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难忘的岁月(实用8篇)
淡然一笑
2024-01-10 07:20:39
三年级
记叙文

那段难忘的岁月(1)

每当闭上眼睛,回味多彩的童年时,你的身影总会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挥之不去,让我想起与你相处的美好的日子。你与我在一起生活了近十年,有你陪伴的日子是那么地多彩、绚丽。虽然现在你我已经天各一方,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有你有我的那段岁月。

细细想想,我们相识时,我3岁,其实什么也不懂。但有你在身边,我每天都十分快乐。你虽然只是一只小狗,但你仿佛能听懂我的心声,我也明白你。

当我不开心时,你总会在我身边做各种搞笑的动作,不停的舔我的手,还用尖尖的胡须碰我的脸庞。那双水汪汪的眼睛,仿佛在说:“不要难过了,小主人。”这个画面深深印进我的脑海。和你一起玩耍时,你总会不停地摇尾巴,上蹦下跳,每次都会逗得我哈哈大笑。

每天你都会跑出家门玩耍,但是只要一到我放学的时间,你总会出现在我的眼前。但那一次你跑出去后,却没在固定的时间回来。我在家里等,每隔几分钟就跑到门口看一次,可是依然没有你的身影。心里想着各种可怕的结果。我的眼泪不停地落下,那一刻,我在想我可能要失去你了,以后我怎么办。后来,爸爸找到了你。当我出现在我的眼前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又来了,你浑身上下都是泥,嘴角也破了。我抱着你,紧紧地抱着你,我在心里说道:“你回来了,太好了,我亲爱的伙伴。”

可是世事难料,没想到,事情来的这么突然。那天中午,我放学回到家,没有听到熟悉的叫声,也没有看到你欢快地身影,我的心里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一种不祥涌上心头。我冲进家门,奶奶说你走了。这句话像一把利剑穿透了我的心,那一刻,我觉得天都要塌了。奶奶说把你埋在后院的树下了,但我一直没有去看你。因为我一直在想,你没走,只是出去玩了,说不定一会你就回来了。

时光荏苒,一年过去了,我已经慢慢地适应了你不在的生活,但每次走进家门的时候,我心里一直企盼有个欢快地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前,摇着尾巴扑向我的怀里。

过去的时光里,我的身边有你的追随,我的世界多姿多彩;现在的生活里,我的心里有你的陪伴,我的世界依然丰富多彩。


那段难忘的岁月(2)

时光老人的车轮正在慢慢的前进,身后那深浅不一的记忆中有多少回忆酿的甜,使我逐渐由幼稚走向成熟,我的小学生活永远值得好好珍惜品味。

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写的字就像在纸上跳舞,歪七扭八,长短不一,连我自己都不好意思看,可是袁老师您一直毫无怨言耐心的教我。您还记得吗?以前我写的作业很不规整,老是被同学们笑话,是您一笔一画手把手的教我并鼓励我说:“你写的一天比一天好了,每天都在进步,所以不要轻易受外界影响。”从此后我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字也写得越来越规整。现在再回头看看以前作业本上写的字,我的脸瞬间红了。才明白当时袁老师为了让我写好字真是煞费苦心。

五年的小学生活马上就要过去,与老师同学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却常常在脑海浮现。由于胆小、内向在课堂上面对会的问题我也不敢站起来回答,是老师您把我叫起来并号召同学们一起鼓励我才让我流利完整的回答了问题。当然,因为贪玩写作业写的一塌糊涂,甚至完不成作业时,第二天您也会像母亲一样狠狠地批评我,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并引用名人名句进行说服教育,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爸妈长时间不在家时,您在学习和生活上则更加用心的关注我,嘱咐我完成作业后找要好的同学去玩耍,会不厌其烦的嘱咐我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等等。与同学们在一起玩闹做游戏时难免会起争执而吵闹不休,仿佛谁也不认识谁,结果第二天见了面一个眼神或一个小动作就让我们忘了彼此之间的矛盾,勾肩搭背地上学去了。

难忘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回想过去,做的那些幼稚天真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却要毕业了。

亲爱的同学们,请带上我最好的祝福,让我们一起底气十足地去迎接美好的未来吧!


