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一本书(汇总13篇)
听泉
2023-12-28 00:36:26
初二
其他

共读一本书(1)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读一本书——《激励孩子勤勉上进好故事》。

在读的过程中,我囫囵吞枣地读着,只顾着欣赏书中精美的图片,而妈妈却一边读,一边拿着笔在一旁工工整整地抄词语、句子。我十分奇怪,问到:“妈妈,你在干什么呀?”妈妈把笔停了下来,慢慢抬起头来,回答到:“记录好词佳句呀!”顿时,我心中一震,想到:我以前看书时,只图个情节,根本不去管书中描写的优美的好词佳句,对着写得好的段落都一看而过的,妈妈还一直保持着看书做笔记的习惯,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呀!我心里不由增加了几分对妈妈的佩服之心。

通过学校布置的亲子共读,我明白了:看书不能只图个情节,要善于笔记。

我也要向妈妈学习。


共读一本书(2)

虽早已记不清那一天的日历,却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一天与妈妈一起看书的快乐。

一个盛夏的早晨,我与妈妈一同去图书馆看书。在一个个书架中穿梭,眼前还是一片茫然:我居然对任何一本书都不感兴趣!这对我来说可不可思议,通常,我只要拿到一本书,就会迅速进入状态,完全投入在书的海洋中。可今天,我到底是怎么了?

我垂头丧气地靠在桌子上,心中泛起阵阵苦涩。万分无助的我抬起了头,刹那间,我一下子激动了起来:我要看那本书!那是一本名叫《狼王梦》的动物小说,当我正要拿起那本书时,一只手强在我的前面:是妈妈!

我一脸乞求地看着妈妈,希望她能把那本书让给我。终于,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同意我们两个一起看,我开心极了,搬了条凳子坐在妈妈的身边,看起书来。

我们就静静地坐在那儿,完全不理会外界所带来的困扰,只是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个精彩非凡的故事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到晌午了,妈妈手机一个突然打来的电话叫醒了我们,我们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书。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说:

“今天是我第一次知晓与他人共读一本书的快乐……”

六年级:花蝶之恋


共读一本书(3)

我与父母共读一本书,正像尤安。艾肯所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我和父母就是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读书方法来。

读同一本书,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见解,了解了不同的含义,却正因为如此,我们一家三口 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读一本书,最重要的是读书方法,读书方法是是否理解这本书的关键,我们一家三口在读书方法上截然不同。爸爸是一个传统的人,他的读书方法也比较传统,也很普通。一页页仔细看,准备一支笔,在欣赏的部分用特殊的记号记录。例如优美的词藻用圆圈来表示,句子用波浪来表示,段落用括号和五角星来表示,虽然这样做可以一生一世地铭记于心,但是毁了我的书,每一页都写了读书时的心得与圈圈涂涂的笔记,哎,我可怜的书啊!妈妈的读书方法则没有爸爸那么大的“破坏力”,首先简略地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概的理解,按着一遍遍地精读,从而就可以像孔夫子说的那样“温故而知新”,一次次地读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切身感受,这样读会更加有滋味儿,这样的读书方法可比我老爸的读书方法要好得多了。而我的读书方法是这样的:首先用猜读法看小题目,猜想小故事的大概内容,这样既好玩又可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

接着,寻找自已欣赏的段落,并记在本子上,最好是写明第几页,哪个故事的第几个段落第几行,以后有用时可以借鉴,不过要记住“真正打动人的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我还会一遍遍地精读,从而不会有忽略的片段,并且可以从一遍遍的读中品味其中真正的想要告诉读者的含义,这又有何不好呢?然后再把以前记下来的笔记做下整理并再读几遍,加以巩固,以防知识又从我的小脑袋中溜走。最后做总结,把从中学到的东西整理并且分类。虽然我的读书方法较为烦琐,但是我的读书方法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是不求迅速,求有效,不是吗?我们不仅有截然不同的读书方法,而且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因为是同一本书,一家三口一起看,一起读,虽然读起来不会那么无聊,那么乏味,但是一起读同一本书总是特别麻烦。只有一本书,三个人围在一起看,总会发生一些小矛盾,一起来看看吧!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一起看同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作者的单位组织员工到南京游玩,他们准备买几把雨花石,雨花石装在一个塑料袋子里,不能有别人帮忙,靠自己抓算一把,掉在外面的不算,其他人最后只剩下一小把,一句老者的话令所有人深思“你们这些人,都是太贪了,贪多则抓不住我不贪只抓一小把牢牢地抓在手中掉不了。”爸爸摇摇头,皱了皱眉,再推一推高度近视眼镜,仔细把这个故事快速地浏览一遍,从他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一些失望的神情,他说:“这篇文章的词语、句子、段落部分所用的都不是一些特别好的、特别优美的,所以这篇文章并不是一篇好文章。”

