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白的作文(合集12篇)
豁达
2024-05-06 01:36:15
其它
其它

关于黑白的作文(1)

很喜欢黑白两色,它们是最简单的颜色。却有最神奇的意义。

黑色,是属于夜的颜色。莫名地,很喜欢这种色彩。不需要任何华丽的外表,古朴总透露着点点神秘。或许,在盘古开天辟地以前最初的颜色。和白色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它们很忧郁,有一股华丽的气质。

白色,是属于晨的颜色。它很活泼,很快乐。以至于我每每看到这种色彩,心里都很舒心。望望天空,那抹白色的流岚透露着神圣,在天空尽情飘荡。仿佛没有人能阻挡它的快乐。它们是快乐的孩子。有一股高贵的气质。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把黑白两色遗忘。更多美丽的颜色进入人们的视野。张扬的红色,高贵的蓝色,活泼的粉色,清纯的绿色。把单调的黑白色丢弃到了角落。人们还会不停地议论黑色的坏处,如黑色不吉利了等等。把黑色彻底抛弃了。黑白两色被时代进步给取代了。

可是,那些华丽鲜艳的色彩还不是从最基本的黑白色演练而来的吗?过去,人们看的电视,还不是黑白两色简单的构画出来的吗?如今,人们逐渐走向进步,黑白两色却跟着进步逐渐衰退。和那些颜色相比,它们单调,平凡。不能代表一个人喜怒哀乐的各种心情。它们只被一些偶尔耍酷的学生利用。显然,人们对色彩的高标准要求它们已经达不到了。

纸,纯净的白色。笔,忧郁的黑色。黑白两色的用途停留在了这两样东西上面。人们只爱用更多的颜色表达自己同样繁多的心情。不在局限于简单的黑白两色之间了。人们用各种语言描绘世间的各物:“海洋是纯净的蔚蓝色,云朵是漂亮的银色。夕阳是淡淡的橘红色……”连夜空也不愿用黑色表达,而用惆怅的深蓝色阐述。

忘了,忘了。美丽的黑白两色。忘了,忘了。过去的黑白电影。忘了,忘了。乌黑的瓦,粉白的墙。麻木地把我们送向了另一个多彩的世界。那里世间万物是美丽的,颜色是多样的。人们的心是鲜艳的。已不允许黑白两色出现了。很少有人还记得过去那黑白的电影,只是坐在家里看着色彩明丽的好莱坞大片。只有长辈们嘴里还在叨念着那古老的`电影,那些简单的黑白画面是他们小时侯唯一能看的电影了。那简单的黑白之间藏着他们的记忆。时代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其实,幸福就像黑白两色一样,平凡,单调,简单。却存在着共同的快乐和喜悦。

黑白之间蕴藏着一种古老的文明,是人们研发多种颜色的基础,它们是见证人们从落后走向进步的标志。可是,人们习惯了淡忘一切,对他们做过贡献的东西。我们习惯于站在高处看自己的成果,却忘了起始点。

或许,黑白之间还有一种快乐,一种甜蜜,一种幸福,只是人们还没找到而已……因为,我们习惯创新,却不会探旧。

不管以后颜色会多么鲜艳,我想我还是只喜欢简单的黑白两色,在黑白之间寻找属于我的幸福!


关于黑白的作文(2)

曾认为,所有颜色中,最不讨人欢喜的便是黑白,黑白显得空洞,而又一无所有,远不及其他颜色,与绚丽的彩虹更是不能比较。印象里,黑白相间的也只有遗照了,这样的黑白,是极不好的印象。

凌晨一点,我很少那么晚睡觉,只有六年级的帐篷夜,才让我这一爱睡觉的家伙待到这么晚才睡。我从不知道,城市的夜晚,空中也能有如此之多的星星在唱歌,以为“满天星”这一说,只限于乡下。我的头伸到帐篷外,漆黑的天空上,镶着点点白色,数不清,都在昏暗的环境里闪耀着,在这黑白间,我感受到了我曾经从未发觉过的美,这种简单而又深沉,丝毫没有负担,轻盈的美,雾霭与星星玩着捉迷藏,月光皎洁地照着我的脸庞,黑与白交织出一切……我看到的不只是星空,更多的是一种由黑白而发的美好,我发现,沉睡的城市仿若天使,没有嘈杂,只是安静而又令人怜爱。星点闪烁,大小各异,似乎在向你倾诉着世间的美好,世间那简单的爱,霎时间,勾起心中千丝万缕的幻想,对未来的憧憬、对生活的热爱……当然还有黑白引起的事物。

