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小吃600字(推荐7篇)
老男人的烦恼
2024-03-14 02:08:54
初一
其它

风味小吃600字(1)

饸饹是我们永寿的美食之一。永寿人不管是盖房上梁,还是招待客人,饸饹就是餐桌上的主食。

饸饹也是面食的一种,它比面条粗,又长又滑,吃起来很筋道。饸饹是否筋道,主要取决于和面。和面时先舀上半盆面,再加上少许的碱,用大约80摄氏度的水和面。和面的人要有力气,一只手拿着勺子往盆里均匀倒水,另一只手用力拌面,直到把面拌成絮状,然后用两只手用力揉成团,再放几分钟,再揉。这样大概揉三四次左右后,把面放入饸饹床子里压。不一会儿,又长又劲道的饸烙压好了,煮熟后捞出来放在凉水里过一下,就可以吃了。

我们家乡的饸饹,有浇汤的,有凉拌的。

炎热的夏天,人们都爱吃凉拌饸饹。饸饹压好后,淋上一点油,看起来色泽黄亮,吃起来绵软筋韧;如果你在饸饹中拌一些黄瓜丝、胡萝卜丝,再切上几块肉,放上红红的辣子,搅拌均匀。尝一口,你定会一辈子都忘不掉那种味道。

浇汤饸饹的美味主要在于汤。在永寿,饸饹汤有豆腐西红柿的,有鸡汤的,还有羊汤的。不过,我个人认为豆腐西红柿汤最好吃。调汤时,豆腐、西红柿、油、辣椒是必不可少的材料。把做好的汤浇在盛有饸饹的碗里,再撒上香菜和葱花,红绿相间,香味四溢,真是色香味俱全呀!

朋友,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了?那就快来我们永寿做客吧!热情好客的永寿人一定会端上一大碗美味的饸饹让你吃个够!


风味小吃600字(2)

扁肉不仅吃起来香,而且看到它的色相,也不得不让人垂涎三尺。翠绿的葱花点缀在米白的汤面上,而晶莹剔透的扁肉则摇曳在汤中,仿佛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葱花是堤岸环绕的树木,汤就是明净的湖,扁肉则是那一只只正在湖中央快乐嬉戏的鸳鸯。那么,这一碗扁肉看上去怎能不吸引人呢!

你们可别看扁肉的制作过程容易,可要是自己亲手做起来,恐怕感受又会大大不同:先是把薄面皮摊在手上,然后用做好的秘制肉馅,用筷子夹一些放在面皮的中间,再把它用手包起来,口要封紧。这样,一个扁肉就做好了。待到顾客来的时候,只要先把调料放在碗里,再把包好的扁肉放进烧开水的锅中,盖上锅盖,煮上一两分钟后打开锅盖,用漏勺把煮好的扁肉捞起,再放入碗中,最后浇上汤水,撒上葱花,一碗香喷喷的扁肉就制作好了。倘若不怕酸,可以把醋倒进汤中,用勺子搅拌,香气扑鼻,味道也更好。

每一次吃扁肉时,我几乎整个人沉浸其中,品尝每一个扁肉带给我的无穷美味。而且每一次吃,头脑中都会有不同的回忆,不一样的滋味,真是百吃不厌。

记得有一次,太馋嘴了,狼吞虎咽吃起来,谁知一不小心呛到了气管,没把我憋过气去,现在想想都后怕。

家乡的风味小吃——扁肉,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即使曾远在他乡。每次回到故乡,我就要痛痛快快地吃上一回。


风味小吃600字(3)

说起烤冷面的做法,可是有的一比:拿一个面皮放在烧烤台上,等火候刚好后,下一个环节可是一个技术活,砸一颗鸡蛋放在面皮上,然后用道具掀起面皮,就在那一瞬间,把有鸡蛋的那一面甩在底下附着在面皮上,在往面皮的另一面涂上一层秘制酱料,再往上面放上香肠、生菜。最后卷起来,用刀子切成小段即可。我喜欢这个美食不是因为它有多好吃,是因为它深深烙印在了我的心中。

就是那一回,由于天下中雪,我和我的朋友感兴趣,公园打雪仗,我们的欢声充满了整个公园。该回家了,朋友们都相互告别离开,我也高高兴兴往家走,却不幸摔在了一个雪坑中,与大地来了一个亲密接触,这让我苦不堪言,寒冷饥饿慢慢袭来,我也只好咬着牙,不经意漂了一下四周,发现一个偏僻的地方,有一位阿姨在卖烤冷面。

真是天助我也,有美食啦,挪步来到跟前,给我来一份……

正当我付钱之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没有带钱,可是那位阿姨已经做好了烤冷面,在慌忙之际,我哭了,泪水出卖了我内心的懦弱,那位阿姨好像知道了什么,笑着跟我说:“小朋友,没事,这份烤冷面是我这一天第一个做的,就当小试身手,免费送给你吧!”当我听到这句话,心里顿时温暖了好多,这份烤冷面不是把冷面烤好,而是把我冰冷的心“烤”热了,顿时心情愉悦。

对我而言,这份烤冷面价值非凡,它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雪中送炭,人世间充满了善良。

每一份美食都有自己特别的地方,但就是这特别的地方为世间披上了一层美丽的服装——人间的美好,给人与人之间搭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仁!


