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集锦16篇)
简单是幸福
2024-04-01 00:51:21
初一
诗歌

《学者》(1)

对我来说英语是十分难学的一门科目,我和英语就像两个陌生人一样,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

英语最难的莫过于“音标”。“音标”顾名思义,就是更我们的拼音一样可以拼着读的东西。但是我却完全看不懂怎么拼读。首先连读都很困难的人,你让他写背出、默出、运用在考试中,这不等于白天说梦话——空谈吗?或许你会说,老师说过英语只要多写、多看、就自然而然的熟了。但我觉得一个人只读只背但不喜欢真正的英语再读再背也是没有用的!

好了,我这个人也不太会写作文日记什么的,写到这就结束吧!


《学者》(2)

一天早晨,画眉姐姐飞来井边喝水。小井娃见了,信心满满地说:“画眉姐姐,你知道的,大家都说我是井底之蛙,孤陋寡闻,这样太不公平了。我下决心了!我要在一年内奋发图强,成为一名学富五车的学者!”“一年后我等你好消息!”画眉姐姐满怀期待地说完就飞走了。

小井蛙美滋滋地看着计划准备实施。小井蛙开始看书了,可是他很快就发现看书其实还挺吃力的。于是,小井蛙想:要不,先睡一会,等精力充沛了,看就用不着这么吃力了!一年时间还早呢!明天再看书也不迟!于是小井蛙呼呼大睡起来。

第二天,小井蛙吃完早餐准备看书,他又想:今天小蝌蚪还约了我去做游戏呢!玩?还是不玩呢?算了!一年时间还早呢!明天看书也不迟!于是,小井蛙放下书,高高兴兴地跑去约会了。

到了晚上,小井蛙坐在庭院里。只见月亮圆溜溜的,像一个大玉盘,旁边的星星一眨一眨的,像一双双小眼睛,似乎在叫“快来和我玩”呢!小井蛙想:这么美的月色,我不看不就浪费了嘛!今天欣赏月色,明天看书也不迟!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年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

清早,朗朗的书声把小井蛙吵醒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干嘛呀!大清早的,还让不让人睡觉呀?"小井蛙喊道。

“是我,画眉姐姐。我是来祝贺你成为学富五车的学者的。”

“……”

小井蛙羞愧地低下了头……


《学者》(3)

寒假的时候,我无聊死了,顺手从书柜里取出一本书看。刚翻开书,四个醒目的大字映入眼球—“傻子”学者。顿时,不理解的问题冒了出来:“傻子”学者是谁?为什么叫他 “傻子”学者?……我怀着好奇心,读了下去。

这篇文章讲:在宋朝时期,有个叫陈正之的大学者。他小时候反应迟钝,常被人嘲笑和欺负。后来,他的父亲把他送进书堂读书,老师和同学们发现他智力有点儿不正常,便把他当傻子戏弄。陈正之知道自己很笨,他便想到了古人“以勤补拙”的方法。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五六遍;别的同学下了课急忙跑去玩,而他继续埋头苦读,天天如此,从不间断的他,渐渐养成了锲而不舍的好习惯。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终于成为了当时一名著名的博学之士。

读完文章,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傻子”学者,这是多么亲切的称呼啊!在我的眼里,陈正之就是一个十足的“大傻子”。读书,读久了会让人觉得烦躁,想去无拘无束地玩耍,而在陈正之的眼里,读书就是一件快乐的事。仅管别人只读几遍,而他要读上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他不惜比别人多几倍的精力和时间来反复读同一篇文章。而且,十几年来不曾间断,这是要多大的毅力啊!陈正之的故事告诉我,即使天资再差的人,只要勤奋,就一定会成功。华罗庚教授曾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是啊,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陈正之老先生一样用自己的“勤”来补补自己的“拙”呢?

回想起自己,哪一篇文章是把它一个词一个词地读懂,一句一句地理解呢?答案:没有。哪一次的文章自己不是匆匆看过,而没有真正理解它,读懂它!简直就是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其味。现在,在我眼里,对于一篇文章反复回味并读透,这就是聪明,而有些自认为天资聪慧,对于一篇文章匆匆看过,草草了事,这就是愚昧!

