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鸣的作文(推荐4篇)
仗剑天涯
2024-04-26 06:23:23
其它
其它

虫鸣的作文(1)

熄灯的时候,已近午夜了。屋外并非十分寂静,风声有如轻轻的梦呓,路上的车辆不时发出飞驰而过的响声。

我正准备合眼,却听见一阵响亮的鼾声,不由反感:怎可只顾自己酣睡,却不让别人入眠呢。然而细细听去,却是一只虫子在不知什么地方嘹亮地鸣叫着,兴许是一只蟋蟀罢。

我正惊异于它的声音何以传到这么远的地方,又想起两句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方才明白。

这蟋蟀大约是也耐不住热了,我想。今年的夏天仿佛格外漫长而热,简直让人受不了。秋天到时,已是年的尾声,新年该是在秋风萧瑟中来了。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今年诸多人与事端,不禁感慨万千。

就这样东拉西扯地想着,虫鸣却是更加地响了(也许是因为周遭更安静的缘故)。有一刹那,我真觉得那是一个人在奋力地嘶吼着,控诉着。我当然是不得不受罪了——且不知此时此刻附近有多少人也在深受其苦呢。辗转反侧,怕是一个难眠之夜了,我愤愤地想着。

忽地记起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中一段话:“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另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于是也就耐心地听下去,似乎以此作梦底的音乐,也是极好的。

只有虫鸣终是单调的,我也渐失了兴趣。周围已沉浸在完全的寂静中,虫鸣显得十分突兀而无趣。

一阵倦意忽地袭来,我便将头向枕边偏将过去。


虫鸣的作文(2)

雨的到来不论时间,不分地点,仅仅在一片浓墨涂抹的天空下,它们就欢欢乐乐唱着歌,蹦蹦跳跳地来啦!银色的精灵,跳动在幽深静谧的青石板上,就生出了一种别样的风彩。雨好自在,似乎那块地,原本就是它的。

灯打破了雨的舞会。原本仅有一点水花的雨滴,在灯的照耀下,变成了密密的银针,针针细长,直击板砖。它们挨得那样近,莹莹地发着光,似乎有着无数琼楼玉宇。又如一根根细长的鼓棒,在地面上奏着一支歌。歌声时而高昂时而低沉,在这天地之间演绎着一场华彩盛宴。可这歌声存在于刹那间,仅过一秒,便会消失不见。大地一片细语,万物仿佛都被净化了,在细细地看吧,这可是雨的舞会呀。低语的力量,有时比喧哗更显巨大,明明济济一堂,却似乎空无一物。而在这一刻,你什么都不需要做,细细品味其中的乐。看着雨丝悄悄地落,你是不是会有一丝丝感触?

或许雨滴,只能在夜晚显示出他们独一无二的个性。不知何时,雨大了起来,淋淋沥沥仿佛无休止了一般。无论是银色的精灵,还是点点繁星,都在演绎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戏剧。精灵蹦啊,蹦啊,欢腾地跳来跳去,此刻才是他们真正的舞台,释放他们真正的个性啊。突然,有虫鸣声传来。我循着虫声找去,它们潜伏在哪片叶子下呢?躲在哪块石板呢?或者就在那一丛兰花里,在那石晁供养的铜钱草浮萍中?虫鸣和着雨声,如朝云般,在街头欢快地跳着,载歌载舞,好不快活呀!

总喜欢一个人独坐楼台仰望天空。望着繁星点点。古人不正是这样才知道天气么?每当夜幕降临,所有烦恼变化为乌有,独自仰望星空浩大。凭栏远眺,雾气氤氤。靛青色的夜幕上,翻滚的云层还不是很浓稠,却令人敬畏。

夜风几缕,秋露几滴,虫鸣几声,外边的雨便越发浓情蜜意起来。勾人魂。


虫鸣的作文(3)

倾听虫鸣的声音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糊口里,大家对作文都不目生吧,作文是经由人的思惟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朴利便,以下是小编收集顿的倾听虫鸣的声音作文,供大家参考鉴戒,但愿可以匡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独处小房,掩卷遐思,倏尔,一阵栀子花的暗香扑入鼻中。临窗而观,夕阳的余晖含笑笼在一片栀子花丛上,笼得清风微醺似醉,不知觉,已庭院深深了。

