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年华(精品7篇)
燕南飞
2024-04-12 07:39:08
其它
其它

农耕年华(1)

今天,学校组织师生参加了科技游——去“农耕年华”农业风情园。

来到这儿,我们现在美丽如画的和谐池前照了合影,便朝着盆景园出发了。一路上,一棵棵对节白蜡在风的鼓舞下像我们频频招手,高大的水杉也亲切友好的对我们微笑,进了盆景园,只见四周都是三角枫和龙爪树,就连稀有的银杏树也躲藏到了这儿。它们有的像云,有的像车,还有的像睡美人,个个奇形怪状。走了一会,我们才发现四周都已改变摸样:前面是奇石馆,左右却都是一些三峡蚊母。为了跟上队伍的步伐,我只好放弃美丽的景色,开跑起来,进了奇石馆。

第二站;奇石馆

“奇石馆”,名副其实里面就是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如:昆仑彩玉石……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却是一尊名叫“绿巨人”的石像,它产于新疆的一尊价值2万元的石像。这尊石像的上方活像一生气的人,而下方则是一小木樽,这是我最记忆犹新

之处。

第三站:农耕文化岛

在进入农耕文化岛时,我们先去观赏“名人之屋”,在里面,我们见到李时珍、蔡伦 、张衡等名人雕像。接着,我们推磨、打鼓、摇水车,我们还认识了钉耙,木锨、石磙等农家耕具。最后我们走过了一条摇摇晃晃的铁索桥。太有趣了!

第四站:天鹅溪和百鸟园

离开了农耕文化岛,经过了光启桥和骏驰桥,我们抵达到天鹅溪。实际上,这条溪可不光有天鹅,还有鸳鸯和赤麻鸭。沿着小溪走到了尽头,便到了百鸟园。园里有一只正在开屏的孔雀,那五光十色的羽毛在太阳的映照下更加光亮。院里还有一只贵妃鸡,那鸡似乎受了委屈,一直撅着屁股往前跑,碰到啥就捉啥,结果累得坐在地上。

最后一站:和谐池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起点——和谐池,在这,我班与二班进行一次拔河比赛。在校年级里,二班可是挺强,所以,我班丝毫不敢大意,一个个做好准备,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果然,因我班的齐心协力,赢了。

到了下午三点半,我们才恋恋不舍地上了车。车载着我们的欢笑,载着我们的快乐驶回了家。


农耕年华(2)

这一次的实践活动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劳作与农耕。我们经过农田,到达了实践学校为我们准备的一方小土地。

老师拿着一把锄头,给我们讲述传统农耕悠久的历史:大约几万年前的石器时代,人们已经造出了较钝的石锄。到了青铜器时代,锄头也变成了青铜制的。而在那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铁出现了,铁锄便取代了青铜锄。而现如今,科技越来越强大,拖拉机成功把这历史久远的锄头的位置抢走了。虽然使用锄头的人越来越少,让拖拉机等机器代工的主流。不过现在锄头仍然普遍,只是没有以前那么常见罢了。

讲完了锄头的历史,老师给我们示范锄头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便带着我们下了地。当我们一离开小棚,炎热便吞噬着整片农田。拿起锄头,我们按照老师的说法开始松土。大约五六分钟之后,大家都松完了土。接着是要“开沟点窝”,“点窝”就是要挖小洞。用锄头锋利面的一个小角挖出几个小坑;而“开沟”则是挖出一条长长的道,一般种小麦的时候会用。这一次我们要用的是“点窝”。“点窝”完成后,要播种“填窝”,你这是播完种子之后把土再盖上。

终于完成了任务。虽然仅仅半小时不到,但我们真正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和疲惫。仅仅半个小时,我们已经汗流浃背。但那些每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农民伯伯们,却每天要工作那么长的时间,我们更应当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难道不是吗?

这一次的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想对农民伯伯们说:“您辛苦了!”


农耕年华(3)

学校的农耕园一年四季都有着迷人的风景,尤其是春天,美的逼你的眼!

