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昭君墓(优质4篇)
朗月清风
2024-03-11 04:20:33
初中
写景

游昭君墓(1)

去年暑假,我参加了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八月的一天早晨,我们乘车去坐落在呼和浩特市郊的昭君墓。跨进大门,迎面是董必武的题诗: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掳胸臆葱,舞文弄墨总徒劳。在阳光照耀下,镌刻在石碑上的镏金大字,光彩夺目。伫立在诗碑前,我思绪翻腾。听老师说,董老这首《王昭君》的诗,已成为对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定评。还有两块蒙文石碑,也和汉字石碑一样,依次排列,像忠于职守的武士,静静地守护着陵墓,向人们显示王昭君的历史功绩。前面就到了一座小山样的陵墓。我们争先恐后地奔向山脚,沿着曲折的台阶,吃力地爬上墓顶。尽管已经气喘吁吁,但迷人的景色使我顾不上休息。

蔚蓝的天空偶尔飘过几朵白云,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绿树,墓顶的小亭.经过精心修葺,粉饰一新。在这里鸟瞰呼市全景,令人心旷神怡。

漫步走下昭君墓,又被那百花吐艳、芳草萋萋的境界吸引住了。鉴赏那雍容华贵的牡丹,那英姿飒爽的黄菊,那姹紫嫣红的玫瑰,那满身毛茸茸、逗人发笑的仙人掌……我不由得产生了一种神奇的想象:这似锦的繁花,大约都是为出塞的昭君开放的吧!

墓旁是昭君文物陈列室。一对铜狮子威风凛凛,两株夹竹桃争芳斗艳。我疾走几步,迈进那紫檀色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昭君全身塑像。眼前昭君的形象大概是根据历史记载加上人们的主观想象塑造的吧。她微侧着脸,丰容靓饰.眉黛间顾盼生辉,手捧书卷,神态可亲。室内有两个展品柜,左侧柜内陈列着各种文物:绿松石项饰,四虎咬牛金牌饰……小巧玲珑,巧夺天工。右侧柜内陈列着许多灰砖石,大约就是所谓“秦砖汉瓦”有的刻着“单于和亲瓦当”有的刻着“单于天降瓦当”两个柜里都陈列着一些翻开的线装史书,上面记载着昭君出塞的史实。室内壁上挂有《昭君出塞图》,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昭君出塞的故事。

历史人物王昭君有着多么大的魅力呀!她不仅吸引了历代诗人,还吸引着古往今来丹青高手的浓厚创作兴趣呢。再看那些《西汉单于世袭表》、《东汉单于世袭表》,我明白了王昭君不愧是民族友好的使者,可钦可敬。

离开文物陈列室,穿过月洞门,眼前矗立着八块青石碑,其中有民族英雄吉鸿昌等人的亲笔题咏。

休息时,讲解员清脆的声音在我们耳畔萦绕:

王昭君,湖北种归人。她出塞远嫁到漠北的匈奴,立为宁胡阔氏,对进一步发展和加强汉与匈奴两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做出了很大贡献、名垂史册,流芳千古。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发展的一段佳话。

聆听着解说词,我仿佛看到王昭君伴随着欢鸣的擎鼓,悠扬的胡笳,渡过滔滔的黑水,踏上青青的草原。作为一个友好使者,第一次看到那“天苍苍,野茫茫”的塞外风光时,她的心情该是怎样的呢?或许,她的眼睛湿润了吧?这使我想起史学家剪伯赞先生在《内蒙访古》中写过的一段话: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是啊,昭君出塞,化干戈为玉帛,播下了汉匈两族和平友好的种子,她的历史功绩值得后人永远纪念!假如昭君还活着,那么,她看到今天中华大地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共建四化大业,一定会喜形于色的。登上归程的汽车,已近中午,我不禁又望了一眼那沐浴在阳光下的陵墓。


游昭君墓(2)

这天,天气清朗、惠风和畅,我和家人来到呼和浩特著名景区——昭君墓游览观光。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整个景区整体占地面积近100亩,是呼和浩特的八大景点之一。

进入游览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大墓,这就是著名的的昭君墓。据导游介绍,这是一座人工夯筑的大王丘,是昭君的衣裳冠墓。此墓高33米,墓身呈台体状,墓顶建有一座凉亭。墓前的广场中央,用汉白玉精雕而成的美丽的昭君像微笑着望向远方,眼神里充满了希望与憧憬。广场四周是一些用大理石雕制而成的千姿百态的动物以及五光十色的喷泉,在夏日的阳光下,水花四溅,熠熠生辉。

我们沿着层层石阶登向山顶,长长的石阶宛如一条弯弯曲曲的蛇缠绕在山上。到达山顶后,疾目远眺,连绵不断的山脉东西起伏,呼和浩特的美景尽收眼底。感受着吹来的徐徐清风,有说不出的惬意。下山时,感觉山势特别陡,等再走上一段,适应一会儿就好多了。看来,要想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不但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勇气和毅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哦!

