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高中(汇编7篇)
燕南飞
2023-12-30 01:27:04
高中
其它

消失高中(1)

春回大地,春暖花开,这是春的特征,殊不知,那一个春日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倒春寒。

那是一个初春的日子,天气本来很晴朗,去了学校的我心情也很舒畅。但不想一夜好眠之后,窗外竟下起了大雪。我埋在被子里本不想起床,但出于无奈,我硬着头皮起床,穿着单薄的衣衫回到了教室。却不知我竟是那般的倒霉——一节自习下了,我竟开始咳嗽了。

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宿舍,我犹豫着要不要给父亲打个电话,翻出父亲的电话号码,呼叫又挂断,这个动作我重复了多次终究还是放弃了就在我放下手机那一刹那手机开始震动我定神一看是父亲,我接听,放在耳边,语腔有点哑还带些轻咳说:“喂,爸”

他先是一声不吭,或许听我说话,紧接着问我:“感冒了吗?”让你多穿点你就是不听话。这回自己吃苦头了吧.”他语气有些无奈,又有些责备。

我本就感冒了又听到他无奈的责备。心里不免有些苦涩,我感觉眼前一片雾气,我强忍着不让自己抽噎。但还是有一点声音从牙缝里露出来。

我沉默着那边有突然传出声音来:“下午我给你送件棉袄吧!别到时候感冒严重了,又去医院,强忍着心里难受。

我“嗯嗯”的回答了父亲关心的话,然后听到电话传来了茫音,我也收了线。

都说期待是一个煎熬而漫长的过程,果不其然我觉得这一天很漫长。终于煎熬到了下午回到宿舍,等着父亲给我送衣服,但是,我等了很久都没等到父亲,我以为是父亲太忙了已抽不出时间来了。我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我坐在床上,倚着床边的床栏睡着了。突然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我睁眼一看,是寝室长回来了,他拉了拉我的衣角说:“你爸爸在楼下等你。”

我开始木然了一下,大脑仿佛空了几秒然后,我突然笑了说:“谢谢”随后便从四楼狂奔而下,我看见父亲站在雪地里,他一只手撑着一把金黄色的向日葵伞。林一只手提着一个袋子,我想,那便是我的棉袄了,身上缠着一件深蓝色的棉衣,黑色的牛仔裤。脚上还有一双被雪水侵湿的解放鞋。他见我跑下来了,微笑的望着我。我快跑了几步,一把抱住了他,父亲没有料到我会抱他。他有些不稳的身子后退了几步,随后他用提这衣服的手摸了摸我的`头。

他想要说什么是我先开口道:“爸,我以为你不回来了呢?”

“怎么会呢?我早上听你有些咳嗽,我去医院给你拿了药。”父亲轻言细语地说:“早上的话并不是责备你,而是要告诉你,以后爸爸不可能一直在你身边照顾你,你要学会照顾自己。”

原来父亲想的那样周全。原来父亲听了我早上的抽噎。原来父亲是如此的心细。是我的心胸狭窄。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我听了父亲一席话,我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我低头不语。

“药在口袋里,外面冷的很,早些回寝室吧!”她温柔的话声再次在我耳畔响起。

“嗯,我知道”我接过父亲。转身走了几步,又意识到什么。回头看见父亲还立在那里,我亲切的提醒他:“早点回去吧。”

“好,上面有记药的吃法。有些苦,你一定要记得吃。”守着他还向我挥了挥手。

我了解父亲是个执着的人,所以,他不见我回到寝室他是不会走的。我促急跑进了宿舍大门。我住在四楼,但我并没有直接进宿舍,而是站在三楼和四楼之间那段隐蔽的楼道,我看见父亲依旧挺在那里的身影。他手中的向日葵伞早已变的雪白了他的眼神一直看着空荡的宿舍楼。

又过了几分钟,我看见父亲的身子开始动了,他先向我离开的方向看了看,然后向空荡的宿舍楼挥了挥手,转身,迈着有些疆硬的步伐,慢慢的离去,直到他单独的背影渐行渐远。最后捌过小道尽头的弯道。他的身影消失了,突然觉得心中无比苦涩,我没看清他最后的脸。更别说是表情,就连他嘴角的弧度是怎样的也未看清。最后,明向他远去的背影挥了挥手。

突然间,我发现所谓父女一场就是不断的目送着对方。他在小路的那一端,你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身影消失在你眼前,并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消失高中(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所谓的传统就像这黄河之水,不再复回。这,正是我们国家文化层面的现状,传统正像这黄河之水与我们渐行渐远。传统文化的消失是好是坏先不做评说,关键是它们是否应该消失。

参照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我们发现文化也是如此,优胜劣汰。时间正带领着时代马不停蹄的向前发展着,于是我们对我们所需要、想要接受的东西也有了新的要求,所以那些对于我们如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不重要的文化就不会为我们所接受,从而被抛弃,这就造成了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消失的现象。

