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的实验(甄选16篇)
浓雾漫山野
2023-11-27 09:34:54
五年级
记叙文

一次的实验(1)

星期六早上,我在做一个实验。实验的材料是一个放大镜和一张涂成黑色的纸,我先把纸放在地上,再把放大镜放在上面,利用光把纸给烧了,我认为光就是火,黑色就是炭,后来才知道是放大镜把光聚在了一起,黑色是吸收光的,白色是反光的,由于光的热量把黑色的地方给烧了,黑色地方而不停吸收热量,冒烟了,我的实验成功了。


一次的实验(2)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实验作业,让我们用实验来分辨熟鸡蛋和生鸡蛋。我兴致勃勃地跑回家,拿起鸡蛋就开始实验了。

我抓起两个鸡蛋,看到白白的蛋壳,我似乎能感觉蛋液在里面流动。我一把冲进厨房,用电水壶烧了一壶水,然后将鸡蛋扔进水壶,谁知鸡蛋刚落进水壶,就爆炸了。哇,鸡蛋变炸弹了!蛋液和蛋黄一窝蜂地涌了出来,不一会儿就布满了水壶,形成一团恶心的液体,水蒸气一涌而上。我急忙抽下插头,打开窗户,这才烟消云散。

失败乃成功之母。虽然第一次实验失败了,我有点失落,但是,我并不气馁。我洗干净了水壶,又重新拿起了两个鸡蛋,继续开始了关于鸡蛋的实验。

为了不再像上次那样失败,我上网搜查了一些判断生熟鸡蛋的方法,有道是“读书破万卷,判“蛋”如有神”,我仔细浏览后,最后选中了“旋转区分”的方法。

我又小心翼翼地烧了一壶开水,缓慢地将鸡蛋放在水里,生怕它再次破了,也表达着我上次害了它兄弟的歉意。这个鸡蛋似乎接受了我的道歉,慢慢地沉入壶底。约摸过了十几分钟后,我发现水上已开始冒小泡泡了,就犹如带上了一些小圆帽。我心想:“都开始冒水泡了,鸡蛋应该熟了吧!”我用勺子捞出鸡蛋,又拿了一个生鸡蛋,把它们放在一起。熟鸡蛋和生鸡蛋外形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不是熟鸡蛋,身上有着水渍,我还真分不出哪个是生的,哪个是熟的。

我摸了一下熟鸡蛋,呀,烫!科学实验需要耐心,我只好先去看一会儿书,等过了十几分钟才返回。我把两枚鸡蛋拿到桌子上,见证奇迹的时刻就要到了!

我双手分别捏着鸡蛋的两头,手指交错用力,两个鸡蛋同时开始旋转。我两眼发直,搓了搓手,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按住了鸡蛋,然后飞快抬起手。熟鸡蛋像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一下就停下了。而生鸡蛋却像是一个熊孩子,还在慢慢转动着。哈哈,我找出区别了,一按就停的就是熟鸡蛋!这是网上说的经验。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的好奇心又来了,于是我又上网查了一下。原来,熟鸡蛋被转动时,蛋白蛋黄已是固体,能和蛋壳同转同停。而生鸡蛋转动时,蛋白和蛋黄处于流动状态,所以当手指按下以后,鸡蛋内的蛋清蛋白还在流动,就会带动鸡蛋继续转动。

在这个实验中,我解开了大自然的一个奥秘,收获了“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个道理,这真是一次有趣的、有意义的实验!


一次的实验(3)

星期六的早上,我在家里做了一次实验。

我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圆乎乎的鸡蛋说:“就是你了。”鸡蛋的个儿比较小,我拿来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进大半杯水,接着拿来盐盒、筷子,还准备了纸和笔,因为我知道科学家做试验是要做记录的。

