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的模仿(实用7篇)
向往鹰的飞翔
2023-11-01 04:24:00
初一
其它

关于作文的模仿(1)

那是深秋,露寒风冷,寒蝉凄彻,北风肆无忌惮地摇撼着老树,在光秃秃的树梢上怪叫,地上枯黄的落叶,被风卷起,在空中打着旋儿,刚落下又被卷起……

人的脸上尽是寒意。

我和妈妈走在清静的街上。天很冷,即使穿着厚厚的毛衣,北风依然从毛衣的小孔里钻进来,直逼人心。看着一片被风卷过身旁的落叶,我不由地想:又是一个难熬的冬天!

这时,远远地出现一个单薄的背影,孤清地坐在地上。

和着寒风,我们快步走上前去,那背影渐渐清晰……

那是个乞丐。她大概30来岁,眉间脸上却满布着岁月的沧桑。她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中微微颤抖。

又一阵风吹过,她把怀中的婴儿搂紧了些。那大概是她的儿子吧,用两张被子裹着,偎依在他母亲的怀里。或许说,是母亲偎依在他身上,她紧紧地靠着孩子,搂得很紧,恨不得把自己的体温分给孩子一半,却忘却了自己依然坐在这冰冷剌骨的地上,自己还在颤抖……

这时,又一阵北风带着落叶从我们身旁呼啸而过,简至草佛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异常凄厉猛烈。

她打了个寒颤。但是,只见她把孩子用被子又裹紧了些,然后,没有半点犹豫地脱下自己的一件外衣,轻轻地盖在孩子的身上。

她的身子如晚秋之叶,抖得厉害,但眼间却是能驱逐寒冷的温暖,她注视着孩子熟睡的脸,脸上浮现出暖暖的微笑,眼底是无限的怜爱,无限温暖流……

她抱紧孩子,从地上站起,步步走远了……只是那怀里的孩子还在睡,仿佛全然不知他面临的困境,还是他也明白,他永远也不会寒冷,因为无论有多大的风,他母亲也能替他遮挡,留给他的,只有温暖。

寒风阵阵,突然一件衣服搭在我身上,一阵暖流传遍全身。回过头来,只看到妈妈一脸温暖……


关于作文的模仿(2)

读鲁迅的《社戏》,使我想起了我的“平桥村”—无忧无虑地在故乡里度过的一段时光。故乡每年也都要演戏,不过不叫“社戏”而叫“庙会”。因为周围的人十之八九都姓马,便把庙叫做“马庙”,它是一座坐落在四面环水的一小块土地上的三间青砖房。没有僧人,却从未断过香火。就连庙周围的水也无人敢妄取,据说是“圣水”,须得诚心的人上过香后才可取回医病。“庙会”是在阴历三月初八至三月十二,请来剧团热热闹闹地唱上四五天。后来上面来人说要破除迷信,便把庙给拆了。拆庙那夭许多老人含泪屈膝最后一次久久地跪在神完前。据说拆庙拆到东墙根时,发现了一只巨龟,于是便不敢再拆下去,留下了那现在仍存的残垣断壁。

庙虽拆了,但一年一度的庙会依旧延续下来,每至此时,学校也放了假,大人们也把手中的农活儿放下。十里八村的人都要来,往往是戏台下接踵摩肩,转个身都极困难。外围则摆满了小生意的摊点。戏子们白天、黑夜不停地唱,我们则多爱夜间去看戏,一是人少,二来好那个气氛,往往台上演员的一个呵欠能逗得我们笑到梦里。我们还喜欢跟随一些稍大的孩子,在晚上跑十几里路程到外村去看电影。记得一次,二十多人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只看见大大的银幕上剩下“再见”两个字。我们索性坐在地上看人家收拾家什,也有几个上前去间明天在哪村放映,以便回去满村散布这一消息。回去的路上有说有笑,也有少许的抱怨,回家往床上一躺,到梦里去结构那电影了。

