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作文(必备16篇)
清晨雨露
2024-05-06 08:14:14
其它
其它

祖父的作文(1)

记得那是在六年级时的一个午后,刚放学便骑着自行车往家狂奔,没走多远转个弯有一个熟悉的背影跃入眼帘,夕阳之下,腰身微躬,背负双手,拿着小椅子吧,慢慢地踱着,一派悠然,一副自足,嘴里似乎还哼着刚才听来的曲调。那时堤边经常会演出荆州花鼓戏,虽然演的热闹非凡,于我却是莫名其妙,既看不懂亦听不懂。

停下车,喊一声,把他老人家载回家。印象中那是我第一次载他,我觉得我也有能力去做一件有益于家人的好事了。

记得那是低沉阴郁的一天,狂风大作,眼看将要下雨,门前的草垛将倾未倾,不得不用木棍撑住,用油布覆盖以免倒塌沾湿。我责无旁贷,上前助之,可是始终不得其法,所为之事总与其心愿相违,耐不住性子终于呵斥了我几句,那时我也正因做不成事而焦躁不已,想着受气还受骂,眼眶红也似的去了。扼腕之余,只剩其一个人苦苦劳作,终于撑好覆住,只是之后的好几天不跟我说话了。

记得夏天的某个下午或第二天时已然馊掉的饭菜,总也舍不得扔掉,翻来覆去的热上好几遍,直到饭越来越粘,有时候我会偷偷地把馊掉的饭菜倒掉,有时候怎么想办法也不敢扔,老人历经风霜,自有其一股威严,当面总是不敢,而我只好在大多时候多盛点饭。然后把吃不完的再偷偷地倒掉。不知道会不会导致饭越做越多,而我倒的也越来越多的后果了。饭少的时候狼吞虎咽,一碗一碗的吃,饭多的时候一两口就饱了,不知道人是不是会有这种心理,少的时候就想着没有多少了,赶快多吃,不然一会就没有了。多的时候便想着慢慢的吃,然后就是一两口就饱了。

记得最爱看的就是天气预报,我想其实武汉的天气跟自家天气总归不一样的,但只要我在家,每到七点半,雷打不动的就是看天气预报。农人关注四时天气,自古皆然而电视里面的画面是看不清的,只有听见央视主持人干净的声音。

最近喜欢听《和兰花在一起》,凤凰卫视的天气预报音乐,可惜那时我不知道,而电视也没有凤凰台。记得只要看见其拿着剪刀坐在椅上用手默默的摸着脚趾甲,一点一点的比划,然后慢慢的剪去。我经过一番衡量,就会帮助其剪了,只是那脚丫子却也实在是异味难闻,让人不好靠近。现在想来,帮助其剪脚趾甲的次数屈指可数,而躺在母亲腿上让母亲掏耳屎的情景这几年仍然有之,乐此不疲了。

然而近来母亲手上力道掌握不好,掏的耳朵生疼,加之我年岁愈长,自不免羞于母亲的帮助。

然少时的感觉却难以忘记,记得羽绒服的拉链总是拉不好的,数次拉不上就会呼唤我了。

记得冬天一个人时不乐意上街,咸菜度日,记得……记得那天早上口角还带着吐出来的残秽,身子斜躺着微微露出被褥,躯体尚温而心脉已歇,一世劳碌,终于至此而止。

就在前一天晚上还在忙前忙后,不辞辛苦,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解脱。我也不知道祖父走的时候安详痛苦与否。至于四邻老头老太非议家人下何药毒死祖父。人心浮动。我们也自一笑了之。但母亲说,祖父一世孤傲,不轻易求人,走时也是这般洒脱,不累人不苦己。我知道,不管当时状况如何,将息之际,他必定很安息,很安然:我就这样默默的走吧,即便痛苦,也只是一时之意,而没麻烦后辈。不痛苦就此过完八十载岁月,也够本了吧。离此尘世一了百了,尚能在风中望着这般晚辈们如何为生存为生活而喜怒哀乐。如果慢慢的死去,会是怎样的一种折磨与痛苦,如果没有迷恋,如果没有复读,如果知道天高地厚,如果不刻意相报,如果三思而行,如果深思熟虑,一切如果还有如果,会不会又是另一番景象?

