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实用17篇)
思悦
2023-12-17 06:50:37
初二
记叙文

那山(1)

天雷滚滚,远处的山脉深处发出一声声闷闷的雷。连绵起伏的小丘,一山接着一山,虽没有那么陡峭,但望着这盘龙般的公路,仍觉得障眼。

一席的绿色从山顶上绵延至此。从绿的发黑,到青翠欲流。再至路边嫩绿的草芽,都令人眼前一亮。仿佛大地奶奶肩上的披风,深沉冷静,从不发泄怒火。当我们走进它时,它也只卷起俏皮的衣角,顽皮的向我们挥挥手,饮下头顶上的晶莹露珠,一干为敬。

乌黑的云团终究会来,一场大雨过后,远远近近的山沟里隐隐约约的显露出几条轻快明亮的小河。细细聆听,水声湍急了许多,并没有山间小溪那般如银铃的清脆声响。一种浑浊咆哮的嘶吼声从山涧中倾泻出来,如战场上的千军万马,奔腾、翻滚、飞跃、纠缠在一起,扭打在一起,倾诉着千言万语向我们袭来。

往着溪流渐近,山坡上散发出雨后泥土独有的香味。清新的种子与甜美的花蕊都在一雨间苏醒过来,抽展出新的枝芽,绿的希望。那山更加生机蓬勃,灿烂的阳光似金蚕丝般柔柔地覆在山坡,夹杂着泥土独有的气息。将人紧紧的包住了,从人体各个细胞钻进去,滋润着生命。

循着声音找到小溪,似乎没有它的声音那么暴怒,团团朵朵的浪花顽皮地扑向圆石,像快乐的孩子那般永无倦态,嬉笑着,打闹着,令人心旷神怡。

哦,这就是内蒙古草原的俏山丽水。


那山(2)

默默的父爱如同春天的微风,无私的母爱如同夏日的骄阳;

逝去的时光如同秋天的落叶,温暖的相扶如同冬日的阳光。

父亲的爱是无形的,总在不经意间,它悄然来临,我却浑然不知。一个动作,一声问候,一个眼神,都凝结着父亲对我浓浓的关怀。

时光的年轮在流转。依昔记得屋里一张黑锅,父亲弯腰在那张锅上,昏花的眼流着烟熏的泪滴,粗糙的大手捧起生活的酸楚。十二年的岁月中,依昔记得那个风雨交加的夜。那天我和人打架,结果输了,回家后身体才有了反应,头莫名的晕,全身像散了架,有一个地方暂时失去了知觉,站着头晕,坐着想睡觉,睡觉又睡不着。我仍掩饰着,支撑着,父亲发现了我的异样,无奈,只得全盘供出。

父亲冷冽的神色中闪过一丝阴霾和从未有过的紧张,立即带我去了人民医院,在医生检查的过程中,我看见父亲的手在不停的发抖,可能连他自己也没发现,我住院了,夜里我隐隐约约听见父亲的和医生的争吵声……

那几天,父亲为了我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出院的时候,父亲缠着我不停的问我情况怎么样了,没完没了,第一次看见他如此孩子气的一面。在我的映象中,父亲是不苟言笑的,十分严肃,从未让我感觉到父爱的温暖,原来他对我的爱是如此炽热,从不炫耀,从不张扬,不同于母爱。站在黑暗的一角,默默为我照亮前行的路途,扫清前面的障碍,为我遮风挡雨。同时也照亮了我心中那片虚无迷惘的断壁残垣,重新找到了生活方向。

有时,爱不需要天梯,也能到达天堂;爱不需要船桨,也能驶向彼岸;爱不需要火焰,也能温暖人心。如果说母爱像大海,我的爱是水滴,那么我认为父爱就一团大火球,我的爱是小火苗。

父亲不喜阴阳,不好美丑,不论贫富,却也有喜怒之别。

爱,有时候需要撕下包装纸,打开层层叠叠的繁琐包装,才能领略到它的真谛。

噢,山一般的父亲……


那山(3)

那年那山那狗。

看着夕阳的你和我

曾经无数次在脑海播送

只是流年太匆匆。

说过再见就没有以后

光阴荏苒,两鬓微霜。

不见了残阳余光。

而今我旧地再重游。

告别春秋。

恍若人生梦……

觅酒消愁,一醉方休

醉了总是梦

梦里 那年那山那狗

那笑着的你 和 醉了的我

还有那昏昏欲睡的时空

再见。夕阳如水,残阳如血,浮生是空,空瞳幻显成一梦。

告别,下一个季节,如果还有的话。


那山(4)

