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为题(精选15篇)
清尊素影
2024-04-18 08:49:54
其它
其它

好奇心为题(1)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个或一串奇怪的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地追问“为什么”,可别小看了孩子的好奇心!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正像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所说的:“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没有强烈的好奇心,瓦特发明不了蒸汽机、牛顿也发现不了万有引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好奇心是孩子天生就有的求知愿望,是一种对知识的饥饿感,渴望将事情弄得明明白白,渴望将道理弄得真真切切。好奇心是一个人有所发现、有所成就的前提,一个人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越强烈,就越具有探索的眼光。父母和老师要有发现的眼光,能捕捉住激发孩子进行有价值的发现与创新的视角或素材。孩子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质疑可以激发他们思考,促进他们参与。质疑的过程也是孩子主动学习的过程。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随时质疑,敢于怀疑权威,敢于怀疑教材,敢于怀疑家长和老师。一味地呵斥和责骂,只会挫伤孩子探究的积极性,不少孩子的好奇心就在成人的埋怨声中永远地丢失了!孩子丧失了好奇心,也就丧失了最起码的创造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创造是根本之根本,而教育的一个宗旨就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学习也是一项具有“探险”性质的创造性工作,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不断创造的过程,不管是哪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创造。

孔子侍坐畅谈式的教学模式,营造的就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情境,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老师循循善诱,点拨引导,难怪孔子的3000弟子中涌现出了72位治国平天下的贤人。中国科大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挖掘自己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要多参加校园活动和报告会, 只有当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加上不断的勤奋努力,创新才有希望。当然,孩子的好奇心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的引导,不闻不问,任其发展,也有可能断送孩子的美好前程。不少走上偷盗、抢劫、吸毒等不归之路的少年犯,最初也是因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好奇,冒险尝试而越陷越深的。这样的教训应当记取。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好孩子的好奇心,就是在培养我们民族的瓦特和牛顿!


好奇心为题(2)

我4岁的时候,是个胖乎乎的小傻丫头,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感觉什么都那么新鲜,那么有趣!

春天到了,我和妈妈去早市买回来一只小鸡,它只有我的拳头般大小,全身毛茸茸的,再看那嫩黄的小嘴,别提有多可爱了!小鸡胆子很小,我只要轻轻一摸它,它就立刻缩成一团,抖个不停。

妈妈告诉我,小鸡刚从温室里出来,可不能让它着凉,因此我给它安了一个家——一个空鞋盒。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鸡渐渐地长出小翅膀来了。它越长越大,“家”就显得有点儿小了,它可能觉得自己活动的地方太小了,所以它每天都会跳出来好几回,在屋里东瞧瞧西看看,十分快活。刚开始,我还为它能越过“高墙”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感到高兴。时间久了,它总是乱跑,我就有些不耐烦了,它太淘气了,真是个不听话的小家伙!我要费很大的劲儿才能把它弄回家。

一天,我打开冰箱取冰糕,忽然眼前一亮。哎,有了!我想起妈妈曾经把两条刚买回来的鱼放进了冰箱里,当时我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要把鱼放进冰箱里呀?”妈妈开玩笑地说:“这鱼不听话,只要把它放进冰箱里就会听话了!这就叫做冬眠。”我想:把小鸡放到冰箱里,让它冬眠一会儿,它没准也会变得很听话呢!想到这儿,我就对小鸡说:“小鸡,你要是还不听话,我就把你放到冰箱里,让你也去冬眠!”可它好像一点儿也没听见似的,照样到处乱溜达。我气急了,一把抓起它就塞进了冰箱里。

第二天,我打开冰箱门去看小鸡。嗬!它可真听话,还在睡觉呢。“小鸡,赶快起床啦!”无论我怎么折腾它,小鸡都一动也不动。呀!小鸡都冻僵了!“小鸡死了!小鸡死了!”我哭喊着慌慌张张地找到妈妈,妈妈被我这突如其来的模样吓了一跳,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呢!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委屈地说:“不是你说冬眠了它就会听话吗?”妈妈听了,看了看冻死了的可怜的小鸡,苦笑着说:“傻孩子,我把鱼冻起来,我们吃的时候它才不会坏。你把小鸡冻起来,难道你馋了?是想吃它吗?”我红着脸,低下了头。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可我一想起那只“冬眠”的小鸡时,我的心里就会充满了愧疚。小鸡,请你原谅我,好吗?