这时妈妈听不下去,站起来反驳到:“虽然这篇文章所用的词语、句子、段落并不是特别完美,可是告诉了我们一个令人深思的道理,难道这不是一篇好文章吗?”我不紧不慢地说道:“你们两个的意见我都赞成,正如爸爸所说,这篇文章运用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不是很好,也如妈妈所说,抓雨花石的过程折射的人生道理引人深思。贪婪是罪恶之源,欲望越大,人就越贪婪。许多贪官就是这样,越贪越多,越多越贪,最后的下场也就越坏。所以生活中对欲望的追求,要适可而止,不要贪婪。如果不贪,知足,握在手中的幸福,也就越来越多。”我认为爸爸的学习方法适用于一些作文类型的书籍,妈妈的读书方法适用于大部分书籍,而我的读书方法嘛,嘻嘻,适用于全部的书籍,你们认为呢?


共读一本书(4)

有这样一个女孩,她聪明活泼、纯真善良,尽管她遭遇父母早亡的不幸,五岁时就被送到独居在山上的爷爷那里,但她却非常坚强,用自己的爱心影响着周围的人。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女孩就是瑞士作家施比里的作品——《海蒂》中的小主人公。

记不清这是我和妈妈一起阅读的第几本书了。当我们俩读完时都沉默了一会儿,我知道,妈妈和我一样也被感动了,被海蒂的善良感动了。她的爱,让小伙伴彼得的羊儿更加健壮;她的爱,让失去女儿的薛斯曼医生找回了快乐;她的爱,让失明的祖母重现微笑;她的爱,让残疾女孩克拉拉奇迹般的恢复了独立行走的能力。爱铺就了一条快乐的路,更创造了让人激动的无数奇迹。我多么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也能像海蒂一样拥有善良、拥有爱,那世界就会多么和谐美好。

这本书的语言非常优美,把阿尔姆山写得绚丽多彩,给人美的享受。我很羡慕海蒂能天天喝鲜羊奶,晚上能看着闪闪烁烁的星星进入甜美的梦乡。让我们都来记住美丽的阿尔姆山和善良的海蒂吧!

将爱进行到底


共读一本书(5)

我曾经和妈妈共同读过一本书————《青铜葵花》,就论这本书,我和妈妈一起发表过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认识。

这本书的大致内容是一个乡村男孩青铜和一个城市女孩葵花在一起的贫苦生活,以及后来,葵花得带回城市后青铜的悲伤。

当我第一次看完这本书,我流泪了,不为葵花得到新生活而高兴,反而憎恨那些将葵花带回城市的人,这时的青铜葵花虽然不是亲兄妹,但却有着胜过亲兄妹的感情,这些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带走葵花。硬要拆散他们兄妹,让青铜葵花饱受相思,煎熬之苦。

可是我的父母却并不这样认为————带走葵花,是他们对葵花父亲的愧疚,希望通过帮助葵花重返都市受最好的教育,对葵花家进行补偿。这便是他们的想法。

其中还有一个名叫“嘎鱼”的小男孩,在当地,他家算得上是富贵之家。但我认为他的为人很坏,一开始变欺负葵花,之后又丈财跟青铜家争抚养权,更可气的是他次次给青铜家找亏吃。自以为家里有钱,便仗势欺人!不过好在最后他良心发现,不再“做坏事”了。妈妈说他本性并不坏,和青铜一样只是想保护葵花。