我的老家在乡下,虽然不经常回老家,但老家的山山水水和那里的鸡及主人让我难以忘怀。 乡下老家那里有两处独特迷人的风景,那就是山和水,我最喜欢享受那里的山山水水。 山,到处可见,我感觉这里的山是最美的。站在远处,抬头一望,就会看见群山连绵起伏,郁郁葱葱。

早晨,旭日东升,金光照在绿油油的山上,群山绿得发亮。有时山上会有点雾,极目远眺,群山如同仙境一般。 水,也是那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它是从山脚中流出,顺着小渠缓缓地往下流。这种水叫泉水,人们烧饭靠它,洗衣服靠它,连农田里的稻田也喝过这甘甜的泉水。

每天天一亮,鸡就会用它那洪亮的嗓子打鸣,乡下人家一听到鸡叫,就会立刻穿起衣服,拿着锄头出去干农活。鸡饿的时候,就会自己去寻找食物,只要一看到“大餐”,就会“嗖”的一下,用嘴巴把“大餐”吞进肚里。我老家有的鸡还会防小偷呢!有时,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有小偷来到农民家里,鸡就会“咯咯咯”不停地叫,如同“拉响警报”一样,把贼吓跑。 啊!老家的山山水水,还有那勤劳、聪明的鸡让我彻夜思念。


那山(5)

家乡,有一处绚丽的风光——老家的云顶。

那山。

一直沿着小径往上走去,几乎看不到汽车之类的交通工具来来往往最多的还是那一些悠闲自在的人们。再朝两边看吧。道路一旁,有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大部分土地上都种植着青菜、萝卜、白菜什么,都是廉价的品种啊,一看就知道,乡下的农民是有多么朴实、节俭。另一边,就是清秀的山了。

一座座山,没有一点儿杂色,映入眼帘的,也唯独只有一抹翠绿。这翠绿,那么透亮、那么明朗,让人们看了,所有的烦恼之事都会因这良辰美景所忘却的。

那水。

云顶的水,真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水面碧波荡漾,显得十分平静,让人不禁淡定下来。有些时候,会有一只狭小的独木船划过,上面会有一位慈蔼的老爷爷正在捕鱼。如果可以将这一画面定格在相机里,那可真是好的没话说啊。

云顶的水,真是清澈见底……

水衬着山、山衬着水。放眼望去,简直就足以让人陶醉其中了。那水,是如此干净。低头俯看,见不到一点儿垃圾,甚至可以在脑海里产生美好的幻想:几条小鱼跃出水面,然后又“扑通”一声跃了回去,在水中嬉戏着、游荡着。

那人。

云顶的人们是淳朴善良的,也就如同他们生存的环境一样,如此单纯。人们心无杂念,天天辛勤劳动,为祖国社会默默付出,留下一点一滴的汗水。

我相信吧,那汗水,是甜润的。你说呢?


那山(6)

一枝枯萎的牡丹……

祖国,祖国,腐朽的清政府已经摇摇欲坠了,你呢?你怎么办?

孩子,我没有放弃过。我伟大的儿女——孙中山和无数爱国人民团结起来,正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看哪,牡丹的花瓣已经变艳了!

一枝稍稍泛红的牡丹……

祖国,祖国,日本侵略者正惨无人道地杀戮,你呢?你怎么办?

孩子,我一直在斗争。为了我——一个国家的强盛,国共两党携起手来,共同对抗日本军队。你看见了么,牡丹已经润泽了!

一枝还有些残存的牡丹……

祖国,祖国,国民党与共产党开始了内战!你呢?你怎么办?

孩子,我看得很清楚。抗战结束了,国民党翻脸不认人,党争纷乱,我最优秀的儿女——共产党人顽强地与那些敌人作斗争。看见了吗,牡丹已经变成花骨朵了!

一枝牡丹的花骨朵……

祖国,祖国,1949的10月1日,是你新生的一天,你呢?你高兴吗?

孩子,我当然高兴,战争结束了,我的儿女们为我的富强而奋斗,看哪,牡丹绽放了!

一枝已经绽放的牡丹……

祖国,祖国,从2001申奥成功到2008成功举办,你呢?你高兴吗?

孩子,我的坚持有了结果。中国像一头东亚睡狮,终于醒了,它的吼声惊动了全世界!看哪,牡丹完全盛开了!

一枝灿烂的牡丹……


那山(7)

夜里沉寂的微笑,陪伴我走过的每一段路,始终没有终点。我睁着眼,默默然地想起了那些从前……

想起那个小山村里,一个黑黑瘦瘦的女孩;想起那个小山村里,一个破破旧旧的小屋;想起那个小山村里,一串串银铃般无惧前方的笑声……

那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到了广西的一个小部落里面,穷乡僻壤得叫不出名字的小山村,我在车上嘟囔着:“不是放假了吗,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可大家都说,“你应该体验一下了!”