阴历九月份,是丰收的季节,对于我们亦然。大家聚在一起,分配几个人去偷红薯,几个挖窄而深的土坑,剩下的拾柴。由田地中央下手是为了不让主人轻易能够发现。弄来的红薯被一个个地架在土坑上,火从下面过,一个人的任务是不停地翻弄着红薯,除了烧火的,其余的就是睁着大眼睛看着、等待着。差不多火候的时候,把剩下的柴火一并压上去,把红薯盖在下面炯一会儿,就可以吃了。我们每人都会得到满意的一份儿。打鸟、钓鱼、烧蚂炸、摘野果……我敢打赌,我那时比迅哥儿在平桥村要快乐多了!


关于作文的模仿(3)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的桂花盛开季节。

小时候,我不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是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也得仔细地从树丛里寻找那些细小的花。可是桂花的香气,真是迷人。

故乡靠近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

只要不来台风。

我可以收几大箩。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

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

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冶。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总是问母亲:“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中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中。

念中学时全家到了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里去赏桂花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关于作文的模仿(4)

从呀呀学语之时开始,我们就在模仿。我们模仿着双亲的样子,跌跌撞撞地走路;模仿着哥哥姐姐们的样子,对着不熟悉的客人微笑,甚至模仿同龄人之间各种可笑的把戏。模仿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它既能端正我们的方向,也能诱使我们离开正轨。适当的模仿叫做学习,而过分的模仿却叫抄袭,山寨。

模仿可以是见贤思齐,代表着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模仿,也可以成为缺少创新意识,缺乏自主发明创造能力的代名词。

有的人喜欢模仿自己偶像的穿着,言行。这实际上是一种认同,是一种希望自己更加优秀的正能量。如果学习偶像身上的闪光点,那这绝对能称得上见贤思齐。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一种勇于模仿贤者的品质。但如果不加细心甄别地对行为进行模仿,就会变成学坏,就像有的青少年学着抽烟,染上烟瘾,这就是不恰当的模仿。所以说,模仿本身这个行为并不带有褒贬色彩,但它亦正亦邪,需要仔细甄别。

模仿是最基础也是最广泛的学习方式,它引导人们由浅及里地了解什么是正道,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

孟母三迁,只求良邻,品德高尚的邻居能从小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品德典范,人们总会在不知觉的时候模仿身边人的举止言行,所以说模仿能够起到道德引导和规范作用。也许模仿是浅显的,但长期的模仿必将随着时间渐渐深入,最终变为一种性格。

模仿不应流于表面,最终模仿应变为经验的积累,最终成为创新的基础。

邯郸学步就是最好的例子,只会学习不同人走路的姿态,却不去研究他们为什么姿态端方,举止优雅。在对他们行为的模仿中,从每一步的端凝中感受他们谨慎又温和的心,才能真正做到完全的模仿。有了模仿良好的基础,我们总会收获一种品质,甚至一种性格,并由此发展出自己独有的气质和圣者的风范。

在模仿中学习,在模仿中进步,最终在模仿中成功。模仿是中性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应用它,正确的由外部渐渐渗透到内在的模仿,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成长的标尺,它将规范着我们偏移出轨的脚步,帮助我们抬头向前,不断壮大。


关于作文的模仿(5)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在关注浙江卫视播出的一档名为《异口同声》的节目,其实之前类似的节目也播出过很多,这类节目主要就是几位模唱歌手和原唱歌手同台演唱,让观众来猜测哪一位是真正的原唱歌手。为了能够尽可能让自己的声音逼近原唱歌手,模唱歌手往往要提前好几个月便聚在一起集中训练。

我们现在的时代往往都在强调创新,我们一直在提倡要活出自己,活出不一样的风采,因此如果不是这类节目,可能我们很难见到模仿。但是模仿真的就不值得我们去提倡吗?

