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合集19篇)
逆流
2024-02-22 06:13:43
初二
其他

黄土(1)

十一长假的时候,我们家决定到陕北展开一次长途自驾游旅行。

这一次我们的旅行计划是这样的:南京,西安,延安,乾坤湾,壶口瀑布,丹江口水库,南京。

在这次旅行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在延安到乾坤湾的途中。早上8点从延安出发,我们便开始了真正的车游。随着山路的连绵,我们越爬越高,时不时还能从窗外看到那真正的黄土高原的一个小角。随着高度的增加,我们看到的就越壮观,真所谓站的高,忘的远。

过了一会儿,我们到达了一个最高点,在这里,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层层叠叠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望着这与地平线相交的雄伟壮观的黄土高坡,想到陕北人的心胸宽广与豪放,真想放开声音高歌一曲,让那嘹亮的歌声铺满山间。那黄土高坡不同于南方的山,南方的山是一座连着一座,山的顶都是上下起伏的。而在这里,仿佛是一个个青绿加土黄的大土块,中间的峡谷与公路穿梭在其中,真是美不胜收。

到了傍晚,太阳渐渐下沉,犹如一个害羞的姑娘由先前的活力四射慢慢地羞红了脸,一点点地躲在了大山的后面,渐渐消失了。此时,月光也早已挂在了天上,等待着黑夜的到来。过了一会儿,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我们一家三口从入住的地方走了出来,远离灯光后,便开始伸手不见五指。我们一路走一路仰头看,发现天上的星星随着灯光的慢慢减弱越来越多,越变越密。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条银白色又长又直的带子。我想,那就是所谓的银河吧,妈妈说银河是由许许多多的星星组成的,我又看了看,它仿佛是一个贯穿天空的分界线。那在银河的右边有三颗星星便是牛郎与他的两个孩子了,河对岸的一颗便是织女了。我接着在满天的星星里寻找,那儿有一颗最亮的星星,也许就是北斗星吧,那个弓箭一样的应该就是射手星座吧!突然,爸爸叫到:快来看流星。我立即把头顺着爸爸指的方向看去,那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一划而过,我连忙许下了一个心愿

城市人难得一见的星空,是这样的灿烂,是这样的令人遐想,它让我这次陕北之行,增添了许多意趣!


黄土(2)

黄土地是伟大的,她哺育了千千万万的子子孙孙,黄土地上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他们用汗水改变了黄土地的贫瘠,黄土地上的父亲也是伟大的,他们是铁铮铮的黄土地上的汉子,他们用心血编织着儿女们心中那美丽的梦,他们是儿女们的翅膀,我的父亲也正是这千千万万父亲中的一位。 小时候父亲就是我心中的偶像,他的一举一动都感染着我,熏陶着我。 父亲乐观。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父亲很辛苦,几乎每天都是鸡鸣而出,藏月而归,为的只是头面人凑够我们兄妹三个的学费,可他从不叫苦喊累,依然是那么开朗,在我眼里父亲从来都是那么慈爱。父亲警告放我他在中学时代就喜欢的一句话:“无论肩上的担子如何沉重,总能负担到日暮时分,无论工作如何艰辛,总能支撑一整天。”现在我上了初三,也莫名的喜欢上了这句话,也许是父亲的影响吧!我也不是很清楚。 父亲有着黄土地人的独特魅力,曾是一天早晨,天微微亮起来。父亲就牵着骡子准备去耕地,我也不知为什么突发奇想,硬要跟着父亲去,父亲拗不过我,就答应了。现在我只清楚的记得父亲那粗犷,震彻山谷,又好似穿破云层,像火山爆发般的声音。那一刻我的心灵也莫名的震憾。我发觉自己在那一刻才真正的感受到父亲那独特的魅力,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我会用真心呵护着,那份圣洁。 父亲永远是那么的神圣,他没有丝毫的私心,和父亲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父亲当过村干部,但他从不贫图一点小便宜。父亲说人最重要的就是信义,就是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是的,做人就应该像父亲那样畅开胸怀,容纳百川,无论什么样的大起大落,大跌大荡都不能压挎父亲,压不掩这位生在黄土地上,长在黄土地上的汉子。 有人说:“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亮”,那么父爱就是一座大山,让你的人生即使遭受挫折也能依然坚强。 现在我已上了初三,已不是那个懵懂的小孩了,但父亲黝黑皮肤上的皱纹却加深了。 二、三月里是黄土地上的父亲休息的时候,然而我的父亲却提着行李袋,背着那重重的负担去打工了。坐在教室的我仿佛看见了父亲那粗糙的手,黝黑且有皱纹,但依然那么慈爱的脸庞,看到父亲那充满期待与希望的眼神,是那么的深邃那么的……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当这首歌再一次在我的耳边响起,我才发觉它是那么的意味深长,牵动了每一个儿女的心,我衷心的祝愿我的父亲一生平安,祝愿所有黄土地上的父亲一生平安,健康幸福。


黄土(3)

远处是黄土堆砌的群山,群山上是苍黄一片的天空,天空下是一排黄土坋筑成的平房,平房里是黄土一样的人。

这里是平凡得像黄士一样的村子,这里是深情如土地的故乡。

有些夏天清凉的夜晚,奶奶全搬出加把黄木椅子,我们坐着,或许有奶奶炒得焦香的鸡蛋,一块块送入嘴里,是土地的醇香。也许有风,会吹动着不宽的溪变得波光粼粼,会使天上的群星一下迷了眼,地里的庄稼摇曳,带起一阵阵麦子的香。

我一闻,是黄土的气味,

白日里奶奶会下地劳作,老迈的年纪并不妨碍她对土地的热爱。在沟壑纵横的田垄上,奶奶躬身做犁,为庄稼送去生机,太阳也体贴地收敛了过于毒辣的光,变成一盏暖黄的灯,将奶奶田地里的笼罩。她捧起一把麦子,丰收的麦儿立刻露出了一角。

这里没有花言巧语与灯红酒绿,只有最安静的土黄与最沉默的大地,粮食是大地的语言,筛去糠,便看见了它的温情。

没有金楼玉宇,我住在三间小小的土房子里,这里有我父亲的足迹,这里留着爷爷爽朗的大笑。沿着黄色的山脊,有着几十间这样的土房,好像就这么串起了血脉,记下了岁月。小小的土房啊,是最温暖的归宿,是最固执的保留。

在这里我可以不想那些勾心斗角,那些争名逐利,土地以它的臂弯搂住了我。世上只有一种东西值得无数血脉贲张的手去紧握与捍卫,如今我在它怀里,静静地安睡。

我无法与这里真正地道别,因为有着奶奶每次都要送到很远的目光,有土地源源不断输送到我们身上的温度。

走出村口,我看见土房上的炊烟,是奶奶在熏腊肉了。来年,我一定回来,品尝那时间与温情。


黄土(4)