瞧,我们的农耕园里面样样都有,黄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小青菜……时不时还有几只蝴蝶蜜蜂飞来采蜜呢!蜜蜂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在一朵油菜花上,胖乎乎的,圆滚滚的,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可爱极了。

看,老师还经常带着我们去农耕园除草,拔萝卜……“啊!那里有好多杂草呀!”我抓住一把杂草,用力一拔,“哇!”大把大把的杂草都从我的手中“溜”走了。不时,我的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这劳作的情景加上这美丽的农耕园,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劳美图”

听,“嘎嘎……咯咯……”咦!那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小鸡小鸭饿了呀!咱们去喂小动物吧!这时,我抓来了一大把植物,到了,我手一抬,用力一抛,哇!抛进去了,小鸡小鸭们争先恐后,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我们农耕园里的小鸡小鸭想长多胖就长多胖;油菜花想长多高就长多高;豌豆花想怎么开就怎么开……看着这眼前的一幕幕,同学们的欢乐劲甭提了。瞧,有的在欣赏着这美丽的风景;有的在不亦乐乎地跑去喂鸡喂鸭;有的则开开心心地在地里除草,拔菜……

农耕园美哉!悠哉!真不愧是我们二小学子的后花园哦!


农耕年华(4)

周二,春意盎然,阳光明媚,我们乘车来到了美丽的铜草花研学基地体验农耕生活。

到了基地,我们去换了衣服后就去体验第一个项目做草绳。做草绳是男女一组。男生拿工具草绕子,女生拿稻草。我和李孝鸾一组。我拿起地上的工具,李孝鸾抓了一把稻草,把稻草勾在草绕子的钩子上。然后,我抓着草绕子的把手,用力地摇起来。只见稻草卷了起来,它越卷越长,像麻花一样,很快一根草绳就卷成功了。我们激动得又蹦又跳。

接着,我们体验了挑担子。到了区域,我们看见了一根大扁担和二个箩筐,里面装了几个大南瓜。那担子看起来重,可挑起来却很轻,因为箩筐里的南瓜是道具,空心的。轮到我的时候,我把扁担用力往上一抬,把圆的一面放在右肩上,哇!担子比我想象得轻多了,我走了一个来回,还想再挑一次,可是,我们要离开这个区域去体验下一个项目了。

到了另一个区域,我们进行了推独轮车。只见我们面前有两条绿地毯,在起点处有一辆独轮小车。我用手抓住把手,双手把小车微微抬起,向前跑了起来。跑到终点时我猛一打方向,小车又调转了过来,我继续往回跑,把小车给了另一位同学。

最后我们体验了种豆子。我们来到豆子地,先把地里的油菜花给“赶走”。我们站在地里,把油菜花连根拔起,扔到旁边去了,就这样油菜花都被“赶走”了。接着,我们到了下一个环节种豆子。工作人员给了我们一人三粒豆子,豆子很小,是绿色的,像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十分可爱。工作人员又挖了一个个小坑,我们把这些豆子小心翼翼放在了它们的“地下育儿室”,盖上了一层土后,再给它们“喝”一点水就大功告成了。

这次体验活动虽然很累,但是非常有收获。它让我们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我喜欢这次活动。


农耕年华(5)

秋日是美好的,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饱满的果实结满枝头,等待着人们去赞美。

在校园,春天时建设的农耕园,早已从原本光秃秃的土地,经过一个夏天风雨的洗礼,变得一片绿油油。

在这片茂盛的枝叶中,你偶尔会看到一两个黄灿灿的花朵。那是黄瓜的花,这朵花包含了黄瓜所有的美丽。刚刚生长出的黄瓜,是短短的,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在果实的外面,包裹着一层又尖又硬的“刺”,更像是黄瓜防御的“武器”。当我们去操场时,会路过一个亭子,在这亭子上“爬”满了许多翠绿的枝叶,为在亭子中乘凉的老师们遮阳避暑。枝叶间,会有一两个果实探出头来,悬挂在亭子顶部,犹如一滴滴雨滴般摇摇欲坠。

站在教室窗口,向外望去,那些绿油油的枝叶,饱满的果实,为我们的操场增添了几分色彩。

下雨了,雨滴打落在枝叶上,没有那么清脆,只是一片“沙沙”的声音,让人放松。土地里那些布满的根茎,努力的吸食着雨水,渴望把每一滴雨水都“收入囊中”。雨停了,土地里散发着让人着迷的香气。