青铜的父母和奶奶生性善良,对葵花如同亲生骨肉,细心呵护,关爱有加,虽然家庭贫困,却从未怠慢过这个“养女”。葵花的奶奶也是为人正直,不失罡气,为人有傲骨,做是靠自己,很受当地人尊重。

青铜在葵花到来之前,一直是个沉默无言的放牛少年,形影孤单,葵花便在这时天使般降临在他的身边。对青铜来说,葵花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他不允许任何人欺负葵花。当天使离去时,十多年的亲情变成了无尽的痛苦,年少的青铜在这痛苦的折磨中,艰难地匍匐着,成长着。

这次和妈妈一起读完了这本书,虽然两人一间颇有分歧,但我会一直坚持自己的观念。


共读一本书(6)

有古文道:少年读书,如日出之阳;中年读书,如日中之光;老年读书,如炳烛之明。阅读,伴我成长。与家长共读,更是勾起我温馨的记忆。

我经常看到父母带着妹妹读绘本,有时妹妹也会奶声奶气得叫哥哥读给她听。妹妹虽然很小,但是听得格外认真。他们告诉我在我很小的时候她就一直坚持跟我一起读书,睡前读书是从未间断过的。

后来长大一些后,我记得他们经常带着我去书店,我拿上书就盘腿而坐,呆上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后来认识的字多了,看的书就更多了。家里的书也多了起来,我发现母亲在买书这件事上跟买衣服一样爽快大方。那时候,除了上学写作业,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在阅读,我读完了沈石溪的一系列的动物小说,曹文轩的小说……

上了初中,我得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部手机。我放下了书,那段时光只有关于手机的记忆,读书变得很少,亲子阅读少之又少,自然与父母的沟通都减少了。重新拉近我与母亲距离的人,是东野圭吾。也许是继承了母亲身上喜欢刺激喜欢侦探推理小说的基因,我喜欢上了他的书。通过作者的书,我能找到一个全新的自我。刚开始,我被有点恐怖、暴力、血腥的精彩剧情吸引。

后来无意间聊天发现妈妈也很迷东野圭吾,我就把书推荐给她,特别期待她对书的看法。后来,在一起的探讨中,我发现我对这本书的认知,太浅尝辄止,我的注意力还局限在打杀的剧情,还有比较暴力的内容。但是母亲通过剧情,还谈到了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揭露了当时的社会黑暗。我翻开扉页一看,和作者描述的完全一致,心中不禁燃起对母亲的敬佩。我真是茅塞大开,怪不得东野圭吾的名气这么大,不光是他书中的内容吸引人,让人觉得读起来有趣,原来他的书,更是表达了一种思想,也饱含哲理。

有一日,无意间发现家里的书桌上有一本平凡的世界,本来只是随意翻翻,内容却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捧起书很快就读完了,我觉得这本书是外国版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妈妈特别赞同我的说法,她对这本书的每个人物和事件都非常熟悉。我们聊孙家的两兄弟和他们生活的那片黄土地;他们的理想和抱负、对生活的渴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通过共读,我觉得劳动太伟大了,用双手、用力量、用汗水就可以自己去创造机会,用充满阳光的心去面对苦难。

书中的人都是小人物,都很平凡,平凡的出身和人生,却因为有不平凡的心和品质,组成了一个不平凡的世界。

阅读很美好,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户。和父母共读,为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话题,我也能从亲子阅读中获取更多的养分。愿我们能在阅读中获取快乐和幸福!


共读一本书(7)

今天,我和母亲一起共读一本书————《冒险小虎队》。在读的过程中,我囫囵吞枣地读着,十分专注地欣赏着那些让人牵肠挂肚的历险情节,而母亲却一边读,一边那着笔在一旁工工整整的抄词语,句子。我十分奇怪,向母亲疑问到:“老妈,你在干什么呀?”母亲把笔停了下来,慢慢抬起头来,回答到:“记录好词佳句呀!”