朗朗青天,长鹰搏击之处;地接穹庐,负载千古旧梦。脚踏,是地;心系,是地。

思绪乱飞,似乎眼前闪过无数的画面,那是土地的情思。从乱世战国到大唐盛世,从百年元朝到耻辱清末,足下的土地担负了太多的喜怒哀乐。手触黄土的那一瞬间,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感慨,纷纷沓至而来。

土地,是生我养我的土地,奉献的太多了,永远无法停止,而我们索取也永无止境。龙的国度,黄土淡淡是它的本色,渲染的黄河,渲染黄梅,也浸透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黄土,深厚。上下五千年来的光辉与灿烂涛就了不朽的国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气概;“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关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豪放不羁……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但黄土终究矗立不屈不倒的倚靠。

黄土,广阔。海纳百川,一望无际的黄土拥有着最博大的胸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广阔之心,亦于赞人之中。这样的人,这样的民族,渗透黄土之色,饱览世间风云变迁。

黄土,战争。炮声隆隆,狼烟四起。“铁骑突出刀枪鸣”,重压之下,朝国的迷梦碎了,虽碎也碎不了四万万生于黄土之上的人们。爆发了,辛亥的旗帜,五四的呐喊,抗日的决心,三大战役的辉煌。黄土之上的人们的力量使曙光再现。天地动容,尘埃落定。

这是土地,我所触摸到的土地。抹去了虚实与哀怨,以及历史。真实的被我所感知。 一粒黄土,经历了多久的历史和风浪,有多少希望和怀念;一盈黄土,又有多少盼望与艰辛?

这就是土地,我们所触摸到的土地……


黄土(5)

我爱这篇土地,金灿灿的土地。

先辈们交付灵魂的地方,永远安放着我啼血的呼唤。我爱你,爱每一道将枯黄的残叶烤出油的阳光,爱每一滴养活爬虫的暴雨。那些照亮生命的阳光啊,是祖先的信仰,仰望天空,每一块透蓝的天都是这篇土地的记忆。深深地对望着,千年不变。承受了太多痛苦土地,我深爱的土地,你为何静默如哑。

贫瘠的土地,我爱你。爱你和天对视的勇气,爱你对命运的抗争。先辈们曾把一生倾洒于你,他们敬畏你,他们膜拜顶礼。一碗黄土,三柱清香,奉上满满的一大碗甘冽的高粱酒。荒年里,这就是全部。粗瓷大碗里分明盛满了虔诚。男人蹲在大门口,望着干枯的麦田,旱烟袋里装满了晒干的地瓜叶,猛地吸一口,呛出一脸的泪水。烈风卷起黑大门上的福字,刮上了天。“当家的,再不下雨,麦子就完了。”女人叨叨絮絮的从土屋里走出来,端了几个白馍。“上供吧,当家的。”“哎。”男人长吁一口气,在褂子上抹抹手,反复看了看。接过白馍奉在点燃的香旁,男人扑得跪下来,“老天爷,下雨吧。田里完了,地完了。”我深爱的大地,你是先辈们的衣食,荒年里,我听到你干涸的血脉在哭泣。连草根都浸成了苦蜡的干涩。

辽阔的黄土地凝结着我的思念。每一毫每一丝都痛彻心扉。我的祖辈是面朝黄土的耕耘者,每一寸都有他们的渴望。我曾经躺在麦田里,青色的芬芳让我嗅到了先辈们的汗水所散发出的魅力。那是怎么一种渴望。我深爱的大地,你是先辈心中的神,他们的父母。有人说,他们悲哀地把一生给了你,从孩提到满脸皱纹。而我明白,我深爱的黄土地。你接纳了每一个生命。无论他生前如何,你都公正的分予他一抷土,一个安息之所。谁有这般胸怀,容纳了人世所有的真善假恶,多少年后,一切都归于寂静。我看到你的波澜不惊。没有叹号,没有问号,每一个生命,乃至一棵狗尾草,一只蟋蟀都享受了你给的安宁。

我爱你,爱每一条小路,那是开拓者的足迹。

我爱你,爱每一眼水井,那是奋斗者的采掘。

我甚至爱暴雨分割的沟壑,甚至爱秸秆堆叠的柴垛。条条横横,点点滴滴,我的挚爱。

老家捎来了一筐土豆,这个时候,该是满地的金黄了,像向日葵般浓烈耀眼的黄,和着小路的蜿蜒一直延伸到下一个村子。依稀望见临村的几株老树,干渴的冒着烟。农人光着膀子,脖子里挂上微微泛灰的毛巾消失在金黄中。从早晨到黄昏,满地里都是偶尔可以看见的草帽在抖动。晚上,小店的灯亮到很晚。村里唯一的小店在这时候总是挤满了妇女。打点好酒,买几斤花生米。“太累了,别做了。”男人们都这样说。很小的时候,我听见爷爷这样对奶奶说,然后奶奶买来我爱吃的花生米。现在看来,这些该成回忆了。大片的黄土地上如今的宠儿已经不是麦田。那些摄人心魄的麦浪只有在我的记忆中一遍遍的回放。可我依然爱这片土地,今天他给予我的乡亲的依然没有改变。不会有湿漉灰色的毛巾,不会有小店里忙碌的身影,不会有仰头大睡后的呼噜声。夜深人静的时候,村庄睡了,我幻想着一个人在地里奔跑。只有一轮明月和满天的星星陪着我笑。我脱掉鞋,踩在新耕的松细泥土上,留下深深浅浅的爱恋。多么想再次拥抱你,我的黄土地,拥有那份踏实心安。如今,老家再也不见连成片的金灿灿黄土地,不知我是否该惋惜。爷爷奶奶在庄子边盖了新房子,每次我们去接爷爷奶奶,爷爷总是卷上一支旱烟,烟雾里,爷爷看了看奶奶。“不去了,家里还有活儿。”爷爷指的是几行烟,几棵豆角和三五盆花。烟是爷爷种的,多少年,村里早没人种烟了,爷爷却乐此不疲。爷爷爱吸旱烟,爷爷说地里的黄土最适合种烟。长出的烟,有劲。果真,等到摘烟叶的时候,附近的人总会来要上一点烟丝,爷爷乐呵呵的包成一包包的送出去。豆角、月季是奶奶的,在地头搭几根竹竿,撒些种子,就有爬满架的豆角。爷爷奶奶离不开他们的黄土地,并不识字,从不会说一句关于土地的热爱的词句。只是默默地把半生时光交付与土地,默默地撒上种子,提一桶水,浇一浇她的作物。曾经的麦田,而今的几株菊花,和土地一起走过的日子是爷爷奶奶最为珍贵的回忆。也许爷爷奶奶从未如此想过,从未说过对黄土地的感激。但是过年的时候,依旧是一炉黄土,三柱清香,若干供品,他们在膜拜谁呢?

