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点评(集合5篇)
半朵清莲
2024-05-26 06:17:01
初中
其它

初中作文点评(1)

当一份新班级的花名册呈现在眼前时,我才意识到,真正的初三已经来到了。学姐的话不是假的,初三的代名词就是“压力”!

看着这本花名册,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早就振聋发聩——全年级的精英啊!听听这7门主课的任课老师,7位战斗在素质教育最前线的英雄,可敬得可怕!

高处不胜寒哪!

语文课上,魏老师收拾起和蔼的笑容;英语课上,Mr Zhao虽幽默,但口语说得飞快;连惟一的女老师在她的物理课上也忘记了温柔,猛给我们布置作业……我理解他们,这是初三,老师讲课与同学回答的精彩迭出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浅薄与落后。

第一次写作文让我肯定了自己的想法。那是什么作文啊!扔进废纸篓不过。强项也因紧张和畏惧变成了弱项。

几天下来,我筋疲力尽,感觉好像喝了一杯冷水,从里到外都极不舒服,更加深了我的自卑……

“你忘了自己的信念了吗?”镜中人和我面对面,“要坚信自己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存在。”谁说的?

对呀!我的信念,我的座右铭,怎么到关键时刻都忘了呢?

花了一个晚上,我整理好了情绪。

当起床铃响起时,我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笑——以微笑面对初三,面对压力。

当我翻开作业本和试卷,虽然有刺眼的分数,但我总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当我听着课堂上一次次精彩的回答,总能从中汲取到养分;当我惊叹Mr Zhao口吐莲花,在跃跃欲试中我渐渐全听懂了……还有,那次,当我和一群男生赛跑拿了倒数第一时,我也笑了,因为——我已尽了全力了。

悲观的人看见的是玫瑰的刺,而乐观的人看见的是玫瑰的花。我的初三宣言就是:在压力中茁壮成长!

[评]面临中考,初三的学生生活无疑是紧张的,但作者丝毫没有退缩,而是“以微笑面对初三,面对压力”,并毫无惧色地说:“请给我压力,我会将它变成动力!”自信中带着一股豪气,读之不仅令同龄人振奋,也足以让师长们欣慰。所以,本文主题在有新意的同时,又非常积极向上。

采用散文笔法叙事是本文的另一个鲜明特色。作者叙述了自己到初三以后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用笔简洁,语言也不乏生动,如“可敬得可怕”、语文老师“收拾起和蔼的笑容”等。

结尾扣题巧妙而自然,堪称豹尾。

不足是:文中个别句子有语病。


初中作文点评(2)

初中叙事作文及点评篇1

自从搬入新家后,一堵防盗门彻底断绝了我与外界的交往。每天忙碌于上下学的我,独自一人,冷冷清清,没有欢笑。没有理解,更没有心与心的交流。于是我的思绪飘回了从前。

怀念,回到过去,回到那最无忧无虑的童年,仿佛我那颗纯真的心又回到小伙伴的身边。那个年代,没有防盗门,也没有高楼,都是些低矮的平房,四合院,小巷子。虽然那时侯的条件是艰苦的,冬天水管爆裂,夏天蚊虫叮咬,但我们依然快乐,知足地生活在这个小圈子里,不为什么,只因为有朋友,有那么一群活泼可爱的小伙伴们。那时侯的房子,家家户户大门敞开,一条巷子里的人,如同一大家子的人一样,而那个时候的孩子也是最快乐的。我有事没事就去小伙伴家里串门,那些叔叔阿姨就会拿出可口的点心来招待我,我们一边吃一边玩,可有趣了。傍晚,巷口的路灯下便是我们孩子的天堂。我们搬把小椅子坐在灯光下,津津有味地听讲鬼故事,就算晚上作恶梦也不怕。那个时候的我也算得上是一个小小老大,那些胡搅蛮缠的鬼故事,大多是我的佳作,回想起来,要是整理一下,说不定我能编一本《鬼故事大王》呢。

渐渐地我们都长大了,巧的是我们又被分在了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于是,我们又成了无话不说的同学,互帮互助。在巷子里你一定能发现我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激烈地探讨作业。但是好景不长,不久,由于拆迁,昔日的伙伴都各奔东西……

回忆那一张张动人的照片,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怀念那一张张难忘的笑脸,将会伴我到永远;朋友,何日我们再聚首?

