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初一(优质20篇)
从头开始
2024-03-07 02:06:57
初一
其它

年味初一(1)

年三十了,一放鞭炮,家家户户开始吃年夜饭。我们家里十分热闹,不仅我一家,还有姑姑一家在我们家过年呢!桌上的菜十分丰盛、鸡、鸭、鱼、蒸的、煮的、红烧的、炒的,各种蔬菜一盘盘摆放的整整齐齐的,筷子、碗规规矩矩地排列着,杯子有大有小,有的倒酒、有的倒果汁。米饭用锅盈着在一旁,馒头出锅了,还有米糍粑和发糕等点心。

吃完年夜饭,孩子们放花炮去了,大人们有的打麻将;有的看春晚;有的在嗑瓜子聊天;更有饮酒娱乐的妈妈给我们姐弟发了红包,奶奶也发了。大街小巷里声声炮响,街上满地红红的,家家户户赶着贴春联,门上也有贴福字或是门神。窗上贴窗花或是红纸,小孩子穿上新衣,等12点一过就去拜年要红包。远处,烟花在夜空中旋开了,灯火斓姗。灯笼高挂,每一盏灯都得开。桌上要摆上瓜果还有糖,客人来了,大人叫小孩泡茶,递上瓜果。常见的瓜果有花生、瓜子、杏仁或是干生姜和红薯条,糖都是奶糖和巧克力。有时,会有贡糕或者年糕、糍粑吃。

十二点一过,家里就有拜年的人来了,钟声一响,小镇里每家每户一起放爆竹和烟花。声音响澈云霄,就是辞旧迎新的意思。我的故乡是不吃饺子的,我们更多的是吃年糕。

到了初一,我们故乡的人们都会去庙里烧香拜佛。今年,人照例有许多,但浓浓的年味,却会一直延续……


年味初一(2)

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类,所以除夕那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来躲避“年”对人们的伤害。

后来……人们会用爆竹去恐吓年兽,所以爆竹也就成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步入过年,街上到处都是红色的爆竹纸,"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在耳边回荡。街上的人烟越来越“罕见”,俗话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时各家各户都已挂起了红彤彤的对联。冬日的暖阳照耀着孩子们的脸庞,一桌桌的年夜饭都在火热预定中……人们忙里忙外,把准备已久的年货拿出接待来拜年的客人,小孩迫不及待想要拿到红包,想要买新衣新鞋。这时的我已经度过了13个新年,对拿红包已经没有感到什么新鲜感。随着一个个春节的到来,我在慢慢长大,小时候的调皮也在渐渐隐退,似乎变成了叛逆。习以为常的鞭炮对我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过年似乎是不方便的。人们都忙着回家过年,都将事业抛之脑后,街上的商铺也就大多关门过年,出门难打车,难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到压岁钱都没地方花,这些都是不足为奇的。

20xx的最后一天23:59分已经过去,接下来就是新的20xx,转眼间,20xx的往事已化成历史记录在我们脑海里。这时外面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孩子们欢呼雀跃,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过去一年的烦恼似乎都已消散并化作新一年的动力!


年味初一(3)

时间老人悄悄地把我们带到了二零一三年,新年的脚步也向我们走来。我发现新马路变了一个新模样。今天妈妈送我去学乐高,刚好路过新马路,我定睛一看,新马路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这里简直是名副其实的“年货一条街”啊!

我拉着妈妈的手,走进“年货一条街”,这里简直是年货的“天堂”。这里有各式各样的年货,有的卖灯笼,有得卖公鸡,还有的卖对联、年画……这里的灯笼种类繁多,大的像一个大太阳,在冬天发出一缕缕光芒,给我们带来温暖;小的像红彤彤的大苹果,散发出阵阵香气,让人真想咬一口。“看,妈妈,那个六个角的宫灯多奇特呀!妈妈,妈妈,你快看,那里还有鲤鱼形的灯笼呢!”望着这红红火火的灯笼,我仿佛已经来到了春节,这大概就是年的味道吧!

家里有没有年味呢?我回到家里仔细搜寻,突然,我将目光停留在了两盆盆栽上。这两盆盆栽枝繁叶茂,碧绿的叶子上还点缀着用红色丝带结成的蝴蝶结。它的花盆更有特色了,上面刻满了许多金色的“福”字,显得特别喜气。我忍不住凑上前去闻了闻,嗯,还真有一股年的味道呢!

晚上,我和妈妈来到超市,这里的年味更浓了。超市里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把路堵得水泄不通。我和妈妈推着手推车像一条泥鳅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成功突围。望着身后黑压压的人群,我不禁感叹:“真是快快乐乐过大年啊!”