到了下午一点钟的时候,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松了一口气,想着乘车一路颠簸那么辛苦,总算有些好吃的了。想不到住的地方就是当地居民的房子,准确来说不算房子,实在是太破旧了。那吃的,更是让我没有了胃口。当我正在嘟囔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女孩,后来才知道她的名字就叫莎里,那个女孩冲我笑了笑,塞给我一个果子。我想也不想就把它扔到地上了,女孩怔了一怔,跑了出去。

到了傍晚,我一个人在门前玩着狗尾草,看着周围的群山,这里的人、这里的事,一切都是那么朴素,就想大山一样,永远地坐落着,保佑着村民。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今天早上的事,我不知道那个女孩跑去哪里了,我不知道这样做对她是有多大的伤害。

夜色又深了一些,莎里的爸爸妈妈都着急了,他们周围地找她,我们也一起帮忙,当问到我是否知情的时候,我沉默了……再后来,莎里终于回来了,她满身污泥,却用衣服兜着一个个红艳艳的果子,大人们责怪她为什么这么任性,可是她却把果子递给了我,说:“我要摘好多好多果子给姐姐,姐姐不开心了。”我双手捧着果子,往后退了一步,想起了白天的种种,不禁惭愧起来。

往后的几天,我和莎里成为了好朋友,她教会了我勇敢、坚强、在绝境中要乐观微笑。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我想到了很多,原来从前的我,是多么愚昧、多么自私,现在,我要好好地成长,好好地吸收这大山的涵养……

临走前,我认真地看着那些群山,努力地记住了那件事,微笑地看着莎里,我知道,这里,会有我最美丽的回忆……


那山(8)

一条小小石阶,披着青色的苔藓衣,小心翼翼地向大山的深处探去。高大的青松高擎着被夕阳染红的那边天,夕阳在山峰交错处像个腼腆的少女,露着红扑扑的笑脸。最远的山头成为了一抹墨绿色的影。松叶一根根飘落,温柔地裹住了黝黑黝黑的土地。阳光透过松针的间隙,投射在石阶上,是一个又一个细长的影。穿着一双轻轻的鞋,迈步在石阶上,手抚摸着那棵大松树身上粗糙的皮,亦是一番亲切。盘坐一片草地上,绿茸茸的草抚摸着你,和你一起对话夕阳。

初访东塔山,它那自然的美,融化成了诗意,一滴,一滴,滋润着我的心田。

隔了一些时日,再访东塔山。那一排排苍劲的青松,不见了踪影,只见一条肥大的公路如同一条毒蛇,趴在大山的背上,气势汹汹,直逼大山的心脏。谁知那灰白的路面底下,埋葬了多少几百年的绿意。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放肆地排出一阵阵尾气,扩散在大山的角角落落里。那些心地善良,渴望停息杀生的人们,为了能更快地到达古寺祈福,不经意间,却用亡灵谱成了自己的“慈悲”的道路,用汽油淘汰了他们虔诚的步伐。

如今,大山人群四布,那些不敬畏大山的人,随意践踏它的伟岸身躯。大山的精灵们,不得不步步退到大山深处。我也只好在最后一片树林中寻觅,去品味自然的美。

山的地图,依然如旧,只不过多了一条灰白色的线。当我凝视着那个人声吵杂的山头——东塔山,不禁发问,你还是原本的你吗?

也许那条石阶,人之罕见,只有青苔和衣,松针为伴,在孤寂地回忆……


那山(9)

我的家乡在贵州省毕节市,那里四面环山,山清水秀。外公外婆和大舅一家居住在那里。一推开外婆家客厅的窗户,山就出现在眼前,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开门见山”这个成语。外婆家屋后的山上有一口井,井水非常好喝,除了附近的居民,还有许多住在其他地方的人也不远千里地来这里背水喝。

每年暑假我都会在外婆家度过一个难忘的假期,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大舅到山上去背水。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大舅招呼我一起去背水。他背上背篓,我也欢天喜地地提上水桶,蹦蹦跳跳地跟在他后面出发了。伴随着欢声笑语,我们首先穿过一片玉米地。玉米已经成熟了,把玉米秆压得弯弯的,好像在对我们鞠躬。走出玉米地,我看到山路旁开着许多五颜六色的无名小花,生机勃勃的,仿佛在列队欢迎我们。

再往山上走,有许多植物,其中最有趣的就是一种叫做“笔杆草”的植物,它可是外婆的“法宝”呢。每当表姐的鼻炎复发时、我流鼻血时或是表弟感冒咳嗽时,外婆都会采上一把“笔杆草”回家煮水给我们喝。外婆常说:“这草包治百病,比什么药都管用!”

