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屈原(汇总16篇)
流绪微梦
2024-03-28 05:35:28
五年级
其他

端午节屈原(1)

一提到屈原,就想起了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记得很久很久以前,屈原想帮楚国,但是楚王不相信,屈原想证明自己,一怒之下跳到了汨罗江,楚国的老百姓怀念这位清正的大夫,往汨罗江投糯米,不让江里面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渐渐就形成了端午节。在这一天里人们会举办各种活动赛龙舟、插艾草、菖蒲等习俗。

在端午节这一天,一大早,我就和妈妈到超市里买包粽子的材料,首先我们到蔬菜区买粽叶,再去干货区买大枣和桂圆,最后再去买大肉、咸鸭蛋。最后走的时候,我看到有人买艾草、菖蒲,我们也买了两把,妈妈说可以辟邪。

回到家后,我和妈妈一块包粽子,首先我们把粽叶拿出来,把枣和桂圆砸碎,再把肉切成条条,再把粽叶包成斗形,我和妈妈包粽子,一个比一个带劲,最后就是煮粽子,我耐心的等待着,50分钟过去了,闻到一阵阵粽香,粽子终于煮好了,我把粽子一个一个拿出来,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不一会儿一盘子粽子就被我消灭掉了。

端午节是一个宝贵的节日,我们要好好珍惜,希望我们的国家能一直繁荣富强,每天都能过得开开心心。


端午节屈原(2)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

今天我们去外婆家过端午节,还没到门口,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原来是外婆在做油炸饼呢,我忍不住拿起一个就放入嘴里,呀!又香又脆真好吃。妈妈说只有在每年的端午节才能吃到这香脆可口的饼。

一会,我又看到外婆拿来几把草,把它插在大门上,我奇怪地问外婆:“这是什么东西?”

外婆告诉我:“这是艾草和菖蒲,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上它,因为它们的茎和叶能产生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还有驱邪作用,就是能把不好的东西赶出去。”我感到很吃惊:原来这草有这么多的功效!

中午吃饭是,我发现桌上有我最吃的黄鳝﹑黄鱼等。妈妈告诉我:“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把雄黄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喝它对人身体也很有益。”

今天不仅有很多好吃的,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开心!


端午节屈原(3)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也丰富多彩,有辞旧迎新的春节,有团圆赏月的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可以看到精彩赛龙舟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不能实现爱国理想,在五月写下了一首诗——《怀沙》后在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人们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刻坐船来到江里打捞屈原的尸体。因此就有了端午节这个节日和划龙舟这个习俗。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但我还是最喜欢看赛龙舟。不瞒你说,其实我叔叔也是划龙舟的一员,他的龙舟队叫做“神舟八号”。每到五月初五,我叔叔都会叫上我和弟弟去看他赛龙舟。我们来到时,其他人都来了。这时,叔叔队的队员关洪净说:“队长,这次参赛对手都很强壮,我们赛得过吗?”“当然赛得过!”叔叔信心满满地说。赛龙舟开始了,我和弟弟目不转睛地盯着“神舟八号”,生怕它输了。只见“神舟八号”飞快地划到了终点,夺得了亚军。虽然只夺得了亚军,可叔叔依然很高兴。

这就是端午节,我爱看赛龙舟,更爱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屈原(4)

穿过岁月的河流,还有什么痕迹不被淹没?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沉淀?不同时间,已经没了相同的河流;同一河流,已不见了往日的宁静。

自从那个载着一腔悲愤的诗人投入狂涛巨浪中,汨罗江就开始以咆哮代替忿怒,以呜咽代替不平,两千年,屈原的孤影就在这浮浮沉沉的江水里/飘荡,游走。

屈原不仅是三峡的第一才子,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满腔忠诚的爱国先驱,当美政思想悬在高崖,“举贤授能”倡导不复存在,大统一理想成为梦幻,心中的君王也不再信忠兴邦,一个高洁的灵魂在充斥妒忌和诋毁的混浊中越来越孤清寂寞,他知道,他的失落是一个朝代的失败,是一个国家的悲哀,一部《天问》怎抵那顽固的铜墙铁壁?

