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寨(热门10篇)
残留的温柔
2024-02-15 03:17:35
高三
写景

石宝寨(1)

暑假的一天,听爸爸单位上说明天要去石宝寨,我听了这个消息高兴得蹦了起来。

到了第二天,我们开车前往石宝寨。到了忠县,听当地人说坐船过去更有意义,我们就把车停在了岸边,坐上了船。在船上我远看石宝寨,那一座座古朴典雅的房子高大而壮观。望了一会就到了石宝寨门口,一看门票只要50元,太便宜了,我们就买了票。刚一进去,就看见了一个大水缸,上面还画了唐僧师徒在打妖怪,接着还有一个木桥,后面是一个大铜钱,中间有个方洞,我们还照了相。

过木桥了,走在上面摇摇晃晃的。我低头往下一望,这么高,有几十米吧,我就连忙跑了过去。这时我看见一座房子,很古老,往上一看,每一层都有一个圆形的洞,我就问爸爸那是什么,他说那是古代的窗户。古代窗户怎么这么稀奇?还听说古人修这座房子一颗钉子都没用。我说我倒想看看到底用了没有,我就开始往楼上爬。每爬一层,都看见墙上画的古人像。爬到了最高楼,是一个1200平方米的石坝,海拔320米。举目四顾,水天茫茫,心胸顿时为之开阔。这是建于清朝前期的古刹,正殿迎门墙壁上有一巨大壁画,画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画面下方,有一块遗石,形状很像石宝寨。古刹后殿,有一个石孔,口大如杯,介绍牌上说这叫“流米洞”,传说寨上修起庙宇后,这石孔每天都流一些米出来,正巧供庙内和尚食用,故称“石宝”。后来老和尚想多得一些米,派小和尚偷偷把石洞凿大,结果石洞一粒米都不流了,贪心的和尚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告诉人们可不要贪心啊。

看完后,我们就又开车到了重庆。我真忘不了这次旅游。


石宝寨(2)

趁着暑假,我和奶奶于8月中旬参加了长江三峡师生游。

旅游的第一天,我们的游船就到了位于长江北岸玉印山脚的石宝寨。据历史记载,石宝寨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它总高56米,共有12层,从长江岸边直至玉印山顶。

从建筑看,整个石宝寨全是用木料建造而成,其手工之精,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远远看去,石宝寨就像一座古色古香的宏伟宫殿,它每一层都是飞檐斗拱,雕龙画凤。走进石宝寨的大门,就来到了第一层楼,这里有一块很大的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古文,我大致地看了一遍后就一口气连登两层,来到了第三层楼。

在这第三层楼中,有几个木雕的塑像,其中一个坐在宝座上,看起来像是某国的君王,另一位身披铁甲,右手夹着头盔,他那炯炯有神的双眼严肃地盯着那位君王。这时导游来了,我赶紧问导游阿姨,那两个塑像究竟是谁。听了导游的解说,我才知道那个君王原来就是楚王,而那位大将则是巴曼子。据传说,在距离玉印山约4-5公里处,有一个叫忠县的县城。巴曼子就是忠县城的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是战国时期巴国的将军。为了平息内乱,他以割城求救兵的方式向楚王借兵。后来内乱消除,但他却反悔了,便割下自己的头颅,以谢楚王,从而保存了巴国领土的完整。

听导游讲完巴曼子的故事,我又继续登楼,费了好大的劲头我才登上顶楼。这顶层地方很小,只能容纳六、七个人,我从圆形的同口向远处望去,只见滔滔长江水,正一浪接一浪地滚滚东去,望着浩瀚的长江,美丽的景色,我不禁想起古人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石宝寨(3)

上个星期,我们全家人和姑妈一家去重庆忠县参观有名的“江上明珠“——石宝寨。它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石宝寨位于重庆忠县境内长江北岸边,距忠县城45千米。此处临江有一座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传为女娲补天所遗的一尊五彩石,故称“石宝”。