我把鸡蛋轻轻地放进透明的玻璃杯里,我再用小勺子舀了一勺盐,倒入杯子里,在纸上写了一个“1”,用筷子搅了搅,鸡蛋懒懒地在杯子底晃了晃,就停住不动了。我又连续加了几勺盐,鸡蛋还是没有动静,我有点泄气了,真怀疑老师说的是不是真的。这时候,我想起爸爸说的话:“最困难的时候往往表明离成功只属于坚持不懈的人。”说实在的,如果就这样结束实验,我也不甘心。我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往被子里加盐,搅拌,再加盐,在搅拌,鸡蛋慢慢地向上“飞”了,可眨眼工夫,我希望的火花就熄灭了,它飘飘悠悠地浮上来一点,又沉入水底“蒙头大睡”了。当我加到第10勺盐时,鸡蛋像个“最汉”,晃晃悠悠地一路上浮,最终悬浮在水面上。我用手指把它按到水底,它还是浮了上来。

从这件实验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还要专心致志的做完每件事。

这就是我的实验。


一次的实验(4)

火焰竟然可以在水面上燃烧。你相信吗?今天在作文课堂上我欣赏到了这奇特的一幕。

走进作文课堂,看到老师的讲台上放着一个塑料盆,一根蜡烛。咦,怎么回事啊?顿老师今天想给我们做实验?我立刻打起精神,坐得端端正正的。这时,顿老师满面笑容地走进来,笑了笑说:“这节课我要做实验——漂浮在水上的火焰。”话音刚落,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扔了一块巨石,教室里同学们议论纷纷。火可以漂在水面上?地球人都知道,水火不容,老师在欺骗三岁的小孩吧。我满脸疑惑地看着老师。

顿老师还是那副标志性的微笑,他扫视了同学们一眼,如同战场上的一位将军,不紧不慢地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惊奇地瞪大了眼睛,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老师,眼珠子好像要从眼眶里跳出来似的。只见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打火机和一个硬币,点燃蜡烛。接着他把蜡烛的蜡滴在一枚一元硬币上。顿老师轻轻地把蜡烛粘在了硬币上。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将蜡烛放在塑料盆里。他拿起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往盆里装水,只听见哗哗的流水声。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蜡烛。哼,水碰着火焰不灭?大骗子一个?好戏即将上场,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蜡烛。水渐渐靠近烛光了。顿老师倒水的速度变慢了,水滴答滴答地流。我的心怦怦直跳,如同揣了一只小兔子似的。水不会灭吗?“呀”!同学们惊讶地叫了起来,因为水已经和蜡烛齐平,但烛光依然燃烧,仿佛漂在水面上的烛光。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火焰正漂浮在水面上。同学们围上前,仔细观察,只见火焰低于水面还在燃烧,火焰的外面有一层外壁保护着火焰。同学们都张大了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是太神奇了!

我觉得奇怪,火为什么会在水上漂?于是走上前去问顿老师,老师笑了笑说:“蜡烛燃烧后,因其外壁与水接触,蜡烛燃烧的热量会很快被水吸收,使其外壁不被融化,而在蜡烛四周逐渐形成一圈团篱似的防水层,使得蜡烛不会被浸湿。”听了顿老师的解释,同学们恍然大悟,我情不自禁地在心中默默为老师点赞。

这节课太有趣了,它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老师,只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细心思考,你就一定能发现其中更多的奥秘。


一次的实验(5)

期待已久的科学课终于到了,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科学实验,看得出来,同学们都格外兴奋。

林老师拿出他带的洗洁精、水和食用油,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科学实验。这个实验室要比较洗洁精、水和食用油流动的速度。林老师让我们拿出工具,开始做实验。

我想了一个办法:把装有洗洁精、水还有食用油的塑料瓶同时推倒,还得叫一个人保护这三个瓶子,不让瓶子摔到地上。这样,这个计划就完美无缺啦!开始做实验了,我把这三个瓶子摆成一条横线,然后叫张佳聪帮我挡着桌子的三面,最后我使劲一推,三个瓶子都被我推倒了,只见三种液体以不同的速度倒流。实验结果也很明显,水的流动速度最快,食用油紧跟着,洗洁精像一只蜗牛,慢慢地爬到了终点。

这个实验真有趣啊!它让我们在实验中学到了知识。


一次的实验(6)

