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早读(实用6篇)
迷鸟归林
2024-05-02 01:30:04
其它
其它

描写早读(1)

老师不在的两周里,同学们几乎快要疯了。学习没人牵着走,动力都是直线下降。

最疯狂的是我们的早读。以前老师还没有出去的时候,同学们的早读是很认真的,可老师不在,早读吵得要命:我前面的王晓雅和宋子俊拿出一个专门玩游戏的小本,上面贴满了贴画,宋子俊说:“这个你该加二十五块钱。”;同桌在和后面的人玩“抢劫银行”,他边玩边大喊:“这局我赢了!”……我堵住了耳朵,真想大喊一声“别吵了!”可惜敢怒不敢言,我没法说出口。

“二十七,买木雕的少年,开始!”班长大喊一声,几个同学乖乖地读了起来。(当然,我也在其中。)但是很快,吵闹的声音几乎淹没了朗读的声音,我已经听不清读到那儿了,顿时,一种愤怒之情涌上了心头。我瞪着那些打闹的同学,希望他们能认真早读。可是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还是再吵闹,声音震耳欲聋。

美好的早读时间被他们浪费掉了,数学老师来了,教室里终于安静了下来,开始了上课。

我感觉,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朗读也是一样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让别人拿着鞭子抽你一下,你才会移动一步,不可以这样被催促的学习。


描写早读(2)

和其他班级不同,我们班的早读没有早读作业,但是何老师要求极严,7点40准时到,他比我们更早到,四年了,没有迟到过一次。据说,好几年,他都是全校第一个到达的呢。

那么早来干什么呢?朗读课文!所以我们班的朗读越来越好,就是早晨练的。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听收音机。现在的小孩一般都不太喜欢看报纸,只喜欢看电视,而且还是最幼稚的动画片,可又想知道近期发生的那些奇闻异事,那么只有靠听收音机了,很久很久以前呢?我对于我家的“老古董”收音机,一直报以平静的态度,无趣的时候就可以听上那么许久,可现在却大不一样了,六年级的我学习变得比较紧张,哪儿有那闲劲儿啊!幸好,62集团集资买了一台,每天早读和午餐班听。这是一台超级返古型收音机,同学只要一听到有什么趣闻就记录下来,那些小道消息还可以当作晚上餐桌上的热闹话题呢!何老师什么事都能和学习挂钩,听收音机,记新闻,这就是一种学习和能力训练。

可惜,好景不长,一次考试失利后,何老师将收音机展示收起来了,他说要等到成绩稳定时再过休闲的日子。看来,考试还是集团的指挥棒。何老师也承认。

这就是我们的早读,听过收音机,基本以读书为主,迟到者很少。不仅因为罚得重,更因为老师自己来得早。


描写早读(3)

某一天的清晨,邱小谦和吴一然一起来到学校准备进行早读。

他们俩一走进教室门一看一个人影也不见,连领早读的朱老师也不见踪影。于是他俩仍下书包开始到处乱跑,一眨眼把整齐干净的教室变成了世界第二次大战后的战场。只见有的桌子底朝天,有的桌子被“踢出了银河系”,有的椅子被踢出了门外。而做了坏事的邱小谦这时一个踉跄摔了一跤,嘴巴不偏不倚直接撞到了桌子的边角上。他马上捂住嘴巴,原本乐开怀的嘴巴也顿时闭上了,“哎呦……哎呦……”地大叫起来。一边疯跑的吴一然吓坏了,连忙跑过来把他扶到附近的椅子上,吴一然结结巴巴问:“你……你没事吧?”邱小谦两眼冒金星,口齿不清起来:“我的牙好像掉了。”没说完就呜呜的大哭起来。

此时门开了,是朱老师来了。他看见乱七八糟的教室,原本灿烂的脸一下子乌云密布拉下来,但看见邱小谦受伤了,又气又好笑。

在去医院的路上,朱老师关心地问:“现在好一点了吗?”“还行。”邱小谦摇摇头一脸苦笑的样子,“不过牙有些痛。”吴一然安慰他说:“不要担心,很快就会好起来的。”邱小谦感动得小眼眯成了一条线。不一会儿,他们到了医院,医生给他做了假牙并让邱小谦留院观察。朱老师满脸慈爱地对他们说:“以后别这样了!”吴一然和邱小谦羞愧地低下了头。

后来的某一天他们又来早了,跟平时不一样,当他们刚放下书包就开始认认真真地早读了。朱老师在窗外看着这一切,满脸微笑,不住地点着头。


描写早读(4)

早读课,对我们班的同学可是十分“宝贵”的,为什么说它宝贵?早上记忆力好?不对,早上学习气氛高?如果是那样,我们班就是年级第一了!那是因为什么?容我慢慢道来。

记得我们分班的时候,我因为妈妈的原因被分到了所谓的“明星班”,为什么给我们这个班起这么一个绰号,听说来的都是”关系户“,每个人又多才多艺,起这么一个绰号也就不足为奇了,下面转入正题,说说我们班的“童靴”为什么那么珍惜早读时间。

