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们》(优选19篇)
到此为止
2023-10-29 01:48:05
其它
读后感

《最好的我们》(1)

回想,新入学的场景记忆犹新,转眼,同窗的日子如白驹过隙。教室里仍回响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课桌上还有我们暗自写下的话语;操场上还留着我们奔跑矫健的身影。毕业,既是结束,也是开始……

刚入学的场景刻在我的脑海。我们拉着家长的手又哭又闹,还有淘气的男孩跑遍了整个学校。刚安排好座位,大家一刻也坐不住,互问叫什么名字。开学几个月了,班上同学还是认不齐,老师管也管不住。刚入学的我们,就像踏入了个新的世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教室里回响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属于我们的声音,在教室里回响着。

安静地在教室里站着,不用细细观察。墙壁上、课桌上、讲桌上、抽屉里,到处都是我们暗自写下的话语:“加油!”“大爱BIGBANG!”“再见母校。”“我们不分开”“讨厌数学!”每次换座位,都要看看前主人留下的话语。那些,教室里我们随处可见的痕迹……

“加油!加油!加油!”一边是我们卖力地呐喊,一边是运动员矫健的身影。赢了我们会欢呼雀跃,败了我们会一起互相加油!我记得拔河比赛时,每一位队员都绷紧神经地拉着大绳。裁判一吹响口哨,所有人使出浑身的劲儿往后倒。班上没参加的同学全部围到一起加油,那声音还在我耳边回荡。那一幕幕的画面,一个个矫健而充满力量的身影,浮现在我眼前。

六年寒窗,几张试卷,就把我们分离。我们开心、放肆、搞怪的笑声。都在校园里回荡。校园内的每一朵花,都变成了我们最美好的回忆。不必为它伤感,因为我们还会再见。


《最好的我们》(2)

当雾气萦绕过去,浅灰色的雨云下,混合着年少与梦想的气体缓慢蒸腾。那个夜晚,我总是想起。还好,我们的故事早已开始,与你的遇见,我永远都不会忘。

——题记

茹雨坐在窗边,这是我们最后一起在寝室的晚上,过了今天,我们就都去向新的学校。我们望着天空中的星星,我想它们也有它们的幸福和难过,却只能安静地在天上待上几万年,却总忘不了那些不开心的事。想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茹雨,可是茹雨却说:“如果我是它们,这些好的坏的不开心的我都不会去想。不过我们虽然以后不一定有机会在一起玩了,可是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谢谢你!”第二天下午,我们就背着各自的包和梦想,在送别的雨天,告别了童年。

这年的冬天,临近期末的一天下午,我们在教室里自习。我和茹雨刚认识的时候,关系并不是很好,现在想起,这却是我们最美的遇见。那时我很努力希望在期末取得好成绩,让那些从前看不起我的人重新认识我,我按要求完成任务后,就自己找题来做,茹雨坐在我旁边,不断地抬头往我这边看,她很快就像我一样,也拿出相同的题来做。我做了一页,就转过去看看她,她竟比我快,我就心里着急起来,提快了速度继续做。又做到一道难题,我好不容易做出来,就转过去看看茹雨,茹雨好像还没做出来,我就松下一口气,继续往后做。我自己找自己的错题复习,这个期末就真的考得不错。老师念分的时候,看到我的成绩还不怎么相信,觉得我好像一天到晚边学边休息,不过听到我的进步,我心里真的有一种特别的滋味。

当我很高兴地告诉茹雨,我考好了的时候,她也跟着笑起来,鼓励我说:“我们一起继续努力!”每次想到这里,我就发现自己的不足,茹雨如果考得好,我不一定会为她而开心,可是她的做法告诉我,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自己满意自己的努力,并且一直进步就好,她对自己的要求绝对不只这么多。是你告诉我,我们要赢得起也输得起。

我和茹雨最初的遇见,像一朵绒花,它包含了我对她最初的羡慕和距离感,一开始的不太相似,都变成了温暖的回忆,开放在记忆里最干净的雨天。

告别后一年,我们的遇见又在一阵温暖的雨中。我们一起去上课,她先看到我,我们就一起走下楼,到了门口。可是雨下得很大,茹雨就撑起她的伞,我们一起在雨天走着,我和她讲最近的事,很多时候我还是欠考虑,有一些自私,与人相处除了谦虚,忍让,还需要大方,热情和主动。可是她依然像以前一样,对我说:“不过这也没什么,你现在经历了这些,以后就知道怎么与他们相处了。”

谁说青春迷茫,那些相伴一起走过雨季的人,终会在一场送别的渡口渐行渐远,可是我们会一直做朋友,倾听彼此的心事。是你教会我,与人相处,不是只有你优秀了,什么都为别人着想了,别人才会喜欢你,其实一个人愿意和你好,是因为和你在一起很舒服。从前我对这方面的处理能力还差了很多,而告别童年,步入青春就意味着告别那样天真,互相坦白的时光,所以我们更要不断成长。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