爬到半山腰,再转过一个弯儿,便远远地看见有几个人在用水瓢舀水,那里就是水井了。“终于到了!”我擦了擦汗,高兴地说。走上前去,只见井水清澈见底,没有一丝杂质。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一阵风吹过,水面漾起了波纹,真是“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啊!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水瓢舀了一瓢水,贪婪地喝了一大口,一股清泉流入喉咙,带着丝丝甘甜,真好喝啊!

我们把几个水桶装满水,放在背篓里准备回去。这回我在前面走,大舅背上背篓跟在我后面。路过刚才那片玉米地的时候,又听到玉米地里有“沙沙沙”的响声,原来有几个孩子正在摘玉米。

回到北京之后,那“沙沙沙”的声音有时候会在我耳边响起,让我想起家乡甘甜的水,也让我想起在家乡毕节度过的愉快时光。

我爱家乡那山山水水,更爱家乡的亲人!


那山(10)

今年过春节,我又回到了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又见到了那山、那水、那树。

那山指的是花果山。满山葱绿,高高耸立。一座威风凌凌的孙悟空像立在山前,手持金箍棒,脚踏筋斗云,火眼金睛眺望远方,仿佛守护着自己的家园一般。走进山里,你会发现树木郁郁葱葱,小鸟轻唱,还会看到几只活泼的小猴跳跃嬉戏。

那水指的是屋后那条连通大海的小河,河水清澈,水草摇曳,时不时还能看见水鸟在河边奔跑,每当清晨,我总喜欢趴在窗口看它轻纱罩面,等待金色阳光将它叫醒又开始奔流入海。

那树指的是白杨林,虽然村上的白杨林没有其他树林那样四季常青或五彩缤纷,但它们朴实的外衣,笔直的身躯让他们像一排排战士一样守护着村庄,更讨喜的是它们为村民提供了柴火,有了它,就有了袅袅炊烟,有了它,就有了欢声笑语。

读到这里你有可能猜到我说的地方了,没错,就是我的外婆家-连云港,我儿时的天堂,也是我现在每年都迫不及待想去的地方!


那山(11)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内,融融地洒在桌上,细嗅,空气中带着泥土的芬芳。我望着窗外,淡淡的叶影在窗前摇曳着。没错,这种自然的美好就来自我的家乡——玉山。

“冰为溪水玉为山”指的就是玉山,玉山是一个自然风景靓丽的小城,地处江南地带,水草丰美,景色宜人。玉带般的冰溪河从城边穿过,两岸的人家来往密切,每每到了傍晚,沿河的小径便会有很多人在那儿散步,当皓月当空,月光洒在冰溪河畔,总有一种静谧而惬意的感觉。

都说古人沿河而居,冰溪河就像是我们的母亲河,两岸的人家依靠着她,世世代代地传承了下来。过去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日益强大,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难以预料的灾难。清澈的河水渐渐失去了她的清澈,水中少了那些自由生活的动物们,人们也渐渐不愿到这来。后来,随着建设文明玉山城,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她又恢复了往日的光彩,当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后,我们能够得到的回报就是如此,其实,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每一草每一木都值得我们的呵护,善待自然,是我们每一位公民所应该做的。

很多人会说,为什么那些人可以肆无忌惮的乱扔垃圾,对我们的母亲河进行着破坏,但是,我想说,当我们自己真正能够做好,那有何必去在乎他人呢?自然带给我们的东西不是无穷无尽的,有时候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保护,这就有了建设这一个词。建设,其实是为了有一个更适合我们居住的环境,但是建设却又免不了有那么些副作用,从而为我们的生态带来一些难以估量的危害,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去选择,到底是该去补救还是就这样放任不管。这也就表现了我们对于我们家乡的一种态度。

在冰溪河旁,有一座不算很高的山,就是武安山,每当我登顶时,站在亭子里往外远眺,整个玉山城都收入眼底,从那里,可以得到一幅玉山的鸟瞰图。一条条规划有序的街道,总能让我为自己身为玉山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但也不然,山的侧面有几条未经修缮的小道,那里往往成了人们的垃圾桶,成堆的垃圾就那么杂乱无章地摆在那,让人看了也不好受。一直没有得到关注的垃圾就那样自然地躺在那,无人问津。

有时候看到玉山的一山一水,便会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但这也同时给了我们一种警醒,建设玉山的路,还很长。我们要想真正的弄好玉山,为玉山的建设作出贡献,就应该献出自己的实际行动,要时刻记着,玉山的建设,在路上。