看来年味是越来越浓了,蛇年的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年味初一(4)

年味,便是家家户户过年的味道。

年味,第一当然是不能少了吃的了,记得我们家乡最具年味的食物便是猪血丸子了,一个个黑黑的像石头一样的'食物,别看他样子不咋地,可它的味道确是辛勤的人民用汗水和等待做出来的,就是有点咸。它是家乡劳动人民的劳动结晶在家乡是最富有年味的食物。

过年还有一种生物是必须吃的,那就是鱼了,因为它象征着年年有余,预示着来年的财运。

吃的只是年味的一部分,年味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家人的陪伴,只要有了家人年无论怎么过都会是幸福的,即使去年的坏事再多只要到了家,便会忘记这些困苦因为家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即使在再寒冷的冬季,人们的心也是暖暖的。家人的陪伴就是最大的年味。

年味还可以表现在放鞭炮这一方面,鞭炮炸的声音越大,烟花的颜色越耀眼,来年的生活便会更加红红火火。

记得前几天和全家人过年放鞭炮的场景,真是开心啊,那天早晨我和爸爸早早的起了床只为能在买鞭炮的时候不用排队,可令我们没想到的是,别人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我们便成了大龙之尾排了一个小时的队,买完鞭炮我们兴高采烈的回去了,大家都兴奋的等待着暗夜的到来,终于8个小时的煎熬我们终于等到了,到了晚上我们拿起自己早早分好的鞭炮“开战了”。战火纷飞的战场充满了开心和对来年的美好期待,“战斗”了一个多小时大家都倒下了幸福的望着夜空等待着新年的到来。

年味是每家每户都会有的快乐是每家每户过年的味道,家的味道。


年味初一(5)

记忆中的年味,总是伴着热腾腾的饭菜与滑嫩可口的饺子,五彩缤纷的烟火绽放,每家每户灯火通明,鞭炮声响彻在山谷……

天空刚露出鱼肚白,鸡鸣便响彻在整个村庄,父亲拿着刚糊好的糨糊,刷在墙上,贴上红火的福字,门口和屋檐都挂上了红色的灯笼,在一片处雪中,全都是一抹抹喜人的红。

我在一片喧嚣中醒来,洗漱完,看到天空中飞过一群不知名的鸟,“你们也要过年了呢!”厨房里的大人忙的不可开交,我也加入了“年味大战”的队伍里。

奶奶和妈妈忙着包饺子,一个个“金元宝”整齐有序的摆放在案板上,我也跟着捣鼓起来,不过,新手小白的我终究逃不过失败的结局,看着奶奶和妈妈堪称流水线般的高超操作,我不禁咋舌:这电视上看着简单粗暴,怎么一上手就筐瓢了呢?

我摇摇头,又去看爷爷炸扣肉了。

把新鲜的猪肉下油锅炸,炸后切片,再摆型,圆圆的,寓意团团圆圆。我看着那娴熟的手法目瞪口呆,却又在心里暗暗的沾沾自喜:今晚有口福了!

我和爸爸在街上去买年货,那叫个人山人海,简直太热闹了!人们的谈话声,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构成了过年的独特的风景。我们大包小包的将年货搬回家。

天色渐暗,大家欢聚一堂,在远处灿烂的烟火的交相辉映,在热闹非凡的村庄里,我们品尝着记忆里那份独特的年味。


年味初一(6)

龙兴村是陆河县东坑镇新东村委的一个自然村,共有110多户,760多口人。

还没过年,店老板已经批发好了许多年货供村民挑选,勤劳的店主还会自己骑着摩托送货上门。

鸡档,猪肉铺挤满了人,村民们开开心心,买完年货后,大扫除起来,家里,外面一处都不放过扫得干干净净。

年三十前,各家各户总会早早包起叛、酿豆腐准备祭拜公太,到了年三十,人们贴起春联辞旧迎新,拜完公太、龙兴师队就会舞着着金师上门拜年,讨个红包,村民们也会很慷概的给他们,因为这意味着好兆头。

到了晚上,人们都会把桌子摆在电视面前,在上面摆满可口的饭菜,饮料,接着一家人开开心心,吃着团圆饭看央视春晚,小孩子哪喜欢看这种东西,早早就结着群跑出去,用自己的零花钱在小店里买一大袋一大袋鞭炮,一晚上噼里啪啦,孩子们玩得也是不亦乐乎。

到了初四,也就是村民最开心的时候,上午民俗迎王爷,下午,在村里的大广场摆上120桌,一场千人宴就此开始。

到了晚上七点半,村里福首自行举办的村晚接着千人宴继续进行,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好看,让人不会感到困意,结束了,大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初五拜王爷,拜完后就是民俗“王爷游春”,接着舞起龙来,一整条长队伴随着王爷,晚上晚会照常进行,节目还是依旧的精彩,结束时还放起了烟花,瞬间将人们的情绪拉向高潮。

农村年味,乡土文化,雅俗共赏,文明先行!


