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喻人的作文(推荐17篇)
秋叶红红叶添香
2024-05-26 05:56:40
其它
其它

以物喻人的作文(1)

粉笔,是我们小学生最熟悉的学习教具。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却从不去注意那满身笔灰的粉笔,那是因为粉笔的全身很脏,没有干干净净的身子。

每当,我们看见那黑板上的漂亮的粉笔字,就会想起粉笔。如果没有粉笔,能有这些漂亮的字吗?我们又该怎么上课呢?怎么学习呢?我们又会怎么去认识汉字呢?就因为这样,更让我感到他的存在是如此重要啊!

正是因为一次的教训,我们才更加珍惜粉笔了。一次,我们在上课,老师要给我们做笔记,可是粉笔却一根也没了,大家都手忙脚乱地帮忙找粉笔,就在这时,老师看到在讲台下,有许多被折断的粉笔,老师捡起一根,说:“你们不要小看粉笔,粉笔对我们来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你们中的一部分同学一定有瞧不起粉笔的吧!为什么我们的粉笔用得很快呢?就是因为同学们小看粉笔,不好好珍惜,粉笔才会浪费很多。粉笔,它任劳任怨,它被我们写成字,插成灰,它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所以,大家要学习粉笔的无私精神。”

粉笔,你无私精神、任劳任怨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以物喻人的作文(2)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寒风中,它一身傲骨,挺立。一树似火的红梅,在色彩单调的严冬中直逼你的眼,送来丝丝温暖与馨香。只见一片辉煌的红,宝石般缀在枝头。一片片娇嫩的花瓣,错落有致地互相映衬,围成一朵朵艳丽的花,簇拥者细小的,嫩黄的蕊,让人忍不住将它掬在手心,饮在心头,醉在梦中。在这半梦半醒之间,一股沁人心脾的芬芳直冲心扉,在唇齿间荡漾,在心田里萦绕,我难以自拔……

“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寒?是苦?铸就了它一身铮铮铁骨。“已是悬崖百丈冰”,它却玉洁冰清,昂首肃立。在五次三番冰雪严寒的历练之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不仅仅是小小花,更是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正所谓天寒地冻之下“犹有花枝俏”。古往今来,像红梅这样的人数不胜数。想当年,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一举消灭了吴国,成为了独占鳌头的一方霸主。现任残联主席张海迪,身残志坚,以她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最终达到了成功的彼岸,实现了人生的价值。纵观世界,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发奋努力,终于成为了一代文学大家。这些大文豪、大人物,都是在磨练中成长,在磨练中进步,在磨练中开拓的。在艰苦环境的历练下,在坚强意志的鼓舞下,他们脱颖而出,俨然成为了傲风斗雪的红梅!

红梅,在冰雪中孕育,在严寒中生长,“待到春光烂漫时”,她却不与群芳争艳,静悄悄地在丛中窥笑。美丽的寒冬斗士,我爱你!

又是一阵寒风呼啸而来,路上行人们都不禁瑟缩了一下。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冰冷的严冬一隅,一树红梅挺立依旧。它们正对着寒风笑呢!

在寒风中,我的脚步越发坚定了……


以物喻人的作文(3)

朋友们,在这个美丽神奇的大自然中,你最喜欢什么?是广阔无边的蓝天?

是挺拔高大的山峰?是询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是清澈见底的小溪……而我,却喜欢那不引人注目的小草。

我爱小草,因为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公园的草坪上,人们毫不在意的把小草踩在脚下,可它们却凭着一股坚定顽强的毅力,重新振作起来,比原来长的更快、更绿。我爱小草,因为它给人一种力量。小草不像鲜花小草那样需要太多呵护。不管是在肥沃的平原,还是在贫瘠的山梁,小草都生机勃勃的生长着,用自己的身躯点缀着大地,给人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催人奋进。

啊,小草,是你让神州大地充满绿色,是你让祖国增添光彩,让我们一起动起来,让小草铺满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以物喻人的作文(4)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虚心的竹子,我赞美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可我最为赞美的,还是那傲雪怒放的红梅。

寒风腊月,数九隆冬,就在这百花凋谢趺落之时,唯有梅,向大地昭示着勃勃生机。迎着纷飞的大雪,她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就在这粉妆玉砌的世界里,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花蕊间溢出的缕缕清香,沁人心脾。正如古人所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啊!