说实话,我们班虽然是“明星班”,家长大多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可学习不好的可多了去了,学习不好,不会做作业,怎么办?抄呗,又省时间,又不用死脑细胞,只用动动手,多好啊!虽然这不好,可通过这件事,我发现了我们班同学的一个“优点”,是什么呢?就是他们可“团结”了告诉你一件事,你就明白了。

那天,不知是谁给老师透露了一点“小秘密”,第二天,老师就”大开杀戒“,连班长又被打了,这件事过去后,“童靴们”又开始活动了,这次有几个被抓住了,老师带到办公室“优待”,可是这几个人,死也不说(有点夸张,莫当真,莫当真),到最后,学期末,老师也没再抓住一个,是他们不抄了?想得美,人家可有办法呢,透露透露?可不行,这属于“军事机密”!

我抄过作业吗?我也抄过作业的,不过,是另一种抄法,知道“笨人抄法”和“聪明抄法”吗?我属于后者,不过,你可不能告诉我们老班啊!不然我们都会死光光,“啊!痛死了”这不,又牺牲一个,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不好,老师来了,快收作业!”


描写早读(5)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早读没听见读书声,他们在干什么?

老师踏着轻快地步子,手里拿着书,满脸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像往常一样用书轻轻地敲了一下桌子,和颜悦色地说:“同学们,拿出语文书,开始读课文了。”同学们一点也没听进去,老师的话变成了耳边风。小机灵在和小双猜谜语。那个登山运动员,爬上桌子和同学们玩小猫钓鱼。那个手工王正在剪兔子呢。小邓正在和小赵讲笑话。老师生气了。她火冒三丈,眼睛红了,头发竖了起来,头上就像有个火苗似的。老师生气地说:“等你们安静下来,我再来上课。”说完就气匆匆地走出了教室。

过了一会儿,老师回来了。同学们还是吵吵闹闹的。老师走进了教室,用眼睛看了看我们,重重地拍了几下桌子,脸气得像烤熟了的香肠一样,说:“你们都给我站起来,手给我背着。”我们乖乖地站了起来,心想:“这回可完了,这回老虎可要吃人了,这次可不会空手而归了。”老师和我们一起沉默着,沉默了足足20分钟。老师终于开“金口”了。她真情地说:“你们浪费了多少时间啊!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啊!老师的话给了我多大的启示呀!


描写早读(6)

中秋节,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个团圆的节日,但在这天我家常常不能团圆,就像今天,只有我和妈妈。

直到在写博时我才想到中秋节,急忙到窗户旁,我想看看月亮。这似乎成了每年中秋节的一项任务,就像明知道春节联欢晚会不好看,可我却偏偏要看,最后只好无奈的叹息一声:“真没意思!”

今年的月亮骄傲的很,迟迟不肯漏脸。难道今年真的看不到月亮了?我望望窗外,一切那样静谧,只有几家亮着灯。哦,人们都睡了。我看看躺在床上熟睡的妈妈,心中默默的感叹到,还好有你在。我想到了几年前的一个中秋,那时我还在上小学,妈妈的工作很忙,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中秋节了,我怎么也想不通妈妈还要去。我哭着说:“你在去就不要回来了!”妈妈失望的`走了。我整整难过了一天,直到爸爸给我写了一封信,那封信早已不知去向,但我记得写的很感人,爸爸讲了妈妈的不易,让我理解她。那次我哭的更厉害,这件事就像一个烙印在我心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愈来愈大。

望着迟迟不出的月亮,我想到了小学时。其实我很怕过中秋的,因为这个时候老师总是让写有关中秋的日记,哎,每年的中秋不都一样吗?不是又要写“常峨奔月”,“吴刚砍树”,实在不行就写合家团圆共度中秋吧。我每到这时就会咬着笔杆子,脱着下巴,想啊想,月亮出来很久了,可我还是什么都没写出来。我记得二年级时,爸爸看我什么都写不出来,只好让我睡了,第二天很早爬起来,由爸爸口述,我写,终于交了作业。我还记得老师还把那篇日记当范文读给了全班同学。那时我还和妹妹一个班,当然我们的日记都是爸爸口述的(我都写不出来,妹妹自然也写不出来啊!),我很奇怪老师怎么没发现我们的日记雷同呢?后来那篇日记被我保存的很好,每年中秋节我都会把那篇“万能日记”搬出来救救急,直到老师终于发现我们大了,终于不用写有关中秋一类的作文了,我才把它赠予了上小学的妹妹,对了她还有个弟弟,我想是用的上的。

中秋节是个相思的节日,从小到大,我们学过有关中秋的诗句都是酸酸的,就比如“每逢佳节必思亲”,这是很经典的。我也会长大,会离开父母,那时的中秋又会怎样呢?

中秋节的故事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