昨天下午,杨老师刚刚讲完作文,正要放学时,杨老师说道:我送给你们每人一包红茶,回去给妈妈泡一杯奶茶吧!当时我很高兴,因为明天正是端午节,我一定得表现表现。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盼望了很久,端午节终于来临了。我早上起来给妈妈问了声好,就从冰箱里拿了一杯牛奶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蹿进了厨房,我把杨老师给的红茶泡入白开水里,大约过了5分钟,我又把刚泡好的红茶倒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牛奶小心翼翼的倒入装有红茶的杯子里,然后放了一些糖,啊!一杯香喷喷的奶茶大功告成了。

我端起来给妈妈品尝,妈妈说道:“为什么要做奶茶呢?”哈!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共有两点:一是今天是端午节,祝你快乐!二是感谢你对儿子的照顾与关心,还要感谢你对我这十二年的养育之恩。这时从妈妈的眼眶里流出了激动的泪水,我也情不自禁的哭了起来,这时老馋猫爸爸出现了,他说:“哟!是谁在做奶茶呀!那么香,’我立刻开怀大笑起来,看来爸爸是饿坏了,最后我们一起喝完了奶茶。可以说,这是我最高兴又快乐的一天了。

通过今天的感恩行动,我体会到:爸爸、妈妈养我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一个好大学,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最后我想对妈妈说:“谢谢您,我爱您”。


一次的实验(7)

“叮铃铃!铃铃铃!”听到上课的铃声,我们都快步走进教室,这节是科学课。
做完了眼保健操后,我们看见科学老师站在讲台前,手里端着一个大盘子,里面装满了一些大小一样的三棱镜。接着她笑着说:“好,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怎样制作彩虹。”哇!彩虹!就是那有赤、橙、黄、绿、靛、蓝、紫的彩虹!一定很漂亮吧!我们都高兴极了。“下面我先演示一下该怎么用这个三棱镜,等我演示完后,我会给每个四人小组一个三棱镜。下面请大家安静。”科学老师说着,小心翼翼地从大盘子里拿出一个三棱镜,站在教室门口,对着阳光,立体三角形的三棱镜一下子变得很亮,这时,只听一个同学喊道:“你们看!”我们的目光朝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对面的墙上出现了一个里面有红、橙、黄、绿、蓝五种颜色的正方形。“哇塞!好漂亮啊!”“是啊!是啊!可是怎么少了几种颜色呢?”我们都很奇怪。
“那么你们就一起来做一做这个实验吧!做完实验后我再告诉你们。我下面开始发三棱镜,我说过了,四人小组只有一个,不要争,不要抢,要谦让。”说着,科学老师就开始发三棱镜了。我们小组也不例外。拿到三棱镜,我们四人小组的组员说让我先玩,因为我是组长。于是,我拿起三棱镜,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发现三棱镜是用玻璃做的,在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亮丽。这时,我们听到科学老师说:“下面我报到哪一组,哪一组就可以到教室外做实验。好,第一组,可以出去了。”我们是第一组的,于是我和我的组员一起出去了,我把三棱镜递给汪采薇,汪采薇把它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哇!对面的墙上真的出现了彩虹!“给我玩玩!给我玩玩!”吴启轩和刘禹豪伸手过来抢。“哎哎哎!别抢啊!抢坏了就惨了!”我皱着眉头,对他们说。“哦,知道了,知道了。”他们说。我们轮流都玩过后,准备在教室门口做实验,可是老师已经换第二组人去了,我们只好回到了座位上。
大家都做过了实验,科学老师让我们翻看科学书,让我们读一读书上的“为什么三棱镜制造的彩虹会少几种颜色”,原来阳光透过三棱镜形成五彩缤纷的彩虹,这跟雨后的彩虹原理是一样的。其实,这些漂亮的彩虹是雨后空气中的雾汽制造的,阳光穿透它,便把阳光分解成了一道道美丽的光线。三棱镜就相当于那雾汽,本身并没有颜色,只是把透过它的阳光分解了,有时由于你所在的角度问题,不一定会看到完全的彩虹,缺少几种色彩是常有的事。“哦!原来是这样啊!”同学们都点了点头说。
做了这个制造彩虹的实验,不仅让我们大开眼界,还让我们受益匪浅。啊!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次的实验(8)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很喜欢吃巧克力,无论什么品种的巧克力,无一不是我的至爱。 今天我到冰箱里找王老吉喝时,发现了一盒子巧克力。“谁把这个藏到里头来的?让我吃不到~~~”我一边说,一边已经把巧克力的包装纸剥掉了,“啊呜”一口使劲咬了咬巧克力,不咬还好,咬了我才知道那是块黑巧克力,呃,好苦啊~~~~我拼命地灌水,但是咂咂嘴,还是好苦呢。 恩?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本书上曾经写过一个小实验。用水漱漱口,咽下之后再尝一块黑巧克力,黑巧克力就会没有一点苦,没有一点儿味道,吃起来会如同嚼蜡一般。以前一直没有机会试一试,今天我试非是不可啦。我拿了个杯子漱了漱口,然后大嚼巧克力,嘿嘿,反正......不、苦、啊!好苦啊!灌水、灌水、灌水...... 最终结果是——实验失败!虽然我这次实验没有成功,但我今天很开心。