回想自己以前,哪些我曾经多次读过、演算过?哪些的记忆又是特别深刻?是不是不懂的地方,只看一遍便草草了事……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勤学好问,才能学好,学懂知识;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这也应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和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学习和工作上罢了。”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事实一再证明,成功离不开勤奋,勤奋是成功之舟。


《学者》(4)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见者易,学者难,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有一次,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去我奶奶家溜冰,我刚穿好溜冰鞋,突然,在我眼前又一阵风一跃而过,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岁数比我大的、又肥又胖的一个小男 孩,别看他这么肥,溜起冰来可不赖,看,他一下溜到这,一下又溜到那,看着他那熟练的动作,奶奶拍了拍手,说:“小伙子,溜得不错嘛!”我听了后非常气 愤,说道:“有什么了不起的嘛!我也行!”他听了我的话,骄傲地说:“哈哈!一个没学过溜冰的人也配这么说。哈哈哈!他的笑声正刺耳的在我耳边回荡 着。我说:“好,那我们比一比吧!”“好”!他大声的叫道。
比赛开始了,我们都闪电般的向终点跑去。好像灰太狼捉羊的情景。
我努力向终点跑去,可是溜冰鞋却不听我的话,三番五次的让我摔跤。我突然想起了老师的一句话:“见者易,学者难。”一想到这。哎哟,我又摔去了,我输了。不过没关系,反正我交到了一个朋友嘛!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两个道理:“1、失败乃成功之母,2、见者易学者难!


《学者》(5)

上有红日云间显,

下有老叟埋书间。

少壮悠哉即兴乐,

恐唯烛微方感竭。

那时力恐不从心,

这时为何乐悠哉?

风中之烛尤可学,

风华正茂何可歇?


《学者》(6)

说起易中天来,他可真不容易,年近花甲,可称“夕阳无限好”但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如日中天”一辈子默默无闻,马上就要退休的他却创造了奇迹——突然间大红大紫起来,红得让人不敢相信。请看相关报道:他在北京签售《汉代风云人物》时,不仅书店出动大批保安来维持秩序,警方也出动了15辆警车,几千人的长队把书店围得水泄不通,他一口气签名签了几个小时还是没有签完;在上海签名售书时,和他一起参加活动的众多名人、明星完全被他压住了风头,他一枝独秀,成了名人中的名人。易中天何以这般火,火得遭人嫉妒?

其实,易中天的出名有其必然原因。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传媒走入了千家万户。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崇拜过新闻节目主持人罗京,后来崇拜综艺节目主持人杨澜,再往后便是崇拜访谈节目主持人朱军,紧接着便是崇拜一批军事专家、国际专家,到现在“百家讲坛”的学者又走入了我们的视野。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大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在日益提高,大家要求电视节目能够提供更深邃、广博的精神文化大餐,而“百家讲坛”就是一个品位较高的栏目,易中天借助“百家讲坛”栏目使得自己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易中天推出的系列节目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化性,他的走红其实折射出了大众对专业知识和高品位文化的需求。

当然,一个教历史的老师,在临近退休时能一飞冲天,成为大红大紫的学者明星,这其中也有着本人素质的原因。正如易中天自己所总结的那样:一是要有哲学修养,二是要有人生阅历,三是要有体验能力,四是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这样,所讲的历史人物才能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简单地说,就是要用现代观念、立场、方法传播传统文化。易中天正实现了学术的大众化、语言的时尚化和历史的故事化。

学术的大众化是老百姓所期待的。学术是高雅的,但它往往离普通民众太远。易中天的贡献就在于拉近了学术与平民的距离,改变了学术居高临下的地位和一本正经的面孔。《汉代风云人物》也好,《品三国》也好,做的都是这样一件事——把高深的学术变成了老百姓能听懂且喜闻乐见的东西;把历史人物还原为普通人,变成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也会犯错误的人。

语言的时尚化是媒介。历史人物是死的,但描述他们的语言却可以是活的。用现代社会流行的通俗语言来形容数千年前的古人,是易中天的又一成功尝试,这要得益于他几十年教学工作的历练。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一来使得他了解年轻人的语言追求,二来也提高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周瑜帅不帅,孔明会K歌,关羽是爱神。”“刘备对诸葛亮好,好到让关羽和张飞觉得,就像老鼠爱大米。”“鲁肃找刘备要荆州,刘备装哭,鲁肃说:‘你不要哭嘛,不要哭,我这儿有餐巾纸。’”这样“嬉皮”搞笑的现代语言,在易中天的讲座中举不胜举,这就彻底将学术的呆板面孔转为可知可感、可亲可近的面容了。

