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换景写游记(优质3篇)
蓝荷
2024-03-28 09:17:27
其它
游记

移步换景写游记(1)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金风送爽,繁华的都市还沉浸在宁静的晓色中,我随家人来到附近的复兴公园散步。

走进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地枯黄的落叶,高大的法国梧桐,失去了往日绿叶团团、浓荫匝地的风采,显出几分潇瑟与瘦削来,使人想起步履满跚的老人。

树上不时飘落的片片黄叶,随风盘旋,“从天而降”,散落在草坪、池塘、小道上,给美丽的园景涂抹上一层斑驳的色彩。

园内,开阔的大草坪,浅草平铺,秋意盎然,在晨光的映照下,像一张色泽金黄的大地毯。

四周高大挺胸的雪松,绿叶苍翠,郁郁葱葱,使人感到无限生机。

沿着步行道走去,随处可见的花坛里,鲜花盛开,景色喜人。

一串串红得像燃烧的火焰,竞相开放;白菊花好似象牙琢就的精美工艺品,花朵硕大,冰清玉洁,镶嵌在一串红的周围,红白依托,互相映衬,真是美丽极了!

走到荷花池边,我不觉被池中落叶构成的图案吸引住了,深浅不一的黄叶,在池中时浮时沉,有的孤零零地飘在水面上,像湖中的一叶扁舟,有的三五片汇集在一起,被风吹得时即时离,有分有合,在人眼前幻化出小狗、小猫、高楼、大山等模糊的形象来。

一阵秋风吹过,池中泛起粼粼波纹,它们便一起跑到池塘的那一边去,什么都不像了。

只有依偎在池水一角的落叶,任凭风吹不动,始终保持着固定的形状。

我们在不绝如缕的走进园晨练的老人身边走出园门,而这时,四周已笼罩着灿烂的秋阳。


移步换景写游记(2)

车还没有到山脚,远远的就看到群山笼罩在一片灰沉沉的云雾之中。

灰蒙蒙的远山像一个个耸立在云端的巨人。

导游告诉我们:“崂山是一片群山,海拔1800多米。

步行游遍崂山需要12天”。

崂山主要的特点:“奇”。

我们从中天门乘缆车,坐在悬空而起的缆车里,观看着这座千姿百态的石山连绵起伏,真像一群灰黄色的骆驼群,山峰有的像猴子、有的像狮子、有的像竹节,怪石嶙峋,还真的有股拙拙逼人的味道。

真的很神奇。

缆车升至1500米,我们下了缆车,登上了通向山顶的石阶。

山路窄的像羊肠小道,弯弯曲曲。

转过一道石壁,眼前呈现出像五块像手指一样的石柱,随着石缝长出的杂草,很像指纹,真的太神奇了,这就是有名的五指峰。

我终于爬到了最高峰的摘星楼上,好象真的变成了神仙,抬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白云在脚边飘荡,时而青山碧水、时而云烟缭绕。

我惊呆了!

我想用摄象机拍下这人间仙境,可转眼白云漂过,只剩下青色的峰尖,什麽也看不到了,过了一阵子,云雾又飘走了。

今天爬山我一直跑在最前面,真是上了仙山有使不完的劲。

下山时,我在山腰的“圣水池”里灌了两瓶崂山圣水。

传说喝了此水,能长生不老,这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崂山的一石、一草、一木都是一个美丽的神话。


移步换景写游记(3)

十一终于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决定去地质博物馆。可能你会问:为什么去地质博物馆?石头有什么好看的呀?那我来告诉你。有一次爸爸去外地出差,带回来一块沉积岩,那块岩石形状很奇特,一层一层的,我一下就喜欢上了它。去地质博物馆可以看到更多的岩石。

我们中午出发,先坐地铁,然后又坐公共车到了西四。地质博物馆是一座浅灰色的大楼。楼右侧是一个巨大的恐龙,名字叫巨型山东龙。楼正面是一尊李四光的头像,旁边还有许多大石头。

地质博物馆一共有四层。第一层是地球;第二层是岩石、宝石;第三层是史前生物;第四层是植物。每个具体的展台前都有一台触摸屏幕,我一点它,上面就会出现一些相关的知识。展厅里还有很多模型。比如地震模型:你用积木搭一栋房子,按下绿色按钮,它就能模仿地震的效果。

我最喜欢的是史前生物厅。这里展出的有三叶虫、菊石、恐龙、孔子鸟等的化石。我还看了一个化石是怎么形成的FlashMV。

参观完地质博物馆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我觉得要学的知识太多了,以后我要多看书,才能更多地了解这些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