那时我没有复读,就不可能在家,也不可能目睹生命的凋谢,或者说生命会不会消失。如果还有明天,你将怎样装扮你的脸,如果没有明天,要怎么说再见。一切从原来的如果开始,世事变幻,亦早已注定,冥冥自有安排,原本就是避无可避,逃无可逃。尘世间的一切难免错误,只是生活的手段让人措手不及,无法招架。只是有一天,如果有一天,我也愿躺在床上,安安静静的……


祖父的作文(2)

也许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敬佩的人,而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曾祖父。

曾祖父已是年过九旬的人了,身体仍旧硬朗,曾祖父不用拐杖,倔强的说:“我的手脚还利索,用不着那玩意。”有时我甚至觉得他有些孩子气。曾祖父头发早已花白,大大小小的皱纹交织着,眼窝有些内陷,他喜欢背着手,在外面一晃悠就是一上午。

曾祖父是退伍军人,参加过革命战争,曾祖父也没读过多少书,却总喜欢拿着报纸看。戴着老花镜,看不清时眼就眯起来,样子十分有趣。曾祖父早已退休,因为是革命军人,政府会给津贴,政府曾经许诺给曾祖父提供好的住所,曾祖父拒绝了,他说;“我从哪生就从哪亡。”曾祖父终究没同意搬到大房子里住。以前我有些奇怪,但我如今已懂得曾祖父那句话所蕴含的道理。那不仅仅是一个决定,还是一种对家乡的眷恋。

我和曾祖父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只在过年过节会回去看他,关于他的事很多都是从爷爷口中得知的,但有一件事,我却是亲身经历,至今难忘。去年寒假,我们和往年一样去看访曾祖父祖母,天气很冷,屋里也没安暖气,空调却是有的,但上面落满了灰尘,仿佛很久都没用过。曾祖父见我们来了,抖了抖遥控器上的灰,把空调开到了最暖,我的心也立刻暖起来。曾祖父的生活很宽裕,但他却什么也不肯用,我的心又再次被这个九旬的老人感动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追求名利和地位,只求安享晚年,他不求有多大的住所,只图一个温暖的家。

曾祖父就像一本书,需要我一生去阅读。


祖父的作文(3)

我的外祖父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可他的眼睛依然像小伙子一样炯炯有神,似乎能看到人心里去。他现在还是勤劳地出去卖粉干,一天还能赚三四百呢!他的皮肤黝黑黝黑的,你看他的脚,被火辣辣的太阳烧焦了,像个非洲人,大概是顶着烈日,天天出去买粉干的原因吧。

我的外祖父十分勤劳。每天,天才刚蒙蒙亮他就起来了,他起来总是先去准备他的粉干,每次我起床了,他总是不见了踪影,楼下的厨房里,总有一个空空的碗那是他早早地留下的。

记得有一次我晚上睡不着,总是醒过来。当我被噩梦吓醒的时候,那一次醒来的时候天刚蒙蒙亮,我身边的外祖父已经不见了踪影,我猜外祖父是不是又去准备粉干了,我偷偷的下楼,看见外祖父正光着身子,冒着大汗,准备着他的粉干,他忽然瞧见了我,他责备我说:赶紧去睡,不然可不好!我心里想:外祖父啊,你明知不好,你为什么还要这么起早摸黑呢?我不知不觉地留下了眼泪。

我的外祖父也很贴心,很疼我。记得我有一次去玩耍,不小心摔伤了,刮破了皮,留了些血。回家了,外祖父看见了,帮我擦了碘酒,责备我:怎么那么不小心,下次要注意了。我感到了委屈,便哭了起来,泪眼朦胧中发现外祖父的眼眶红了,我才知道原来外祖父是那么地疼我。

现在,外祖父乌黑的头发里夹杂着许多白发,应该都是为我们操心操出来的吧!我真惭愧啊!我敬佩外祖父像机器人那样不知疲倦工作的精神,更喜欢他的贴心。


祖父的作文(4)

时入深秋,大雁开始南迁。人字形的队伍,在黄昏中总从天际淡淡划过。偶尔听到几声悲哀的鸟叫声,大概那是落单的雏鸟吧。

掐指一算,我来到这个陌生城市也有些年头了。至今我还记得那年我凌晨被母亲叫醒,裹上大衣,趁天没亮被祖父捎上了去县城的火车站的路。

那时也是深秋时节,到车站时,天已拂晓,远处微微光亮,透过树梢,射在我朦胧双眼上,我揉了揉惺忪睡眼。月台上静悄悄的,几个商贩已早早架起摊位。月光还有未散之意,洒在红橘上,晶莹发亮。祖父似乎觉察我的馋了,起身扑通一下一身尘土,便向那红橘走去。祖父身板瘦弱,却一身的刚劲有力,两手撑地,灵活地上了月台。待祖父携红橘来,太阳升得老高了。儿时的我不像朱自清那般有别离的伤感,我开心地抱着红橘,消失在祖父视线中。火车缓缓开动,祖父也消失在人群中,人头攒动,我也如一个石子落入人潮中。

去年,我踏上南归的火车。火车早已不是烧煤的,代之是发电机。稳稳的火车,我却坐的极不舒服。车窗外到处是令人厌烦的柏油路,即使隔着窗,汽笛声依旧时时吵着。此行,注定不安。