当我们还在心心念念北上广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将自己的努力献于我们的家乡,当我们能够想到北上广玉的时候,那我们的玉山就会真正的建设发展起来,每个人能够发现自己家乡的美,那是对自己的故乡的一种真正的尊重。

古往今来,无数的名人墨客在玉山留下了他们的作品。陆游曾游于此,坐在高楼之上,望着辽阔的冰溪,独酌一杯佳酿。也许是冰溪的清澈,米酒的香醇触发了他的灵感,才会留下了“小楼在何许?正在南溪上。空濛过钓船,断续闻渔唱。征途苦逼仄,舒啸喜清旷。安得此溪水,为我变春酿。”这样的佳作;王安石曾题玉光亭,但谁也不知道玉光亭究竟在何处,是否真的有玉埋藏于此处,仅留下了“传闻尺玉此埋湮,千古谁分伪与真。每向小亭风月夜,更疑山水有精神。”的千古名篇。

当我们追寻着不断进步的时候,有时候也该放慢自己的脚步,回头看看自己前一个阶段所做过的事,有时候适当的回顾,可以让我们对之后的发展有着更好的规划。正所谓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每留下一个脚印,应该去看看这个脚印的深浅与大小,到底是否适合我们,才能够一步一步走的更好,更稳。

很多人想着急于求成,对于一些事情太着急,但这样往往难以取得好的回报,因为当我们着急的时候,就会忽略掉一些本应牢记的东西,那些真正该被我们所重视的,却已经置之身外了,从而导致了一些麻烦的发生。所以,古话说得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份基础工作,这才是能够真正将建设落实到每一处的方法。当我们能够确保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够有条理,就应该将自己的全部努力都付诸行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将自己的全部努力化为成功。

玉山是一个好地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乡,只要每时每刻将自己的心放到玉山的建设当中去,才能够为家乡作出贡献。

那山,那水,总能萦绕在我们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因为我们是玉山人,玉山魂是我们的根,一代一代的人从这里走了出去,一代一代的人有来到这,随着,我们家乡建设的不断完善,我相信,美好的明天也必将在等着我们。

那山,那水,一直在那,望着我们,望着,看着一代人的成长,看着自己的成长,我们相信,始终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

记得康有为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所以,未来的重担压在我们新一代的身上。牢记我们的家乡,建设我们的家乡,从现在开始。

那山,那水……


那山(12)

第一次上象窝山已经是几年以前了,但是真真这样的亲近却是第一次,让我第一次留宿在了象窝山,去深切的体会大山之间的那份宁静,去感受大山深处的夜。

山还是那座山,不同的是登山的心情。放下手头繁杂的工作,不去想那些还未完成的琐事。敞开心怀,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虫鸣鸟语,别有一番风味。行进在登山的小道上,感受着眼前的那片翠绿;深深的吸一口气,享受着这大自然的氧气。这里没有泰山的雄伟、没有华山的险峻、没有峨眉的奇秀,但是它却带给了我极大的精神享受,8月的阳光照射在身上,和风从山间习习吹来,这里没有城市之中的酷热,丝丝凉意迎面而来。漫步在林间的小路上,穿梭在漫山的树林间,一路向前。站上山顶,看云雾在山间飘过,伸开双臂,做个深呼吸,顿感神清气爽。躺在山顶的草坪上,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点点白云,轻轻的闭上眼,让所有工作的烦恼,生活的压力都随之飘散。

山顶有山顶的风光,山间也有山间的秀美。徜徉在飞天蚕酒店前的人工湖边,感受着另一份安宁。夕阳的余晖洒在平静的湖面上,倒影出象窝山的倩影,就像一个婀娜的少女在梳妆。突然,一片涟漪打破了这片宁静,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乌龟游了上来。只见它悠然自得慢慢的划动着,向水中的那块巨石游去。我驻足在岸边,静静的欣赏着这份悠然。它慢慢的爬上巨石,享受着这片余晖。就在我准备转身离去的时候,巨石下又游来了一只乌龟,同样的动作,爬上巨石,靠近它的身边。柔和阳光的照耀下,平静的湖面上映着它们的倩影。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的象窝山没有仙,也没有寺,但却依然汇聚着灵气,因为这里有一片茶,一片再也普通不过的茶。它没有显赫的身世,也不是名门之后,它相比于云南普洱、祁门红茶、西湖龙井、武夷山的大红袍来说,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出生于大山深处的象窝茶,却让每一个品尝过的贵客,深深难忘,忘不了那入口之时的清醇,更忘不了那过口之后的甘甜。行走在象窝山间的茶树间,错落有致的茶林映入眼帘,薄薄的云雾在微风下轻轻地抚摸着茶树,一片片翠绿的茶叶在微风中慢慢的舒展。闭上眼,伸开双臂,静静的感受着这自然。

山还是那山,水也还是那片水,那片绿油油的茶依然绿油油,同样的上山,不一样的身份。昔日是看他处风景,今日却能静静感受,原来这也是家!


