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科学实验(优选10篇)
淡听细雨声
2024-03-28 00:59:18
五年级
记叙文

神奇的科学实验(1)

你们听说过纸片会跳舞吗?是不是非常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我不是魔术师,但我可以做到让纸片在我的指挥下翩翩起舞。

周六,我在家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小实验。我先把准备好的纸撕成若干细小的纸片,然后拿出一把尺子在头发上来回摩擦几下,再把尺子放在离纸片1厘米的位置上,咦?纸片怎么跟灌了铅一样,纹丝不动呢?我的内心忐忑不安,难道实验失败了吗?这是在哪个步骤上出现了问题?我在脑海中仔细回想实验的方法,突然发现,我由于刚才太着急,竟然拿了一把钢尺,我立马换了一把塑料尺子来试了一下,哈哈,纸片们争先恐后的朝尺子奔来,犹如一群小鸡奔向了鸡妈妈的怀抱,十分好玩。

我细细观察,发现吸在尺子上的纸片像一个个严肃的士兵,随时等待尺子将军下达命令,准备冲锋陷阵,保卫祖国;又像一个个优雅的舞者,随着音乐跳着浪漫的华尔兹舞曲;还像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跟着尺子的节奏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但也有一些纸片,对尺子不感兴趣,还是懒洋洋地躺在桌子上休息。过了一会儿,尺子又像失去魔法一样,纸片又全部抖落在了桌子上,我十分好奇,为什么尺子能把纸片吸上来,可不到一会儿,纸片又掉下来了呢?原来当摩擦产生了热,从而热又产生了静电,静电会吸附纸片,可当静电消失了,自然也就失去了吸附纸片的功能了。

通过这次实验,让我明白了静电的神奇,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惊喜。


神奇的科学实验(2)

花能变色?亏你想的出来,是骗我的吧?我可没骗你,但请注意那花是假花。

那是一个阴云密布的下午,新的科学老师——陈老师走进了我们的教室。说实话,我也挺怀念以前科学老师朱老师的,她教给了我们好多有趣的科学知识。陈老师先为我们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又向我们说:“今天不上新课!”啊!肯定又是自习,语文作业还没布置呢。错了,原来她要为我们做个实验。太好了,我最喜欢科学实验了!

于是,陈老师拿了两枝假得不能再假的粉色花束,一看就知道是用餐巾纸做的。有些同学说,是不是吹了那些花就会掉,或者叶子掉呢?这有道理。但我听到咱班“李大帅”李朗同学奇葩回答:“吹了能变真花,这可不是魔术”但没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有人竟坚定地说它们能变色。不可能!即使是魔术,它的漏洞也一定能容易地找出来。但陈老师也竟说:“对,它叫‘晴雨花’阴雨天是粉色,晴天是蓝色”看大部分同学都说“是”我心里想绝对不可能,难道你们忘了老王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接着老师开始做实验,用吹风机使花变热,不一会儿,花变蓝了!老师解释道:“因为这假花的餐巾纸有氯化钴,才能变色。请问是温度的作用,还是湿度的作用?”我原本认为是温度,但后来老师在变蓝的花上加了水,它更蓝了。我一定弄错了,但老师后来又说温度也起到的作用。

啊!真没想到,科学如此神奇!


神奇的科学实验(3)

周末,我做了个科学实验,名字叫“筷子提米杯”。我准备了一根筷子、一个塑料杯子和一些米。

首先,把米放进塑料杯中,用手按一按,再把筷子插入米中,然后倒一点水,再按一按,5分钟后,就能把米杯提起来了。这时,我将定时器打开设置5分 钟,回到桌子前仔细地观察,发现米在渐渐地膨胀,我继续观察还会有什么新发现。忽然,叮-叮-叮,定时器响了,我迫不及待地提起筷子,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米杯竟然被筷子提起来了,好神奇呀!

我知道加入的水使杯内的米粒迅速膨胀,米粒与米粒之间相互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所以筷子就能将盛米的杯子提起来。


神奇的科学实验(4)

一天下午,我们在学校观看了一场神奇精彩的科学实验。这场科学实验是由惊奇爷爷为我们表演的,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惊奇”。

我印象最深的是惊奇爷爷带来的第三个实验。我们亲眼看着惊奇爷爷把淡盐水倒进不同的杯子,它就会变成另外一种饮料。淡盐水倒进第二个杯子变成了牛奶,牛奶倒进第三个杯子就变成了哈密瓜汁,哈密瓜汁倒进第四个杯子居然变成了另一种颜色。

真是太神奇了!我惊讶得睁大眼睛,心想:这难道是魔术?惊奇爷爷好像猜出了我们好奇的心理,笑眯眯地告诉我们:这些“饮料”并不能喝。其实呀,是因为他事先在其他三个杯子里放了一些化学用品,所以才会产生这些“魔术”。 爷爷还给我们带来了又一个别开生面的“惊奇”。

只见他拿来了两个半球合成的一只球,一只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球。球?这球有什么好惊奇的?我一边在心里默默地想着,一边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爷爷请旁边的蜻蜓人拉开球。

