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实验600字(集锦19篇)
无为野老
2023-08-26 03:58:14
其它
其它

我的小实验600字(1)

我从一本书上读到有一项试验,可以让蜡烛吸水,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我想亲自动手做一做。

这个实验需要的材料有:一个玻璃杯、一根比玻璃杯矮一些的蜡烛、一个盘子、最后就是一些水和打火机了。

准备好了这些材料,我迫不及待的开始做这项试验了。先将少许的水倒入盘子中,为了便于观察,我滴了几滴蓝色的色素,用搅拌棒搅了搅,水马上变成了天蓝色,可真漂亮啊!我再把蜡烛用打火机点燃,放在盘子上面,红色的火苗在蜡烛上轻轻跳跃着,就像在跳舞似的。终于到了最后一步,就是要把杯子倒扣在蜡烛上,我拿起杯子,心砰砰的跳着,要是失败了该怎么办呢?我心里十分不安,小心翼翼地把水杯倒扣在盘子里。可是,因为我放的太慢,蜡烛早已经熄灭,什么都没有发生,难道是我做错了吗?

我没有放弃,而是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快速的将杯子倒扣在蜡烛上面。这次,奇迹发生了:在杯子里的蜡烛慢慢的熄灭了,蜡烛刚一熄灭,就见盘子里的水全都一涌而上,被吸到杯子里面了,而且,杯子和盘子紧紧的吸在了一起。我把杯子往上一提,盘子好像像吸铁石似的跟着杯子,它们就像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真神奇呀!

哇!我竟然成功了,我一蹦三尺高,兴奋极了。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原来,燃烧的蜡烛使倒扣的水杯内温度升高,空气膨胀,将水排出杯外,紧接着,杯中氧气耗尽,蜡烛熄灭,杯内空气冷却,气压迅速下降,同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使杯内气压下降,因此杯外的气压高于杯内的气压,将杯外的水压进了杯内。

通过这次“会吸水的蜡烛”试验,我知道了,科学不仅充满智慧和奥秘,而且还非常有趣、好玩呢!


我的小实验600字(2)

我从小就喜欢观察身边的事物。听说蚂蚁从高处落下,不会摔死,我有点儿不相信。于是,我和同学商议,决定做一项小实验。

记得那是一个夏日的中午,我先到后院的树下,抓了几只蚂蚁,然后把它们放在书桌的一张白纸上,同学们听说我要做实验,纷纷围过来观看。接着,我仔细观察这几只小蚂蚁,它们的身体是灰褐色的,分成3节,胸部有3对足,头上还有触角。也许是对环境感到陌生,小蚂蚁开始四处逃散。我故意把一只铅笔放在桌子的边缘,作为防线。

突然,一只小蚂蚁向桌子边沿的铅笔爬去,它爬到铅笔的上面,不小心滑了一跤,摔到桌子下面去了。它会摔死吗?我和同学们急忙顺着桌边向下望去,那只小蚂蚁竟然平安地降落在地上。同学们惊呼:蚂蚁真的没摔死呀!我揉了揉双眼,确定了蚂蚁没有摔死。最后,我把剩下的几只小蚂蚁,都赶到了桌子边缘,它们就像跳伞运动员一样,纷纷落地。我们蹲下来,仔细一看,几只小蚂蚁全都毫发无损。只是有点儿惊慌,择路而逃,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我赶紧把它们送回了大树底下。原来,蚂蚁从高处落下,真的不会摔死呀!到底为什么呢?

回到家里,我带着疑问,翻开了《十万个为什么》,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的身体很轻,一般只有30毫克左右,全身都有骨骼覆盖。当它从高处落下来时,会随着空气中的风慢慢地降落。蚂蚁即使从20楼摔下,到达地面时也会安然无恙。当然,还有一些我看不懂的科学知识。我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才能出真知啊!