那段难忘的岁月(3)

我每年都会观看《开学第一课》,今年也不例外。我最受感动的就是那段风雨如晦的峥嵘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人。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铮魂的回忆。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这些生芋头,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

历史再次向我们证明:长征精神将伴随中华儿女不断缔造辉煌。我们应该学习长征精神,争做红军后人。先烈们倒下了,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远激励着我们新一代随时做好冲锋的准备。英雄给予我们希望!


那段难忘的岁月(4)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难忘那段岁月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想当初,我们刚入学的时候,就与校园中的一花一草一木成为了最要好的朋友。每一片绿叶,记载着我们的笑声;每一朵花瓣,录制这一首又一首充满墨香;每一株小草,拍摄着一个又一个欢乐场景……这一切,令我终生难忘。

忘不了那一次热火朝天的大扫除。那一次,我踮着脚尖,像长颈鹿似的伸长脖子,又把手伸得长长的。可无论怎样摆弄,我始终擦不着最上层的玻璃。一位同学见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拿起抹布就帮我擦。玻璃上留下一片互相帮助的痕迹。

忘不了那一个大雨倾盆的下午。那一天,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因为表演而到六点才回家的我既担心又害怕。忽然,一双温暖的手摸了摸我的头,又用熟悉的声音问道:“没带雨伞吗?我送你回家吧!”我抹了抹眼泪,一转身,看见了李老师的身影。李老师撑起伞,搂着我一起回家。在半路上,恰巧遇到了一名同学,那名同学提出要和我一起回家时,李老师千叮咛万嘱咐地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这才转身离去。一路上,留下了串串友谊,串串关爱……

忘不了那一个热闹欢腾的运动会。我们举行了接力赛。班里的同学们都希望赢得比赛,互相团结,终于赢得了胜利!同学们个个欢天喜地,手舞足蹈,欢呼声真叫人难以忘怀。

忘不了,什么也忘不了!往事桩桩件件,历历在目,那是我们记忆仓库中一颗颗流光溢彩的珍珠啊!回忆往事,我不禁有想起了那句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难忘小学生活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那段难忘的岁月(5)

岁月匆匆,花开花落。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转眼间就过去了。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刻,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留恋之情,回首往事,六年的生活历历在目,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人一事都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那样清晰。

忘不了,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宽阔的跑道,我们曾经在那里奔腾跳跃,滴滴努力的汗水、坚韧有力的步伐、操场上空漾出的欢笑,写尽我们美好的回忆。

忘不了那宽敞明亮的教室,我们曾在里面读书学习,朗朗书声像动听的音符。我们也曾在里面唱歌舞蹈,歌声舞姿依然在眼前摇荡。远大理想从这里飞出,智慧火花在这里绽放。就连安静的课桌座椅夜恰似亲密朋友。真的,忘不了!

忘不了操场上的红旗,我们曾多次在下面聚集,在她身下唱着国歌,听着同学们精彩的演讲致辞。是多么自豪,多么惬意!操场南边那排高大的梧桐又一次映入我心里,一年四季,有它的风姿陪伴,它为我们遮风挡雨,我们在她身下追逐嬉戏!

忘不了敬爱的老师!忘不了老师谆谆教诲。从横竖撇捺到加减乘除,从天上星座到世界海底,是老师教我们理解知识,懂得怎样做人,是老师用微笑和坚持为我们传送信念与力量。错误时善意的批评,成功时赞赏的表扬,失败时一丝丝安慰,伤心时鼓励和关心。老师的奉献装扮了我们的童年,无限的谢意从心中升起。

忘不了亲爱的同学,忘不了同学们共同在教室里读书,忘不了同学们在操场奔跑嬉戏,忘不了一日日朝夕相处的美好时光,忘不了六年结下的深情厚谊,六年中,是同学们一起伤心、一起欢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一起感受相处和珍惜。一路走来,我们即将奔向更远的征途。

光阴似箭,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六年生活的酸甜苦辣,是那样令人难忘,那样令人回味,点点滴滴都萦绕脑际……


那段难忘的岁月(6)

