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合集16篇)
静水流深
2023-12-19 00:03:55
三年级
其它

每逢佳节倍思亲(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文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是:独自在他想做他想的客人,每到欢庆佳节时,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这两句诗表达了身在他乡的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说明了身在他乡的人,越是在欢乐的节日里,越会思念亲人的道理。想在,人们常用这两句诗,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是:王维15岁那年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就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的去登高游玩。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的情景,也说明了只有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不会再思念家乡的亲人。

现在,住在海外的人,每到过节想家的时候,就会吟这两句诗。


每逢佳节倍思亲(3)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宁静的傍晚,我独自一人站在林荫道旁的一棵树下,阳光斜斜地织下来,细碎地穿过零落的树叶,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驳驳的闪亮。而我却丝毫不能从那光芒中获得温暖,反觉得有一种从骨髓中散出的凄冷。看那枯黄的树叶光华不再,即便在这尚暖的风中也要冻的瑟瑟发抖,坚持不住就要飘落下来,像蝴蝶绝美的舞蹈,而后归于寂寞。裹衣离开,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被抛弃和遗忘的败叶,远隔亲人好友,在这遥远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气,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一阵秋风吹来,我再一次抬头看那些纷飞在空中的枯叶,忽然觉得它们很像自然的信笺,而关爱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邮票,枯叶用尽最后的生命燃烧成一缕缕阳光纯净的灿烂,给无数异地的亲朋好友传递温情与祝福,让世界不再孤单。原来只要心心相印,距离永不会阻隔真情;其实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过咫尺比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宛如心声……


每逢佳节倍思亲(4)

每次想起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就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记得那年我七岁,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经商,没空照顾我,我便跟随了姨妈。每天我都十分想念父母,看到其他同学都有父母接送,我羡慕不已。中秋节快到了,电话中,爸爸答应我会回来的。我盼望着那天早点到。可我盼啊盼,盼来的却是犀牛望月一场空。中秋节,团圆节。其他同学在家与父母共享天伦之乐——吃着月饼,赏着明月;而我却只能拿着月饼,对着明月,默默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爸爸妈妈。月饼不知为什么,格外难吃;月光照在身上并不和谐,而是一种孤独、忧伤的感觉;风儿吹过,并不凉爽,而觉得凄凉、可怕。明月之下,没有欢笑,没有温暖,只有悲伤、失望。回想起幼年时的中秋节,一阵忧伤涌上心头。

那天晚上,我梦到了爸爸妈妈和妹妹,我们一起去了嫦娥的月宫,月宫洁白无暇……我从梦中醒来,如果真能像梦中那样该多好啊!即使到不了月宫,但只要能和爸爸妈妈还有妹妹一起度个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也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我又睡去了,睡梦中,我们一起坐在广阔的田野上,听着故事、吃着月饼、赏着圆月,倾听着动物们的演奏,享受着风吹的凉爽。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没有失望、凄凉、悲伤。我睡着、笑着……


每逢佳节倍思亲(5)

又是一重阳节。

我一个人独自坐在窗前,心想:“我来这个城市也有好几年了,虽说朋友也有那么几个了,但为什么还是感觉自己依旧是孤零零的,这里的一切虽说很好却没有多少亲切的感觉。”这时,窗外下起了小雨,天气越来越凉了。

我推开窗户,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山东。哇,那里有我兄弟,有的姐妹和朋友啊。那里才是我可爱的家乡。透过茫茫的黑夜和淅淅沥沥的雨水,我仿佛看见了我的家乡和我亲人。

兄弟们都登上泰山了。在山顶,他们愉快地向山脚下看。

他们看见了细小的河流和被云雾遮掩着的象小蚂蚁一般大小的似隐似现的人群。兄弟在重阳的这一天要遵循古代的传统,去泰山,就是我们山东最有名的山去登高的。他们在登上顶峰后,会找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把茱萸插在腰带上,还会喝自己酿制的菊花酒。他们是边花拳边喝酒的。

“棒棒鸡。”

“棒棒虎。我的虎吃你的鸡,我赢啦。喝。”

看到这里,我不禁笑出声来。不过,我很快就觉察出不对来。在这群兄弟当中居然没有我自己。这时,一滴雨水飘进来,洒在我脸上,我猛然回过神来。我自己还在长安城里呢!刚才的一切不过是个幻觉啊。我心里觉得更加孤独、更加寂寞,也更加想念我的亲人了。这时,一片黄叶从我的窗子前飘下,慢慢地、轻悠悠地,活象一只飘渺的蝴蝶,孤寂地落在我的窗前。我的心被一下子激活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脱口而出,吟出这首诗。是啊,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少的那个人就是我啊!我在山东想亲人,亲人在山西想我。真是“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每逢佳节倍思亲(6)