一次的实验(9)

扣子会听指挥,你相信吗?扣子没有头脑,又不懂人类的语言,怎么会听人指挥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亲手做了一次实验。嘿,扣子还真能听人指挥呢!

按实验要求我拿来一个玻璃杯和一个扣子。首先往杯子里倒入一些稀盐酸,接着再扣眼里塞满生灰粉,然后把扣子投入杯子里,扣子便沉了下去,一直沉到杯子的底部。我看着表,大约过了25秒,扣子周围沾满了小水泡,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扣子居然向上慢慢浮起来了。我既兴奋又惊讶,目不转睛地看着浮上来的扣子,生怕漏掉什么细节。大约过了7秒钟,扣子又沉了下去。我想,这就叫“听指挥的扣子”吧。我想再过25秒钟,看扣子会不会再浮上来,等到25秒时,我说:“上升!”那扣子好像听懂了我说话似的,从水底慢慢浮上来,我兴奋的跳了起来。又过了一会,我说:“下沉!”扣子又乖乖地沉了下去了。扣子真听我的指挥了,太有意思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急忙抓过书看了起来。原来一开始,扣子是靠自重沉到杯底,然后,扣眼了里的石灰与杯中的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并向上浮动。当扣子浮到水面时,扣眼内的石灰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小了,化学反应也减弱了,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了,扣子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又沉到了杯子底部。看完这个实验的原理,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气泡把扣子“抬出”水面的,怪不得扣子这么听我指挥。这个小实验可真是有意思。

做科学小实验,让我在玩中懂得了科学道理!


一次的实验(10)

一次次的考验,一次次的磨练,都是对生命的尊敬,只是真正的“破茧成蝶”,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记得科学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蚕”这一小小生物,特地准备了一个实验,让我们记忆深刻,我至今都铭记着那次实验带给我们的道理。

那天,科学老师迈着轻松愉快的步伐走进教室,沸腾的教室立即“冷却”了下来,我们静静地等待着老师,谁知,老师布置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任务:“今天我布置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同学们回家后,准备两只蚕茧,一只把口切开,一只则静静等待,让它自己破茧。一周后,我们来等待实验结果。”教室里立即炸开了锅,有些人疑惑地问老师:“不管怎样蚕蛹只要在一定环境下都会存活,这次实验没有任何意义啊!”老师沉默了良久。就在我们以为老师不会回答时,老师却摇了摇头说:“你们等着看吧,每个实验都不会毫无意义,只是你还没发现。”

回到家,我按照老师的话,认真准备了实验。一日、两日、三日,我静静地等待着蚕蛹出壳,可它们一点也没有动静,我无奈地摊了摊手,心想:老师,有时也不全对呀!我余光一瞟,只见那两只蚕茧轻轻地晃动了起来。我聚精会神地望着两只蚕茧,只见其中一只慢悠悠地爬了出来,仿佛只是出门散步,而另一只蚕茧却不停地挣扎着,我望着它凭借着自己微薄的力量,努力地啃咬着,挣脱着……它艰难地斗争,漫长的时间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它终于成功了,它悄悄地探出头,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我凝视这只小小的蚕蛹,回想着刚刚强烈的对比,心中仿佛突然明白了些什么,一股惭愧油然而生。

