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新立异(甄选4篇)
月色如水
2023-11-07 04:18:23
其它
其它

标新立异(1)

标新立异这则成语的意思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有时带贬义,指另搞一套。

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文字》:《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不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

支道林,名遁,是东晋时的佛教学者,本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南)人。他常与谢安、王羲之等名士交往,喜欢谈玄理,对《庄子》也很有研究。

《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周所着的一部哲学著作。晋代的向季曾为《庄子》作注,没有完成就死了,郭象继续他的工作,完成了注释,后来人们都引用郭象和向秀所作的注。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也是一个难点。当时许多著名的学者深入钻研体味这篇文章的道理,都没有能够超出郭象、向秀的见解。

有一次,支道林在洛阳白马寺同太常护国将军冯怀一起聊天,谈到《逍遥游》,支道林说出了一种新的道理,大大高于郭象向秀的解释,树立了一种新的见解,超出当时许多著名学者的认识。

支道林所作的分析见解,都是那些著名学者苦苦搜求思索没有能够解决的。后来人们就吸收了支道林的意见来解释《逍遥游》。

这则故事中的标新和立异,就组成了成语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2)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经常面对一篇又一篇大同小异的作文,确实感到头晕眼花,很少会有激情。那么,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文,我以为做到“标新立异”,起码可以让人有兴趣看下去。   “标新立异”,顾名思义,就是标题新颖、简洁,能吸引人的眼球;立意深远、新颖,区别于一般同学的思路。标题其实就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力争使所起的标题使人有“心动神怡一瞥间。”具体的做法,我以为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巧用修辞   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我们在拟题时,可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对比、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拟题,这样可以增强文题的美感与文采,使题目生动形象,贴切鲜明,使文章锦上添花。   如《标点家会》、《时间就是强盗》、《躺着读书,站着做人》《错?对!》这四个题目各运用了拟人、比喻、对比、设问的修辞,使人一看心中就充满悬念,有急于读下去的愿望。   化用诗文   此类题目巧妙地运用古典诗词中的语句,或营造意境,或点明观点,可以把原诗文完整借用,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写。如“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的作文中,一学生的题目为《争渡!怎渡?》,便是化用李清照《如梦令》中的诗句。“争渡”写出了当人们竞相争渡的情形,而“怎渡”提出了怎么才能拥有最完美的行程,暗合了话题的内容。关于流行文化的话题,有的考生将题目拟为《长风破浪会有时》,巧妙地化用诗句吸引阅卷者的注意。   改编经典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聪明的作者也正借用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改编让自己的文章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通常,此类作品的题目便明示了这一特点。如《学而习之,不亦智乎?》这样的题目,别出心裁,改编原著,以全新的面貌诠释了“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一话题。又如《琵琶行之父母有情》一文中,运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于音乐的描写的诗句与父母对我的教育一一对应,述说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采用流行语   此类题目能够将学生所感兴趣的流行时尚元素与话题相结合,以新奇的方式让题目引人注目。如《“爱”在心口难开》,化用流行歌曲《爱你在心口难开》,将父子间的真情真挚地表达出来。前段日子流行《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风靡一时,有小考生立即借用,改编成自己的'作文题目《谁动了我们的文化观》,不能说不聪明。   “标新”做到了,就要看看“立异”的问题了。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就应该高洁、简明,与众不同。   首先,立意要具有时代性。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作文要关注社会,聚焦时代,在作文构思时,巧妙的切入现实生活,引入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如现在提倡的“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理念,政府的阳光工程等等,都可以进入学生作文。这就需要学生关心时事,敏锐观察,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其次,立意要转换角度,多角度思考问题。宋代大家苏轼曾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角度不同,思考不同,立意也会不同。如前不久,步步高作文大赛中有一个题目《别让灰尘落心上》,我让学生畅所欲言,多角度审视,结果同题材作文立意大相径庭,有直接写环境保护的,有从人文角度联想到清洁工打扫卫生的,还有从社会角度深层挖掘写贪婪、自私、嫉妒的心理现象的,一下子作文内容五彩纷呈,各有千秋。   当然,立意要新,逆向思维必不可少。对于某一问题,大多数人都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如果我们在思索后,能提出与众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一定会吸引读者的视线。如《背影不是离去》,光看题目,就能让人忍俊不禁的去看,背影明明是别人走后留下的,而小作者却说背影不是离去,就非常好。   我认为一篇作文能让人耳目一新,只要做的“标新立异”,拟题时巧用修辞,化用诗文,改编经典,采用流行语,就会新颖;立意时具有时代性,转换角度,或者运用逆向思维,就会与众不同,两者做到了,也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新立异(3)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标新立异,何错之有单元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个时代,是年轻人占主导的时代。