墓地东侧是历代名人为昭君墓题写的碑文,西侧是文物陈列室。王昭君自愿请行出嫁匈奴,为汉匈两族的和平友好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的事迹传扬千秋万代,而昭君墓更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为让海内外更多的人了解内蒙古的悠久历史,弘扬民族精神,从1999年开始,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已连续举办了十届昭君文化节,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年,声势浩大,影响力更为广泛的第十一届昭君文化节已经拉开了帷幕。

这次游玩,不仅使我的身心得到了放松,身体得到了锻炼,还增长了见识,了解了历史,真是不虚此行!


游昭君墓(3)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去年暑假,我参加了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八月的一天早晨,我们乘车去坐落在呼和浩特市郊的昭君墓。跨进大门,迎面是董必武的题诗: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掳胸臆葱,舞文弄墨总徒劳。在阳光照耀下,镌刻在石碑上的镏金大字,光彩夺目。伫立在诗碑前,我思绪翻腾。听老师说,董老这首《王昭君》的诗,已成为对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定评。还有两块蒙文石碑,也和汉字石碑一样,依次排列,像忠于职守的武士,静静地守护着陵墓,向人们显示王昭君的历史功绩。前面就到了一座小山样的陵墓。我们争先恐后地奔向山脚,沿着曲折的台阶,吃力地爬上墓顶。尽管已经气喘吁吁,但迷人的景色使我顾不上休息。

蔚蓝的天空偶尔飘过几朵白云,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绿树,墓顶的小亭.经过精心修葺,粉饰一新。在这里鸟瞰呼市全景,令人心旷神怡。

漫步走下昭君墓,又被那百花吐艳、芳草萋萋的境界吸引住了。鉴赏那雍容华贵的牡丹,那英姿飒爽的黄菊,那姹紫嫣红的玫瑰,那满身毛茸茸、逗人发笑的仙人掌……我不由得产生了一种神奇的想象:这似锦的.繁花,大约都是为出塞的昭君开放的吧!

墓旁是昭君文物陈列室。一对铜狮子威风凛凛,两株夹竹桃争芳斗艳。我疾走几步,迈进那紫檀色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昭君全身塑像。眼前昭君的形象大概是根据历史记载加上人们的主观想象塑造的吧。她微侧着脸,丰容靓饰.眉黛间顾盼生辉,手捧书卷,神态可亲。室内有两个展品柜,左侧柜内陈列着各种文物:绿松石项饰,四虎咬牛金牌饰……小巧玲珑,巧夺天工。右侧柜内陈列着许多灰砖石,大约就是所谓“秦砖汉瓦”,有的刻着“单于和亲瓦当”,有的刻着“单于天降瓦当”。两个柜里都陈列着一些翻开的线装史书,上面记载着昭君出塞的史实。室内壁上挂有《昭君出塞图》,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昭君出塞的故事。

历史人物王昭君有着多么大的魅力呀!她不仅吸引了历代诗人,还吸引着古往今来丹青高手的浓厚创作兴趣呢。再看那些《西汉单于世袭表》、《东汉单于世袭表》,我明白了王昭君不愧是民族友好的使者,可钦可敬。

离开文物陈列室,穿过月洞门,眼前矗立着八块青石碑,其中有民族英雄吉鸿昌等人的亲笔题咏。

休息时,讲解员清脆的声音在我们耳畔萦绕:

王昭君,湖北种归人。她出塞远嫁到漠北的匈奴,立为宁胡阔氏,对进一步发展和加强汉与匈奴两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做出了很大贡献、名垂史册,流芳千古。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发展的一段佳话。