蚕虽小,却充满了力量,刚刚的实验不就好像我们吗?依赖着父母,依赖着朋友,依赖着老师,好像我们从未真正的独立,原来老师对我们给予了深深的希望,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我仍在沉默。

小小的蚕却蕴含着强大的能量,这次实验带给我的道理,我永远不会忘记。


一次的实验(11)

一个杯子和一个鸡蛋,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加上水和盐却有一个小小的秘密。

星期天上午家里停电了,家里冷清清的,没法看电视。玩电脑,太无趣了,于是我在强烈的阳光下做起了一个实验。我先在冰箱里拿了一个光秃秃的鸡蛋,在厨房拿了一个盛满水的杯子,准备好了东西,我就开始做试验了。我把那个鸡蛋轻轻的放进盛满水的杯子里。我静静地看着,那个鸡蛋一直浮在杯上一动不动,我想能不能让水中的鸡蛋沉在水底呢?我用我的聪明脑袋仔细想了想,边想边在厨房里悠闲地转圈,我用眼睛瞟了一眼调味的调料。转眼间,我的眼前出现一袋食用盐,“哦!盐有重量,我可以把盐放一点在水中,可以使鸡蛋往下沉。”我自言自语地说。说完我拿起一袋食用盐,放了几勺在水中。我把眼神集中到杯上,只见不一会这“不听话”的鸡蛋终于沉到了杯底。爸爸回来了,我把我动脑筋的惊喜告诉了爸爸,他夸我机智聪明。

其实科学就在你我的身边,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快乐和秘密哦

五年级:梦幻天使222


一次的实验(12)

今天上午上第三节课时,老师拿着一个玻璃杯、一个水槽和一个集气瓶走进了教室,那玻璃杯里还盛着一杯水。

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说着,老师将玻璃杯中的水倒入水槽中,又从口袋中掏出一枚硬币,把它抛入水中,问:“谁能取出硬币,而且不沾到水?”同学们都沉思起来,我也想:手不沾水,怎么取出硬币呢?同学们有的主张把水倒掉,取出硬币;有的说用一只手将水槽倾斜于一边,另一只手取出硬币......

这时,老师说∶“还有一种更巧妙的方法,让我来展示给你们看看。”大家都很疑惑,目不转睛的注视着老师。只见老师取出一张纸,把它揉成一团,再将纸团点燃。当纸团烧到一半时,老师迅速地将它塞进集气瓶,然后把集气瓶反扣在水槽底部。使人感到惊讶的是,那水槽里的水不断地向集气瓶里涌,集气瓶不停地“吸”水,直到把水槽里的水“吸”干为止。此时,老师用手取出硬币,手果然没湿。

真是巧妙极了,有趣极了!同学们都看呆了,睁大了眼睛惊诧地望着老师,脸上充满了疑惑。

“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呢?”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问老师。老师说:“因为纸的燃烧耗去了瓶里的部分氧气,是外面的压力比里面的压力大,所以把水压进玻璃瓶里去了。”哦,原来是这样!

今天,我们又懂得了一个科学道理,期待下一节实验课。

六年级:于雯雯


一次的实验(13)

“火山喷发”,大家一定在电视里见过吧,但你有没有亲眼见过呢?我倒是见过一回“火山喷发,可这是个“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这个实验我也亲自动手做了一回。嗬,“火山喷发”可真好玩。按实验要求我拿来了一个玻璃杯、一瓶醋和一瓶洗涤剂、一包小苏打、一张报纸。