那山(13)

缓缓登上台阶,阳光从头顶掠过。那座山在眼前就这样展现开来,那绿绿的树荫很密很密,与那个背影紧紧依偎在一起。

“爷爷,我要抓蝴蝶,不要栽树啦!陪我抓蝴蝶嘛。”记忆中那个天真无邪的我又回来了。那个人,我的爷爷,他,他的言语,他的背影,都是那么坚定。在我小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棵小树,支持着我茁壮成长。

小时候,我总是跟着爷爷上山栽树。每次都是爷爷干得乐此不疲,而我在旁边确实呼呼大睡,总觉得特无聊。每次醒来,总会看到爷爷忙碌的身影,半弓着身子,为每一颗小树细细浇水,看到烂了的树叶或弯曲了的树枝,眉毛总会紧蹙一下,眼睛中总会闪过一丝心疼,快得难以捕捉。随后便细心的修剪枝叶,小心翼翼得像在照顾他自己的孩子。那个背影似乎很辛苦,但为什么满脸都是笑容呢?我过去拉拉爷爷的衣角,“爷爷,太累了,明天咱们再上来吧。”爷爷并没有扭过头来看我,他站直了望着满山的树苗,天边的余晖打在他身上,形成了一个梦幻的光圈。仿佛爷爷的声音来自远方,又似乎近在眼前。“小丫,你看满山的树苗,别看他们还小,你只要把它们当亲人对待,他们是有灵性的,总会给你报恩的。”

几年后,我越长越大,远离了爷爷,远离了那座山,远离了那满山的树苗。但我仍从家人口中得知爷爷还会每天坚持上山,栽树,凝望他们。我还知道当年的小树苗在家乡的山上已形成密密的树林了。后来的后来,我知道了家乡一个星期下暴雨,其他村子都被泥石流和山体崩塌毁坏了大半,唯独我们村子完好无缺。大家都说,是爷爷栽的那些树苗。哦,不,是能够承担起责任的大树保护了村子。爷爷,这就是你说的吧?大树这是来报恩了吧?

爷爷,你的信念仍是那么坚定,听爸爸说,你要到附近村子去,上山,栽树,你要好好保护他们,再让他们好好保护人们。爷爷,你还是会站在山顶,凝望着满山的树林吧?

凉风习习,吹散了我额前的刘海儿,吹散了我乱乱的思绪。可心中那个背影却愈来愈坚定。


那山(14)

十月的天,秋高气爽。

秋风吹破了拂晓,裁着碎碎的雾丝跳越悠橱的华尔兹,在云雾交融的天断,几只青鸟掠过枝头,划下几道交织的弧线。草儿扬了扬鬓角,继续安详地睡着。这时,几荣晨光透出来,揉开它惺忪的睡眼,这十月的天,十月的早晨,榧香弥漫。

榧乡一德一榧香,开始一段大山之旅。

听说,那里的山好高,好高。

车予环绕着大山盘旋蕊上,映着眼帘的皆是绿蒴浓郁。那山,高大而挺拔,连亘的山脉依偎在同伴的怀中,亲密无间。车行一段路,投视窗外,那山依然沉浸在一片绿色中,满山的树,满山的绿,间或出现一抹柿子树的火红。朦胧中,山头呈现在我们眼前,那山沟沟里的树叶越行越低,真是“车沿出路走,人往高处行”。

那里的景,好美,好美。

穿越林间,一棵棵偌大的香榧树呈现在眼前。没有殷红的花朵,没有华丽的外衣,它朴实地扎根,裹着浓密的“蜈蚣叶”被子,蓬勃而灿烂。台阶两旁,不时会浮现出几朵小花,白的也有、黄的也有,显得娇小可人。再走几步,你会不经意发现几处蝗虫蚂蚱的身影,它们栖身于一丛丛绿荫中,悠闲地沐浴着阳光。然而,随即有几个女同学而对这些平时不常见的昆虫发出了尖叫,我不得不捂住了耳朵……一阵轻松的笑声,在山谷阃荡漾开来,引起不绝的回音。