我爱这片黄土地,爱她的过去,爱她的现在。爱余晖下的老黄牛,也爱隆隆的机器。也许,黄土地上少了山东汉子拉犁的力量之美,每一块肌肉都喷涌着生的活力。只是,黄土地的血脉所养育的我们,又怎会忘却心中的信念。黄土地的魂是我们的精神之魂。

我爱这片黄土地,更爱她的未来。等待着我去开启的未来。黄土魂,在我胸中升腾翻滚。


黄土(6)

脚下踩的是黄土,鼻中嗅的是黄土,眼中望的是黄土,就连口中吹一口气,都能吹起漫天黄尘。我的家族,世世代代生活在眼前这一片看不出一丝生机的地方。

这个地方不是天堂。这里是残酷的。酷夏,风卷着被炎阳炙烤得滚烫的尘土和沙粒,遮云蔽日,扫尽敢于阻挡它前进的一切。严冬,寒风夹杂着沙土,无情地切削着它面前的一切,不论是石、树、房屋、抑或是人。

但,这些都过去了。迎来我的是呼啸而过的飞机。我坐在飞机上,怅然地望着这黄土高坡。可能是绝别吧。我这样想。突然,我眼睛一亮,远处的,那是我记忆中的黄土高坡吗?雄浑,壮丽,浩大,高低起伏……我搬出了我仅有的词,发现还远远不足以形容下面的东西。它像一幅画:像油画,无比精致,精致地能看见无数沟谷,蜿蜒盘绕;像中国画,充满写意,让我觉得我的生命在它面前微不足道,使我甘愿拜倒在它脚下;像素描,光影交织,充满凹凸有致的,力的美……

黄土梁上,一个老农在干活。我看不到他在干什么,但我能想到他一定在边干活边引吭高歌。我仿佛听到,一阵高亢嘹亮的歌声正从他口中喷射而出。“山丹丹地开花呦……”想象着他的歌,老农粗犷的脸飘到我的脑海中。残酷的岁月和恶劣的环境,在他的脸上永久的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他,与他背后的黄土高坡,一起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猛然,我醒悟了。这里是我的家,永远的家。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与我生活了多少年,隐藏了它那深沉的美,以至于我一直没有发现,直到今天。“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


黄土(7)

闻名天下的黄土高坡——甘肃,是我外婆的故乡,那里也住着外婆的很多亲人,今年的暑假我们全家都来到了这里,看望了久违的亲戚,亲身体验了黄土高原的不俗魅力。
黄土高原因它的悠久历史而闻名天下;甘肃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大地上散布着上千处人文景观,其中有堪称世界石窟壁画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以泥塑著称于世的天水麦积山石窟、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拉卜楞寺等。甘肃地域辽阔,自然风光优美,茫茫的戈壁、淳朴的黄土高原、广袤无垠的草原、洁白莹润的冰川共同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
黄土高原的闻名还在于这里自古名流辈出:历史记载中的伏羲.女娲;“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唐朝两代皇帝,李渊、李世民,都是中国历史上辉煌、强大繁荣盛唐的缔造者,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割据战乱的局面,其史迹足以彪炳史册;西汉飞将军李广、著名浪漫诗人李白、李益 (唐代著名诗人) 、李翱 (唐代散文家、哲学家)、 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等等为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上留下了灿烂一笔。
黄土高原的闻名还在于它干燥的气候。刚出火车站,我就已经感受到了,那里的天气温度跟美国加州的一样,太阳下非常热,阴凉处非常凉快,温差大。走在大街小巷上,风轻轻地卷起一些黄土,眼睛里时不时进一些灰尘,让人有些不适。但慢慢的就习惯啦。
“上山啦!”大家都高兴的说,一路的颠簸把我的力气都消耗光了,但眼前的美丽景象还是让我大饱眼福。一幅幅连绵不断的山脉、一层层的梯田,黄的、绿的、白的,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堆满水果和巧克力的千层蛋糕。最为奇怪的现象是每座这里的山峰上都有个像城堡一样的建筑,外公告诉我那是烽火台,古时候很多诸侯用来防范敌人入侵用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这里的山上几乎没有树,有的也就是一些野草,枸杞子、甘草是野生的,也是这里的特产之一。
外婆家有三头驴,每天我们都要负责“饮驴”。(当地口语,即给驴喝水)渐渐的,我和三头驴都熟悉了,便给它们取了个名字,有一头母的被我称为“驴打鸣”,两头小驴都是公的,一头叫“驴大粪”,还有一头叫“驴打滚”。只要集合时喊几声他们的名字,便会跑回家去。
在黄土高坡上,我最喜欢的就是捏泥巴,外公一大清早就从沟里找了一些好的红泥巴。用水把泥涂湿,再取一脸盆水备用。将自己喜欢的造型捏出来以后,再用水涂一遍,这样就会牢固一些。我用了好多泥捏了一套家具出来,然后做了两个人上去。哈哈,立一块牌子,上面刻上女生寝室。耶,完成了!把这些作品摆在一个纸盒子里,不就可以玩过家家了吗?看样子,在这片神秘的黄土地上,还能自寻其乐。
我爱美丽的黄土高坡。我爱这块朴实而充满神奇色彩的大地!

黄土(8)

土地,泛着斑驳的倩影,在历史的年轮里穿梭,奔不尽的黄河水灌注着她生生不息。在秦砖汉瓦的图腾里,演绎刀光剑影;在改朝换代的兴亡中,肩负民族使命;在外强侵略的抗御中,铺就胜利希冀。

那年,我出生了

在爱与恨的交织中诞生,柔情与悲悯是幼时的感念。一路随亲人奔跑,在枪林弹雨中还保留生的信念。那时,亲人的脸色苍白,双手冰凉;而我在母亲的怀抱里却是温暖的。那时,不懂得珍惜,仅为我留下的半个窝窝头,却被我觉得生硬把它扔到了地上,但没有挨骂;而他们不知从哪里又为我找到一点食物,塞到嘴里,有一种泥土的气息,顿时精神大作,有了奔跑的力量。

当战争的红唇亲吻大地,黄河水抑制不住汹涌,浇灌了周围的草木庄稼时,亲人的脸上也泛着红光,而我却痴痴地望着大片的稻米花香。

我有着美丽地梦

我开始学会认字,开始懂得享受土地带给我的一切。

在林里,星垂四野,胡笳琵琶,悠悠的乐声令我陶醉。那梦境中的伊人,为我撩拨另一个世界的凄美传说。

听老人说,第一滴眼泪滴下,是最宝贵的;第一滴眼泪滴下,才有了感情。而我现在滴下的不是眼泪,而是对土地的滋润。

乱石荆棘,草木丛生,翻开发黄的诗笺,畅快淋漓中,我看到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场大雨过后,洗尽铅华。尘封千年的迷茫终于在此刻被打开了。