--赴大余超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实习心得体会

8月18日至28日,第一次走入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期间,我们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28名大学生被以跟班学习、顶岗上位等方式分配到了LED发光二极管生产的各道工序中,其中包括固晶、焊线、封胶、一切、检测等,而我,被随机地分配到了自动一切的生产车间,在这里完成了自己跟班学习的实习工作生活。

那些天,那段学习历程

10天的时间很短,感觉还未开始便已悄然结束。站在这最后两天的分隔线上,回忆这段即将过往的实习生涯,心中感慨万千,有过新鲜与兴奋,也有过枯燥与失落。不过,对长期被拘束于象牙塔的我们来说,这样的生产实习还是让我们受益匪浅、收获不小的,至少,享受到了走向毕业年前的难得轻松时光。

前面的五天,我是在自动一切车间,自动一切是整个发光二极管生产中的第四道工序,在它的前面还有自动固晶、自动焊线、自动封胶,而在它的后面还有检测、二切及最后的包装、出厂等。进入车间后,我就跟着车间里的肖大姐学习,在肖大姐的手把手教授下,我很快便熟悉了分料、送料、冲切、收料的方式方法。虽然很简单,但是却需要认真、细致与耐心,如果不小心出错了,就会导致机台卡死、发光二极管的正负脚切反,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危险,对自己造成身体伤害。

还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自动一切的工作是挺反感的,因为不仅要忍受一直站着的痛苦以及那可恶机器"吐出"的噪声,而且还没有涉及自己的专业知识,颇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叹。不过,错误的想法总是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在一切的时间一长,才知道了不是没有专业,而是自己开始的时候没有发现。在这道工序得以正常生产的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比如传感器、单片机、PLC程序等的应用,而这些,恰恰就是我们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不过,相比较而言,我们所懂的只是一点皮毛而已。

慢慢地,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一线工人生活中去。正是这种专注的精神,让我对公司的生产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都会研究机台中的原理,遇到不懂的就会问问领班、问学长、问技术师傅,或者而同学们一起讨论讨论其中的奥秘,还记得公司的技术师傅给我们上的那堂"课",着实让自己增长了不少见识,也为以前在学校时自己在专业学习放慢的碌碌无为而后悔,不过我想这也及时的让自己认清了自己的水平。

不仅是在自动一切,在后面去其他几个车间里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被这深奥的学问所打击,感受最深的就是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特别是理论与实践间那段遥不可及的距离。我想,即使我们在学校会接触到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但一直都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更不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生产工作中。比如在工厂实习的这段时间内,就发现了很多平时学习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比如"光电传感器"、"气缸"、单片机等在机台中发挥的作用,在对机器的认真研究中总算是与专业"对口"后,心里也算是"舒适"了许多。当然,超出了传统的理论说教,转而用实际的工作程序来实现其功能,也让自己心里别是一番滋味。

其实,在超弦的这段日子里,让自己感触最深的还是这个企业所拥有的那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只要细心留意,你就会发现,不论是在办公区、各生产车间,还是在走廊、楼梯间,随处可见的"格言警句"犹如一面面指引前行的旗帜,点缀着这个六岁的年轻企业,激励着这里的员工奋发向上,为着企业的发展而贡献力量。当然,这其中的许多句子,也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做事,还教会了我们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一个企业的潜力。而这些公司里随处可见的格言警句,也教会了自己很多为人处事的原则方法,每一条都被记录到了自己的笔记本里,因为有用所以珍藏,因为珍藏所以学习。

还记得在室友小顺的一个记事本上,他甚至清楚地记录着这个企业的机构设置、管理阶层、LED生产制造的各道工序。我想,对于他来说,这种企业的经营理念就是他所学习的吧。在超弦这样的一个企业,我们来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学学专业,应该还有一种提前接触社会的目的,通过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学习,为自己将来的路找准方向,更好正确地前行。