“踏踏,踏踏……”一缕携着夕阳余晖与栀子花香的微弱声音流中听畔。一只逗号般大小的不着名的小虫歇在我已合上的发黄的书页上,生命如它,这般卑微而又渺小。微倦了繁忙的作业,我颇有兴致地拨弄着笔尖,一次次挡住它想要前进的路,它便跟着我转变着方向。在那泛黄的书页上,微弱的踏踏声毫无韵律地回响着,宛如那迷途失意的孩子,失了方向,伶丁无依。它跟着我的拨弄茫然地打着圈儿,反复至精疲力竭,迷失了东南西北,呆呆地伏在书页上。

微醺的清风摇下片片洁白送至我的窗内,拂过那拨弄的笔尖。如斯,便失了兴致。侧耳倾听,好像能闻声小虫无助的呐喊声,短促而悲凉,一如那软弱的小孩,巴巴地等着别人的援助。不外是捉弄一下罢了,却如斯抛却了自己的目标,如斯懦弱消极,真令人鄙视。但转念一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斯?面对学习的压力,他人的不解,未来的'迷茫,我不也是一次次地软弱过,退缩过?我不也是一次次地希冀着一双暖和的大手助我逃离泥沼?这样的我与虫又有何不同?

再看虫,忽然有了一种同是海角沦落人的感觉。同样置身于茫茫天地间,竟有着相同的可怜之处,陡然间心生爱怜之心。我用笔尖轻点它的背,它又动了起来。“踏踏踏”,木桌上继承发出细微的声音,像一个勇敢的斗士,迈出最执着的步伐。将它用笔尖挑起,轻轻放在栀子花叶上。幽幽的香气仿佛给它重注了活力,“踏踏踏踏……”短促而欢快的脚步声响起,一如那可爱的孩子,重新找回了回家的路。再向那携着夕阳余晖和栀子花香的微弱声音细细觅去,那小小的步伐,却走出了生命的长度。

窗外树叶沙沙,那微弱却有力的踏踏声很快消披发在一片白茫茫中,一只洁白的蝴蝶不知从何处飞来,停驻在哪朵零落的栀子花上,微微颤抖着翅膀。

悠悠晚风中,星星也沉浸在迷人的花香中。我沉思,若我是那只小虫,因着那诱人的花香,明知自己是那么弱小卑微,也必然会走出“踏踏踏踏”的节奏,也许那声音轻得无法用耳朵捕获到,但总要当真,执着地往前行。


虫鸣的作文(4)

昨天树边散步,突然从草丛中钻出来几只虫子,天色很暗,却听到熟悉的唧唧声。我才判定,原来不是耳鸣!母亲说那是蟋蟀,感叹现在的孩子无知,天凉好个秋,怎么会少了蟋蟀呢?

我迷惘了,深感惭愧,于是上网查了一下,便看到几句诗:“五月螽斯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令我不可思议。螽斯?莎鸡?蟋蟀入床下?这些离我们太遥远,古人与虫共舞,古人会享受,懂享受。

有人说,秋收后天空疏阔,旷野清朗,那丝丝缕缕高高低低的唧唧声飘来,世界会一下子静了,一年的尘嚣都涤散了,吹远了。而现在,我明白这世上最美妙的声音,竟是从虫肚子里发出来的,那小小的软腹,竟藏下一把乐器。另外我还了解到,蟋蟀有个别称叫“促织”,据说魏晋时兴这样叫。因为农妇一听到它,即知天要凉,得快点儿织布缝衣。故幽州有谚:趋织鸣,懒妇惊。

那时的蟋蟀那么出名,融进人们的生活里;而现在它们逃离了人类,抑或是人类抛弃了它?那时的人们,不闻虫语难以想象;而现在的人,耳朵里除了汽车喇叭和人间争吵,就什么也听不到,就算是听到了,也会像我这个“愚人”一样,会以为是“耳鸣”。

想象一下“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的意境,多么惬意与舒心!所谓“一虫一神仙”真是一点也不假。人类的所谓科技,惊扰着大自然中本应该正常生活的生灵们,把它们惊跑,甚至让它们从我们的世界消失。这是进步还是失落呢?

今晚,我将与那些细微的虫鸣共眠。那动听的摇篮曲,孕育了多少人的梦?我愿做一个梦,梦中有虫鸣,欢快,愉悦。何年何夕,会有蟋蟀入我床下窃窃私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