火车缓缓入站。下站,我着急的转坐上了县医院的计程车。在家人带领下,我入了那个令人不安的病房。

冰冷的气氛充斥着恐惧的信息。孩子,快点!二舅招呼着玩过去。父亲木着脸,紧握着祖父的手。母亲在一旁不停抽泣着。我的腿快麻了。

祖父还剩一丝气息,半睁着眼。我哭泣着跑到祖父跟前,祖父啊!孙儿不孝,早该来看您了,你看,我来了,你得坚持住啊。祖父脸强笑着,表示满意。突然,大门被推开,祖父被送入了急救室。

我们被挡在急救室外,全家人都在为祖父祈祷。突然间,我觉得我马上要失去我至亲的人,想到这里,我就不禁失声痛哭起来,仿佛一刹那,我才学会去珍惜,珍惜我与祖父残留的点滴的美好回忆。仿佛恍地一声,我才苟且地去捡起我失去的回忆。

打小,祖父就带我,儿子媳妇忙,我也成了留守儿童。我们俩住在乡村,生活简简单单却充满温情。

祖父是个草根乐人。我很喜欢黄昏时刻陪祖父在门前树荫下拉二胡,我常常缠着他教我,他说:还不行,你只管听,以后再教你。即使祖父这样说,但我不甘心,常常等他出门下田我再自个拉他的二胡。

祖父拉二胡总让人有股沧桑,那时我只觉得好听罢了,但多年背井离乡的生活我才渐渐明白那种感觉。

祖父在城市有套房,是他年轻时候打拼的。我曾好奇问他年轻时的事,他说他交不起学费,只读过两年书,就到码头给人搬货。那时候人得机灵,那样才能多找些赚钱活路。他常常告诉我:书读的再多,也要实践,见识只能生活传授给你。

祖父就是凭着拼劲与勇气,从一个搬运工变为了一名会计。一次,他帮助一位华侨找到回家的路,顺利踏上寻亲之路。因此,对祖父感激不尽,可曾想,这位竟是当地有名的潮乐大师。得知祖父爱潮乐,送了祖父把二胡,祖父也把它当作宝,在休息之时常常练习,后来祖父不满足自己的技艺,就拜了大师为师。因为祖父的勤奋,也在当地小有名气。

有一天,山洪来袭,眼看着水要及腰,我担心要命,拉着祖父往外跑。他却硬要往里冲,后来,我们全家好不容易把他就出来。山洪退了,祖父却哭了,他说自己多年珍藏的谱子没了,我们一个劲安慰他,他却整天无精打采,饭也颗粒不吃,急坏了我们。最后,他决定要重新记谱。我们劝他不要这样做,他却固执的说:祖辈留下的,我可不能失传呀!

就这样,祖父整天关在屋里,忙着记谱。有时他怕记得不准确,就跑到邻乡甚至更远,为的就是一字不差的留给后人。

急救室的大门缓缓打开,父亲匆失去,一番言语过后,失声痛哭起来,我也忍不住哭了起来。祖父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今年深秋,我又常常梦起我的祖父了,梦里,一个满脸胡子,瘦劲有力的祖父微笑想我走来,还拿着那把二胡。

祖父教会我勇敢坚强,执着坚韧。我坚信,我今后在音乐之路前进不只靠一颗孤胆,还有我的至亲——祖父。


祖父的作文(5)

我的曾外祖父五年级作文

在现实糊口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目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索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朴利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顿的我的曾外祖父五年级作文,供大家参考鉴戒,但愿可以匡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一个人觉得他很认识,但却是那么的目生,觉得似曾见过,可缺又从未见过,他就是我的曾外祖父。

他在我没有出生前就先逝了,我的外曾祖父,也就是我妈妈的爷爷。听妈妈说他是一位十分慈爱的人,同时他仍是一位老师,过去都叫老先生,可惜在他六十五岁的时候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去了天堂,当时妈妈才十岁。

常常听妈妈和舅舅说,我的曾外祖父从事教书在建国的时候,他的教书育人的事情数不胜举,他一生都奉献在教育事业上。教师是一个崇高受人尊敬的`职业,在当时教书先生还很少,所以他很受大家的尊敬,不惜把自己的心血化作甘霖,灌溉给国家的未来花朵。当然了那时候的小学只有语文和数学课程,所以曾外祖父也就同时担任语文数学老师,近水楼台先得月先得月,对妈妈和舅舅小时候的学前教育也就少不了,当时没有幼儿园,所以有好多孩子十岁才上一年级,而曾外祖父一直把妈妈带在身边,因此妈妈三岁就上了一年级,不管曾外祖父在三年级仍是五年级上课,妈妈都在旁听,成了名符实在的旁听生,也成了曾外祖父的小尾巴和影子。就这样,他教会了妈妈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道理,所以妈妈的童年十分的幸福和充实。

在家里,曾外祖父对舅舅的教育更是正视呢!天天晚上都交他识字写字,而他自己更是写的以一手好字,他写出的羊毫字刚劲有力,很有水准,谁看了都啧啧惊叹!也恰是他的教导有方,舅舅在四岁时候就能熟悉五千多个字了,同时羊毫字也写有模有样。