小的星星就没法数了,它们变得模模糊糊的,真好像洒了的一杯牛奶。每看到它们,我就会想起茹雨,我们最初的遇见,谢谢你,让我学会做一个更真实的自己。


《最好的我们》(3)

青春就像是一场打仗,努力了你就能活得精彩,否则将像活在地下;有的人认为青春是一部电影,短得让人只记得其中的光。

记得那个晚上,走进来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带着一副红色眼框的眼镜,她说:“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我姓冯,你们可以叫我冯老师,在以后六年的日子里,我希望和你们共同努力,奋发图强,好不好?”我们都热情而响亮地回答:“好!”接着,她让我们介绍一下自己,我正在因为想妈妈而泪流不止,同桌拐了拐我的手,轮到我了。我慢悠悠地站起来,满脸通红,哽咽地说:“我,我,呃!我叫呃,我叫……”老师走了过来,微微地笑着,轻轻地拍了拍我。

我的同桌是我幼儿园时的好朋友,她从小样样都好,写字、画画、跳舞……都特棒,还有深深的酒窝,不管她笑或者不笑,都可爱极了。见我哭得如此伤心,也就想起了自己的爸妈,我停了下来,她却哇哇地哭个不停,最后,竟成了我不停地安慰她。

接下来的这几周,她常常都是到了学校就哭,她爸爸送她到了学校,她还硬拽着她爸爸,怎么拉都拉不开。等她终于不哭了,就开始怪我:“都是你,要不是你哭,我也不会那么想哭。”

在班上,我一直不爱说话,只喜欢一个人默默的生活,而她却扮演着公主的角色,身边的好朋友数不胜数,尽管大家都喜欢她,她还是不忘照顾我,只是方式变了。她总是摆出一副公主的样子,而我有时心情不好也懒得理她,她又假装恐吓我:“告老师了哦?”那时的我,竟然还是可以镇定自若地看她一眼,从她身边飘然而过。

那时的我和妹妹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动画片中的角色,在那里自得其乐,自言自语,现在想想,有时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病,好幼稚,但看到妹妹笑了,就又觉得这都是可以被原谅的。

那时的我们从里到外都散发着纯洁天真,越长越大,有的人为了一点小事开始勾心斗角报复伤害,而那时,我们的眼中也似乎只有关爱我们的家人和朋友,似乎也只有快乐和哭泣。


《最好的我们》(4)

晨光微熹

我们挑灯苦读

同住一个屋檐下

勇敢天真

三年后的六月

会是最好的我们

相遇在此

我们之间的线被时光剪短

宿舍楼旁榕树青落

多少年后

是否依旧

一同细数落叶几何

有时阳光洒满窗格

我们并肩笑着

八月的风

吹来你们

也吹来了我

暮色四合

我们点灯夜战

同居一个大家庭

坚毅单纯

三年后的六月

一定是最好的我们

分离于此

我们之间的线被流年掐断

宿舍走廊歌声袅袅

好久以后

是否还能

一同为某一首歌执着

有时雨水湿了墙侧

我们无言啜泣

哪怕不是现在

我们都将成为

韵脚完美


《最好的我们》(5)

世界上有两种最耀眼的光芒,一种是太阳,一种是你努力的模样。

——题记

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努力奋斗、努力拼搏的开始。伴随着花开虫鸣,我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

上学途中的小公园最有趣了,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每年植物开花后都会留下新的花籽,第二年开始又孕育着新的生命。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花儿们也在渐渐长大,不知不觉又到了春天。“也许花儿已经开了吧!”我总是带着好奇心在放学后跑到小公园,可花儿们却迟迟不肯向我们展现她们的美,难道她们很害羞?我虽心急,却也手足无措,于是,渐渐地伴随着学业的加重, 我不再去理会它们了。

直到有一天,妈妈怕我这样天天闷在家里会闷出病来,对我说:“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吧,也许你去了之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虽不想去,但是好久闷在家里没出去了,不知道外面有什么变化。于是我带着好奇心去换衣服,下楼之后又向那个曾经令我牵挂已久的公园走去。

到了之后,才发现公园里的花儿都绽开了笑脸,姹紫嫣红,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虽是看到了花儿的绽放,可还是感到自己的心里有些空落落的。此时的花朵即使再惊艳,再漂亮,也不会使我的心情有太大的变化。

忽然,一朵花儿映入了我的眼帘,看起来极其平凡,平凡地让人一时叫不出她的名字。淡紫色的花瓣,伴随着浅黄的花蕊,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幽香。看到它的叶子上沾着点点水泥时,我愣住了,仔细观察才发现,它长在花坛的最边缘,而边缘是用水泥包裹住的,它却凭借着自己的力气钻出水泥地,长出花苞,开出小花,绽放出自己最美的一面。仔细一想,我又何尝不是?它所拥有的,我就没有拥有过吗?只不过是自己不留心罢了。

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我们怀着坚定的信心,拿出实际的行动,成功会向我们敞开怀抱的。

你要相信,梦里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到达!