那些人,那段往事

来到超弦,很高兴认识了我们专业05级的学长郑德仁,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两年,已经升到了管理生产的主管助理的位置。听学长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专业来了5个学长在这里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只有他坚守到了现在,而正是这种默默的坚守,也使他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升到了助理的位置。在超弦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聆听学长讲述那些过往的岁月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悟,不想过多的去发表见解,只是想静静的聆听,期待从中学到点东西。其实,也确实学到了,那晚学长请我们几个到大余的河边喝酒聊天,说了很多,我觉得像在听一个长辈的人生,不带任何功利心,只是一个学长对学弟学妹们的一点忠告与指引。而这,也着实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各自的方向,让我们坚定信心继续前行。

除了学长,和我聊天最多的当属自动一切车间的肖大姐,被分配到和肖大姐一起干活是一件愉快的事,因为肖大姐的和蔼可亲,因为肖大姐的平易近人。每天,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我会和肖大姐聊一些产里的事,一些关于我们实习生的事,当然,聊天时彼此的,肖大姐也会和我分享她在这个产里所见到的一些趣闻趣事。在交谈中,我知道肖大姐是本地人,有两个小孩,一个读初中,一个才上幼儿园,就目前的情况下,这样的家庭应该压力不是太大,不过若干年后,可能压力就会接踵而至吧,所以肖大姐不辞辛苦地工作。而对于我们,肖大姐说我们将来肯定能找一个好的工作。对此,我并没有过多的去辩解,但其实自己心里很清楚,现在的我们想找一个好工作真的很难,"大学生"的光环已经没有多少的含金量,而就业在近年来也是大打折扣了。

公司里有一个袁师傅,虽然并没有和他聊过,只是听他为我们讲过一堂"课",但心底却是由衷的佩服这样的人才,据说袁师傅是公司从湖南请来的,负责公司里机械设备的技术维修与指导工作。我想这正是应证了"只要是金子,放到哪里都会发光"的那句话吧!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优越的学习环境与条件,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可殊不知却被人视作了"爱的天堂"、"游戏的家园",最后落得一个"无所作为"、"腹中空空"的尴尬局面,相比于袁师傅,我们只能自惭形秽了。

知道吴姐是从刚开始进入公司园区里看到的那一排宣传栏知道的,因为有点"同行"的味道,所以或多或少的给予了特殊的关注。宣传栏里喷绘的海报内同很齐全,公司新闻、人生哲理、幽默笑话样样俱全,极大地丰富了员工的课余阅读需求与精神文化生活,我想吴姐应该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吧。而后是在她的笑容中认识她的,她在公司里主管人事,这种笑容或许就是一种职业笑容,我们都说她的80%时间里应该都是笑着地,这种笑容让人心里感觉很舒适、暖暖的,这样的人应该是非常受欢迎的。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人,还有许多似聊过但又似没聊过的人,认识又似不认识的人,他们也或多或少的留在了自己记忆的深处,比如实为师傅却被叫做的"小妹"的小妹、给我们进行实习鉴定的领班"小弟"、批评过我戴帽子不规范的生产主管、固晶车间那一排被我们称赞为"靓丽风景线"的美女姐姐妹妹、那个让我们忍不住不掏腰包买冰棍小吃的小卖部老板、那个和我们住在一个宿舍的保安大叔、那两个每天起得最早的`保洁员阿姨、那个调皮又可爱聪明的小孩袁时雨、那个让我们又爱又恨的打菜阿姨等等,我想,实习过后,这些人,这些事,都将永远珍藏心底,虽然走过之后就会恕不相识,但至少,我们大家曾经相遇过。

那段岁月,那段永远的记忆

相比于公司里的正式员工,我们的上班生活着实逊色很多,每天只上班工作7个小时,同他们"两班倒"的10多个相比简直没法抗衡。每天早晨7点,大家起床、洗漱,然后到食堂集中就餐。睡眠"有余"的当然不忘记早起出去溜达散步,呼吸一下这乡村所特有的新鲜空气;而更有用功努力者会手捧一本"考研英语"来回踱步,朗读背诵,着实给这里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用餐完毕后,大家抓紧时间,尽情享受早晨所特有的清爽与舒适,在草地旁围绕而坐,尽情畅聊,有上班时的喜与悲,有对未来的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当然也有对公司美女如云所打造的"美丽风景线"的趣谈。之后,佩戴上企业下发的实习证,打好手指纹,穿上工作鞋,带好工作帽,深入到各自所在的车间,在车间外听完各班长的早会,依次走入各自的车间,开始了大家一天的"工作"生活。

