖的作文(14)

今天晚上,我、妈妈和我的同学陈圣昀等人一起去SM讨糖果。

到了SM,我们到麦当劳旁边集合,在麦当劳旁边,我看到了很多我们班上的同学。他们都戴着面具,好恐怖!过了一会儿,活动开始了,雯越妈告诉我们,只要哪家店上有挂南瓜,就可以讨糖。我们先来到一家有挂南瓜的店里面,我对店里阿姨说了一声:“不给糖,就捣蛋。”阿姨就给我和圣昀一颗糖,我们俩开心极了!我们又去了另一家店,这一次,轮到陈圣昀说了,“不给糖,就捣蛋。”这时,我们遇见了我的同学小曼。于是,她就和我们一起讨糖果......

一楼都讨完啦。于是,我们来到二楼继续讨糖游戏。

到了二楼,我们来到第一家店,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没等我们说完:“不给糖就捣蛋。”那位阿姨竟然说:“你们捣蛋吧。”当时,我们三个人都笑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家店的糖果已经没有了......就这样,二楼的好多家都没有讨到糖果。虽然,我们讨到糖果很少,但是,我们依然很开心。快九点了,我们在麦当劳吃了个冰淇淋,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关于糖的作文(15)

冰糖葫芦是中国人喜欢的一种零食,尤其受到北方人的钟爱。在山西晋城,沿街叫卖的冰糖葫芦已成为城市的一景,几乎一年四季都能看到。

糖葫芦的样子很美,一个个酸溜溜的小红果,串在一起,像红色的小红灯笼,色泽红润,诱人极了!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串糖葫芦,我拿着竹签,迟迟不肯吃它,看到它红通通的外衣,口水又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我心里想:买回来就是吃的,不吃干嘛!我用舌尖轻轻的舔了一下那光亮光亮的糖外衣。啊!这味道实在令我终生难忘!它甜而不腻,酸不倒牙,一口咬下去,咯崩一声,嘴里会不由自主的发出快乐的响声。

糖葫芦种类繁多,除了有红果串成外,有山药的、豆子的、桔子的、香蕉的、猕猴桃的……颜色十分诱人。

冰糖葫芦不仅色泽诱人,味道香,而且做法也很简单。

首先,要用小刀把红果里的籽给挖掉,然后用干净的竹签把红果串起来,一串差不多七八个就够了。串好后的第一步就是熬汤,先把汤倒入锅里,加上适量的水,熬上一会,再把串好的红果放入锅里,沾上甜滋滋的糖浆,摆在太阳地下晾上几分钟,令人一涎三尺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我细细品尝这美味,酸中带甜,甜中带酸,顷刻间,我的每根神经都给它刺激了,令人百吃不厌。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馋了,赶紧去尝下吧!


关于糖的作文(16)

寒假里,我读了《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这本书。故事中的主人公珍妮弗家境不错,平日里衣食无忧,但是对学习和生活有不少疑惑,爸爸给珍妮弗讲了一个又一个小故事,还把自己小时候参加过得斯坦福大学的棉花糖试验拿来跟女儿分享,让珍妮弗懂了许多道理,从中,我也受到一些启发。

著名的试验是这样的,让一个孩子单独呆在房间里,给他一颗棉花糖。告诉他,如果能坚持15分钟不吃那块棉花糖,就再给他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10年来经过调查,15分钟内忍住没吃棉花糖的那些小朋友长大后都比较成功,学习成绩比较优秀,人际关系也处理得比较好,而且比较懂得控制情绪。

记得以前大人打电话时,我因为有事要说,总是急着打断大人的讲话。现在,我懂得了遇到事情要学会忍耐,就像书中提到的三十秒法则,在必须决定某件事的那一瞬间,一定要多考虑三十秒,弄清楚自己真正的想法。战胜诱惑,必定有机会迎接灿烂的成功。