《最好的我们》(6)

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青春在很多作家笔下被描绘得十分美好,是人这一生不可缺失的“黄金时段”。而正值高中时期的我们,也正在经历着我们的青春。

高中的校园里,处处都充盈着青春的气息:操场上挥洒的汗水,考场上奋手疾书的我们……无一不显示着青春的痕迹。有人称我们现在为“花季”,有人称它为“雨季”。我并不否认,因为,我们的青春本来就是这样,有温暖如春的“花季”,也有冰冷如雨的“雨季”。在这样一个迷茫又懵懂的青春里,存在着一个又一个最好的我们。

高中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而于我而言,青春、迷茫、理想,这三个词语足以体现。青春期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短暂却珍贵,从大人们的话语中,我们了解到青春,也开始学着珍惜青春,珍惜我们三年的高中时光。

茶凉可续,人走难忆。青春又何尝不是这样?青春里高中这一段时光,无疑是日后最有感触的一段。在高中生活里,我们脱去了小学和初中的稚嫩,刚涉世事,却又不具大学和社会的现实,仍心怀理想、充满期待。所以我,更加想要珍惜,这无与伦比的美好时光。高中也将会在我的青春纪念册中添上浓重的一笔。

高中里的你,虽然迷茫,却已身怀理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有些想法和目标在心头萌


《最好的我们》(7)

最初的阳光

年轻的模样

温暖与稚嫩

最初的月光

占据夜空

皎洁无暇

最初的新芽

萌发着生机

青涩却坚毅

最美的夜空

群星闪耀

正青春!


《最好的我们》(8)

看!她们身穿玫红上衣,蓝色短裤,显得热情而又奔放。她们是舞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她们的纤纤细腿有力的向上踢去,挥动的手臂被赋予了情感。那纤柔的腰肢更是不停地摆动着,仿佛是一群美丽的仙女降临人间。巨大的摇臂摄像头向她们拍摄,她们那灿烂的笑容更显得美丽了,就连舞台上的五彩灯光都是她们的陪衬,她们那清秀的脸庞便闪起一道金光……真美!

作为领舞的她,更是引人注目,那陶醉的表情,美得就像五彩的朝霞。她的双手从背后慢慢抽出,随即小步圆场跑起来。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她不停地展示着这韵律的美感,真是婀娜多姿。摄影师们手里的相机更是没有停歇,“嚓嚓”的按下快门,记录下这最美的瞬间。哦,她们是谁呢?她们,就是我们,是最好的我们——来自常熟市品馨舞蹈的我们。

因为有了我们,这诺大的舞台不再空旷,因为有了我们;才有这最美的舞蹈。当评委们一致给出最高分后,激动与喜悦涌上心头。我们手拉着手,尽情的跳跃欢呼,脸上的笑容像花儿般迷人,瞧!赵周玥更是兴奋地举起双手,大声喊着:“太棒了,太棒了!”这时的我们就是最好的我们,是最美的花朵们。

在舞台上的荣誉不禁让我回想起平时排练,哪个人没有付出辛勤的汗水与努力呢?张予彦因为一遍遍练习摔地,而导致腿上全都是紫青紫青的肿块;汪诗蕊因为坚持要排练,其他的补习班都请了许多假,我更是因为做到要做到高难度的180度踢后腿,天天在家压腿,尽管非常痛苦,但仍然咬牙坚持着,连崔老师都为之感动。她鼓励着我能参加活动就是“最好的”,我想这就是“最好的我们吧”!

学舞之路虽然充满艰辛,但是坚持不懈的精神,成就了最好的我们,舞蹈带给我们阳光、开朗、坦诚,将伴我们走向未来,做最好的自己!


《最好的我们》(9)

我们一起疯过,闹过,哭过,笑过,互相贫嘴调侃,一起努力,彼此安慰过。那你们还记得,那些年,最好的我们吗?

答案是无疑的,因为那是我们成长,懂事,成熟,最美好,最精彩的三年。

在这三年中,我们在同一个班,我们上课也开小差,讲小话,看偶像,讨论那个男生handsome,为自己的偶像和别人互怼,甚至和老师抬杠;我们下课也一起打游戏,看小说,还会一起聊聊以后,谈谈理想和未来。

在这三年中,我们吵过架,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打过架,彼此都是鼻青脸肿。但过不了一会儿,又会互相道歉,和好如初,不计前嫌。

最后,在一个交叉路口,我们难得的沉默了,是啊,马上就要中考了,我们面临第一次的分别,第一次感到如此的不舍,第一次怀着这样的心情流下泪水,这么多的第一次,让我们手足无措。

不知是谁说“别把离别弄得这么伤感,又不是不见了,我们的友谊在这一次分别中又得到升华,不高兴吗?”结果大家都笑了。

其实可能我们给彼此留下的印象或事情不那么完美,但那不就是真实吗?