年味初一(7)

在镇安,年味儿是屋檐下挂着的那一块块焦黄的腊肉,年味儿是三十夜里红彤彤的火盆,年味儿是孩子们手里拎着的六角纸灯笼,年味儿是初一早晨的饺子香……

每逢年终腊月,镇安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腊肉。腊肉又叫熏肉,既是镇安的特产,又是镇安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生活很苦,一年难得吃几次肉。平日喂猪攒粪,年底猪也肥了,便将猪杀掉,腌成腊肉,放在家里,等待着过年了吃。

大年三十早上,大人们就开始忙活了,锅里烧着热气腾腾的开水,把蒸笼架在上面,一边蒸馍,一边熬着猪腿萝卜汤。“要是遇到收成不好的年岁了,没有猪腿可以煮,就用豆腐代替,总归是要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吃完这碗汤就该贴对联儿了,架梯子的架梯子,贴对子的贴对子,特别热闹。”家住镇安县大坪镇园山村的汪效林说道。

年夜饭必须有一桌子炒菜,吃饭前要先放炮,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吃完饭再烧一大盆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一起守岁。孩子们则提着先前糊好的六角纸灯笼,上面画着各色的图案,满村子跑着串门。等到凌晨五点左右了,家里的长者就会抬个四方的小桌子,放在道场上,再抓些包谷花糖板、柿子干、核桃、油炸面叶凑成四个干盘子,由家中老人面向出天星最吉利的方向祭祀,以祈求来年平安、丰收。

大年初一人们就会把大门紧关的,不出门,这在当地叫关财。这一天俗传是扫帚星生日,为了不破财,除了不能动用扫帚,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关起门,家人们聚坐一桌,第一顿一定要吃上香喷喷的肉馅儿饺子,意为在新的一年里能交到好运。“搬到县城以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仿佛一年四季都在过年,虽然没有了过年的期待、没有儿时过年的雀跃,却依然会期待着和家人一起,办年货,贴春联,逛庙会,这大约就是心头难以割舍的年味儿了吧。”汪效林说道。


年味初一(8)

快要过年了。老人们都按照习俗操办一些年货。今天,我和妈妈去帮姥姥,姥爷做麻花。

做麻花主要就是搓和炸。姥爷让姥姥搓,自己去炸。可姥姥去不同意。原因是怕姥爷炸糊或是不熟。最后,姥爷同意了。于是,我,妈妈,姥爷三人负责搓麻花。姥姥自己负责炸麻花。姥姥给我们端来一盆面。姥爷把它们切成了一条一条的,妈妈和姥爷开始搓麻花了。我看着她们搓出来的麻花心里真是急啊。我边看边问姥爷怎么做。姥姥耐心地说:“把小块面搓成细长条,握住面的两头,向相反的方向搓,然后,提起两头面条会自然卷到一起,形成麻花拧劲状。”我边做边看姥爷做。姥爷也一次次耐心的教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次的实验。我终于成功学会了,我把搓好的麻花小心的放在手心里给姥爷看。姥爷乐呵呵的表扬我:“哦,哦,真不错,有点传统麻花的意思了,我外孙真聪明啊!”妈妈也复合“是啊,是啊,真不错啊!”终于学会了,我兴奋拿着自己搓的小麻花坐在沙发上。开始漫不经心的为自己的小麻花编了首歌谣:“都说麻花儿香,香里带着甜,都说麻花甜,甜里透着香……”我的歌声引来姥爷的赞许声和笑声。

我忽然感觉姥姥一个人在厨房挺孤单的。就拿着搓好的麻花。去找姥姥了。看着姥姥熟练的把麻花放油锅里,那小麻花在油锅里上下翻滚。一会就变成金黄色。我心里痒痒的。就问姥姥能不能让我也炸上一根姥姥开始说不行。因为怕我被油烫,说要过年了。可姥姥哪能经起我的软磨硬泡。最后,姥姥教我:“要贴着锅边慢慢的放进去,一定不要往里用力扔。那样会溅起油花的。”我按着姥姥的方法。慢慢的将一根麻花放进油里。我继续往里放。放了几根之后,姥姥叫我停下了。说不能放一子放太多。一会我放的麻花就飘了起来。一会就变黄了。等它一出锅。我就拿出姥爷和妈妈尝尝。看着姥爷和妈妈都十分高兴。我也特别高兴。我看搓成长条的面,真的像长胡子。就将它贴在了鼻子下面。做成了白胡子。大家被我的幼稚举动笑的前仰后合。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姥爷,此时也荡漾着无尽的笑容。最后,连我自己都被逗乐了……

这次帮姥姥炸麻花。我学会了好多东西。我决定去建意奶奶也炸麻花。因为,这麻花炸出了欢乐。炸出了知识。炸出了团圆。


年味初一(9)

随着高科技飞速发展,生活的步伐变得越来越快,让人一阵眩晕,慢生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想要拾起却已艰难。

不知不觉,20xx年已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我们迎来了20xx年的钟声。若不看日历,不打开电视收看每年必播的春节联欢晚会,还真不知道已经过年了。

我怀念以前过年时,爸爸从外地连夜赶回来和我们一起吃团圆饭,尽享天伦之乐;我怀念那时伴随着窗外一声声爆竹被点燃后的爆鸣声与一朵朵在空中绽放的烟花,大家在家中看电视,说说笑笑;我怀念那时亲戚朋友登门拜访,大家围坐在桌子旁欢声笑语,大家的感情也随之加深。我还记得孩子们收到红包时绽开的笑脸;还记得那被年货堆满的桌子和被腊肉塞满的冰箱……这一切总在我的脑海中萦绕。