好奇心为题(3)

好奇心,对我们来说,似乎并不陌生。孩提时期,我们会好奇大自然的一切,为什么草是绿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学生时代,我们又似乎对公式与定理的推导充满了好奇。成人以后,我们又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好奇不己。

这是天性使然,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不论婴孩,亦或是成人,甚至老人,都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不断地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习着。对青少年们来说,好奇心无时无刻不推动着他们前行。思维与知识的碰撞,在好奇心的推动下擦出了别样的火花,一个个金点子悄然诞生,一项项新发明应运而生。是好奇心,推动了科学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对于老年人来说,好奇心能使他们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不被时代所抛弃。正如穆勒所说的“青年的朝气倘已消失,前进的好奇心已衰退以后,人生就没有了意义。”如今的信息时代,若老年人没有探索世界的心,仍沉浸在过去的世界里,那就是大错特错了。由此,好奇心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或许,正是有了好奇心,人们才有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动力吧……

然而,常常有人说“好奇心会害人”,我对这话并不完全赞同。好奇心并不是不好,但好奇心太重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把“为什么”挂在嘴边,凡事都要问个清楚,即使与他无关的事也要弄明白,这不但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自己也会活得很累。

这样看来,我们应读辩证地看待好奇心。我们可以揣着好奇心去探索、研究问题,但不可以打着“好奇”的旗号去了解那些毫无意义的事物;我们可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更好地了解身边的人和事,但不能够借着“好奇”的名义窥探他人的秘密与隐私;我们可以跟随内心的好奇心与世界共同进步,却不能因为"好奇”而做出违背道义的事情。好奇心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它,它便能成为你成功路上的法宝:用错了它它便能成为你失败路上的加速剂。

好奇心,不仅不会让人心随时光流逝而老去,反而还能够而在季节变换中将最初的情感完好保存。既然人生来就有好奇心,为何不好好利用它呢?有了适当的好奇心,知识一点点地增加,思维一步步地开拓,思想亦能不断进步,何乐而不为?

与好奇心同行,不断进步、不断探索。成功,其实离你并不遥远。


好奇心为题(4)

朋友有一天告诉我:“好奇心害死人!”?

好奇心,的确“害死”了不少人呢!?

好奇心为什么会害死人?且让我来举例说明。?

纵观人类科学史,几乎每一次飞跃都伴随着杀戮。有的是残害天真而好奇的科学家,不让他们吐露人人都可以好奇地窥探上帝的秘密这个真理。有的将真理的幼苗掐断,熄灭人内心渴求的火焰。?

所以布鲁诺被烧死,女数学家索菲娅被当做女巫,爱因斯坦被视为疯子。?

而好奇地探索本身就危险重重。居里夫人由于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而身患绝症,哥白尼晚年因观测太阳而失去视力。?

好奇心可真是“害人不浅”!?

然而布鲁诺昂起头,索菲娅说“我选择数学”,居里夫人高贵地合上双目,哥白尼抚摩著作封面泪水溢出双眼,科学巨人爱因斯坦眼眸清澈,决不退缩。?

如果可以齐声回答,他们必然会说:“探索生命自然的奇迹,我只是有些好奇!”如此骄傲自豪!?

帕斯卡尔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的确,会思考是人类高贵之处,而好奇心正是思考的原动力。“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又到哪里去?”每每思考这些问题,我仿佛置身于无限的旋涡之中,感到不可知而答案又似乎无处不在。这些问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但毫无疑问的是,人类正是由此发展,由此升华。?

“好奇心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朋友又道,指着堆着的课本试卷叹气。我凝视池塘边嬉闹的孩童,不禁有些惆怅。?

越是成长,人似乎对这个社会越来越熟悉,我们习惯了天是蓝的,月亮会圆会缺,电视一个黑匣子却会唱会跳,母亲的白发会越来越多,而网络更告诉我们,你想知道的,我们都有。?

《苏菲的世界》中艾伯特对苏菲说:“当人们安于沉睡在兔毛中时,哲学家总是攀在兔毛顶端,向下大喊:‘你们快看!’而人们只是一笑:‘这群捣蛋鬼!’”?