其实我真的很感谢你们,让我深深的了解了友谊的含义与重要。

其实,那些年的我们,最美好!


《最好的我们》(10)

前几天刚看了《最好的我们》,里面耿耿和余淮在高中时的懵懂青涩的感情,很是令人向往。在那个最好的年纪,在那个最纯粹的年纪,这样的感情无疑是最为美好的。同时,作者也给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本该是众所乐见的,但事实却并不完全如此。因为里面还有一个令众人感慨、惋惜的路星河,他也在高中的时候喜欢耿耿,可惜只是单恋,在余淮悄无声息地离开之后,是路星河一直陪在耿耿身边,陪着她,伴着她。甚至在多年后耿耿还在苦苦寻找余淮的时候,也是路星河陪着她一块寻找,虽然表白了几十次都被拒绝,但他从未放弃。就是这样一个路星河,又有谁能不喜欢他呢!可是耿耿没有,最终还是选择了余淮。有人说,这才是爱,爱情是不能勉强的;但也有人说,这只是小说、电视剧罢了。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耿耿错就错在一边不放弃余淮,一边又给了路星河希望,明显对路星河不够公平。但是,路星河又是怎么想的,又有谁知道呢?可能他明知没有希望,但是也不愿放弃,他只是想陪在耿耿身边,直到不能陪伴为止也未可知。只能说是个人的选择罢了。

不过,要是我,我会选路星河。因为我相信,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最好的我们》(11)

最好的我们,时间无恙,岁月无痕。能留住的大概就只有那些美好的记忆吧!

最近经朋友推荐,看了《最好的我们》这部剧,起初会觉得名字有点俗,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看了第一集,没想到看后觉得还不错。没有以往剧中浮夸的英雄救美的场景,有的只是天真烂漫的美好学生时光!看着就把我带到了剧中,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学生时代!

校园内,一群快乐的阳光少年谈天说地,畅想着自己的未来!会上课睡觉、会有成绩好的同学偏科、会八卦聊天谁喜欢谁、会微笑中略带羞涩的看着自己崇拜的偶像!而这一切都仅存于学生时代!此时镜头前是校园内阳光穿过叶间洒落大地的情景,我不知道为何,每每看见此番场景,都有一种温暖而略带伤感的情结!

在这部剧中,我想大家都会或多或少的看见自己的影子。也许我们没有那么洒脱、那么会肆无忌惮的玩耍、没有像简单那样忘我的付出去喜欢一个人!但是学生时代的感情却和他们一样,是纯真的、是美好的!以后很难再有那种感情存在了!

在这部剧中,也许有人会喜欢余淮这种学霸级的人物,有人会喜欢路星河这种调皮捣蛋的帅哥。其实,这两种人在学校都是我们崇拜的人,因为他们都很厉害,都很明确自己要的是什么!而我今天就是要来说说余淮这种学霸级的人物。

余淮,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父亲常年在非洲工作,一年也见不到几次。他基本都是和母亲在一起生活,而他母亲对他要求很严厉。但是他并没有辜负父母对他的期望,成绩一直都很拔尖。它不但成绩好,篮球打得也很好。给人看着就是那种阳光、帅气的上进少年!这种男生在学生时代不知道是多少女生的男神!有多少人崇拜他!他没有辜负大家对他的喜爱:他懂事,会照顾人,顾及他人感受,这样的暖男又有几人不喜欢呢?而他微微一笑时,露出的小虎牙也很可爱!他,一个明确自己要什么的人,懂分寸,有责任心,善良。对待自己喜欢的耿耿同学也很尊重,也会为她着想很多。只是偶尔会开个小玩笑,也许这就是他表达喜欢的方式吧!

耿耿,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喜欢摄影。懂事善良,做事经常不用大脑,阳光、单纯、爱笑。也许这就是她吸引余淮的地方吧!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勇敢的追求自己所爱,为之去努力!这部剧中,把青春期孩子们男女生之间的好感表现的比较明显,但在我看来,若是能促进学习的喜欢也未尝不可,只要懂得把握分寸就好。毕竟这么单纯美好的情感也只有学生时代才有!