在放逐江南的黑暗日子里,他依然没有放弃令人无限悲伤的楚国土地,而当秦兵攻破楚都,他的寄托已不能代替那份透彻心扉的绝望。报国无门,千悲万叹,于是,公元前二二七年五月初五,他从容地走向汨罗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执着而坚定的脚步,就这样,他一步步走向汹涌的大江,让滔滔江水洗去所有的烦恼和污浊,让灵魂在激荡中升腾。那是怎样的心痛和悲壮!也许他知道,汨罗江才是他永远的港湾和归途。咆哮的江水和奔涌的热血一同汇入他的血管,从此,他的血脉奔涌不息,汨罗江水更加清澈而有灵性。

汨罗江收容了一个忠贞而高尚的灵魂,它相信,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会忠于自己的惊爆和息宁,会美奂江上所有的风景。于是,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让那个孤魂慢慢靠岸……

屈原走了,在他的故乡秭(zi3)归,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在那个“石头城”墙上,刻下了永久的伤痕,而这块曾经写满悲愤和苍凉的土地,却因这位伟大诗人而成为一方热土,从此,长江的北岸不再孤寂和茫然。

端午节因屈原而诞生,屈原因寄托了无限怀念和深思的端午节而常存。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包粽子,赛龙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抚慰着一个忠魂。

穿越岁月的河流,多少仁人志士呼唤良知和责任,挽留忠贞和圣洁。智者用深邃的眼睛审视历史,用沉重的笔墨审阅历史,把一部残破的书写得理性而厚重。

屈原在岁月河流漂走了,而《离骚》、《九歌》等光辉诗篇,以及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永远留在中华灿烂的史册上

归来吧,痛失的记忆,归来吧,舞动的灵魂。


端午节屈原(5)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仰天长啸,毅然地跳进了江中,凭着人们怎么打捞,就是不见屈原的尸体,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人们就把包好的米投入江中,喂鱼虾。两千多年后,这演变成了“吃粽子”和“赛龙舟”。

两千多年后,我正在过传统佳节——端午节。

这天,必不可少的就是四个角的粽子啦我家正忙得不亦乐乎,因为我家正包着可爱的粽子。包粽子,需要一些蜜枣、一些花生、一些江米、加一些粽叶。一切准备好了后,妈妈便“破土动工”了,三下两下编包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了,既结实又好看,我吵着也要包,妈妈起初不同意,但经不过我的软磨硬泡,终于同意了。我兴高采烈的把妈妈的动作一丝不差的学了下来,但包的粽子自始至终不成形,我发了火,终于有点像了,悄悄的放进锅里,我的杰作无疑是匹害群之马,落在其他粽子之上,一进过就烂了……不过我最终学会了包粽子。

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咬一口,又香又甜,好吃极了,而此时,我对屈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端午节屈原(6)

端午节在中国民间节日中可以被认为是盛大的。粽子、茶蛋、艾叶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提前一周为端午节兴奋,因为可以吃到好吃的粽子。那时候生活单调苦,什么都吃不下。说到粽子,它不仅好吃,而且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乐趣。每年端午节到了,我妈第一天晚上就跑一锅糯米饭。第二天早上,我和妈妈把它包在一起。绿叶加糯米和大枣,包成三角粽子。包装后,放入大锅中,煮3-4小时。之后,我妈妈把粽子泡在两个准备好的桶里。等它凉下来,她小心翼翼地拔出竹叶,咬了一口白糯米,紫枣就露出了头。

端午前夕,家家户户把山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上,说是辟邪。我们的孩子只是模仿,并不理解它的意思。

端午节的早上,我妈起床后,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缠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我们以后会一直穿。据说可以祛病辟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丝线就是那些精致手链的替代品。有些家庭还会花一些钱给孩子买香包。我妈用小布做的,里面塞了棉花,还放了一些草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很开心。

回忆童年的假期很开心,节日气氛比现在更浓。


端午节屈原(7)

我喜欢的节日有很多,比如说重阳节,清明节,七夕节。但我最喜欢的节日,那就是——端午节。接下来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