唐朝诗人王维有五个弟弟,小时候,他们每年重阳那天,总要到山上去登高远望,还要按照当地的风俗,相互把茱萸插在衣襟上。后来,他离开家乡到京城谋求生路。离开故乡后的第一个重阳节,他更加怀念故乡的亲人,他登上了京城附近的一座山,想到独自一人在外,而在遥远的家乡,弟弟们一定又登上了山顶,当他们互相插茱萸的时候,会发现少了一个人……想着想着,一首诗从心里涌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以后,“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7)

金黄的枯叶离开了树梢,在空中如蝴蝶样飞舞,最后以悠柔的弧度悄无声息地降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黄,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点缀,渐渐的,秋的韵味浓了起来。秋天,来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枫叶正红时,又是重阳佳节到。我登上了故乡的山。往日,崎岖的乱石小路,如今还十分亲切,路旁的景物依旧,只是觉得更添了一份愁绪,因为,睹物思人,而物事人非。是的,重阳节,难免让人回想起过往的人,过往的事,过往的一切,更难免让人触景伤情。不经意间,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亲爱的大伯。往日与大伯的欢声笑语,又在我难中浮现,让我对他的思念,在秋风中更加浓烈。

去年的重阳节,过去了不久但又似乎很漫长。那时,大伯还在我们身边。他是一个很活泼可爱的老人,因为他有一颗常青的新,又宽厚的胸怀。他的笑,是那么的爽朗,清澈又慈祥,不禁让我想起“绝类弥勒”。他的一切,都感染着身边的日呢。

可是,生老病死——这一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终究让大伯从此成为过去,只给我们留下似枫叶般的片片回忆,簌簌的落下,沉甸甸的压在我们心头。那爽朗的笑容从此定格了。如今的重阳节,我站在山上,习习秋风,夹杂着思念,吹乱了我的思绪,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悲秋,又值重阳,我终于明白,这“悲”从何而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时此刻,我反复咀嚼这句诗的韵味,尝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我于这迷离的秋色中,试图寻找昨日那一幕幕珍贵的画面,不知不觉,太阳已滑到了山间,像一个泛黄的大石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心里默念着,踏向了归途……那一刻,我似乎长大了,明白到人世的悲欢离合,明白到何谓亲情,明白到在世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切。


每逢佳节倍思亲(8)

夜,深了。月亮偷偷探出眼,在皎洁的月光下,一切都显得如此幽静。树枝摇摇晃晃,轻轻地颤抖起来。一个女孩趴在窗前,抬头望着天上那一轮凄冷的圆月,周围静得出奇,偶有树枝发出的阵阵“沙沙”声,一切都显得那样孤寂。

花开花落,你们可曾记得我们一起玩耍,一起赏月,一起吃月饼,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被大人们惩罚还笑嘻嘻的场景,或许都随着时间的流逝,飘远了吧……

妹妹,就是我最重要的好友,每天同吃同睡,做什么事都是一起,任何困难都用笑脸来面对,迎着朝阳,快乐出发!

又一个中秋,月亮的另一边,又是怎样的一番风景,是否,她也在思念着月亮这一边的挚友呢。记得,那一年,那一天,那一晚,清脆的银铃般的笑声,在柔和月光的映照下,飘满了桂花清香的小院里回荡……

“你们这三个丫头呀,一聚在一起就那么疯!分开了倒安静了许多!哈哈哈。”一旁的大人们喜笑开颜,中秋,团团圆圆,一大家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周围的空气如此清香。大口大口地吃着月饼,欢欢喜喜地聊着天儿,赏着月儿,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

如今,只剩我一个人了,两个妹妹都回老家和家人团聚了,就我这个大姐仍留在苏州,望着天上那一轮圆月,思念着家乡,思念着亲人,思念着团聚的笑脸……眼前浮现出了我那两个可爱的妹妹狼吞虎咽吃月饼的笑脸,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多想和妹妹们一起回家,一起过中秋,一起笑,一起玩。

远方的妹妹,你还好吗?请记住,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月亮的另一边都有个笑脸思念远远地望着你们。中秋快乐!


每逢佳节倍思亲(9)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出自唐朝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全诗是这样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意思是指:“诗人独自一个人在别人的家乡,就成为他乡的客人了,每当遇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就会更加想念家中的亲人了。”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别人的家乡里非常孤独十分郁闷,他也很寂寞,十分想念家中的亲人,想念在家中和弟弟们玩耍的情景,和家人一起登高的情景,一起看小鸟的情景,和家人团圆在一起的情景,一起捉茱萸的情景,一起下水游泳的情景,和弟弟们爬树的情景,那是多么快乐呀!现在,人们常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表达自己或者别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朋友。它已经成了一个千古名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10)

“爷爷,孙女想您了。”我在睡梦中呼唤着爷爷,爷爷您听到了吗?