远看石宝寨,好似梁山伯的水寨一样,里面也许住着许多英雄好汉吧!它像一个从水中突然冒出的大海龟,庞大又富有灵性。好奇心驱使着我们继续向前,一睹这石宝寨的美丽雄姿。

一路欢声笑语,我们来到了石宝寨的入口,经过一座长长的铁索桥后,来到了“玉印山”的山脚下。“玉印山”是石宝寨的别名,明末谭宏起义,据此为寨,“石宝寨”名由此而来。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年接待中外游客近22万人次,被中外旅客誉为“江上明珠”。由于涨水的原因,政府投资八千余万元人民币修筑了石宝寨围堰,用来抵御洪水。

瞧!附近山清水秀,“玉印山”巍峨挺立。现在是夏天,整个石宝寨像穿了一件绿色的军装,忠实地守卫着县城,真是青山环抱、鸟语花香。现在,我不得不说石宝寨风景秀丽。它孤峰拔地,四壁如削,形似玉印,镶嵌在长江之中,山映着水,水映着山。加上那长长的白色护堤,更显出石宝寨的秀丽,好似江中盆景,苍翠欲滴。等到水涨之时,那场面肯定蔚为壮观。寨上,到处都是绿树成荫,葱茏蓊郁。一阵微风,树叶婆娑舞动,鸟儿响亮地歌唱,欢天喜地地抖动着身躯,在树枝上飞来舞去。那几棵顽强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参天大树,树根一直延伸,附在山石上,苍劲有力。


石宝寨(4)

“南天宝玺镝奖秋,巧叠精雕十二楼。画作边章携不去,留它为砥镇忠州。”吟诵起这首诗,我便想起了我们忠州的石宝寨,乃“江上明珠”,库区第一名岛。提起石宝寨,又不得不说它的奇特建筑、风景秀丽和众多传说。

不得不说石宝寨建筑奇特。石宝寨塔楼,在建筑时没用一颗铁钉,走起来还给人安全之感。也许这就是它被评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的原因吧!只见它依山耸势,飞檐展翅,塔层从下至上,逐层缩小,各楼层飞阁之间,均有迂回曲折的转梯相通,造型十分奇异。而且每一层都能眺望滚滚长江,碧空帆影,无限景色,一览无余,给人心中带来一股浩然之气。这可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啊!

不得不说石宝寨风景秀丽。它孤峰拔地,四壁如削,形似玉印,镶嵌在万顷碧波之中,山映着水,水映着山。加上那长长的白色护堤,更显出石宝寨的秀丽,好似江中盆景,苍翠欲滴。待水涨之时,那场面肯定蔚为壮观。寨上,到处都是绿树成荫,葱茏蓊郁。一阵微风,树叶婆娑舞动,鸟儿响亮地歌唱,欢天喜地地抖动着身躯,在树枝上飞来舞去。那几棵顽强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参天大树,树根一直延伸,附在山石上,苍劲有力,岿然不动。远看,又像个巨人耸立着。它直挺挺的身子,在天空伸长着,密密丛丛的深绿色叶子,在太阳下闪着夺目的光彩。浓浓树荫下的几个石桌石凳,在绿色的怀抱中,显得古朴宁静。一种雅致的感觉在心中流淌……

不得不说石宝寨传说众多。相传,石宝寨开始时没有塔楼的,只有一条石凿的小径和一副铁链相通。拜佛的人必须靠那颗虔诚的心到达寨上的古刹。又一位名匠看到鹰在寨顶上盘旋,因而受启发,修建了石宝寨。还有人说,石宝寨是玉皇大帝的玉玺,所以又名“玉印山”,又说是女娲补天的五彩石等等。寨上还有根据传说得名的“鸭子洞”、“流米洞”……

石宝寨,一个建筑独特、风景秀丽、传说众多的地方,真乃“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欢迎到石宝寨游玩!