点评:本文作者善用对比,从冷冷清清的现在起笔,引出曾经的热热闹闹。怀念过去、怀念童年的实质是怀念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往与情感。这也许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纠结吧。注意提高语言的生动性。

初中叙事作文及点评篇2

人人都在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奉献是幸福,享受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也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是幸福,理解的眼神也是幸福。

朋友,你感受到幸福了吗?我要的幸福很简单。

一天傍晚,我出去散步,一束阳光照在我的脸上,很温暖。我抬头向天空望去,夕阳在向人们展开了双臂,给动物﹑植物镀上了一层金色。

夕阳好象不愿让人们看它那美丽的容貌,不停的用“利剑”刺人们的眼睛。我不能再看它,只好低下头揉揉眼。过了一会儿,我又向夕阳望去,只见云彩的色彩在不断地变化,一会儿是紫檀色,一会儿是百合色。还有梨黄和茄子紫,变化多端,惟妙惟肖、只要一眨眼的功夫,它又变化成了其它颜色。

云彩的形状也变幻莫测,时而像婀娜多姿的仙女,甩动者她美丽的衣袖,偏偏起舞;时而像只活泼可爱的小山羊,翘起小角,张者嘴,好象在呼唤妈妈;时而像江面上的波涛,汹涌澎湃。

又过了一会儿。太阳太耀眼的光芒没有了,红彤彤的,躲进了乌云中,好像乌云要与太阳搏斗似的。太阳也不甘示弱,放射出它的全部光芒,给乌云镶上了一道金边。

我知道太阳要下山了,便一动不动地望着它。慢慢地,太阳落下了山坡,夕阳不见了,可天边通红通红的,好像着了火,此时不但天空是红的,连我也变成红的了。我不由自主的叹惋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活的体验。这就是我的幸福—能融入大自然,让自己体验大自然的韵味。

点评:这篇文章开篇不俗,富含理趣。作者连续地表达了自己对幸福的独特感受,然后着墨于夕阳,精心描绘,热情赞美,借以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活的体验。文中对景物的描写生动形象,给文章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初中叙事作文及点评篇3

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我不经想起了我那简朴又不失威严爷爷,可爷爷在我九岁时就不在我身边了。我一直认为,好人的最后归宿一定是在天堂,爷爷是我有生以来最敬重的老人,也是我精神世界里认为最好的老人,我认为爷爷应该住在天堂!

我时常晚上呆呆的望着天空出神,因为人家说自己已故的亲人就是那最闪最耀眼的星星,我看着爷爷,爷爷也呆呆看着我,我把我痛苦、开心的事全部告诉给爷爷,爷爷也是呆呆的看着我,不像在以前,爷爷总会告诉我一些道理。而现在爷爷也只能看着我,不会说话只会一眨一眨的,我的眼睛湿润了。

记得有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爷爷。但在梦中我懂得爷爷已逝去,所以在学英语回来家时见到他,我受到了一丝惊吓。爷爷还是像以前那样标准的身材,手还是一样的粗糙,但手里却多了一样东西——鸡腿。他看见我回来,马上笑着说我买了鸡腿给你和奶奶,一起吃吧……之后我就梦另外一个梦了。我把这个梦说给爸爸妈妈听后,他们说爷爷还是像以前一样疼我……。

说起爷爷的善良我也是深深的佩服。那是一个下午,爷爷去买菜,出到门口时看到一个小女孩在路边哭了起来,爷爷马上跑过去问小姑娘怎么了,原来她没钱回家,爷爷一句话也没说,就叫了一架三马车,送小姑娘回家了。

我非常爱我的爷爷,爷爷也非常爱我,非常疼我。今天是重阳节,我不能在爷爷身边孝敬他老人家,但在节日里我们家常常烧纸钱给爷爷,我和家人也常时想念他,相信他在天堂一定过得和我们一样幸福!

点评:文章的语言运用和内容表达结合得很好。朴实,自然,不华丽,此文虽然叙写日常生活的人物,但作者能用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示澎湃的内心波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初中作文点评(3)

初中优美写景作文带点评篇1

看那秋天枯黄的落叶和那灰黑色的枝丫,无不让人感到一种悲凉,因为它代表事物的终极。

那天我走在放学的路上,看着周边的田野心情一阵舒畅,玉米杆笑弯了腰,鸟儿在路边歌唱,我也走在路上边走边唱,此事就连一颗被毛毛虫啃光的树也让我心情好。

突然,一片落叶飘落到我的肩头,原来在不知不觉中秋天已经到来了。忽然我的思绪被引向那段沉痛的往事,我的喉头哽咽了,在那年的秋天,我的爷爷……想到这儿我已泪流满面。眼前被一团白雾笼罩着,找不到出口。此时玉米的笑容收拢了,小鸟在路边传来几声悲鸣,真烦人;可怜的杨树固执地挂着几片悲泣的黄叶。和爷爷在一起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然而一切那么突然,他突然悄悄离去,在与我诀别后却化作一颗星星挂在天际。黎明时,在东方那颗最亮的星星是你吗?此时,我无法表达内心的伤痛。