书中提到了建立自信心的橘色棉花糖。珍妮弗为了上台演讲而苦恼,她怕讲不好被同学们笑话,心里很紧张,她的好朋友鼓励她。这让我联想到一次,我在做口算题,为了让我自己检查,妈妈说:“再仔细检查下。”我检查了一遍,结果把正确改成错的了,妈妈再次让我确认检查,我又把错的改成对的.,这其实就是不自信的表现。现在我懂了,只要有信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书中还提到掌控时间的黄色棉花糖,又一次让我联想到:一天早上上学,定好7点20分出门,因为我吃饭磨蹭,晚出门5分钟,结果到校迟到了。现在我意识到,守时是一件我们生活中必须注意的事情,不守时的人根本不可能得到别人的信赖。

生活中的棉花糖五彩缤纷,我希望自己也能像珍妮弗一样,变成一个自信、坚强、会管理自己、对自己的未来有目标,有理想的人。


关于糖的作文(17)

1我学会了做棉花糖

缠缠绵绵,丝丝缕缕,融在口中,却甜在心里,这是什么呢?对了,这就是美味可口的棉花糖。今天,我就做了一次小厨师,亲手制作了棉花糖。你不信,那就让我们到“前线”去看看。

只见一大群人把讲台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有的在唧唧喳喳的议论着,有的在专心致志地盯着一个“小炉子”,还有的则“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在干什么事呢?原来,杨老师要送我们一份“神秘礼物”——让我们亲手制作棉花糖!怪不得每个同学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只见“迷幻队”的几个同学激动的把一小勺糖倒进炉里,小心翼翼的抽着棉花丝,过了一会儿,一个鸡腿大小的“迷你棉花糖”就诞生了,几个同学迫不及待的舔了一口,还有一个同学更过分,一口把整个棉花糖都吞了下去,还得意洋洋地说“哼,厉害吧!”气得其他几个同学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他生吞活剥了。

接着,其他几个队也陆续做好了棉花糖,这些棉花糖大小各异,甜淡不一,大到鸡腿,小到细棍,可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一副乐滋滋的样子。可是我们队迟迟未轮到,把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终于轮到我们队了,我三步并作两步,闪电般地跑上了讲台。依葫芦画瓢似的做了起来。呀!我们做的可真是大呀,不禁勾引起了我肚子里的馋虫,于是,我趁他们不留神,偷偷摸摸的抽了一点糖丝,呵呵,没人发现,我再来。可是,“夜路走多了,还是会露出马脚的,我被几个眼尖的同学发现了,唉,只能束手就擒了。过了几分钟,我们的棉花糖就”新鲜出炉”了,呵,真是松软诱人啊!我咂咂嘴,恨不得立刻吃了它。终于,洁白诱人的棉花糖停在了我面前。我一口咬下去,心情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甜蜜”。棉花糖在嘴里悄悄融化,让浓浓的焦糖味伴着唾液轻轻荡漾,久久不愿消失。含一口棉花糖,软绵绵的棉花糖在口中漂浮,却不感一丝重量。

最后,老师又叫了几个同学上去,我也是其中之一。可是,我并没有顾及那棉花糖,而是把心思放在那些香甜的糖块上。于是,我踮手踮脚的走到糖瓶边,偷拿了几块糖,吃了个过瘾,顿时感觉甜到了心头,真是爽极了!

虽然那次活动已经结束了。但那份清纯的甜味却依旧烙在我的心里,化不去,融不掉。

2做“棉花糖”

记得那年,我才5岁,还不怎么懂事。

那天,我和妈妈出门买东西,看到路旁有一个小摊在卖棉花糖,我很喜欢吃,想让妈妈给我买一个,但妈妈却怕我长蛀牙,硬是不让我吃,我只好干咽了一口唾沫。

回到家后,我还是克制不住自己的嘴馋,便想到:既然叫“棉花”糖,那它就是用棉花做的咯?我很好奇,决定自己做一个“棉花糖”。我首先去厨房拿了一根筷子,又到屋里面抓了一大把棉花,把棉花插在了筷子上,接着,我在上面撒了很多白砂糖,感觉自己做的还不错。我刚咬了一口,觉得干干的,跟我以前吃的不一样,于是我去问妈妈怎么回事,妈妈哭笑不得,告诉我棉花糖不是用棉花做的,二十用糖在高速旋转下做成的。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现在回想起来,还会觉得当时自己的举动很可笑。