秋日的黄昏,余晖洒满校园,金黄色的光照耀着果实,散发的光芒,挥洒着属于自己的色彩。

傍晚,皎洁的月光洒落在大地上,使农耕园又增添了几分色彩,所有的树叶,果实都安静了下来,为明天的光彩而蓄力。

春天的播种,秋天的丰收,在这个季节,所有人都在努力散发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光彩。


农耕年华(6)

今天,天公真作美,我们全班同学来到江家菜地陈香苑开展“走进菜地,体验农耕”的活动。

我一走进陈香苑就被眼前的景色震动了!我非常激动,终于来到了我梦幻中的菜园!我看到了长在架子上的南瓜,丝瓜,长在地里的紫薯,花生,长在地上的向日葵和玉米……这个时候,菜园的“村长”一声令下,叫我们集合,把我从激动中震醒。村长先带我们到香草园参观香芋,柠檬薄荷,清凉薄荷,金币薄荷……香草薄荷是一堆堆长在地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听了村长的讲解,我知道了应该怎样识别香草。你们知道怎么闻香草吗?让我来告诉你:收在香草上摸一下,然后把手放在自己的鼻子上闻就可以了。我用这个方法闻了闻香草,有种淡淡的清香。我想香草之所以叫这个名字肯定和它的气味有关系的。

接下来村长带我们参观了农具馆,并且中午我们的午饭是自己动手包的饺子。

下午,最有意思的活动开始了,就是到梦幻菜地挖紫薯。我们每人占领一块地盘,按照村长的讲解,顺着紫薯的藤慢慢找到紫薯的根,然后开始挖。听着看着很容易,可是做起来可真不简单的。我趴在地上,一阵狂挖,才找到一个小紫薯。可是我的手却已经磨出泡了。可是我的.伙伴都挖出来好几根紫薯。我顿时气的火冒三丈的,才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让我更加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时间过得真快,活动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的回家了。这次活动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农耕年华(7)

农耕年华一日游

今天,学校组织师生参加了科技游——去“农耕年华”农业风情园。

来到这儿,我们现在美丽如画的和谐池前照了合影,便朝着盆景园出发了。一路上,一棵棵对节白蜡在风的鼓舞下像我们频频招手,高大的水杉也亲切友好的对我们微笑,进了盆景园,只见四周都是三角枫和龙爪树,就连稀有的银杏树也躲藏到了这儿。它们有的.像云,有的像车,还有的像睡美人,个个奇形怪状。走了一会,我们才发现四周都已改变摸样:前面是奇石馆,左右却都是一些三峡蚊母。为了跟上队伍的步伐,我只好放弃美丽的景色,开跑起来,进了奇石馆。

第二站;奇石馆

“奇石馆”,名副其实里面就是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如:昆仑彩玉石……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却是一尊名叫“绿巨人”的石像,它产于新疆的一尊价值2万元的石像。这尊石像的上方活像一生气的人,而下方则是一小木樽,这是我最记忆犹新

之处。

第三站:农耕文化岛

在进入农耕文化岛时,我们先去观赏“名人之屋”,在里面,我们见到李时珍、蔡伦 、张衡等名人雕像。接着,我们推磨、打鼓、摇水车,我们还认识了钉耙,木锨、石磙等农家耕具。最后我们走过了一条摇摇晃晃的铁索桥。太有趣了!

第四站:天鹅溪和百鸟园

离开了农耕文化岛,经过了光启桥和骏驰桥,我们抵达到天鹅溪。实际上,这条溪可不光有天鹅,还有鸳鸯和赤麻鸭。沿着小溪走到了尽头,便到了百鸟园。园里有一只正在开屏的孔雀,那五光十色的羽毛在太阳的映照下更加光亮。院里还有一只贵妃鸡,那鸡似乎受了委屈,一直撅着屁股往前跑,碰到啥就捉啥,结果累得坐在地上。

最后一站:和谐池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起点——和谐池,在这,我班与二班进行一次拔河比赛。在校年级里,二班可是挺强,所以,我班丝毫不敢大意,一个个做好准备,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果然,因我班的齐心协力,赢了。

到了下午三点半,我们才恋恋不舍地上了车。车载着我们的欢笑,载着我们的快乐驶回了家。

相关专题:尚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