然而,现在浮现在我眼前的却与我所料想的大为不同,现在过年早已没有了以前的“年味”。

由于爸爸工作上的原因,他没有陪我们过年。我和妈妈去爷爷奶奶家过年。吃饭时,气氛十分宁静,大家都没有说话,只有电视中的声音伴随着这顿所谓的“年夜饭”。奶奶的声音打破了这宁静:“来来来,吃菜吃菜。”随后又是一阵尴尬的寂静。

去亲戚家拜年时,许多亲戚也都来了,老老少少围坐在屋子中略显拥挤。但随后映入我眼帘的场景是:几个老人打着麻将,小孩子霸占着电视机,大人在手机上抢红包、刷朋友圈,稍大一点的小孩便坐在一起打着游戏。大家变得没有什么言语上的交流,只是手指不停地敲打着屏幕上的键盘,以此来进行沟通、交流。

有时,几个大人塞几个红包在小孩口袋中,老人们则直接塞几百块钱在小孩的`手中,早已没有了传统的方式,也只是给个红包略表心意。

亲戚之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也没有了以往的热闹,大家都是吃完了就散了。

受环境影响,窗外不再爆竹声阵阵,商店外的摊子上也早已不摆各式各样的爆竹了,只有稀稀拉拉的爆名声伴随着跨年钟声的响起。

跨年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放下手机,给家人一个紧紧的拥抱,给家人送上一个新年的祝福。

跨年后,一切又归于平静,那仅有的一点“年味”也渐渐逝去……


年味初一(10)

小时候,外婆总是在过年前说一句话:小孩子望过年,大人们望种田。对于我来说,儿时春节都是一些萦绕在舌尖记忆。年,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美味。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我们小嘴就不曾闲过。“二十三,祭灶官”。这天,用米粉做送灶粑粑,香气会驱走整个冬日寒意。

“二十五,磨豆腐”。这天不但可以喝到香甜可口豆浆,母亲还会抽空在煮豆浆时捞几张豆腐皮出来,晚饭时和小葱芝麻一拌,最下饭不过了。

再后来这两天,好吃会更多。首先,外公会去杀年猪人家割肉,遇到亲戚家杀猪,我还可以跟着蹭顿“杀猪饭”吃,这样宴席,主人家是不会吝惜猪肉,上桌菜都是大盘大碗,极其解馋。如果没有吃过瘾也没关系,母亲正在家里杀鸡呢!每当此时,母亲会将鸡杂用大酱炒了再和泡好黄豆一起煨制,鸡杂黄豆甭提有多香!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炸圆子香味。往日到处玩闹孩子,这天都一下不见了踪影,他们都在自家锅台旁围着呢,第一锅圆子都要炸得透透,锅台旁小馋猫都等着吃呢!这天,外婆怕我油炸东西吃多了伤了脾胃,会在锅塘里事先放两个红薯,就着柴火烤熟,这样烤红薯最解油腻。

炸圆子香味还在嘴角边萦绕时,转眼就到了年三十。除夕夜年饭,吃那就更多了。当然,这桌年夜饭,也有不给动筷子,那时条件不是很好,有些食材只有过年时才会准备,像“年鱼”和“鸭胗”。这些菜烧好后,平时是不端出来。即使年夜饭时,它们出场也只是为了做做样子。外婆说,这样菜是拿来招呼客人。记得那年,母亲带我和弟弟去亲戚家拜年,吃饭时,六岁弟弟看着眼前咸鸭胗口水直流,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伸筷子夹了几次,在回家路上,母亲狠狠批评了弟弟。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其中缘由。

大年初一,孩子们都有一个固定节目——拜年。我们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户拜年。拜年会得到一些好吃,几颗糖、一把瓜子都会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上午跑下来,我们总是会嫌衣服口袋小。于是正月里,我们会有吃不完零食,那些好看糖纸都会被夹在书本里珍藏着。

元宵节那香糯汤圆下了肚后,年味就慢慢淡了起来。外婆会笑着对我们说:“小舌头也要休息咯!”以后日子里,我们会经常咂摸着小嘴,回味那舌尖上萦绕浓浓年味。每每想起,依然香甜依旧。


年味初一(11)

什么是年味?年味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是长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

因为奶奶与我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所以年夜饭自然要来我们家吃。家里会做饭的爸爸则是精心策划好晚上的十道菜,做好充足的准备,防止晚上急急忙忙做不完,我和妈妈就帮爸爸打打下手。

天色渐渐变暗,我姑姑一家和伯伯一家纷纷来到了我们家。我们一大家子人团团圆圆,即使一年中不常常见面,但我们彼此并不陌生,同样也聊得火热,时不时开开玩笑,这种感觉美极了。

“上菜啦!”年夜饭终于做好了,大家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伴随的是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春晚开场不久就是小品,小品的幽默有趣使我咯咯大笑,还有绚丽的歌舞表演和不可缺少的魔术,一年难得这么开心过,一个接着一个的表演使我喝口水眼睛都紧紧盯着电视屏幕。

