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中的宁静(推荐6篇)
年轻是一种可笑的武器
2024-03-21 02:40:57
初一
其他

喧嚣中的宁静(1)

回了几次家,对城市的感受不同于前,有种动笔的冲动。

星期天,阳光很好,我出去逛街,双手插在口袋里,在街头漫不经心的闲走是件惬意的事。

商场的大门敞开着,将阵阵暖风吹过来,为的是招徕更多的顾客;街头小贩居心叵测的诱惑着孩子们的眼睛和嘴巴;陈设在橱窗里的名贵首饰向魔术师般吸引着女人们的眼球,有像吸血鬼班吸干了女人后面男人们的钱包;也有男人夹着公文包匆匆走过;打扮得漂亮的姑娘们自信的在街上招摇着,高跟鞋踩在华丽的地砖上,踩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踩在南来北往的梦想里。“咯噔”、“咯噔”的敲击声是城市耳朵里最美丽的回声。

当然,大街上不是闪过成群结队的前卫少年,顶着一头鸟窝状的头发,画着老气横秋浓妆,或用小得可怜的衣服把身体紧紧裹住,或用床单似的肥大的衣服。他们就像城市脸上的青春豆,灿烂无比却又丑陋不堪,朝气蓬勃却又令人担忧。有了他们,城市多了几分躁动与不安;有了他们,城市多了几分活力和不羁。

玻璃橱窗映出了洁净的街道,艳丽的广告牌映出了五颜六色的人流,林林总总的人群……

在电视前呆久了,人们便向多仰望蓝天,俯视碧水;敲击键盘鼠标太久了,便想到林间小溪中嬉戏;摄入太多的味精、色素,变形尝尝农家菜;在装修豪华的居室中呆久了,便想住一天茅草房。

这里是天堂,这里是地狱;有美丽也有颓败。很庆幸我来到了衡中,这片宁静,充满生机的土地。在这里,没有花花世界的纷纷扰扰,有的只是恬淡的心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以前并不理解这句话的真谛,而看到这个世界的纷扰和庸俗,我终于体会到孔明当时的心境。生活在衡中这片世外桃源中,我真的很宁静,幸福。


喧嚣中的宁静(2)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中最有名的就是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了,不久前,我就去了西湖,品味“孤山寺北贾亭西”间的风景了。

去时正值炎夏,虽没有《钱塘湖春行》里初春的生机盎然,但映入眼帘的荷花也使我感觉到了夏日里的一份清凉。

我们先慢慢往前走,人很多,天气很热,但湖的绿树成荫为游客们带来了一份清凉,我们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少。

到了坐船的地方,我们匆匆地上了船,我挑了一个旁边的位置,看着湖面上的风景,静静地听船上的导游讲解。我们首先看到了《白娘子传奇》里的“断桥”它原来不是断桥,是杭州在冬天下雪之后,雪融化之前会变成黑灰色,从远处望去就成了“断桥”船渐行渐远,我们看到了三潭映月,相传是苏东坡在杭州西湖时所创设,并且这三座石塔是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距离相等的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假月十分难分辨。虽然我没有亲眼见到这一景象,但也十分佩服这样的设计。

乱花渐欲迷人眼,下了船,我们走上了一座桥,鸟瞰西湖的美景。湖边的花朵的确为西湖增添了几分色彩,原来在山水之中也不只有蓝色和绿色,加上了彩色花朵的点缀也真是别一番韵味呀!看着船下脉脉的流水,还不时地从船尾冒出一圈圈起伏的波纹,随后就散开了,不见了,只留下一条条水痕,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下了桥,看厌了湖中的水,便凝视远方。天气很好,但因薄薄的白雾看上去有点儿阴,薄雾浮在湖面上,静静地弥漫在远山近岭和这西湖之间。

接着,天空突然下起了雨,雨大,但只下了十几分钟,雨后的空气泛着甜润的味道,波色潋艳的湖面。夕阳终于赶在暮色蔓延之前挣脱出云层,在湖面上洒下一片斑驳。湖畔的垂柳掩映着在夕阳下浮光跃金的湖面。如烟般的绿色与夕阳的金色相互交织,如梦如幻。