石宝寨(5)

7月25日,我乘着游轮来到了有着“江上明珠”之称的重庆忠县石宝寨。石宝寨建造于1956年,建造于山上,又称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

我一下游轮,坐了5分钟的汽车,来到了石宝寨的吊桥前。当我看见这吊桥时,就有一种还害怕的感觉,因为吊桥上的木板一些已经腐烂了,一些木板整块都翘了起来,让人有一种“吊桥要塌了”的感觉。

我刚踏上吊桥是,就听见木板的“咔吱”一声,我又走了一步,有听见铁链“吱”的一声,听到这两个声音,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于是我“连滚带爬”地走到了吊桥的另外一边。

来到石宝寨的另外一边时,我通过一段“连滚带爬”的路程后,已经全身都是汗了。我看见刻着“石宝寨”的石碑时,我顿时松了一口气,我终于来到石宝寨了。

走了2、3分钟的路,我进入了石宝寨,虽说是寨子,但我看见的却是一座塔。这寨子看似不高,却有人说:“这寨子有12层呢。”

12层,若爬到塔顶,不是热死,就是累死。可来都来了,当然要爬到顶层。

于是我开始爬。

1层,2层,3层…… 终于到了第10层,我已经大汗淋漓,我抬头一望发现还有两层,我就爬了上去。

来到第11层时,我看见一个梯子。我就想:这个不会通往12层的吧。于是我提着胆往上爬。到了顶,往下望,景色美不胜收。但我也已经汗水从头顶往脚底流,热气又从脚底往上冒。

走出石宝寨的那寨门,石宝寨之旅就结束了。辛苦与汗水换来了胜利---登顶!


石宝寨(6)

到了湖南怎能不去平江,到了平江怎能不去石牛寨。

午时的天空像被河水淘洗过般,没有一点儿杂质,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得通亮。河水则像一条流动的银带,反射出耀眼的的光芒。

故有小华山之名的石牛寨,险是自然险。山势陡得很,周围到处是灌木,叶子绿得发亮,树枝和树干呈现出铁锭锭的色泽。走在深山中,会感到有一股凉风不时拂过你的面颊,一束束阳光则透过轻纱般的薄雾照在脸上。走了不一会便累了,就这样走走停停,终于从山中绕了出来。

好不容易爬上山顶,一座索桥便腾空出现在悬崖之上,竟有一种敬畏、肃穆的感觉。踏上了这座天桥,周围到处是云雾,仿佛置身于仙境,飘飘悠悠。人们一步一步的缓慢前行,桥身还不时向两边轻轻摇晃,从而显得神秘而又惊恐,突然,被遮住的太阳奋力挣脱开云片,透过幽静的云雾照射进来,照散了,开辟出一道明亮的道路,像在云里洒下一片片金光的亮片。立于石牛寨山顶,放眼远眺,是那看不尽、数不清的丹霞丘峰,那连绵起伏的白玉色石峰,在阳光的映衬下,闪着耀眼的光泽,宛如一尊尊玉佛,又犹如群牛耕耘在绿色的田野中,也似万千条海豚在绿色的海洋中飞腾戏耍。而在无尽的石峰世界里,还有数不尽的拔地而起的石柱,狭窄幽深的线谷巷谷,天造地设的天生桥与洞穴,同时也有众多似人、似物、似禽、似兽、千变万化的象形景观。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刀工,赐予了石牛寨无尽的变化与神奇。我依旧走在洒满金片的索桥上,不一会就到头了。回首望了望湛蓝与金黄相间的天空,心空一派高远。山上看奇峰、怪石倒也比山下有趣多了:太师椅、美人峰、石佛山......各个都如一个庞然大物矗立在大地之上。