就这样,大家其乐融融,看着春晚,就要到十二点了。“让我们倒数,10、9、8、7、6……”春晚开始倒数了,爸爸也开始行动,拿着打火机和一挂鞭炮就跑下楼去,最后五个数,我们一家人跟着喊,以便爸爸00:00打响20xx第一声,“5、4、3、2、1、0!”整个小区都是鞭炮声响,从窗口眺望江边,烟花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冲上天,拉开了漆黑的帷幕。快看!一个美丽花苞伴随着响亮地奏乐冲了出来,最后绽放成一个美丽的大红花,又变成了闪亮的星星。一个闪着五颜六色的花苞把天映得五颜六色,最后一声巨响,真个天空照得通红,留下的碎花像雪花一样落下来,美丽极了!其它的小礼花也在四周助威,像星星,像流星……

家家团团圆圆,其乐融融,这就是年味,充实而又简单。它会永远弥漫在我们的心里,弥漫在那个小小的城市。


年味初一(12)

过年,中国的传统节日。每逢这时,往常平静安宁的乡下热闹起来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以赴这场年度盛宴,没了城市枯燥的约束,人们统统放下一身繁琐的规矩,有说有笑。

乡里的房屋虽不豪华,但也都是大宅子,装得下一大家子。走在屋里,就能体会到浓浓节日气氛,客房总是最吵闹的,关着门都能听见麻将牌拍打在桌上的声音和大人们的叫喊声。打开门,瞬间“青烟缭绕”,四个主打的围着一架方桌,周围还有些观众指指点点。再过一扇门,这里往往是过年时最安静的。中间架着火盆,围着几个老人,端着碗热茶,慢条斯理地谈笑,黄晕的火光映在他们布满沧桑的脸颊,与方才的聒噪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祥和的气氛,将木材燃烧的噼啪声衬托得十分响亮。厨房,院子,楼梯处却是忙碌的身影,空气中飘满了辣味、香味,还有乡里特有的油烟味。院子里还在杀鸡宰羊,就已经有一道道菜从厨房里端出来了。

吃团圆饭前,先要祭拜祖宗,燃放鞭炮。随着窗外最后一声爆竹声消散,在欢笑声中开始享用这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食盛,人盛,情盛。这时会有舞狮的来,他们挨家挨户,将每一家的喜悦串起来,串成一道美味的五谷杂粮。

夜晚的.喜气不减还增,孩子们把积攒的小炮竹拿出来,在欢笑中上演一出轻松的前戏。零点的钟声敲响,突然,随着一声巨响,一朵烟花点亮了死寂的夜空,紧接着,两朵,三朵,无数的烟花在瞬间盛世绽放,由少及多,由远及近。它们争奇斗艳,将一年以来的辛酸和甜蜜述说的淋漓尽致,却只持续短短十几分钟,如昙花一现,像去年一般匆匆离去,只留下被染亮的夜空和人们甘甜的梦。再美的烟花不过繁华一场,永不凋零的是颗颗紧拥的心,是这留存千年不曾变质的年味。


年味初一(13)

现在年,已经没有了当年浓郁味儿。

“从今天起,我国正式进入了春运高峰,今年乘客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广播中、电视上,都在传播这样消息。年味开始酝酿起来了。

会有亲朋好友来我家拜年,热闹增添了一点儿“年味”,但奇怪是,来人不少,送礼不少,待时间很短,说话很少,好像礼到任务就完成了,给人感觉就像还个礼走个过场罢了。

我们也会去亲朋好友家串门,好多次我们刚坐下甚至还没坐下,主人像是有很多事情要办一样,我们茶杯还没捧上就离去了。

刘少棠在《本命年回想》中写过年情景是人们从腊八开始就酝酿年味,炒瓜子磕花生串门聊天,热闹得不亦乐乎,尽管当时人们物质生活还很贫乏。而现在,送礼几乎成了串门唯一目。

唯一比过去更有“年味”就是大量购置年货。人们刷着贵宾卡、会员卡,把一推车一推车年货搬回家。超市中人们洋溢着物质满足后笑容,却因失去了精神依傍而显得僵硬没有感染力。

大年夜一直到年初五,酒店座位早就被定完了,大家去饭店吃所谓年夜饭,看似“年味”很浓,但在情感还没来得及充分沟通就该散了,各回各家,依然冷冷清清,第二天又得跑几家亲戚,送礼呢。

“年味”发展至此基本算是到高潮了,但它像一只未熟透苹果,吃起来酸涩涩。

还是以前小时候过年过瘾呢。虽没有那么多好吃零食也没有饭店中美味佳肴,但兄弟姐妹们一块儿放两元钱一包小烟花能玩得痛痛快快,拿上个小电筒就可以去幽暗处探险,一副残缺扑克牌可以打到凌晨,一瓶可乐就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个小红包就让我们对新一年憧憬无限……大人们围坐在一起,像有讲不完话……那种心心相通毫无防备其乐融融氛围中才有真正“年味”。

现如今,很多过年时仪式都开始简化甚至省去了,贴春联、迎灶神、祭祖宗、喝腊八粥习俗都少见了,人们认为这些太形式化了,那么请问,实实在在东西究竟在哪中呢?