我的小实验600字(3)

今天刘老师给我们做了个小实验---------水的浮力。

刘老师首先拿出了一个装满水的玻璃背子,一个生鸡蛋,一根筷子和一包盐。

我们看着刘老师拿出的东西,感觉非常奇怪,便叽叽喳喳地讨论了起来,有的说:“奇怪,老师拿这些东西干什么?”有的说:“那一袋用胶袋装的东西是盐还是糖?”还有的说:“老师今天是不是要给我们做饮料?”老师早从我们的眼睛里看出了疑惑。于是对大家说:“同学们,我准备的这些东西是为了做一个实验----水的浮力。”大家听了,又在下面议论开来,有一个同学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老师点了点头,表示了同意。“老师,您拿的这些东西,有哪一样东西能被水浮起来啊?难道是鸡蛋?”“这个同学问得好,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东西把鸡蛋从这杯子里浮起来。”

刚说完,刘老师就把一个鸡蛋放进水里,问同学们:“大家看,鸡蛋浮起来了吗?”“没有。”大家齐声回答。“我现在就让鸡蛋浮起来。”老师把鸡蛋从杯中拿了出来,再把盐袋打开,慢慢把盐倒入水杯,用一根筷子把杯中的盐搅匀,再把鸡蛋小心地放入水杯中,“啊,鸡蛋浮起来了!”同学们在下面手舞足蹈。老师叫了一位同学走上讲台,老师让他把鸡蛋按下去,“同学们,你们想想,如果这位同学把手松开,鸡蛋还会浮上来吗?”同学们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于是老师让那个同学把手松开,鸡蛋一下子就窜到了水面。这时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盐能增加水的比重,产生浮力,所以鸡蛋就能浮起来。”

今天这个小实验让我增长了知识,我终于明白了鸡蛋能浮出水面的道理。


我的小实验600字(4)

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进自然实验室。我们注视着门口,因为今日这节课要做一个小实验。

不一会儿,教师拿着备课本,大步流星地走进教室,手里握着一只红壳鸡蛋。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只鸡蛋上,我想:一只鸡蛋能做什么实验?

教师走到讲台边,把鸡蛋举得老高,神秘地说:“今日我们做个实验,谁能把这个鸡蛋捏碎,谁就能得到这块瑞士手表。”同学们一听“哗”的一声,叫了起来。同学们兴奋地举起手,教师不解地问:“我们班男同学中谁的力气最大!”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小邓的身上,他大摇大摆地走到讲台前,接过教师手里的鸡蛋,叉开两腿,摆出一副架势,胆小的小红躲到桌子底下去了,生怕蛋清、蛋黄飞到她身上。小邓咬紧牙关,使劲地捏。他的脸涨得通红,可是鸡蛋丝毫无损,他无可奈何,灰溜溜地走下来。教师说:“什么大力士,可是如此!”我喊叫着:“我必须能捏碎!”教师把目光移向了我。我胸有成竹地走上去,接过教师手中的鸡蛋,心里默默地念道:鸡蛋,鸡蛋!帮帮我的忙吧!我使出吃奶的力气捏,可就是捏不碎,我也叹着气走了下来。教师乐呵呵地说:“谁还不服气,再来捏呀!”接下来大胆同学都没有捏碎。教师笑着问:“你们明白鸡蛋为什么捏不碎吗?”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教师说破了其中的道奥秘:问题出在鸡蛋的形状上,鸡蛋是椭圆的,捏的时候,力量平均地分布到蛋壳的每个部位,所以不会碎。

我今日真是大开眼界,原先一只小小的鸡蛋也蕴藏着这么大的科学道理啊!


我的小实验600字(5)

老妈自上次洗完地以后,拖地的脏水一直没有冲掉,放了几天以后,不知怎么回事,脏东西都沉到了盆底,上面的水看上去清请的。

上个星期天,我去看了一下那个盆子,差点被吓个半死,水里长了一大堆虫子,细细的,有一厘米长,在水里扭“秧歌”。开头我准备把水倒掉了,后来转念一想,何不折磨折磨它们,往水里加些东西,看看能不能毒死这些脏虫子呢。

我说干就干,找来一袋东西,我先加点沐浴露,沐浴露一下子沉下去,我摇了摇,但只不过使水香气扑鼻,虫子扭得更欢了,我毫不灰心,一滴一滴地加,可惜除了一条小虫子很不安分,跳来跳去,不慎跳出盆子休克而死以外,其他虫子一律安全,最后,盆里的水被我调成了“满江红”可许多小虫子还是在里面“金蛇狂舞”。