时光悄悄的溜走,已是傍晚。夕阳涨红了脸,把雪白的云彩也染红了,天空也不再蔚蓝。下了山,听到泉眼的细流声音,人们按捺不住自身的好奇,便循声走去,没想到这小小的滴答声竟合成一汇聚成一首美妙的歌曲,如蜻蜓点水般的轻柔,而这曲子的来源正是一线天,这是十里绝壁最长的一条,自然形成的岩壁,斜度可达60多度。置身其中,不宽不窄正好一人,抬头仰望,头顶一线夕阳的光彩,随着泉水演奏出的优美曲子,人们如痴如醉的融入到自然中,眼前只有一线光轻抚在脸上,是那样的柔和舒坦。

夜渐渐推走了夕阳,月从群山中爬了上来,是那样的明亮、洁白。深蓝色天幕中的星星,好似不经意间洒下的珍珠,随意却不杂乱,星星点点,纯纯粹粹。她们倒映在人字形的湖水中,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湖了。月亮从身上抖落下玉屑银末,洒落在一线天的岩壁上,洒落在幽深的峡谷里,洒落在人们纯净、洁白的心上。


石宝寨(7)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著名国家地质公园——石牛寨,也是我的家乡。

走进石牛寨,便看到一块酷似大象的石头屹立在我们面前,这块石头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象形石柱,是石牛寨最著名的石头之一。再往前走,就会看到一块像椅子的石头矗立在我们眼前,因形状酷似椅子,就取名为——太师椅。接着就会看见一块名叫’蓝天石柱的山石。蓝天石柱,顾名思议,就是一块直入云天的山,既然能直入云天,那就知道石牛寨到底有多高了。向远望去,还会看到一块酷似羊脸的巨石,可是走近一看,这块巨石,居然不像羊脸,而像一张人脸。石牛寨的石头,真是千奇百怪,美不胜收,感觉如神来之笔。

沿着悬崖边上惊险的栈道往上攀爬,往下望去,只见栈道悬在空中,似乎随时都会掉下来。再往下看,便是万丈深渊,足有数百米高。我不禁感叹道:人类的智慧是多么伟大,居然能在这么高,这么险的山上修出国内最长的绝壁栈道,真是了不起!

经过一番折腾,我们终于到了传说中的高空玻璃桥,玻璃桥摇摇晃晃,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掉下去。有些胆大的游客坐在玻璃桥上,摆出造型,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还有些胆小的游客,脸色苍白,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往顶端一步一步的移去。

这次旅程让我留连往返,意犹未尽,希望下次再能来一次。


石宝寨(8)

从重庆市丰都鬼城顺江东下,大约经过一百公里后,在长江北岸,重庆市忠县石宝镇的中心,有一坨南北走向、孤峰拔地、四壁如削的巨大石山,它的南面倚山建有巍峨雄伟、耸入云霄,共十二层楼的红色塔楼。这就是被誉为“江上明珠”的石宝寨。

石宝寨是怎样得名的呢?传说这坨石头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后遗留下来的一块五彩石,故当地人民叫它“石宝”。后来,明末农民起义将领谭宏据此为寨,因此,又叫“石宝寨”。又因它形似玉印,所以,又名“玉印山”。整个山寨由“巨石”、“红色塔楼”、“山顶庙宇”三部分组成。

下了船,过了一段青石板路,走过五百多米后,就到了前寨门,寨门的门楣上镶嵌着“石宝寨”三个镏金大字。寨门的两侧蹲坐着两樽守护着寨门的威武铜狮子,跨进寨门,一条三米宽的石板路通向塔楼。在路的`右侧,有一个供往来游客休息的花园。整个花园围绕着一个圆形的水池修建。花草树木、亭台轩榭,烘托出了园中的幽静。

沿着石板路向前走,这座悬崖峭壁、四壁如削的石宝寨就耸立在面前。只见寨身岩壁上,镌刻着一些名人题词。如田纪云题写的“江上明珠”;钱伟长题写的“川东奇秀”等。再沿着石级往前走,就可见到一个石牌坊,在牌坊的牌楣上刻着“必自卑”三个大字,大概是取“登高必自卑”之意,说登上石宝寨,你一定会感到自己是渺小的。它告诫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谦虚谨慎,不要自高自大。