那么为什么有端午节这个节日呢?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屈原的爱国诗人。屈原不仅是一个爱国诗人,还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个大夫。据说屈原因为没有完成他的爱国计划,就在自己身上积累一块巨大的石头,跳入汨罗江里自杀了。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把粽子扔入河中。另外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

每年到端午节时,我会和妈妈一起包粽子。准备的材料有一些粽叶、糯米、鸭蛋黄、肉等。开始包了,我先把粽叶卷成漏斗型,然后放入一半的米,接着放入一个用酱油腌好的肉和一个鸭蛋黄,再放入一些米并有勺子把米弄平,最后用粽叶绕一圈,并用棉线把粽子捆结实,一个粽子就诞生了。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里煮一煮。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品尝起来,真的是粽香四溢啊!我喜欢吃粽子,更爱吃自己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品尝粽子,还会插艾叶、系丝线、挂香囊等。端午节真是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啊!


端午节屈原(8)

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日,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民间节日“端午节”,因为在五月,又可称之为“五月节”。在这个节日里,很多地方都以包粽子以及赛龙舟的方式来纪念古代杰出诗人屈原。

少年时,每逢端午节这一天,我既有芳香扑鼻的粽子吃,又可以与同伴们到家乡的小河里畅游“龙泉水”(民间传说把这一天江河里的水称之为“龙泉水”)。与同伴们在水里嬉戏、追逐,把这一天藏在内心的喜悦尽情地挥洒出来。这是端午节留给我最初的、最深的印象与留给我最美的回忆。

随着时光的飞逝,今天已为人师的我,在端午时节,想起的是《楚辞》,想起《离骚》,想起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想起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据史说,公元前278年秦兵功陷楚国首都郢都,诗人屈原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于当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名为“端午节”。屈原在楚国早期是极受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的,他极力主张联齐抗秦,并争取由楚国实行统一天下。然而,后来楚怀王却听信保守势力与奸佞小人的馋言,而渐渐疏远屈原。屈原受到排挤与流放,在流放途中闻国已破。此时此刻屈原的内心是多么失望、多么悲愤、多么的矛盾。痛恨楚国最高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使爱国之士报国无门,导致奸佞误国,以致亡国。屈原在抱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下,甘与国家共存亡,毅然投江自尽。以他的死去唤醒世人。

假若当年屈原没有投江自尽,而更多地去深入民间,洞察民生,聆听世人的声音,以诗人自身的创作才华去谱写更多可歌可泣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不是更好吗?此亦后世文坛之大幸也。


端午节屈原(9)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现在离我们最近的就是诗歌中描写的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龙日、诗人节,小儿节等等。

端午节的由来是:一位叫屈原的爱国诗人,他是在楚王身边做官的,他一心想让国家强大起来,但有一位奸臣在楚王面前编了些屈原的坏话,楚王就把屈原赶了出去。屈原在外听说楚国被敌人占领了,百姓受累受苦,心里难受极了!他就抱石投进了汨罗江自杀了。百姓知道了,拿粽子,鸡蛋往江里扔,拿雄黄酒往江中倒,就是为了不让鱼虾吃了他的尸体,谁让屈原如此高风亮节呢!

端午节有许多风俗,有包粽子,有戴香囊,有拴五色线,还有赛龙舟,而我们这儿最常见的就是包粽子了。每过端午节,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包粽子要准备好糯米、粽叶、馅料、漏勺。我先把粽叶选出来,卷出圆锥状;再把糯米放进去,接着放入馅料;然后裹上粽叶;最后捆上粽绳,放人锅中。我包的粽子可是有模有样呢!当粽子在煮的时候,我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呢!

端午节是我最爱的节日,我最喜欢这个节日了!