在宁静的夜晚,曾外祖父经常买来花生剥了给妈妈和舅舅吃。他还会用笛子吹出柔美的旋律,哄他们入睡,那笛声委婉连绵,十分动听,很快就让他们进入了梦乡。

我固然没有见过曾外祖父,但能感到他的存在,他的慈爱暖和,他的爱。


祖父的作文(6)

古怪的外祖父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仍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索自己未来的方向。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顿的古怪的外祖父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家里有勤劳的妈妈,调皮的弟弟,忙着工作的爸爸,爱溜弯的姥姥,以及机灵的我,可是问我的外祖父是什么样的,我可不知道,由于是个古怪的人。

外祖父长着一双小眼睛、大耳朵、小嘴巴和一个核桃大小的鼻子。他那高高的身体和大大的脑袋加在一起就像一根火柴一样,看起来很滑稽。

说他古怪可一点也不差。每一个人都喜欢又香又甜的饭菜,可我的外祖父却不同——他早晨吃剩菜,晚上吃剩菜、中午还要吃剩菜。我常常跟外祖父说,这样会吃坏身体的。可外祖父连允许都不允许一声,只顾吃了剩饭,嘴里还嘀咕着:好吃,好吃。一直以来,我的外祖父都不听,我也就不再说了。

别人出门都是为了购物或溜弯,可我的'外祖父出门是为了赚钱,他每次出门都会拿一个袋子,每次回来这个袋子都会装的满满的,袋子里有:纸盒、铁皮……记得有一次他拿回来一盒糖,我们吃完了,都拉肚子了,问他糖是哪里来的,他说是捡的,他还说:“没事、没事。”

他洗完手的水擦地,擦地的水冲马桶。不管房子里有多黑,他也不开灯。这就是我的外祖父,你们觉得他古怪吗?


祖父的作文(7)

思念曾祖父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仍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认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顿的思念曾祖父作文,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但愿对大家有所匡助。

小时候,是您教我习字,是您让我熟悉了纸墨笔砚。如今,望着面前的翰墨,抚摩着那张张洁白的宣纸,我万分感触。固然您已经不在了,但那支狼毫却寄托了您对我无私爱。

朱红的.笔杆,棕色的狼毫,烫金的字体组成了这支狼毫握起这支笔,我不禁想起你。

小时候,你用粗拙的大手握住了我纤细的小手,以一支淡软的狼毫,在洁白的宣纸上反复描摹。笔下,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暮景暮年,一副书法作品,在时间的流逝中,缓缓而成。从此我爱上了写字。每一次我提起笔,想模仿您那清秀的字迹,却留下来的是一团污墨,您老是微笑着对我说:”‘静为躁君’你要把所有你所不安的放下来,来,再试一次。“你看着我一次次的努力和提高,也徐徐露出那满意的笑脸。您终是在岁月中病倒了,不呢再继承写字了,有一天挣扎着起来,找出一只狼毫,将它交于给我,将那特别的翰墨流畅交于给我;将您那恬澹与冷静交于给我。

现在,每每我提笔练字时,就会想起您的话语,我便将对你的思念,融进那翰墨中,而笔下再无当初的生疏,多的是一份思念与信念。

亲爱的曾祖父,您可知那特别的翰墨流畅依旧。


祖父的作文(8)

我的爷爷今年70岁,住在乡下,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爷爷的个子不太高,身体胖胖的,眉毛弯弯的,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很和蔼。

爷爷当过兵,退伍后回乡下种田,他的善良和风趣使他和乡邻们和睦相处。空闲时,我们几个小孙子喜欢围着他,听他讲故事。

小时候,爷爷常常给我讲故事哄我睡觉,带着他那有趣的故事,我总能做一个甜甜的美梦。

爷爷虽然近几年来眼睛点儿不好使,但爷爷还是每天坚持看书。爷爷家有很多书,这些书常常使爷爷看得如醉如痴。

爷爷还常常给我扎辫子,虽然扎的不是特别好,但我的心里却充满了亲情的温暖!

电视剧中有周伯通,而现实生活中有对我疼爱有加的爷爷,一个常常带给人欢笑的人。

爷爷我爱你!

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七完小五年级:张世缘


祖父的作文(9)

在温州四中长廊的墙上,有一座浮雕。爸爸告诉我,这就是我的曾祖父。爸爸在浮雕前站立许久,凝视着浮雕,仿佛正回忆着往事。在回家的路上,我十分好奇,我的曾祖父到底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会与叶永烈一并提名在这墙上呢?我询问了爸爸。

我:爸爸,我的曾祖父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呀?

爸爸:你的曾祖父名叫游任逵,出生于瑞安书香门第。少聪颖,强记忆,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活字典”,“东瓯第一名师”。

我:那曾祖父是哪所大学毕业呢?是师范大学吗?

