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的作文(集合20篇)
云淡风清
2024-05-06 01:50:07
其它
其它

看戏的作文(1)

今天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去剧院看了一场精彩的杂技。

先说魔术表演吧,一个人拿着一条丝巾,她用嘴一吹,就变成了一跟木棒,真神奇,她又拿了条丝巾,一吹,就变成了两条丝巾,中间打了一个折,又吹了一下,变成了一条、两条、三条、四条、五条,真是让人不感相信,后来她拿了一杯牛奶倒在纸桶里,牛奶倒了半杯,纸却没湿,台下的小朋友拍起了热烈的掌声。

骑车表演也很有趣,两个人在骑车,另一个人爬上了车龙头,接着一个人也爬上车龙头,后来变成了一团,就像千手观音,小朋友们一看,心里想:如果我能做到,就好了。


看戏的作文(2)

今天,我们村有戏看,而且有五天。今天是第一天,晚上吃完饭我就催爸爸妈妈去看,等妈妈洗完碗后就一起去看戏了。

来到看戏的地方,那里有很多人,门口摆了很多卖零食的小摊,弟弟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买吃的.了,还要买玩具,等买好了就进去找位置,可是人太多了差不多已经坐满了,我们只好站着看了,可是我看不到也看不懂就跑到外面跟别人一起玩了,又买东西吃了很多。

看完前面的部分爸爸妈妈说要回家了,我也就回去了。说是去看戏其实我什么也没看就是去玩,不过我很开心啊。


看戏的作文(3)

今天,我和姥姥一家人去看戏,远远的我们就听到唱戏的声音,我很兴奋,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和姐姐,弟弟一起说笑。我多麽希望快点看到戏。走到戏台一看,天呐,这麽多人,我和姐姐、弟弟跑到戏台前看戏,戏唱的很精彩。在戏的中间有一段特搞笑,一个叔叔把一个阿姨的帽子不小心弄掉了,台下的观众都笑了起来。

唱戏的阿姨打扮的真漂亮,头上装饰着金银珠宝,还有闪闪发光的钻石,真好看,我多希望我也有一个这样的头饰。还有三个阿姨分别穿着红色的、粉色的和蓝色的裙子,但是她们都有一个白色的像蝴蝶一样的外套,胳臂一抖,她们就真的要飞起来一样,可好看。站的实在是太累了,只好恋恋不舍的走了。


看戏的作文(4)

中秋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开着车,一起去看望爷爷奶奶。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没过多久,就到了。热情好客的爷爷奶奶早就给我们准备了一大桌可口的饭菜。我吃得满嘴都是油,肚子鼓鼓的,走路也走不动了。

晚上,姑姑带我去看戏。怀着好奇心,我们迫不及待地出发了。还没到戏场,就听到“咿咿呀呀”的声音,戏已开场了。我三步并二步地跑到戏场里。我呆了,那里人山人海,叫卖声、喝彩声掺合在一起,与寂寞的农村夜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戏台是用木头临时搭建的。简陋的戏台上挂了几盏灯,虽然这不是专业的戏台灯,但还是照亮了整个戏台。演员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有的衣服上有龙,有的衣服上有花,还有的衣服上写了字。在戏台上,他们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拿着刀枪互打,一会儿“骑马”……我看得津津有味,精彩时刻,还跟村民们一起鼓掌。

这个中秋节过得真快乐!


看戏的作文(5)

今天我要和外婆一起去看戏。可是也太沒意思了吧!

吃过午饭过了一儿后我们就出去了。我骑一个车,外婆她们又骑了一个车。我们一会儿就到了。我们去早了,戏还沒有开始。我们又等了一会就开始了。戏开始了,可是我一句也听不懂。所以我买了几个东西吃,突然我看见一个烧香地方。于是我决定上去烧香。旁边有一个人告诉我了方法。所以我去烧了香还许了一个愿望。回去的时候外婆问我去哪了?我说我去烧香了,外婆说,我是否许愿了!我回答说,我选的一个愿望。外婆说我许了什么愿望。我说如果愿望说出来就不灵啦!我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告诉外婆说我想回家啦!外婆说让我慢一点自己骑车回家了吧!我就自己一个人回家了。戏曲一点意思都没有,为什么外婆喜欢看啊?