蜻蜓人用力地拉,脸涨得通红。可那只球好像故意和她作对,怎么拉也拉不开。惊奇爷爷又让几位小朋友上去用力拉,可还是拉不开。

怎么回事?看过去可以轻而易举拉开的球却拉不开,是不是这球有什么特别的奥秘呢?惊奇爷爷把我们的目光引向球的盖子。他扭开盖子,过了一会儿,再拉球——咦,太神奇了,刚才那么多人用力拉也拉不来的球,一下子就打开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惊奇爷爷告诉我们,平时我们把两个半球紧紧合拢,不用什么力就能分开球。因为球的内外都有大气压力,就相互抵消平衡了。

可是,如果把球内抽成真空以后,球内就没有向外的大气压力,只有外面的大气紧紧地压住这两个半球,所以我们费尽五虎二牛之力也打不开。这种球叫马德堡半球——在1654年,当时的马德堡市长奥托冯居里克做了一个神奇的科学实验,是用马德堡半球做的,就叫“马德堡半球“实验。 惊奇爷爷给我们带来的科学实验,让我们大开眼界。

通过实验,我们学到了不少科学知识,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我们要学好知识,学会利用科学知识为人类造福。


神奇的科学实验(5)

“嗤”的一声,老师点燃了盘子里的蜡烛,然后把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你们猜,蜡烛的命运会如何?”成老师用神秘的口气问我们。

大家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撩拨了起来,“会灭!”“不会灭!”“肯定会灭!”教室里传出一阵高过一阵的声浪,让人怀疑是不是置身于某个菜市场。

老师用手敲了敲杯子,示意我们安静。我好奇地问老师:“蜡烛到底会不会灭呢?”老师没说话,努努嘴,看向玻璃杯,我们顺着老师的目光看去,哇!水位上升了,同学们惊奇地张大了嘴巴,王雨熙更是夸张,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嘴巴大得可以塞进一个鸡蛋。

不一会,蜡烛慢慢的熄灭了,教室里再次噪杂起来,老师多次举手示意安静,同学们仍然像打了鸡血似的议论纷纷,猜测着水位上升和蜡烛熄灭的原因。

最终成老师我们揭开了谜底——蜡烛燃烧时,会烧完杯子里的氧气,氧气没了蜡烛自然就灭了,从而使杯子里的气压变小,于是水就会上升到杯子里。

这下我终于明白了,再次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与魅力!


神奇的科学实验(6)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去了传媒中心的科学实验中心。我在那里学到了二氧化碳的作用。

它有灭火的功能。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成气态,使用在舞台特效上,可以让演员更加吸引观众。

我们还玩了火云掌。就是把手先泡在水里,然后把甲烷泡沫放在手心,再用打火机一点,火就会在手心上燃烧起来,这就是火云掌。


神奇的科学实验(7)

【第1篇】

今天,叶老师拿出一个杯子、一锅水和两张干净的面巾纸,准备做一个实验。

叶老师先把两张面巾纸揉成一团,放进杯底不让它掉出来。然后叶老师故作神秘地问我们:“如果我把杯口朝下放进水里,你们觉得面巾纸会不会湿?”杨崇菊不假思索地说:“会湿。”我和潘莹莹不约而同地说:“不会湿。”然后叶老师把杯子口朝下放进水里,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水没过了纸。叶老师说:“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当老师把杯子拿出来的时候,我们迫不及待地问老师面巾纸湿了没。叶老师拿来一双筷子把面巾纸夹出来,之后让我们摸一摸。摸了之后,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讶,居然没湿。

这个实验让我体会到: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奥秘,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

【第2篇】

烧不坏的手帕

今天我们在作文班做了一个科学实验,名字就叫烧不坏的手帕。

老师神神秘秘地走进了教室,来到讲台前,把包放下,从里面陆续掏出两块手帕、酒精、小碟子、打火机,还有一只银色的大碗。老师说:“我把其中的一块布施了魔法,一会儿你们就会知道了。”我疑惑不解:会怎么样呢?是点火实验?我怀着期望“见证奇迹的时刻”。

实验开始了,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把“没有施过魔法的手帕”用打火机点然,手帕燃烧了起来,老师立刻又把火吹灭了。又拿起了“被施过魔法”的手帕,说:“这个被魔法的手帕不会被烧坏,不信?咱们就骑驴看唱——走着瞧!”老师把手帕用剪刀夹住,蘸了些酒精,把手帕浸湿,然后拿起打火机打出火来,老师的手在手帕旁转悠,犹豫不决,在想:是点还是不点呢?老师“鼓起勇气”点着了手帕,熊熊大火在手帕上燃烧着,待到火势奄奄一息的时候,老师立刻把手帕放在小碟子上,用大碗扣住,同学们猜测着:会不会烧糊呢?同学们担心着这块手帕的安危。老师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说着就把扣着的碗拿起来。同学们看见这块布完好无损,不由得惊讶地叫起来。