顿时,我心中一震,想到:我以前看书时,只图个情节,根本不去管书中描写的优美的好词佳句,对这写好段落都一看而过的,可母亲都已经30出头,快40多岁了,还一直保持着看书做笔记的习惯,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呀!我的心里不由增加了几分对母亲的佩服之情。通过学校布置的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我明白了:看书不能只图个情节,要善于记笔记。于是,我也向母亲一样,拿出一本本子,和母亲一起记录好词佳句……


共读一本书(8)

我们家有许许多多内容精彩的书。每当我做完作业,总爱拿上一本书,坐在窗前,细细地品味一番。这个寒假因为有了书的陪伴我就不再寂寞啦!

我喜欢看《意林》,喜欢它的优美词句,喜欢它里面的感人故事,喜欢它的深刻道理。有一次,我想:这本书这么好看,为什么不让父母也欣赏一下呢?说干就干,我立刻找来父母一起看。

晚上,我们正拿着《意林》细细品尝时,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大概意思是: 文中儿子向往自由,大学时突然“失踪”,父母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了儿子。看完整篇作文,我发表自己的感受:“儿子在大学时逃走虽然方式不对,但他只是因为向往自由,渴望自由,才想出这个方法,并不是厌恶父母,所以我觉得他并没有什么大错。”而妈妈却不认同我的想法:“我认为儿子是大逆不道,居然把自己的自由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太不孝顺了。”爸爸也说:“你妈妈说的对! 这种行为太自私了,为了自己自由,却没有想过别人的感受,父母一心为他好,而他却用这种方式报答养育他的父母!” 我们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唇枪舌剑论战了半小时,最后谁都不服谁。

和父母同读一本书,每个人对文章的不同理解,互相之间不同观点的碰撞,以不同的视角和切入点去看待一个问题,就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想法。我认为通过父母与我共同看一本书,那是一种有益的游戏,可以促进互相之间的感情交流,既能提高我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创新思维方式,得到了不少有益的启迪,真是个读书的好方法!


共读一本书(9)

中国的古人言: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外国的智者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而我们现在说:读书既能提高修养,开拓视野,又积累知识,发展各种能力。书籍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学校号召假期中多读书,其目的也就在此了。而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又加强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于我们而言,百益而无一害。

书中有诸多关于大自然美景的描述,如:在黄色的草丛中,小鸟们欢乐地嬉戏鸣叫着,连蝴蝶们也抵不住诱惑,飞过来凑热闹。雏菊零零星星地散布在草丛间……,这么质朴却又生动的描述,使我和女儿忍不住赞叹又心生向往,真想能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一下呀!

站在我的角度,以为人父母的眼光来看,这本书在家庭成员如何相处,养育子女方面也很值得学习。在书中,罗兰的父母互相尊敬与爱护,从不在孩子面前争吵,营造了一个舒适又温暖的家庭环境,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很重要的。而对孩子们的养育方式,又各不相同。罗兰好动勇敢,就让她多做室外的活,玛丽生性安静,就让她多做室内家务。这种因人而异的方式,不正是我们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吗?

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不知道生活的艰难险阻会何时出现在女儿面前,我只能希望,当那一天来临时,她能忆起2016年暑假中我们读了又读的这套书,忆起我们之间关于这本书的,关于小罗兰的交谈,哪怕只是只言片语。

——亲子共读《草原上的小木屋》

今年暑假,我与女儿共读了《草原上的小木屋》这套书。此书是美国儿童文学家罗兰·英格斯·怀德的自传。在书中,作者以细腻温情的文笔,描写了美国西部拓荒背景下,一家人艰苦而又充满爱的生活。

更使人赞叹的是,即使夜宿野外,爸爸在劳累一天后,也会拉起心爱的小提琴,“小提琴和夜莺在月光下一唱一和,传递着温暖和美好。”我想,这幅画面,这幅即使在艰苦环境下,也保持美好与体面的生活画面,必将深深地印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无论是当年的小罗兰,还是现在坐在我身旁阅读的孩子。