贝塔,一个性格直率,敢讲敢做的女孩,善良、讲义气。真心实意的为朋友着想。真诚、不做作、爱憎分明。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也不自私的接受别人对她的好。该拒绝时就拒绝,该表白时就表白,是一个真正的好姑娘!每当看见她流泪都会心疼,也会为她的真诚感动!总之,这部剧的人物、环境我都比较喜欢。同学之间也很团结、友善!每当镜头扫过操场的篮球架、看到阳光穿透层层树叶洒落大地,都会勾起我对美好过往的怀念!隐隐约约我看见了操场上那群快乐无忧的少年……


《最好的我们》(12)

天气温暖的令人沉醉,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节。细沙的人行道上散落着狼籍的粉色花片,还有的粘挂在平铺的碧草上。几树梨花上还留着白色残瓣。林风四起,湖光微敛,采撷一束鲜花,捧起一串清流,凝洁青春的芳香。

青春是一场旅程,不会太长,洒满了阳光,挂满了希望,同时也埋藏着青涩和迷茫。就像这里,就像我们的初一四班。

它或不完美,或不坚强,里面有五十个“傻”孩子。

有一个能文能武的班长,有一个好脾气的黑黑副班和一个萌萌的"学妹"副班,有一个傻傻的纪委,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宣委,有一个可爱的学委,有一个漂亮的文娱,有一个不男不女的体委,有一个美遍全年级的劳委,还有一个生委,和一个把我们当朋友的班主任“老王”。

或许这个班不是全年级最好的,或许它只有一间小小的教室,但它确确实实的存在着,每天陪着我们欢笑。就像是命运的安排,每一个属于黑暗的人都找到了只属于自己的阳光。

一年下来,这里有太多美好的回忆,以至于我很恨它。因为就算我不坐在里面,它还能把我的给思念拉回去。

还记得曾经的那些外号,什么小学妹啊,蔡巴豆啊,大头啊……还记得从全班跟老师们挖老班的八卦啊,一起吐槽四号小同学和五号小同学啊,一起模仿老师喊“上课”啊,一起学“欧嘟”跳操啊,一起坐老司机开的“车”啊,一起为比赛努力过的骄傲啊……

渴望那个班里的一切,这是从来没有人给我的。

庆幸遇见你们。初中真的很短,它只给了我们三年——1095天,用考试让我们相遇,再用考试让我们分离。

老师说了很多假话,但他们唯一没骗我们的是,三年真的很短。


《最好的我们》(13)

因为偶然在爱奇艺上看到这部戏是根据八月长安的小说改编的,所以就去翻原著了,花了差不多一个下午的时间,跌跌荡荡、起起伏伏,我只想说,我羡慕那些人的青春。虽然说我现在才在初段。

我喜欢这本书中的耿耿和余淮。一个是中考撞大运考进省重点的普中女孩,一个是中考失利没分进重点班的优秀少年。差别如此大的他们,最初形同陌路的他们,因为一张分班红榜,因为名字的巧合,做了整整三年的同桌,辛苦却欢乐的三年。从形同陌路到欢喜冤家,经历了许多的点点滴滴。

耿耿和多数普通的女孩一样,成绩不够优秀,却一般还说得过去。长相一般,家境一般。她与前几部主角不一样,她的身上没有那么多耀眼的光环,她的身上折射了我们太多的影子,她更真实,似乎触手可及,好像就是我们的另一个自己。她很幸运,她碰到了余淮;她也很幸运,在高考发挥超常,考取了理想的大学。但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像她一样幸运,幸运地考进省重点,幸运地考上好大学,还幸运地碰到余淮。我们只有靠自己,不要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奇迹,你要知道,奇迹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是的,我们是和曾经的耿耿一样的人,但也请记住我们不是耿耿,我们没有她的好运,不要做着白日梦凭空想着一切。我们要做的是将自己逼到更优秀,更强大,像周周,像洛枳,以后才能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以后才会有资本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之前的我们不是最好的我们,现在的我们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要浪费大好时光,向梦想进发,即使没有余淮我们照样是耿耿!


《最好的我们》(14)

或许八胀安小姐在给这两位主人公命名时,已经注定着他们需要走过一段和普通的高中生相似而又大不同的青春。也并不是谁在最开始的地方埋下种子,让彼此在往后的日子里狠狠地栓在一起,再用些简单易碎的诺言做个360°的金刚护体,完好无损心安理得地安放在心里最隐蔽的角落,小心翼翼地呵护,不惹一丝尘埃。不是的,不是这样的。那些说过的“我们要一起做同桌”的誓言虽然简单地撑起了整个故事格局,让所有小情节的走向紧紧围绕着这一点展开,而漫出水面的不起人意的情绪往往隐含着更深层次的缘故,那是因为他们都是如此相似的两个孩子。

他们一样的简单,神经粗线,别扭的可爱而且特别特别的真诚。他们也像曾经的我们一样,尽管顶着高考的压力,学习的紧张,依然在每日看似雷同而天天鲜活的时日里,小小地努力,去度过不管怎么样,还是会浪费掉的青春。

故事是围绕着耿耿而展开的,这个平日糊涂,脑筋不怎么好使的女孩,在关键时刻却从不掉链子。在别人大跌眼镜的情况下,意料之外地考上了当地重点高中——振华中学。并因为一些小打小闹的原因,认识了情商并不怎么高理科成绩却异常拔类的余淮,并鬼使神差的和其做了整整三年的同桌。以耿耿的角度角力,以三年的时光为丈量单位,旁观了每一位同窗的成长。高一高二的嘻哈打闹,在学校规定活动下参加的运动会、话剧、排球赛等等,展开了活色生香的校园剧,在五班这个小集体,在耿实忠厚一如世界万千班主张平的带领下,在大家青涩的眉眼中,一点点涂出属于他们的特定而又不可复制的青春模样。