历史的故事化是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途径。这几年,戏说、胡说、瞎说历史的书籍、影视作品不少,但都被读者和观众淘汰了,因为这些东西太假,大家看后一笑了之,最多夸你想像力丰富。易中天却在“正说”历史中寻找通俗化的路子。他经常引经据典,却又讲得通俗易懂,趣味盎然,引人入胜,被称为“俗能俗得有品,精能精得出油”易中天,从书斋走向电视,确实是由传统文化传播领域向大众通俗文化领域的一次成功转型。

有人笑称易中天是个门门沾边、门门不精的“百搭”学者。我却认为“百搭”是一种能力,“百搭”是一种才能,一般人还没有这种能力呢!“易中天热”绝不是偶然的现象,他的学问涉及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城市文化学等近10个学术领域,他能够获得很高的社会知名度,受到大众的追捧是很自然的现象。社会现象庞杂,没有多学科知识做基础,是不能轻易对之发表见解的。不懂装懂,或者浅薄平庸,岂不贻笑大方?更重要的是,“百搭”学者往往不甘于苦守书斋,而是关注时事,目光敏锐,善于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尤其是他们对许多公共话题敢于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具有较强的思想敏锐性。尽管他们的思考和见解不一定系统,有时还显得有些零碎,但却体现出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知识的综合优势。

大家需要明确的是,纯而又纯是一种学问,边缘交叉也是一种学问;独守书斋是一种治学方式,启迪民智也是一种治学态度;宁静致远是一种方略,走向大众也是一种选择。“易中天热”的出现,至少让我们知道,原来学问还可以这样做,大学教授也可以这样当,学者也是可以当明星过把瘾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条条大路通罗马,何苦一棵树上吊死?


《学者》(7)

对我来说英语是十分难学的一门科目,我和英语就像两个陌生人一样,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 英语最难的莫过于“音标”。“音标”顾名思义,就是更我们的拼音一样可以拼着读的东西。但是我却完全看不懂怎么拼读。首先连读都很困难的人,你让他写背出、默出、运用在考试中,这不等于白天说梦话——空谈吗?或许你会说,老师说过英语只要多写、多看、就自然而然的熟了。但我觉得一个人只读只背但不喜欢真正的英语再读再背也是没有用的! 好了,我这个人也不太会写作文日记什么的,写到这就结束吧!


《学者》(8)

今年暑假回老家了。

踏着乡土,缓步行走,一旁的树下坐着一个摇着大葵扇的老人,是学者,只是再一看,倒像是一名老学者了。我兴奋地喊了声:“学者叔叔。”却见那人抬起头,问了身旁玩耍的小孩:“虎子,看看是谁来了。”“学者叔叔,是个大姐姐。”小孩兴奋了,我心想:学者怎会认不出我来呢?快步来到她面前,她揉了揉眼,不一会儿才说到:“孩子,你回来了。”我说道:“你的眼睛怎么了?”老学者摆摆手说道:“老了,不中用了。”不等我回答,就站了起来,拉着我,说道:“走,去我那,我那的书可是又多了哦。”说完还咧开嘴笑了笑。

这次轮到我有点激动,都那么多年了,学者竟还记得我那时总爱去她那淘书。来到她家,是的,她的书多得翻了几倍,后来还听说捐了一些出去,说是她没什么本事,只好捐书。

我看着满满的书,转头望向学者,不知何时,她已拿起一本书,吃力地看了起来,我轻声开口道:“学者,我读给你听,可好?”老人点了点头,郎朗的读书声伴着午后的阳光,温馨、惬意。读的过程中,看着满是批注的书,心中的敬意油然升起,有些字迹,似乎还未干,也许是这位老学者前几日的心得吧。

读完了,学者悠悠地开口道:“回想以前,总是匆匆看书,现在人老了,眼睛虽不好使,慢慢啃着这书,倒是啃出一番风味来了。'

人生,不也是这样吗?


《学者》(9)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既是“做人的真谛”,那么这世间便存在着一种“真”,恒久闪耀在人性的深处,那便是“学者担当”。

余秋雨早年曾在山中隐居,在半山藏书楼中开始了对中华文化的研究,这期间山外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逼迫他不得不步入尘世。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项研究会被他搁置八年之久。当他再一次回到青山之上,再一次为历史文化而提笔时,我不禁热泪盈眶了。

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抛弃浮名,只为赴一个对华夏宗族的约?又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他最初的念想度过这纷纷乱乱的八年?他在前途光明之时毅然回身,只为寻找那长河落日、大漠荒荒,然后又独身一人探寻历史的真相,为千万万炎黄子孙记载下时间的轨迹。窃以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他的学者担当,那是对文化无比的虔诚之心啊!