当外国为中国春运规模之大而感慨,连纽约帝国大厦都为中国年而亮起喜庆红灯时,他们是否知道,中国年“年味“已经一年不如一年了呢?


年味初一(14)

随着高科技飞速发展,生活的步伐变得越来越快,让人一阵眩晕,慢生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想要拾起却已艰难。

不知不觉,20xx年已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我们迎来了20xx年的钟声。若不看日历,不打开电视收看每年必播的春节联欢晚会,还真不知道已经过年了。

我怀念以前过年时,爸爸从外地连夜赶回来和我们一起吃团圆饭,尽享天伦之乐;我怀念那时伴随着窗外一声声爆竹被点燃后的爆鸣声与一朵朵在空中绽放的烟花,大家在家中看电视,说说笑笑;我怀念那时亲戚朋友登门拜访,大家围坐在桌子旁欢声笑语,大家的感情也随之加深。我还记得孩子们收到红包时绽开的笑脸;还记得那被年货堆满的桌子和被腊肉塞满的冰箱……这一切总在我的脑海中萦绕。

然而,现在浮现在我眼前的却与我所料想的大为不同,现在过年早已没有了以前的“年味”。

由于爸爸工作上的原因,他没有陪我们过年。我和妈妈去爷爷奶奶家过年。吃饭时,气氛十分宁静,大家都没有说话,只有电视中的声音伴随着这顿所谓的“年夜饭”。奶奶的声音打破了这宁静:“来来来,吃菜吃菜。”随后又是一阵尴尬的寂静。

去亲戚家拜年时,许多亲戚也都来了,老老少少围坐在屋子中略显拥挤。但随后映入我眼帘的场景是:几个老人打着麻将,小孩子霸占着电视机,大人在手机上抢红包、刷朋友圈,稍大一点的小孩便坐在一起打着游戏。大家变得没有什么言语上的交流,只是手指不停地敲打着屏幕上的键盘,以此来进行沟通、交流。

有时,几个大人塞几个红包在小孩口袋中,老人们则直接塞几百块钱在小孩的手中,早已没有了传统的方式,也只是给个红包略表心意。

亲戚之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也没有了以往的热闹,大家都是吃完了就散了。

受环境影响,窗外不再爆竹声阵阵,商店外的摊子上也早已不摆各式各样的爆竹了,只有稀稀拉拉的爆名声伴随着跨年钟声的响起。

跨年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放下手机,给家人一个紧紧的拥抱,给家人送上一个新年的祝福。

跨年后,一切又归于平静,那仅有的一点“年味”也渐渐逝去……


年味初一(15)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这是一个团结的节日,在外工作的人再忙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家过年。

为了迎接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将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贴新联、挂红灯笼。走在街上,你会看见满大街到处都是喜气洋洋忙着采购年货的人们。

到了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大大小小的人都会早早起床,大人们开始为团年饭的食材忙碌,小孩子们则无忧无虑玩笑,每一扇明亮的窗户飞出一窜窜热闹的欢笑声。

今年我们在外婆家过年,一大早,我就被外公外婆的“过年咯”声音叫醒,一骨碌爬起来,外公外婆笑得满脸褶子:乖乖起床啦?新年快乐哦!我也忙不迭地向他们二老道新年快乐。洗嗽完毕,走进厨房,看见大人们都在厨房包饺子,饺子可是我的最爱啊。

外公家后院有个池塘,池塘中常常有鱼儿游戈,我和妹妹拿着小鱼网,不顾大人劝告,飞快地来到池塘边玩耍。站在光滑的鹅卵石上,撒下一把鱼食,红色的小鱼儿喜洋洋地大口大口吞食,惬意极了。偶尔有条银色的小鱼游过,妹妹便抄起鱼网,脚弓着,全力一扑……结果没捞着还差点一个趔趄摔入水里,逗得我和妹妹哈哈大笑。溅起的水珠,落在旁边的老梅花树上,晶莹的水珠就像镶嵌在散发着沁香的梅花花瓣上的钻石,成了一道煞是好看的风景。

回到家,外公外婆在厨房做着年夜饭,一边做饭一边有说有笑,外公有时放开嗓子高唱一首,赢得一片掌声。客厅里,舅舅舅妈嗑着瓜子,听着爸爸妈妈说着爆笑家常,每个人脸上喜气洋洋。不知不觉中,妹妹激动的一声“吃饭啦”,才发觉饭桌上已是摆满了外公外婆的拿手佳肴,红烧肉,炸鸡腿,水煮鱼,沙拉以及我最爱的青椒爆香五花肉……色香味俱全,光看我就已是垂延三尺了。一开饭,我便迫不及待地端起一杯芒果汁,装模作样地用力咳了咳:'咳咳……我今天荣幸站在这,祝大家狗年旺旺旺!"都家人们笑得前仰后合,他们也纷纷送出祝福并递出了闪亮亮的红包!话语声,碰杯声,欢笑声……声声悦耳动听,组成了欢乐交响曲。

神圣的8:00到来,大家拿好零食,坐在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春晚,我想:过年这不光光是游玩的乐趣,花儿的清香,家人的温暖与故乡的水土,要把他们结合起来……

年味,就是团聚的味道。


年味初一(16)

年味儿在哪里呀,年味儿在哪里!