那梅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仿若碧玉雕刻而成,浑身散发着玉洁冰清的雅致。有的艳若朝霞,有的白似瑞雪,好不美哉。梅花开放或早或迟,同一棵树上的美,截然不同。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娇羞妩媚,更像是一位清纯美少女;有的傲放已久,柔嫩的花瓣惹人喜爱;而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如今早已凋零。风吹花落,好似下了一场“红雪”,落英缤纷,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梅花并不是娇贵的花,她仿佛受惯了寒冷一般,傲立在茫茫的冰雪之中。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她的,并不是轻柔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她的,并不是缠绵的春雨,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这正让我想起了以往所学过的课文《梅花魂》:“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没错,这就是梅花,她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梅的秉性,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她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冬雪,她笑得愈发灿烂了。她从不与百花争艳,夺取明媚的春光。她有一副傲骨,却是“傲骨梅无仰面花”,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丝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暗香,就会从窗外飘进,令人心旷神怡。

梅,不仅以她清雅俊逸的气质博得古今诗画家的喜爱及赞美,更以她的凌寒留香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她正以她那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激励,做人以榜样。

我爱梅,我爱她那凌寒留香、清逸幽雅的气质;我赞梅,我赞她那高洁坚强的品格。因此,我立志要做一个梅一般的人!


以物喻人的作文(5)

“刷……刷……”粉笔在黑板上移动着,渐渐地缩短,缩短了身躯,却铺长了同学们眼前的知识之路。“刷……刷……”粉笔在黑板上磨擦,渐渐地缩短,缩短了身躯,却为同学们创造了无比宽阔的知识天地。那一行行字迹仿佛变成了一位导游,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果园里徜徉;它仿佛又变成了一位运动健儿,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遨游!

粉笔很会打扮自己,有时穿绿裙子;有时披黄大衣;有时套红马甲;有时穿白裤子,花样繁多。粉笔还是个如假包换的“魔术师”,一会儿变出一簇簇花来,一会儿变成一片片绿草坪,一会儿又变成一朵朵白云……

当下课擦黑板时,粉笔默默无言的站在一旁,任板擦擦向黑板,擦去自己的付出。无数粉末徐徐飘飘悠悠的落下来,像玉屑,像雪花。

看到粉笔,我想起了教师,她(他)们呕心沥血,任凭学生踏着自己的肩头,登上成功的宝座,却毫无半句怨言。她(他)们不就是拥有粉笔精神的人吗?

我爱粉笔,更爱具有粉笔精神的人!


以物喻人的作文(6)

当大地刚刚苏醒的时候,它那渺小的身体也随之破土而出。此时,你会惊奇的发现,仍在朦胧中的大地,已悄悄地披上了绿纱,那春的使者——草给人间带来盎然春意。它不与百花争艳,不与百花比美,只是默默地甘心情愿充当百花的背景。

它没有选择肥沃的土地,而是自愿到艰苦的地方磨练自己;它从不跻身于花的世界,而甘愿去点缀荒芜的地方;它从不羡慕那些生活在赞美声中的鲜花,只是默默无闻地为大地添光;它也从不嫉妒那多才的树木,从不乞求别人的赞赏。

草的生命力极强,从不畏惧恶性的的环境:在凄凉的荒原上,留有它的足迹;在干枯的沙漠中,也闪烁着它的身影;在石块下,瓦缝中都有它们落脚的地方。当严冬来临,怒吼的狂风仿佛要吞没整个世界,鲜花再也不“绽露笑脸”,树木也“落叶归根”,到处呈现一派荒凉的景象。这时,你可曾想到那不起眼的小草?它没有屈服,而是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扎下根,暗暗蓄积力量,等待春雷一响,再次吐出那片耀眼的新绿。

是谁,给了小草抗争种种磨难的勇气?是谁,给了小草坚韧的性格和无穷的生命力,使小草竟有如此伟大的力量。

我喜欢小草,尤其敬佩它那坚韧的性格。我们的国家有多少像小草一样的有志之士,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着挫折与失败,为振兴中华而默默无闻地贡献出青春和力量。

我,也许不会成为生活中的佼佼者,也许不能出一番大事业,但我希望自己成为一株平凡,坚强不屈的小草,默默妆点大地……


以物喻人的作文(7)