过了石牌坊,向南走二十余米,就来到塔楼门前。只见寨门上雕刻着一些动植物,取其“福”“禄”“寿”“喜”之意。门楣上竖直刻着“小蓬莱”三个字。传说,住在蓬莱仙岛的何仙姑路经此地,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于是在此居住了多日。后人便称此地为小蓬莱。在“小蓬莱”下面,有碎瓷片嵌成的“梯云直上”四个大字。寨门外有一个向外凸起的吊角楼平台,这是为了供游览者摄影取景修建的。

进入寨门,就到了石宝寨的主体部分——红色塔楼,这是石宝寨最吸引中外游客的地方之一。塔楼依山而建,共十二层楼,越往上楼越小,通高56米。全楼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穿抖结构修建,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塔楼每层末端均向上翘起,还有各种栩栩如生的动植物雕塑,如龙、仙鹤等。塔楼临江的墙壁由凿了1-3个直径为1米的圆孔和许多小方孔窗户组成,这种设计,既有利于游客远眺长江,又有利于减轻塔身重量,保持楼内通风干燥。为防止塔楼木料被虫蛀,所有木料都采用马桑树,在使用前,将木料晾干,再用药水浸泡等干后才使用。塔楼修好后,再在所有木料上刷上一层红油漆。这些保护措施使塔楼木料在400年后的今天仍然完好无损。每一层楼由几根到十余根大圆柱支撑着,全塔共用了100余根这样的圆木。为了使塔身稳稳地靠在岩石上,每一根柱子都微微向岩石方向倾斜。越往上,倾斜度越大,使红色塔楼紧紧贴在岩石上,其目的是想把塔楼的重心落到岩石上。

从楼梯盘旋而上,在第二层楼,有巴曼子刎首留城的雕塑。传说春秋时,外族入侵巴国,巴国危在旦夕,巴王求救于楚国,楚国提出要求出兵后巴国割三个城池给楚。后在楚国军队的帮助下,巴国取得了胜利。楚索城,巴曼子刎首而留城。后来,当地人民感其忠义,于是改地名为“忠州”(现称忠县)。继续盘旋而上,每层楼都有塑像、画像、名人字画等。到了第七层楼,除了可从楼梯爬上去外,还可出西头的小木门,沿着一条石梯,攀着链子而上。据说这条路在还没有修塔楼前,是人们上下的必经之道。攀着铁链继续向上,就到了山崖南边的一个小平台,人称“望江台”。站在这里,数公里之外的长江尽收眼底。

在望江台的北边,就是山顶庙宇部分。山顶庙宇从南到北依次由“天子殿”、“玉皇殿”、“王母殿”三大殿组成。三大殿分别有“四大天王”“玉皇大帝”“瑶池祝寿”、“八仙过海”等塑像,给石宝寨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实,这些塑像是后来加上的。早先的石宝寨是有和尚有庙宇的。1919年新文化运动传到了石宝,当地一个叫邓牌的乡绅,在“民主”“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发动进步青年将寨上的数百樽菩萨毁坏并推下了石宝寨,从此石宝寨上就再没有菩萨了。在王母殿北面的一个小屋里,一个小和尚手拿錾子在打石洞。这就是流米洞。相传,石宝寨上的这个洞能流出大米来,每天流出的米仅供和尚们吃,后来一个贪心的和尚就拿着錾子想把洞打大些,多流出米来。岂料流米洞不但没有多流出米,反而从此不流米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人切勿贪心,要知足常乐。

继续向北走,就到了山顶后院,院内有一门铜炮,据载称:这是石宝人民在同治年间,用来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武器。

站在庭院向东望去,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拔地而起,那就是石宝移民新城。今年三峡二期水位淹没到此后,石宝城将全迁到新城。那时,石宝寨的四周将是一片汪洋,石宝就成了一艘名副其实的江中巨轮了。

沿着庭院左边的石级辗转而下,经过“二墩岩”,又回到了前寨门,这时,你回头再看一眼那夕阳辉映下的石宝寨,你会情不自禁地赞叹:“石宝寨真不愧是长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啊!”