那晚,我看着由黑白构成的美妙的夜空入睡,才发现,有些世间极为美妙的东西,不一定是多彩的,黑白也有它独一无二的美。

不再讨厌黑白后,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对黑白的好感在猛地上升。线描画上的黑白插画,不再觉得的空洞、单调了,而是能从中看出许多故事。黑白的照片上,不是丑,而是一种沧桑,一种由年代感而生的美。生活中,常爱穿上黑白衬衫,简单又朴素;看见黑壳的笔,或是白壳,只要好看,总是毫不犹豫地买下……甚是欢喜。原来,黑白中流露出的,还有一种和谐,一种温暖,而不是仅仅孤独。

黑色,不只是充满畏惧、孤独的,它带来的一切,都是由心而发的感受;白色,不只是空洞,它还是圣洁的,同月光,星光一样简单的。黑白,往往是清新的,没有任何负担感的,一如既往的真诚。

黑白,也是有情感的色彩,最简单、最纯粹,最本源的色彩,我喜欢黑和白。


关于黑白的作文(3)

昨天晚上,我读课外书,看到书上说盲人能够识别黑白罐。我不相信,决定自己亲自做一下这个试验。

我准备了黑白两只罐子。我先用红领巾蒙住自己的眼睛,然后用手去摸罐子,并没有什么感觉。这个时候,我心里在想:“难道是书上介绍有误吗?”我疑惑不解地跑过去问爸爸,爸爸笑着对我说:“明天中午,让我们一起去做这个实验,看看有什么神奇的现象。”一想到明天就要做这个实验,我激动得都睡不着觉了。

第二天中午,我瞒着爸爸在房间里又做了几次,可结果还是一样,没有什么感觉,只好请来了爸爸。爸爸让我把罐子都拿到阳台上,我一脸迷惑,只能照着做。爸爸笑着说:“不用疑惑,一会儿你就会知道了。”爸爸先在阳光下放好罐子。大约过了五六分钟,爸爸蒙上了我的眼睛,让我用手去摸这两个罐子。摸完后,我感觉一只罐子非常烫手,一只却没有什么感觉。我连忙拿掉蒙眼布,看到发烫的是黑罐子,而没有感觉的是白罐子。我心里在想:“它们都放在太阳下晒,为什么两只罐子不一样烫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爸爸见我一头雾水的样子,就耐心地讲解起来。原来,黑色和白色对光线的吸收量是不一样的,黑色能够吸收所有光线,而白色却不能这样。

爸爸说完,我恍然大悟。夏天,人们喜欢穿白色或者单色的衣服,就是因为它能够反射阳光;至于冬天,那当然要穿黑色的或者深色的衣服,这样能够吸收更多的阳光,才能暖和。


关于黑白的作文(4)

月光照射在钢琴它高雅的黑色之上,室里的灯光投射在乐谱中那些轻灵的乐符之上,那充满灵性的键盘也同时流泻出了足以拔动人心弦的旋律。看到这里,又使我回想起了这几年来和钢琴之间发生的故事,对音乐的梦……

记忆里,幼时的我对这个浑身漆得光可鉴人散发着高雅气质的它具有深厚的好感。偶然路过琴行。窗内的老师正在弹奏,行云流水般的演奏,轻巧的手指在键上来回穿梭。跳动的音符,缓缓的旋律;淡淡的伤感,流动的柔情。那叮叮咚咚的琴声,如雨点滴落,轻轻的,淌入心灵。我陶醉了,也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激起涟漪。因为这一次的偶然相遇,让我更加爱上了钢琴。

刚开始,便忍不住学着钢琴家的样子,伸出手指,在那琴键上洋洋得意地乱敲了一阵。吊沙袋、练手型、认琴谱、识琴键……兴冲冲地练了几个月,我所接触的却尽是枯燥的拜厄、哈农练习曲集,也找不到那是美妙的曲子。渐渐地,索然无味代替了先前的喜悦。可那时,昂贵的学费却又不得不让我重新面对那一连串令我愤怒、灰心的打击,重拾乐谱,找回信心,继续弹了下去。