看戏的作文(6)

我的爸爸很爱看戏,尤其是黄梅戏。

今天晚上,爸爸又带我去看黄梅戏。我们来到戏场。便找起位子来。找了一遍又一遍。这时,我忽然想起来,对爸爸说:”爸爸,我听别人说,戏场的椅子要自己拿的。”

“你怎么不早说呀!”爸爸生气地说。

“要不,我们不看了!

“不行。”爸爸大声地说,“这么好看的黄梅戏,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哎,我可真倒霉啊!谁叫我有个爱看黄梅戏的爸爸呢!;没办法,我只好跟他一起回去拿椅子了。拿好之后,我们回到戏场,选了个最好的位置。

黄梅戏开始了。首先上来两个人,一男一女。爸爸坐在座位上,她们在哭着,因为她们的父母死了。爸爸看着看着,好像自己也进入了黄梅戏的角色,也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泪,说道:“她们太可怜了。”我在一旁看着,奇怪地问爸爸:“爸爸,你怎么了?”爸爸流着眼泪说:“我没怎么呀。”你还说你没怎么,你连眼泪都流出来了。”这样,我们一直看到九点钟。爸爸才肯回家。

我爱爸爸,更爱喜欢看黄梅戏的爸爸。


看戏的作文(7)

瞧!那一群又一群的人围在一起,在看什么呢?挤过去一看,原来大家在看露天偶戏呢!在宁波这样的露天偶戏实在太少,能看见,很难得呢!

这场偶戏在广场的中间,大家一看就能看见,它大约在八、九点钟开始表演的。大家大概在七点钟就来了,因为大家都很想看看这难得一见的露天偶戏。

偶戏开始了,场下观众专心致志地听着,场上演员尽心尽力地表演着。他们把《西游记》中的唐僧、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等人物演得栩栩如生,场下观众连声叫好。

场下的观众又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奶奶,也又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还有刚学会走路的小弟弟小妹妹。有的眼睛盯着前方,用手托着脑袋,好像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把手放在膝盖上,皱着眉头,好像在思考与回忆着什么,还有的把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咧开嘴,哈哈大笑。

台上,有的演员蹲在布后,两手都拿着木偶在绘声绘色地给观众表演,有的拿着各种背景,准备替换,还有的便帮忙拿道具。

虽然这次偶戏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它会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成为中国民族的特色。


看戏的作文(8)

晚上我到叔叔家吃饭,吃完饭我们坐在小凳子上休息。突然我听到锣鼓声,原来那边在做戏。我还听旁边的人说晚上还可以抢仙桃,于是我就叫爸爸妈妈陪我去看戏,其实我是想抢仙桃。

来到戏场,我们找了个位置马上坐了下来,可是戏还没有开始,但是我已经兴奋地在练习怎样快速地蹲下来捡仙桃了。过了一会儿戏开始了,里面出来好多个人,这些人都化了妆,我不停地问妈妈他们是谁,妈妈说有玉皇大帝、仙女、仙童等。我感到最令人搞笑的是一个人手里竟然抱着一个布娃娃,但是让我最喜欢的是那个手里拿着一株面粉做的小仙桃的人。他先不停地介绍吃了仙桃的好处,接着就开始扔仙桃和糖了。我坐在中间的位置,但是扔仙桃的人都把仙桃往前面扔,于是我就冲了出去跑到前面去抢。我用手就像游泳一样把边上的人都推开挤了进去,但是里面的大人和小孩都挤来挤去都快要把我挤倒了,幸亏我反应快马上就挤了出来。

这时妈妈来了,她我担心我会受伤所以来帮我一起抢。可惜的是一个我最喜欢的椰子口味的果冻明明碰到了妈妈的手,妈妈没有抓住,果冻掉在地上被别人捡走了。我们一直到她扔完为止,我们什么都没有抢到,我觉得很难过。