标新立异,是一种求取上进的态度;标新立异,是一种敢于挑战的创新;标新立异,更是一种不畏权威的勇敢;标新立异,也是我们应有的一项素质。

标新立异,何错之有?还记得那支持“日心说”的哥白尼以及布鲁诺吗?他们冒着极大的风险,不畏教会的制裁,毅然决然地支持着“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地心说”。布鲁诺随被教会用火烧死,他也仍是为真理献身。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提出与众人相对的学说,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激励着后人。试想,如果他们害怕当时的社会制度,而把他们的怪想法给挖掉,那又怎能被后人铭记呢?它们的标新立异,是勇敢的行为。标新立异,没有错!

标新立异,何错之有?战国时期,当秦国不是很强盛之时,商鞅请求秦孝公变法,他将他那标新立异的`想法敢于表现出来后,秦孝公便采纳了。从那以后,秦国便逐渐富强起来了,到最终,秦统一了天下。商鞅功不可没。什么原因使秦能有如此高的成就呢?其一,商鞅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有创新精神。其二,秦孝公深明大义,对商鞅给予支持。由此才有助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商鞅的标新立异,没有错。秦孝公接受商鞅的意见,也没有错。

标新立异,何错之有?在美国,社会部要求他们在年纪大的人或权威人士面前识相,而允许他们尊重真理,尊重企业发展规律,全力追求创新。如果做得好,他们的标新立异会被鼓励。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了比尔盖茨、乔布斯等杰出的人才,为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在中国,情况却截然不同。冲过的孩子们从小要循规蹈矩,并且总是希望中国年轻人变得成熟识相。到头来,中国年轻人学来的便是世故圆滑。一旦有标新立异的想法,大多被否决,从而挫伤了年轻人的自信心。

但是,标新立异,又有何错?我们的民族,不可能永远要服从旧文化的安排。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去开辟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属于年轻人的时代。年轻人的标新立异,不应该被埋没,不试试,怎么会知道对与错?年轻人的标新立异,是创新的原动力。因此,我们应该矢志不渝地坚持我们年轻人的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何错之有?


标新立异(4)

科学地“反弹”可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上升到较高档次,会给人一种创新的感受。高考作文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让任选其一写议论文,后者就是对前者的“反弹”。“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其讽刺意味是很明显的,而华罗庚却主张“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意义就更深刻了。因为“名师出高徒”,不怕出丑,有勇气向行家学习,让他们指点迷津,一定会进步很快;而“无师自通”要走好多弯路,想成功是非常困难的,甚至会形成永远在低层次徘徊、最终难以登堂入室的局面。“艺高人胆大”道理不言自明,而“胆大人艺高”更有道理,因为胆大的艺人会勇敢地向高难动作探讨,不断创出新招。有意识地培养这种思维品格,将使我们的作文出现新机制,创出新境界。使用得巧,往往可以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运用这种技法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会逆向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大胆设想。发前人之未发,化腐朽为神奇,标新立异。

二、立论要经得起推敲。逆向求异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只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把“反弹”误为“乱弹”,立论偏颇,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

三、“反弹”不具普遍性,不是任何事物或观点都能逆向求异。那些违反科学道理,有悖于人们共识和伤害人感情的“反弹”,都是不可取的。如“螳臂挡车”,贬抑螳螂已成共识,你若想褒扬它,想借此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将难以赞同。

例文1: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初看到这条关于“记忆”移植的信息,我还觉得挺“遗憾”,要是我有一个这的机器,那该多好!把鲁迅、凯库勒、陈景润、爱因斯坦再加上语言大师陈寅恪的记忆统统拷贝到我的脑子里,至少在高考考场上我就可以泰然自若,纵情驰骋,稳操胜券了!