我要去远行。

有人说,我长大了,翅膀硬了,以为我忘恩负义。只有母亲知道,她的儿子会永远爱这份土地,因为他尝过了泥土的味道。

梦正在起航

灯红酒绿的都市,人们都用异样超度的眼神俯视渺小的我。

一会儿,过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人问我:“想加入丐帮吗?”我急忙跑开了。

在城市的一角,我做了搬用工,虽然工资不多,但对我来说这也就足够了。

靠我的省吃俭用,不过几年,就攒够了一些钱。看着钱上的褶子,忽然想起了年迈的母亲。

我该回家了。

回家了

一路上,逶迤的长城,奔腾的黄河水和起伏的山峦,这些壮丽潮湿了我的眼睛。我又在踽踽徘徊,是去是留。但老远我就已经嗅到一种熟悉的味道。他牵引着我不知不觉就到家了。

逆着河水曾经流淌的方向,慢慢走着,淤泥裂成皱纹,庄稼也被黄土掩埋了。

听母亲说,自从我走了以后,村里其他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都走了。只剩下我们这些体弱病残的老朽了。

身前延望着无限的憧憬也被打灭了,留下的只如当年战争后的一堆废墟,还有黄土。

就死在这里吧

不是我意志消沉,是缘于我带不走这片土地。

几天以后,这片土地上就隆起了一个又一个小土包,前面还立着石碑。

我时常抚摸心脏的部位,想让它尽快停止,好让我早一点投入这土地的怀抱。

好几次,我用肋骨为她弹奏,但她都躲开了,她害怕看见我腐蚀的躯体。

我虔诚,却屈服于缱绻的深情。

我害怕自己死去就没有了感情。从第一滴眼泪起,到最后一滴。

终于,死亡占据了饥饿的位置。我渐渐地倒下,彗星的长发飘向母亲的丰碑。

我竭力面朝大地,将身体紧贴。


黄土(9)

电视机里又一对新人踏上了红色地毯,开始了他们的婚姻。我也非常向往那红色的地毯,希望有一天能够走上那地毯。但是,这红毯,更让我联想到了家乡的土地。

那年,我们一家人去内蒙古旅游,远远的就能看到那绿茵茵的草地。那几日,草原每天都和我做伴,小草用自己旺盛的生命力为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躺在上面,软绵绵的,就在那躺上草地的一瞬间,也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土地。

我的家住在黄土高原,那里到处都是黄土,一点都不稀罕,但我和小伙伴却视之如黄金。虽然那绿草地也是软绵绵的,却远不及黄土地更有感觉,即使坑坑洼洼,依然让人感觉很舒服;黄土地就是我家乡的地毯,虽然大雨过后它会变得泥泞,可我还是喜欢它。我爱这片黄土地,因为他充实了我的童年。给我带来了无数的快乐。

如今,混凝土逐渐覆盖了软绵绵的黄土地,它几乎从我的世界无声无息的消失了……那时我并没有想过我们还能再遇。

北方的春天总是有飞扬的尘土相伴。当窗外黄土飞扬是,有的是抱怨声,却没有人懂得欣赏,欣赏这片黄土地,欣赏这片黄土高原特有的天气。大风过后,地面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沙土,刚刚踏上时,它就牵住了我。又一次踩在了这软绵绵的黄土地上,我找到了那迷失多年的感觉。慢慢的走着,享受着每一个脚步,我高兴极了,心中有一种激动和喜悦一下一下的往上涌,我静静的回忆着,多么希望时间就停留在这里。永远不要走!

那天过后,黄土就被清理了,水泥路又露了出来,我还是感谢那场风,让我能再一次踩在黄土地上,回味童年。虽然下一次相遇不知在何时,但我不会沮丧,我会等它来,无关其他,只因为我爱这黄土地!


黄土(10)

近段时间,利用工作偶尔闲暇,读了樟楠的散文《一把老黄土》,心有感之。

《一把老黄土》是樟楠同志身在边疆,回忆中原家乡及家乡亲人的一部亲情散文,里面收录了《端起羊肉泡馍》、《一把红薯皮》、《妈在月亮里》、《大姐如母》等文章,刻画了作者儿时在社会大环境下生活的艰难及家人的爱犊情深,读来让人心里暖暖的、酸酸的。无论身份、无论地域、无论国家,亲情总是最能引起心灵共鸣的。《一碗炖鸡蛋》里,父亲得了癌,“我”从千里之外回家探望,九十岁的老父亲一早起来,给“我”做了一碗炖鸡蛋,虽然已“黑糊糊”,但“我” 大口大口地吞完了那碗鸡蛋。《一把老黄土》里,“我”少时离家,母亲一夜没合眼,要分手了,母亲拽着我跑到院子的墙角儿,抓了一把老黄土,用手绢包好塞到我的背包里,这把老黄土,陪伴着“我”走南闯北三十年。还有大姐对“我”的爱,兄弟对“我”的情,岳父对我的慧眼识珠,都融入到这部不到200页的散文集中。

全书语言朴实无华,娓娓道来,大量方言土语的运用,使一篇篇文章乡土气息浓郁,带有一种黄河沿岸历史沉淀的厚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章都是作者在出差的飞机上写就,情怀可敬可佩。


黄土(11)

有人说:“陕北的黄土高坡是信天游的发祥地,而信天游又是让黄土高坡酝酿沧桑的风化石。”然而当你翘首在百里高原时,对黄土的爱又变成了另感慨,感慨他的壮观与豪放,却不失本土文化的内涵,耕耘之中,浸满了千古兴亡的泪泉和汗水。

"陕西自古出帝王”,“陕西的黄土埋皇上”,民谚童谣,说的是五千年文明古郡的龙脉血缘,但细细斟酌,却又似兴衰荣辱的一首悲歌。

八百里秦川放眼望,尽是豪情满胸怀,13朝的古都未央痕,10的年风雨咸阳城,试问谁出生里,谁看见了那沧海桑田的故乡,谁不想,闯出一番伟业,长眠于这云横秦岭之中,留下万世的颂歌,殊不知,那世代迷离的龙泉泰阿,给子孙的惟独悲凉和怨气。