有一种这样的树,它“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它没有像枫树一样鲜红的叶片,没有像桃树,苹果树一样能结出漂亮果实的本领,也没有像白桦树一样艳丽的外表,但我觉得,松树是树中最美的。

松树在任何土地上都能顽强地生长,它拥有像针一样的叶子,里面流着白色的汁水。一簇簇的松针远处看去,令人不敢接近,但走进些,心中就会不由得生出一种敬佩。不管是在严寒还是酷暑,它们都只有一种姿势——那就是立正、站好一动不动,犹如站岗的士兵,那飒爽英姿,那坚韧不拔的精神,都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

有一次,我问妈妈:“为什么松树在冬天还能生长呢?”妈妈的回答,让我铭记在心:“再冷的冬天也冻不坏它,再大的风也吹不倒它,松树凭借着他的顽强、朴素、坚强、努力就能熬过冬天,生存下去!”我当时就似懂非懂,不过听了这一番话以后,我就更喜爱松树了,“妈妈,松树真厉害!我也要像它一样将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对的,每个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做一个朴实、坚强、品德高尚的人,这样长大了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自从那天以后,我的心中就时刻抱有对松树的敬仰,因为我要做一个像松树一样的人,在茫茫雪山上,笔直地挺立着!


以物喻人的作文(8)

“吱吱……吱吱……”,粉笔在黑板上移动着,渐渐地,它变成了一个点,一个不算大的身躯没有了,代替它的是黑板上的一行行的文字。这一行行的文字把我们带到神秘的知识世界里去遨游,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

擦黑板时,粉笔默默无怨地站在旁边,任板擦轻轻地擦向黑板,擦去它用身体写下的那一行行字迹,无数细细的粉笔末儿徐徐飘落下来,像簌簌的玉屑;像纷纷的雪花……但我想这更像一种精神,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更像那种高尚的人。这就是默默耕耘、辛勤地培育着祖国花朵的教师们。老师,他们付出自己血汗,辛勤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国花朵。他们呕心沥血,从春到秋,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拿着微薄的工资,却从无半句怨言;任学生踏着自己的肩头登上成功的宝座;接受鲜花、掌声和奖杯,却从不居功自傲。这不正像粉笔那种无私的精神吗?我赞美粉笔,更赞美具有粉笔精神的人——因为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争名得利,而为社会无私献出自己!

当万紫千红的春天来临时,你一定会被那生机勃勃的的景象所吸引:花儿开放了,柳树抽出点点嫩芽,鸟儿在歌唱……可小草却常被人遗忘。虽然她娇小,但是,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环境中,也可以看见她翠绿的身影。

当一阵风轻轻拂过时,小草时而舒展双臂,时而频频点头,时而弯腰敬礼,就像是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表演舞蹈。如果你这时来看的话,一定会使你心旷神怡。

别看小草柔嫩,可是她永远不会像狂风暴雨投降。风雨过之后,起初我以为小草柔嫩的身躯经不住狂风暴雨的考验,事实却并不是如此。尽管她们翠绿的脸蛋上还挂着晶莹的泪珠,可她们会凭着勇气,在跌倒的地方顽强地站起来。而且站得更稳了,更牢固了。她们手挽着手,在雨后的阳光下,昂首挺胸地站着。

生命的奥秘多么奇妙,别看小草如此貌不惊人,但她蕴含的坚韧意志却是我们渴望得到的宝藏。此刻,我心中的一棵无名小草,凭着勇气,顽强地生长……


以物喻人的作文(9)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的傲视污泥,但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梅花不像别的花,春天来临时,从不与它们争夺明媚的春天。你瞧!它在寒冷的冬季,开的那么鲜艳、迷人。花瓣润滑透明,有点冰清玉洁。那些梅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效蜜蜂飞进去,采集花粉;有的完全绽放了,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

古人有句话说得很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清风,而是凛浰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露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射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它有这一副傲骨,但从不骄傲自大,夸奖自己。

梅花那种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吗?他们不论严寒酷暑,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不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为他人建筑高楼。他们也从不炫耀自己,夸奖自己,还不与他人去比赛。

所以,我要像梅花学习,学习它,那种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去学习梅花那种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以物喻人的作文(10)

世界上有一种高尚的品质,那就是默默的奉献自己,不喊一声苦,也不说一声累。许多东西都具有这样的品质:粉笔、黑板、橡皮、钢笔等都是我们常见的,但又有谁重视他们呢?