经历了六七个暑假,在铿锵清脆的琴声、五音十二律的声调中,我尝到了失败,也有过欣喜,它成为了我最忠实的听众,任我抒发衷曲,分享我的愉悦和愁闷,从无任何怨言。它,成了我的良师,我的益友。透过钢琴,我陆续地接触了更多名家的作品,莫扎特的明快、韩德尔的神圣、贝多芬的雄壮、巴哈的庄严肃穆、李斯特的热情奔放……无一不令我品味再三,品赏不已。每当闲暇,或心绪低落急欲将苦闷一吐为快时,我便会坐在钢琴前,掀开琴盖,弹一曲感伤的《眼泪》细细碎碎的独奏,如同一场寂寞的倾诉,每一键都清清悄悄的敲打着自己内心最空荡的地方,漾出了一圈又一圈孤单的回声。或一曲柔和的《雪之梦》淡淡的弦乐,妆点出一片白皑雪景,像是童话世界里天空飘下棉花糖,轻舞飞扬。眼前片片雪花在舞动,似溪水涓涓,似白云飘飘,更似轻风低语……一首首恬静清新的钢琴曲,总是伴随着纯真的幻想,涤荡着我的心灵,将苦闷、喧嚣洗礼的所剩无几,回归于内心最真实的宁静。

耳边荡漾着悠扬流畅的天空之城的欢乐,脚下踢踏着幸福优雅的小步舞曲的快乐指下跳跃着轻快甜美的卡农的美妙,用心去聆听一段音乐,用情去记下每一段难忘的历程,悄然发现这其实就是我所追逐的梦……


关于黑白的作文(5)

如今,几乎家家都有一台电视、电脑以及几部手机。这些电子产品引领我们走向一个庞大的信息世界。在那里,我们能够轻松的和外地的同龄人交流,我们能够随时随地都买到物美价廉的物品,我们能够自由自在的娱乐……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将原本空闲无趣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可不止这些呢。它可以让我们不用出门,就可以吃上一顿大餐。它可以让我们不用买报纸、杂志就能让我们知晓发生了什么大事……它,为我们带来了多元化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碎片化的生活。

还记得,爸爸告诉我说:“小时候,我们要和远在异乡的亲人联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尤其是在遇到急事的时候,要想让对方知晓,那就只能拍电报。而电报对于我们这些穷人家来说真的很贵。现在,有了网络不知方便了多少!”我当时就觉得网络真是个好东西,能够很轻松的帮人办到他想做的事情。

可是,事情往往是具有双面性的,不可能只有利,而无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了网络的弊端。网络里并不全是些好的东西,它也包含了许多黄色信息,带坏人的视频,使人变得心里阴暗的文章……等等。网络还有很多能够令人痴迷、沉溺其中的各类游戏。它们会让人不思进取,道德败坏。网络的社交网站里还有许多的骗子,他们会用网络靠近我们,让我们对他们的警惕性下降,从而骗取我们的钱财,自己不劳而获。这些不法之徒靠着网络,给自己穿上了各色的伪装服。所以,我们在使用网络时应该谨慎小心,切记,不可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以前,我们在没有网络时,总是时常出去游玩、运动。但自从我们有了网络之后,我们就不怎么出去了。世界上出现了大量的宅男宅女,很多人的视力都变差了,青少年近视的人数在逐年增加。现在大多数的人们已经忘却了当初没有网络的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了。

当我们看到那一则则孩子们痴迷于游戏,不思进取;玩了“蓝鲸”之后,自杀身亡;天天看电子产品,视力急速下降的新闻的时候,我们是否就应当在心里给自己敲响警钟呢?我们静下心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每天究竟是如何使用网络的呢?我们每天的碎片化生活都在干什么?

网络有很多好处,它可以为我们带来便利、舒适的生活。但同时,网络也有许多弊处,它会给我们带来不健康、黑暗的生活。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来学习新的知识,开拓视野;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来玩游戏,打发时间。怎么做,怎么用,皆在你的一念之间。它可以是白的,也可以是黑的;它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它可以是引领你走向光明的一束光,也可以是牵着你走向堕落的一双手。因此,我们如何使用网络成了一个难题。因为,它是一个亦好亦坏的东西,怎么使用全得靠你自己。只要你积极向上,那么你就能够正确地使用它,反之,你就会错误的使用它。

网络是黑白的,是一块具有正负磁极的磁铁。只有当我们看清一切,自控,便能很好地使用这柄利刃。黑白网络,既有利又有弊,我们只有自律,正确的使用它,方能走上光明正道!