爸爸:他当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后来因战乱并入西南联大,毕业联考总分第一。

北京大学是中国的名牌大学,考入这所大学的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按时下流行说法,就是学霸级人物。我很荣幸有这样一位曾祖父。可惜他老人家已去世,不然我一定会好好问问他当年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的故事,向他请教有关历史的奇闻趣事。

我:爸爸,曾祖父除了在温州四中任教,还有在其他学校教学的经历吗?

爸爸:你曾祖父后来又在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多年,并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我:曾祖父上课有什么特点吗?他上课时有发生过什么趣事吗?

爸爸:曾祖父上课,学生们都很爱听。他要把自己毕生所学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毫无保留。他的课生动有趣,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对他人所询问的典故,经常能说出出自哪本书,甚至书上哪一页都准确无误。学生们都很崇拜他。他上大课时,座位可都是要“抢”的!他还经常拖课,但是没有一个学生会抱怨。游老师的大名,在学校是如雷贯耳。最有趣的是有一次,他上一个新班级的课,由于不讲究衣着打扮,走进教室时,被学生当成了看门的老大爷。直到“看门老大爷”走到讲台,从布袋里拿出课本时,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传说中的游老师!(笑)

有这样一个有趣,知识渊博的曾祖父,我好开心,同时也很失落,因为没有机会一睹他上课的风采,没有机会聆听他的教诲。

我:爸爸,在上课时,曾祖父是一位尽职的老师,那在生活中,曾祖父作为你的爷爷,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爸爸:你曾祖父可以说是一个老顽童。他和蔼可亲,身上的破口袋里总会装着各种小零食,像话梅呀,陈皮糖呀,还有好多好多呢。过年的时候,口袋里还能找到小鞭炮。但他对我们的要求也十分严格。曾祖父教大伯写字时,大伯每天要写一千字,写不好就要用头撞桌角。这样严格的教育才造就了大伯的一手好字。

我:爸爸,看来你的幽默也来自于曾祖父,对吗?这真有趣。

曾祖父是一位好老师,是一个老顽童,是我敬佩,缅怀的祖辈。


祖父的作文(10)

梦里千转百绕,我来到一座尘封的阁楼前,轻敲开门,扑面而来的尘土气息,墙边的蜘蛛网,足以说明这阁楼有多么古老。我愕然,退后两步用手捂住嘴,惊讶地瞧着阁楼。阁楼猛然间转变,成了一座美轮美奂的高大建筑,周围还有人的呓语。我迷失在梦境里,久久不能自拔。

我躺在床上,翻转着,难以入眠,额头已冒出细细的冷汗。

我伸出略显苍白的手,就着窗缝透出的月光仔细看着那只手,月光为它渡上了一层银光。

神圣不可侵犯般。

我已睡不着了。

这样想着,我起身,来至窗边,拉开窗幔,久久凝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

不知怎的,我突然想到了我的曾祖父。

我的曾祖父是个极好的人,但我对他的记忆只有儿时问他讨要糖果罢了,之后连见面仿佛都是一种奢侈。去年冬天,我正在外婆家,却惊闻曾祖父快要逝去的噩耗,心中异常焦急,飞快地赶了回去。

我来到病床前,望着床上那消瘦的老人,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如同刀刻一般。他太瘦了。我想。

曾祖父双眼紧闭,还有着微弱的呼吸。我心中酸涩,拉起妹妹站立一旁,眼中的泪滚滚而落。我拭去泪,仍旧拉住妹妹冲进房门,之后狠劲地关上。

我和她对视一眼,泪流满面。我边哭边抽噎,朦胧地望向她,她也用同样的眼神看着我。我们俩突然抱在一起,狠狠地哭了一场。

我怕,怕曾祖父永远地离开我们。

那天夜晚,我是哭着睡的。

第二天,曾祖父已是弥留之际了,他最后再看了这世界一眼,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我默默抽噎着,望着窗外的天空,那里有着曾祖父。他一定会上天国,去享尽极乐。他这辈子已经吃了太多苦。

想到这里,我早已泪眼朦胧,望向窗外,群星闪烁,月亮散发着柔和的光。他一定过得很好啊。一定的。我擦干眼泪,对着窗外扯出一个笑。

我在窗台上睡着了,又做了一个梦。梦里曾祖父对着我慈祥地微笑,我也朝他微笑。

我昏昏沉沉地醒来,坐在书桌前,提笔写了篇作文,至此纪念那个慈祥的,我所爱的老人。

曾祖父。祝愿您在天国安好。


祖父的作文(11)

我曾经读过一篇作品叫《祖父》,里面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

文中有一位这样的爷爷,他的手很难看,手背黑褐色,像岩石的颜色,手指又短又粗,手掌上的老茧有硬币那么厚。他有一位孙女叫莎莎,因为父母进了狱,爷爷在她1岁的时候,把她从城里抱到了乡下。而莎莎因从小干活也拥有一双和爷爷差不多的手:一双小手颜色黑红掌心厚实,手指短粗,皮肤粗糙,但却灵巧有力。