而高三生活的嬗变将整个故事推向高潮,在他们小小的认知里,已经是幻灭似的翻天覆地。余淮物理联考竞赛失败了,就算在耿耿特定的强心剂下,最终也只是拿了个全国二等奖。倔强执着的他又非清华不可,所以经历了人生中为数不多的苦闷。迫不得已踏踏实实的应对高考,逼自己背一些在自己看来付出不对产量的文言文,也不大不小的闹着在语文卷子上填上“如果我是清风,我一定要弄死心相印”的排比句笑话,并不怎么心安理得地过着理科拔尖,语文,英语相对落下差距的日子。

耿耿进步了,尽管是一点一滴的,也并无多励志的鼓舞人心。最后一只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她,终于也考上了北京一所不错的大学。而那个做了三年同桌的余淮,那个一起亲手种下属于彼此一棵树的余淮,那个愤恨的说“不要命了敢砸老子的人”的余淮,那个在前天晚上还约好一起回校对答案的余淮,最终消失了。凭空的,不见了。

那些寄出了永远了无音讯的信,那些发出了永远石沉大海的短信,那些拨了好多好多遍而被掐断的电话,那些早已熟稔于心的电话号码,就这样蒸发在这个每天每天都在上演各种形色故事的世界里。如落入大海里的一小滴水珠,消失地无痕无迹。

那种感同身受就真的犹如一颗蓬勃跳动的心脏被紧紧拽在手中,而突然被放开的在胃里翻滚的一整片虚无。虽然故事在最后给出了令人满意的解释答案。但是你我都清楚的知道,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了。

况且那些解释是作者给的,不是生活。

当然那些小伙伴们也一定记载着我们美好的样子,想到他们的我们也会情不自禁的牵动嘴角,扯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弧度。谁说每个人手里不是牵着别人一段或长或短的青春呢。

β是像我们每个朋友圈子里都会遇到的那种人,他们或许善良真诚,但在岁月的打敲下和生活的历练里,早就摒弃了一些早年的品行。一如情到深处的矫情抱头痛哭。所以她们看起来犀利,说话直来直去,一针见血,淡定不做作,看似什么都不在乎,也骄傲别扭异常,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冷漠。你我身边一定是有这样的人。所以想起β,总是不断在脑海里跳动着她说,可不是嘛,你吃个甜甜圈能回家拉出个奥运会。也不停脑补她在对耿耿讲,你得体谅我,如果我再给你俩创造机会,那我和徐延亮就真的要被现实逼成一对儿了的无奈翻白眼表情。也感动于她抱着耿耿和简单在机场离别时痛哭而又装作无所谓的别扭。她是直率而真诚的。

简单一如她的名字一样,单纯可爱。脑瓜子里面装着的东西一眼望穿。她是姐妹团里最被忽略但脾气超好而缺一不可的那类人。默默的关注并停留在喜欢的男生身边不求回报的付出最终变成了习惯。就算被冷面也忍声吞下。直到后来他人的介入,终于发现,呵呵,我们原来不是一类人。所以之前为他硬撑下来的理科选择便不堪一击了。简单温柔的执着,沉默的隐忍,我不知道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是特别的不自爱,这样坚持下来的为什么也并非人人理解。执着坚持的最后是果断放手。八胀安小姐到底给她分配了怎样一个心理态度我并不是特别清楚。但这样目标明确立场坚定的小女生,真的值得我尊敬。很尊敬。


《最好的我们》(15)

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正等待着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绽放开来。

高一的甜

夏天的风暖暖吹过,穿过头发也穿过耳朵。一切都是陌生的样子,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陌生的环境;同样也是新的开始,新的风帆,新的起点。在20xx那个夏日炎炎的操场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好伙伴,从此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活。

班与班之间的拉歌,班与班间的游戏,班与班直接的比拼,口号声、歌声、笑声久久回荡在操场上,回荡在每个人的耳畔。汗水中夹杂着我们不放弃、不认输的那股阳光劲。同学们脸上藏不住的笑脸,是那样的甜。短短几天的军训生活,开启了我的高中第一课。

高二的酸

我们的高中生活就像是姹紫嫣红的春天。左脚还在高一的门槛上,右脚却已踏进了高二的大门。我选了文,终于摆脱了理化,教室从一楼搬到了三楼,班上的同学又是焕然一新。高二来了,高三还会远吗?人在高二,身不由己,不努力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文科班的弱点是数学,班主任刚好是一位数学老师。熊老师很负责,领着我们甩掉了松散的毛病迈向沉甸甸的高考,迈向硕果累累的六月。

高三的苦

“不吃苦你来一中做什么?”这句话,从刚进入高中时就一直在我们耳边回放又回放。是的,我高三了,更应该努力了。没有抓住高一高二的尾巴,那一定要在高三有所作为。倒计时从网课三百多天,到现在的一百九十天,一天比一天少。班里的48有的途中放弃了,有的出去学习了,到如今只剩下39人。接下来的我们要倾尽全力,迎接高考。既然错过了星星,就别错过月亮;既然选择留下,就不要说放弃;既然你在努力,就要拿出成绩。与其在高中混日子,不如考上一所心仪的大学。高三有背不完的单词,有刷不完的题,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分分秒秒,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即将到头,即将换来成功。努过的力,流过的汗,满腔的抱负,就全部写到六月的考卷里。加油!最后的一百九十天!