开唐的贞观盛世恐是这江涛河山最辉煌的一阕,如今,当年大明宫的歌舞升平早不见了踪影,灰飞烟灭,单剩一砖久经风雨的残骸,单剩一段千古哀唱的乐府,复原的霓虹闪烁,却空乏了皇权,皇室的大气和凌横,也唤不醒脚下这片长眠贵族诗情的黄土地,末了,才觉得此罢是一组棱角鲜明的骨架,空洞的目光中不再有冷峻,反其的是碌碌的麻木,或许再的百年,千年,他落的泪也了惋惜的价值。

古老城的墙依旧是往昔的峥嵘,在百里不见头的银色长带上被穿越,工匠们的血泪,不再有当年的年轻,烽火燃烧的岁月,独裁者清晰的脚步,他从当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骠骑将军退化成了历经沧桑,不再言语的老人,每日伴着钟楼的晨钟,鼓楼的暮鼓,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车辆里曾经势不两立的白皮肤,黑皮肤和黄皮肤……的脚下那同样长眠着的,淡定的黄土地。

从远古到,从森林到城市,风云变幻的古郡依然驻守片苍瘠的黄土地上,对面后面,同样寂静的黄土地,同样用尘埃堆积的黄土地,一丝声音,却在心底呼唤,呼唤着可以舞动的龙脉,辉煌的灵魂,直到又化成尘埃的一刹,的生命就了最好的升华。


黄土(12)

天空就这么一直抑郁着

接连几天,乌云

覆盖了热爱的整个大地

我想,也该写点东西了

可是,我写不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写不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也写不出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千古愁伤

………

那一天

乌云吞噬了白昼,大雨

模糊了视线,我渐渐明白

诗歌,因你而存在

因你而成时间的节点

我也曾写下

两人生,一人亡

逝者安息,生者安康的小家情怀

也曾写下

繁华写尽未成你的半生遗憾……

朦朦胧胧,淅淅沥沥

冷冷清清,不言不语

待雨过天晴

繁花落尽,我把希望

埋在土里,我在

你来时的路上等你


黄土(13)

大西北,流不尽的黄河水,看不完的山。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居住着一群神奇的人,大西北的汉子,大西北的人,他们用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大西北的厚重与魅力。

听,那发自内心的一声呐喊,足以震动天地,无数人为之震撼,那是陕北的生活方式,陕北的歌,有他们独特的味道。从传递情感的对歌,发展成为一种艺术,真是了不起的才能。

看那山顶上的羊群里,大路上,总能听到那令人振奋的歌,他们是人民艺术家,但没有任何酬劳,只因为自己能唱,自己的歌大家欣赏,给羊群听,给大山听,给那些偶然路过的人听。

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用歌声守护着自己的灵魂。这里的人深爱着一种特别的艺术、特别的唱腔,高亢、激昂的戏曲—秦腔。经过黄土的冲击,愈经得起磨炼,光芒闪烁。那是吃了一辈子黄土的老人,透过沧桑的脸庞,在枯黄的眼睛里,看到的是秦腔的印记。他们爱它,去努力发展它。

一个人在黄土地上生活的时间越长,就越离不开这种特别的艺术,因为爱家乡、爱戏曲,每人都能唱上几句、喊上几句,不用顾虑,拿出大西北人的霸气,把心里的话全吼出来,吼出底蕴、吼出风格。

黄土原上的歌离不开山,离不开水,离不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当信天游震撼人心、令人沸腾的旋律响起的时候,才能感觉到真正大西北的气息,高亢、悠长。黄土用炙热的双臂拥抱着你,正如成熟稳重的父亲一样,给你激励,让人神往。

出生在黄土地上的人,生长在黄土地上的人,用歌声表达着自己的爱,对黄土地深沉的爱。自由奔放的如同奔驰的骏马,驰骋在广阔的黄土上,身后留下烟雾似的痕迹。跑啊!一直跑!尽情释放!即使汗流得再多,也只为一个痛快。

黄土地上的歌千变万化、曲调各异,但总有自己的风格,总围绕黄土厚重的美。它不是江南的幽雅,不是四川的麻辣,更不同于青藏的神秘,没有来过大西北的人是感受不到的。

“歌唱毛主席,歌唱共产党”,黄土地上的人们唱不尽的歌,这样的民谣,总能唱出黄土的味道。“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唱出心里最真挚的情感,尽管那滚滚黄沙扑面而来,迷得人睁不开眼,但却是黄土高原上时刻存在的。


黄土(14)

带着千里奔波的疲惫,常年思恋的饥渴,我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扑进黄土地的怀抱。敞开胸襟,品味着风儿捎来的新翻的沃土芳香,感受她那畅快的呼吸,脉汁的流淌。

我赤脚站在久恋的黄土岗上,贪婪地读着黄土,仿佛读一部丰厚的书籍。

北方的黄土地啊!你是一部何等悠远博大的巨著啊!亿万年前,你曾为沧海,为了你这块黄土地,造化用了整整10亿年。10亿年的累积,10亿年的构思,包含着酸甜苦辣,渗透了屈辱艰辛。

在这里,人们搏斗,流血,演出了无数惊天动地的壮举,著成了一部渊源流长的历史。

我枕着源,枕着丘,躺在黄土地柔软的怀抱,心族摇荡,思接千古,依稀看到黄土地上跋涉而去的先祖:大禹挥锄,陈胜操戈,努尔哈赤的良驹昂首嘶鸣,成吉思汗的雕弓拉成满月,长城顶上燃起烽火,大江南北弥漫着硝烟。万里黄土,白骨累累,惨哭声声。

在那流血的日子里,在那颐抖的岁月中,历史长河的浩瀚洪波,冲刷了你的颜色,剥蚀了你的肌肤;异族奴隶主的铁蹄,践踏了你的身躯;帝国主义的炮火,毒化了你的芬芳;万里黄土,创伤累累,忧患重重。

炼狱般的磨难,使你变得更加雄浑、亢奋,坚不可摧。不是吗?那咆哮的江河,运行的地火,不是你筑藏已久的力量?那巍峨的高山,那冲天的雪峰,不是你逼人的气势?难道不是吗?我明明听到了你跳动的心音,感到了你荡人的魂魄。没有一种力量能剥蚀你的雄浑和豪壮,所有剥蚀你的都被你剥夺,所有想吞没你的都被你吞没。

我的无比坚韧、持之以恒的黄土地啊!在你的渊深面前,我感到浅薄;在你的浩瀚面前,我感到渺小。

我生于黄土,长于黄土,我是黄土地的儿子。自降生之日起,我的灵魂就融化在故乡的黄土地中。很早前,我那可敬可佩的先祖列宗,就在这贫疮的土地上抛洒汗水、捕捉希望,年复一年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付出了过多的艰辛,历经了太多的寒贫。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对黄土地有着亲情和厚爱,对她顶礼膜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朴实的黄土地造就了憨厚的黄土人,纯朴的黄土给了他们直爽、坦诚的性格。

“地种三年亲如母,再种三年比母亲。”数次的患难与共,乡亲父老对于养育他们的黄土地有了炽烈的感情和纯真的期冀。

踏在黄土岗上,强劲的山风扑面而来,拂弄我的鬓发和衣衫,抚摸我起伏的胸膛......我静静地伫立着,心在剧烈地跳动。

目光越过道道山岗,投向茫茫的远处。凝眸处,天地相接,大地如黄色地毯般铺展开来,黄赤赤一片,厚墩墩一层,庞大、坚硬而粗犷,使人感到一种威严和肃穆,感到一股雄浑的气势和力量。

看着这广阔辽远的景,沐着田野清醇的风,陶然与醉然交织在一起,感动我的心,融化我的心。一切都在眼前浮动,我突然第一次感觉到与黄土地离得这样近,挨得这样亲。想着离乡背井的人们珍藏在身边的“乡土”,在这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人们多少丰富的感情啊!