学者担当,是敢为天下先的尝试。十六世纪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冲破地球中心论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但也因此遭受到教会势力的反对与迫害,即便如此他也用学者的尊严、学者的清醒引领世人走向真理。

学者担当,是对职责的尽心尽意。清代学者王懿荣,在八国联军侵华之时,以“京师团练大臣”的身份自杀殉国,以此来弥补自己的失职(尽管责任完全不在他),也许连上天也为他叹息吧,吞金、饮鸩竟都没能夺去他的生命,最终这位金石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志士选择投井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王懿荣经历了三次撕肝裂胆的痛苦,却仍吟着“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坦荡荡投井殉国。真正义无反顾。这需要多少恪尽职守的觉悟,才能换来这样的勇气。

学者担当,是面对困难的不屈不挠。因为是学者,所以比谁都历经坎坷。左思写《三都赋》,受尽了同乡人的耻笑、家人的质疑和不理解、才子陆机的讥讽;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行遍万水千山,花费三十多年时间旅行考察,甚至随身带着一把铲子好用它来埋葬自己的尸骨;曹雪芹写《红楼梦》,将他一生的荣辱化成佳作,期间辛酸苦涩几人知晓。

学者担当,是一种对文化虔诚、敢为天下先、对职责尽心尽意、不屈不挠的精神。说它是“学者担当”只因这些品质早已成为无数学者的共同特点,甚至是共同追求。也正是在这些学者身上,他们才璀璨而耀眼。

但它不应只是学者担当。

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将它传承下去,将“学者担当”变为“人民担当”,亦是为了更好地守护赋有“学者担当”精神的做人真谛。


《学者》(10)

自从读了《学者与小孩》这篇短文之后,我根本不明白給我的启示是什么,可是经过我嚼字咬句的一番细读之后,感触便油然而生。
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个小孩向一位饱读诗书的学者用手取火给母亲取暖的事情,使学者诧异万分。

从而让我看得出这位学者非常爱看书,对书中的知识有很多掌握,是个博览群书之人。同时也看出了小孩是个孝顺的孩子,他不仅孝顺还是个善于发现的孩子,虽然他没有像学者一样知识渊博,但他却有善于发现的人。就因为如此,学者才自愧不如。然而难道使学者自愧不如的仅仅是因为小孩子善于发现吗?不,不是这样的。是因为学者他察觉到自己的思维太狭窄了,他所知道的仅仅只是书本上的内容,却没有去发现生活中的事物。因此他才觉的愧疚。
《学者与小孩》这篇短文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我们要细心观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善于发现真理,要见微知著;我们的思维要打开,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只停留在书本上,要开阔视野,要增长见识!”


《学者》(11)

今天我读了一篇短文,题目是《小孩和学者》。有一位学者在书房里看书,壁炉生着火。一个小孩来向学者借火,以求给母亲取暖。学者借给了他,并问他:“你用什么取火?”小孩对学者说:“用手就行。”他把一些煤灰放在手掌上,再放上几块通红的煤。就不慌不忙地走了。学者目瞪口呆的站着。自言自语道:“又一件事我不知道。”

小孩用聪明办法借走了火。学者虽然知识渊博,但他却不知道可以这样借走火。由此我想,学习,不但要从书本中学,还要从生活中学习。

记得有一次,妈妈的身上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包,奇痒难忍,我要去药店买风油精,妈妈说:“不用。”只见妈妈从自自己哦那个的.芦荟花上揪了一小块,抹在被蚊子咬的地方,我问妈妈;“妈,你抹芦荟干什么呀!”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芦荟有一大特点,就是消炎止痒,我抹上它,就是想让身上的包下去。”我看了看妈妈身上被叮的地方,马上反驳道:“那你身上的包也没下去呀?”妈妈说:“明天就会下去。”第二天,我到处找妈妈身上的包,呀!果然下去了。

从这件事中,我知道了,学习,既要向书本中学习,又要从生活中学习,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河北秦皇岛刘台小学六年级:陈雯雯


《学者》(12)