当然,上班之余,我们的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篮球,是绝大多数积极分子的最佳选择,大家你拼我凑,合资买了一个篮球,然后就把工作之余的绝大多数时间贡献在上面。每天下午下班吃过饭后,大家就在篮球上尽情的驰骋疯狂,会的,不会的,厉害的,不厉害的,此时此刻,不分技术水平的高低上下,不分懂不懂规则,只为在一起的狂欢与喜悦,你追我赶,你传我拦,嘻哈声,追捧声,掌声,笑声,在这个花园式的公司园区内尽情散开,增添了许多的青春活力;而与此同时,另外的一些人就三五成群,玩起了扑克牌,我玩升级,他玩斗地主,大家都有着各自消遣的方法,都在体味属于自己圈子里的乐趣。

实习快结束了,在就业与专业之间,在选择与前程面前,忽然想起了第一天公司蔡老师给我们讲的那段话,"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就业过程中的喜与忧,一线城市固然很好,但与此同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会很大,与其做"凤尾",还不如来基层地方城市的企业当"龙头",在这里,大家都十分重视人才建设,只要你有能力,就一定会有发展。"我想,这些话说的真的很对,我们一直


那段难忘的岁月(7)

XX年8月25日,乐山派往辑庆镇的教师、医生、挂职干部等首批常驻援建人员从乐山启程来到辑庆,开始为期一年的援建工作。

之前,他们对辑庆一无所知,“以前只是对"中江表妹"和中江挂面有所耳闻。当时也并不清楚受灾的情况怎么样,完全想象不到我们踏上这片土地会看到什么的景象。”但他们心中又非常清楚,此行他们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是代表乐山全市人民前来帮助辑庆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的,在辑庆人民眼中,我们的形象就是乐山的形象,我们肩负着神圣使命和殷切希望。”

援建干部:亲身参与一座场镇的重建和复兴

今年5月9日,市公路管理局工程处工程师余剑和市城乡规划设计院规划工程师刘波又去了一次辑庆镇。这已是援建工作结束后刘波的第四次回访,而余剑“心里一直想来,就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午饭时候,中江县和辑庆镇的领导向他们敬酒表示感谢,两人一饮而尽,眼眶里禁不住多了一层雾气。

援建期间,余剑和刘波分别担任辑庆镇党委副书记和镇长助理,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了保证市对口支援领导小组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援建项目的进展情况,我们每一天都要到项目建设工地上,收集汇总情况,并及时向乐山对口支援办汇报项目进展,协调需要解决的问题。”市对口支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耀清告诉记者,“除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紧要问题外,我每周都会收到援建干部发来的短信,汇报他们在辑庆镇的工作、生活情况,从不间断。”

此外,余剑、刘波二人还得负责对口支援人员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为充分发挥乐山援建人员的团队作用,这两位年轻人学会体贴人、照顾人,从生活、思想、工作等各方面关心帮助,让乐山援建人员拧成一股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乐山援建人员",因此,我们是一个集体,必须团结一致,当然我们还必须主动融入灾区这个大集体,和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交朋友,这样才能做好我们的援建工作,不辜负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人民的重托。”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余剑、刘波更重要的角色是直接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援建工作要顺利推开,首先得进行辑庆镇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刘波、余剑不辞辛劳、加班加点,对集镇现状等情况进行实地踏勘,收集齐辑庆镇3.5平方公里地形图等修编基础资料,并会同乐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人员一道,高质量地完成了辑庆镇总体规划设计、修编工作。在乐山大道建设中,他们多次现场踏勘,与相关部门交换意见,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乐山大道线型以及规模,并多方收集相关资料,推进工程进度。乐山大道k0+300—+400段需要穿越一个鱼塘,地基难以支撑,项目建设受阻,为了不耽误工期,两人发挥专业特长埋头设计,不眠不休苦战两昼夜,拿出了一套可行性方案。