曾经在不是播种的季节洒向一颗红豆,在深秋的边缘长出几只青果,好苦好涩。一任夕阳轻轻涂抹受伤的心,让萧瑟的风漫过疯长的情缘,凄冷的雨从脸上流到心里,流向瘦瘦的黄昏。

那天我再次踏上放学的路,却忽然看见几片刚发的绿叶,我不由得停下脚步。那嫩叶看上去很消瘦,很憔悴,却似乎比春天的叶子更美,现在明明是秋天为什么……一定是毛毛虫泛滥的原因,秋天还没来就把他啃光了,但他如今又发了芽。我不由得沉思着,虽然不久后落叶将变为黄叶,但他那种不到最后决不放弃的精神多命令我学习呀,虽然自己经历过悲痛为什么不能风轻云淡的舍去呢?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我们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要微笑的面对生活,想到这儿,我立刻扛起书包向前走去。

秋天,让杜鹃花化作远空的雾霭,秋天,让车菊草化作深秋的露水,我却用固执的枯藤做成行囊,走向了那布满泪水、艰辛和坎坷的人生路。

点评:秋季,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为我们勾画秋天的场景。文章构思大胆新颖、有独创性,描写生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抒情性很强。

初中优美写景作文带点评篇2

花瓣雨,任凋零。草色青,随风飞,当他们相遇,又会有怎样的邂逅?

日日行走在现在气息十足的城市里,被鸣噪的声音所厌烦,被烦琐的事物所压迫,似乎早已被压抑,永远也得不到重生的那一天。

我独自走在这极富有情趣的小巷中,虽然不是在周庄的古道中,也不走在千灯的亭台楼阁中,但我依旧能感觉道那一丝飘渺与祥和。

庭院深深,月光如水一般洒下来,将皎洁抛掷整个大地,那样无声,却又如此唯美。停了停,深吸一口气,既而又向远方走去……

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就在那一丝亮光中,我发现了不平凡。那是一块极为普通的草地,刚下过雨,露珠儿还在叶片上随意滑落,伴随着月光透出一种极为耀眼的光芒,空隙之余,边上还配了些小野花,更凸显出了那一丝淡雅余娇柔。

身边的行人只顾快速向前走,无暇顾及这如此平凡的花草,我只能叹息,独自享受着这“碧草润如丝”的美景。

也许是看久的缘故,我突然意外的发现似乎每一朵花都是那么完美,它们可都是刚经历完风雨的折磨啊!我疑惑,却又从那横七歪八的青草身上明白了些是什么。

粉蝶顾及,只等着重生的那一瞬间……

又是一阵风,肆无忌惮地向草地吹来,只见青草强硬挺着身子,倔强地挡在花儿面前,宁愿自己忍受这一切,也不让伸后的她受到一丝伤害,直到狂风过后,他才忍着疼痛转过头笑着对她说:“我一点也不痛!”既而却从花儿身上缓缓划过,倒在冰凉的泥土上,却依旧守侯着她美好的梦想。

我愣了,我不敢相信眼前的画面;我被震撼了,他的执着、关爱充溢着我的整个大脑,一株草儿,完全没有缚鸡之力,但是却有一颗舍己为人的心,牺牲自己,只为那娇弱的花。

仅是一个细节,却震撼着我:只是一次邂逅,却感化了我。

花与草的邂逅,依旧完美……

点评:花草的邂逅,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为我们勾画美丽的场景。文章构思大胆新颖、有独创性,描写生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抒情性很强。

初中优美写景作文带点评篇3

有人喜欢那冲出云霄的高楼大厦,有人喜欢那人山人海的广场。我却迷恋奶奶家楼下的小院,他们住在老教师住宅楼里,小院经过那些老教师们精心装饰后,变得一年四季都绿树成荫、花团锦簇。