学者必读的书 在众多的历史书中,我最喜爱的是宋代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这本书是我爷爷直接传给我的。它书页很皱,这是我爷爷经常翻看造成的。书里面的字,我已经看不清了,但书皮却很硬,让我经常认为它是铁皮做的。翻开书的扉页,上面写着:学历史,必读此书也。赠睿睿下面落款是邵庆尧。送书时间是XX年8月28日,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我10岁生日那天送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主要记载了上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XX年),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间1362年的'历史。里面讲了许多闻名中外的历史故事,如:举案齐眉、官渡之战、闻鸡起舞等。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家之绝笔”。我很喜欢清代王鸣盛用于赞美此书的名言:“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也。”我想也是,既然这本书是世界上必不可少的,也是学者必须要读的,如果我们不读它,就不知道这段历史,机智勇敢的蔺相如、英勇无畏的荆轲等英雄人物的事迹就不能知晓,古人的爱国情怀和献身精神也就学不到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从这本书中,我还知道了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联: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用它作为座右铭,时刻激励我发愤学习。《资治通鉴》真是一本好书,我要好好珍藏它,到时传给我的下一代。 江宁实验小学 六<11>班 张少睿 简评:好的书之的反复阅读,细细品味。


《学者》(13)

在一口井里,有只小青蛙,他朋友都叫它小井蛙。一天,小井蛙想成为一个有学问的小井蛙。于是,它就兴奋地跳出了那口井,然后到黄莺图书店买书去了。       刚进图书店,黄莺就看到了小井蛙,便笑着对它问:“小井蛙,你为什么要买书呢?”“因为我想成为一个有学问的小井蛙。”小井蛙一边选书一边说。“好吧,一年以后,我会来看你。”然后小井蛙就高高兴兴地回到了那口井。· 可是小井蛙才看一天的书就觉得看书很累,于是小井蛙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看书了。· 光阴似箭,一年很快就过去了,黄莺也来到了那口井里,可它发现,小井蛙还在睡觉呢。黄莺很生气,于是它就叫醒了小井蛙。小井蛙醒了后,黄莺就问小井蛙:“766+999等于多少?”“等于1993。”小井蛙自信满满说。“错了,你肯定没看书,”黄莺说。“读书不能半途而废。”· 小井蛙听了黄莺的'话,专心致志起来,每天都会看书,看完了就再看,这样小井蛙就很聪明了。· 一年又过去了,黄莺也又来到了那口井里。这次黄莺看到了小井蛙正在努力学习,然后黄莺就开始提问了:“700000-630000” “等于70000”小井蛙回答。“那三十八乘二等于多少?”“七十六。”“哇,真棒,我相信你一定能成有学问的小井蛙。”· 小井蛙听了黄莺的话,高兴的跳了起来。


《学者》(14)

今年暑假回老家了。

踏着乡土,缓步行走,一旁的树下坐着一个摇着大葵扇的老人,是学者,只是再一看,倒像是一名老学者了。我兴奋地喊了声:“学者叔叔。”却见那人抬起头,问了身旁玩耍的小孩:“虎子,看看是谁来了。”“学者叔叔,是个大姐姐。”小孩兴奋了,我心想:学者怎会认不出我来呢?快步来到她面前,她揉了揉眼,不一会儿才说到:“孩子,你回来了。”我说道:“你的眼睛怎么了?”老学者摆摆手说道:“老了,不中用了。”不等我回答,就站了起来,拉着我,说道:“走,去我那,我那的书可是又多了哦。”说完还咧开嘴笑了笑。

这次轮到我有点激动,都那么多年了,学者竟还记得我那时总爱去她那淘书。来到她家,是的,她的`书多得翻了几倍,后来还听说捐了一些出去,说是她没什么本事,只好捐书。

我看着满满的书,转头望向学者,不知何时,她已拿起一本书,吃力地看了起来,我轻声开口道:“学者,我读给你听,可好?”老人点了点头,郎朗的读书声伴着午后的阳光,温馨、惬意。读的过程中,看着满是批注的书,心中的敬意油然升起,有些字迹,似乎还未干,也许是这位老学者前几日的心得吧。

读完了,学者悠悠地开口道:“回想以前,总是匆匆看书,现在人老了,眼睛虽不好使,慢慢啃着这书,倒是啃出一番风味来了。'

人生,不也是这样吗?