关于黑白的作文(6)

偶然翻到一张黑白相片,乍一看,照片上的人有点眼生,哦,是我外公年轻时的照片。

情不自禁拿在手里看那照片里的人,一头乌黑笔直的短发,浓眉大眼,两眼格外有神,像是能把人看穿似的;眼神清澈且严肃,两片厚实的镜片也无法挡住;面庞如刀削一般,略显消瘦,有一种难以言表的严肃。不听外婆说,我还真认不出这是我外公,那黑白的照片,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看着照片,不知不觉眼前有水雾弥漫,不自觉便想到了我早已过世的外公。

外公是开中药铺的,打我记事以来,每天都看到外公在晒药、煎药、写药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外公自己身上也有了一股浓厚的药香,洗也洗不掉。自然,我也是一天到晚待在药铺里,打理着那几个精致的小药炉。药炉一律是白色的,外公说看着清爽。唯一有趣的,便是看他写药方,“当归二两五,黄芪半斤,党参四两……”,那清秀方正、苍劲有力的毛笔字,在白纸上留下了一排又一排。病人都走了,只剩下外公一人坐在一张老旧的躺椅上,灯光直照下来,照在外公那一张被岁月无情践踏的脸上,眼睛却是黑白分明,有一种精神气,但清秀的眸子中也露出了一些我无法理解的东西,后来我才知道那种东西叫沧桑。外公那时正值中年,四十几岁,头发却已花白,穿一身黑色的长裤,再加一件白色长袍,还真有些两袖清风拂世去的味道。两股相思却又相反的药味,在空气中弥漫一浓一淡,古朴而幽远,仿佛那香气也是黑白二色的,那一股药味盘旋着,仿佛充斥着整个天地。

一说到外公,就禁不住想到他开的药铺,黑瓦白墙,说不出的古朴,仿佛是从江南的水墨画中走出来的。古老而淡雅,那青色的长满了许多苔藓的瓦片,覆盖在了那有些裂缝的白墙上,老屋的墙上已经爬满了翠绿的藤蔓。微微靠近,就会有一股清新的药香迎面而来。再看看那老屋,仿佛不属于这个时代,很有年代的沧桑感。也许是睹物思人吧,不禁想起了最后一次见外公,那是一个傍晚,天气很好,西天还有着些残霞,血一般,很壮烈,染红了半边天。我就这样跟着他,他牵着我的手,扭头一望那又高又瘦的身影在我印象中是那么的难忘,挥之不去。

就在那个夏天,你一言不发就走了,走得那么安详,坐在药铺的躺椅上,睡着了一般。但是,这一睡就再没有醒来。你是携着药香走的吧,我总是天真地以为。时间真的可以冲淡一切,可当那一股炽烈的温度袭向我时,你可知道,我还是会因你而悲,因你而痛。怎会忘得了,那天傍晚,你那干枯黝黑的手是如何紧紧抓住我的手的,一切都是那么突兀,一切都是那么不知所措,我甚至都没有好好看你一眼,你就这样走了,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了那白色的药炉和那些散发着苦香的棕黑色的药。

静静地,收起了照片,泪,却在不经意间滚落了下来。



关于黑白的作文(7)

在讨论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的后果这个问题前,我们应当先保证人类没有向计算机靠拢。而这本身已是问题所在——曾几何时,我们开始失去了所谓的价值观和同情心这类本来看来理应拥有的东西?

或许是我们拥有的、所见所闻的变多了。当我们一直重复“扶不扶”的问题是,同情心就开始被所谓的碰瓷与敲诈束缚。因为听闻了太多,我们避之不及,“扶不扶”变成了简单的二选一问题,而人脑像计算机一样,凭着所谓经验和见闻,最终给出一个否定答案明哲保身。因为什么,人类的同情心被蒙了尘?

就像之前被热烈讨论的母受辱儿杀人一事。尽管评论趋于相信儿子的苦衷,却总有人用一种无比冷漠的话语给这对母子做制裁:“说的再好听有什么用,说到底不过是个杀人犯。”这样的话未免太过令人寒心。法律当然没有错,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理所应当,可除了杀人就再也无话可说了吗?只看最后的结果而忽略所有前因经过,难道不是计算机才会做的事吗?正像评论里有人痛心疾首的高呼一样:难道我们要让这样一个儿子面对饱受凌辱的母亲,客观而冷漠地做出杀人犯法因此毫无作为的决定吗?这样像计算机一般非黑即白,不顾价值观和同情心,让人和计算机还有什么区别?