我正在灰心丧气之余,“啪”的一声,一袋洗衣粉掉了出来,大概是昨天晚上洗衣服后没有放好,我骂骂咧咧的跑过去,只见好多洗衣粉倒了出来。唉,也懒得把它放回去了,咦,为何不把这洗衣粉放到盆子里试试呢?我小心翼翼的捧起洗衣粉,倒入水中,水里立刻有了一种“丝丝”的声音,我用力搅拌,水面上立刻浮起了泡泡。我乐颠颠的跑进去,出来一看。啊哈,小虫子停止了跳舞。第二天,我跑出去一看,不禁拍手叫好,小虫子都“断气身亡”。太好了,一番辛苦终于没有白费。

晚上,我去阳台上洗衣服,正准备把大盆子里的水放掉,放上清水,可凑近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大盆子里又长出了一批虫子,又扭起了秧歌。这是怎么回事?看来这些虫子生命力太强了。唉,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把水倒了!


我的小实验600字(6)

之前我和爸爸做了火山喷发的小实验,这次我看到一个小视频,是一个中学老师上课用点燃的酒精炉烧自己的金戒指,来证明这个是真金不怕火炼啊。同学们都竖起了大拇哥。记者知道这件事后联系上了韦老师,问她这样操作回家会不会被骂啊?万一烧坏了呢。韦老师不好意思地说他们科学组经常这样玩。

这是一节学校科学组内的公开课,韦老师上的课主题是金属和氧气的反应,实验中演示的是铜和金谁更容易跟氧气反应。韦老师说这个金戒指她平时经常戴,所以当正好需要用到金的时候她就顺手摘了下来,听课的同学和老师都被这一举动震撼了,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到底这枚金戒指会不会完好无损呢?

韦老师之所以这么有信心做这个实验,是因为这个知识点是金的熔点是一千度以上,而酒精灯温度在四百度左右,所以金不会融化。同时金在空气中加热也不会和氧气发生反应,所以不会有事情。但是铜就不一样了,铜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说明铜比金更容易与氧气反应。韦老师还在课上用铁粉模拟了打铁花的原理,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只会发红,但铁粉在空气中加热点燃会火星四射,造成不同反应现象是因为他们与氧气接触面积的不同。这几个实验下来,可以学到金属表面积,氧气浓度,反应条件对反应距离程度的影响,了解金属活动性强弱。

真的是看了这些小实验突然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化学很危险呢,很刺激啊。之前看新闻居里夫人的笔记上还有辐射呢,这是多少年了啊,辐射这东西也很可怕啊。看来想要安全的健康的生活要多学一些常识,知识让自己远离危险源啊。


我的小实验600字(7)

前几天我在做寒假作业时,发现书上引见了一个好玩的迷信实验——“压不破的鸡蛋”。鸡蛋真得压不破吗?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已经学过的第8课《本人试一试》,入手做一做,答案马上就会揭晓。

依照实验的要求,预备资料:四只鸡蛋、一块小木板、几本厚书和一大团橡皮泥。开端做实验了,第一:我把橡皮泥分红4小团,辨别把它按平整粘在桌子上,在每小团橡皮泥上直立一只鸡蛋。第二:在四只直立的鸡蛋上放一块小木板,然后在小木板放上一本书,后果木板和鸡蛋没有什么变化,我就陆续的放上8本书,后果鸡蛋真的没被压破,不过两头呈现了几次小插曲,鸡蛋倒了,发现橡皮泥的粘度不够,没有粘住鸡蛋,重新固定好鸡蛋,实验还是成功了。这次的实验让我感到既快乐又冲动,这可是我第一次做实验,快乐之余,妈妈问我:你晓得鸡蛋为什么压不破吗?这可难倒了我,妈妈通知我:把生鸡蛋平放,一压就破。假如把它直立起来,就不容易破了。这阐明,相反资料的强度大小,决议于外形的不同。

妈妈笑着说:你敢坐上去吗?“不敢”,“为什么”,“惧怕鸡蛋破了”,“这只是我们的猜测,可以试试看,于是在妈妈的鼓舞下,我把实验的资料转移到空中上,我刚刚坐上去,只听见啪啪的声响,赶快抬头一看,鸡蛋破了两个,这是为什么?方才的8本书压不破4只鸡蛋,而我一坐上去,就破了2个鸡蛋,难道这个实验是假的?妈妈让我先称8本书的分量,重2千克,而我的体重是29千克,是书重量的14倍,大大超越了4只鸡蛋可以接受的分量,所以鸡蛋压破了,看来这个实验真的很有意思。假如爸爸坐上去,4个鸡蛋会不会都破呢?入手做一做,就会晓得答案呦。