站在我女儿的角度,她更关注书中同为孩子的小罗兰,阅读间,常听她喃喃自语:“罗兰真棒,真坚强呀!”后来,合上书,她总结说:“环境很艰苦,但罗兰在坚强而又快乐地生活,我很佩服她!”我不禁问她:“若是你处在这种环境下,会怎样做?”女儿回答:“我要向罗兰学习。”


共读一本书(10)

虽早已记不清那一天的日历,却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一天与妈妈一起看书的快乐。

一个盛夏的早晨,我与妈妈一同去图书馆看书。在一个个书架中穿梭,眼前还是一片茫然:我居然对任何一本书都不感兴趣!这对我来说可不可思议,通常,我只要拿到一本书,就会迅速进入状态,完全投入在书的海洋中。可今天,我到底是怎么了?

我垂头丧气地靠在桌子上,心中泛起阵阵苦涩。万分无助的我抬起了头,刹那间,我一下子激动了起来:我要看那本书!那是一本名叫《狼王梦》的动物小说,当我正要拿起那本书时,一只手强在我的前面:是妈妈!

我一脸乞求地看着妈妈,希望她能把那本书让给我。终于,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同意我们两个一起看,我开心极了,搬了条凳子坐在妈妈的身边,看起书来。

我们就静静地坐在那儿,完全不理会外界所带来的困扰,只是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个精彩非凡的故事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到晌午了,妈妈手机一个突然打来的电话叫醒了我们,我们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书。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说:

“今天是我第一次知晓与他人共读一本书的快乐……”

六年级:花蝶之恋


共读一本书(11)

翻开一本书,书页间淡淡的墨香灵巧的钻入鼻孔,指尖轻轻划过每一行字,嘴角轻轻上扬,心中流溢而出的感情,轻轻缠绕,任由思绪纷飞。

对于书,我是喜欢的,因为书,还发生了一件令我意想不到的事。

开学时,我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这些日子,妈妈竟对我严厉起来。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我快要升初中了,想让我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好好考取一所好的中学,对于妈妈的苦心,我也知道,但有些时候,令我不能理解。

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家,我便打开了电视,津津有味的看起来。这时,妈妈走过来,又念起紧箍咒:“怎么一到家就看电视呢,你都上六年级了,很快就要升初中了,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妈妈见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便“啪”的一声把电视机给关上了。并生气地说:“以后每天中午都不许看电视!”“哦,知道了。”我嘟着嘴,蛮不情愿的答道。心里面满是委屈。对于妈妈这样的做法,我很不理解,难道因为我将要升中学二剥夺我看电视的权利吗?

这天,我拿回来一本书,名字是《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她的名字叫金玲,她身材较高,长得胖胖的。金玲善良、正直、宽容、大度,艺术上的感觉比较敏锐,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孩子。金玲的学习成绩中等,作文是她的强项,数学差一些,有粗心的毛病,但金玲的知识面较广,一些需要综合能力解答的题目往往难不倒她。她表面上嘻嘻哈哈,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其实内心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她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为了她小学升初中考一个好的学校,给她准备了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想尽办法给她补习,尤其是她的妈妈为了能把她的成绩搞上去,简直比文章中的主人公还急,可谓动足了脑筋。我觉得,我的妈妈的心态与金玲妈妈望女成凤的心态一样,所以,便请求妈妈与我一同看。妈妈禁不住我的再三请求,终于答应了。这本书的情节,离我们的生活太接近了,仿佛说着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读起来是那么流畅,很快就读完了。

妈妈看完这本书,沉思片刻,对我说:“你说我是不是对你太过严厉了呢?”听到这话,我赶紧附和道:“当然了,老妈。自从我上了六年级,你整天对我那么严厉。有时候写完作业你都不让我看会儿电视,要知道劳逸结合才是最重要的嘛,还有啊……”我还没数落完老妈的一条条“罪行”就被打断“既然这样,我也给你一些放松时间,以后中午回家和写完作业后可以允许你看电视,不过,可不能耽误学习哦。”“耶,我就知道老妈你最好了,万岁!”我激动得差点一蹦三尺高。

书,你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书,你如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不断启迪着我们。书,你更像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带我们去遨游知识的王国!