“那你呢?朋友,你会怎么做?”?

朋友从书本间抬起头,清亮的眸子闪动着光芒,她嗔怨我道:“真是个麻烦的问题,不

过如果不幸‘遇害’,也许是另一种幸运呢!”?


好奇心为题(5)

世界在不断变化,人类在不断进步,那么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是什么呢?是好奇心!人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记得小时候……

小时候的一天,我无意间从书上看到:蝗虫是靠腹部两侧的气门呼吸的,即使将蝗虫的嘴封住,蝗虫也不会因缺氧而死!这令我感到非常吃惊,甚至是不可思议!

那时,我非常的不理解,许多动物都是靠嘴和鼻子进行呼吸的,怎么蝗虫就这么例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开始了行动。

我跑到院子里,捉了四只体型较大的蝗虫。为了捉他们,我还摔了一跤!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伤痛又算得了什么呢!看,这四只蝗虫体形硕大,其中一只,两条大腿强劲有力,眼神发亮,那一对触角不断的在空中挥舞,好似一个大将军!我也很兴奋,但在求知的路上,只有好奇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遇到了一个不小的困难!

我用什么封住蝗虫的嘴?堵住蝗虫气孔呢?堵得紧了会立刻弄死它的,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弄得太松,怎么办?我在屋里徘徊着……我想到了放弃,但又无法说服自己的好奇心。此时,我看见桌子上的一杯水,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真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于是,我将两只蝗虫头朝下,将下半身放入水中。刚刚开始,蝗虫就表现出在做垂死挣扎,它俩的小腿在不断地向下乱蹬,想要挣脱,逃出去。不一会,就不动了,这两只蝗虫死了!

与之相比,两只蝗虫头在水里的,倒是悠然自得,它们张着嘴仿佛在大口大口的喝水!俩反应也很小,显得很平静!这使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又一个问题出来了:蝗虫能坚持多久,是不是一会儿就会死去?在好奇心的鼓舞下,我继续坚持实验。过了10分钟,20分钟,30分钟……那两只蝗虫依旧很健康,只是肚子大了许多,我想是水喝饱了吧!

通过这个实验,不仅满足了好奇心,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蝗虫主要靠胸腹的气门一张一闭的进行呼吸!

拥有一颗好奇心,再加上一颗坚持不懈的恒心,那么整个世界将属于你!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好奇心,拥有美好的明天!


好奇心为题(6)

或许因为读过的童话里所说“蝙蝠每当走兽们胜利,就加入走兽;每当鸟类们打赢,又成为鸟类们伙伴”的缘故,我很怪造物主多事,造出这种奇怪的物种——蝙蝠来。它们永远是卑微的个体,他们只能利用仅有的生存技能,在漆黑的夜晚鸣叫、飞翔。可悲可叹呵。

我很是好奇。

我去问生物老师。生物老师和蔼地回答:“蝙蝠既不是鸟类,也不是兽类的说法是无稽之谈。自从生物有了发展之后,生物学家对蝙蝠作了研究,鉴定出蝙蝠是属于兽类中的翼手目。也就是说,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蝙蝠的翅膀是经过长期的进化,由上肢、前肢和皮膜构成的。”说完,老师转身去那“巨大”的标本柜里翻找,很快就拿出了一只小小的蝙蝠标本。我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到了蝙蝠:蝙蝠的身体很像老鼠,小小的眼睛,尖尖的嘴巴,一对尖尖的小耳朵在它小小的身体上显得过大了一些,身后长了一对黑色的翅膀,可以自由伸展。生物老师说蝙蝠是有“特异功能”的。“特异功能”?我脑子里充满了“?”。一定是看出了我一头雾水,生物老师微笑着却并没有回答,踱出房间,卖起了关子:“找物理老师去吧,他的回答更权威。”

于是,好奇心驱使我又去问物理老师。物理老师微笑着回答:“常人认为,蝙蝠白天不敢出来,只有晚上出来,是为了不受鸟兽的嘲笑。这是诬蔑蝙蝠的说法。”物理老师顿了顿,“其实,由于生理功能的原因,蝙蝠的视力很弱,而蝙蝠吃的是害虫,如蚊、蝇等,害虫只有晚上才出来,所以蝙蝠也只有晚上才行动。靠发出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来探测食物,一分钟可以准确无误地捕食几十只害虫。蝙蝠利用自身的特点启发了人类,科学家们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制成了各式各样的雷达,为人类保卫自己的祖国和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我恍然大悟,不禁感叹道:蝙蝠真神奇!