人们输入程序让计算机运作,它的所有作为都凭借着自身储存的数据与条条框框,运算选择,一瞬之间,决定客观但没有丝毫自我可言。

而人类应当是最具自我的生灵。我们会思考,会犹豫,我们所做的选择从来不是一加一等于二。可人类为何变得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我更愿意相信这只是因为一种恐惧。我们害怕被敲诈,害怕受惩罚,害怕被人指指点点,所以宁可暂时封起价值观与同情心,顺着人流盲从,对着一个无助的老人,没有,也不敢有所作为,直到最后把法律和规章作为评判的所有一句,安稳而淡薄。

我相信人有一颗温暖的心和一双会看见错误的眼睛。我相信更多人拥有和儿时一样的同情心,相信他们的价值观能明辨世间所有痛苦与悲哀。

我相信人永远都不会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正如计算机永远不能像人一样思考一样,我们看得见太阳与黑暗,感受得到快乐与痛苦,会犹豫,会徘徊不定。正因如此我们拥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同情心,我们得以证明——人类比起计算机,还有爱。


关于黑白的作文(8)

焚香,净手,清脆而舒缓的古筝乐悠悠在耳边响起。心静如水,凝望着三百六十一方土地凝结而成的天下。黑白双方的较量中,渗透着以和为贵的思想。举手投足之间,事关天下兴亡。

围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随着历史长河的平平仄仄,未曾沉坷。

在我很小的时候,看到父亲与外公各执一色,在橘黄色的棋盘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围棋。随着阅历的增长与无数次的观战,我渐渐的对围棋产生了热爱。而真正想深入了解围棋之时,则是在看了一部名叫《围棋少年》的动画之后。可惜,当时年龄太小,根本领会不到围棋的真谛。在初步掌握了布局定式与死活棋之后,我与外公进行了第一次的较量。结果当然可想而知。现在回想起来,隐约记得那时外公有多么的“谦让”。

进入青春期的我,变得暴躁,好斗,急于求成。可这些正是与围棋的真谛背道而驰的。我又一次向外公发出挑战。这时的棋艺与思维便成熟了许多。但是,我浮躁的性格,使我又一次惨败。我无数次的跳棋战斗,无数次的发出凌厉的攻势。我甚至将简单的小目定式刻意走成了大斜。然而,这些都没有奏效。每一次进攻都被外公的“谦让”化解。而且我进攻中暴露出许多的破绽成了我的致命伤。外公毫不费力的在中盘就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渐渐的,我走过了青春期的躁动不安,变的益愈成熟。在阅览了《棋经十三篇》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围棋的真谛——“和”!回看我在网上走过的棋谱才发现根本没有真正的生死。黑白相互交叉,相互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急于求成,想要吃掉对方,只会使自身的弱点暴露无遗。于是,现在的我,又向外公发出了挑战。我采用与外公“隔海相望”的战术。没有步步紧逼,也没有激烈的厮杀,一切都以“和”为中心。并且我牢记《棋经十三篇》中的一句话“欲取左,必先攻右。欲求上,必先顾下”它教给我,万事不可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一直战斗到收官阶段,我还没有看出谁输谁赢。就在这时,外公也许是想取胜,在底角的官子上,想多“贪”一些,于是使用了叫做“大伸腿”的一招。我找到了外公的破绽,利用“倒扑”的手段将外公原来的棋子也一并提掉。点目结束,我黑棋贴七又四分之三子之后,电视中的一幕真真正正的发生在我的身上!我以半子的优势取胜。

博大精深的围棋,以“和”为贵的思想,欲速则不达的真理,知足常乐的心态……我得到的东西真的太多太多。因为围棋,我变的愈加稳重与成熟。我对围棋的热爱,也愈加深刻永恒!