石宝寨(9)

石宝寨是怎样得名的呢?传说这坨石头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后遗留下来的一块五彩石,故当地人民叫它“石宝”。后来,明末农民起义将领谭宏据此为寨,因此,又叫“石宝寨”。又因它形似玉印,所以,又名“玉印山”。整个山寨由“巨石”、“红色塔楼”、“山顶庙宇”三部分组成。

下了船,过了一段青石板路,走过五百多米后,就到了前寨门,寨门的门楣上镶嵌着“石宝寨”三个镏金大字。寨门的两侧蹲坐着两樽守护着寨门的威武铜狮子,跨进寨门,一条三米宽的石板路通向塔楼。在路的右侧,有一个供往来游客休息的花园。整个花园围绕着一个圆形的水池修建。花草树木、亭台轩榭,烘托出了园中的幽静。

沿着石板路向前走,这座悬崖峭壁、四壁如削的石宝寨就耸立在面前。只见寨身岩壁上,镌刻着一些名人题词。如田纪云题写的“江上明珠”;钱伟长题写的“川东奇秀”等。再沿着石级往前走,就可见到一个石牌坊,在牌坊的牌楣上刻着“必自卑”三个大字,大概是取“登高必自卑”之意,说登上石宝寨,你一定会感到自己是渺小的。它告诫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谦虚谨慎,不要自高自大。

过了石牌坊,向南走二十余米,就来到塔楼门前。只见寨门上雕刻着一些动植物,取其“福”“禄”“寿”“喜”之意。门楣上竖直刻着“小蓬莱”三个字。传说,住在蓬莱仙岛的何仙姑路经此地,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于是在此居住了多日。后人便称此地为小蓬莱。在“小蓬莱”下面,有碎瓷片嵌成的“梯云直上”四个大字。寨门外有一个向外凸起的吊角楼平台,这是为了供游览者摄影取景修建的。

进入寨门,就到了石宝寨的主体部分——红色塔楼,这是石宝寨最吸引中外游客的地方之一。塔楼依山而建,共十二层楼,越往上楼越小,通高56米。全楼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穿抖结构修建,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塔楼每层末端均向上翘起,还有各种栩栩如生的动植物雕塑,如龙、仙鹤等。塔楼临江的墙壁由凿了1-3个直径为1米的圆孔和许多小方孔窗户组成,这种设计,既有利于游客远眺长江,又有利于减轻塔身重量,保持楼内通风干燥。为防止塔楼木料被虫蛀,所有木料都采用马桑树,在使用前,将木料晾干,再用药水浸泡等干后才使用。塔楼修好后,再在所有木料上刷上一层红油漆。这些保护措施使塔楼木料在42019年后的今天仍然完好无损。每一层楼由几根到十余根大圆柱支撑着,全塔共用了100余根这样的圆木。为了使塔身稳稳地靠在岩石上,每一根柱子都微微向岩石方向倾斜。越往上,倾斜度越大,使红色塔楼紧紧贴在岩石上,其目的是想把塔楼的重心落到岩石上。

从楼梯盘旋而上,在第二层楼,有巴曼子刎首留城的雕塑。传说春秋时,外族入侵巴国,巴国危在旦夕,巴王求救于楚国,楚国提出要求出兵后巴国割三个城池给楚。后在楚国军队的帮助下,巴国取得了胜利。楚索城,巴曼子刎首而留城。后来,当地人民感其忠义,于是改地名为“忠州”(现称忠县)。继续盘旋而上,每层楼都有塑像、画像、名人字画等。到了第七层楼,除了可从楼梯爬上去外,还可出西头的小木门,沿着一条石梯,攀着链子而上。据说这条路在还没有修塔楼前,是人们上下的必经之道。攀着铁链继续向上,就到了山崖南边的一个小平台,人称“望江台”。站在这里,数公里之外的长江尽收眼底。