探寻蝙蝠的神奇,我豁然开朗,人类的进步真离不开好奇呀。因为好奇,汉代的张衡醉心于广袤的星空,发明了造福人类的地动仪;因为好奇,一个普通的苹果落地,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开启了近代物理的伟大时代……好奇真是具有无限的魔力呀!

我一定葆有一颗好奇心,将来说不定也……


好奇心为题(7)

记得小时候,每当外婆坐在阳台的躺椅上,静静地织着毛衣,我总是很好奇外婆是如何织出漂亮的毛衣的。

又是一个宁静的傍晚,落日点缀在天际,将归鸟的翅膀抹上一层粉红的胭脂,也将外婆的银发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外婆靠在躺椅上,织着毛衣,地上,毛线球时不时滚动着,外婆的影子旁缀满了阳光的碎片。

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跑到外婆身边,专注地观察着外婆织毛衣,“外婆,你是怎么织出这么好看的毛衣的啊?”外婆轻轻地摸着我的头,慈祥的笑着,说:“想知道外婆是怎么织的吗?”我欣喜地连连点头:“想!”外婆找来一些针和毛线,说:“来,像外婆这样,一只手拿一根针,把毛线绕上去,然后一上一下,再绕个圈,交替着来。织的时候要细心哦。”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可总也织不好,在外婆手中服服帖帖的毛线到了我手里就成了一团乱麻,像个淘气的捣蛋鬼似的。外婆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说:“孩子,做事儿可不能心急,来,像外婆这样,一点一点织,总会做成的。”我又耐心地跟着外婆学了几遍,终于学会了,心中盈满了成就感。“好孩子,才教几遍就学会了,真聪明。”夕阳下,外婆和我都绽放了笑容。

我高兴地去织围巾了。嗯,我记得是这样来着,一上一下,额。绕个圈,再重复一次,咦?怎么不像呢,明明就是这样的呀。我满腹疑惑地质问外婆:“外婆,我织的怎么不对呢,你看你看,明明就是这样的呀。哎呀,太难了,学不会!”“孩子,外婆不是说过吗,要慢慢来,可不能急,更不能半途而废。很多事都像织毛衣一样,要一点一点做,中间虽然会遇到困难,但决不能放弃,只有克服这些困难,才能成功,只要有信心,肯努力,一定会做成的。这些道理,你慢慢长大就会明白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继续织围巾去了。

如今,我早已长大,当初织的那条围巾也早已不见踪影,但外婆教给我的道理却在我心中深深的扎了根。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外婆教给我的哲理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遇到事情不能心急,不能放弃,要有信心,有耐心,不论何时都应沉着冷静,只要这样,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


好奇心为题(8)

他叫马一鸣,我至今都还没有真正了解的一个人。

他有时很随性。

很长的一段时间,每逢下课,我一回头,别会看一鸣和启铭这两个好同志正在座位上扳手腕,他们两人总是端坐,战斗时脸上的肌肉总是绷得紧紧的,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甚至会发出哼哼的声音,真可谓是连吃奶的力气都使上了,而每次胜利后,一鸣的脸上总会露出得意的笑容。

还记得那一天,他站在讲台上向大家推销着《小猪佩奇》对于促进口语的优良功效的那一刻,我不仅在座位上笑了起来,谁能想到他还有这样随性的一面?

他的思想十分深邃。

上学期期末考试前,老班曾念了一鸣的《追梦》这篇文章。他虽然因这篇文章被赐予了漫谈中的战斗机这一爵位,但在此之后,我对一鸣又有了新的认识,我重新得知了他的思维方式,突然发现他对于有关生命与生活的话题思考的十分深入。他的文章中曾有一句话明知前路黑暗,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我不得不说,我无疑在他的背后看到了他读过的那些书的影子。

同时,他的思维很活跃,但有时独特的解题思路让人凌乱。

每当上数学课回答问题,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一鸣。只见他十分严肃的站在那里,脸上没有了以往下课时的笑容,他的手挥动着,眼睛像一只饥饿的老鹰直直的盯着数学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有时连老师也会怔住一两秒钟,令同学们眼冒金星,得过好大一会儿才能跟得上他那跳跃的思维。