莎莎的爷爷是个石匠,生活很贫苦,但她很懂事,才五岁,就跟着大孩子去挖野菜;过了十岁,她可以帮爷爷搬动块小一点的石头。很快莎莎的父母出狱了,他们把莎莎接回了城里。但是回的城里的莎莎并不快乐,因为同学们都因为她那双手而嘲笑她。一天她在街上漫无目标地逛着,走着走着,她走进了一家商店,买了一副雪白的尼龙手套,突然,她想起了爷爷,想起了她和兰姐姐一起到城里为爷爷收购手套……

莎莎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这也让我想到了我的故事:我的爷爷是一位农民,他也有着一双像莎莎爷爷那样的.手。从小到大爷爷是最疼我的,他帮我洗过无数次手,可我从来没有帮爷爷洗过手。但自从我读了这篇作品,便立志要像莎莎一样好好孝顺家人,好好孝顺爷爷。有一次,劳累了一天的爷爷吃过晚饭后,筋疲力竭地坐在躺椅上,我走到爷爷身后,为爷爷敲起背来,他见到我在帮他敲背,爷爷忙说:“好了,好了,不要敲了,去玩吧。”“没事儿,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嘛。”我答道。爷爷满脸欣慰地说:“我的孙女懂事了,长大了,哈哈……”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应该把中华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这是我们学生要做的事情。

六年级:萤火


祖父的作文(12)

I have two great-grandfathers, one from my mother’s side. My father’s grandfather is now97 years old and lives. In Toufen Although his eyesight and hearing is poor, his mind Is still sharp and clear.

He always asks each visitor many pertinent questions and shares his ideas and opinions. He often talks with a loud voice and with much enthusiasm and energy. He can remember all He can remember all the names of his relatives and friends.

In his youth he was trained to be a medical doctor; through his life he was an avid reader.


祖父的作文(13)

一杯清茶,一本小说,一个宁静的午后,我又想起了那个慈祥的老人,我的祖父——刘某。

依稀记得,奶奶曾同我说过,爷爷的一生很苦,爷爷是几岁就要下田种地,挣工分养家,年纪轻轻,就驼了背。爷爷与奶奶相差十八岁,爷爷四十多岁才娶妻生子,奶奶二十多岁就嫁给了爷爷。

我四五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在城里忙工作,我和爷爷奶奶住在乡村,住在老家的土炕上。家里的空调电扇,风都太猛了,夏天一开,一不小心我就感冒了。爷爷为了让我睡的舒心一点,就拿着蒲扇,一下一下的摇,一摇就是大半宿,实在困得不行了才睡去。

长大了,父母把我们接到城市,我在二幼上幼儿园,爷爷每天都会骑着三轮车去接我,还会给我买好多东西,有糖葫芦,小零食,小果干,每天都这样,从不改变。我上了小学,爷爷还是这样,早上送我上学,中午接我下学,下午送我上学,然后骑车去玩,到了下学点再接我下学。

有了弟弟后,爷爷并不重视他,相反,比以前更疼我了,原因是爷爷没有女儿,也没有侄女,只有我一个孙女,再加上爷爷本身就偏爱女孩,自然是对我宠爱有加。

弟弟一岁时,爷爷的`脚便不能走路了,小脑萎缩了,爷爷变得傻了许多,不能像从前一样疼爱我,接我上下学了,也不能给我买许多好吃的东西了。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爷爷不能疼爱我了,该我疼爱他了。每天下学,我都会黏在爷爷身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在爷爷需要什么东西时,我便马上跑去拿。爷爷常常对别人夸我:“我这个孙女没白疼!”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阴暗的星期:周六,爷爷住院;周日,爷爷脑中干出血;周一,二,三,爷爷仅剩一口气;周日凌晨四点,2014年4月23日,爷爷离我们而去了!变故只是那一周,在那一周,我痛苦万分!爷爷昏迷的时候,我每天下学都会守在爷爷的身边,和爷爷聊天,说事,一切就和从前一样。爷爷去世的那天晚上,我独自守在爷爷灵前,说了一夜,哭了一夜。给爷爷送灵的那天,我从早上哭到下午,见到爷爷遗体时,我哭得更凶了,眼泪止不住的往外淌。爷爷!爷爷!我在心里一遍遍的呼喊,可爷爷却一动不动。

回家后,奶奶对我说:“奇羽,你爷爷没傻的时候,曾经对我说,“某某一定得好好学习!争口气,考上大学,谁说我老头子没上几天学儿子孙子就都不行了,我就跟谁急!等她考上大学,我就跟她上去!”奶奶也希望你好好学习,你是奶奶唯一的指望了……”奶奶越说,我哭得越凶。等奶奶讲完爷爷留给我的话的时候,我早已哭成泪人!那晚,我抱着爷爷的衣服,用力的吮吸着那熟悉的汗味,可是,一切的一切告诉我,他已经不在了!离我而去了!我是多么伤心啊!