逛了一大圈,进入了香榧博物馆。一座庙宇似的古老房子坐落在小路一旁,上面刻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原始香榧博物馆。推舞大门,一种传统民居风情扑面而来。木质楼梯,咯咯作响;石头铺就的地面,一片光滑;绿绿的青苔密布其间,有着清幽之感。展览室中最有趣的就数草鞋和蓑衣了,这都是以前榧农们的装束,尽管已经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但却反映了榧农们的勤劳和俭朴,还有浓浓的历史厚重感。

那里的人,很朴实,很朴实。

在一棵大榧树下,有片天地,几个干农活的农民正不亦乐乎地收获着。看得出来,这是祖孙三代。老一辈的有经验,正在观察蔬菜的生长状况,儿子与媳妇正在为午饭做准备,一旁的小鬼正忙着抓蚯蚓玩。好一派其乐融融的农家景致啊!对于我们这几个外来游客,小鬼时不时会投以好奇的目光,仿佛在问:“蚯蚓,他们是谁呀?”然后,我们都笑了,用最会心的微笑。

日近中午,我们一行人踱步在幽径上,和着叮咚作响的山泉水,奏起了心中的幸福音律,望着远处的白云,蓝天,树木,大山……突然有了种“天地任逍遥”的享受。

那景,那人,在大山,享受,幸福,在大山。

好想一直在大山……


那山(15)

乘着萧瑟的秋风,面朝微红的秋日,来到学校,备好行李之后,美好的炎陵之行,随动凌风飘扬的班旗,出发了。

同学们心怀激动,蜂拥而至地冲往车上,安稳下来后,在发动机的混响中迈向了旅程。最好的晕车药莫过于转移注意力了。看啊!在引导唱歌的同学的带领下,全班同学都争先恐后的亮出金嗓子,虽然有些跑调,但是我们追求的快乐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踏上炎陵大地的第一步,一阵清风便从头领掠过,一种初入桃源仙境的爽快顿时袭来,这样,一个美好的印象就烙在了我心尖。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山,身临其境奇妙无比。午饭过后,便来到雄伟壮观的炎帝陵,一尊巨大石像耸立在祭祀堂内,石像是炎帝与一只鹿和一只鹰。据传说,这两只动物是炎帝的妈妈,是它们把炎帝养大的。建筑前留影,广场中转悠,参观鹿鹰广场,我们度过了快乐的一个下午。

精彩纷呈的游艺活动过后,夜虫的伴曲让我们入梦了,这动听的交响曲是那样的清晰,也是那么宁静,没有一丝余音……

“起来了!”天色未白,就从梦中苏醒,今天将有一个艰巨的任务来促使我们挺出勇气。来到看似高不可攀皇山下,心中不禁望而生畏,“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如此巍峨的山能爬过吗?在队伍的带领下,我紧随其后,生怕有毫发之伤,不到一会儿,一股精疲力尽的感觉奔涌上来,看看前方的路,心头的确有种放弃的奢望,但是回首,又跟着的是长长的队伍。“不到黄河不死心”,只要坚持一会儿,准会到的。风雨后总是彩虹,到了山顶,居高临下;有无限风光直射我眼,一阵阵光景霎时呈现在我眼前!此时,我明白了,只要坚持,再高的山,在艰巨的困难也不在话下。

走在林间,侧头望着洣江,只见一缕缕粼光闪过,随着江水的波动,阳光也被那干净皎白的水面反射而来。水清澈见底,俯视江水,里头的鱼儿成群结队地游着。水绿得如一块无暇翡翠,青得逼眼;水还隐隐约约含有香气,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直钻鼻孔。

眼前是一片金色的波浪,屋子上空,袅袅炊烟冉冉升起,置身在农家画中,不时想下田野体验一番。不被渲染的金色犹如一堆黄金,仔细一看,秋露使得它闪闪发金光。招待我们的爷爷奶奶,不亦乐乎地忙农活,我冲上去帮忙,没想到帮了倒忙,爷爷奶奶不但没怪我,还热情地为我盛水,我不好意思地接过了。他们的心真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黄晕来临,回忆两天的欢乐,虽然不能时光倒流,但我将把回忆制成心中的'笔记本,时时阅读这一段段精美的笔记……

城乡深情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炎陵,一个山水风光的宝地,一个人美情深的地方。

回家的路上,快乐的歌声还在回荡……


那山(16)

故事与文中人物的跋涉从一个典型的江南清晨开始,一切画面都好像中世经欧洲浓墨重彩的油画,而在这绚丽的背景前上演的父与子的故事。却仿佛清洌的溪流,沁透心脾。但是流水过后,并不是彻骨的寒冷,而是微微的,如油画色彩一般的暖意。