但是,有些时候他活跃的思维带给他十分麻烦的解题方法。记得那次数学作业里有一道几何题,真把大家都难住了,当我与子升刚要去找数学老师时,正巧碰上了一鸣,他向我们展示了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你们看,我通过画出数列的方法,最终通过找到交叉点求出答案。说完了,他满脸期待的望着一头雾水的我们。我问子升:子升,你听懂了吗?子升看着我缓缓地摇着头没有。虽然震惊,但我也确实为一鸣的才智所折服。能想到这样的方法,一鸣的脑沟一定是锯齿状的。

一鸣对待生活,好像是似休闲又紧张,似认真又像是开玩笑。他前一秒还生气地瞪着别人,下一秒就能谈得眉开眼笑。真是不知道他还能给我带来怎样的惊喜与惊吓,我对他身上的未知充满了无限好奇。


好奇心为题(9)

我是一粒种子,一粒默默无闻,不起眼的枣树种子。我被甩到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一个荒凉而坚硬的石缝里。对于只是生命最初形态的我,我很好奇: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是有很多跟我一样的植物吗?于是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加油!快点生长下去!这时我发现身体下方可以瞬息到一些甘甜清冽得水,我便每天坚持不懈的吮吸它,身体渐渐膨胀起来了,这是我就开始期待我自己发芽,长大。

一天清晨,我感觉到了一阵微风拂过我的脸庞,啊!我长出了小芽……我心潮澎湃,我发芽!一个新生命诞生了!我想。我那么努力,一定是很夺目的,我很好奇我是什么样的,会不会有人关注我?

“咦?姐姐,快看,石缝里竟冒出了个小芽!”一个小姑娘嚷道。

“那只是一颗小草罢了。”姐姐心不在焉的笑着。

天啊!我想大喊一声:“为什么?我真的只是一棵小草吗?”不,我不能被这么打败!外面的世界等着我去探索,我很好奇,我何时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有属于我的世界。

我又开始了新的拼搏,开启了我的好奇之旅。

新的挑战来临时,雨点打击着我,洪水淹没了我,我抵抗着,飘摇却又顽强。烈日炙烤着我,空气中弥漫着灼人的气浪,我承受着,安详而倔强。狂风来了,我抓紧土地;野兽踩过我幼小的身躯,我就从活着的跟上重新生长。我的好奇心支撑着我走了下去,终于,我的身体一天一天的强壮。

时光飞逝,转眼间几年过去了,我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虽高不足尺,叶疏枝稀,却也果实累累。

空气中有草木的芬芳,枝叶间有阳光的照耀,鸟儿在枝头跳来跳去。生命终于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时走来两位女子——“咦?姐,那不是你说的一棵草吗?怎么……”

姐姐顿时脸色绯红:“它……它竟长成了一棵树?”

“姐,你看它的果实多么的诱人。”

“我看这果实在记载它成长的足迹”姐姐说。

是啊!它记载了我的成长,是好奇心让我有了成长的动力。

我从一粒不起眼的种子到发了芽,最后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多少个日日夜夜,我在为了好奇外面的世界而努力。这其中有艰辛的汗水,坚持不懈的努力,但更多的是我对未来的好奇。

我一定要让自己成长为一颗最高大,果实最多的枣树,去探索更广的世界……


好奇心为题(10)

药品名称:好奇。药品成分:活跃的大脑,敏捷的思维,创造的精神,不服输的勇气等。

功能用途:探索、发现自然、人生、社会的奥秘,丰富你的生活,精彩你的人生,发掘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正能量。有效激活孩子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认识自然、人类、社会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快乐他们,也快乐我们大家。

用法和用量:适合各种人群,尤其对青少年有特效,青少年可长期坚持服用,最好一日服用三次,如此长期坚持,就能发现自然、人生、社会的奥秘,为我们的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适合中老年朋友。中老年朋友不必一日三次,但最好每天服用一次,如此坚持服用,可以活跃思维,发达大脑,治疗脑筋反应迟钝,甚至预防老年痴呆症。

临床效果:此药临床效果反应良好,深受古今中外的广大客户喜欢。(限于篇幅,仅举三例)