我要写的就是蜡烛,这是一个谁都见过的东西,但谁又喜欢它呢?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个人家里有一台台灯和一根蜡烛。台灯经常炫耀自己的光线很亮,也很有用,嘲笑蜡烛的光线很暗,主人也不经常用蜡烛来照亮。有一天,台灯又在炫耀自己,它说:“蜡烛老弟,你看我多么高大,你是那么小,老哥我都为你感到可惜啊。再看看你的光线,非常弱;而我呢,光线是那么的强,所以主人都不用你啊。”说完,它摇摇头,继续高傲的站在那,为主人照亮。突然,电灯灭了,原来是停电了,可它们的主人还有作业没有完成,他说:“妈妈,停电了,我作业还没做完,怎么办?”“你看看还有没有蜡烛,有就点燃它,没有就再买几根。”“噢。”“还有。”它们的主人便点燃了蜡烛。蜡烛对台灯说:“老哥,你看见了吗?即使再没有用,它肯定也有一天会有用的。”听了这些话,台灯禁不住脸红了。

多么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却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东西都有了如此高尚的品质,更何况我们人呢?人就更要做一个虽然外表不好看,但很有用的人了。


以物喻人的作文(11)

夜晚,四周一片静寂。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渐渐进入梦乡。我点了一支蜡烛。窗外,一阵风吹过,跳动的火苗闪了几下,蜡烛油像一串断了线的珠子流下来。我停下手中要做的事,不由得凝视着蜡烛,想到许多许多。

蜡烛在燃烧时,蜡油滴滴,火苗闪闪,消耗着自己,无声无息的把光明送给人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是何等高贵的献身精神啊!唐朝有一位诗人曾写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不正是赞美蜡烛这种无私的献身精神吗?

这种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处处可见。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战争年代,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解放后,他当了总理,仍然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有一次,他审阅了一个文稿,整整工作了一夜,却叫别人去休息。

周总理休息时间很少,经常整夜工作,身体累垮了,累病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一生不正像燃烧的蜡烛吗?

我深情地看着渐渐缩短的蜡烛,它浑身洁白,光亮照人。我又想起那些教育我,培育我的老师,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为了下一代的成长,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他们有的早来晚归,批改作业,直到深夜;有的节假日不休息,给学生补课;有的带病坚持上课,甚至晕倒在教室里… …这种园丁精神不也像这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吗?

蜡烛,它可真是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啊!


以物喻人的作文(12)

有人说,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园丁细心照料着祖国的花园。有人说,老师是船长,我们是水手,老师会把我们带向成功的彼岸。有人说,老师是一台机器,我们是零件,老师正在“加工”我们。而我,偏说老师是一支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句话用来形容老师,那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老师默默无闻地传授给我们知识,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老师从来就那么尽职尽责,哪儿有学生提问,老师就在哪儿讲解,直到学生懂了为止。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雪,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老师总是那么早到校,那么无私,那么辛苦,不迟到也不请假。才培养出多少祖国的栋梁。就像蜡烛,燃烧自己,奉献自己,才给多少人带去光亮。

深夜,我们都在熟睡,只有老师还在灯光下忙碌着,有时,老师为了让我们理解新知识,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去做一些卡片,作业本上们一个勾每一个叉,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是恩重如山”在今天多少国家的栋梁,都会回头来感谢老师。老师就像蜡烛,学生的成才,是老师燃烧的能力。

老师是一支蜡烛,总能在关键的时候发挥作用。老师是无私的,配受一切赞美。


以物喻人的作文(13)

蜡烛,一个极其微小,一个极其普通的事物。但它在没有光的时候,就会释放出全部能量,奉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像蜡烛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我真正地意识到这一点,是前几天的一次老师们的捐款活动中,捐款的对象是我们学校的保安梁师傅。梁师傅?是每天早上站在校门口微笑着迎接我们上学的梁师傅吗?他怎么了?主任在讲话中说,梁师傅已经在我们学校工作三十多年了,为了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梁师傅把家就安在了学校。每天晚上十点半,他都要绕学校检查一圈后才休息,次日早晨五点半就要起来巡逻。梁师傅的家境并不宽裕,但却培养出两个大学生。然而,命运还在考验着这个不幸的家庭,今年年初,梁师傅的女儿被确诊患有胃癌,手术、化疗总共花光了这个家庭的全部积蓄……

听完了梁师傅的故事,我们大家都深受感动,有不少同学潸然泪下。这时,老师们走上台,为梁师傅献上了一份爱心。有一些同学还在说“我也要捐款”。是啊,对这蜡烛般无私奉献的人,谁不想出一份力呢?如果也让同学们捐款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把我那天买建筑模型的一百元都捐给梁师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像梁师傅这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就像一支支蜡烛,奉献了自己,却把别人的生活照得无限光明!