虽然“最爱湖东行不足”但围着西湖走了一圈,我们也必须要回去了,后来,我也常常会翻看杭州地图,看着西湖,仿佛自己又身处在这个只待了两天的城市之中,也依稀记得西湖的美景。在一个大城市中,它的宁静、美好,我永远都忘不掉。


喧嚣中的宁静(3)

社会是集体概念,社会生活是喧嚣的,而个人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但是人是社会中的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因此,保持内心力量的宁静需要在喧嚣中寻求。

宁静,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平和与坚定的力量,是用以防御挫折,迷茫,浮躁的不良情绪的干扰和侵袭。古语有云: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更何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信息交流的日益频繁,古人口中的“小隐”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于是,我们不得不坚守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学会在喧闹的都市寻找一片安静的乐土。要在喧嚣中寻求宁静,即是我们要在社会中各种层出不穷的诱惑中秉持自身的正义和责任,保持内心世界的纯净。周国平先生说:“世界越来越喧闹,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周国平先生正是凭借着自身的内心保持他这种安静的生活。

内心这种宁静的力量,是“误落尘马中”依然保有的淡然与平和,是流言纷四起时依然不变的坚定与超然,是不沉迷声色犬马之中的自持,是不被功名利禄所束缚的洒脱。社会生活耳濡目染,难免对我们的内心一次次地侵蚀,攻击。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在烦扰之中独具慧心,心中生智。然而,保有宁静的力量并非易事。我们生活在集体中,难免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或是说,喧嚣的社会生活总是会给我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随波逐流,放弃自己的准则吗?不是这样的,反而我们更要坚守自己内心的力量,尽管外界一次次地进击,我们在不违背人生原则的条件下一次次地保证自身的清洁与纯净,这是更加难能可贵的。在喧嚣之中寻找宁静,坚守自己的内心,这是在现代社会中必须学会的一项技能和坚持的一个准则。让内心世界在喧闹的社会生活接受一次次的洗礼,我们的心灵才能保有如雨后晴空的明朗和清新。不问车马几多尘埃扰乱我心,心中自有一方天地,维我心中所念,保我心中所静。身在喧嚣之内,而心在宁静之间。


喧嚣中的宁静(4)

莫言曾说:“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声音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充满灵性,生命因声音的存在而灵动起来。但声音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喧嚣这种现象,在喧嚣中个人的孤舟难以维持平衡。

古时一位诗人在自家庭院中种了两棵芭蕉树,但当风雨来临时,芭蕉叶沙沙作响,令他烦心不已,写下了“当初是谁种芭蕉,风也潇潇,雨也潇潇”的诗句。他的妻子看到后在旁边写到:“当初是你种芭蕉,种了芭蕉,又怨芭蕉。”芭蕉树沙沙作响的声音成了诗人生活的喧嚣,但他无法避免,我们亦如此。生命中的喧嚣太多,同学间的嬉闹对我们的学习造成了干扰,广场舞大妈的音乐使我们无法安然入睡,社会中纷杂的舆论、各种各样的学说充斥在我们身边令我们无所适从。处于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都被喧嚣所裹挟,但喧嚣并不是只有负面的作用,我们也可以在喧嚣中寻求平静而不必“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周国平曾说:“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在喧闹中周国平找到了自己一片安静的乐土。正如归隐田园的陶渊明,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乐享闲适安宁的生活。我们不必学习陶渊明搬入深山中,创造“无车马喧”的环境,真正应做的是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在享受喧嚣中得到生活上的宁静。喧嚣与宁静本不应相对立,世人以为有声则喧,无声则静,实则不然。我们可以在同学的嬉闹中体味到友谊的甘甜,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在生活中坚定前行。我们可以在广场舞大妈的音乐与舞蹈中,获得心灵上的享受,缓解生活中的焦躁与压力。我们可以在纷杂的舆论中汲取营养。

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尝试去享受喧嚣,不要紧抓着喧嚣的负面而作茧自缚,那个埋怨芭蕉的诗人也能在芭蕉叶的喧嚣中体验到生活的平静。

三毛曾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生命的大树里,我们可以一半沐浴在喧嚣中,一半享受平静,在喧嚣中愈发感受到安静,在安静中愈发感受到喧嚣的正面力量。我们应当像一棵树那样,没有悲欢的姿态,在世间的喧嚣中寻求到生命的安静。

眼因多留泪水而愈发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更显温厚。而我们的生命也可因喧嚣而愈加明白平静的意义与美好,在喧嚣中寻求到心灵的平静。