聆听着解说词,我仿佛看到王昭君伴随着欢鸣的擎鼓,悠扬的胡笳,渡过滔滔的黑水,踏上青青的草原。作为一个友好使者,第一次看到那“天苍苍,野茫茫”的塞外风光时,她的心情该是怎样的呢?或许,她的眼睛湿润了吧?这使我想起史学家剪伯赞先生在《内蒙访古》中写过的一段话: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是啊,昭君出塞,化干戈为玉帛,播下了汉匈两族和平友好的种子,她的历史功绩值得后人永远纪念!假如昭君还活着,那么,她看到今天中华大地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共建四化大业,一定会喜形于色的。登上归程的汽车,已近中午,我不禁又望了一眼那沐浴在阳光下的陵墓。

点评:

把握住民族团结这一中心,有来有返,依次写去.从董老的题诗,到昭君坟的墓顶,到文物陈列室,无一不贯穿这个主题。特别是末尾引用剪伯赞先生的文章,与董老题诗呼应,更有画龙.点睛之妙。感慨和想象,落墨不多,都很有分寸,点到为止,处处让读者感到是一个学生,而不是别的什么身分的人在游昭君墓。


游昭君墓(4)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掳胸臆葱,舞文弄墨总徒劳。在阳光照耀下,镌刻在石碑上的镏金大字,光彩夺目。伫立在诗碑前,我思绪翻腾。听老师说,董老这首《王昭君》的诗,已成为对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定评。还有两块蒙文石碑,也和汉字石碑一样,依次排列,像忠于职守的武士,静静地守护着陵墓,向人们显示王昭君的历史功绩。前面就到了一座小山样的陵墓。我们争先恐后地奔向山脚,沿着曲折的台阶,吃力地爬上墓顶。尽管已经气喘吁吁,但迷人的景色使我顾不上休息。

蔚蓝的天空偶尔飘过几朵白云,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绿树,墓顶的小亭.经过精心修葺,粉饰一新。在这里鸟瞰呼市全景,令人心旷神怡。

漫步走下昭君墓,又被那百花吐艳、芳草萋萋的境界吸引住了。鉴赏那雍容华贵的牡丹,那英姿飒爽的黄菊,那姹紫嫣红的玫瑰,那满身毛茸茸、逗人发笑的仙人掌……我不由得产生了一种神奇的想象:这似锦的繁花,大约都是为出塞的昭君开放的吧!

墓旁是昭君文物陈列室。一对铜狮子威风凛凛,两株夹竹桃争芳斗艳。我疾走几步,迈进那紫檀色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昭君全身塑像。眼前昭君的形象大概是根据历史记载加上人们的主观想象塑造的吧。她微侧着脸,丰容靓饰.眉黛间顾盼生辉,手捧书卷,神态可亲。室内有两个展品柜,左侧柜内陈列着各种文物:绿松石项饰,四虎咬牛金牌饰……小巧玲珑,巧夺天工。右侧柜内陈列着许多灰砖石,大约就是所谓“秦砖汉瓦”,有的刻着“单于和亲瓦当”,有的刻着“单于天降瓦当”。两个柜里都陈列着一些翻开的线装史书,上面记载着昭君出塞的史实。室内壁上挂有《昭君出塞图》,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昭君出塞的故事。

历史人物王昭君有着多么大的魅力呀!她不仅吸引了历代诗人,还吸引着古往今来丹青高手的浓厚创作兴趣呢。再看那些《西汉单于世袭表》、《东汉单于世袭表》,我明白了王昭君不愧是民族友好的使者,可钦可敬。

离开文物陈列室,穿过月洞门,眼前矗立着八块青石碑,其中有民族英雄吉鸿昌等人的亲笔题咏。

休息时,讲解员清脆的声音在我们耳畔萦绕:

王昭君,湖北种归人。她出塞远嫁到漠北的匈奴,立为宁胡阔氏,对进一步发展和加强汉与匈奴两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做出了很大贡献、名垂史册,流芳千古。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发展的一段佳话。

聆听着解说词,我仿佛看到王昭君伴随着欢鸣的擎鼓,悠扬的胡笳,渡过滔滔的黑水,踏上青青的草原。作为一个友好使者,第一次看到那“天苍苍,野茫茫”的塞外风光时,她的心情该是怎样的呢?或许,她的眼睛湿润了吧?这使我想起史学家剪伯赞先生在《内蒙访古》中写过的一段话: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是啊,昭君出塞,化干戈为玉帛,播下了汉匈两族和平友好的种子,她的历史功绩值得后人永远纪念!假如昭君还活着,那么,她看到今天中华大地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共建四化大业,一定会喜形于色的。登上归程的汽车,已近中午,我不禁又望了一眼那沐浴在阳光下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