岁月像不断增厚的泥土,将过去变成化石,埋藏在黄土的深层。黄土地弓起的脊梁,含着不屈,含着不挠,记载着几片迷乱的历史,延伸到久远。

杜鹃声声,唤醒了沉睡的黄土地;春风细雨,滋润着干渴臃肿的思想;不甘寂寞,不甘清贫,虽受创伤,鲜血荡涤过的黄上地正在诞生新的希望。愚昧被岁月沉淀了,我的黄土如林莽般崛起了。面对多彩的世界,黄土地的儿女们,眼睛不再迷惘了。伸展开黄肌肤的肢体,开始打捞这个黄色的世界。

我的黄土地啊!你原来是这么富有,而又这么慷慨。你敞开胸膛,等待着勇敢的探险者挖掘宝藏,去摒弃那些陈腐的污秽,去加强那内在的生生不息的活力。于是,你的子孙们从洪荒冷酷中,从埋藏理想追求的戈壁滩走来了。肩扛着开天辟地的刀斧,力辟荆棘般的野蛮,耕耘贫疥,锻打原始的无知和落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旖旎的风光。

呵!今日非古,红旗下的黄土地一改江山古老图。

看黄土新妆,黄水滚滚;听雷霆脚步,钻机突突。

黄土地从贫痔的壁缝里挣扎出来了。长城脚下,大运河畔,村庄城镇,生机勃勃;楼房建筑,高耸林立,座座烟囱促高了黄土人的身最;隆隆机器,歌声豪放,飞转的机轮,改变了原始老牛破车的节奏,经纬网般的电线编织出热烈的真诚与企盼。

死亡沉寂的沙漠变成了蕴藏生命的绿洲。繁庶替代了荒凉,理性替代了野蛮,贫疥变成了丰胶,斑斓替代了苍白。谱写了5000年的史诗伸展了,激昂了。我的黄土地愈来愈深广,愈来愈丰富,黄土人培加幸福,更加珍爱黄土地了。

一步步踏在黄土上,翻阅你的每一页,每一行,细读风雨沧桑雕刻成的文字,在时间与空间的经纬里上下穿梭,一种壮阔的动感滋满心胸。

远望坦荡平实的黄土地,我想变成一株挺拔的白杨树,把根须深扎在黄土地中,不怕被肃杀的风摇掉最后一片叶子。那样,我会同其它叶子一起,在地上变成碳,在地下变成煤。被人们燃烧我不怕,因为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不可改变,我北方的土性;不可改变,我生命的底色。

黄土地,我心爱的大书卷,我读着你经典般的渊深,史诗般的深情,朝夕变化着的文字,全新的面貌和更深层次的内涵,我读着我读不懂的深奥,就像读无法穷尽其有几多深广的智慧海。

我知道,读懂黄土地这部博大、恢宏、幽远、深邃的古老历史,自然和人生的巨著,需要时间的穿凿和精神的反自。但是,人类一旦敞开这半掩的历史之门,读懂这不朽的经典,开拓出其伟大之所在,黄土地将会更高傲地展现在蓝天之下。

我深信,20年后的黄土地,将是另一种奇伟,另一种风采,另一种黄土与人的和谐世界!


黄土(15)

黄土高原在我国北方大地上,这是一片被身后黄土覆盖的地区。黄土高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据长城。在这片土地上黄土厚度一般超过100米。并有很多黄土地形景观,比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这些景物的出现同时存有黄土高原的危害。

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壑多,平地少,斜坡多,沟谷的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在这种地形条件下,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水土流失带走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水土流失使购股增多,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这不只是黄土高原的危害,同时黄河下游也因而有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都造成巨大困难。

为什么黄土高原会出现这种危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人类,个破坏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物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物被人类破坏,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如今的千沟万壑景观,就在这中长期条件下造成的,这还不都归功于人类。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有么一天,不仅耕地没有,就连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那里。在经受人类的破坏后,很难恢复。黄土高原农垦历史悠久。现在,又随着黄土高原的人口增加,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日益增长。

黄土高原现在不只是水土流失严重,有暴风雨时,只会发生洪灾害,还会引起泥沙流。滑坡塌陷等灾难。农田住房,道路经常受到破坏。又经常遭受旱灾。只能种些抗旱的作物,如:高粱谷子等。有时,农民饮用水供应都有困难。

救一救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用你们的手在黄土高原上载棵树吧!让我一起为黄土高原的环境做一份贡献,呼吁人类保护黄土高原的环境。


黄土(16)

我终于来到陕西,看到了真正的黄土高坡。放眼望去,那里都是一些用砖砌的平房,有的是用草做屋顶,既没有城里的幢幢高楼,也没有我们家乡农村那种两三层的小楼。那里的自然环境也极其荒凉,放眼望去,不见青青小草,只有金黄色的玉米和火红色的高粱,其余全是无边无际的黄土,远远看去,黄土和蓝天连接在了一起。

好热的天啊,狗全都吐出舌头,在屋檐下乘凉;挺拔的高粱也无精打采地弯下了腰,打起了盹;驴妈妈站在小驴的旁边为它遮阳,即使自己也热得喘着粗气……整个黄土高坡就像一个大蒸笼。但是,农民没有被炙热的天气打败:他们依然在门外晒着玉米,从外面的河中挑着满满两桶水回家,使出浑身力气耕地……

望着眼前的一切,我不禁说道:“农民可真辛苦。”在一旁的老师说:“十几年前我来过这里,当时连水都没有,庄稼也十分稀少。”我忽然想起了老师在讲海伦·凯勒时说的话——“人的一生不可能一路顺风,总是有一些坎坷的。但不能向这些困难低头,我们要勇敢面对,打败困难,这样才会成功”。