传统文化当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儒家文化。自建国初至二十世纪初,儒家文化几乎被人忘的一干二净,只是在现代才重新有了起色,为国家所提倡。儒家的传统文化在现代也只是被套上了所谓“企业管理”之流的外衣。

传统文化的消失是一种现象,是一种现代社会屡见不鲜的必然发生的社会现象,这说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不再死板教条。那既然有了进步为什么还要取纠结那些传统文化的消失呢?那么我会说:是不是在现代我们还要去用蒸汽机呢?答案当然是不了。对此,我只能说世事无常,谁也无法去改变历史的演进过程,生命力不旺盛的终将会被生命力旺盛的新兴事物所取缔,这就是自然!

我们可以看看美国,这是一个仅有三四百年历史的国家,但它却可以站在世界的最高峰,藐视其他国家,这可以说是因为它们没有我们所谓的传统文化拌脚,但反观我国,一再的被那些所谓的传统阻挡了前进的脚步。我们为什么不能顺应自然的规律,让文化去自由的发展呢?

传统的消失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这意味着将会有新的文化来接替,所以我们都应该更新了,让老旧的都离开,用自身的际遇去创造新的、适合的。

都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要去强求什么,结果一定不会让人满意的!


消失高中(3)

如今的魔都,正值共享时代。大街上穿梭横行的共享单车,新研发的共享汽车,刚开业的共享餐厅……一切皆为共享时代的产物。人们不断地与他人分享着各类资源……原本以为全世界都处于共享时代的“穹顶之下”,但我错了——有一个地方不一样。

我是在回家路上看到的。

雨后,在回家的路上,看见左手边的道路旁围了一圈栅栏,栅栏旁竖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写道:“骑楼老街,修建于清顺治年间……”哦,是一个景点,我心里想着,边推开栅门,走进老街。

雨后的老街,空气格外清新。坐上一旁的三轮车,观赏着含着南洋气韵的街。“师傅,麻烦您开得慢一点。”轻轻撩开帘子,透过车窗,只见朦胧雾气间,隐约透着砌在屋檐上的瓦片,斑斑驳驳却依旧坚持着固执的黑色,与之相衬的,是一块块白砖砌成的一面面墙。色彩的碰撞调和之中,蕴含着几分泼墨山水的写意。

三轮车的轮子滚过潮湿的青石板街,我抬起头,望着灰蓝色的天,不禁回想起平日在上海所见之景:外滩的街头,原本海派文化的产物——黄包车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崭新的摩拜单车。地铁站的出口处,原本笑眼盈盈的三轮车夫已改行换业了。街头更多的是共享单车的身影,人们正共同享用着这共享时代的新型资源。它们也成为魔都的又一道风景。这摩登的先进感与眼前质朴无华的老街及颇具韵味的三轮车真是相去甚远。

下了三轮车,兀自地走着,发现这老街上最多的,还是那檐上挂着旗帜的茶馆。兴许这与海南人地作息习惯有关,海南人喜欢喝茶,尤其是老人们。

年迈的老头老太常坐在茶馆里的八仙凳上,面前则通常摆着一套白瓷茶具。他们总是盼望拉扯着身边的人聊些什么:曾经的青葱岁月,友人间的家长里短,亦或是有出息的儿女们,这永不过时的谈资中裹挟着几分怀念,几分期待,几分感伤,随着袅袅婷婷的青烟缓缓升腾,又渐渐地散开。静谧不了多久,一些逗趣的话题又惹得大家不约而同地开怀大笑起来。

这再平常不过的茶馆在当时当下是成了与友人谈心之佳所。如今的上海,随着城市步调的加快,共享资源无疑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接二连三的共享餐厅的开业,为人们的用餐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让人们更好地分享了社会上的资源。但与此同时,霓虹灯下悠闲尔雅的茶馆已被拆得七零八落,无处谋生。人们在追逐共享时代的摩登感的同时,却忘却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一个能放松身心,悠闲地吃一顿饭的地方,而不是一味地追赶共享时代的潮流,骑“摩拜”再晒朋友圈,去某网红的“共享餐厅”吃一顿饭……人们在享用共享资源之际,忘记的却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共享与交流。

怀着一腔惬意满足走出茶馆,踏上呢喃的夜色沐浴着的街,茶香依旧浸透在凉凉的空气中,最终也淡淡地逝去。哎,我只能希望,在共享资源发展之际,一个地区原有地特色与文化,人们原有的心态与生活情调,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交流,不会被共享时代所吞噬,不会自己消失。



消失高中(4)