几个月后,在这里,百花将要一齐绽放开来,这,正是我们


《最好的我们》(16)

我不喜欢《最好的我们》的结局,非常,不喜欢。

"余淮这么厉害的人是不会被生活绊住脚步的,一定会向着更高的风景生活。"这是故事戛然而止后,我赌气的评价,可是,他终究以平凡的样子出现了。

我喜欢八月长安,因为她写下了最好的青春。我不喜欢八月长安,因为她在青春的过后留下世故与不近人情。

我不愿意去想象,重逢后的余淮会重新开始,成为最好的余淮。那荒废的青春,就是荒废了,那样一个有野心的少年,那样一个光芒万丈的少年,真的,在被生活无情对待后,还完整的存在吗?

读着《最好的我们》,我不禁想起了我哥,他告诉我,他高中的时候一直很喜欢前桌那个女生,成绩优异,开朗漂亮,还帮了他很多。我哥也是优秀的人,只是在遇见那个女生后,更优秀,更加的光芒万丈。

最后,他们在高考前约定好,一起去清华。

很不幸运的是,我哥的高考志愿撞车了。女孩去了清华,把扎起的马尾披下,把宽松的校服脱下。我哥说,那样的她,真的很美,很美。我哥没有像余淮一样,忍不下那口气,消失,他去了西安交大,顺利得到奖学金,考托福,去美国泡实验室。

我觉得无论是过去的他,还是现在的他,都是最好的。

哥哥在前段时间回国,与在美国交往的女友办了简朴的婚礼,新娘是个很开朗的北京女孩,和我哥站在一起很耀眼,很般配,而哥哥现在被facebook用重金挖去,从纽约到旧金山,更好的生活着。

看完耿耿余淮,我在微信上问他:“哥,你还记得高中那个前桌吗?”“已经很久没联系了,”他不明所以的答了这么一句。我的心变得柔软。

耿耿于怀,最终以这样的方式相遇,真的会开心吗?从此,消失的几年不在,我们重新开始,可是耿耿不再像高中的耿耿,余淮也不是耀眼的余淮。

彼时的暧昧与喜欢,应该更纯粹一点,没有什么消失与耿耿于怀的戏剧化演出,在遗憾与不甘心后,重新,努力成为最好的人,没有消失,你要找我,我一直都在。

然后时间淡化了往来,却还是会在某个空无一人的夜晚,或是疲惫不堪的午后,想起那个人,与青涩的故事。在心里默默的追问:“她现在,还好吗?”

我不觉得所有的男女主角幸福的在一起就是最好的结局,我还是向往耿耿成了最好的耿耿,余淮是最好的余淮,彼此过着更好的生活,没有一言不发的消失,没有那么多年耿耿于怀。

可小说依旧是小说,他们叫我不要太较真儿,我也该出戏了。

那就珍惜好时光,让自己也成为最好的自己,愿,不负好时光。


《最好的我们》(17)

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

——卡莱尔

《最好的我们》主要讲了80后耿耿和余淮的高中生活。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没有电子游戏,没有高科技。只有游戏机,黑白电视的时代。也是活得最快乐的时代。

那个时代,没有现在的无聊,他们可以一边打着游戏,一边开心地聊天,一边吃着东西,玩到嗨!这是最好的他们,也是他们最好的年华。

耿耿……余淮……

他们一样的简单,神经粗条,别扭而可爱,而且特别真诚。或许他们的生活正预示着高中的我们,尽管顶着高考的压力,学习紧张,可依旧在看似雷同而又天天鲜活的日子里,小小的努力,去度过不管怎样还是会浪费掉的青春。又或许我们没他们那么快乐,只能一天到晚的死读书,或者对着电子游戏发愣。

在高中时期结束后,每个人都有了自己不同的命运,去往了不同的地方,可他们还是一个集体,一个班级,没有丝毫的变化。贝塔被父母逼到了美国,简单和周末在一起,只有耿耿和余淮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属地。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愉快的空气,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快乐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他们的笑与泪,离别与重逢,每一个字都述说着他们当时的快乐和痛苦。八月长安给了他们最好的年华,我们感受到了最好的他们。这一本书,是我毕生都忘不了的。所有的人物,一切的事情,都深烙在我的脑海里,真的很希望自己也有这么好的青春年华。

《最好的我们》,它给了我们一生中最棒的,生动而又真实的耿耿余淮,简单贝塔,徐延亮周末,张平张峰。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到很多,感受到很多,那就是最好的我们,最好的年华。

校园里回荡的笑声,是我们留下的;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是我们所留恋的。那个时候的我们,会是最好的我们,也会是我们最好的年华。一切的一切,终将会迎来,不论好与坏,都是我们所要经受的。

曾经,好友笑我“晚熟”。因为我在大四即将毕业时才看x,她说那是人家中学就看了的。我笑答:“我就喜欢这时候看,怎样!”