风味小吃600字(4)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它独自的特产,风味小吃更是占有一席之地。本人家乡的小吃种类也是类型多样,数不胜数。有卖烧烤的、有卖煎炸类的、有卖冷饮的、也有卖风味汤的。其中,手抓饼令我情有独钟。

手抓饼原本的名字叫葱抓饼,它的起源来自于我们中国的台湾。食材也很简单,可以依据自己的口味,加入自己喜欢吃的。做法如下:首先准备一张面饼,一个鸡蛋,两根火腿,一片培根,两片生菜和番茄酱;然后在锅底刷上一层油,分别放入面饼,鸡蛋和培根,煎炸十分钟左右;最后将切好的火腿和煎熟的鸡蛋、培根放在面饼上,撒上适量的番茄酱,用面饼卷住。现在就是享受美味的时刻啦!

其次,令我回味无穷的便是烤羊肉串了。

记得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它,那是在一次逛夜街的时候。当时我闻见了一种令人荡气回肠、垂涎不止的气味,它刺激着我的味蕾,牵引着我的身体,不断地靠上前去。原来是一位阿姨站在烤车面前,手中不停地翻转着正在烤着的羊肉串,我毫不犹豫的叫老板给我来5串。只见阿姨拿出已经穿好的羊肉,架在装有炭火的烧烤炉上,刷上了一层秘制的酱料,开始翻转羊肉串。炭火拍打着肉串,发出滋滋的响声,空气中不一会儿就充满了香气扑鼻的味道,20分钟左右后,羊肉串显得外黄里嫩,色泽诱人,阿姨也撒上了孜然粉和胡椒粉,完成了对羊肉串装扮的最后一步。吃着到口的美味,怀着满足的心情,我一路蹦哒着回了家。

温柔乡情意绵绵,家乡的味道让我流连忘返,它牵引着我青春的灵魂回到那美食文化的渊源深处。


风味小吃600字(5)

我最喜欢的风味小吃作文600字1

提到我最喜欢的家乡小吃,那就非芋包莫属了。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介绍吧。

芋包的上半部像一个个的小褶似的,下半部是圆嘟嘟的形状,有些像一个圆柱。制作芋包的主要原料是菜芋和木薯粉。

将菜芋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没过芋子。煮熟后,剥去芋皮,拍烂。再放入适量的木薯粉,揉搓至软硬适度不粘手为止。因为做芋包的坯是用白色的木薯粉和菜芋搅拌而成的,所以芋包的表面是白色的。木薯粉和芋子的份量一定要刚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否则搅拌出来的坯不是太硬就是太粘,不仅不好包,而且口感也不好。

芋包的馅可以用瘦肉、香菇、豆干、红萝卜等食品搭配而成,它是根据自己的口味做的,不过不要放甜食。把准备好的馅一一切碎后,一起放到锅中翻炒一番,调好味,就可以起锅了。把炒熟的馅装在一个稍大一些的盆子里,盆子中间要放一个倒扣的碗,以便把馅中的水分沥干,然后再放到一旁,等晾凉了再包。如果馅中的水分太多,馅太烫手了,包出来的质量就不好了。

芋包坯和馅都准备好了,就开始包芋包了。首先从芋包坯中捏出一小块来,揉捏成一个小碗似的面皮。一定要记住,要捏得很均匀,要是太厚了,吃的时候要嚼得久一点;要是太薄了,在蒸的时候,皮会裂开,馅也就漏出来了。然后,把馅舀一些到“小碗”中,在“小碗”的边缘捏出一个个的褶,然后左手掌心托住“碗底”,右手的食指和拇指一齐把这些小褶往中间聚集,捏成一个小圆锥似的头,一个圆嘟嘟的芋包就这样做成了。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把芋包放入沸水中煮熟。差不多好了之后,就会有一股香喷喷的味道扑鼻面来,打开锅盖,只见一个个芋包胀鼓鼓的浮出水面,看了都让人。再用漏勺把它们捞到盆子里,淋上一些老酒、酱油、猪油,放些味精,葱花等调料即可食用了。那个味道吃起来软润香滑,让我们吃了还想吃。

家乡的小吃虽然很多,但是我最喜欢的是独具特色的芋包。

我最喜欢的风味小吃作文600字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产。我的老家西安那里就有许多的风味小吃,如凉皮、米线、羊肉泡馍等。其中,吃,最有名的可莫过于西安特产肉夹馍了。

肉夹馍色香味亮,好吃至极。你瞧!那烙好的白吉馍皮薄松脆、内心软绵,白色的表面上还被烤出了几圈土黄色,吃起来外面硬、里面软,十分有意思。再往冒着热气的白吉馍里面夹上有肥有瘦、香味十足腊汁肉,并且浇上一勺褐色的腊汁,撒上一点绿色的香菜,真是令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忍不住咬上一口。