原来,酒精里含有70%的酒精,剩下的30%是水分。若是水不干就无法将手帕烧坏。其实老师说的“施魔法”只不过是趣话罢了,这其中藏着小小的科学道理。


神奇的科学实验(8)

听闻一张薄薄的纸,可以托住一玻璃杯子的水,而且不论你怎样动这张薄薄的纸,它都能始终吸附在玻璃杯口,托住杯子里的水。这个神奇的科学小实验就是“纸能托住水”。

周末的一天下午,我按照书上的说法,准备好做“纸能托住水”的实验材料,找来一张平整的薄薄折纸、一只玻璃杯和一碗水,并把它们放在家里餐桌上。做这些准备工作时,我就在犯疑惑:一张薄薄的纸怎能托住一杯子水呢?

我带着满脸的疑惑开始做实验。首先,我往杯子里灌满清水,从侧面看一点儿缝隙都没有。接着,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薄纸,轻轻地盖在装满水的杯子上方,并用力压紧,让纸和杯口能够粘合在一起。奇迹的时刻到了!最后,我用一只手按住纸,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托住杯子底部,两手协力把杯子和纸由上而下迅速倒转过来,抽出按住纸的手,结果一滴水都没有漏出来。“哇噻!这也太神奇了吧!”我睁大眼睛惊喊道。

这薄纸为什么能托住水呢?带着这个疑问,我用平板电脑找度娘查了查,原来啊,这薄纸托住水的原理是大气压力比水的重力更大,相当于汞柱压力计。当杯中还有空气时,上下空气压力抵消了,纸就托不住水了,所以纸拖住水的实验就不成功。做纸托住水实验的时候,要把杯子装满水,不能留一点空隙,不然空气进去大气压力就会减少,就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假如杯子倒转过来时速度慢,水流出来了,实验也会失败。实验顺利的话,纸托住水的时间大约可以维持一分钟,但纸片浸透太久,最终也会掉下来的。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既要处处留心善于观察日常生活现象,更要通过动手动脑去发现蕴藏其中的科学道理。


神奇的科学实验(9)

星期四上午,科学老师拿着盘子,杯子和纸,来到了讲台前,台下同学们窃窃私语,非常好奇。正当同学们满脸好奇的时候,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关于空气存在的实验。”

只见老师把一个盘子里装满了水,然后拿了一个透明的杯子,像魔术师一样把杯子在我们眼前一晃,接着把一团纸紧紧地塞在杯子底部。做完这一切,老师神秘地说:“同学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老师把杯子口朝下垂直放入水中,老师又问:“大家猜猜看,杯子里的纸会不会湿?”我们都直点头,嘴快的同学忍不住叫嚷起来,说:“怎么会不湿呢?”老师微微一笑,环视了一下同学们,飞快地把杯子拿出来,让那位说什么也不相信纸不会湿的同学到讲台上检查一下。那位同学信心满满的来到讲台前,迫不及待地把手伸进杯子里,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连话也说不周全了:“没——没湿!”

教室里同学们炸开了窝,大家都很奇怪,也很想弄个明白。老师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大声地问:“同学们,大家想知道为什么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想!”,老师亲切的讲:“世界哪里都有空气,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杯子里有空气,水自然就进不去了。”

回家后,我在网上查了关于空气的资料,其实空气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人呼吸了新鲜空气后会精神饱满后能更好学习、工作,呼吸了新鲜空气,心情舒畅,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空气,让我们的朋友——空气永葆青春。


神奇的科学实验(10)

同学们,你们信不信一个装满水的杯子被火烧,可杯子却不会被烧着呢?不信的话请你跟我一起来做做“纸杯烧水”的小实验吧!

首先必须准备一个装满水的纸杯和一支被点燃烧过的蜡烛。

我小心翼翼地端着一个杯子,放在蜡烛的上方,接着我用一个打火机点燃了蜡烛,瞧!被点燃的那一团小火苗真像一个小小的火球呀,再看那个蜡烛,仿佛就像快要发射的火箭。很快,纸杯底部出现了很多小黑点,细看,你会发现还冒出来了许许热气,这时火正烧着装满水的杯子,可根本没烧着,又过了一会儿还没烧着,火苗生气了,“呼呼”地继续燃烧着,似乎是在怒气冲冲地骂道:“你这什么东西呀,咋烧也烧不着,你难道是X战警里的变种杯呀!”杯子疑惑地站立在那儿,一副无辜的样子:“我怎么知道,我一开始就以为我的小命要没了,可为什么会这样呢?”“咕噜咕噜”沸腾的水还不时冒出一个个透明的小气泡。

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是这样呀:在纸杯下点燃蜡烛,杯里的水吸走了传到纸上的热量,水温便高了,水的温度达到一百摄氏度时开始沸腾,在正常大气压力下,水温不再升高,因此在水蒸发干以前,纸杯达不到燃烧的温度,纸呢,也就不能燃烧了。你觉得神不神奇啊?因为科学永远是神奇的。