我的小实验600字(8)

今天我准备做一项有趣的实验。

油和水

我从书上选了一个我有材料的实验,OK!准备开始做,首先我准备了一个玻璃杯,一点点油,大半杯自来水,还有我的写毛笔的墨汁。

首先我先把食用油倒进玻璃杯,它的样子和平常并没有什么变化,我再加入水,随后我想试一试它们能不能融合在一起,于是我拿起筷子使劲的搅了很久,惊奇的发现,油竟然形成了一个金漩涡,那样子可真美啊!后来发现它们一开始融合在一起,后来油慢慢飘上来,和水分离了,形成了一道金薄带,我有点小失望,可是毕竟接下来才是重点。

活泼的墨滴

接下来大家可要把眼睛睁大了:我把墨水一滴一滴的滴在油上面,只见它们穿透了油,慢慢地渗入水中,这时有一个大墨泡,还没穿透油的束缚,我在心里想:“啊,你快穿透吧,你快穿透吧!”然后我又加了一点点墨水,这倒好,其他的全都爆掉了,就它没爆,又等了十几秒,我实在忍不住了,对着它使劲吹气,它终于爆了。它报出的墨花十分灿烂,我想试试它们和水油能不能混合在一起,我又搅拌了很久,可还是发现它们更融合不了在一起,呃……

油水融合记

我看到书上面说洗洁精可以使水和油分离,于是我笑了一下,心想:“你们两个也有克星了,哈哈哈!”于是我去拿了洗洁精。可是一开始洗洁精挤不出来,然后我又放回去了。我妈妈说里面还有让她来挤,我就把它拿回来了,结果呢,我一试“啪”的一下巨响,喷出来一大堆洗洁精都浇在我衣服上了,“Oh my god……”

我将它们搅拌均匀,惊奇地发现它们竟然融合在一起啦,实验终于成功喽!


我的小实验600字(9)

漫长的暑假旅程开始了,每个人都过着充实的暑期生活。我在暑期里进行了一次小实验。使我的暑假生活更加充实。

炎热的夏天,我正呆在家里看课外书。无意中发现了电脑桌上妈妈拿回来的那一本少年杂志。发现其中的一个内容十分有趣,那个标题就是:会写字的纸。

需要的材料十分简单:白纸、香灰、吸管、毛笔、杯子、打火机、木条、彩笔。

我按照书本的方法做:第一步把香灰倒进杯子里,加水,搅拌均匀。第二步把纸巾卷成一个球,塞进吸管中,当作一个过滤器。将香灰水倒进吸管里。第三步然后用毛笔蘸上香灰水写上端正的:“生日快乐”这几个字,用彩笔做个记号。写多几遍,之后把纸晾干。第四步把木条烧一会,吹灭,用木条上的火星轻轻接触记号处。像变了魔术一样,纸上“嘶嘶嘶”地“写”出了“生”字的几画。我坐在椅子上苦思冥想,在想为什么只烧了几笔呢?不能把几个字都完整地写出来呢?我一连试了几次,结果都是一样,几乎有点不耐烦。无意中,我无意中写了一个连笔的“生”字用火点着。咦!一个“生”字好像用隐形的笔写出了一个字。噢!我明白了,原来如此。写字的是时候一定要连笔,一定要按笔顺写,一点着,就会按照笔顺燃烧起来,成为一张独特的贺卡。真是太神奇啦!很快一个疑问出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子呢?我看到了书本右下角的一个标题:科学揭秘。香灰里有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溶于水,燃点也较低。所以纸张上写上香灰字后,笔道上的香灰物质容易燃烧,见火就会蔓延开来,而纸不燃,就像自己会写字一样。

其实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细心留意观察身边的一切,就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