是呀,这里勤劳的农民没有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而是努力地勇敢地改变环境,生活才慢慢变得好起来。他们是值得我尊敬的人。


黄土(17)

早在几百个星期前,我就心心念念我的黄土高坡了,它空旷,有江南少见的黄土,还有江南打不得的安塞腰鼓和唱不得的信天游。

前面的几天仿佛都是铺垫,都为迎接黄土高原的来临,来衬托出它的震撼。

远看,它就是大地上凸起的小土丘,上面撒着黄沙——简直就是大地上的一块块面包,一层一层,有嚼劲,是米其林三星大厨,或是陕北窑洞里土锅前的老奶奶揉成的,面团经过摔打,敲击,蹂躏,变成了一团完美的面团。放置烤炉轻轻地烤,要文火慢炖——就像太阳几乎一年四季的烘烤。接着,一位神厨,你可以理解成万能的上帝,抑或是勤劳朴实的百姓,或者二者兼有,他们将肉松在空中一旋,轻轻地降落在柔软的面包上——高坡风沙大,风爷爷一叹气,就能将这轻轻的沙土卷起。接着,他们在肉松之上撒上抹茶粉,或者滴着露水的小葱——贫瘠的土地上星星点点的骆驼草——这可是他们的大手笔,为干旱的黄土高原点上重要,不可疏忽的一笔。

它们这些“面包们”当然不止这些本事。

既然像面包,那可不是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有的坡圆圆的,连绵不绝,霸占了方圆几百里的土地,阳光毫无遮掩地倒下,将黄土的光茫无限地扩大,映在坡上,一层一层的痕迹便格外明显,像是扩大许多倍的泡芙面包,在普天之下,只有这一个个小土丘,我们这些比蚂蚁还小的人,还有那一湾湾湖水。

天是蔚蓝蔚蓝的,山是金黄金黄的,加上青绿青绿的点缀,山与山之间的湖,就显得更加光彩夺目,像是宝石,沙砾中的珍珠,两座干巴巴的土丘,干巴巴的空气,却诞生了这一湾湾的湖水有点不可思议,感觉一点儿也不真实,毕竟,这是我们魂牵梦绕的黄土高坡啊。水是波光粼粼的,真像一锅正在燃烧的毒药,草绿色的,深不见底,神秘莫测,一汪湖水旁,是悬崖,不同于其他尖锐的峭壁,它的曲线是柔和的,大概是沙土包裹的原因。它估计很温暖,冬暖夏凉,因为我看到在深深浅浅的金黄之中,有好几个黑窟窿,成群地分布在悬崖上。

“吼!”一声喊。

一只鸟惊慌失措地飞出来,外加一声不安的鸣叫。

“哦啊!”又是一声喊。

三只鸟飞出来,在两座黄土高坡之中盘旋,不停地盘旋……

一只鸟回到那几个黑窟窿,和一群它的同伴们站在一起。

“野鸽子,一群野鸽子,这些都是鸟窝啊。”

往上走,走到最高处,最接近太阳的地方,前面的悬崖也在自己的脚下,靛青色的湖水像闪烁的银子,一遍遍渐渐淡去的回声,和前方广阔无垠的黄土,一只只盘旋在空中的归鸟。背上挤满了阳光,眼前的有人情味的悬崖……

“嗨呦呦!嗨呦呦!”

波浪谷的土地上,扬起的黄土上是红白相间的陕北人们,背着大红色的腰鼓,戴着洁白的头巾。在之前的PPT上,我看到的是一群皮肤黝黑,黑中透红的陕北汉子以铺天盖地的架势打着腰鼓,而我眼前的是一群体态微胖,头发黑长的陕北妇女迈着大步,跳着唱着,卷起阵阵黄风。

我站在最高处,放眼看着整个村,仅都是老人与小孩,皮肤都是黝黑黝黑的,男老人成群结队地蹲在自家窑洞门口抽着旱烟,透过烟雾缭绕,看到的是满脸的皱纹,发白的头发,黑里透红的皮肤和满眼的辛酸。女老人就只是坐在窑洞里的床上,腿上搭件衣服,望着窗外,窗外稀稀疏疏走过的人们和比人还高的玉米。

年轻人外出工作,留下黄土高坡和家中老人,也是黄土高坡的悲哀吧。

这里缺水,缺人,缺钱,但它的黄土,高坡——这些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应该可以弥补这些缺憾吧。


黄土(18)

电影《黄土情》讲述的是1941年发生在延安陕甘宁边区的一系列鲜为人知的与毛*东有关的故事。当时,边区财政极其困难,为渡过难关,保证抗战胜利,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催收爱国公粮。农民对催收公粮有很大意见,因为当时农民家里劳动力少、人口多,吃了上顿没下顿,几乎拿不出一点余量交公。影片中“武兰花事件”令毛*东深受触动,并由此引发了他对政府与农民、抗战与民生、老百姓的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等问题的思考。经过充分调研,提出精兵简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战略决策。

在影片中,看到农民们艰苦的生活,再想想现在我们的生活,自己真心觉得挺幸福的,所以更应该珍惜当下的生活,常常忆苦思甜。当生活中有人需要帮助时,尽量伸出援助之手。前两天在一档节目中看到一对自闭症儿童,他们在老师和母亲的陪伴下经常到一家面包房去帮忙做面包。对于我们正常人而言,也许只要对着烘焙书,按照上面的步骤就可以完成了。但对于这两个自闭症儿童来说,学揉面团就学了大半年,而且在揉面的过程中,他们还一边说着“1,2,3…10。”在采访中,自闭症孩子的母亲提到,他们做的面包在店里卖得很好,也感谢那些提供帮助的人们。记得去年常外就以“关注自闭症儿童”为主题举行了一次义卖活动,当时看到每个班的学生举着宣传海报,卖力地推荐着自己的物品时,心中充满了感动。因为这些孩子将关爱延续。

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远离了战争,远离了饥饿,但是身边还是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当他人遇到困难时,不要忘了将爱延续。

第二篇

7月3号,我校组织了我们党员观看了电影《黄土情》。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941年发生在延安陕甘宁边区的与毛*东有关的故事。当时,因为日寇和国*党的封锁,边区财政极其困难,而农民因为征收公粮过多生活困难。面对如此困局,毛*东对政府与农民、抗战与民生、老百姓的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等问题的思考,经过充分调研,提出了精兵简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战略决策,并最终战胜了困难。看完这部电影,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我感概良多。

还记得七年前,还是高中生的自己听到几位同学已经是预备党员,心中的羡慕与仰望,还记得大学里自己被推荐上入党积极分子那一刻的如愿以偿,或是作为一个正式党员为预备党员转正大会投票时的祝福,转眼间,我已经是一名党龄三年的党员了。不忘初心,当各种平淡过去,这种身份给我的,是一种责任和约束,还有一种坚守。