在望江台的北边,就是山顶庙宇部分。山顶庙宇从南到北依次由“天子殿”、“玉皇殿”、“王母殿”三大殿组成。三大殿分别有“四大天王”“玉皇大帝”“瑶池祝寿”、“八仙过海”等塑像,给石宝寨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实,这些塑像是后来加上的。早先的石宝寨是有和尚有庙宇的。1919年新文化运动传到了石宝,当地一个叫邓牌的乡绅,在“民主”“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发动进步青年将寨上的数百樽菩萨毁坏并推下了石宝寨,从此石宝寨上就再没有菩萨了。在王母殿北面的一个小屋里,一个小和尚手拿錾子在打石洞。这就是流米洞。相传,石宝寨上的这个洞能流出大米来,每天流出的米仅供和尚们吃,后来一个贪心的和尚就拿着錾子想把洞打大些,多流出米来。岂料流米洞不但没有多流出米,反而从此不流米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人切勿贪心,要知足常乐。

继续向北走,就到了山顶后院,院内有一门铜炮,据载称:这是石宝人民在同治年间,用来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武器。

站在庭院向东望去,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拔地而起,那就是石宝移民新城。今年三峡二期水位淹没到此后,石宝城将全迁到新城。那时,石宝寨的四周将是一片汪洋,石宝就成了一艘名副其实的江中巨轮了。

沿着庭院左边的石级辗转而下,经过“二墩岩”,又回到了前寨门,这时,你回头再看一眼那夕阳辉映下的石宝寨,你会情不自禁地赞叹:“石宝寨真不愧是长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啊!”


石宝寨(10)

从重庆市丰都鬼城顺江东下,大约经过一百公里后,在长江北岸,重庆市忠县石宝镇的中心,有一坨南北走向、孤峰拔地、四壁如削的巨大石山,它的南面倚山建有巍峨雄伟、耸入云霄,共十二层楼的红色塔楼。这就是被誉为“江上明珠”的石宝寨。

石宝寨是怎样得名的呢?传说这坨石头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后遗留下来的一块五彩石,故当地人民叫它“石宝”。后来,明末农民起义将领谭宏据此为寨,因此,又叫“石宝寨”。又因它形似玉印,所以,又名“玉印山”。整个山寨由“巨石”、“红色塔楼”、“山顶庙宇”三部分组成。

下了船,过了一段青石板路,走过五百多米后,就到了前寨门,寨门的门楣上镶嵌着“石宝寨”三个镏金大字。寨门的两侧蹲坐着两樽守护着寨门的威武铜狮子,跨进寨门,一条三米宽的石板路通向塔楼。在路的右侧,有一个供往来游客休息的花园。整个花园围绕着一个圆形的水池修建。花草树木、亭台轩榭,烘托出了园中的幽静。

沿着石板路向前走,这座悬崖峭壁、四壁如削的石宝寨就耸立在面前。只见寨身岩壁上,镌刻着一些名人题词。如田纪云题写的“江上明珠”;钱伟长题写的“川东奇秀”等。再沿着石级往前走,就可见到一个石牌坊,在牌坊的牌楣上刻着“必自卑”三个大字,大概是取“登高必自卑”之意,说登上石宝寨,你一定会感到自己是渺小的。它告诫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谦虚谨慎,不要自高自大。