关于黑白的作文(9)

一局围棋,从来就没有一方独大的时候。纵观整个棋盘,必定是黑白双方势均力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一张黑白相嵌的棋盘,一局势均力敌的棋,才大有看头。

就好比犹太人的那句谚语,口袋中的两张纸条,“我只是一粒尘埃”代表着谦逊,“世界为我而造”代表着自信。不妨把棋盘喻为人生,那黑白子的争锋,则是这局棋中最不可缺少的部分。

白子就好比谦逊,如同纸条上的“尘埃”二字。这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品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总有人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谦逊”二字便显得尤为重要。当一个人取得成就时,切记“谦逊”两个字,不骄不躁,要告诉自己保持平常心,绝不因一点小小的成就就狂骄起来。有成就固然值得欣喜,但若一味沉溺于过去的成就止步不前,只会不进则退。“谦逊”就是最好的预防针,一剂下去,就会让人放下手中的果实,继续前进,收获更大的果实。

有白便要有黑。

黑子像是“自信”,是纸条上写着“世界为我而造”的坚定和信念。自信亦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性格。纵观历史,有所成就的大贤之人,皆是不曾退缩的大“英雄”。像是青莲居士醉酣时挥笔写下的“将进酒,杯莫停”;是戚继光面对倭寇时的蔑视与决心,更是每个人心中的执着与信念。有了自信,才能在布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但就像没有尘埃的世界永不存在,棋盘上的棋子也从来没有只有一个颜色的时候。这说明,“自信”与“谦逊”二者相辅相成。

棋盘上黑白子错落有致,自信和谦逊也从未站在对立面过。一个人不能太过谦逊,这于他的人生、事业绝无好处,只会让人迷失方向,止步不行;一个人也绝不能太过自信,满溢的自信发酵变质成自负,是一剂毒药,让人跌摔得粉碎。

显然,只有自信与谦逊并肩,才能构建出一张完整的棋盘,一个有尘埃的世界。

当一个人过度谦逊及至自卑的时候,需牢记: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闪光点,无需太过自卑,总有适合自己的道路。这时便需要“自信”来搀扶他前进,以免跌倒在沼泽地中。而当一个人过度自信及至自负时,又需要“谦逊”的劝阻,以免其走得太快而跌伤,这时又需要提醒自己:切莫太过狂妄,还有更多的路需要我稳扎稳打地走完。这样,才算是一局精彩的好棋,一个完整的世界。

“尘埃”和“世界”之分好比对弈间黑子和白子的争锋,执子黑白之间,每一步都要细细思考,才能有一个完满又精彩的结局。


关于黑白的作文(10)

1938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打响。不到一年时间,西欧境内绝大多数国家沦陷。

连天的战火中,无数反对独裁、热爱和平的正义者受到了法西斯惨绝人寰的摧残。在环境极端恶劣的集中营里,他们被强迫进行远超人体负荷的劳动,而且食物供给严重不足。每天有数以百计的人在恐怖的集中营里不堪重负地死去,而有的人则经受着肉体与精神上的多重摧残,一直等到被解放的那一天。但在回到家乡的时候,他们已经与离开时判若两人……

这张发人深省的照片所呈现的,是二战中德军士兵被强迫聚在一起观看集中营录像带的场景。没错,在座的每一个人,在战场上都是纳粹的军人。但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他们脸上所表现出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丧心病狂的狂笑与那种幸灾乐祸的表情,而恰恰相反,更多的人以手掩面,不愿面对屏幕上表现的那丑恶的罪行;他们眼中露出的是悲痛、同情的神色,甚至是对自己的上级所做出的惨无人道的暴行的痛恨……

是啊,即使是法西斯的士兵,他们也都是人。有谁知道他们中有多少是被迫离开家乡与亲人,到战场上为自己根本不了解的头目罪恶的动机而用生命战斗?他们的背后都有朋友、父母、子孙,他们在战场上付出自己的鲜血,也许只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回到他们的怀抱之中。我们都曾听闻那些无恶不作的军人们所犯下的一个个滔天罪行,他们将刚出生的婴儿活生生地撕成两段,在广场上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杀戮,甚至比拼从谁手下结束的生命更多……但他们毕竟只是少数。数十万、数百万的军队中,也许有几百名这样的军官、士兵;但更多的士兵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为何人、何目的而战。他们仍然保持着那样美丽的心灵,会为无数同胞的惨死掩面哭泣,会为战争的结束——即使是以自己祖国的失败而结束——而欢呼雀跃,为和平的到来而鼓掌。在残酷的世界大战中,他们其实也是无辜的受害者。