端午节屈原(10)

汨罗江边,披头散发,一代贤臣,置身潮水。

"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满载豪情|欲报国,却郁郁不得志,君主无能,奸臣当道,如此的世风,怎能不让他痛心,为了区区楚地,他付出了所有,结果却不是他所预料的。

他的忠心,他的正直却将他推向了死亡。长叹息,止不住心中种种哀愁,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紧紧的牵动着他的心弦,或许他的存在就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楚地千千万万黎民。

他无法想通,为何楚王不相信他,为什么上天会这样对待楚人。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不理解。作为臣子,他明白自己的职责。他尊重自己的君王,从一开始的与楚王举杯论政,到最后纵身填汨罗江。

这期间,他经历的太多,曾经某个时候,楚王懂他,信任他,而如今,一切都已成了飘渺的回忆,他不在是楚王的宠臣,不在是三闾大夫,为了他的国人,他终于遭到了放逐。

也许他说的对,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身上的灰尘。为了不让自己洁白的身体不受到尘世的的染及,他选择了逃避。

当他抱着那块石头,他犹豫了,他真的就能放弃楚地千万黎民吗?反复间,那千古忠臣的身影一点点消失在汨罗江面。江水依旧那样的流,而他去了哪里?可能成了江鱼的食物,可能置身于污泥。

待后世之人,千种猜测,犹为笑谈。


端午节屈原(11)

奸臣的陷害,王君的昏庸,百姓的疾苦,楚国的危在旦夕。当你知道这一切都是你无法挽回时,你独处汨罗江畔,看滔滔江水,诉说自己的爱国忠情,诉说自己的报国之志。你纵身一跳勾画出了最美的曲线。你选择了与日月争辉,同时你也选择了让后世的我们无比痛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你的壮志。忠诚为国,造福百姓。举世皆浊,惟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是他的心,这是一颗饱受折磨,无可奈何的疲惫之心。

你曾多少次携长剑,为楚王进谏,却一次次地被旧贵族所排挤,淹涕叹息,仰天长问,你又能奈何?

汨罗江畔,留下你那忧郁的足迹,你已随着时间流逝,但是,你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永远驻足在我们的心中。

屈原,你留下了自己的味道————旷达,不畏生死!

屈原

空气开始凝固,风欲呼未能。

你最终还是来到了汨罗江岸,颜色憔悴,形如枯槁。

你的心在滴血,不平的遭遇,不公的诽谤,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你最终选择了与日月争光。

用尽力气,抹不去的你悲伤的回忆。你——屈原,楚怀王左徒,天下几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年,你是多么地精明能干,你是多么地擅长言辞,你又是多么地明于治乱。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以小人之语谤君子之为,他们以小人之言嫉君子之才。于是,你,被疏远了。

在寂寞的风中,你在行走,伴随着也的灵魂。你赋《离骚》,还记得那雄言豪:亦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众女疾余之峨嵋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是的,没想到当年大名鼎鼎的出国大夫,最后却一败涂地。

风,还是很寂寞,在云中翻过的是月的清波。

你正道直行,你尽智竭忠,但你终日被谤,你心里怎能无悔无恨呢?

理智是冰冷的慰藉。

你最终选择了与汨罗江共存亡。这一天你出现在了汨罗江口,颜色憔悴,形如枯槁。就连渔夫都能看得出你心中那颗不悦的锦囊。但他诧异地问你为何出现在此时,你终于道出了心中的那些不快: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你宁愿付长流而葬于江鱼腹中,也不愿意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

这就是你,大地坚持的自豪的脊梁。你,就在这一年的这一天,纵身一跃,以转瞬即逝的生命表达了对楚王的憎,又以高尚的情操表达了对楚国的爱。

你的选择是明智的,既然匆匆地来,为何不能匆匆地走。你实现了心中的那个伟大的梦想,即使你成为鱼腹中的佳肴,你也要与楚国永远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沉沦的光明中,灼灼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中一颗不屈的心。


端午节屈原(12)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没错,农历的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

妈妈早早地上街了,还答应给我们带几个香喷喷的粽子。到了下午,爸爸下班回来了,妈妈早已为我们煮好了粽子,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粽子,我觉得太无聊了,便对弟弟、爸爸、妈妈说:“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谁了解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多。我还没有说完,弟弟便举起了高高的手说:“我知道,端午节是为了记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看来,弟弟你懂的不少吗,接着,爸爸又说:"屈原当时不忍看到国家破亡的情景,便怀抱石块,跳进了汩罗江,人们为了记念他,纷纷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找到,后来又把江米投入河中,防止屈原的遗体被鱼虾所食,所以,也有了端午节人们的习俗:赛龙舟、吃粽子。”“看来,你们的确懂得不少,那我就背一首胡仲参写的关于端午古诗《端午》吧:“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曰人来吊汩罗,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爸爸说:“你懂得也不少啊!快点吃粽子吧,快凉了。”

真是“小屋欢声,粽情意浓”啊!