爷爷去世对我的打击无疑是最大的,小时候最依赖的人就是他,怎会容忍他的离去!

爷爷,为何不能再陪我几年?您说过,要陪我去上大学我也承诺过,等上了高中就天天回家陪您!您怎能食言!我还没有履行我的诺言,您怎能放心的离去!

曾经无数次,在床上哭的如同泪人一般,是您的手帮我擦干泪水;曾经无数次跌倒,是您扶我起来,拍掉我身上的灰尘;曾经无数次被爸妈骂,是您将我护在怀中,反驳着爸妈的语言。爷爷,我还没有成年,还离不开您的怀抱,您怎能离去!

您走后,每当看到别人拉着爷爷的手,和爷爷谈天说地,我便羡慕不已。每次看到与您同样驼背秃顶的老人,我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您知道吗,在为您送灵的那晚的夜里,我在房里轻声抽泣,良久,我才反应过来,您已经走了,不会再打开房门坐到床上替我擦干眼泪了!

爷爷的怀中,永远是暖的,可这浓浓的暖意,却永远的离我而去,不会再回来了!


祖父的作文(14)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十年,也不过弹指一挥,祖父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我一直不敢触碰思念祖父的那根弦,因为我知道,一旦触碰,那思念的潮水就会泛滥成灾,一寸一寸地将我淹没。

祖父在世的时候是个技艺精湛的木匠。附近的村子里谁家嫁女儿要置办嫁妆,谁家造新房要立柱上梁,谁家要添置新家具……祖父从不分活儿多活儿少,有求必应。

谁家桌角摇了,谁家蹬腿折了,谁家锅盖漏烟了,谁家砧板破了……祖父也从不推辞,三下两下帮他们修好了,从来都不收工钱。因此,在我们那一片很受大家的爱戴。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除了做木工活,家中还养蚕、种植水果……祖父总是在我们的睡梦中就开始了他一天的忙碌,几乎没有一天是闲着的。

每当夜幕降临,乡村变得宁静而柔美,月朗星稀,家门口的院子里,乡亲们搬着凳子陆陆续续地来了,摇着蒲扇,端着茶杯,捧着饭碗,小孩子们则三五成群或蹦着跳着,或依偎在大人的怀里,大家都来听祖父讲故事。

祖父的故事总也讲不完,从秦王汉武到唐宗宋祖,从岳母刺字到桃园结义,从神话传说到市井趣闻……这些故事就像走村串巷的小贩挑子里的谷塘,像杂货铺柜台里的三角包瓜子,像挑货郎担的老人手中的拨浪鼓一样吸引着我们。我常常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祖父虽说只念过几年私塾,却嗜书如命。在祖父的枕边有一本很厚的字典,祖父常常翻看。小时候的我对此甚是奇怪。祖父便耐心教我查字典,我似懂非懂地应着,最终也没能学会,但祖父的谆谆教导却常常在我的耳际回荡。就这样,一边查一边看,祖父读了不少医书。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伤风咳嗽,祖父就去挖点草药,煎一煎,熬一熬,竟然都治愈了。

祖父的字写得极好。那时候,街上没有对联卖,每逢春节前夕是祖父最忙碌的日子。整个村子的对联,够祖父写上十天半个月了。谁家有几扇大门,几扇小门,需要几幅对联,几个斗方,祖父一清二楚。

乡亲们买了红纸,往祖父的八仙桌上一放,等着拿对联便是,偶尔有几户因为事忙没时间买红纸的,祖父总不忘匀出纸来给他们写好,抽空给他们送去。大年廿九,家家户户都贴上祖父写的春联。粮仓上的“五谷丰登”,牲口栏里的“六畜兴旺”,灶台上的“上天呈好事,下界保平安”,至于大门上的春联,祖父往往根据每家每户的情况来写,很少有雷同的。

做米酒前蒸好的糯米饭,夹好红糖,乡亲们干活回家的路上总能品尝到。做冬米糖的日子,做年糕的日子,做番薯面条的日子,做高粱烧酒的日子……祖父家总是热热闹闹,人来了一波又一波。人们品尝着,说笑着,一切都是那么祥和而又美好。

记忆中那些如花似梦的情景,眨眼就变成了回不去的过往。

十年前,八十多岁的祖父还很硬朗,我一直不曾意识到祖父也会老去,祖父的头发并未花白,祖父的脊背也不曾弯曲,在我的记忆中祖父还未曾拄过拐杖……是啊,其实我早该注意到祖父那一向整齐的发丝在暮风中有些凌乱,我早该觉察到祖父在送我们离开家的时候黯然失色的眼神,我早该看到晚风中祖父孤寂的身影已不再挺拔……