作为一对父子,影片中的这一对,倒更像同路的路人,交谈甚少,有的只是不断的行走,只有到达村子的时候,父亲才会和儿子说起许多关于送信的事,我不禁有些疑问,这位瘦小的老人怎么会把这一个村子里的事记得清清楚楚,一丝也不混淆。

影片中有一个印象较深的片段,父子俩走到一个村子,不是先去村委会,而是径直到了那位瞎眼的婆婆家。显然父亲在给那位婆婆念信时,只是顺口编了几句讲给她听,但老婆婆显然没有丝毫的怀疑,也许对山里这位邮员的信任,早已成为她的一个习惯。甚至连父亲告诉她,自己的儿子将要接过他的班时,老婆婆还会担忧以后没人帮她写信。给老人念信甚至编信念,显然并不是这位老邮员份内的工作。他平日送信的辛苦,也很少能有时候允许他这样做,但他却坚持了如此长的时间,并把这份工作继续交给他的儿子。我不知道这位父亲心里的想法,但无论他怎样想这样的行为却又一次使我对他肃然起敬。

影片的后半部分,有个场景令我很难忘。父子俩站在黄昏暮色中的山坡上,父亲略带悲伤的和儿子伫立在那里,儿子放飞了一只纸飞机,于是父子俩的目光便随着那只纸飞机四处飘移。这时父亲在黄昏中的脸显得更加苍老与憔悴,眉宇间拧成一团,目光却紧随那只在风中飘摇不定的纸飞机,仿佛那上面承载着他一生的梦想。后来父亲说了一句话:“过日子必须得有想头,就是理想,缺了想头生活便会变得没有意思,”这话很像流沙河那首叫做《理想》的诗,我想这诗里的寓意,已经被这位乡邮员父亲诠释了,或是在他的一生中,被找到了最好的印证。

电影末尾,儿子又在一个清晨上路了,还是那只沉重的邮包,还是那条一路相随的狗,但却少了父亲,这个儿子终于卸下了父亲一生的重任,扛在了自己肩上,继续在永无止境的邮路跋涉。

爱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有着无数个答案。在这部电影里,我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亲情与爱。并没有直言不讳的表白,也没有出生入死的拯救,甚至没有父子俩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的场面,有的只是一幕幕平淡的画面。但正是在这些细枝末节中我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无言的爱。想到这里,我重新又想到了那篇“皮鞋人”的故事,影片中父亲向乡亲们介绍儿子的场面也与那个故事中的颇有相似,同样是两个淳朴的父亲,同样是对儿子无言的爱。

有人说“父爱如山”,而影片中的父与子,也有着对彼此如邮路上连绵不断山头般的,深沉的爱。


那山(17)

浙江省奉化市实验小学505 班胡城瑞

故乡,严格地来说应该是爸爸的故乡。虽然我不在那里长大,但那里的山,那里的田,还有那条清澈的小河,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带给我无穷的乐趣和回忆。

山之味

这四周的山连绵起伏,有的像一座驼峰,有的像蝙蝠耸立,有的像金鸡昂首,有的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山上,已踩出了一条条羊肠小道,忽高忽低,不时压着碾盘大的岩石。有时刚攀上笔陡的斜坡,前方就展现出一片缓坡的竹林。我家的番薯地在半山腰,番薯地的边缘,就是深不可测的悬崖。两面的高山像翠绿的屏障,挡住了外界的视线。偶尔在岩缝中窜过一只松鼠,从树枝上飞过小鸟的身影,也会让我感到亲切。

田之趣

这里的田是由石头垒成墙分开来的。每当第一道朝晖划破天际,农人们就按捺不住了,扛起锄头到田里来了。桃花羞得红了脸;青菜像涂了绿油彩;大萝卜挺着个将军肚……一条水渠,终年灌溉着植物。田里的土又黏又软,我去那儿玩,踩不准石头,一踩就陷下去,待我从这头走到那头,已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泥猴了。有时,玉米用它们黄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我抬头看看湛蓝的天空和白色的云朵,那种坦然,可以忘却寂寞,真是一种享受。

河之乐

小河的一边是茂密的树林和陡峭的大山,一边是木头盖成的村屋。中间是嶙峋的石头和不到一尺的小堤。河边,青青的柳枝垂下来,很抒情。透过水面,能看到挨挨挤挤的小鱼。小麻鸭憋不住了,它们惬意地游泳,把头扎下去觅食,仿佛在耍倒立。邻居家的狗,最喜欢在河里洗澡,摇着湿漉漉的头,十分憨厚可爱。我和一群小伙伴,经常把小纸船放入水中,组成一支庞大的舰队,让它们随风漂流,我们幻想着它们能够漂洋过海……

青翠的山,朴素的田,潺潺的河……这一定是家乡才有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