在刘波、余剑看来,能够参与对辑庆镇的援建,是他们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经历。一年多的工作时间,他们结识了很多当地的朋友,也目睹了这座场镇在废墟瓦砾上的重建和复兴,“这次去,我们看到很多新变化,交通畅通后,辑庆的人气越来越旺了,特别是乐山大道的建设,带动了周边一大片的开发,逐渐成了辑庆的中心,包括镇政府办公大楼就已经在乐山大道一侧落成投入使用了。”谈到援建工作,虽然两人都非常谦逊,一再强调自己所做的工作微不足道,但作为一名灾后重建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看到辑庆人民现在能够幸福地生活,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很自豪的。

支教教师:用爱填满灾区学生的心房

不久前,乐山七中英语教师曾昆还给辑庆镇中学一名叫冷华的学生的家长打电话,关心冷华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商量冷华初中毕业后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事情。这名叫冷华的同学,从小失去了母爱、家庭非常贫困,因而得到了曾昆特别的关爱。曾昆和这个家庭一直保持联系至今,并持续不断提供帮助。不过最让曾昆遗憾的是,因为冷华家庭太过困难,至今也未能住进新房,“很惭愧,虽然为他们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始终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希望能有更多的好心人来帮他们一把。”

曾昆不仅课上得好,而且怀一颗大爱之心,一直有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的想法。地震以后,正当她准备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北川中学教书之际,一个消息让她改变了决定:乐山市教育局正组织全市优秀教师志愿者到乐山对口支援的辑庆镇中学支教。得知此消息时,报名时间已过,曾昆当时还颇费了一番周折,才实现了此次支教愿望。在辑庆镇支教一年,曾昆得到了3个称谓:在课堂上,同学们叫“曾老师”;课堂下,大家都叫她“曾妈”、“昆姐”。这不仅是曾昆与同学们沟通无障碍的见证,更是她与同学们血脉相连、心心相印的生动写照。

在去灾区支教前,曾昆的手在运动时受伤,因为没时间治疗而一直拖着,疼痛时轻时重,但她始终咬牙挺着,并带病坚持为孩子们上课。“老师,你的手冰凉,我给你暖暖吧。”一个叫肖毅的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了,课间休息时带头用自己的小手去暖曾老师的手。在他的带领下,全班同学都来帮老师暖手,这一举动让曾昆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而这个“小手暖大手”的故事至今仍在辑庆镇中学广为流传。

乐山先后派出了12名优秀教师到辑庆镇中学支教。把课教好,把孩子们的成绩带上去,是支教老师的第一目标。在辑庆镇中学的板房教室里,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组织公开示范课,传递新课改中的新教学理念,培养带动了一大批年轻教师,并利用休息时间搞好学生家访工作,受到学校和师生的高度赞扬。

当然,他们并不满足于此,由于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加上受地震影响,更是雪上加霜。支教教师们把学生视同自己的子女,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的活动,与孩子们交心谈心,引导他们忘记地震灾难造成的.伤痛,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他们还竭力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通过各种途径、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这些孩子。

作为支教人员之一,曾昆刚来到学校的时候,发现发现学校体育器材奇缺,她就和其他老师一起动手,自己制作教具,并积极反映与热心呼吁。很快,乐山市体育局捐赠了篮球架、乒乓球桌、训练垫、排球、羽毛球等500多件体育器材,市中区教育局向辑庆镇中学捐赠棉被160床、衣服160套及XX册图书,可把学生们高兴坏了。“说实在话,这批支教教师都很优秀,她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同事、领导的认可。”辑庆镇中学负责人陈俊告诉记者。

支医医生:为灾区人民送去安康

没有村卫生站,村民就医原本就比较困难,加上地震后大量人员受伤,以及大灾之后艰巨的防疫任务,使辑庆人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我们不难想象,乐山派出的8名支医人员肩上担子的份量。