回来的路上爸爸安慰我说:“没关系,下次等我长高了我就能抢得到了。”我还是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看戏的作文(9)

离外婆家不远有个庙,听说每年那里在特殊节日都会叫戏班来唱戏。我也不知道这次是什么节,吃好晚饭,外公外婆带我和天天去那里看戏。

来到那里进门就看到上面有个大大的台,下面整整齐齐地排好了凳子,那个凳子是很长很长的,可以坐好多人。里面早已坐了许多人。门口和里面有很多卖吃的玩的,非常热闹。我们找好位置坐下,我看到舞台上面布幕、灯光和音响全部准备好了,就等着看表演了。

不一会儿,终于开始了。奇怪的是出来的是一个男主持人,没化妆也没穿戏服。听他说完我才知道在唱戏前还加演一场“演唱会”,有唱歌和跳舞。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最幽默的还有那个主持人,他一出来说几句,大家都被逗笑了。

戏开始了,题目叫《金殿拒婚》。听外公说这是越剧,我也听不大懂,旁边虽然有字幕我也没去多看。只觉得演员们化妆很漂亮,衣服头饰更漂亮,还有声音很好听。大概的意思我懂了,说的皇帝要把公主嫁给一个叫宋弘的官员,因为他有妻子了没答应。我发现看戏年纪大的人比较多,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看得特别入迷。中间还在评论哪个哪个演得好,唱功好。我们看到第七场的时候,已经10点多了。我和天天都要打瞌睡了,所以一起回家了。

我觉得那里的演唱会和戏都挺有意思的,最主要还是热闹。如果下次再有机会还要去看。


看戏的作文(10)

莆仙戏是这里最常见的,每到逢年过节,戏班子都会过来演戏,男女老少也都爱看戏,我当然也是这“戏迷”中的一员了,我每次看戏的时候都会碰见一个怪怪的.人——看戏时他总会像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一样,嘟着小嘴,用呆滞的眼神瞧瞧自己的手或脚。

凌乱的头发细小无神的眼睛,扁塌的鼻子,很不成比例的长在一张满脸油污的脸上,村里的看戏哑巴的确长得很难看,再加上天生不会说话,人们都叫他傻哑巴。

傻哑巴不仅,像貌丑陋,还经常喜欢张大嘴巴对路人们傻笑,有好几次,小孩子都被她古怪的笑容吓哭了,人们都说她很傻。

有一天,我同朋友去看戏,不料一不小心我的手机掉进小河里了,我急得大叫——因为那是妈妈的新手机丢了,我肯定要被“家法”伺候了,就在这时傻哑巴纵身跳入河里,将手机捞了上来交到我的手里,好在捞上来的及时,不然手机就用不了了,我当时激动得快要哭了,我的嘴巴不由的讲了三个字——谢谢你!朋友哈哈大笑起来......

时至今日,我每每经过那条小河,我都会静静的站在那里望着小河,心里默默的说道:“谢谢你。”


看戏的作文(11)

下课了,我远望操场大吃一惊,舞台前搭起了戏台,还来了好多戏曲演员。我们个个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是看戏前,还要听那学校长长的《值日生通报》,听完时我已经瞌睡了,眼皮已经站不起来了,我是一只瞌睡虫。

通报结束,戏曲团开始表演了,我像打了鸡血精神焕发。我向舞台发出“千里眼”,全神贯注盯着演员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手势。过了一会儿,就到我最爱的"变脸"节目了。演员在台上走来走去,可能是舞台太小了吧,走起来不方便,怪怪的。忽然,他脸色一变,变成一个大绿脸,同学们都尖叫起来,以为自己看到的不是事实。

“快看,又变了!”旁边的同学说。我一看:“呀!怎么又变成红脸了?”只见演员跟着音乐节奏变魔术似的变来变去,手速也越来越快,我的“千里眼”已经忙不过来了。只见那演员的脸由红到紫,由紫到黑,由黑到粉,由粉又到白……有人说,这个白脸白得像雪,嘴巴红得像血,如同一只鬼。可是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问题:他的脸怎么能变得这么快啊?我看了半天也不明白。