当春姑娘悄悄的来到人间时,小院也开始焕发勃勃生机:小草从土壤中钻了出来,露出了小小的叶尖儿,微风一吹,叶尖儿轻轻的摇晃着,像是在说:“春姑娘来了,欢迎你来到美丽的人间。”石榴树上新发的小叶苞在微风中颤动着,好像在给春姑娘讲述冬天发生的有趣事情。黄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桃花、紫红的玉兰花、洁白的梨花和杏花都竞相开放,它们笑得是多么开心,笑得是多么灿烂。这种境界,难道不让人陶醉吗?啊,春天,你的美就像是诗情画意一般。

夏姑娘的衣裳是五颜六色的,她也带来了彩色的调色盘,为每种植物都涂上了不同的颜色。小院顿时变得五彩缤纷。粉色的荷花在微风中摇动着婀娜的身姿,仿佛是一名亭亭玉立的少女。还有那可爱的太阳花,从早晨至下午始终对太阳公公绽放着灿烂的笑脸。争奇斗艳的牡丹、玫瑰、月季个个都在翩翩起舞。夏天的小院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秋天,是一个金色的季节,也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现在,小院了可热闹多了,一个个红扑扑的石榴挂在树枝上,张开了大嘴,露出一排排粉红的颗粒,像一颗颗小珍珠,使我垂涎欲滴,而有的却十分害羞,紧闭着嘴巴。石榴让人垂涎三尺,而那沁人心脾的清香,会更吸引人。那金色的桂花和菊花,朵朵开放的都那么迷人,让人感到舒服。

冬天,下雪了!雪花就像一只只白蝴蝶在天空飞舞,小院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到处银装素裹,美丽多姿,唯独那雪松、竹子以及腊梅还在傲然挺立着,多么美丽呀!

这就是小院一年四季的美景,它是五彩缤纷的,是可爱的,我喜欢这个小院。

点评:有人喜欢那冲出云霄的高楼大厦,有人喜欢那人山人海的广场。我却迷恋奶奶家楼下的小院,他们住在老教师住宅楼里,小院经过那些老教师们精心装饰后,变得一年四季都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我喜欢这个小院。卒章显志。


初中作文点评(4)

真情无限

清晨,响起一阵悦耳的电话铃声。“姐姐,你没传染上‘非典’吧?”话筒里传来我那在连云港的妹妹稚嫩的声音。“姐姐好看呢,别担心!”我被可爱的妹妹逗笑了。那边叔叔接过电话关心地询问:“小姐,这段时间可得多注意呀,讲究卫生是最重要的的??”

不知不觉中,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搁下话筒,正欲拭去眼角的泪,我感觉,流到嘴里的泪甜丝丝的。这是幸福的泪,它充满了温馨,蕴含着亲情。是啊!这充满关爱的亲情,近来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不也时常“尝到”吗?

在学校,工作人员每天为我们的教室清洁消毒,使我们能在良好的卫生环境中学习;老师每天关注我们身体状况,让我们注意保暖、开窗换气;使我们备感温暖;朋友经常友好地找些抗“非典”的小诗,与大家分享,使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回到家中,妈妈见到我的第一话总是“赶紧洗手”,使我无比幸福??

还有一件事更加深了我对真情的认识。一天中午,邻居阿姨敲开我家的门,送来两包中药。妈妈连声道谢,阿姨却说:“都是一家人嘛,还客气什么!喝点中药,总可以预防预防‘非典’的。”短短的话语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灿烂的明天,花儿依然开放,鸟儿仍然欢歌,只是我们更懂得怎样付出爱和享受爱带给自己的快乐??

[评析及启示]

小作者在文中写“学校、家人教我 抗非典”,尽管写得简单,但却写得很“生活”,也是大“实话”;写“邻居送中药”,虽然写得粗糙,但也不乏真实。然而这篇文章不足之处是十分明显的,即作者在写作时缺乏“读者意识”。

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在写作时要想到,文章既是写给别人看的,就应该清新流畅地吐露心声,让别人轻轻松松地明白你的意图。

例文三的考生如果有点“读者意识”,可能就会在“教我抗非典”行为细节后添上这样简单的一笔:

这些真情如蜜糖,我总喜欢把它们藏在心灵里。因为它们使我相信:阳光永远在我身边,心灵不会潮湿;爱时刻与我相随,心中总是溢满感动。

如果考生有点“读者意识”,就会在“邻居送中药”细节后,可能会补上这样的一段:

当“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向我们袭来时,我们的步履曾经变得蹒跚,我们的眼神曾经充满恐惧,我们的笑容曾经变得凝固??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勇气和信心也在不断地增长??这勇气和信心来自关爱,来自于真情的力量。有了真情,阳光永远在我身边。