这些年,母亲心里总有疑惑,很多次欲言又止。她不明白,祖父生前最疼爱我,为什么祖父去世后我却很少提到祖父。她其实哪里懂得,我是对自己的不原谅,我不能原谅自己曾经的任性和粗心。

况且我心里一直固执地认为祖父还在世,我的脑海中曾经数度出现这样的情景:在我回老家的某个黄昏,夕阳洒遍老屋前的院子,落日的余晖下,祖父双手别在身后,站在桂花树旁,翘首以盼。我下车喊祖父,祖父听见我的喊声,嘴角和眉梢都上扬了,额前的皱纹也舒展了。我于是奔向他……

每次我总是希望自己能抓住祖父的手,挽住他的臂膀,再陪伴祖父走一走乡间的小路,再聆听一次他慈爱的教诲……然而,每次总是在我伸手的瞬间,我的祖父消失了。留下我傻傻地站在那里,我想喊,却发不出声音;我想哭,却流不出眼泪。每当这个时候,我才不得不相信我挚爱的祖父真的已经离我而去。我再也见不到他,听不到他的声音,感受不到他的温暖。于是眼泪便像决堤的洪水,在我的脸上肆虐。

祖父说不想每到清明节我们为了给他上坟而奔波劳累,因此,他的墓地就选在路边的山脚,是一个很向阳的地方,坟前的松柏是祖父亲手栽种的,如今更加显得苍翠挺秀,坟后是大片的映山红和翠竹。我每每开车经过那里,都感到祖父仍在目送我,那样慈祥,那样温暖。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想带上两盆祖父生前最爱的鲜花,捎上一盒祖父总舍不得吃要留给我们吃的糕点,做上几个以前祖父总为我们精心准备的可口的菜肴,静静地陪祖父坐一坐,聊一聊,告诉他:祖母安好,兄弟妯娌和睦,家中偶有喜事,他最放心不下的人,其实都已经在风雨中成长,一切都好。祖父也应安好。


祖父的作文(15)

我的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似乎天生就是一副严肃认真的模样,见他开怀大笑是少有的事。前些年祖父的头发还是黑白交错的,经过岁月的冲刷,如今已是白花花的一片。皱纹像一条条虫子悄悄爬上了祖父的额头和脸颊。一双漆黑却又浑浊的眼睛,总是直直地望着前方,一副出神的样子,似乎在企盼着什么,又好像在回忆着往事。一双笨拙的脚,拖着一副瘦小干瘪的身躯,就像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无声的纪录片。

在我的印象中,祖父是很少说话的,十二岁以前,即使住在同一屋檐下,除了早晨之间的问好外,一整天下来,我和祖父说的话很少超过十句。祖父不爱出门,就爱待在家里,侍弄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或是与邻里街坊搓搓麻将,实在无聊时就点根烟抽抽,或是看看电视。年少无知的我曾经觉得:这样的生活毫无意义!现在想来,我不仅没有尝试走进祖父的内心世界,用爱去温暖他,还以一种近乎冷淡的态度去对待他,这实在实在是不孝!

祖父偶尔会抽烟,估计是太过烦闷和无聊才借此来消磨时光。他习惯在外面抽,边抽边用他浑浊的眼睛打量着他不知看过多少次的花草树木。有一次,我坐在他身旁,弥漫开的烟草味萦绕在我的鼻尖,轻轻一吸便吸进了鼻子里,随后便是呛鼻、咳嗽,然后走开。那时的我很讨厌他抽烟,于是故意地把咳嗽的动作做得十分夸张有意给他看,以示我的厌恶。可是,那天之后,他竟然悄悄开始戒烟了……许久以后,有人给他递了根烟,他拒绝了,淡淡的说:“我戒掉了,不抽了。”我在一旁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心里不禁深深地敬佩起他来。

现在想想,祖父老了,他虽然不善言辞,却在行动中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每每想到他佝偻的身影、蹒跚的步履,不知不觉,两行泪水又滑下我的脸颊。我只惟愿,祖父一切安好!


祖父的作文(16)

每个星期天下午两点钟,我都会准时出发去医院看望他,他听到我的声音就会很开心。每次过去我都会和曾祖父谈心,讲讲学校里发生的所有的事情,我经常忘记了时间,都是妈妈催我,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升入五年级之后,我越来越忙,都没时间去医院看曾祖父,只有偶尔去医院看望几次。我很想去医院看望他,可是我太忙了。每次我去医院他都会很惊喜。每次还没等妈妈叫我,我就先回家了。我知道,曾祖父想多留我一会儿,不想让我走,虽然他已经说不了话了,但如果他还能说话,我知道他会说些什么。

今年1月份,曾祖父他走了,永远离开了我。现在,当我有了时间,想去医院找曾祖父聊天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虽然和曾祖父的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一点点,但每一次和他讲话的时候,曾祖父都很认真在听,不管高兴的还是伤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