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精编3篇)
贵在坚持
2024-01-07 00:59:58
其它
其它

《心性》(1)

《论语》有言:谋道不谋食。正所谓人从事于一务,不为谋利图富贵,不为谋誉图享乐,而在乎谋务本身,在于对务的通透,如此质朴而已。

开学典礼作为一个新的开始,其作用理应是将学生的思想重新带回到学业中来,表彰优秀以营造积极进取求学氛围,然而建兰中学却借此打造奢靡秀场,奖杯与西装校服尽显形式主义,学生置身于此还能一心求学么?相形之下,以猪肉作为奖学金的开学典礼质朴而触动人心。

选择质朴之业,不受世俗诱惑。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开始,贺友直便开始了自己永不毕业的漫画创作之路,几十年如一日坐在桌案前,埋首于漫漫画稿书卷中,任岁月侵染发梢,流光爬上眼角。到了八十年代,漫画已逐渐没落,而国画,油画作为新秀登场,很多同行劝他转行,而贺老不为所动,以至于被同行不无讥讽地称为要树立漫画界的贞节牌坊。就算不被理解,就算无法赚得高额稿酬,贺友直还是选择漫画,选择质朴,操笔至终。

从事质朴之事,发自于内心真实纯真的喜爱。八十多岁高龄的僵尸叶嘉莹已成为授课时间最长,弟子数最多的海外华裔诗词讲师。当被问及为何如此高龄仍在坚持授课,叶嘉莹平和地回答:“古诗词是内心真实纯真的喜欢,希望将古代诗人赋予诗词中的品行修养传播给更多的靴子,让古诗词的精神品格得以延续。”

过质朴之生活,院子质朴纯净之心。世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宁愿放弃时尚靓丽的外表,宁愿放弃舒适无忧的生活;世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愿意捐献自己辛苦获得的为数不多的酬劳,愿意为他人的一抹微笑做力所能及之事。沈芯菱就是这样的人,今年二十七岁的她从事爱心捐赠活动已有十年之久,她的身上没有普通女孩华丽的服饰,没有对名牌装素的追求,朴实的打扮映射出质朴的内心。

或许物质条件会愈加丰,或许生活节奏会愈加紧张,或许都市风气的波及程度会更广,但质朴心性应作为每个人内心一偶,无论何时何地,最纯真的坚守。


《心性》(2)

大家好,我是曾昱洁,来自六七中队。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小女孩。我兴趣广泛,唱歌、书法、绘画、弹钢琴、游泳、打羽毛球……样样都行。如果问我最喜欢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回答道:“看书。”

我从4岁的时候妈妈就交我看书,识字。一开始妈妈让我看带有图画的书,慢慢的我就爱上了读书,天天在家看。那时的我,觉得看书是一件最有意思的事。

一年级,我爱看童话故事、幻想小说,什么《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我特别爱看,常常把自己幻想成故事里的人物。

二年级,我就开始涉及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虽然看的不是原著,但还是很有意思。

三,四,五年级我开始开始看世界名著,《飘》《简·爱》《傲慢与偏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雾都孤儿》《窗边的小豆豆》《边城》《茶花女》《羊脂球》《三个火枪手》等,还有中国著名作家写的散文,看完以后让我流连忘返。

到了六年级,痴迷于输的我更是废寝忘食,现在看是看一些中国名著原著,一点一点的去体会,一点一点的看懂。到现在我还坚持每天看一个半小时书的习惯。

书是美好的,书是充满知识的,书是有教育性的,书是妙不可言的……书再好也没有用,关键是要——看书。看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看书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作文水平;看书可以了解天下大事;看书可以使人开心;看书可以使人变得更加完美……现在在我心情不好时,用书来调节自己的心情,修生养性,丰富知识,书是人类的苦罐子,只有读懂、读透才能苦尽甘来,把阅读变成悦读。


《心性》(3)

还来不及紧紧的梳理过往,深秋就走来了,金黄的稻谷,火红的枫叶,在阳光的映射下,灿灿着我的眼睛,热烈、伟岸。天,空旷而高远,宁静而祥和,淡淡的云,淡淡的风与我在秋的交汇路口相会,带着无限的敬意,忘情地拥吻风光旖旎的秋景,心中充满幸福与甜蜜。

风是凉的,尽管金色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把柔和光线投向大地,但季节的`更替依旧会让人感觉到深秋的阴冷,冰凉的手脚提醒着我,要时刻好好的温暖着自己。拾起一片落叶,眼眸里传递出菩提也会落泪的一份感动,于无声处漫漫溢出一个人春夏秋冬的流转,感恩的心,一种缠绵的美丽,在心底荡漾着。

生命,本是尘埃,喜欢那种恬静,希望过着安逸的生活,那是一种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的彻悟;那是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的心境。岁月蹉跎,千回百转,谁能躲过命中的磕磕绊绊?谁又能诠释得清人生的苦乐哀愁?花开花谢,总会有千丝万缕的惊艳;沧海桑田,演绎了尘世间真情永远。而这一切在不经意的瞬间,都是过眼云烟。更多永恒的不过是心底的那一掠,眼眸的那一瞥,成为永远的或喜或悲的记忆。常被一份痴情,一句真诚,一眸场景所感动,常被惊起心灵深处的“一滩鸥鹭”所震撼;亦常被雨打芭蕉而心事缱绻。再不会为了一句话或一件事而和人争得面红耳赤而心生烦恼,再不会为了赌一口气纠结不定而拼尽自负。温婉的浅笑,如一怀暖阳,红尘三千,不道惆怅,只想随意,前行,“惟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让快乐多一些,让美好浓一点。

“人生,就像是一盏摇曳的油灯,油尽灯灭,一丝光芒也不会再有。明明灭灭的烟火,只给那些还心存希望的人”,生活,永远充满夙愿,寻觅,是一种真情,在有情的岁月里,在世俗的成规下,随遇而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身后留下或深或浅的一行足迹,到老了的那一天,点点滴滴都会成为一丝追忆,成为一抹感动。

“寻一处清凉,得以淡然心性,平和安宁;尝遍百草,只为求得一味真药;穿越千山,只为找寻一个归人;读书万卷,只为获取一册经典”。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个人心躁动的纷扰的尘世,我们无法读懂生命中的悲欢离合,无法读懂红尘中的恩怨情仇,我们无法真正感知生命的涵义,更无法预言一个确切的结果,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任何事物和人都逃不过这一纸宿命的结果,岁月给我们以沧桑,但同时也赠予我们阅历与成长。不同的山水跋涉,不一样的风花雪夜,会因走过而丰盈,会因经历而厚重。尝尽百味,苦过,才知甜蜜;痛过,才会珍惜。昨天不能重来,今天不可复制,明天还是未知,珍惜当下的每一天,用心去聆听,那风,那雨,那月,那花,那叶,挽一束明媚,握一份懂你,不必为世事而烦恼,不必为情感而发愁,为自己寻找一片精神乐园,笑看暖日喷薄而出,卧看细雨缠绵而降,如东篱下采菊般闲逸,用心去体验万事皆欢的快乐。

漫漫人生路,且行且珍惜。相信:明媚着,便是快乐;快乐着,便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