总之,通过以上这三篇考场作文的得失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写好中考作文并不难,只要我们注重文中所说的“三种意识’,扬长避短,努力实践,就能逐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成功,就会悄然向你走来。


初中作文点评(5)

中学生作文易犯的毛病,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十种情况:一、察物不精,浮光掠影,以至作文时叙述描写抽象空泛。

一位同学在《池塘雨景》中写道:“池塘的四面围着一些花草树木。树是各种各样的,一片郁郁葱葱。花也是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这段描写就显得有些空泛。空间有哪些树,树有何特征,有哪些花,这些花的形态和色彩如何,都未能出来。不仅如此,它还未能扣住“雨”字。这都是由于观察不细导致的。

二、语言干瘪,没有文采,行文不够丰满。

例如有一篇题为《我的语文老师》的习作,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她长得比较标准,戴着眼镜,说话声音不大,总爱笑,我非常喜欢她。”这段文字,从语法上看显然没有问题,但从描写人物肖像、再现人物音容笑貌的力度和效果上看,语言则欠修饰润色的功夫,显得比较平淡,缺乏生动性和表现力。

三、机械模仿,生搬硬套,没有创新精神。

有一篇写状物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放学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站一会儿工夫。”这段文字,除了将叶圣陶《牵牛花》中的“工毕”改为“放学”,“小立”改为“小站”外,其余文字几乎雷同。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仿作,与抄袭还有多大区别呢?当然,看到报刊上的一篇好文章,以启发后,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文章来,虽然这样的文章不免带有“仿”的痕迹,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是值得赞许的。而那种把X或Y代进去的“仿作”,岂不是变成数学游戏了吗?

四、生造词语,适用语汇,令人劳神费解。

例如:“我爸爸是位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烈。”“他人老心不老,表示一定要为人民多服几年务。”心上第一句里的“严烈”,在词典里根本查不到,属生造;第二句里的“多服几年务”,把“服务”拆开,属割裂词语。

五、言重词复,不重推敲,不懂得锤炼字句。

例如:“到达目的地有三条路可走,即左路、中路和右路。左路和右路,路途较远,走中路最近,所以左中右三路中,我们决定走中路。”显然,这段文字嗦重复的地方不少,但如果能对其稍作加工锤炼,将其变成“到达目的地有左中右三条路可走,中路最近,所以我们决定走中路”,那就简洁多了。

六、追求“文气”,故作文雅,有哗众取宠之嫌。

“太阳上山了”一句,本来非常通俗晓畅,也很简洁,可有人竟将其写成“一个圆圆射出金色光芒的红红的太阳,静悄悄地从东山上探出脸儿来了”,以显示自己博学多才。

鲁迅先生一贯主张文章应该通俗易懂,要“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同学位应该从这里获得一点启示。

七、前后抵触,自相矛盾,不合思维逻辑。

例如,“我是一个十分顽皮的小孩,自小到大可以说都是这样的顽皮”一句,既然前边已经承认自己是个“小孩”,后边怎么又说“从小到大”呢?因此,前后抵触,出现矛盾。

八、孤立写景,无助主旨,为写景而写景。

例如,有一篇写春节见闻的文章,其中写道:“早晨一起床,看见天空阴沉沉的,好像满有‘脸愁容。太阳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北风呜呜地哭泣着。这时候,街上传来锣鼓声,爆竹连天,人们都在欢度春节,多热闹啊!”作者愿意是写过春节的欢东,但开头这段写景,不但不能衬托主旨,相反牛头不对马嘴,还和主旨打起架来了。

九、浅吟低唱,孤芳自赏,缺乏在气与豪放。

例如,有一位同学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亭子里格外冷清,一个人走累了,便坐下来。这时,忽然想起李清照的一首词来:‘风往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是啊,风物依旧,可人事已非。想着想着,不觉眼泪似断了线的珠子簌簌落下。”确实,在一部分学生的习作中,浅吟低唱,孤芳自赏,成了他们抒写的主调,而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和介入,则“千呼万唤”难睹面。这种柔弱的病态文风,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十、轻视标点,一逗到底,有的甚至王文不加标点。

例如下面的一段文字:“人人挑灯夜读时,她已经上床睡觉,而人人要睡觉时,她便放声地扯起呼噜,大家都很愤怒,都纷纷地要捏她的脸。”这段话至少包含了两个完整的句子,应把“扯起呼噜”后的逗号改为句号才对。我们要重视标点,让标点更好地为文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