但转过头来想一想如今的我们呢?我们是否只因为历史上极少数人的恶劣行径,而仇视他们的国家中所有善良的百姓,仇视他们的整个祖国,仇视他们的历史文化;我们是否以对待甲级战犯的言语去攻击懵懂无知的孩子们,用一个个恶毒的诅咒去攻击数千万未曾犯下任何过错的普通人……也许我们一直以来的认知与行为都是大错特错的,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向他们道一声歉……



关于黑白的作文(11)

叮叮叮……

计时器的声音闪入了我的大脑,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出来。我紧盯着棋盘,如临大敌一般,冷汗瞬间浸湿了我的衣衫……

我盯着棋盘,这一盯就是半个小时,对手不耐烦地敲着棋子,似乎是想让我注意那所剩无几的时间。计时器也以它那特有的方式,证实了我的想法。泪水弥漫了我的双眼,我极力控制让它不要流下来,否则不但要输棋,更要输人了。

在我眼里,此时的世界只剩下一片黑白之色。

此刻,棋盘变成了战场,棋子变成了战场上的士兵,在相互砍杀。敌方士兵如幽灵一般无处不在,而我方士兵则是死的死伤的伤;唯一的一处希望就是那一块深入我方阵地的敌方兵团。但问题是敌方兵团的防守看似坚固无比,简直无懈可击。

难道我气数已尽,要在这场战役中败北了吗?

叮叮叮……

钟声又将我拉回了现实,我擦干眼泪,强行打起精神,绝望地望着那“无懈可击”的兵团,望着望着,那一片黑白之色的记忆涌上了心头……

“听好了,你们做完这道题才准回家,不然就陪着我下班吧!”围棋老师大声喊道。教室里的叹息声此起彼伏,伙伴们稀稀落落的抱怨声只为教室增加了一层悲凉。外面冷风拂过,带走了我心里那一丝希望之火。咳,为了早点回家,我无论如何也要做出这道题,只是我想尽一切杀招都无法将其击杀。

不知不觉,时间使者把指针向前推进了半个小时,教室里也只剩下我一个人。我的心里蒙上了一层灰色,一想到我竟然是班里最差的,不由得心中升起一丝凉意。

不知何时,老师走到了我的旁边,叹息一声道,“你棋风好战,以柔克刚非你所长,送吃这种手法你是想不到的。”话闭落下一子,我久久地盯着那颗棋子,缓不过神来。

再看此局,这不就是当初那令人费解的棋局吗?!我将棋子放在“杀位”上,长长的舒了一口气,5秒后,棋局终结。掌声响起。我长舒一口气。

那片黑白的颜色至今仍留在我心中,令我陶醉,让我成长。


关于黑白的作文(12)

若问百花中你最钟情于哪朵?答案会有千万种。只因为牡丹雍容华贵,菊花清寂高凉,玫瑰娇艳妩媚,梅花高傲冷艳。而我却独爱那冰清玉洁的莲。为何?世人皆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但如若没有了淤泥的衬染,又怎会有那斑斓中渲染的黑白呢?

翻开历史那枯黄的书页,白居易的《长恨歌》赞颂道:“芙蓉如面柳如眉。”杨万里的《晓出净慈送林子方》中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莲花的美皆如世人称赞那般艳压群芳吗?

不,不是的。莲花出于淤泥,绽于淤泥,也落于淤泥。当我们洗尽那沾满淤泥的花骨朵儿时,我们便会发现:雪白如玉的花瓣,翠绿碧玉的莲叶,娇小玲珑的莲蓬。一切都是那么美,但一切,又显得那么平凡……

再回头看看,看看你身后依旧在与淤泥顽强斗争的莲,看看它身上虽然不愿却又不得不染上的淤泥。一样的时间,一样的物;不一样的景,不一样的情……

莲花之所以能够艳压群芳,不是因为它没有玫瑰娇媚,也不是因为它没有梅花高洁;是因为它拥有敢于同淤泥斗争的精神,是因为它拥有沾染淤泥却敢于傲然开放的自信!

是啊!人生不就是这样吗?绚丽夺目而又有些杂乱不堪。我们总要身处不好的环境,随着被沁染的色彩越来越多,我们是否能想起:当初沾染泥泞的我们,是那么的坚强,是那么绚丽的绽放过!

繁华过尽,时代变迁,那万紫千红早已凋谢,唯一不变的是那沾满泥泞傲然绽放的莲,是那斑斓中渲染的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