中午回家,我把疑问告诉妈妈:“妈妈,为什么变脸演员变得那么快?那么准呢”?妈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通过长年累月的练习,手速自然变得超快,帽子里也提前准备有好多的面具,可能是在人们不注意的瞬间就把面具给换上了”。

第一次看戏,就让我差点惊掉了下巴,我喜欢变脸节目,中国的戏曲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看戏的作文(12)

每年这个时候村子里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商交会。为了吸引人气,村里还会出资邀请戏班子来助兴。这可乐坏了我们这群小孩子。

星期六,虽然阴雨蒙蒙,但是,来看戏的不比往年少。我们这些小孩子和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饭一下肚就迫不及待地赶到了戏台下。

因为太早,台下人还不多,我们觉得太无聊了,就都跑到化妆室去看戏子们化妆。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戏子,只见那戏子一会儿抹粉,一会儿画眉……动作可熟练了。突然,不知从什么地方窜出来一个小女孩,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指,在一大堆的胭脂上抹了几下,立即往自己脸上涂,这下好了,把她自己的脸都涂成了猴屁股似的。我们都捧腹大笑起来。再把目光投向戏子,哇!前后真是判若两人——美若天仙啊!

拥出化妆室,小贩的吆喝声、欢笑声陆续传来。我们忽东忽西,到处乱窜,冷清的戏台下顿时热闹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锣鼓声响起来了,戏要开始了。我们找到椅子坐了下来,看起来戏文……戏中的人或红或绿,或黑或白,一会儿唱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闹,拿刀的一个个威武十足,给人一种惧怕的感觉。

我虽然看不懂也听不懂台上的戏,但我还是觉得看戏文实在太有趣了!


看戏的作文(13)

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相传皮影戏产生于汉代已经有200年的历史了,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思念成疾。宫中有个叫少翁的人,用素纸剪成李氏人形,将纸放在灯前投影到帷幕上,武帝看后,似见到李氏一样,病渐好。

这便是皮影戏的雏形,后来发展成为皮制,再配上音乐、唱腔,慢慢形成了皮影戏。兴盛于隋唐,到公元十世纪宋朝进入极盛时代,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上已有多处皮影戏演出情景。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还随军事远征并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尔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皮影俗称“灯影戏”,又有“电影始祖”之美称。

皮影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皮影戏的表演道具,而皮影则是中国古老而精美的傀儡戏,它是利用灯光将兽皮雕刻的各种人物雕像、景物映在幕布上演出,故而得名。法国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称它为“世界电影的始祖”。

如今,只有乌镇的皮影戏馆还在天天演出,随着乌镇旅游业的发展,乌镇的皮影戏走进了苏州、上海、韩国、德国等地,以其独有的民族魅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喜爱。


看戏的作文(14)

以前,我多次在电视里看到皮影戏,觉得既神奇又好玩。这次,有幸能在现场观看,我心里非常激动。

晚上,我和爸爸一起特意去海门老街看皮影戏。爸爸告诉我,皮影戏是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来到演出的院子里,人还不多。大人带着小孩陆陆续续地进来,不一会儿就把台下坐满了。

七点半,随着一阵美妙的演奏声,皮影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开始了。只见台上的屏幕里出现了一个骨头架,它随着音乐,晃晃悠悠地跳起舞蹈来,台下的人一下子全被吸引住了。一转身,它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还说:“要吃唐僧肉,争做长生不老仙。”一会儿,唐僧师徒四人来了。结果白骨精变成少女、老婆婆、老公公都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了。最精彩的情节出现了,白骨精逃走后,一会儿变成了小兔,一会儿变成蜈蚣,还有乌龟……孙悟空变成老鹰、公鸡、渔夫等分别与她打斗。最搞笑的是白骨精变成了一只大鸟,孙悟空变成了猎人,还掏出一把枪来,惹得台下的观众个个哈哈大笑,个个都看得津津有味。

半个小时的精彩表演,很快就结束了。可我还沉浸在美妙的故事情节中,迟迟不能忘怀。皮影戏作为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希望能够源远流长。


看戏的作文(15)