首先往杯子里倒入一些小苏打,再倒入一些洗涤剂,然后把报纸垫在玻璃杯下。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往杯子里倒入一些醋,奇迹很快就出现了,刚刚瓶子里还只是一些小苏打和洗涤剂,它们安安分分的,怎么才过了几秒钟的时间就变成了泡沫呢?而且本来只是一点点的泡沫,现在不断地疯涨,才过了十几秒,就从玻璃杯口蜂拥而上,溢出瓶口流到报纸上了。这时,我又兴奋又惊讶,目不转睛地看着浮上来的泡沫,生怕漏掉了什么细节。

大约过了18分钟,泡沫又渐渐地消失。哈,这个实验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这是为什们呢?我急忙抓过书查了起来,可书上一个字也没提,唉!没办法,只好自己琢磨琢磨了。刘老师不是在课上讲过了吗:小苏打与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泡沫,就像汽水一样摇一摇也会产生一些泡沫。

那么洗涤剂又起了什么作用呢?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为了搞清其中的奥秘,我又把这个实验重做了一遍,发现泡沫之所以会疯涨就是因为洗涤剂起到了催化作用。这不是与浮石的形成原理差不多吗。

这个小实验真是有意思。做科学小实验,让我在玩中懂得了科学道理,还锻炼了我动手动脑的能力,真是两全其美。


一次的实验(14)

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只见老师拿着一个透明的杯子,她往杯子里面倒满清水,然后拿来一张纸,轻轻地盖在杯子上。同学们看着很神秘,个个都伸长脖子,盯着老师手里的材料,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随后,老师轻轻地将杯子倒过来,纸没有掉,杯子里的水一滴也没有滴下来。同学们看得个个都目瞪口呆,还有的同学说:“好神奇啊!”

这次小实验的结果,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听了老师的解释,我恍然大悟。原来,水的表面张力使杯子和纸片完全闭合,杯里的水对纸片的压力小于杯外大气压力。由于大气压力把纸片托住了,杯里的水当然不会漏出来。

通过这次实验,使我认识到,我们的生活,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发现许多奥秘的。


一次的实验(15)

水杯倒立丁零零,清脆的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快步走进教室,等待老师上课。只见老师一手拿着杯子一手拿着一块硬纸板,轻盈地走进教室,笑眯眯的对我们说:“今天我们做一个实验,名字叫‘水杯倒立’”。同学们一听要做实验高兴不已。

这时老师把水杯轻轻地放在桌上,然后将杯子倒满水,同学们都睁大眼睛看着,只见老师小心翼翼的把硬纸板按在杯口上,老师接着说:“好戏还在后面呢,你们一定要认真看!”这时同学们都看得更认真了,有的伸长脖子、有的欠起身子、还有的干脆站起来,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老师。只见老师另一只手托起杯子,双手猛地一下把杯子翻了个底朝天,又不慌不忙的将按硬纸片的手慢慢地移到旁边,而那块硬纸片并没有从杯口上掉下来,而像一块吸铁石一样紧紧地吸在杯口上!这是怎么回事年呢?同学们疑惑地看着老师。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是因为空气的压力形成的,在我们的周围,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有着很大的压力!只是我们平时感觉不到而已。”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是空气压力形成的。我们觉得这个实验太有意思了。原来,科学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实践,就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一次的实验(16)

一次实验

前几天,我在外婆家做了一次实验,这次实验使我受尽了皮肉之苦。

这天,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忽然觉得腿上痒痒的.,原来是可恶的蚊子搞的鬼。我立刻把花露水涂在腿上,擦着擦着,我突然想起科学课上,老师说花露水含有酒精成分,可是花露水明明只有香味,没有酒精味,今天我就来验证一下这个事实。

用什么方法验证呢?有了,酒精能燃烧,我就用打火机来点。我拿来一个小容器,把花露水滴在小容器上,花露水真的着了,果然是含有酒精的!我的胆子逐渐大了起来,决定用打火机直接点瓶口。可是一不小心,把花露水瓶翻倒了,花露水都流了出来,火苗一下子蹿了上来,我直感到右手的食指一阵钻心的疼痛。一看,食指上起了一个包。我立刻把花露水放好,跑进厨房,把手身进水盆里,总算好受了一点。

这次实验,使我确信花露水是含有酒精的,但是也使我明白做事不能太大意,太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