效果一:古时候,一位叫鲁班的木匠,他长期服用“好奇”这种药。有一天,在上山路上,他一不小心,被荆棘的刺划破手,鲜血流了出来。他眼前一亮:刺能划破人的手,为何不发明一种能锯断木头的东西?于是,“锯”产生了……

效果二:年轻的学者牛顿,他从小就坚持服用“好奇”。有一天,他躺在苹果树下休息。忽然,看到一个苹果落地,牛顿畅想:“为什么苹果是朝下落,而不是朝别的方向?”于是,一个伟大定理诞生了……

效果三:青年鲁迅,从小就在母亲的要求下坚持服用“好奇”。渐渐的,他的思想活跃了,他的思维敏捷了,他的思考变得深刻了。当他看到麻木的国民,虽然体格如此健全,却少了灵魂,他明白了──“凡是愚弱的国民,不管体格如何健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最根本的是医治他们的灵魂。于是,他拿起笔,开动他的脑子,凭着顽强的毅力,开始了拯救民族灵魂的艰苦工作……

禁忌症:愚顽的人、游戏人生的人以及悲观厌世的人,请不要服用。不过,当你的这些症状消失后,请及时服用,这样就可以尽快避免出现不适应症状。

生产日期:于人类诞生始。

保质期:长期存放,坚持服用,保质期更长。


好奇心为题(11)

每个人都从哭泣中来到这个多彩的世界。童年就像一本历史书。它记录了我所有的纯真和浪漫,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记得去年夏天,我在我家门口的花丛中看到了几只瓢虫。看着这些大大小小的`瓢虫,我有了一些想法。

我抓了一些瓢虫回家,把它们放在一个透明的瓶子里,开始观察。它的眼睛首先在哪里?首先,我确定瓢虫有眼睛,或者它是如何看东西的?但是我左右搜索的时候没找到。也许它的眼睛太小了。所以我“请”来到放大镜前帮忙。在放大镜下看,我找到了答案:在瓢虫圆圆的身体前,有一个小圆圆的东西,也许这是它的头;它的头的两端都有小黑点。儿子,这一定是瓢虫的眼睛。

瓢虫有几只脚?我拿出我抓到的一只瓢虫,想把它的身体倒过来看看它有多少只脚,但它在桌子上跑来跑去,我抓不到它,最后我抓住了它。但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只瓢虫只有5条腿。于是又拿出一只,想验证一下是不是所有的瓢虫都只有5条腿,一不小心就让它飞了。没办法,我又拿出了一只,结果它又飞了。我有点想放弃了。可是一想起来,又怎么会这么轻易放弃呢?于是我重拾信心。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只瓢虫,成功找到了:原来这只瓢虫有6条腿。

剩下最后一个问题:瓢虫是害虫还是益虫?我把瓢虫放在院子里,我观察到只有在它们中间一种是益虫,就是“七星瓢虫”。查了一下书里的资料,我也知道瓢虫是橙黄色的,背上有七个黑点。又名华姐。Coccinellaseptempunctata吃一种叫做蚜虫的害虫,它们也被称为油腻虫,它们将它们的嘴刺入植物表皮的汁液中,导致植物枯萎和死亡。但是七星瓢虫一天可以吃掉100多只蚜虫,所以只有七星瓢虫是益虫,其他都是害虫。

我激动地尖叫,因为我终于发现了瓢虫的秘密:瓢虫的眼睛在它小脑袋的末端;瓢虫有6英尺;在瓢虫中,只有七斑瓢虫是益虫。

啊,我为我的发现感到自豪!我有一颗好奇的心,对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我会问一系列奇怪的问题。我知道,只有巩固书本知识,多看课外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好奇心为题(12)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飞天的梦想。成长在21世纪的我,对月亮有着无尽的好奇……

2031年,我,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也能够登上月球了。我国已经发明了“奔月5号”,每个月的农历十五那天,我们中国人只要事先报名的,都能乘坐宇宙飞船去月球参观。

9点15分,我们的火箭出发了。啊,我憧憬已久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12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月球。我们小心地从舱里走下来,啊,好漂亮的球体,到处都是绿色,连建筑物都像绿色中开放的或红色、或粉色、或橙色的花朵。好一派迷人的风光。

在月球上建造城市是我们人类的梦想,但由于科技还不是足够发达,我们人类的梦想一直无法实现。如今,外星人居然已在月球上建起了大规模的人文景观,真是令我们人类叹服啊!