过了石牌坊,向南走二十余米,就来到塔楼门前。只见寨门上雕刻着一些动植物,取其“福”“禄”“寿”“喜”之意。门楣上竖直刻着“小蓬莱”三个字。传说,住在蓬莱仙岛的何仙姑路经此地,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于是在此居住了多日。后人便称此地为小蓬莱。在“小蓬莱”下面,有碎瓷片嵌成的“梯云直上”四个大字。寨门外有一个向外凸起的吊角楼平台,这是为了供游览者摄影取景修建的。

进入寨门,就到了石宝寨的主体部分——红色塔楼,这是石宝寨最吸引中外游客的地方之一。塔楼依山而建,共十二层楼,越往上楼越小,通高56米。全楼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穿抖结构修建,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塔楼每层末端均向上翘起,还有各种栩栩如生的动植物雕塑,如龙、仙鹤等。塔楼临江的墙壁由凿了1-3个直径为1米的圆孔和许多小方孔窗户组成,这种设计,既有利于游客远眺长江,又有利于减轻塔身重量,保持楼内通风干燥。为防止塔楼木料被虫蛀,所有木料都采用马桑树,在使用前,将木料晾干,再用药水浸泡等干后才使用。塔楼修好后,再在所有木料上刷上一层红油漆。这些保护措施使塔楼木料在42017年后的今天仍然完好无损。每一层楼由几根到十余根大圆柱支撑着,全塔共用了100余根这样的圆木。为了使塔身稳稳地靠在岩石上,每一根柱子都微微向岩石方向倾斜。越往上,倾斜度越大,使红色塔楼紧紧贴在岩石上,其目的是想把塔楼的重心落到岩石上。

从楼梯盘旋而上,在第二层楼,有巴曼子刎首留城的雕塑。传说春秋时,外族入侵巴国,巴国危在旦夕,巴王求救于楚国,楚国提出要求出兵后巴国割三个城池给楚。后在楚国军队的帮助下,巴国取得了胜利。楚索城,巴曼子刎首而留城。后来,当地人民感其忠义,于是改地名为“忠州”(现称忠县)。继续盘旋而上,每层楼都有塑像、画像、名人字画等。到了第七层楼,除了可从楼梯爬上去外,还可出西头的小木门,沿着一条石梯,攀着链子而上。据说这条路在还没有修塔楼前,是人们上下的必经之道。攀着铁链继续向上,就到了山崖南边的一个小平台,人称“望江台”。站在这里,数公里之外的长江尽收眼底。

在望江台的北边,就是山顶庙宇部分。山顶庙宇从南到北依次由“天子殿”、“玉皇殿”、“王母殿”三大殿组成。三大殿分别有“四大天王”“玉皇大帝”“瑶池祝寿”、“八仙过海”等塑像,给石宝寨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实,这些塑像是后来加上的。早先的石宝寨是有和尚有庙宇的。1919年新文化运动传到了石宝,当地一个叫邓牌的乡绅,在“民主”“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发动进步青年将寨上的数百樽菩萨毁坏并推下了石宝寨,从此石宝寨上就再没有菩萨了。在王母殿北面的一个小屋里,一个小和尚手拿錾子在打石洞。这就是流米洞。相传,石宝寨上的这个洞能流出大米来,每天流出的米仅供和尚们吃,后来一个贪心的和尚就拿着錾子想把洞打大些,多流出米来。岂料流米洞不但没有多流出米,反而从此不流米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人切勿贪心,要知足常乐。

继续向北走,就到了山顶后院,院内有一门铜炮,据载称:这是石宝人民在同治年间,用来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武器。

站在庭院向东望去,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拔地而起,那就是石宝移民新城。今年三峡二期水位淹没到此后,石宝城将全迁到新城。那时,石宝寨的四周将是一片汪洋,石宝就成了一艘名副其实的江中巨轮了。

沿着庭院左边的石级辗转而下,经过“二墩岩”,又回到了前寨门,这时,你回头再看一眼那夕阳辉映下的石宝寨,你会情不自禁地赞叹:“石宝寨真不愧是长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