在我的集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童年趣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令我难以忘怀……

3做棉花糖

童年的趣事好似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有一件事一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想起它,我便会暗自发笑。

在我六岁时。一天早上,妈妈带我到她朋友家玩,一位热情的阿姨带我去买了一支棉花糖。那棉花糖白白的,可真好吃啊!我吃完后化还想吃,可是妈妈说我不能吃太多甜食。出于无奈我只好不吃了,其实,我早已有了主意……

傍晚回到家,妈妈把我放到一边,开始做饭了。我偷偷来到房间,拿出被子,拉开拉链,拔了许多棉花,我又拉好拉链,小心翼翼地把被子放回原处。我悄悄来到水龙头把棉花弄湿,可一看,还不像,对!棉花糖应该是甜的,应该放糖。我乘妈妈没注意,悄悄地把糖拿走了。我于是放了糖进去,把它烘干,可我怎么吃都不是个滋味,和买来的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啊?这时的我真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妈妈看见了,我只好无奈地招供了,妈妈听了哭笑不得,摸着我的脑袋说:“傻孩子”。

虽然这件事过去这么都年了,可是我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呢!

4做“棉花糖”

童年的趣事好似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有件事一直深深刻在我脑海里,每当想起它,我便会暗自发笑。

在我6岁时的一个冬天,正是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时节。一天早上,妈妈带我到她的工地去玩,一位热情的叔叔带我出去买了一支棉花糖。那棉花糖白白的,可真好吃啊!我吃完后还想吃,可妈妈说我不能吃太多甜食。出于无奈,我只好不吃了。其实,我心里早有了主意……

傍晚回到家,妈妈把我放到一边,开始做晚饭。我偷偷来到房间里,拿出被子,拉开拉链,小心翼翼地把被子放回原处。我悄悄地走到水池边把棉花弄湿。可一看,还不像,对!棉花糖是甜的,应该放糖。于是,我来到厨房,趁妈妈不注意,盛了一勺糖,倒进棉花里;然后,我来到炉子边,把“棉花糖”烘干了,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可是我怎么吃都不是个滋味,总觉得没有买来的味道好。这是怎么回事呀?这时的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恰好妈妈看到了,问:“你在干什么呀?”我只好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哭笑不得,抚摸着我的头说:“小傻瓜”!

虽然这件事过去两年,可是现在想起来,觉得那时候的我真有点“傻”。

5做“棉花糖”

记得小时候,幼儿园门口新来了一位老爷爷卖棉花糖。那看起来又大又甜的棉花糖令我垂涎三尺,我嚷着要妈妈买,可妈妈就是不同意。

到家后,我满脑子都是棉花糖,棉花糖甜滋滋的味道,棉花糖的香气扑鼻,都一一在我脑海里浮现。我出神地想着,连口水都忘了擦干净。

“妮妮,妈妈给你做了一套棉袄,明天记得穿哦。”妈妈朝我喊道。”

“知道啦!知道啦!”我连声答应。

咦?棉袄?是用棉花做的吗。

“我终于可以吃到棉花糖啦!”我一边欢呼着,一边迫不及待的把棉袄剪了一个大口子,将棉袄里的棉花取了出来。

我蹑手蹑脚的跑到厨房,小心翼翼地把糖拿了出来,洒在棉花上,哈哈,棉花糖终于做好啦。我“啊呜”咬了一口,“啊,真涩呀,我做的`棉花糖怎么这么难吃?”我疑惑不解。

妈妈闻讯赶来,看到我手举着棉花糖,一副呆呆的样子,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笑够了,又对我说:“傻小妮,这种棉花不是吃的,明天呀,我带你去买。”

那时的我是多么天真啊!