《学者》(15)

活动时间和午休前,你总会在教室看到她,不必惊讶,这是她在学习呢!瞧,她是那般全神贯注,去复习所学课程。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她仿佛要吃尽、消化尽我们所学的所有知识重点,思维回到从前,清晰记忆所有难点。她要给自己以前的成绩开一剂救济的学习药方。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作业本,写满了整齐的楷书,如群蚁排衙。几个星期的辛苦,凝结而成了众人之上的好成绩。

熄灯后,她的床位就会有手电光出现,她也在惜寸阴、分阴,她贪的是精神食粮。“深宵光亮”是她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的前途,“漂白了的四壁”。

当然,她也会科学利用时间,上课时不会因晚睡而与周公约会,在课堂上,她从来都是精神饱满,努力学习,不会做任何一个小动作。

她就是这样一位一丝不苟的同学;她就是这样一位刻苦努力的求知者;她就是这样一位求知似渴的好学者。

她,是求知的标兵。她,是学习的榜样。


《学者》(16)

其实,易中天的出名有其必然原因。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传媒走入了千家万户。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崇拜过新闻节目主持人罗京,后来崇拜综艺节目主持人杨澜,再往后便是崇拜访谈节目主持人朱军,紧接着便是崇拜一批军事专家、国际专家,到现在“百家讲坛”的学者又走入了我们的视野。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大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在日益提高,大家要求电视节目能够提供更深邃、广博的精神文化大餐,而“百家讲坛”就是一个品位较高的栏目,易中天借助“百家讲坛”栏目使得自己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易中天推出的系列节目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化性,他的走红其实折射出了大众对专业知识和高品位文化的需求。

当然,一个教历史的老师,在临近退休时能一飞冲天,成为大红大紫的学者明星,这其中也有着本人素质的原因。正如易中天自己所总结的那样:一是要有哲学修养,二是要有人生阅历,三是要有体验能力,四是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这样,所讲的历史人物才能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简单地说,就是要用现代观念、立场、方法传播传统文化。易中天正实现了学术的大众化、语言的时尚化和历史的故事化。

学术的大众化是老百姓所期待的。学术是高雅的,但它往往离普通民众太远。易中天的贡献就在于拉近了学术与平民的距离,改变了学术居高临下的地位和一本正经的面孔。《汉代风云人物》也好,《品三国》也好,做的都是这样一件事——把高深的学术变成了老百姓能听懂且喜闻乐见的东西;把历史人物还原为普通人,变成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也会犯错误的人。

语言的时尚化是媒介。历史人物是死的,但描述他们的语言却可以是活的。用现代社会流行的通俗语言来形容数千年前的古人,是易中天的又一成功尝试,这要得益于他几十年教学工作的历练。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一来使得他了解年轻人的语言追求,二来也提高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周瑜帅不帅,孔明会k歌,关羽是爱神。”“刘备对诸葛亮好,好到让关羽和张飞觉得,就像老鼠爱大米。”“鲁肃找刘备要荆州,刘备装哭,鲁肃说:‘你不要哭嘛,不要哭,我这儿有餐巾纸。’”这样“嬉皮”搞笑的现代语言,在易中天的讲座中举不胜举,这就彻底将学术的呆板面孔转为可知可感、可亲可近的面容了。

历史的故事化是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途径。这几年,戏说、胡说、瞎说历史的书籍、影视作品不少,但都被读者和观众淘汰了,因为这些东西太假,大家看后一笑了之,最多夸你想像力丰富。易中天却在“正说”历史中寻找通俗化的路子。他经常引经据典,却又讲得通俗易懂,趣味盎然,引人入胜,被称为“俗能俗得有品,精能精得出油”。易中天,从书斋走向电视,确实是由传统文化传播领域向大众通俗文化领域的一次成功转型。

有人笑称易中天是个门门沾边、门门不精的“百搭”学者。我却认为“百搭”是一种能力,“百搭”是一种才能,一般人还没有这种能力呢!“易中天热”绝不是偶然的现象,他的学问涉及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城市文化学等近10个学术领域,他能够获得很高的社会知名度,受到大众的追捧是很自然的现象。社会现象庞杂,没有多学科知识做基础,是不能轻易对之发表见解的。不懂装懂,或者浅薄平庸,岂不贻笑大方?更重要的是,“百搭”学者往往不甘于苦守书斋,而是关注时事,目光敏锐,善于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尤其是他们对许多公共话题敢于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具有较强的思想敏锐性。尽管他们的思考和见解不一定系统,有时还显得有些零碎,但却体现出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知识的综合优势。

大家需要明确的是,纯而又纯是一种学问,边缘交叉也是一种学问;独守书斋是一种治学方式,启迪民智也是一种治学态度;宁静致远是一种方略,走向大众也是一种选择。“易中天热”的出现,至少让我们知道,原来学问还可以这样做,大学教授也可以这样当,学者也是可以当明星过把瘾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条条大路通罗马,何苦一棵树上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