一大清早,我来到教室,准备把昨天的家庭作业拿出来。

拿英语抄写本时,抄写本好像从我的书包里飞走了似的。我把书包翻了好几遍,一会儿在这层找找,一会儿又在那层找找,就差把书包翻出洞来,可英语抄写本的影子也没看见。

我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心里像有15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突然,我猛地想起,昨晚收书包时,我觉得书包里的本子有些多,就决定放一些在家里,结果不小心收岔了,把一些没用的本子放在了书包里,把最重要的抄写本放在了家里。

啊,我怎么这么倒霉啊!我真巴不得世界上有时光重返机,可以让我回到昨晚,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如果现在补作业的话,一些喜欢打小报告的人一定会告诉老师,说我没写作业,到时候我再怎么解释也解释不清。如果我坐在座位上坐以待毙,那也不是我大小姐一贯的作风。

我环顾了下教室四周,最终把目光落在了陆欣恬的身上,说不定英语课代表有办法呢!不管了,不管了,死马当活马医,我用手戳了戳陆欣恬的背,小声对她说道:“陆欣恬,我英语抄写本忘带了,我要不要跟陆老师说一下,看看能不能补起来。”

陆欣恬听了我的话,点了两下头。过了一会儿,她突然转过身来,给了我一本本子。我把头凑到本子前,仔细看了一番。原来,陆欣恬让我随便拿一本本子,上面贴张免作业卡。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这可真是紧张得把免作业卡都给忘了。我立即从文具盒里拿出一张免作卡,拿出胶带粘在抄写本上,完美!

不过,这张免作业卡花得可真冤。平时我对它就像对待珠宝似的,从来不舍得用,没想到今天早上……唉,我下次再也不忘带作业了,就当买次教训吧。


消失高中(5)

又到了春节临近的日子,看着电视里热闹的过年气氛,我却怎么都难以感受到到身边过年的气息。我想,我大概快记不清过年的味道了。

自我记事起,年味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阖家团聚的温情与快乐。除夕夜我们全家上下扶老携幼,举办热闹的家庭聚餐。大家畅所欲言,谈笑风生,品尝着“家”的味道,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暖洋洋的喜悦。等到晚上八点钟,全家人就聚在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但总是看到一半,我就会提前睡去,等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时分,此时爸爸妈妈会拉着睡眼朦胧的我,带着一大箱的烟花爆竹,去楼下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会小心翼翼地点燃着烟花,向天空中放去,望着月朗星稀的夜空里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花朵,此时城中各处的烟花都在天空中交织着,那炫丽的景色甚至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夺目、璀璨。也就是在家人们的欢笑声和鞭炮的噼里啪啦声中,我迎来了新的一年又一年。

随着我一年年的长大,如今的春节,在我的感受中,年味却消失的越来越快。我努力寻找仍然保留着的那些年味——我看到过年,人们还是会在门口贴上大红春联以示喜庆,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买廉价的春联印刷品,而没有去尝试一下真正的书写春联;我走在大街上,马路旁边的路灯上都挂满了中国传统的装饰,然而只是装饰漂亮,但气氛依然黯淡,车来车往中只是偶尔传来几声汽车的鸣笛声,但街上行人匆匆,大家似乎都急着赶路,不再带着微笑而驻足;我再也看不到那些热闹的集市,因为电子购物的方式已经取代了集市采购年货的途径,也让大家失去了囤积年货准备过年的热闹氛围。于是我开始回忆——我回忆中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门前贴满大红春联,挂满了一串串鞭炮,如同长满了一串串火红的花;我回忆中的大街小巷还少不了各式各样的叫卖声,家家户户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这是对即将迎来的新的一年的憧憬与期盼……

如今的除夕夜晚,烟花已经不能够再出现在我们的城市上空。出于环保,我再也无法到楼下点燃那多彩的烟花爆竹,只能在脑海里想着那些炫丽的场景和鞭炮的声响,年味越来越少了。我想着那些盛开的烟花,可惜如今的它们已经只能出现在电视屏幕中,而随之而来的人造喜庆也让我感到了大家对年味的敷衍。我想,难道在现代的生活节奏中,年味就真的就要消失吗?


消失高中(6)

这天早上苒苒是被闹钟的声音叫醒的,而不是邻居家的争吵声。这令她有些庆幸。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了个哈欠。坐在床上又微眯着眸子缓了缓神后,她才慢悠悠的起床更衣。换好衣服后她拉开紧闭的窗帘。只见外面的天空灰蒙阴沉,云层低得触手可及,颇有些压抑。苒苒将窗户打开,凉风卷席在她脸上,涌进房内。床边的书本被风吹动着不断翻页,发出沙沙的声响。她猛地打了个寒颤。

“好冷。”这是苒苒被凉风吹清醒以后唯一的想法。她关上了窗,离开了房间。那本被风掀开了好几页的书似乎就被遗忘在了那里,仿佛什么都未发生过一般,怀抱着它空白的纸页继续陷入酣眠之中。