6做棉花糖

看见蓝天中飘荡的白云,总使我想起儿时的一件趣事。

那时我才六岁吧,一天放学后,妈妈在校门口给我买了一支棉花糖。那团蓬松松的棉花糖,好似空中雪白雪白的云朵,轻盈极了,在我手中细细的竹棒上轻轻地抖动着,粘在上面的糖末闪闪发光,一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馋得我的口水都快滴下来了,我三口两口就把棉花糖包进嘴里。一路上,那甜甜的香味真让人回味无穷。

回到家,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饭。我没事干,想起留有余香的棉花糖,不由地眼睛一亮,对了,就做一个“留香牌”棉花糖吧。

我偷偷摸摸地来到卧室,拉开被子拉链,扯出一大把雪白的棉花弄成一团,再悄悄地溜进厨房,趁妈妈不注意拿来一根筷子,插在棉花上,然后粘上一点水,我咬了一口自己做的“棉花糖”,觉得干巴巴的,一点也不好吃。“嗯,什么原因呢?”“对了,还要放糖!”我赶紧抱来糖罐,舀了一勺白砂糖洒在棉花上,再咬一口,甜是甜,却嚼不动。这时,正巧妈妈进来了,看见我手上和嘴角的棉花,追问我怎么回事,我只好老老实实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她。妈妈笑得直不起腰来:“哎哟,小呆瓜!棉花糖不是这样做的。”

第二天放学时,那个卖棉花糖的又来了。妈妈带我在一旁仔细看着,只见那个人一只手抓把糖放进机器里,一手拿根竹筷靠近出口,等竹筷一端缠上几根白丝,他便飞快地转动筷子,白丝越绕越多,一转眼,一大团香喷喷的棉花糖就做好了。

哦,做任何事都要弄清楚明白了再动手,不然就要闹笑话了。

7做棉花糖

在我的童年里,有许多的成长经历,但我至今却忘得一干二净了,但在我六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想起来还让我咯咯直笑呢。六岁那年,妈妈带领着幼小的我去外公家,一路上看见有卖棉花糖的`。

白乎乎的棉花糖把我馋得直流口水,可妈妈却说:“在小摊上买的东西不卫生”我听了妈妈的话,只好点点头,离开我那想吃的棉花糖。回到外公家,我还是想着棉花糖,像见了金子一样,爱不释手,我暗暗想道:不给我买,我就自己做。

我看见外公后院栽了一些洁白的棉花,心里便有了好主意,我采了一些棉花,用绳子把这些棉花捆在了一起,又学着做棉花糖的样子,在地上绕了几圈。哈哈,又大又香的棉花糖做好喽。

尝尝味道,“咦?怎么不甜呀?”我忽然想了起来,原来是没放糖呀,我三步并做两步跑进厨房,往棉花糖里洒了点糖,啊,我的棉花糖做好喽,我拿着战利品,向妈妈奔去。妈妈笑了笑说:“棉花糖不是这样做的,是卖棉花糖的工人往机器里洒了点糖,用棒子再搅拌,才做成的。”我听了妈妈的话,假哭道:呜,我要吃棉花糖。”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好给我买了。

我长大了一定要做个卖棉花糖的人,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吃到我做的棉花糖!

8做棉花糖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台棉花糖机,我非常喜欢,马上开始做棉花糖。

首先,我用湿布把机器擦了一遍,再把上面的承接盘和机体护罩连接起来,就这样,第一步组装就完成啦。接着是第二步,我把开关打开,只见机器里面红红的,好象着起了小火,过一大约一两分钟,预热完毕,我便关掉了开关,第二步也就完成了。第三步非常简单,只要等转盘完全停下,再用小勺子倒一勺干净的粒状彩糖在转盘中间就可以了。第四步,也就是最难的一步,首先要按下开关,让转盘转动起来,过一会儿,棉花糖就会从转盘中喷出来,这时,只要拿起竹签,沿着转盘壁飞快地旋转,就能让棉花糖粘在竹签上。不多久,棉花糖已经在竹签上形成了一个小棉球,并且,这个小棉球不断地长大,接着,我把它们拿到转盘的正上方旋转,于是,葡萄味的棉花糖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嗯,真是太好吃了。

接下来,最艰巨的任务就是清洗机器了,棉花糖是雪白的,转盘却变得黑乎乎的,但是,放在水里一洗,又恢复了原样。棉花糖就这样做好了,吃着好吃的棉花糖,我觉得这台机器真是方便啊。