我的小实验600字(10)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鸡蛋实验。

瞧,同学们刚到教室,就写上起别人的奇葩鸡蛋,真是离奇古怪,五花八门。有的给鸡蛋包了二十多层,裹得严严实实的,让它这个冬天不再寒冷;有的` 给鸡蛋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的海绵,摸起来软软的,富有弹性,还有的 把鸡蛋放在·一个小盒子里,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一切顺其自然······而我呢,把鸡蛋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四周塞满泡沫,在盒子的上方拴着一个塑料袋,塑料袋在鸡蛋下落的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

一切准备就绪,要开始扔鸡蛋了。在曹老师的号令下,几十位“勇士”从天而降,场面十分壮观。我撒腿向楼下跑去。

鸡蛋的落地方式真是各有奇葩。有的摔在石子路上,只听“咔嚓”一声,鸡蛋便一命呜呼了,来了个鸡蛋满天飞;有的落到了二层楼,就像有拐弯的魔力一样神奇;还有的竟然掉到了树上,只见张浩把树摇来摇去,似乎不把鸡蛋摇下来他决不罢休。

咦,我的鸡蛋在哪儿呢?我左顾右盼,还是没有发现鸡蛋的踪影。顿时,我就像个无头苍蝇,急得四处乱窜。这时,鸡蛋出现在眼前,哦!是王浩天捡到了给我送来了,我那颗“砰砰砰”直跳的心总算平静了下来。

回到教室,用刻刀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把泡沫取出,一颗完好无损的鸡蛋正躺在盒子里做着美梦呢。它一定不会梦见那场“生死攸关的战争”吧!“哈哈,我成功了!”那高兴劲就甭提了。

经统计,一共有二十个人护蛋成功。

鸡蛋实验,玩得就是智慧,玩得就是快乐,玩得就是创意。


我的小实验600字(11)

新一期的报纸发下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做实验的那页报纸,一看题目《易拉罐火花》,我觉得很吸引人,就往下文看,报纸上写着“不借助外力的帮助就自己冒出火花来”。我不信,一定要自己做实验看看。

一回家,我马上准备好材料:一个可弯曲的吸管、一个空易拉罐、胶水和保鲜膜。准备好了,我将吸管用胶水粘在易拉罐的盖子上做成把手,再用保鲜膜把易拉罐五花大绑,然后让妈妈把把手拎起来。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我用力把保鲜膜一拉,然后用手指放在离易拉罐身一厘米的地方,“怎么回事?没有火花呀!我的手指也没有麻麻的感觉呀?”我怀疑着。这是怎么回事?我是不是有哪一步做错了,也没有呀,报纸上的一部也没错呀!我问妈妈,妈妈的脸上流露出一种诡异的笑,她说:“你看看你这小‘猪’脑袋,易拉罐上有商标呀,商标可是纸做的!”我恍然大悟。我马上把商标撕了,再用保鲜膜绑好,一拉,奇怪了,手虽然麻了,可一点火花也没冒出来,“哦”!原来如此,我那聪明筋跳出来了,在灯光下当然看不见火花了!于是,我马上来到黑房里,准备重做了一次实验,这次再不会不成功了吧!我用力拉动保鲜膜,手指靠近易拉罐,“啪——啪——啪”发出了声音,同时手也有麻麻的感觉,火花也出来了,火花连着我的手,火花渐渐消失了“耶 !成功了!”这种成功的高兴是难以言状的,我做了三次实验,终于成功了!

我把这个实验做了上十次,真有趣。我虽然还没看到下期报纸的揭秘,不知道它的原理,不过我自己也能想到这是静电让易拉罐冒出火花的,对吗?期待下一期的报纸吧!

这次实验真好玩!


我的小实验600字(12)

“丁零零,丁零零……”上课铃响了,老师带着微笑来到教室,还带来了一个铁架台、纸船、酒精灯,还有一杯清水。咦?怎么啦?上语文课还用得着这些仪器?老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疑问,亲切地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烧纸船。”顿时,教室里一片欢腾!有的同学说:“老师,这纸船一烧就变成灰烬了。”有的说:“这么漂亮的纸船烧坏了多可惜啊!”……