在参加完对极重灾区彭州市的医疗救助后,市人民医院外科医生杨进军又主送请缨,到中江县辑庆镇卫生院进行医疗技术帮扶和指导,并担任支医小组组长。

“XX年是我做医生以来工作最有价值的一年。只有平时不断地积累专业能力,才能在最需要的时刻实现其价值。”到达辑庆镇后,杨进军和同事们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积极投入到具体的临床工作,每人带一名年轻医生,致力于提高辑庆镇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每天,他们在简陋的医疗条件下,认真地诊疗每个患者,督促检查病历书写质量,认真组织业务查房,精心管理危急重病员,认真带教示范医疗操作技术,一有时间就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讲课。在专家门诊,他们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减轻病人负担;面对疑难危急重病例,他们积极开展会诊讨论,提高救治水平,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回访中,当地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还对市中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胡秀清念念不忘。XX年11月的一天下午来了一位病人,医院查出是良性肿瘤,必须手术切除。可肿瘤大,辑庆镇上医生都没有经验,胡秀清义不容辞地走上了手术台。整整四个小时,三公斤重的肿瘤被成功切除,而胡秀清却累得虚脱了。在此之前,该院并没有妇产科医生,妇女生小孩做手术必须要到县上的医院,做一般的手术也要好几个小时,给群众带来极大不便。胡医生来到辑庆后,把技术传给年轻医生,帮助他们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也让群众看病更加便捷。“乐山医生医术棒,态度好,我们都愿意找他们看玻”辑庆老百姓的话语朴素而真挚。

开展肠梗阻松解、小肠切除、子宫次全切除等疑难手术二十余台次,诊治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休克等危急重病员十多例……在他们的精心救治下,一个个伤病员恢复了健康,辑庆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水平也大为提高,住院病人增加了30%以上,门诊人数大大增加。支医人员出色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和认可。杨进军被四川省人事厅评选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被乐山市委评选为抗震救灾先进党员;胡秀清被评为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

在整个援建过程中,乐山对口援建人员始终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饱满的工作激情、务实的工作作风,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每一个援建项目,他们的忘我的奉献精神,让142万中江人民铭刻于心。


那段难忘的岁月(8)

爷爷勤劳的身影

我自三岁便常到农村与爷爷住在一起,每日天亮我醒来时,爷爷已准备好早饭,喊我起来吃。我吃完饭后,总是要与他去田地里。他怕我乱跑乱窜,活动必须在他的视线范围内。直到七岁他才许我自己去出去玩,想起来他是太爱我,怕我丢失。来到田地我就在旁边找个不种农作物的地方挖起来,常能找到不知名的怪虫子。“爷爷,这是什么虫子?”“蚯蚓”。“爷爷,这是什么果子?”……玩累了我就看着爷爷,爷爷在地里劳动,阳光照射在他身上,他显得很高大。爷爷很瘦,很勤快。他那双有力的大手,挥着沉重的锄头,很长很长时间,慢慢的我看到那绿色的迷彩服变成褐色了。一个和土地一样色彩的黄褐色身影就这样存在了我的记忆里。

爷爷爱喝酒

每天晚上,爷爷就摆出他的至爱——酒,那酒是他亲自酿的,很香。每当他打开酒坛子,一股酒香就会扑面而来,弥漫在整间屋子里,使人向往之情不由而发。不过我是不许喝的。爷爷拿出酒来,便坐在板凳上,一手握着酒壶,一手端着酒杯。慢慢地斟满酒,还会说到:“来,亮亮,咱们吃饭了!”特别是他把酒杯放在嘴边的时候,细细抿着,一股琼浆流入他的咽喉,接着他又享受地发出“啧啧”声。那香味又飘散过来,渐渐融入我的记忆。

爷爷爱唱民歌

爷爷最爱的除了酒就是收音机了,虽然里面总是唱着几首我认为不那么好听的“咦~~呀~~”但爷爷是爱极了这民间小曲,他从来听不烦。有时爷爷关了收音机自己唱起来。他很是陶醉,只见他抬起头,仰起脖子“嗨!……呀!……”唱了起来。我渐渐明白,那声音就是属于爷爷内心的,那个时代的美妙音乐。我就是在爷爷的民间小曲中熏陶长大。

一个板凳、一张小桌、一壶酒、一个小杯、一台收音机;还有一位慈祥的爷爷。这些将永远藏在那段难忘的岁月中,令我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