关于糖的作文(18)

上周末,万里无云,碧空如洗,爸爸妈妈带我去市中心买东西。

走到水井沟,全是些小贩在卖商品。在众多新奇的玩意儿中,一个老爷爷在捏唐人儿,他吸引了我的眼球。

老爷爷头发花白,又粗又大的一双手,熟练地摆弄着着糖人儿,先捏出不同的造型,黏在一根通气的管子上,你别看他的手大,却非常地灵活。我让老爷爷帮我吹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孙悟空。只见老爷爷,抓起一块唐泥,一会儿就把造型捏好了。接着,爷爷先把管子插到头部的地方,然后憋足了劲儿,一吹,孙悟空的头居然真的涨起来了。我兴奋地又唱又跳,拍手叫好。老爷爷看我兴致很高,干脆一口气把孙悟空吹了个成型。一个活灵活现的孙悟空展现在眼前,眼睛炯炯有神,手指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颜色。我嚷嚷着:“爷爷,都没有颜色,要是有颜色就能更棒了!”爷爷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马上就毁有颜色了。”然后爷爷把他的背篓拿到身边,打开拿出里面五颜六色的糖人儿专用色彩。我只看到爷爷娴熟地上色。头上的帽子是黄色的',金箍是金色的,眼睛黑色,猴毛棕色,脸用的皮肤色,一件土黄色的僧衣,一块豹纹的皮裙把孙悟空装扮得威武精神,黑色的裤子,红色的鞋子,闪闪发亮的金箍棒,哇塞!简直活的孙悟空。一切完工了,老爷爷拿一个竹棒黏住孙悟空,活灵活现的孙悟空就这样做好了。

我高兴极了,拿着爱不释手,一直在妈妈和爸爸面前吹嘘这栩栩如生的孙悟空。从此这件“珍品”就成了我的宠儿。看到它我就会想起技艺高超的老爷爷,这让我也更加坚定了勤奋努力就会有好的收获,就正如老爷爷长期积累和练习有了自己高超的吹糖人儿的技术。


关于糖的作文(19)

童年是天真的,是纯洁的,同样,也是无知的。在我的童年中,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令我啼笑皆非的事。

那是我4岁时的事了。那时,我年纪不大,知识非常有限。我小时候喜欢吃糖,妈妈一开始任由我吃,但最后我吃着吃着,吃出了蛀牙。妈妈发现了,立即限制了我吃糖的数量,一天只让我吃一颗,妈妈把糖锁在一个柜子里,我想吃也吃不上了。

这天,妈妈不在家。我的“糖瘾”上来了,可是妈妈不在家,打不开柜子,怎么办呢?我急得团团转。这时,我突然想到,妈妈在厨房做菜时,不实放过一袋白砂糖在柜子里嘛!白砂糖也是糖呀!我这么想着,连忙来到了厨房里,我打开柜子,把小手伸进了柜子里,开始翻箱倒柜的寻找。我也记不清白砂糖的样子了,只记得是小小的,白白的东西。

正翻着,一个袋子却进入了我的眼帘。“这是?”我拿起来一看,呀,袋子里全是白白的,小小的颗粒。这是白砂糖吗?由于我当时不识字,只好去数了数包装袋正上方的大字。“1,2,3!‘白砂糖’就是三个字!没错!就是它!”我欣喜地打开了包装,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哇——什么呀!”我的舌尖没有品尝到诱人的甜味,却向味觉神经发送了涩涩的味道。我忍受不了这味道,一口气全吐了出来,还倒了无数杯水,来漱干净口中的残留余味。

这时,妈妈回来了。她看到我这奇怪的举动,不免疑惑地问:“你在干什么?”我委屈地指着那个包装袋说:“糖不好吃。”妈妈拿起那个包装袋,仔细一看,哈哈大笑起来:“哎呦,傻孩子,这是食用盐!”“啊——”我不禁傻眼了。

虽然这件事已过去很久,但我每每想起,都忍不住开怀大笑。这次“吃糖”让我一生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