偶然抬头看一下日历,今天是农历三月初八,是老家邻村上演大戏的日子。

小时候,可盼望这场大戏了。其一,因为父母会在这个时候给我和弟弟买上一双新凉鞋。现在的孩子一听这个肯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吧。告诉你们吧,我们小时候家里很穷,能买上一双新鞋就算很不错了,弄不好,还要穿上一年的旧鞋。其二,可以放上一两天的假期,几个小伙伴尽情的疯耍,常常忘记了回家吃饭,结果回到家里会狠狠地被批一顿,但其实心里还是蛮高兴的.,因为知道父母一般不舍得打,他们还是担心小孩子的安全问题。其三,亲戚会来看戏,偶尔带些好吃的。父母不舍得花钱给我们买好吃的,所以我和弟弟就盼着外婆外公或是姨妈他们来一定会带来好吃的。

这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了。后来我师范毕业在我们村小教书,一到有大戏的时候,还会和小时候一样的激动和兴奋好几天,略微有些不同的是,有了自己的工资,自己可以支配,买一些花花饰饰的东西,或者给家里添置一些小东西,诸如小板凳、扫帚、镰刀呀之类的,也减轻父母的经济上的负担。

有一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为了等外婆看戏,也静下心来看,结果,这一看还真觉得戏原来也这么有趣呀!戏的故事情节是扬善弃恶,演员如泣如诉的表演居然让我为之动情落泪,我才发现,这大戏从内容上来讲也不是只适合老年人去看,其实也适合年轻人和小孩子去看、去听,很多的戏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有了这次经历,以后再看到大戏,我会不自觉的驻足观看一会儿,体味一下戏的内容所带给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今年这个春天格外的寒冷,往年这个时间,都穿短袖和凉鞋了,就拿今天来说吧,人们还都穿上厚厚的毛衣,甚至棉袄。

又是一年大戏时,回想起小时候的这些零散记忆,心中的幸福象涟漪一圈圈荡漾开来……


看戏的作文(16)

今天我打完乒乓回家的时候,发现妈妈坐在车里面。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你今天怎么有空来接我呀?”妈妈神秘地笑了笑说:“今天爸爸妈妈要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半信半疑地坐上车,心想:会是什么惊喜呢?

回去的路上,爸爸竟然没有往回家的方向开,而向着常州的方向开去。我更加好奇了,问爸爸:“爸爸,我们要去常州看电影吗?”爸爸笑呵呵地说:“不是,今天爸爸要带你到常州大剧院看锡剧《天涯歌女》呢!”我兴奋极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戏。

我们很快来到了常州大剧院,那里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我们连车位都找了好大一会儿呢!走进大剧院,中央大厅显得那样得金碧辉煌,富丽堂皇。门口的工作人员非常严格,连包都不能带进去,不过,这也是为了我们好,怕有人携带危险物品进去。

晚上七点半,锡剧《天涯歌女》正式开始了,只见舞池里的`指挥在激情地指挥着乐团。锡剧《天涯歌女》的主人公主要是周璇和她的丈夫严华两人。这部戏共分为八场,分别是:梦回当年、初耀沪江、天涯放歌、艺坛辉煌、劳燕分飞、港地思乡和尾声。该剧以周璇和严华两人的爱情为主线,叙述了周璇艺术的辉煌和坎坷的人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三四十年代江南地区的人文风貌与社会风情,也揭示出毁灭了美好与爱情的农耕文化的劣根性。

通过这部戏,让我更多地了解了中国锡剧,下次有机会我还要来看戏呢!