人们在不同的年纪会有不同的想法,小孩儿认为年味儿是饺子;少年觉得年味儿是鞭炮;到了成人这里,年味儿就是假期;而老年人认为,最具年味儿的便是家人的团圆了……但我认为,最具年味儿的则是外公的传统手艺——八宝山药糕。

今年,外公外婆搬到了我们家住,这可有口福了,今天,外公便要做山药糕了。第一步,我在外公的指点之下,将所有的山药削好皮,并将它们全部切成沫儿。第二步,我将山药放入一个大碗当中,一边放面、糖,一边在那儿搅。将放入的糖、面和山药沫儿一起搅一会儿,便上锅蒸一小时,取出,继续“趁热搅膏”。外公说,只要搅成膏状即可。可是将山药搅成膏状着实不易。要是不戴手套,等你搅好一碗山药膏,非得要你哭爹喊娘不可,而且,你还要掌握技巧,不然,你能别断两双筷子。好了,将搅好的山药膏冷冻一夜,明天再说吧!

第二天下午,我们的活儿便由粗转细了,干起了类似水果拼盘的活儿,也迎出了我们八宝山药糕中的八宝——浆米面粉、白糖、山药、枣泥、核桃、松子、山楂条、莲子。经我外公近年的研究,又在这八宝山药糕之中加入了猪油,将其抹至碗底。嘿嘿,你们想不出为什么要将猪油抹在碗底了吧?您慢慢往下看就知道了。接着,我用山楂条在碗底摆出各种花样,再在这些山楂条中摆上四四一十六颗莲子,然后我再将核桃、松子撒下去,铺一层山药膏放在山楂之上,再在山药膏上铺下一层枣泥,一层山药膏……摆完了,便拿到锅上去蒸。

嘿嘿,你现在还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开始要在碗上抹上一层猪油吧?注意我现在的动作,在蒸熟的八宝山药糕上加上一个盘子,一翻,对了,猪油就是用来润滑的。否则,山药糕太黏了,怎么能倒出来呢?

在吃山药糕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吃到浓浓的年味儿呢!


年味初一(17)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天里,不管是谁,都必须回家团圆,一起吃年夜饭。然而,今年的除夕之夜,我想:我要改过自新,以一个崭新的面孔来迎接春节,迎接新年的到来。当我正在总结20xx,展望20xx时,一阵阵“噼哩啪啦”的鞭炮声打断了我的思绪。不一会儿,空气中便弥漫了浓浓的火药味。我猜想,此时岂不正是家家户户团圆、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吧!

除夕之夜,忙碌了一天的外婆把丰盛的年菜摆满了一桌:糖醋排骨、红烧肉、辣椒炒肉……但这些都只是前菜,当外婆短处一盆慢慢的猪蹄时,我们顿觉食欲大开,禁不住狼吞虎咽起来。不一会儿,大家便到齐了,一个个都入了座。合家团圆,围坐桌旁,一起开开心心的吃年夜饭,个个喜笑颜开,相互举杯敬酒便是祝福。话语声、碰杯声、欢笑声……声声悦耳,句句动心,合成了一首热闹非凡的交响曲,在除夕的夜空中飘荡。

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守护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祷和祝福。春节是融合了五千年来中国及东方之源远流长的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更加深入了外国人的心中。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乃至全世界都一样。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除了原来的几千万华人华侨和留学人士之外,如今还有很多有志中国人也同样走出了国门,去发扬优秀的中国文化,当然,也有许多外国人也来到了中国,来取长补短,学习先进文化。人的进进出出,势必会造成文化的进进出出,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互相吸收彼此文化之精华,取长补短,凡是先进的、文明的文化便是世人所欢迎的。文化交流注定会使中国和世界文化更加文明,生活更加多彩。

我希望今后我们的中国不仅是一个大国、强国,更是一个经济军事强国,成为一个文明且强大的国家,也希望今后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年味初一(18)

梅花欢喜漫天雪,捷报飞船又一春。伴着孩子们的欢呼声,新春来了,年味浓了。这新春佳节,如同一组佳肴,给新着添增添了浓厚的年味。

第一道菜:腊鱼腊肉。春节的来临,怎能没所行动呢?先来个煎腊鱼――大扫除,全家人一起行动,扫去20xx年的灰尘,辞旧迎新,带来20xx年的喜庆。再来个蒸腊肉――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换新衣,包饺子,忙得不可开交。但贴福字还是有讲究的,得倒着贴,寓意是“福到家门”,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二道菜:饺子。晚上的饺子,热闹的春晚,温馨的年夜饭。大年30,最后的准备:年夜饭。我家的大厨们在厨房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老老少少总该干点什么,在圆桌上摆碗筷。“上菜了”一声吆喝,全家出动,围坐在餐桌边准备动筷。只见一道道大师级的菜端上桌,大家早已按捺不住,口水不自觉的流出来了。大人