正沉醉于美景之时,月球上的导游人员来迎接我们了。我问他们:“你们是外星人吗?”他们齐声说道:“是的,我们是外星人,欢迎你们——地球上的朋友,很高兴你们能来我们月球做客。”说完,他们把我们带入了他们的家园。不久,我和一个叫阿亮的外星小男孩结为了好朋友。

到中午了,他们请我吃饭,吃的都是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他们还告诉我们,他们从不杀生,不吃动物的肉。

过了一会儿,阿亮领着我随处走走。清澈的河水中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天上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清新的空气,整洁的道路,周围绿意盎然,啊,简直太美妙了。我想,长在这里的花和草应该也是快乐的吧!

“到时间了,该回地球了,”我们这次航班的带头人说话了。阿亮问我:“你这次来有什么感受?”我说:“我感觉月球才是我们人类最好的归宿。可是,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也不能丢掉它。这次回去后,我一定要去唤醒我们人类去保护地球,让地球的环境像你们这里一样。”他说:“好吧!我们也会帮助你们的,再见,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啪——”,谁在打我?只听爸爸说:“快起来,该上学去了。”我才知道,原来这只是一场梦。回想一下梦中的情景,让我感慨良多:与其梦想着飞往月球,还不如从现在开始爱护好我们的地球。


好奇心为题(13)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每当听到罗大佑演唱的《童年》,我总会想起童年那些快乐的。烦恼的。悲伤的。幼稚的。可笑的。的事情,其中有一件让我记忆犹新。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在家里玩皮球。突然,“啪”的一声响。我回头一看,奥,原来是爸爸拿着打火机点烟。“打火机?’’对小时候的我来说这可是一件好东西。打火机怎么点火的?为什么它点火时会啪的一声响?为什么火上面是黄的下面是蓝的……一系列的问题在我脑海里萦绕。我要一探究竟。突然,一阵轻快的手机铃声传来了,是爸爸的电话。我暗暗地想:我可以玩打火机了。我轻手轻脚的来到了客厅,暗喜没人注意。我看见打火机就在桌上,我左顾右盼发现没人,我把打火机拿了起来,放到身后蹑手蹑脚地走了。没想到被妈妈看到了。妈妈问:“徐弘,你后面藏着什么?”“我……没什么……”“拿出来!”“哦。”我心里极不情愿地从背后拿了出来。妈妈边把打火机放起来边说:“小孩子不能玩打火机的,玩火很危险,要烫着怎么办?要把房子点着了怎么办?……”真烦啊!我怎么会烧到自己呢?我一定要找机会再玩打火机。

第二天清晨,我开始了秘密行动。趁爸爸妈妈还没起床,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拿起打火机,然后轻手轻脚的走回去。我在床边上左右摆弄。突然,火烧了我的手,我的手被烫了起了个大泡,我甩着手嚎啕大哭起来。妈妈一听见哭声,就马上跑过来,焦急的问:“宝贝,怎么了?我使劲甩着手委屈的哭着说:“手疼!”妈妈马上带我去厨房用凉水帮我泡受伤的手,心疼地埋怨我说:“不是不让你玩吗?你怎么还玩?看烫着手了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低着头眼泪汪汪的看着起泡的手指,暗暗地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往事历历在目,今天读了这个故事,我再次认识到真是好奇害死猫啊!在生活中,当我们对一些事物充满好奇时,不要忘记听从别人善意的劝告,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要让自己后悔。


好奇心为题(14)

每个人从哭声中开始来到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童年就像是一本历史书,记载下我所有的天真浪漫,也引发了我的好奇心。

记得去年夏天,我在家门口的花丛中看见了几只瓢虫,看到这些大大小小的瓢虫,我产生了一些想法。

我捉了一些瓢虫回家,把它们放在一个透明的瓶子里,(.)开始观察。先找一找它的眼睛在哪里?首先一点我敢肯定,瓢虫是有眼睛的,要不它怎么看东西呢?但是我左找右找也找不到,可能是它的眼睛太小了。于是我便“请”来了放大镜帮忙。在放大镜下一看,我便找到了答案:在瓢虫圆圆的身子前,有一个圆圆的小东西,可能这就是它的脑袋;在它的脑袋两端各有一个小小的黑点儿,想必这就是瓢虫的眼睛了。