然而转念一想,我又有些迷惑:如果这成了现实,我会不会整天在迷茫与困惑中寻找自我呢?

我们每个人,才华横溢的诗人也好,为生活操劳的下岗工人也罢,都有着绝不同于他人的特点,都是这个大千世界里的一道风景。就算我平凡,就算我不起眼,我至少还可以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生活,我至少可以在社会中找到属于我自己的位置。是的,我希望自己能像鲁迅那样写犀利的文章,我希望自己能像爱因斯坦那样研究出骄人的科学成果,我也希望自己能像陈寅恪先生那样掌握多国的语言。但是,我更明白这一点:如果我希望有所成就我就必须勤奋、努力,我就必须为成功付出昂贵的代价!

移植记忆,暂且不去考虑它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即使它——别人的记忆——能让我获得诺贝尔奖,我又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呢!这种行径至少应该算是剽窃吧?!那些学识渊博的学者,有谁不是“踏踏实实地走路,明明白白地做人”呢?

我崇拜谢冕先生、陈平原先生、季羡林先生……我崇拜他们那轩昂自若的从容,那旁征博引的渊博,那条分缕析的深刻;这一切再与那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相融合,该是怎样一种发人深省的精神魅力!从他们那里,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学问,首先研究并且修炼的应该是自己的人格。以我的资质,也许皓首穷经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他们的高度,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得到与他们研讨学术的资格。但我无怨无悔、问心无愧。因为学到了他们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就够我受益终生了。

我,不要别人的记忆,即使有一天这真成了现实。做人,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这才是我们所有人该追求的目标!我,不要别人的记忆!

【简评】围绕着“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一个范围,多数考生沿着“可以移植”的讨论前提,或编故事,或发议论,想像着未来高科技社会里记忆移植后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本文却一反常态,对记忆移植说“不”,采取否定态度,显得新颖别致而有创意,显示了考生所具有的逆向思维。

例文2: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是评判标准和角度不同的结果。

此话不假,从天到地,从物到人,从自然到社会,处处体现着“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庐山瀑布有多高?实际测量应有百余米,可在李白的眼中它有三千尺。宇宙的中心在哪里?教会认为是地球,而哥白尼则坚定地提出是太阳。“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确实无需过多证明。

我所关心的是:是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丰富多彩的吗?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举个形象的例子:若问高考允不允许作弊,我们大家的答案怕不会是丰富多彩的。

答案唯一并非否认了答案的多样性,正如生物的存在需要环境,答案的确定也需要范围。我认为在一些原则问题上,答案是唯一的。譬如哲学问题中的一些是非讨论,还有一些政治立场问题。另外,在事实面前,答案有时也是确定的,比如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看,非洲的医疗水平在世界上就是落后的。

答案唯一并不与运动的、发展的观点相悖。相反,发展的眼光,运动的思路常常给一些唯一的答案以有力的支持。例如无论参考系如何变化,零势面如何选择,能量守恒定律都会被充分证明。还有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国际风云如何变化,改革开放都将被证明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当然,在许许多多时候,答案的唯一性和答案的多样性相配合,会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爱因斯坦正是以光速的唯一性和质量的可变性为基础,才创立了“相对论”。而在我们的学习中,学习目的的专一与学习方法的不断选择不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种关系吗?的确,只有这样,学习才能不断地迈上新台阶啊!

“反其道而行之”是学习的新准则,我的文章的立意是否体现了这样的思想呢?想必评判定是公正客观而多样的吧。

就到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