以物喻人的作文(14)

我外婆家里种了盆宝石花,到现在已经有四五年了。

宝石花是一种植物。每到春季,宝石花开出五角星似的花来,花蕊带点黄|色,花瓣尖尖的,缀有几点红斑,色泽虽然不鲜艳,叶子倒也十分逗人喜爱。每一瓣叶子都长得厚实、饱满,米黄|色带有灰色的叶子上有一层白色的粉末。早晨,晶莹的露珠在花瓣上,真像一个个耀眼的珍珠。宝石花的叶子交错,重叠的长在一起,形成一个大花盘。

栽种宝石花不用种子,只要在宝石花上剪下一片叶子,轻轻地把它放在花盆里就行。等过了十来天叶子末梢就会长出嫩芽,适当地施肥。渐渐地,就会长成一棵粗壮的宝石花。

宝石花生命力旺盛,也非常耐旱,连续几个星期不给它浇水,照样能生长。因为它的每一瓣叶子就像一座水库,水分都储藏在叶子中,留待干旱时用,这个小水库多么奇妙啊!

我很喜欢宝石花,因为它坚强耐旱,朴实无华。


以物喻人的作文(15)

冬天,我们院里的梅花静静地开放了,有黄的、红的,还有白的,虽然花朵很小,但朵朵都是那么精力充沛,不遗余力。正值寂寞、寒冷的冬季,小小的梅花在冰雪的映衬下显得尤为夺目,就像在一幅白绢上绣上了星星点点的小彩球。

顽强的梅花不但长得美,味道也很香。梅花怒放的时节,空气中浮荡着若隐若无的幽香;如果走到树旁,用手轻轻弯下一枝梅花,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便扑鼻而来,令人陶醉。在百花凋零的寒冬,唯有梅花傲然怒放、吐露幽香。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著作——《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我爱梅花!爱她的美丽,爱她的清香,更爱她那顽强的生命力!


以物喻人的作文(16)

夏来了。

池塘中,静静地水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象是差满了密密麻麻的翡翠伞,把水面盖的严严实实的。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荧荧露珠,晨风送来了幽幽的荷香,风吹过,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

不久后,花蕾钻出了污泥,看那含苞待放的花蕾,有的傲然屹立在枝头,有的藏在叶子底下,他们都耐心地等待着根的喂养,叶的抚育,时刻盼望着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花开了,翠绿的荷叶从中,一枝枝亭亭玉立,嫩鑫凝珠,清香阵阵的荷花,象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让人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花谢了,你以为她留下的只有人们脑海里的记忆吗?不是的,她留下的还有莲蓬。

看啊,那莲蓬象一只盛满稀罕物的小碗,随着风儿轻轻摇动,似乎在象人们骄傲地炫耀自己。

荷花不象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不象梅花那样迎寒吐芳,也不象兰花那样小巧清秀,然而,她默默无闻地为酷暑散阵阵芬芳,送丝丝清凉。

我爱荷花,爱她那亭亭玉立的姿态,更爱她那"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


以物喻人的作文(17)

蜡烛,大家都见过,觉得是世界上最普通的物体。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我不敢再这么想了。

正常情况下,这种小事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有停电的时候,人们才会想到蜡烛。这一天停电了,我妈说好像是受台风影响。母亲拿出一支小蜡烛,点燃了它。这时,我开始关注这只小蜡烛。虽然它很小,但从它红色的身体和跳动的火焰中可以看出,它是无私的,愿意燃烧自己,给我们带来光和热。这种无私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它无私奉献,不惜一切代价。我想一定是极其幸福的。

突然想起:老师不是红烛吗?他们默默无闻,愿意奉献青春;头发的毛慢慢变成银发;明亮的额头和眼角都有逐渐加深的皱纹。一切不都是老师关心学生的最好见证吗?老师爱学生,把自己所有的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爱洒在每一棵幼苗上。老师和蜡烛有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