们谈笑风生,向朋友提出这一年的所见所闻,还不忘介绍自己的成就。小朋友的画面截然不同:仿佛在玩过家家,礼貌的相互碰杯,应该为他们纯洁的友谊鼓掌。上最后一道菜――饺子。眼前容入一个大水盆,满满的一盆饺子,祝愿大家交好朋友,交好生活,交好友谊。

第三道菜:火锅。晚饭后小孩子们便吵着要大人们放花炮。我抬头望天,今天的天空格外空洞,格外静谧。还可以看见几颗明星。山的那边有美丽的烟花,还不止一两处呢。再美丽的烟火也会转瞬即逝。一切是那么美丽热闹。一家人一齐望向那高处的烟火,像一朵速绽而又凋零的花朵。自家的花炮怎能与那相提并论呢?看着孩子们手里美丽的火光与脸上灿烂的笑容,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除夕也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送走。

我想年味的最高境界便是亲情了!一家人的团圆别有一番温馨的气氛,也许这就是年味吧!


年味初一(19)

年味

春风已徐徐吹来,盛开在腊月的梅花已经屹立在雪中,默默地,它便与学为伴,与风为友。当春风徐来的那一刻,他伸了伸他的腰,抖起了精神……原来它也在期盼春天的来到。这个年多姿多彩,这个年有足了的年味,这个年烟花漫天……

雪味

真巧!这个年有雪!在风中飘飘洒洒,比星星还多,比棉花还白,比流星还美……它好似上帝赐给我们的圣物,因为我们也有和学一样纯洁的心灵。银装素裹,屋顶上的烟囱,天线杆上的鸟影,远方的荷塘……我突然被姐姐的雪球达到了才转过神来,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向姐姐还了一个,就这样,一场打雪仗开始爆发了……当我们玩到疲惫不堪以至于倒在雪地里的时候,雪花亲吻着我们的小脸,很凉,很舒服。可就当沾在我衣服上的雪化成了睡的时候,我才感觉到了冷!

火药味

想必大家都清楚,火药味是很难闻的,可是怪癖的我往往觉得火药味很香,甚至是加油站的油烟味,我也一样觉得。第一颗爆竹响起的时候,我已经知道要过年了,当几十颗爆竹同响的时候我知道过年了。阵阵烟雾开始弥漫开来,把我们重重包围,烟雾好似吞噬了我们一般……耳畔的爆竹声夹杂着火药味,我感觉到了这个年有味儿……可是我们这儿远远比不上城市的热闹,但有了这个火药味,就算是一点点我已经满足了。

餐味

夜,宁静。耳边没有爆竹声了,可是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的声音把我的听觉覆盖了,我的耳朵好似失去听觉了一般……桌上的丰盛的晚餐应有尽有。年糕啊,水饺啊,烤鸭啊,烧鸡啊……我真想窒息于这片空气之中。桌上的老老少少个个都不客气,一会儿工夫就把它吃个精光了。啊!好香的餐味!

年味=餐味+雪味+火药味。这个年真过火。


年味初一(20)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一道道美味的菜肴被端上餐桌,阵阵香味扑鼻而来。也许是太想品尝这桌菜肴,表弟早已按捺不住自己那颗冲动的心,握住手中的筷子便准备开始夹菜,被表姐一把拦住并呵斥道:“你急什么?要先等老人们开始吃饭,我们才能开始。懂不懂?”外公和蔼地说:“小孩子嘛,多少还是会有一点儿不懂事,没有必要去呵斥他。来,开饭啦!”

饭正吃到兴头,外公突然发问:“你们还记得多少有关春节的诗词?”我脱口而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背得很流利,不错,语文还是有点功底的。来,外公的这个红包就先给你了,希望你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学业有成!”外公高兴地说。愉悦地接过外公给的红包,心里想:耶!又可以理财了!

“5,4,3,2,1,新年快乐!”伴随着春晚中主持人的欢呼,家人们也开始互相祝贺。霎时间,QQ里也出现了许多好友的祝福,虽然大部分的祝福语都是群发的,但却也让我倍感温暖。

用完餐后,大人们正在讨论要在新的一年里做些什么事。而我,在一旁抱着手机抢着红包。一个个红包里伴随的不仅仅是钱,更是新时代的过年方式。虽与朋友们相隔甚远,但我仍然能感受他们的祝福。就在这时,我又点开了一个红包,“什么?只抢到了0。01元”我当场差点被自己的运气气晕。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年味正在与新事物发生着激烈的碰撞。有些年味在逐渐淡化,但更多的年味被赋予了经典精致,新颖独特的内容,使年味得以衍生。无论是团圆饭,还是抢红包,都是这浓浓的年味的一部分。而所有年味的主旋律,都是我们所向往的温馨和美好。无论历经多少岁月,年味终会传承下来。

在这浓浓的年味中,我愿永远珍藏着这份温馨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