12019年前,美国的社会学家提出了“个人通过努力奋斗能够获得成功”的“美国梦”, 2019年11月29日,定义了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梦,都在思考中国梦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为实现中国梦应尽的责任。说,中国梦是他们的,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所以,我们更应充分体现当代青年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也充分体现广大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心。

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称职优秀的好老师。把美好的梦变为现实的第一步就是行动。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体现在每天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作为教学的常规工作,每天认真地备好课,虚心听课,修改自己的课件,批默写,改作业都是应该的。常外的校园,能够学习的实在太多太多了。比如,听课的时候,吴老师经常举一反三,一个知识点反复让同学们操练掌握,而不是蜻蜓点水的过去。我看到工作十年的贺老师总是尽心尽力的做自己的事情到很晚才回家吃晚饭,我看到仇老师永远把自己的桌面收拾的干干净净以身作则,看到初三老师的披星戴月,看到其他年轻老师的努力勤奋,自己更没有任何理由懈怠了。有时,我会想,为什么以前的长辈能够不计报酬,默默付出,无怨无悔,而现在没有加班费的额外工作成了一种剥削。时代是变了,压力也确实也变大了,但是我觉得榜样永远在那里,上一辈的标杆永远在那里,他们能做到的,向上一辈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对工作对家庭的强烈的责任感,学习他们的胸怀,学习他们的纯粹。而党员身份,是我们向上的动力。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有苦,也有甜。我还记得那些不同的夜晚,因为他们考得不好自己痛哭的夜晚,有梦到自己班的平均分突然醒来再也睡不着的夜晚,有想到一个知识点还要在讲一下爬起来写在纸上的夜晚,有他们考前失眠的夜晚,当然也有梦到成绩不好的同学考上90我开心的心花怒放的夜晚。但是正是身边有很多的师长,家人,朋友的帮助,开导,使我成长良多。我明白了等待,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讲一遍两遍都必须会的,有一点就会的同学,也有现在不开花,但将来会长成一棵树的同学。我懂得了信任,因为被批评过的同学第二天依旧向我投来期待肯定的目光。我明白了眼泪是没有用的,指责是效果最差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明白了,要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必须有专业的过硬和有说服力的口才,灵活的应变能力,才能让今天的同学们信服与钦佩。这也是学校需要的党员教师。

工作中的积淀,也让我的梦想一点点的丰盈。今年我的一个AFS国际交留学生Pasca来自瑞士,17岁,他告诉我,在瑞士,英语是必学的,生活交流用德语,选修一门外语可以在法语和西班牙与中做选择。在瑞士,他已经学了一年的中文,觉得自己非常的感兴趣,所以他选择来到中国,体验在中国的一年,感受中国的方方面面和中国文化,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这门语言。他说,中国和他从书上学到的非常的不一样,书上介绍中国的很多知识已经很老了,而现代的中国发展的太快了。他说,中文是他会说的第四种语言,回国后,他能够写一篇关于中国的论文了,以他自己的经验和角度,通过瑞士和中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他还告诉我,将来,他还要去日本,去韩国,去亲自感受,对比亚洲国家的不同,再将来,是更多不同的国家,“我是一个世界公民”,他说,“书上的知识只是一部分,提供参考,只有自己去亲身体会,才能得出自己的结论”。我很是佩服,也羡慕他这样的一个年纪,思考是这么的深入,胸怀是如此的宽广。他的梦想是如此的清晰,并且他的行动是那么的有时效性。我看到的,是他每天的踏实:每天自学很多中文教材,听,说,读,写,背,当教材学完掌握之后又去买其他同学推荐的大学汉语教材,还有各种书籍,《礼貌用语》,《中国的方言》,关于宗教,关于西藏的唐卡,等等,还有报纸,Ipad上下载汉字游戏的软件,有不会的随时提问,对于近义词的用法反复的追问,这些,都让我深深的震撼于他自学能力之强。我非常好奇,这种孩子是怎么教出来的。Pasca住在瑞士的一个小镇上,每天要先骑自行车到火车站坐火车再坐公交车到校,大家都是就近入校,住的远的就像他这样。想想他们的生活,对比常州的城市生活,我想,教育,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有时,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另一个来自墨西哥的17岁男生ken也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教育。他有次和我说,他的中国爸爸定好了吃饭的地点,八年级的弟弟下午做完作业不开心不想去,后来在妈妈的劝说下,去了他弟弟想去的另一个地方吃饭。Ken说,在墨西哥不这样,都定好了地方,大家都愿意去只有你一个人不想去是不会迁就你的,他还说,当他犯错了最害怕被爸爸惩罚去修房子,不管是刷油漆还是修理窗户,非常的累。而在家里,严重的惩罚就是去修房子,而他的墨西哥的弟弟妹妹们也非常的明白无理取闹的后果。对我而言,不仅仅是我给他们上中文课,有时,反而是他们在给我呈现不同国家不同的教育智慧,不仅仅是父母,老师更应该做到赏罚分明,拿捏有度。做一个让人又爱又敬的老师,才是最大的成功。

在我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外国师生的帮助。在下半学期,外国友好学校来访来了几批,澳洲的,德国的,美国的。印象最深的是德国的同学们,他们背着重重的包,包里面装满了东西,走到哪背到哪,从没有发生过这个丢了手机那个丢了钱的情况。上完不同的课后,大家都会对授课的老师真心地道谢。他们对于不懂得东西都会很谦虚的问,他们也非常的耐心,遇到常外的同学问很简单的,自己回答过好几次的问题,都会像第一次回答一样详尽。他们非常的求实,每去一个不同的地方都会采访不同的人。在采访时,一个同学当记者,一个同学记录,还有一个同学摄影。在德国企业老总提问回答时间时,他们的提问比老总讲话的时间都长,而且问得问题都没有重复,不像我们武汉大学生现场提问闾丘露薇那样。他们记录着一点一滴的真实,他们用心的做着每一件事,在采访前把该做好得功课都做好,每时每刻都在思考,让我那么强烈地感受到他们每一个人那么特别的存在。我也思考了为什么德国的学生是这个样子的,直到后来看到了一个数据,世界上不同国家,每年阅读数量排第一的是德国我就明白了。而美国的学生在短短的两天里给我的感受是,他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选择,但是他们的行为,或是思考却没有那么深入。不同国家不同教育出来的孩子是不同的,但我们可以取长补短,更好的培养好我们的学生。同时还可以探讨,传递给家长怎样的理念,使得家校合作得更好。

黄土情是中国情,中国梦是我们的强国梦。最后,我想引用话作为结尾: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祝愿每个人都能梦想成真,每个党员都能成为更好的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