喧嚣中的宁静(5)

在文学作品中,在古今圣贤的朝圣路上,给我们描绘过许多宁静安详的福地。那里或被称为“人间天堂”,“香格里拉”,“世外桃源”。比如梭罗的“瓦尔登湖”,陶渊明的“桃花源”,周云蓬笔下阳光似金子的“大理”。可事实是,如此境地甚少,或者说只是处于描绘和想象之中。陶渊明处于东晋政权的腐朽年代,他曾试想寻找一处桃花源。那里的人们安居乐业,蚕大桑熟,酒食丰裕;他们与世隔绝,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黄发垂髫,怡然自得。但有趣的是,文末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还有隐士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然而“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所以,“桃花源”就成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个梦想,落到现实,就是一个美丽的“乌托邦”。即使是梭罗的瓦尔登湖,也是他还原历史生活促进思考写作的一个空间,而不是众人该去切实生存的地方。所以,有人说,这世上已经没有净土,唯一还留待自己开垦的净土,是你的内心。

既然它客观存在,那我们接下来该想如何面对的问题?伏尔泰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不能让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那我宁愿开开心心地躲开他们。”伏尔泰面对思想上无法共鸣的人,他选择逃避。逃避也是一种方式。面对喧嚣,有人选择短暂的逃离,旅游、田园乐,农家乐,何尝不是一种寻找短暂宁静的方式。然而,当喧嚣已经泛滥成为世界的常态,总是选择逃避是否可能?如果不能逃避,那又该怎么办?我们很熟悉一句话:不能改变周边的环境,就试着改变自己的内心。激进主义会认为,这还不是一种逃避?但已经很高明了,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在路途坎坷困难重重的情形下,不得已为之,既磨练了自己的心智,又能达到某种目标。我想是可敬的。当然,也有心境修炼更高层级的。如白落梅在《林徽因传》中所写:“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是故,才有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至高境界之人,方能凡俗之中开出坐地莲花,在喧嚣之中自在清凉。

喧嚣和安静,本就是一对共生的矛盾体。世界也因为存在矛盾而丰富多元,而我们的生活也势必会在两者的博弈之间变得精彩,就看我们该如何权衡。


喧嚣中的宁静(6)

`这一刻的天空,有眨眼的星星,却是无声的;这一刻的耳迹,有风吹树叶的声音,沙沙的';这一刻的大地,披上一层银白的月光,淡雅迷人;这一刻的河岸,倾听者流水的声音——哗哗啦啦……这一切,只让我感受到——宁静。

“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夏夜的星,永远都是那么的闪亮,伴随着悄无声息的宁静,让人感觉到,仿佛天空中的星星不是一幅亘古不变的油画,而是一个个会跳动的生命,在思考这样宁静的夜,又会有谁还没有进入梦乡,他(她)在为什么烦忧呢?仿佛星星能够为人解忧一般,一眨一眨的读着每个人的心。

夏夜的庭院,空旷无边,给人无拘无束的感觉,在黑暗中能模糊看到白扬树的身影,高耸挺拔,像威武的护院一般。一阵风吹过,树叶哗哗作响,仔细一听,却什么声音也没有,只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夏夜的风是文静的,因为夏夜是宁静的。月光透过窗子照进屋里,如水般的清澈,透明,看着一地银色,幼时的我曾幻想:古人映雪读书,那这月光可以吗?时而又想,冬天的雪说不定还没有月光亮呢!于是心里为自己的发现而高兴。仰望星空,月儿不语,星星眨眼,自己好像又明白了些什么。信步走到河边,听着流水潺潺,不再有白天捉鱼时的热闹,灌溉时的喜悦,一切都归于宁静,也许,河本来就是宁静的吧!回想自己在学习中,是否也曾忙于一项项的任务,却忽视了心灵的思考呢?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注意心灵的思索呢!

“厚德载物,宁静致远”,宁静是一种境界,一种思维的升华,它能够教会迷途的心灵及时定位并找回自我,它能让我们思考人生,不再盲目。

记得夏夜,让我感受到了宁静;懂得夏夜,懂得它的宁静,祥和;怀念夏夜——无边的静与美!宁静的生活不会是平平凡凡,拥有思考的心灵也会拥有前进的动力,这样的宁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