草草的洗漱完毕,苒苒走进了厨房。厨房内空无一人,只有摆在桌上的尚存余温的早餐。苒苒走到桌边,发现桌上有一张便条纸。妈妈平常有事外出时的确会给苒苒留下便条纸,告知苒苒她去了何处,何时会回来。可是,今天的这张便条纸上没有留下任何的讯息。正当苒苒疑虑时,倏然想起了一件事。她匆忙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背上书包离开了家。

赶上了公交时,苒苒长吁一口气。车上只剩下了几个空位。苒苒想同一位年轻女子商量一下交换靠窗的位置,可车上一片寂静,毫无交谈的声音,她也只得欲言又止,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得了空闲,苒苒开始梳理她觉得有些怪异的事情,她凝视着这条她平素经过的街道。猛然间苒苒瞪大了眼,难以置信地注视着自己的发现:那些商店招牌上的字,全部都消失了。由于惊讶和恐惧,她终于开口说出了起床后的第一句话。可她所说的话语到了最后全都变成了单音节的字,像是初生婴儿的呓语。苒苒愣住了,久久难以回神。

到了学校后,苒苒发现所有人都在拼命比划着自己想要表达的事物,效果却不甚显著。她感到一阵惶恐,急忙拿出笔想在纸上写字。但仅仅是刹那间,她发现了,那些曾经烂熟于心的文字她已经写不出来了。语言真的消失了,彻底消失了。

“没有了语言要如何沟通和生活呢?昔日的辉煌又由谁去传承,告知后人呢?”苒苒觉得眼前的景象逐渐模糊了,她闭上了眼睛。当苒苒再度睁开眼时,她躺在床上。隐约间她似乎听到有人在争论着什么。她什么也顾不上了,急忙去翻枕边的书,密密麻麻的字铺满了纸页。

“太好了。”苒苒细声感慨。她轻轻地合上了书。


消失高中(7)

我以前常去奶奶家。

奶奶家是员工宿舍,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物,名字就不太讨人喜欢。可依我看,这员工宿舍却称不上简陋,只因我在这里总是能寻到乐子。

奶奶家有一个小院,并不大。其中种着各式的菜,香菜什么的,种在地上,丝瓜什么的,便缠在架上,伸出长枝茎垂下来,有的还别着一朵黄花。有一池塘,里面潜伏着几只龟,通常我是看不见的,只有爷爷带着肉来喂,伴着一圈圈由下而上的泡,他们才会浮出水面,探出头来,争相爬上岸来。我可不敢靠近他们,总在远处张望,生怕其中一只会突然地扑向我。一旁的墙外生着香椿,长高了,便会向院子里伸,悄悄的越过白墙,展出浅红的嫩叶,可不过多时便消失了,也许是被人采去了。

奶奶家门前是一小片地,四季总是有植被敷在上面,春日是草,夏天是菊花脑,秋日是野菊花,冬日却是些荒草。这是一片净土,当夏日晚间,我便不愿走近,怕蚊虫与黑。冬日,正午透过窗看,未见有雪,便不愿出家门了,不是因为天寒,只是无雪不欣喜罢了。只有待秋初花开之时,我才会出门,伸手摘一朵,轻栽在院子中,望它能长成一片的菊花。

宿舍的正大门口有棵松,不知可是有多高。强壮而粗实的树干,径直地挺着插入空中,可谓是健美。一旁的小木屋与其相比是那么的微小,而不足一论。夏天,树下就成了纳凉的绝好去处,躲在大树下,一点也不觉得热。地上有些许松针,大多还是绿的,所谓绿树常青吗,即使松针落下来,它也不枯黄。冬天,绿似乎淡出了视野,可这松,未曾改过颜色,成了一道难得的绝景,散着生机。

这似乎是一个微缩的世界,充满着绿与乐趣的世界。一切是那么的自然,令人舒畅,让人觉得无比畅怀。

可没有什么事物是长久不变的。

我们被告知即将拆迁。搬出后,我和爷爷还曾来看过一次,那小院显得有些许抑闷。巨松还是巨松。其余的一切早已面目全非,全然分辨不出了。

房子被拆了,土地被砖石所掩盖。而那松树呢,可多日未见了。它是否被移到何处去了,或是被砍伐倒了,那可真是可怜。总的来说,他们对我而言,都消失匿迹了,即使去寻也寻不到了。

嗯,我所说的自然多是记忆。一次,我路过宿舍的旧址,只见那高楼林立,灯火通明,遮住了远去的天边与我的记忆。我的记忆似乎被涂改了,不,是将要。我不想让我那段美好的记忆丢失,让其沦为消失的记忆,可却无能为力。现只能保全那可怜的记忆二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