今天晚上的月儿格外明,明月是否将我的问候用快递传到您的手中呢?中秋节您过得开心吗?孙女在吃月饼赏明月的时候)您是不是和我一样做着同一件事呢?

好多好多的话想对您讲,好多好多的事想对您说。可惜的是:我与您相距千里只能在不同的地方看着同一轮明月。

“每逢佳节倍思亲”爷爷,在怎么中要的日子里,您知道我有多么的思念您吗?我来到广东已经有俩年了,在这俩年里我又是多么的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多么的思念着爷爷。我还记得每年的中秋节我都和爷爷共渡,可如今已经有俩个中秋节没有和爷爷共渡了,也没有在见您一面。没有了爷爷在我的身边一点也不习惯,没有了爷爷在的中秋节一点也不开心。爷爷在,他会哄我开心,他会逗我笑,虽然有时候和唠叨,但是这中唠叨却让我知道了我的爷爷是爱我的,疼我的。爷爷现在我好想回到以前呀!

没有爷爷在的中秋节我感觉那天好象少了点什么?好象缺了那点什么就会让我今年的中秋节遗憾万分。对,是爷爷,没错,是爷爷,没有爷爷与我看明月过中秋,让我在中秋节的夜晚留下一丝遗憾,此时此刻我好怀念我的爷爷。今年的中秋节,好想有爷爷在我的身边,我好想在一次,听爷爷讲那关于那月亮的故事,再一次,把我逗得开怀大笑。

年年中秋与也过,唯有今去少了他。月儿圆了人未圆,好想人月俩团圆。我不禁感叹到!爷爷,明年的中秋节我一定要和您一起过,不会让此种遗憾再次重演。

“今秋度良辰,留意月下丝丝白云,许是我问候万千,倍相思,只祝你佳节如意。花好月圆”。爷爷,您听到我为您写的祝福语了吗?我包含了我对您的无限思念无限情意。


每逢佳节倍思亲(11)

大鹏展翅,孤雁南飞。

天上月圆,地上月半。

晚霞,孤雁,弯月,使我傍晚惆怅彷徨,早露不经意间滋润我的脸庞,顿时愁肠倍增。

中秋即至,父亲远在千里之外。我叹吟道:“天涯人儿仍在忙,可怜双鬓微霜;一条脊骨擎天柱,中秋顾盼人归乡。”佳节倍思亲,我思念起与我不和的父亲,往日争吵,历历在目。

天色渐暗,月牙透露出迷惘的光芒,朦胧而神秘,似乎在散发发着中秋月饼的香味。促织闻得不自禁,个个歌唱显身手。

夜深,月光如纱,秋风徐徐,令人神往。


每逢佳节倍思亲(12)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亲人团聚,合家团圆的日子。可是,天空不作美,从早晨就一直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呼呼地吹起了凉风。

晚上,我和妈妈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月饼,一边兴致勃勃地观看着中央电视台的中秋晚会。突然,电话响了,原来是爸爸从山东打回来的,他非常关心我们有没有吃晚饭。他说他非常想念我们。人们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我也非常想爸爸,如果爸爸在家的话,他会带我到楼下去放鞭炮,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陪我打乒乓球,跟我下象棋……

爸爸工作真辛苦,团圆节还要去外地谈业务,今天降温了,不知道他在外面冷不冷,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爸爸的期望。


每逢佳节倍思亲(1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团圆佳节----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更是一个幸福的日子,在这一天会有很多游子从全国各地回到家中与父母、亲人团聚。

由于爸爸妈妈工作的原因,我们没法回去和外婆一起欢度佳节,妈妈只能买个礼品寄回老家。我和妈妈来到超市,只见各色月饼琳琅满目,让我应接不暇,拥挤的人群虽然喧闹但人们脸上却洋溢幸福的笑容。我想:他们在挑选月饼的时候,心里一定是怀着美好的祝愿吧!