如今,看八月长安的《最好的我们》,同样是校园题材,如果好友看见了,或许也会笑话我一番:你都毕业两年了,还看人家中学生的读物!

然而,这次我必须反驳。从事教育工作两年的我,此时看《最好的我们》这部长篇小说,跟处于中学时代的同学们相比,有另一个解读的角度。

这部语言有趣,读来让人忍俊不禁的作品,并非寻常的校园题材之作,它有它的深度。


《最好的我们》(18)

书是朋友帮我买的,我不想占她便宜,把书钱微信转给了她,可是也是因为她不死心老问我买书么,我这才想起振华三部曲还差这本没看,今天终于读完了,真的挺好的,八月长安的书没有多好,可是看完就是有种淡淡的忧伤,看了耿耿的高中,余周周的高中,洛枳的高中,就想到了自己了的高中时代,可是她们都找到了自己想走的路,想相伴一生的人,而我依然在迷惘。耿耿这样一个从平凡的女生,到眼里有光的影楼女老板,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多了不起,但却是她想要过得生活,做着喜欢的事,这就是最好的耿耿。余淮,虽然家里的事情改变了他原本的轨迹,可是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把脱离轨道的路掰回来,高中的余淮意气风发,大学毕业后却过得不如耿耿,这样的落差,让他面对耿耿时抬不起头,还好,最后耿耿还是耿耿,余淮还是余淮,他们的故事一定会延续下去的,书中没有交代,不过我相信会的。


《最好的我们》(19)

电影《最好的我们》去年夏天正式开机,拍摄近尾声时原著作者八月长安也专程到现场探班。特辑中可以看到,八月长安来探班的一场戏,正是小说里非常重要的一场戏——余淮带耿耿在晚秋高地上种下属于他们自己的小树。而电影版也忠实还原了小说中这一经典的场景,在亲眼见到现场拍摄的情景之后,八月长安表示:“比我自己设想的晚秋高地的场景还要再美一点。”在探班过程中,八月长安屡次举起自己的相机,记录下耿耿余淮在一起的美好画面,最后和演员们合影的时候,她的脸上也扬起了甜甜的笑容。

《最好的我们》从问世至今已有九年的时间,耿耿和余淮的故事感动了很多的读者和观众。在现场看到陈飞宇和何蓝逗的演绎之后,八月长安也对两位演员做出了肯定:“真的是赏心悦目,这种青春感,自然而然的气质,就很好看。”现场她还送给了两位演员写有自己寄语和祝福的《最好的我们》原著小说,希望他们在青春的路上美好前行。

特辑中,八月长安还解读了自己心目中的“耿耿于怀”,她认为这其实是一种挺好的人生状态,因为“放下有的时候就没有意思了,人的心里应该有一个耿耿于怀的东西,梦想也好,得不到的人也好,或者说人生当中一段遗憾也好,有所求才是活着的状态”。

“最好的我们”是进行时和将来时

自2010年连载以来,《最好的我们》陪伴了太多读者走过自己的青春,耿耿余淮的故事也在80、90后的心中生根发芽。特辑也摘录了一些网友们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有人说:“《最好的我们》就是真实的青春,也许那时的人已不再,可那段时光的感觉,那时的美好,永远不会忘记。”也有人怀念:“耿耿、简单,每一个暗恋的小动作好像都能在青春里找到相对应的那一帧。思念最好的时光里最好的我们。”

那么作为原著作者,是如何理解“最好的我们”的'呢?八月长安说:“我觉得没有什么是真正的‘最好’,虽然这个故事叫‘最好的我们’,但我希望‘最好的我们’不是一个过去时,它是永远的正在进行时、将来时,你能够把握什么是你最好的时光。我希望它是一个持续的状态。”

正如八月长安所说,没有什么是真正的“最好”,所以耿耿和余淮的故事也一直在延续,从小说变成了网剧,到现在首次登上大银幕。电影版《最好的我们》讲述的依然是高中生耿耿和余淮在入学时因名字而结缘,互为同桌一起走过高中生活的故事。只不过这一次由陈飞宇和何蓝逗来演绎最好的少年和最好的少女。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两个人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和片中角色年纪相仿。也是因为他们的“正青春”,才有了余淮和耿耿这段故事的“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