实验开始了,老师先把铁架台架好,再轻轻地把纸船放在铁架台上面,然后小心翼翼地倒入一些清水,最后把酒精灯移到纸船下面,并且点燃。这时,我真是紧张啊,万一纸船烧破了,里面的水就会流到酒精灯上,也会溅到我的桌子上,那我的书不就遭殃了吗?其他同学也一样,睁大眼睛死盯着纸船,真是为它的命运担心啊!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过去了……奇怪,纸船怎么还没有烧破呀?紧张的心情稍稍有了一些缓解,不过还是有些担心。就这样,教室里安静了八分钟后有人打破了沉寂,“怎么这纸船真是神了,难道它炼了烧不死之身?”“是呀,纸不是怕火的吗?而这只纸船怎么就不怕?”……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接着,老师熄灭了酒精灯,拿起纸船让我们观察,我们发现它经过了大火烧身后,它却还安然无恙。

老师问让我们讨论纸船为什么烧不掉,很多同学都争着站起来说,可是都没有说清楚。于是老师告诉我们:物质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因为纸船在加温时纸船里的水不断蒸发,水分蒸发回带走热量,所以在水烧干以前,纸船是不会燃烧的。哦!原来是这样,科学真是太神奇了!


我的小实验600字(13)

上课的时候老师神秘地说: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吧!实验的名称叫‘鸡蛋浮起来了’。我想:哈!哈!哈!鸡蛋还能浮起来?带着无限期待的心情我们跟着老师做了起来。

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一个鸡蛋、一杯水、盐、汤匙、还有一个玻璃碗。有了这些材料之后,我们就准备开始做实验了。首先,我在碗中倒入清水,接着把鸡蛋慢慢放进水里,鸡蛋像颗石头一样,一下子沉到了碗底,一动不动。这时候老师说:同学们,你们想把鸡蛋救上来吗?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老师又说:你们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才能把鸡蛋救上来呀?我看了看旁边的材料,除了盐,没有其他的了。所以我们知道要用盐了,果然老师说要往水里加盐。然后我迫不及待的往水里放了一点盐。咦,鸡蛋一点反应都没有,还是在那懒洋洋地睡大觉。许多同学和我一样,看到鸡蛋没反应,都有点泄气了。老师似乎察觉到了,用鼓励的语气对我们说:再放多一点盐。因为老师的鼓励,我又放了几勺盐,并搅拌了一下。可是,鸡蛋摇晃了一下,还是沉了下去。我心想:是不是妈妈帮我准备的鸡蛋太重了呀?心中不禁埋怨了起来。老师接着说:鸡蛋还浮不上来的同学,再加盐。于是我把全部的盐都倒入碗中。最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鸡蛋慢慢地浮了上来,像个好奇的宝宝,探出好看的脑袋出来看看这美丽的世界。我兴奋地跟老师汇报说:老师,我的鸡蛋浮上来了。老师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我说:好样的!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科学无处不在,只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科学的奥秘。


我的小实验600字(14)

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座小小的火山模型,这不是一座普通的火山,这座火山是我在一次活动中费心制作的,每当看见它,我就想起了那次活动。

那天,我跟着妈妈去社区里参加活动,老师将这次活动需要做的火山模型都仔细讲解。材料也很快就到了每一个人的手里,按照老师说的,先把材料里的报纸拿出来,折成火山的形状,再用白色的黏土把火山的四个角粘紧。

我尝试着把报纸握住,团成一个圆,然后再依次展开四个角,企图折成一个火山的形状,折好后,我再拿出白色的黏土,一个劲的往报纸的几个角上面抹,可这黏土太紧,粘的我手上全都是,黏土都黏到我手上了,就是黏不到四个角。刚开始做就受挫,我有些心灰意冷,转头一看,还有位同学的手也被土黏住了,但他手一撮,黏土就掉了下来。我学着他的样子撮撮手,再按照老师说的做,火山的样子便初步做好了。

紧接着,我拿出更多的黏土往火山的身上抹去,大片大片的白色黏土覆盖了整张报纸,当报纸没有任何地方露出来后,我又用手指轻轻的将黏土均匀的抹开一座白色的火山就做好了。

不过,火山可不会是白色的,所以我们用软笔粘上棕色的颜料,涂满火山的外部,再在它的旁边撒一些草,空白的部分涂上蓝色的颜料,火山内壁用红色的颜料涂成岩浆,它的外观就像火山喷发一样,便大功告成了。

每次看到这座火山,我就会想起我亲身经历的这次活动。不起眼的一块黏土,经过富有创造力的改造和设计,便成为了一件有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的“艺术品”,这多么令人感到振奋呀!