端午节屈原(13)

妈妈说今天晩饭去外婆家吃,我连忙问“,为什么呀?妈妈笑着说“,你想想“,哦,原来是端午节,说到端午节,我还听说一个小故事呢,就是关于屈原受冤抱后自投日罗江的故事,人民为了纪念他也就把每年的农厉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我和哥哥坐上妈妈的车,一会儿工夫就到了外婆家。一进大门,我眼前突然一亮,不惊的大叫起来,哇“好漂亮的房子,高高的新楼房,宽阔的大院子,还有一陈迎面扑来的饭菜香味,使我迫不及待的朝外婆家的厨房跑会,我大叫一声,外婆我来了。外婆笑着说,好个,趁着还没到吃饭的时间,我和表弟在院子里玩,院子里种了果树,蔬菜,还有许许多多的花花草草,有的开出了五颜六色的小花,可漂亮了,还有一座小桥呢。桥下养着许多小鱼……玩的正开心的时候,吃饭了,我象兔子一样飞快地冲进厨房,哇!好多菜呀!我一边吃一边说,外婆做的菜真好吃。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盘龙虾。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是我的最爱。

时间过的好快呀,吃好饭带着外婆亲手包的粽子向外婆说了一声谢谢,就和妈妈一起回家了。


端午节屈原(14)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深远(,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不忍舍弃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回打捞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见后纷纷仿效。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屈原(15)

昨夜子规声啼催,今朝汨罗带泪归。

《离骚》一曲哀民生,谁人诵之不含悲。

屈原,这位本欲厉治革新的伟大诗人,因小人谄害,终未被重用,且横遭流放,眼见国破民苦而无力回天,痛不欲生,投了汨罗江。

“长太息以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艰。”人民的流离失所,撕扯着他的心肺,空怀着满腔的报国志而无法施展,他的苦闷可以想见,投江,成了他解除痛苦的唯一选择。

人民为纪念他,因之有了粽子,有了赛龙舟,有了端午节。

两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农民,不仅免去了农业税,还有了粮食补帖。从农民的笑脸中,我们似乎可以想象伟大的诗人屈原若在,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政治昌明,祖国昌盛,一定会重写《离骚》将其诗句改为:“长欣喜以欢呼兮,兴民生之多光。”

祖国正向富强迈进,人民正向小康飞奔。欣逢这样的盛世,汨罗江不再呜咽,欢快地向前奔流着……


端午节屈原(16)

汨罗江边,披头散发,一代贤臣,置身潮水.

"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满载豪情欲报国,却郁郁不得志,君主无能,奸臣当道,如此的世风,怎能不让他痛心,为了区区楚地,他付出了所有,结果却不是他所预料的.

他的忠心,他的正直却将他推向了死亡.长叹息,止不住心中种种哀愁,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紧紧的牵动着他的心弦,或许他的存在就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楚地千千万万黎民.

他无法想通,为何楚王不相信他,为什么上天会这样对待楚人.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不理解.作为臣子,他明白自己的职责.他尊重自己的君王,从一开始的与楚王举杯论政,到最后纵身填汨罗江.

这期间,他经历的太多,曾经某个时候,楚王懂他,信任他,而如今,一切都已成了飘渺的回忆,他不在是楚王的宠臣,不在是三闾大夫,为了他的国人,他终于遭到了放逐.

也许他说的对,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身上的灰尘.为了不让自己洁白的身体不受到尘世的的染及,他选择了逃避.

当他抱着那块石头,他犹豫了,他真的就能放弃楚地千万黎民吗?反复间,那千古忠臣的身影一点点消失在汨罗江面.江水依旧那样的流,而他去了哪里?可能成了江鱼的食物,可能置身于污泥.

待后世之人,千种猜测,犹为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