共读一本书(12)

寒假里,我和妈妈一起读了一本《课堂上听不到的历史传奇-世界思想文化名人》。这本书讲述了文学史和历史上重要人物的重要事迹和生平趣事,让我从这些名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给我很大的启示。

世上,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这些名人,之所以能流芳百世,都是凭借着自己超越常人的毅力,通过不懈的努力的。

荷马,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他不畏艰辛,沿着爱琴海千里跋涉,风餐露宿,足迹遍及整个希腊大地,搜集了大量民间口头流传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各类民歌,在传唱的基础上用自己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以艺术加工,终于成就了两部辉煌的史诗,后来被汇编成《荷马史诗》。他让希腊人了解了自己祖先的历史,更把一种英勇不屈的气质融入了民族的血液。他双目失明,却用双脚丈量着地中海四周的土地,用耳朵和歌喉传播着古老的故事。

几何学创始人欧几里得本着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精神,运用公理化的方法,将零散的数学理论成功地编织成一个从基本假设到最复杂结论的连续网络。当时的埃及国王也想学点几何,虽然这位国王见多识广但是欧氏几何却令他学得很吃力,于是他要求欧几里得教给他更为简单的捷径。但是欧几里得告诉他“在几何学里,没有专为国王铺设的大道。”这句话成了千古传诵的学习箴言。欧几里得提倡扎扎实实做学问的精神,反对在学习上投机取巧。他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音乐神童”莫扎特,三岁就能弹奏钢琴曲,对于这么一位有着惊人的音乐天赋的天才来说,他的音乐之路应该是无比轻松的吧?很多人认为他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但事实并非如此,莫扎特的天才并不是凭空获得的,他为之付出了超过常人的努力与汗水。为了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他必须熟悉几乎所有的乐器,除了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能外,还要学习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史等。他对音乐刻苦追求,终生热爱,即使在最为窘迫的困境里,也没有停止谱写欢乐的歌曲温暖世人。

这本书里还有许多为了自己的事业不懈追求的文化名人。他们成功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无不是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有的甚至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的。

任何成功都绝不是偶然的,既然立下了远大的目标,那就为了自己的理想去挥洒自己的汗水,去拼搏吧。越努力,越幸运,任何努力的汗水都不会白流的。


共读一本书(13)

刚看书名时,我疑惑:天才需要拯救吗?到底怎么回事呢?这吸引着我快速地读着,一页,两页……,第一章,第二章……啊,原来是天才会让人嫉妒,让人误会呀!后面的情节就更加奇妙了,他们能穿越。我沉浸在书中,不受任何干扰了。我看书看得不快,一节课只能看32页。下课时间,午休时间太少了,看书不解渴。我想快快看完,想知道书中还有什么好玩的故事,我的好奇心重呀!

放学后,写完了作业,就是我的阅读时间了。我就会捧起我的“宝贝”看起来:他们穿越了,去了西周,前往了偃师家里,见到了木乙和偃师,他们玩得很开心。偃师和木乙遇到了危险,乔乔和麦可宁可不要命,也选择解救他们,可见他们的友谊多么深厚呀!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呀!后面的“麦可大危机”一章,在麦可有难时,想不到竟是木乙回去救的麦可,那时原本没有一个朋友的麦可已经不只是有一个朋友了,他已经有了3个朋友了,有木乙、乔乔、机器人雷克,不对,还有一个偃师,他们都愿意帮他,那时麦可的心里一定是暖暖的……

我进入了书中,跟随着麦可一路前行……忘记了我是在读书。

妈妈喊我吃饭了,我伸了个懒腰,闭上眼睛,把看过的情节都一一在脑海中回放。

很快,这本书看完了,我们还画了思维导图,进行了图书交流会,编写前后传,我的作品还被选上了,葛欣老师还回信了呢!高兴得我回家路上都哼着歌。

这本书真是奇幻与美妙的结合,共读书真是件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