我的小实验600字(15)

每一次上意林小作家的课,我都很期待,因为老师总是用各种有趣的方法激发我们的想象力,活跃我们的课堂,让我们对课堂所学记忆深刻。

今天的小作家课堂上,我们做了一个神奇的实验,让我来跟大家分享这有趣的瞬间吧。

首先,老师在一只空的玻璃杯中装满水,直到水溢出来为止,然后用纸片轻轻盖住杯口,再用手压着纸片,随后老师以惊人的速度将被子倒转,使杯口朝下。就在大家担心杯中的水会破纸而出时,只见老师轻轻把手移开,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死一般的沉寂,我们一个个探着小脑袋,目不转睛地盯着玻璃杯,就在刹那间奇迹发生了,水居然没有流出来,而且杯口的纸片也牢牢地深吸在杯口,没有掉下来,所有人都张开嘴巴,感叹道“真不可思议!”

你们知道吗?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呢?让我们来探究下吧,老师语重心长地解释了这一现象。原来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大力士”叫“大气压”,这神奇的一幕都是它的功劳。纸片之所以能托住水是因为杯子里装满了水,纸片又紧紧盖住了杯口,使杯子里成了“真空地带”,而杯子外的空气想往杯子里挤,所以形成了大气压,使纸片紧紧吸附在杯口,所以水也自然无法流出来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每一次上课,我们都有新的收获,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就能探索生活中的各种奥秘。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并用大脑去记忆,这样我们脑海里的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也会变得得心应手。


我的小实验600字(16)

上课铃响了,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她手里拿了一根筷子,筷子两端各拴着一个乒乓球。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老师做什么呀?”有的说:“可能是做实验吧?”老师究竟要做什么呢?大家既兴奋又好奇,目光都聚集在讲台上。只见老师笑眯眯地说:“同学们,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做一次实验,请大家看看这些实验材料。如果我向两个小球中间吹气,小球会怎么样?”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老师叫了刘颖,她高兴地对大家说:“两个小球向前!”不等她说完,曹旭插嘴说“两个小球向两边去。”丁相如不十分肯定地说“好像相撞吧!”老师笑了一下,说:“他们谁说的对,咱们验证一下。”第一个上场的是伟奇,他吹得有点偏,一个球向前运动。第二个上场的是我,我一手捂着胸脯,一手拍着腿,十分不自信地说:“我吹不好。”大家被逗得哈哈大笑。我憋足了气,使劲往两个球中间一吹,结果,两个小球撞在了一起。“撞上了!撞上了!”同学们高兴地叫着。老师让大家安静,说:“我再吹一次,你们注意看。”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老师不慌不忙地举起了筷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嘴对着两个小球的中央,用力一吹,两个小球相撞了。原来安静的教室开始热闹起来。“又撞上了,又撞上了。”大家七嘴八舌。“球为什么会相撞呢?”老师问。没有人回答。老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微笑地说:“这个实验的原理其实不复杂,因为向两个小球中间吹气,球中间的空气流动快,压力小,而球两边的空气压力大。两个小球就会撞在一起。”同学们一听,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秘密。

这次实验真有趣。


我的小实验600字(17)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约了小雨一家去科技馆玩,我们参观了火箭发射的场景、看了地铁的驾驶舱是什么样子的,还有潜水艇的螺旋桨是怎么工作的。这次参观让我对科技越来越感兴趣了,回家后,我也一心要做个科学小实验,那么,做个什么实验好呢?

下午我和妈妈从《玩转科学》这本书中选了一个“提起米”的小实验。实验的材料很简单,只需要一个瓶子,一些大米和一根筷子。

实验第一步需要在瓶子里装满大米。起初我用一个小饭碗来装大米,但由于碗口大瓶口小,米总是撒在瓶子的外面。于是,我又换了个量勺,一勺一勺地将大米装进瓶子里。瓶子装满大米后,我盖上了盖子,又将瓶子在地板上撞击了几下,让大米粒挨得更紧密。然后,我把筷子插入大米中,小心地向上提起。可惜的是,筷子一下就滑脱了,并没有把瓶子提起来。我有些失望,又试了一次,还是没有成功。我很沮丧,这结果和书上说的也不一样啊!这个实验是不是根本就做不成啊?