看戏的作文(17)

一颗流星从天边划过,点缀了整个星空,一阵阵鞭炮声响,迎来新的一年,炫丽的舞台带来了粤剧戏班子的表演,我在他们的表演中找回了我小时候对粤剧的热情。

那是大年初四的晚上,我独自走在街上,打算寻找新年的足迹,感受新年的气氛。看见男女老少都穿上新的衣装,火红的对联在路灯的照射下映入脑海中,天开始下起牛毛细雨,伴随着微风,便觉得冷了起来;鞭炮声渐渐靠近,月色也渐渐变得低沉,我也低沉起来。难道就没有一件事值得我回忆吗?阴云笼罩了天空,冷风冻结了我的心。随后听到街边的人说有粤剧表演,仿佛听到了演员们在尽情地唱着,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走到舞台前时,发现观众并不多,随后一个个观众离开了,我内疚起来,好像对不起演员们辛勤的演出,我们村的人却不捧他们的场。四周都一片寂静,身体颤抖起来。人群渐渐缩小,随之看见前排的观众仍全神贯注地观看,我便有了一丝的安慰。雨点打进我的眼睛,闭目双眼,便不知不觉回想起往事来。

我小的时候,常与爷爷奶奶一起搬来椅子,坐在前排观看,那时更是人山人海,出入都显得不方便,人们都很专注,不时会有掌声和呐喊声,那是我在新年中最高兴、兴奋的时刻……

时间如雨点般落下,把我们心中的戏剧抛弃了,只有这么少的人依旧在场,我又失望起来了,低着头,正将转身就走,突然发现我难以离开,因为身后竟是一片人山人海,我仿佛回到梦境,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今天。我便站直身子,认真地欣赏,认真地感受新年的气氛。雨停了,风住了,我的心又暖合起来,陶醉在今晚的表演中,掌声呐喊又回响在耳旁。

看来人们对戏剧的热情并没有消失,我对戏剧的向往也变得逐渐强烈,我们的传统文化必能延续下去、发扬光大。


看戏的作文(18)

今天中午,我和妈妈去外婆家。到那后,外婆说:“吃过饭去看戏。”一听说要看戏,我非常高兴。吃过午饭,我就和妈妈、外婆一起去大舞台看戏。

哇!看戏的人可真多。不过,大部分都是老爷爷老奶奶带着小孩来看戏。今天下午唱的是《泪洒相思地》,听着这名字,我猜想这一定是令人伤心的戏吧?不急,慢慢看吧。

整个过程,我虽然看得不太懂,但经过妈妈给我讲解,我也明白了一些。主要讲一个男的和一个七品县官家的一个女子相好,女的知书达理,性情温顺贤惠,可男的被他妈骗回家,他父母给他保媒娶了一位官位更大的女子,而且女子相貌更美,于是这个男的就变了心,而这时第一个女子的爹娘来看女儿,知道了自己的女儿未婚先孕,自己又是当官的人,害怕影响到名声,就逼迫女儿跳西湖,幸好被一位渔夫所救。我觉得这个父亲好狠心,而那个男子也忘恩负义,使女子遭受了很多苦。我为他们感到伤心。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些道理,我虽然不太明白,但我会记住。

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们的服装和舞台,服装很美,舞台装扮得很漂亮;还有唱腔,都是拖长音的。我觉得好有意思。

妈妈说:“戏曲是一种传统文化。”但与这种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看戏的作文(19)

今天,我和爷爷奶奶,还有妈妈一起去看戏,还没开始我们就跑到台后去看她们画妆,拍了像.演出开始了.一些穿着古代衣服的演员非常漂亮.唱的一般般.最后那个太搞笑了,在上面打架,公主被打哭了.原来打架是从古时候就有了.我还以为就我们同学爱打闹呢.演出结束了,妈妈就给我买了一包爆米花。结果我证明,看戏真的不好看.


看戏的作文(20)

我们村有个习惯:在每年的十五,要搭个戏台,到镇里茶楼里请个戏团,依依呀呀地唱一段戏,算是城里所谓的“十五晚会”,虽不是那么专业,但对于这山旮旯里的人来说,确实是个新鲜事,所以十五那天晚上,村里便闹得格外热闹。

每当戏台搭上了,山坡上下插上了红旗,敲锣的敲锣,吆喝的吆喝,村里人便像得了某种命令似的,涌向会场,戏还没开唱,我们小孩便黑压压地压在台沿上,我挤不过去,后面又有一拨小孩糊了上来,后面的大人也支持不住,伸着个脖子往前挤,这样,我的肚子卡在台沿上,屁股又被顶着,悬在台子上透不过气来,但也兴致勃勃,因为这是一年一度的嘛,谁也不愿意错过这个好机会。