我们很多的诗人作家,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在模仿古人,模仿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任何刚到一门行业的新手很难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时候不妨借助一下前辈的意见,试着走一走前辈走过的那些成功道路,这就叫学习。

当然我们也不应该一味的沿袭前辈的道路,但我们不必心急,有时候在前辈早已经踏过的道路上走着走着,就会发现前辈的很多不足,也就能够意识到接下来自己到底应该如何走,这样我们就在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我并不是说所有的创造创新都要从模仿开始,但是当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始自己的事业的时候,模仿一下前辈们又有何不可呢?


关于作文的模仿(6)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一段视频,大致内容是:一群小鸭子想要跳上比自己高两倍的台阶,第一只成功后,第二只模仿着第一位的方式也成功地上去了。

看到这里,我被深深触动。虽然第二只小鸭子没有第一只那么伟大,没有最后一只那么坚强,但它有它的优点,它会踏着别人的脚步走向成功。那些非要自己另辟蹊径的小鸭子有许多也成功上去了,但更多的鸭子是模仿他人的方法、总结别人的经验从而成功的。那些模仿别人的鸭子,总会比被模仿者以更快的速度登上台阶。

视频中的台阶就像生活中的困难,看似不可逾越,其实只要认真努力、刻苦勤奋,善于学习他人、总结归纳,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我还记得第一次拿起乒乓球拍,接触乒乓球时,老师教我的其实只不过是最简单的正手上旋球。那时的我就感觉眼前的乒乓球桌如此高大,就好像高大的台阶一样不可翻越。我拿着球拍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这时候老师过来了,她拿着我的手轻柔缓慢地在空中摆动,我在心中默默记住手划过的轨迹,然后开始了许多次尝试。

现在想想,那时老师握着我的手,让我学习的动作,又何尝不是老师多年打球积累的方法?如果老师不告诉我,不教我,我说不定一辈子也不知道乒乓球中最简单的正手下旋球到底该怎么打。有时候我们缺少的就是一个点播,当有人给了我们指引,我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既然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我们为什么非要自己再去来一遍呢?

俗话说:“前车之履后车之鉴”,有些时候我们没有那么多机会去浪费,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挥霍,有的选择一旦做出就不能再后悔。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别人成功的经验。也许你没有第一个成功的人那么耀眼,没有另辟蹊径的人那么荣耀,但你也拥有努力后成功的喜悦,拥有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好心境。


关于作文的模仿(7)

星期五下午,老师举行了一场模仿秀,模仿的主要是动物的叫声和行动。

甲第一个上来了,只见他趾高气昂地上来了,深吸一口气,气沉丹田,发出了吼声,恶龙咆哮:“嗷呜,嗷呜!”这可真是像得没话说。叫了一声又一声,班里的同学们听完了叫声,先是一片寂静,随后便发出了爆笑声。于是甲在同学们欢快的笑声中兴高采烈地下去了。真是栩栩如生啊。

甲下去了,乙就上来了。她初上来时还有些胆怯,可能是她受到了甲的影响,乙上台来了,只弱弱地发出了“喵喵”的声音。那声音到了老师,老师问同学们,大家说是猫叫,可是我却没听清,声音有点低。

当丙上来时就不一样了,只见他两手再抓,疯狗似的往前冲,还嗷嗷叫着。谁能告诉我他这是疯狗啊还是什么?为什么同学们竟然说是老虎呢?我看疯狗还差不多吧。

丁上来了,丁上来后就驼起着背,一手放在背后,一手还放在嘴边,还不停地咳嗽。这是典型的老爷爷啊,真是像。下一个是戊,只见他往地上一坐,两手合并放在胸前,嘴还不停地动。这就很明显了,唐僧啊!

最后一个是己,他看前面的人表演唐僧就打好了主意,只见他将鼻子往上一拉,又发出了“哼哼”的声音,二师兄来了。

这模仿秀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