这个时候,妈妈鼓励我说,实验失败是很正常的,应该吸取经验再试几次。我一想也对,怎么能轻易就放弃呢。于是我又反复实验,虽然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我已经能感觉到筷子上的力量越来越大了。在反复提了10来次之后,我真的把这瓶大米给提了起来,妈妈赶快给我拍了张照片。我们的实验成功了!

做完实验后,妈妈给我讲了提大米的原理,是因为筷子与大米之间产生了摩擦力,当我使劲提筷子的时候,瓶口逐渐缩小的形状使大米与筷子之间的摩擦力变得更大,直至瓶子和大米被一起提了起来。

今天的实验成功了,我非常开心,我又在想,下次实验做哪个呢?


我的小实验600字(18)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一起阅读了《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里面的实验真有趣啊!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当之无愧是第57个实验:乒乓球太空漫步。我决定亲自做一做这个实验。

我按照书上的步骤:先将吹风机调至“冷风”档,向上吹,轻轻地在风口处放上一个乒乓球。啊!乒乓球竟然停在吹风机上空的正中位置,上下左右频繁地跳动,但是却怎么也落不下来。

我试着一点一点地改变吹风机的风向,可是乒乓球也随着风向转移,并且更加稳重地停在空中,不再左右摆动,甚至在空中慢慢地旋转。我不由地惊叹:小小的气流竟然能托起乒乓球。这是为什么呢?我急切地想寻找答案。

急忙打开书,书上是这样解释的:吹风机的风会不断将乒乓球往上推,但因为球自身有一定的重量,它会上下跳动;至于左右摇摆,则是由于通过乒乓球旁边的气流速度不稳定而形成的。也就是说,空气流速较快的地方,气压较小,而流速较慢的地方气压较大,于是乒乓就左右摇摆起来。

当吹风机斜吹时,乒乓球之所以不会掉落也不会左右摆动,是因为风的推力,使各方面的力量保持在了一个平衡的状态中。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又新增了一个知识。说到这个,我又想起了乘飞机时的疑惑:飞机是怎样飞起来的呢?这个让我更加好奇。

爸爸给我找出了两张机翼横截面的简图。对照两张机翼横截面的简图,爸爸给我讲解了空气流速的快慢会影响气压的大小。机翼的形状会使得机翼上方气流流动快,导致向下的气压小;下方气流流动慢,导致向上的气压大。总的结果气压向上,就把飞机托起来了。

生活中的小实验原来蕴含着大道理。我们一定要多做科学实验,多学科学知识,好好学习,才能造福人类。


我的小实验600字(19)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都跟平常一样回到座位,安静地等着老师的到来。突然一个陌生的老师急匆匆地走进了我们的教室,她是谁?我们上什么课?同学们的心中充满了一个个小问号,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不一会儿,老师就开始自我介绍说:“大家好,我叫戴老师,这节课由我来给大家上。今天我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好不好?”大家听到“魔术”两个字开始两眼放光,大声喊到:“好!”戴老师笑眯眯地说:“这个魔术就是‘纸片托水’。”

“魔术”开始了,我们都瞪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生怕漏下一个细节。我想:“水怎么可能被纸片拖住呢?”只见老师先在一个空杯子里装满水,直到水满出来为止。接着把一张纸片盖在上面,并用手压一压。然后老师一手拿住杯子,一手托着纸片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杯子转过来。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嘴巴大得能装进一个鸡蛋。最后老师将手轻轻移开,水被纸片托住了,瓶子里的水一点也没漏出来,教室里响起鼓掌声,同学们还发出一阵阵赞叹声,有的还和同桌说:“这是怎么做到的?”

快要下课的时候,老师说:“希望大家回去可以自己动手实践,弄明白这是什么原理。”我当然也很想知道。

晚上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杯子和一张纸,自己做了起来。果然跟老师的效果一样,水被纸片托住了。我兴奋地叫妈妈过来看,妈妈走过来笑着问我为什么?我摇摇头。妈妈说:“装满水的杯子没有了空隙,就没有了大气压,而水对纸片的压力远不如杯外的大气压。这样大气压就如一只有力的巨掌那样紧紧托住了纸片。”听了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

我想:我应该好好学习,因为大自然中有太多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探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