戏台不大,村里人把它围了个水泄不通,人站在台上,仿佛是一堆蚂蚁供奉着自己的蚁王,所以,在台上唱戏的人便显得特别神气。所谓的开场白,就是让村里长得最秀气的女孩上台说一些祝贺词,比如是合家团圆啦,明年大丰收啦,万事如意啦,反正千篇一律,年年都是这套词,而人们却胡乱叫好,也是年年都是这样。真唱戏那可就热闹啦,那个先出场的手擎麻纱手绢,头发一来二去盘成一个麻花髻,一排沁香沁香的茉莉花排在髻旁,粉扑扑的脸蛋,娇小的身姿,扑扇着大眼睛,一笑就用手绢挡住嘴,让人悱恻,那红色的小嘴蠕动着,传来一阵阵娇娇的歌声:“浪迹天涯三长载,暮春又入沈园来。输与杨柳双燕子,书剑飘零独自回??”据说那是村干部倾巢出动、磨破了嘴皮子、费劲了周折,才搞来的。这姑娘大有来头啊,她是城里出了名的富家里的公主,芳龄二十,多才多艺,生得娇小美貌,据说,公主驾到是由富豪大抬十八轿送来的,光跟来的奴仆就有二十来个,这些土老乡们看着能不眼红吗!老乡们掌声一潮高过一潮,把姑娘羞得??歌声都被湮灭了。往下也是热热闹闹的,小贩子扛着担、拉着车,也使劲往里凑,伸长脖子想看个究竟。这时我们小孩子又一窝蜂地往外拥,因为我们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便是小孩们俗称的“逛大街”。原来啊,村里还有一个地方很热闹,那是村东头的,有小卖部和当店的小巷子,虽说是巷子,却又好几十米之宽,每逢十五,家家户户都在这架起大锅,摆起柴火,煮豆腐、白菜,有的家还改变了习俗,专门为我们小孩架起一个大锅,给我们炒豆子吃,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和着我们的欢呼。去小巷的路上,村里把平时舍不得开的路灯都开开了,大树底下,一群男女老少坐在下面,一面摇着蒲扇,一面唠着家常,一路热闹非凡。真正吸引我们的,还不是吃炒豆子,因为过节,村里角角落落都很热闹,小商小贩也趁机往里面挤,这可让我们村里孩子大饱口福。十五前一天,我磨破了嘴皮子向妈妈要了五块钱,准备在逛大街时显显威风。不用认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小商小贩的落脚处。我一头扎进这条街,里面和外面完全是两个世界。彩灯从路旁挂过来,上面还横着最亮最亮的灯笼,再加上小贩们的小灯泡,整条街就是由光组成的。当时我可来不及管这些,一下就被一个挂糖的吸引住了,一根竹竿,挑着一个旗,便被我们围的水泄不通。只见那挂糖人一手提着一个木棍,一手按着案板,两手一挥,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就挂好了!我们一阵叫好。我咽了一咽口水,扭头又向另一头跑去。你猜我看着啥了?那天我跟妈妈进城,游乐园里的套娃娃!同样的礼品,城里一块钱,这里才两分钱!我乐开了花,大方地掏出一块钱,套了四次。捧着一大堆礼品,我又往前窜,站在糖葫芦的摊点旁边,怎么也挪不动脚了,于是,我吮一根糖葫芦,又漫无目的地逛了起来。

逛完大街,我一共是收获了一堆洋娃娃,一根糖葫芦,一盒喜糖,一对瓷娃娃,一兜炒年糕,一把木手枪,一瓶指甲油,一顶藏族的帽子,一对哨鸟,一个银勺子,还有一盆四叶草。路过小巷,我又吃了东家的一块豆腐,西家的一点白菜,李家的一纸袋子炒豆子,王家的一盒打糕。我腆着肚子地走呀走,走过了我十二岁的生日,走过了酸甜苦辣,一直走到现在。记得我离开村子也是现在,十五的晚上,村里最热闹的时候。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

六年级一班

吕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