那瓢虫有几只脚呢?我把抓到的瓢虫拿出一只,想把它的身子反过来,看看它有几只脚,可是它在桌子上乱跑,我

怎么也捉不住它,最后终于把它捉住了,可是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这只瓢虫只有5只脚。于是我又拿出一只,想证实一下是不是所有的瓢虫都只有5只脚,可以不小心让它给飞了。没办法,我又拿出一只,结果又给飞了,我有点儿想放弃了。但一想,我怎么能这么轻易就放弃呢?于是我又重新找回了信心。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只瓢虫,成功的发现了:原来瓢虫有6只脚。

剩下最后一个问题:瓢虫到底是害虫还是益虫?我把瓢虫放到院子了,通过观察发现它们当中只有一个是益虫,它就是“七星瓢虫”。通过从书中查找资料,我还知道:七星瓢虫是橙黄色的,背上有七个黑点,又叫花大姐。七星瓢虫专吃一种叫蚜虫的害虫,蚜虫又叫腻虫,专门把嘴刺进植物表皮的汁液,使植物枯黄死掉。而七星瓢虫一天能吃一百多只蚜虫,所以瓢虫中只有七星瓢虫是益虫,其他的都是害虫。

我兴奋的叫了一声,因为我终于发现了瓢虫的秘密:瓢虫的眼睛在它小脑袋的两端;瓢虫有6只脚;瓢虫中只有七星瓢虫是益虫。

啊,我为我的发现而感到自豪!我有一颗好奇的心,好奇于世界的万物,我会提出一连串稀奇古怪的问题。我深知,只有巩固好书本上的知识,多阅读课外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好奇心为题(15)

从我一出生起,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妈妈,树上为什么要长叶子?”“爸爸,为什么你要长胡子,而妈妈不会呢?”……经常弄得大家支支吾吾。

记得有一次,我到姑姑家玩,姑姑家可漂亮了!特别是她家的鱼塘里面有十几只美丽的金鱼在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那轻纱般的尾巴更是美丽,一摆一摆的,美极了!我轻轻抚摸着鱼儿的尾巴,心里疑惑的想“金鱼的尾巴是什么用的,如果金鱼没有了尾巴会怎么样?”于是我跑去问妈妈,妈妈不耐烦了:“不知道不知道,一边去。”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搞个水落石出!第二天清晨,趁大家还在睡觉,我悄悄溜到池塘边,手里拿着秘密武器——剪刀!我随手抓了一只大金鱼,一道剪下了它的尾巴,再把鱼儿放入水中,鱼儿使劲挣扎了几下,沉入了水下,我这才茅塞顿开,原来鱼儿是用尾巴来掌握方向啊!这时,妈妈也醒了,灵巧的来到我的后方,吓了我一大跳“真真,你在干什么?”“没……没什么。”“支支吾吾的,你心里有鬼!”妈妈这才发现了,打了我一顿,终于使我安分了好几天。

还有一次,爸爸过生日,大家都来为他庆贺。身为主人公的我,当然少不了为大家泡茶了。我拿着茶具来到厨房,又开始动起脑子来“泡茶时,要加水,那加盐会好喝吗?”于是,在泡茶的同时,我还在每个杯子里加了一点盐,心里暗喜,端着杯子还甜甜的说:“大家不要客气哦,请喝茶!”大家还夸我有礼貌呢。一位叔叔把茶杯放到嘴边,喝了一大口,立马吐了出来:“这茶怎么咸咸的,一点也不好喝?呸,呸。”大家都纷纷尝了一口,没说什么,皱了皱眉头,默默地把杯子放下了。哦,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每样东西都放盐才好吃啊!

就这样,我曾经拆破过一个布娃娃,看里面是什么;还拆过一个闹钟,看是什么让指针滴滴答答地走。大家都拿我没办法,却又无可奈何。

现在,爸爸妈妈谈起这些往事,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还对我开玩笑说:“以后再不能让你一个人在家了,免得你把房子拆了看它是怎么做的,那我们就无家可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