肉夹馍的做法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不少学问和技巧包含在其中。肉夹馍分为两个大类——肉和馍,肉是腊汁肉,馍是白吉馍。做白吉馍时,要把软硬适中的面团捏成扁圆形,然后放进专用的机器里。过不多久,那淡淡的香味便徐徐飘了出来,此时,白吉馍就烙好,可以开锅了。做腊汁肉时,要把新鲜的猪肉洗净放入锅里,再加上水和独有的配料,最后用大火煮上半个小时,香喷喷的腊汁肉也就做成了。两样都做好之后,要把白吉馍从中间切开,但不要切到底,接着把剁好的腊汁肉夹在白吉馍中间,再加上香菜和腊汁,喜欢吃辣的朋友还可以在里面加上点朝天椒。这样,肉夹馍就做好了,而且色、香、味样样俱全。

吃肉夹馍时,许多人喜欢馍夹着肉,一口一口的吃掉。而我却与众不同,喜欢先把白吉镆外面的一层硬皮吃掉,然后把馍里夹着的腊汁肉一块一块的一一吃掉,一丁点都不剩。最后再把镆吃掉,这样吃才叫真正的过瘾有一回我回家乡,在正宗的肉夹馍店里买了一个肉夹馍,然后便按着我发明的先后顺序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当我吃到最后只剩下镆的时候,店主笑嘻嘻的说:“你看你这个小馋猫,都把肉夹馍吃成空心馍了。”从此,肉夹馍又有了一个新的别名——空心馍。

朋友,你想吃肉夹馍吗?如果想,就请到我的家乡做客,我一定让你吃上可口美味而又正宗的肉夹馍。


风味小吃600字(6)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无锡是个“鱼米之乡”,风味小吃更是数不胜数:让人回味的酱排骨,味道鲜美的鸭血粉丝汤,让人垂涎三尺的小笼包……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小笼包子了。

小笼包子又称小笼馒头,整体看上去是个圆形的,上面小小的,像是一个生气的小姑娘撅着的嘴,又像是火山爆发口。小笼包子刚出锅时,头顶犹如一朵盛开的花,喷发出阵阵香味。远看,小笼包子又似一个沉重的包裹,给人一种想拆开来看看的欲望。打开“花朵”一看,啊!红红的汁儿流了出来,香味立即飘散开来。红色的肉糜,白色的皮,再加上蓝色的盘子,真是让人陶醉在其中了。

这么可爱漂亮的小笼包子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让我把小笼包子的做法一一道来吧。先准备一个大笼子、蒸锅、一些面粉和肉糜,准备好这些,就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先要把面粉和成面皮,再把肉糜放在面皮里,不要忘了把面皮的头顶做成一个花骨朵儿的发型哦。接着把做好的小笼包放在蒸笼里。休息片刻,热腾腾、香喷喷的小笼包就出炉了!

终于可以品尝小笼包了!我在小笼包上咬了一个小洞,吹了吹,一吸,汤都出来了,汤汁特别鲜,不过要小心汤汁烫到舌头哦。再把皮和肉放进嘴里,薄薄的皮上粘着一股肉的鲜味,我最喜欢了。小笼包的皮十分顺滑,“滋溜”一下,就滑进肚子里了。吃完一个,让人忍不住想吃第二个、第三个……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呢?心动不如行动,赶紧去尝尝吧。


风味小吃600字(7)

600字介绍风味小吃作文:光饼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光饼,不知道你有没有吃过,那是福州的小吃。据说是记念戚继光而来的,总之和这位民族英雄有一定的关系。

小的时候总喜欢站在高高的桶炉前面,看师傅做光饼。做光饼的师傅到处都有,一个案板,一个炉子就是全部的道具。光饼师傅把袖子卷得高高的,把放了碱水和盐水的面团摔得啪啪作响,然后分成一个一个剂子,用手左右一拍,一个小圆饼就出来了,再用一根竹签往中间戳一个小洞,就势往桶炉内壁一贴,等着吧,不一会,炉内就飘出香味来。估计差不多了,光饼师傅就用小铁铲利索地一铲,焦黄的光饼就跳出来了。

这光饼硬梆梆、黄通通的,咬得很费劲,没有一口好牙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对付不了它的,但一旦入口就越嚼越香,越香越嚼,最后总是吃了一块还想带走第二块。光饼耐嚼还耐储藏,放它十天半月没有问题,坚韧不拔,很有民族气概,可能这就是它和戚继光的关系吧。光饼很便宜,一分钱一块,那时经常光顾光饼炉,买上一两块,一路嚼着上学校。

冬天光饼师傅比较幸福,守着炉子暖烘烘的,夏天就苦了,赤膊上阵还是大汗淋漓,汗水滴在炉子上嗤嗤作响。我就不敢买了,因为那光饼里必定也有光饼师傅勤劳的汗水。

前段时间,在福建“老乡”处提到光饼,他们都说那玩意好吃而且对牙齿有利,经常嚼嚼绝对比“白箭”“绿箭”效果好。但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了,都好多年没有吃过了。但愿,这光饼炉子还能在福州的某个街角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