晚上,我们又去看了一年一度的灯会。会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美味的台湾特色小吃,有精彩绝伦的舞蹈表演,有形形色色的灯光。其中最美丽的是‘时光隧道’,大约50米长左右,由各色灯光组成五角星形状的彩灯,带着美好虔诚的人们惊喜地穿越着五光十色的隧道之旅。还有我最喜欢的‘遍地开花’,当脚踩下去时就会亮起五彩缤纷的花朵出来。

迎着微微的秋风,享受着月圆之夜的美好时光……


每逢佳节倍思亲(14)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当读起这句诗,我就想起远在天堂的外公。

记得外公在世的时候,每逢中秋节,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公外婆家。到了家,我们会在院子里一起抬头望月。

你们以为只是这么单调地看月亮吗?不不不,你错了。出餐厅之前,我和爸爸一边捧着月饼,一边叼着月饼。

妈妈看了,不禁大笑起来,嘴里说道:

“肉肉,你爸爸属狗,嘴里叼了东西没关系啊,可是你属猪啊,难不成你也要和你爸爸一样变成一只傻哩吧唧的狗吗?”

“我……我……”我瞅了爸爸一眼,“我不要!”

“你个兔崽子,看我回去不收拾你!”

“你们两个今年中秋是回来看月亮还是回来吵架的?”可爱的外公不耐烦地说。

这时,正好外婆来了,她把椅子摆好,让我们一家坐下来赏月、吃月饼。

每每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就如瀑布似的倾泻而下。

外公,你在中秋节的时候会回来看我吗?你在那边过得好吗?我好想你。

外公,你知道吗?我已经通过号鼓考核,成为一名真正的号鼓队员啦!


每逢佳节倍思亲(15)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宁静的傍晚,我独自一人站在林荫道旁的一棵树下,阳光斜斜地织下来,细碎地穿过零落的树叶,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驳驳的闪亮。而我却丝毫不能从那光芒中获得温暖,反觉得有一种从骨髓中散出的凄冷。看那枯黄的树叶光华不再,即便在这尚暖的'风中也要冻的瑟瑟发抖,坚持不住就要飘落下来,像蝴蝶绝美的舞蹈,而后归于寂寞。裹衣离开,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被抛弃和遗忘的败叶,远隔亲人好友,在这遥远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气,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一阵秋风吹来,我再一次抬头看那些纷飞在空中的枯叶,忽然觉得它们很像自然的信笺,而关爱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邮票,枯叶用尽最后的生命燃烧成一缕缕阳光纯净的灿烂,给无数异地的亲朋好友传递温情与祝福,让世界不再孤单。原来只要心心相印,距离永不会阻隔真情;其实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过咫尺比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宛如心声……


每逢佳节倍思亲(16)

在记忆之中,我家的中秋并没有特别之处,也就是大家团聚一下、吃吃月饼。至于赏月这种风雅,似乎从未有过。而本地除了商家搞得月饼促销显得轰轰烈烈之外,也并没有特殊的热闹。于是,中秋对于我来说,挺平淡,甚至并不在意——除了经常跟国庆连在一起的假日。

然而对于炎黄子孙来说,这是团圆的节日、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人借此佳节所抒发的思乡、念友各种情怀文章不胜枚举。当然,于我而言,对那些千古名句还不能有深刻的体会……只是奇怪,这个节日如此重要,给我的感觉却并不深刻。

但是三年前的那个暑假之后,我怕过中秋。

20xx年的8月7日,最疼爱我的祖父走了,走的很突然。还记得头天下午大雨,很大的雨,我去上补习班回来,路变成了河。前方的雨幕之中站立着一个身影,那是爷爷在等着接我。至今我还清晰地记着那个身影以及那温暖的后背。是的,他怕我鞋湿脚凉,把我背回了家——这成为我心中的隐痛,8岁的我让一位古稀老人背着——第二天一早他去晨练,再也没有回来。

泪水糊住了我的双眼……

那之后的事情我好像一片茫然,像老式无声电影一段段存在于我的记忆之中,并不连贯。随着时光的流逝,又好像无比清晰。不敢去触碰,会勾起撕心裂肺的痛。

那一年的中秋,在记忆中一片空白。之后的春节,左邻右舍都在大年三十忙着贴对联,期盼着团圆。我家,十四口人的大家庭少了一位家长,就像少了灵魂,只有沉默,快9岁的我第一次明白了凄冷。

从此,有关团圆的节日在我家没了往年的热闹。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好想回到过去。那些在记忆中平淡的中秋,至今想来是那样的幸福、那样的美妙。与家人相处的日子,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平平淡淡才是真”。爷爷对我是无比慈祥的,小时候捣了乱、闯了祸,爸爸怒气冲冲要“收拾”我的时候,爷爷总是护着我将横眉怒目的爸爸赶开。我也就有恃无恐,常常因此看着爸爸悻悻离开的样子而我回头跟爷爷吐舌头。

又是秋高气爽,明月将圆,如果能陪着爷爷再吃一次月饼……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